南邮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一
- 格式:doc
- 大小:1022.50 KB
- 文档页数:3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课程实验报告题目: IP网络中的TCP-UDP通信实验学院通达学院学生姓名王伟慧班级学号 10005002指导教师王珺开课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日期 2013.5一,实验目的了解局域网TCP消息通信过程的机制;1,了解局域网UDP消息通信过程的特点;2,熟悉最简单的Socket类的操作和使用;3,实现字符串通信、文件(ASCII文件)传输、Socket局域网电话的实现;二实验设备及软件环境答:一台或两台装有VC++的带有网卡的PC机(或工控机)。
服务器端10.10.9.210.10.9.3710.10.9.1510.10.9.1三实验步骤内容一:基于TCP协议的Socket消息发送和接收说明:事例程序包括“TCP聊天服务器”与“TCP聊天客户端”。
1,运行示例程序“TCP聊天服务器”设置端口号:1001,2,点击“服务器开启服务”3,运行示例程序“TCP聊天客户端”,设置端口号一定要与“TCP聊天服务器”设置的一致。
如果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输入服务器IP地址:127.0.0.1,如果不在同一台机器上,输入局域网上服务器所在机器的IP地址(当然首先确保局域网通畅)4,点击“连接”在客户端输入文字消息,可以看到服务器端能显示出客户机的名称、IP地址、以及通过Socket消息发送过来的文字内容。
内容二,基于UDP的SOCKET消息1,(必须是在两台机器上,说明书上示意为10.10.9.37和10.10.9.15两个IP 地址)均运行程序“UDP客户端”,运行界面如图1.5,注意此时已经没有明确的“服务器”“客户端”之说,“服务器名”输入对端IP地址,端口号必须一致。
2,分别点击“打开端口”,连接上服务器后,可以互发消息四.实验内容及实验结果TCP通信UDP通信五.实验体会实验过程中,虽然有很多的困难,但经过老师和同学的知道,最终都顺利解决了,实验之后,对TCP、UDP的通信连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增长了有关通信技术方面的知识,对以后的学习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实习目的本次南邮通工认知实习旨在使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加深对通信工程专业的理解,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习,我们期望能够:1. 熟悉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了解通信工程项目的实施流程和关键环节;3. 掌握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4.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南邮通信工程实训基地四、实习单位及部门南邮通信工程实训基地,通信工程系五、实习内容1. 通信工程基础知识学习在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学习了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信号传输、调制解调、传输介质、通信系统等。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课堂讨论,我们对通信工程有了初步的认识。
2. 通信设备操作与维护在实训基地,我们学习了通信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
我们亲自动手,安装了光缆、铺设了电缆,并对通信设备进行了调试和维护。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通信设备的操作技能。
3. 通信工程案例分析我们参与了通信工程案例的分析,了解了通信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认识到通信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4. 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六、实习总结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通信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以下是我们在实习期间的主要收获:(1)加深了对通信工程专业的理解,明确了今后的学习方向;(2)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掌握了通信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3)培养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2. 实习体会(1)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通过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2)实践出真知。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但通过努力,我们一一克服,从而更加坚定了我们对通信工程的热爱;(3)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课程实验报告题目:连续时间信号的卷积及信号的频域分析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开课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日期实验内容:(一)连续时间信号的卷积问题1:用计算机算卷积是把连续信号进行采样,得到一个个离散数值,然后用数值计算代替连续信号的卷积,请推导数值计算与连续信号的卷积之间的关系。
答:x(t)和y(t)为两个连续信号,进行采样后,得到离散值x(ne)与y(ne)(e为取样时间间隔),他们可以近似表示成x和y的函数值。
那么两函数卷积结果 h (t )=⎰∞∞--drr t y r x )()( ,即 h (ke )=∑∞-∞=-n e ne ke h ne x )()(,用k 替代ke h (k )=∑∞-∞=-n en k y n x )()( ,因此,若令e 无限趋于零,那么h (k )的极限值即是两函数卷积函数值。
上机题1.已知两个信号)2()1()(1---=t t t x εε和)1()()(2--=t t t x εε,试分别画出)(),(21t x t x 和卷积)()()(21t x t x t y *=的波形。
