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管理体系文件系文件(DOC 92页)
- 格式:doc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187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文件编号:CR161/QES/2012B2013-06-15颁布 2013-06-18实施XX局集团第X工程有限公司颁布令本公司依据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50656-201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JGJ/T77-2010《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CR161/QES/2012B(第七版)管理体系文件,现予以发布,2012年6月18日正式实施。
各单位、各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批准:XXXX二O一二年六月十五日授权委托书根据公司管理工作需要,授权委托副总经理XXX兼任管理者代表,履行管理者代表职责,负责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公司贯彻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委托人:XXX二O一二年六月十五日质量方针兑现合同承诺留下时代精品严格遵守建设法律法规,信守合同、履行承诺,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精心组织施工生产,满足业主对工程项目质量、工期、造价、保修的要求和期望,取信于业主和市场。
通过建立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实施内审、信息数据处理、纠正/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营造更多一流工程奉献给社会和业主。
赢得顾客和社会的认可和赞许。
质量目标单位工程一次验交合格率100%;合同履约率100%;多创省部国家级优质工程。
环境方针树环保理念筑绿色工程通过加强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全体员工、分承包方和外部劳务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和理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行业的有关条例、标准、规定,本着节能降耗,污染预防的原则,开展施工生产活动,持续改进环境绩效,用爱心筑造绿色工程。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管理体系文件系文件ZNJC/CP(01-32) 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编写程序文件PROCEDURE DOCUMENT发行版本: 2/0控制状态:发放序号:持有人:2016年3月20日发布 2016年3月20日实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发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程序文件编写:审核:批准: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布令为保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以下检测“检测公司)质量控制活动的法律效力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公正性,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质量手册》的要求,编制了《程序文件》(2016第02版)。
《程序文件》阐述了检测公司进行质量控制活动各环节的控制要求和控制过程,规定了质量体系运行和技术运作的目的、目标、围、职责、程序和支撑性记录表格,是检测公司管理体系运行和技术运作的规性文件。
检测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总经理:年月日1.目的检测公司对关键人员、管理人员及支持服务人员(包括管理层、执行层、检测和操作、抽样、核查等人员)规定了明确的岗位条件、职责和权限,并在职责的围行使职权,以保证检测质量。
2.适用围适用于检测公司人员管理。
3.职责3.1经理负责人员的聘用。
3.2质量主管负责各个岗位人员工作的监督。
3.3全体员工按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管理程序要求进行检测工作。
4.程序4.1人员岗位要求4.1.1总经理4.1.1.1具有大学学历、从本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5年以上。
4.1.1.2实行经理负责制,全权负责各项工作及资源调配。
4.1.1.3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程。
4.1.1.4负责组织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检测公司活动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有效,提供管理体系运行的必备资源。
4.1.1.5主持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批准颁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主持管理评审工作,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公正、准确。
4.1.1.6 按客户要求完成约定和承诺的检测工作,保证优质高效的为用户服务。
国道344线青石嘴至泾源段公路李家庄至泾源河镇段A4合同段工地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国道344线青石嘴至泾源段公路李家庄至泾源河镇段A4合同段工地试验室设主任1人,技术负责人1人,试验检测人员4人。
为确保国道344线青石嘴至泾源段公路李家庄至泾源河镇段A4合同段公路建设项目工程质量,制定了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做到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1、在检测过程中贯彻质量第一方针。
科学、公正、准确、高效2、检测人员应树立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检测无差错率应达95%以上,检测数据真实率100%。
3.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的执行试验室质量方针与目标是试验室主任负责制定并以文字形式正式发布的质量宗旨,是试验室质量管理的总方向。
它表达了试验室对质量的追求与承诺,同时也体现了顾客对试验室工作质量的期望与要求。
试验室通过加强对全体员工的教育和宣传,使之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工作中的自觉行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试验室全体人员必须依据质量体系文件开展工作,认真自觉贯彻执行质量方针,对不符合质量方针的行为和干扰进行坚决抵制与纠正。
4.保证试验数据真实公正性措施为保证试验室依据国家行业和地区颁发的有关公路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所作检测工作的公证性,采取以下声明措施:1)、试验室所出具的试验检测报告,任何人不得擅自对其内容中的数据、结果等提出更改、变更等干预性意见。
2)、任何部门、个人都不得以其管辖权限、职务等干预试验室的检测工作,或责令试验室以其意愿出具试验检测报告,试验室必须坚决执行试验检测标准和规范,出据检测结果。
3)、任何部门、个人都不得利用关系干预正常的试验检测工作,公司领导及部门领导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坚持原则,切实维护公司的形象和信誉,确保检测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5.组织管理措施1)、试验室主要管理人员(包括主任、技术负责人及质量负责人)任职条件:必须坚持原则,作风正派,熟悉本专业产品技术标准和检测标准。
