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二(3年级)立定跳远教学设计1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体育水平二《立定跳远》教案•相关推荐小学体育水平二《立定跳远》教案(通用1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体育水平二《立定跳远》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体育水平二《立定跳远》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通过“立定跳远”的学习,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概念。
2、增强学生的弹跳力以及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发展奔跑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活动:1、跳远:(立定跳远)2、游戏《换物接力》(1)准备部分: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要求:集队要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动作正确、整齐。
2、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安排见习生。
3、准备运动。
(2)基本部份一、立定跳远:动作要领:两脚自然左右开立,上体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各一次,两腿配合作自然弹性屈伸,然后两臂用力向前上方摆,同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上方跳出,落地时以脚跟先着地。
重点:向前上方摆臂迅速有力,蹬地收腿。
难点:动作连贯,蹬摆配合。
1、教师讲解示范,提出重难点。
2、学生做一、二、三“三拍法”的摆臂练习。
3、学生做摆臂向上跳起的练习。
4、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摆臂向前上方跳跃的练习。
5、教师指出易犯错误,并进行纠正。
6、学生进行对比练习,分组练习。
二、游戏:(换物接力):游戏方法:在场上画一条起跑线,线前10米处并排画四个圆圈,间隔3米,圈内一个实心球。
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路纵队,正对圆圈站在起跑线后,各队排头手持一个小皮球。
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跑向本队前面的小圆圈,将皮球放在圈内,拿起实心球往回跑交第二人,第二人按上述方法进行,用实心球换回小皮球。
如此依次进行,以先跑的队为胜。
游戏规则:交换物必须放在圈内,如滚出圈外,要拾回放好再跑。
要求:认真游戏,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课程标准》三年级(水平二)的要求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突破口,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情境,导入课堂教学,并从学生的兴趣着手,避免了学习过程的枯燥,让学生热爱活动的乐趣,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健身、在活动中合作、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享受、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跳跃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而立定跳远又是人们学习跳跃的基础,它不仅反映了青少年学生的弹跳能力和爆发力,更是在我们生活的实际中具有一定运用价值的体育运动项目。
所以《立定跳远》在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材中被列为学习跳跃的主要内容。
它是一种不用助跑,从站立姿势开始起跳的跳远运动,能有效的发展学生的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
由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下肢还没有足够的爆发力量,要在一瞬间完成跳跃的展体、挺微、收腹等复杂的动作过程具有一定的困难。
而三年级的立定跳远动作相对简单,只要学生学习和掌握好规范的立定跳远基本动作,就能为今后进一步的提高跳跃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教材:学习立定跳远有效发展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和弹跳能力。
副教材:加减乘除赛跑赛跑是最激动人心田径项目之一,深受学生喜欢,它能有效地发展身体协调性,反应灵敏性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二,三(3)班的学生,该班有50人,这是一节新授课,本次课之前学习了单脚跳、双脚跳、双脚连续跳等。
该阶段学生活泼好动,这个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尚未形成,以感觉运动模式为主,注意力易发散难集中,自我约束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有强烈的表现欲。
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对体育运动充满好奇和向往,但持续时间不长。
所以课的开始以青蛙乐园运动会的故事做情景导入,让学生充分得到释放。
总体来说,该班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较好,体育骨干能力突出,参与体育运动的氛围较高。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要领,使90%的学生了解动作技术要领。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平度市胜利路小学孙美贤
一、设计理念
依据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提升他们的运动兴趣的基本理念。
根据本教材和学生实际身体情况发展的特点及对技巧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在这一课时学习和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增强身体的协调,灵敏性,并在课堂中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提高参与意识,促进相互学习和帮助,使学生在合作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动作方法,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及合作意识。
二、教材分析
在《体育与健康》水平一的教学内容中,立定跳远是一至二年级跳跃基础,培养跳跃正确姿势,增强下肢力量,将游戏与模仿寓于教学,增加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采用三人合作和不同方式的体验练习,让学生在乐学中掌握教材的内容。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中兴趣维持时间短,那么,如何触激他们的兴趣点,又能针对重难点合理的取舍教材,让他们能在相互合作中完成动作要领,并能有效的发展力量,协调,合作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运动的快乐中获得各个领域目标的成功。
水平二(三年级)《立定跳远》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将运动实践的情境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乐学、愿学、想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的运动习惯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三年级跳跃教材内容是一些简单的单脚、双跳跃练习和基本的跳跃方法,是发展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的重要手段,三年级立定跳远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两腿用力蹬地起跳,脚跟着地,落地轻巧平稳,通过教学,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力量和协调素质和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等优良品质。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爱玩,好动的阶段,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较差,注意力极易分散,学习兴趣点较多,自主意识较弱。
针对这一年龄的心理特征,利用情境教学法,把各教材内容与游戏有机结合,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情境中角色得以强化,从而主动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掌握动作要领;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95%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和灵敏素质;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
3、目标:体验跳跃活动的情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行为。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弹性屈伸与快速有力起跳相结合。
难点: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落地轻巧。