>> T=0.01; >> t1=1;t2=2; >> t3=0;t4=1; >> t=0:T:t2+t4;>> x1=ones(size(t)).*((t>t1)-(t>t2)); >> x2=ones(size(t)).*((t>t3)-(t>t4)); >> y=conv(x1,x2)*T;>> subplot(3,1,1),plot(t,x1); >> ylabel('x1(t)');>> subplot(3,1,2),plot(t,x2); >> ylabel('x2(t)');>> subplot(3,1,3),plot(t,y(1:(t2+t4)/T+1)); >> ylabel('y(t)=x1*x2'); >> xlabel('----->t/s');上机题2.已知两个信号)()(t e t x t ε-=和)()(2/t te t h t ε-=,试用数值计算法求卷积,并分别画出)(),(t h t x 和卷积)()()(t h t x t y *=的波形。
南邮通信工程认识实习报告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在南邮通信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已经落下帷幕。
作为一名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实践对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重要性。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深入了解通信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现将本次实习经历和收获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1. 通信原理实践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通信原理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验了解了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原理及应用。
例如,通过搭建模拟通信系统,我们掌握了调制、解调、滤波等基本过程,并学会了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信号处理。
2. 网络协议实践我们还学习了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TCP/IP协议栈的工作流程。
在实验室环境下,我们搭建了简易的局域网,并实现了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从而深入理解了网络协议的作用和意义。
3. 光纤通信实践在光纤通信方面,我们学习了光纤的基本原理和传输特性,并通过实验了解了光纤通信系统的搭建和维护。
在实验室中,我们使用了光纤熔接机、光功率计等设备,掌握了光纤的切割、熔接和测试技巧。
4. 移动通信实践我们还了解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验学习了基站建设、信号覆盖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在实验室环境下,我们模拟了移动通信场景,分析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落和干扰问题。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巩固通过实习,我对通信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同时,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相关仪器设备,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这使我更加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3. 创新思维培养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已有的通信技术,还需要关注通信行业的发展动态。
这激发了我的创新思维,使我对通信领域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南 京 邮 电 大 学继续教育学院《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专 业: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 成建平、王隽、陈美娟指导单位: 通信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二○一二年十二月实验一高速率光纤通信系统认知和网管操作实验目的:熟悉中兴通讯S385光纤通信设备结构、机框组成、单板名称及作用;熟悉S385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设备的各功能块面板上状态指示灯的含义。
熟悉中兴通讯E300网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步骤,掌握客户端登陆网管系统和配置网络属性的方法;熟悉网管主要功能和查看系统实际工作状态及告警信息。
实验内容:中兴S385多业务传送设备及单板功能认知,了解设备和E300网络管理系统的操作和使用;光纤通信系统工作状态的查询;系统告警信息的查看。
实验步骤及结果:一. 中兴通讯S385高速率光纤通信系统认知1.观察S385机柜结构。
2.观察S385机框结构。
3.了解S385机柜走线。
分析:实验系统配置成何种网络结构?二.S385业务单板认知1.观察S385子架槽位及单板配置。
2.观察光线路板配置及插槽位置。
3.观察电接口板/支路单元配置及插槽位置。
分析:OL64单板工作状态如何,单板上有哪些指示灯?三. 网管平台E300基本操作1.了解E300网管系统组成。
2.使用用户名“ny”和口令“ny”登录客户端GUI。
3.了解E300网管视图及主要菜单。
分析:客户端PC与网管服务器是什么关系?四. 系统告警信息查询1.观察E300告警信息汇总。
2.查询各级告警类型和数量。
3.查询单板告警信息。
分析:告警分几个等级,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实验二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认知和网管操作实验目的:了解中兴通讯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结构、工作原理。
熟悉中兴通讯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机架、机框、单板及功能。
掌握客户端登陆网管系统的方法;了解网管主要功能和网管基本操作步骤。
实验内容:1.中兴通讯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认知。