熟悉本试验室相关业务,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应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工作能力。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文件编号:CR161/QES/2012B2013-06-15颁布 2013-06-18实施XX局集团第X工程颁布令本公司依据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GB50656-201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JGJ/T77-2010《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CR161/QES/2012B(第七版)管理体系文件,现予以发布,2012年6月18日正式实施。
各单位、各部门和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批准:XXXX二O一二年六月十五日授权委托书根据公司管理工作需要,授权委托副总经理XXX兼任管理者代表,履行管理者代表职责,负责组织建立、实施和保持公司贯彻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委托人:XXX二O一二年六月十五日质量方针兑现合同承诺留下时代精品严格遵守建设法律法规,信守合同、履行承诺,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精心组织施工生产,满足业主对工程项目质量、工期、造价、保修的要求和期望,取信于业主和市场。
通过建立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实施审、信息数据处理、纠正/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营造更多一流工程奉献给社会和业主。
赢得顾客和社会的认可和赞许。
质量目标单位工程一次验交合格率100%;合同履约率100%;多创省部国家级优质工程。
环境方针树环保理念筑绿色工程通过加强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全体员工、分承包方和外部劳务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和理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行业的有关条例、标准、规定,本着节能降耗,污染预防的原则,开展施工生产活动,持续改进环境绩效,用爱心筑造绿色工程。
工程质量检测公司管理体系文件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吉林省司杭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编写:张杨、胡浩、马艳军、徐晓帆审核:张杨批准:杨景贤受控印章:2009-03-01发布 2009-03-01实施吉林省司杭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发布总则1.公布令……………………………………………………………………JLSH/SC-A-1012.公正性声明………………………………………………………………JLSH/SC-A-1023.质量方针和目标…………………………………………………………JLSH/SC-A-103前言1.概述………………………………………………………………………JLSH/SC-A-201质量手册说明1.质量手册的编制…………………………………………………………JLSH/SC-A-3012.质量手册的管理…………………………………………………………JLSH/SC-A-302管理要求1.组织………………………………………………………………………JLSH/SC-A-4012.质量体系…………………………………………………………………JLSH/SC-A-4023.文件控制…………………………………………………………………JLSH/SC-A-4034.检验工作的分包…………………………………………………………JLSH/SC-A-404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JLSH/SC-A-4056.合同的评审………………………………………………………………JLSH/SC-A-4067.申诉和投诉………………………………………………………………JLSH/SC-A-407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JLSH/SC-A-4089.记录………………………………………………………………………JLSH/SC-A-40910.内部审核…………………………………………………………….… JLSH/SC-A-41011.管理评审…………………………………………………………….… JLSH/SC-A-411技术要求1.人员………………………………………………………………………JLSH/SC-A-5012.设施和环境条件…………………………………………………………JLSH/SC-A-5023.检测和校准方法…………………………………………………………JLSH/SC-A-5034.设备和标准物质…………………………………………………………JLSH/SC-A-5045.测量溯源…………………………………………………………………JLSH/SC-A-5056.抽样和样品处置…………………………………………………………JLSH/SC-A-5067.结果质量保证……………………………………………………………JLSH/SC-A-507 8.结果报告…………………………………………………………………JLSH/SC-A-508附录1组织机构框图2组织机构职能表3授权签字人表4程序文件目录5检测人员一览表6仪器设备(标准物质)一览表7质量体系要素对照表8监督网框图9实验室平面图10工作流程图批准遵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跪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规定,根据国家(吉林省长春市主管部门)对本公司管理和业务工作的要求,为确保吉林省宏盛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数据的质量,履行为公司管理、资源开发利用及有关科学研究等提出准确可靠的社会公正基础数据的职能任务,我公司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编制了《吉林省司杭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质量手册》。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质量检测中心程序文件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的规定程序………………ATJCZX/02/01-20121 质量体系文件控制程序………………………ATJCZX/02/02-20123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程序……………………ATJCZX/02/03-20126 仪器设备控制和管理程序……………………ATJCZX/02/04-20128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ATJCZX/02/05-201212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ATJCZX/02/06-201214 处理申诉(投诉)的管理程序………………ATJCZX/02/07-201217 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ATJCZX/02/08-201219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ATJCZX/02/09-201221 记录管理程序…………………………………ATJCZX/02/10-201223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ATJCZX/02/11-201225 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ATJCZX/02/12-201227 检测设施、环境控制和维护程序……………ATJCZX/02/13-201230 检测安全和环保管理程序……………………ATJCZX/02/14-201232 数据控制及计算机数据的管理程……………ATJCZX/02/15-201235 开展新项目的管理程序………………………ATJCZX/02/16-201238 