六、设计思路本课以“青蛙”为主题来创设情境,以青蛙学本领展开教学1、通过教师猜谜语进行导入:“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好不好?”(好!)仔细听:小小游泳家,说话叫呱呱,冬天它休息,夏天把虫抓!打一小动物!(青蛙•);通过问题引出本节课主题:小青蛙最擅长身运动?(跳远、游泳);那么你们想不想像青蛙一样跳的又高又远呢?(想);现在我们就变成青蛙学习立定跳远好不好?(好)!2、通过游戏“小青蛙找妈妈”导入:“去池塘边找妈妈”带领学生进行圆形慢跑,在跑动过程中根据老师口令:小青蛙(找妈妈)进行游戏,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为设计目标,在老师激励和评价下,着重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活动中,同学间能合作交流,并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练习,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二、教材分析
体育运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很多运动技能本身就是生活技能。
立定跳远是田径基础动作,与生活实际相关不大,练习的形式较为枯燥,通常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不高。
但如果把立定跳远作为一种模仿练习,创设相关的情境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立定跳远作质量的高低,摆臂是关键。
初学者易犯的错误,往往是手臂不会摆。
教师应仔细观察,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特别感兴趣,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注意力不太稳定。
2、技术技能基础:通过教学初步得到锻炼,但多是模仿或自发形成的,对技术要领还未形成较正确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2、技能目标:
使90%以上的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结构,做到双脚同时起跳、落地缓冲,其中70%以上的学生掌握摆臂制动与蹬地协调发力的技术。
3、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团结友爱,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摆臂与蹬地的结合收腹举腿。
立定跳远教案。
水平二·三年级《立定跳远》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基本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强化“教会、勤练、常赛”,构建科学、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模式。
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健体,掌握一些基本的健身方法。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灵活多样、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同教师的教交融在一起,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发展学生不怕吃苦,大胆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终身锻炼习惯。
二、教材分析立定跳远是水平二体育教材跳跃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的重要手段。
它对于发展身体的跳跃能力以及促进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展,体验学习跳跃动作的乐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此,本年级安排立定跳远内容主要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本节课为立定跳远单元的第一次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手臂向上摆起体会发力部位与感觉及感受蹬地与收腹。
本节课的重点:摆臂有力,蹬地收腹;难点:动作连贯,蹬摆配合。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该年龄段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喜欢挑战。
学生对立定跳远方法有一定了解,并具备立定跳远活动的能力,但对快速摆臂蹬地,有一定差异性。
基于此本节课设计了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学习过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激发学生挑战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学法。
针对学生力量、协调能力差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能力选择不同难度进行挑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勇敢顽强,敢于挑战困难的精神,并在学练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能力及身心特点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运动能力:通过学练赛,85%左右的学生能基本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技能,做到摆臂有力,双脚同时用力蹬地,并运用所学知识观看体育展示或比赛;25%左右的学生能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做到蹬地与摆臂互相配合,双脚轻巧落地的同时跳出一定的远度。
小学水平二立定跳远教案小学水平二立定跳远教案(通用5篇)小学水平二立定跳远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主体教学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100%的学生能积极主动投入本课教学活动。
技能目标:通过小青蛙学本领的故事导入本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自信心,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腾空协调用力。
教学过程:一、基本部分:1、导入学习立定跳远。
a学生尝试练习;b学生演示;c老师评价并作示范;d带领学生一起做;e学生练习老师巡视纠正;f学生再次演示,老师同学共同评价;g学生再次练习h学生排成一路纵队跳垫子。
2、放松练习3、小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4、接力比赛:三、结束部分:1、放松2、总结3、收拾器材,宣布下课。
小学水平二立定跳远教案2教学目标: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每个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感受到愉悦,在愉悦中初步掌握双脚蹬地跃起向远处跳出,并能双脚落地的方法。
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二、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积极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并能够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从而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和难点:双脚起跳,用力向前上方跃起,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青蛙跳吗?他们是怎样跳的呀?你们原地学学好吗?学生:原地学习青蛙跳。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立定跳远跟我们刚才青蛙跳的姿势很相似,这时候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立定跳远好吗?设计意图:一个生动学习情景的营造,可以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和感,使他们情不自禁的注入自己的热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此活动还让学生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体育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新知1.启发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以“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形式引导学生利用拼板进行跳跃练习,然后提出问题:利用你手中的拼板想想还能有其它的跳法吗?鼓励学生积极创想各种跳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水平二·三年级立定跳远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目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运动兴趣,针对学生的心理和立定跳远的项目特点,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学、玩、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来掌握技能,达成教学目标并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选自江苏省教学研究室编写的《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本课是水平二(三年级)跳跃与游戏单元课,立定跳远是人体基本跳跃能力,它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协调和弹跳能力,立定跳远技术较为简单,但要想跳得远必须要有较好的完整技术和身体素质做基础,本节课专注初始的技能学习,不对远度有过高的要求,快速有力的大幅度前摆和地是技术的关建所在。