课程实验报告题目:CDMA解扩实验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开课学院日期CDMA解扩实验CDMA扩频调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扩频调制的基本概念;2. 掌握PN码的概念以及m序列的生成方法;3. 掌握扩频调制过程中信号频谱的变化规律。
二、预备知识1.不同多址接入方式(TDMA、FDMA、CDMA)的区别;2.扩频码的种类与应用;3. 扩频码的基本性质。
三、实验仪器1、移动通信实验箱一台;2、台式计算机一台;一、实验原理m序列是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它是由带线性反馈的移位器产生的周期最长的一种序列。
如果把两个m序列发生器产生的优选对序列模二相加,则产生一个新的码序列,即Gold码序列。
实验中三种可选的扩频序列分别是长度为15的m序列、长度为31的m序列以及长度为31的Gold序列。
1.长度为15的m序列由4级移存器产生,反馈器如图2.1.1所示。
初始状态 1 0 0 01 1 0 01 1 1 01 1 1 10 1 1 11 0 1 10 1 0 11 0 1 01 1 0 10 1 1 00 0 1 11 0 0 10 1 0 00 0 1 00 0 0 1……………………………….1 0 0 0图 2.1.1 长度为15的m 序列的生成2.长度为31的m 序列由5级移存器产生,反馈器如图2.1.2所示。
图 2.1.2 长度为31的m 序列的生成3. 长度为31的gold 序列:Gold 码是Gold 于1967年提出的,它是用一对优选的周期和速率均相同的m 序列模二加后得到的。
其构成原理如图2.1.3所示。
图2.1.3 Gold 码发生器两个m 序列发生器的级数相同,即n n n ==21。
如果两个m 序列相对相移不同,所得Gold 码 21m m ⊕到的是不同的Gold 码序列。
对n 级m 序列,共有12-n 个不同相位,所以通过模二加后可得到12-n 个Gold 码序列,这些码序列的周期均为12-n ,如图2.1.4所示。
南邮课件-通信原理-通原实验报告完成版————————————————————————————————作者:————————————————————————————————日期: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AMI/HDB3码型变换实验TPD05(双极性输出)TPD08TPD05TPD08双极性HDB3,7位m单极性HDB3,7位m双极性HDB3,15位m单极性HDB3,15位m双极性HDB3,全0码双极性时,收时钟与发时钟不同步单极性时,收发时钟同步根据测量结果思考:接收端为便于提取位同步信号,需要对收到的HDB3编码信号做何处理?答:将双极性信号转化为单极性。
二、实验仪器1、JH5001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一台2、20MHz双踪示波器一台3、JH9001型误码测试仪(或GZ9001型)一台4、频谱测量仪一台三、实验目的1、掌握BPSK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2、掌握BPSK数据传输过程,熟悉典型电路;3、了解数字基带波形时域形成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滚降系数的概念;4、掌握BPSK眼图观察的正确方法,能通过观察接收眼图判断信号的传输质量;5、熟悉BPSK调制载波包落的变化;6、掌握BPSK载波恢复特点与位定时恢复的基本方法;7、了解BPSK/DBPSK在噪声下的基本性能。
四、实验内容测试前检查:首先通过菜单将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调制方式设置成“BPSK传输系统”;用示波器测量TPMZ07测试点的信号,如果有脉冲波形,说明实验系统已正常工作;如果没有脉冲波形,则需按面板上的复位按钮重新对硬件进行初始化。
(一)BPSK调制1.BPSK调制基带信号眼图观测(1)通过菜单选择不激活“匹配滤波”方式(未打勾),此时基带信号频谱成形滤波器全部放在发送端。
以发送时钟(TPM01)作同步,观测发送信号眼图(TPi03)的波形。
成型滤波器使用升余弦响应,ɑ=0.4。
判断信号观察的效果。
(2)通过菜单选择激活“匹配滤波”方式(打勾),此时系统构成收发匹配滤波最佳接收机,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南邮认识实习实验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通信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实际应用,我们在南邮进行了认识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对通信技术及其相关设备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南邮的软交换实验室,并听取了一位老师的讲座。
首先,我们参观了软交换实验室,了解了软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中的焦点之一,已成为近年来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我国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已经完成了有关软交换体系的总体技术要求框架,863计划也对有关软交换系统在多媒体和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立项。
接着,我们听取了一位老师的讲座。
讲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题:要有实际意义,论据要详实,要有标准格式,语言准确。
2. 如何选题:要符合个人兴趣,在这一方面要有自己的场长,能够找到较多的参考资料,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如老师、图书馆等。
3. 南邮主要的学位论文类型有:管理、工程设计、产品开发、软件开发等。
4. 学士论文的基本要求:选题要合适,要有一定的意义,一个好的题目,能从中看出研究的切入点与核心工作点。
实验结果要准确可靠,能用仿真软件模拟,并用实际电路验证。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通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软交换技术。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如软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和相关设备。
此外,我们还学会了如何撰写科技论文,包括选题、论文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同时,本次实习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学会了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方法,并从中取得了很好的锻炼。
南邮实验报告南邮实验报告一、引言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南邮)作为一所以信息科学与技术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是南邮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南邮实验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实验设施南邮拥有先进的实验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
实验室内配备了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如光纤通信实验室、无线通信实验室、电子电路实验室等。
这些设备可以满足学生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实验需求,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三、实验课程南邮的实验课程设置合理,涵盖了各个专业的实验内容。
学生在相应专业的实验课程中,可以学到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技能。
比如,在光纤通信实验课程中,学生可以学到光纤的制备、光纤通信系统的搭建等实践技能。
这些实验课程的设置使得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实验指导南邮注重实验指导,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的实验指导教师。
实验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实验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实验指导教师还会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五、实验成果南邮的实验成果丰硕,学生在实验中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学生通过实验,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些学生的实验成果甚至得到了专业领域内的认可和应用。
这些实验成果的取得,不仅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南邮的科研和学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六、实验改进虽然南邮的实验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实验设施的更新和维护需要加强,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需求。
其次,实验指导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也需要加强,提高实验指导的质量和水平。
此外,实验课程的内容和设置也需要根据行业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更新。
通信技术实验室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我参加了通信技术实验室的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实验室各种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以及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过程:1. 实验室设备的认知与操作:在导师的指导下,我熟悉了实验室的各种设备,包括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网络分析仪等,并学习了它们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2. 通信原理实验:我参与了通信原理实验,包括调制与解调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等。
通过实验,我深入理解了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了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3. 实验室项目实践:我加入了一个实验室项目,参与了项目的设计、实施和测试过程。
在项目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合作,如何解决问题,并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4. 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我学习了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和环保要求,了解了实验室事故的处理方法,确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三、实习成果与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取得了以下成果和收获:1. 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实验室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加深了对通信原理的理解:通过参与实验和项目实践,我深入理解了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 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验室实习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增强了安全意识:通过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和环保要求,我增强了安全意识,确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通信技术实验室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我深刻认识到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对通信技术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通信技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纤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包括光的全反射、传输损耗、带宽等。
2. 掌握光纤连接的基本方法,包括光纤熔接和光纤接续。
3. 学习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了解其工作流程。