三、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好动、模仿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喜欢挑战,有利于学习和领悟立定跳远技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如果一味的跑和跳,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不愿意学。
根据调查了解,本次上课班级的学生对立定跳远有一定的接触,但动作规范性较差,容易有垫跳和后倒等错误动作,在立定跳远中自我保护意识差,学生对适宜的起跳角度不能理解,需要通过多次的练习和条件限制,进行对比分析才能掌握最佳起跳角度。
四、教学重点与学习难点教学重点:蹬地有力摆臂迅速,跳跃有高度学习难点:全身协调发力,动作连贯五、教学流程课堂常规——热身活动(天空探险)——简单韵律操——夹海绵各种方式跳——游戏(巨人、矮人、超人、木头人)——立定跳远学习——海绵滚滚——教学比赛海绵接龙——学生展示——素质练习——放松活动六、安全防范1.课前了解学生原始健康状况,安排好见习生,在班级将胸卡、红领巾和不利于上课的物件收好。
2.提前充分做好专项准备活动,进行拉伸练习和活动开关节。
3.检查场地,确保场地平整干净。
“ “立定跳远教案(水平二)一、设计初衷:根据《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指出:“在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小学生生活、心理特点,以情知教学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为目标,通过教师组织引导,创设各种情景和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达到身、心、知、智同育。
本课在设计上,坚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欢快有趣的游戏“小青蛙跳荷叶”、“鲤鱼跳龙门”的教学活动,全面激发、提高学生学习跳跃的兴趣和能力,也将本课的教学难点有机地落实到每个教学细节中去。
整堂课注重学生的体验教育,处处让学生当好学习的主人,教师始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激励者,为学生搭建起“表现”和“展示”的舞台,用激励性的语言正面引导学生“跳”出乐趣, 跳”出友谊, 跳”出创新,使学生在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度过本节课。
二、教材、学情分析:立定跳远是低年级跳跃动作教学的重点教材,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促进学生的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有着积极意义。
本节教学内容的立定跳远(水平二)是学生在基本掌握一些简单单脚、双脚跳跃的技能上加以提升,它是由摆臂、蹬地、起跳、落地四个环节组成 ,将两脚用力蹬地起跳动作协调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为今后学习跳远、跳高等教学内容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因此,根据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 ,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结合农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本课将通过语言描述、教师示范、情景创设、音乐渲染等教学手段,诱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去体验各种学习内容,在探究和体验中掌握运动技能,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之教学目的。
三、教学目标:1.通过“立定跳远”学习,让大部分学生能体验,熟悉双脚立定跳远的动作技术,会做出一些双脚立定跳远的简单动。
水平二(三年级)立定跳远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遵循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关怀学生的健康为出发点,追求充满生命活力的体育课堂。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体育课中体验运动参与的乐趣,并掌握技能是主要任务,根据儿童的身体现状和心理需要,用大量的游戏和童谣贯穿整堂课的始终,让学生在富有童趣的环境中掌握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
二、教材分析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
而三年级立定跳远是跳跃动作的重点教材,是在简单的单脚、双脚跳跃练习基础上,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对培养学生跳跃的正确姿势有重要作用。
主要是使学生两腿用力蹬地跳起,双脚同时落地,曲膝缓冲。
通过教学,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力量、协调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想像能力和模仿能力比较强,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
我用各种童谣贯穿课堂的始终,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在轻松的氛围中乐,利用形式多样的游戏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
四、设计思路1、准备部分:形象生动的游戏“石头、剪刀、布”“木头人”和动物模仿操充满童趣,让学生在欢快的情景中做好上课的身体和心理准备。
2、基本部分:用“两臂向上是高人,屈膝准备像矮人,用力蹬地变超人,轻巧落地小能人”这一充满情趣的口诀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感知力。
在课中通过观察(老师和同伴的做法)——尝试(立定跳远)——体验(两腿同时用力蹬,两臂用力向上摆)——比较(自己和同伴的动作差异)--领悟(争做跳远小健将)——超越(同伴PK,超越自我)。
游戏“跳单双圈”,既培养了学生的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结束部分:用跳向太空这一科幻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快乐的放松。
五、本课特色1、口诀儿童化。
口诀形象生动、琅琅上口,富有童趣。
2、语言互动化:通过互动语言,紧紧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小学体育水平二《立定跳远》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技巧,提高跳跃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2.立定跳远的训练方法3.立定跳远的比赛规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和技巧2.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稳定性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预防运动损伤。
(2)进行一些趣味性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技术讲解与示范(1)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双脚与肩同宽,脚尖稍内扣,身体前倾,双臂向前摆动,用力向前上方跳跃,落地时双腿弯曲,双手向前摆动,保持身体平衡。
(2)示范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立定跳远的技巧。
3.训练环节(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轮流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2)个人练习:让学生自主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动作质量。
(3)比赛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激发学生的竞技意识,提高运动水平。
(1)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训练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掌握立定跳远动作的准确性、连贯性和稳定性。
2.评价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竞技表现。
六、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立定跳远技巧,并请教家长意见。
2.家长协助学生进行立定跳远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分组练习、个人练习和比赛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基本技巧,提高了跳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动作细节,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动作要领。
同时,通过比赛环节,激发了学生的竞技意识,提高了运动水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动作不够规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和技巧在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立定跳远的关键在于起跳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