4. 通过实验验证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包括传输速率、误码率等。
二、实验原理光纤是一种传输光信号的介质,由纤芯和包层构成。
纤芯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包层折射率较低。
当光线从纤芯射向包层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线就会在纤芯和包层的界面发生全反射,从而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光源、光纤、光发射器、光接收器、放大器、中继器等组成。
光源产生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达光接收器,光接收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放大、中继等处理,最终实现信息的传输。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光纤熔接机2. 光纤接续机3. 光纤测试仪4. 光纤跳线5. 光发射器6. 光接收器7. 光纤通信实验平台四、实验内容1. 光纤熔接(1)将两根光纤的末端清洁干净,去除杂质。
(2)将光纤插入熔接机,调整好位置。
(3)启动熔接机,进行光纤熔接。
(4)熔接完成后,检查光纤连接是否牢固。
2. 光纤接续(1)将两根光纤的末端清洁干净,去除杂质。
(2)将光纤插入接续机,调整好位置。
(3)启动接续机,进行光纤接续。
(4)接续完成后,检查光纤连接是否牢固。
3. 光纤通信系统测试(1)搭建光纤通信实验平台,连接光发射器、光纤、光接收器等设备。
(2)调整光发射器的工作参数,如波长、功率等。
(3)使用光纤测试仪测试光纤的传输损耗、带宽等参数。
(4)测试光接收器的灵敏度、误码率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纤熔接实验结果显示,光纤熔接后连接牢固,传输损耗低,符合实验要求。
2. 光纤接续实验结果显示,光纤接续后连接牢固,传输损耗低,符合实验要求。
3. 光纤通信系统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误码率等参数均达到预期目标,系统性能良好。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光纤熔接、光纤接续等基本技能,了解了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原理,验证了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
实验一:熟悉MATLAB环境一、实验要求1))熟悉MATLAB的主要操作命令。
2)学会简单的矩阵输入和数据读写。
3)掌握简单的绘图命令。
4)用MATLAB编程并学会创建函数。
5)观察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
二、实验内容1)用MATLAB实现以下序列。
x(n)=e(0.2+3j)n 0≤n≤15实验程序:n=0:15;x=exp((0.2+3*j)*n);stem(n,x,'fill'); xlabel ('时间序列n ');ylabel('x(n)=exp((0.2+3*j)*n)');实验结果:x(n)=3cos(0.125πn+0.2π)+2sin(0.25πn+0.1π) 0≤n≤15实验程序:n=0:1:15;x=3*cos(0.125*pi*n+0.2*pi)+2*sin(0.25*pi*n+0.1*pi);stem(n,x);xlabel('n');ylabel('幅度');实验结果:将c)中的x(n)扩展为以16为周期的函数x(n)=x(n+16),绘出四个周期16实验程序:n=0:1:63;x=3*cos(0.125*pi*rem(n,16)+0.2*pi)+2*sin(0.25*pi*rem(n,16)+0.1*pi); stem(n,x,'fill');xlabel ('时间序列n ');ylabel('x16(n)');实验结果:n=0:1:63;x=3*cos(0.125*pi*rem(n,16)+0.2*pi)+2*sin(0.25*pi*rem(n,16)+0.1*pi); stem(n,x,'fill'); xlabel ('时间序列n ');ylabel('x16(n)');2)绘出时间函数的图形,对x轴、y轴图形上方均须加上适当的标注。
南邮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南邮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一、引言通信原理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信原理的相关知识。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并掌握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技术。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 学习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技术;3. 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4. 进行实验操作,验证通信原理的相关理论。
三、实验原理1. 调制技术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与载波信号相结合,形成调制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
2. 解调技术解调是将调制信号还原为原始的信息信号。
常见的解调方式有包络检波、相干解调和频率解调。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仪器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调制解调器等实验仪器,并将其连接好。
2. 幅度调制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载波信号和待调制的信号,将两者输入调制解调器中,调制解调器进行幅度调制。
通过示波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并进行分析。
3. 频率调制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载波信号和待调制的信号,将两者输入调制解调器中,调制解调器进行频率调制。
通过示波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并进行分析。
4. 相位调制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载波信号和待调制的信号,将两者输入调制解调器中,调制解调器进行相位调制。
通过示波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并进行分析。
5. 包络检波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经过幅度调制的信号,将其输入调制解调器中,调制解调器进行包络检波。
通过示波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并进行分析。
6. 相干解调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经过相位调制的信号,将其输入调制解调器中,调制解调器进行相干解调。
通过示波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并进行分析。
7. 频率解调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经过频率调制的信号,将其输入调制解调器中,调制解调器进行频率解调。
通过示波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并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操作,我们观察到不同调制方式下的信号特点,并进行了相应的解调操作。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课程实验报告题目:脉冲编码(PCM)学院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2014.5.14一实验目的1.了解语音编码的工作原理,验证PCM编译码原理;2.熟悉PCM抽样时钟、编码数据和输入/输出时钟之间的关系;3.了解PCM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4.熟悉语音数字化技术的主要指标及测量方式;二实验仪器1.JH5001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一台2.20MHz双踪示波器一台3.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4.音频信道传输损伤测试仪一台三实验内容及结果VCO自由振荡频率测量(1)将J007接地,把函数信号发生器方式设置为计数,闸门时刻放在100ms或.记录闸门每次闪动的频率读数(其读数1s,测量TPP04点的VCO输出振荡频率f不太稳固).(2)求VCO在频率512KHZ时的短时刻频率稳固度△f/ f0.锁定状态测量(3)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从测试信号输入端口J007送入一个256 KHz的TTL方波信号。
测量TPP03、TPP05的相位关系。
环路锁定该两信号将不存在相差。
(4)将KP01设置在1_2位置,重复上述测量步骤。
锁定频率测量和分频比计算(5)将函数信号发生器设置在记数状态(频率计)参见右图模拟锁相环模块的框图测量各频率。
记录测量结果计算分频比。
环路锁定进程观测(6)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从J007送入一256KHz的TTL方波信号。
观测TPP03、TPP05的相位关系,并用TPP03同步;反复断开和接入测试信号,让锁相环进行从头锁定状态。
现在,观察它们的转变进程(锁相进程)。
锁定检测信号观测(7)将KP01设置在2_3位置,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256KHz的TTL信号送入J007,观测锁定检测点TPP07的波形。
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使环路失锁和锁定,记录TPP07点的波形转变。
同步带测量(8)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256KHz的TTL信号送入J007。
测量J007、TPP04的相位关系,用J007同步;正常时环路锁定,该两信号应为同步。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课程实验报告
题目: IP网络中的TCP-UDP通信实验
学院通达学院
学生姓名王伟慧
班级学号 10005002
指导教师王珺
开课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日期 2013.5
一,实验目的
了解局域网TCP消息通信过程的机制;
1,了解局域网UDP消息通信过程的特点;
2,熟悉最简单的Socket类的操作和使用;
3,实现字符串通信、文件(ASCII文件)传输、Socket局域网电话的实现;二实验设备及软件环境
答:一台或两台装有VC++的带有网卡的PC机(或工控机)。
服务器端
10.10.9.210.10.9.3710.10.9.15
10.10.9.1
三实验步骤
内容一:基于TCP协议的Socket消息发送和接收
说明:事例程序包括“TCP聊天服务器”与“TCP聊天客户端”。
1,运行示例程序“TCP聊天服务器”设置端口号:1001,
2,点击“服务器开启服务”
3,运行示例程序“TCP聊天客户端”,设置端口号一定要与“TCP聊天服务器”
设置的一致。
如果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输入服务器IP地址:127.0.0.1,如果不在同一台机器上,输入局域网上服务器所在机器的IP地址(当然首先确保局域网通畅)
4,点击“连接”
在客户端输入文字消息,可以看到服务器端能显示出客户机的名称、IP地址、以及通过Socket消息发送过来的文字内容。
内容二,基于UDP的SOCKET消息
1,(必须是在两台机器上,说明书上示意为10.10.9.37和10.10.9.15两个IP 地址)均运行程序“UDP客户端”,运行界面如图1.5,注意此时已经没有明确的“服务器”“客户端”之说,“服务器名”输入对端IP地址,端口号必须一致。
2,分别点击“打开端口”,连接上服务器后,可以互发消息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结果
TCP通信
UDP通信
五.实验体会
实验过程中,虽然有很多的困难,但经过老师和同学的知道,最终都顺利解决了,实验之后,对TCP、UDP的通信连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增长了有关通信技术方面的知识,对以后的学习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六.思考题
3,如果现在要传送一个TXT文本,应如何实现,写出编程思路?
(1)打开文本将内容读入缓冲区
(2)与另一台机器建立 socket连接
(3)发送
(4)另一台机器保存接收到的内容
5,TCP本机通信时可以使用哪些IP地址来进行访问?
答:1.本机设定的IP
2. 环回地址,以127.开头的IP地址如127.0.0.1
6.TCP通信时如果服务器一方改变端口号,客户端应做怎样的处理?
答:因为客户端一般情况下不设置端口号,因此在调用SOCKET()创建套接口后,直接调用CONNECT()函数连接到目标主机,这中情况下客户端的端口是系统分配的,如果你想自己指定客户端的端口,那么就象服务端一样,在SOCKET()创建套接口后,调用一下BIND()函数绑定本机端口,然后再调用CONNECT()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