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管理程序………………ATJCZX/02/17-201242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ATJCZX/02/18-201243 测量和可溯源程序……………………………ATJCZX/02/19-201247 样品处置管理程序……………………………ATJCZX/02/20-201249 检测抽样程序…………………………………ATJCZX/02/21-201251 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程序………………………ATJCZX/02/22-201252 检测方案管理程序……………………………ATJCZX/02/23-201255 控制偏离管理程序……………………………ATJCZX/02/24-201258 法定计量单位使用管理程序…………………ATJCZX/02/25-201259 印章管理程序…………………………………ATJCZX/02/26-201260 期间核查程序…………………………………ATJCZX/02/27-201261现场检测控制程序……………………………ATJCZX/02/28-201263质量检测中心程序文件颁布令依据国家《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以及《质量手册》(第A版),为了提高大方安泰建设工程及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中心(以下简称“安泰检测中心”)编制了《程序文件》(第A版)。
(四)质量保证体系1.质量方针明确责任强化检测科学准确客观公正。
2.质量承诺2.1本中心试验室对检验工作,将始终按照国家、行业、政府的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始终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以保证客运专线施工质量。
2.2本中心试验室保证严格遵守试验检测工作职业道德,不受利益关系的影响,为业主提供客观,准确的检测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忠实履行质量控制与检查的职责。
2.3本中心试验室对出具的检验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3.质量目标围绕本中心试验室的检验工作内容,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切实贯彻质量方针,履行质量承诺,严格质量管理和控制,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力争每年度的检验报告差错率小于1%,报告及时率100%,管理严格、工作规范、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服务领域广阔、运行机制灵活的优秀试验室,从而对外提供公正、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出具符合有关要求的检测报告。
在试验检测工作中,坚持科学性、公正性;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
4.质量管理体系为了落实本中心试验室的质量方针, 确保质量承诺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本中心试验室结合工程施工的特点,建立了完善的体系。
4.1.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要求,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编制了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对可能影响试验检测工作质量的机构设置、体系、委外试验等环节做了详尽的规定,从机制上保证了检测工作的质量。
4.2.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技术要求,从人员、设施环境、检测标准、量值溯源、抽样、样品的处置、检测记录和报告等环节都制订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并对编制了相应的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以保证试验检测工作的每一环节均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
(五)质量保证体系控制框图(六)试验检测工作流程图5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七)中心试验室组织机构框图。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质量管理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检测过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工程质量的可控与可预测。
2. 质量目标为了实现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制定了以下质量目标:- 确保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度和可重复性;- 不断研究和引进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 不断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保证其具备检测工作所需的能力。
3. 质量管理体系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以下要素:- 组织结构:明确各级职责和权限,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质量方针:制定和落实质量方针,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 过程控制:建立标准化的检测程序和流程,确保检测过程可控;- 仪器设备:保持检测仪器设备的良好状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人员培训:制定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不合格品处理:建立合理的不合格品处理机制,确保问题的及时处理和纠正。
4. 质量管理过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质量管理:1. 项目立项:明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制定检测方案;2. 应急准备:检查和保养检测仪器设备,确保其可用性;3. 检测前准备:检查检测仪器设备的校准情况,准备检测样品;4. 检测过程:按照检测方案进行检测,记录和保存检测数据;5. 检测结果分析和评价: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检测的可靠性;6. 报告编写和审核:根据检测结果编写检测报告,组织专家审核;7. 报告下发和归档:将检测报告及时下发给委托方,同时进行报告归档;8. 不合格品处理:发生不合格情况时,及时通知委托方,进行处理和纠正。
5. 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通过定期的内部评估和外部审核,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及其有效性。
同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和提升质量管理制度。
6. 结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根据本制度,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了质量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为确保在质量体系各个场所使用的文件均为有效版本,防止使用失效及作废文件,本程序对文件的批准、发布、标识、发放、传递、归档、保存、更改和作废、回收、处理做出了规定。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和外来文件的控制。
2.1 质量体系文件包括:2.1.1质量手册;2.1.2程序文件;2.1.3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2.1.4记录格式;2.2 外来文件包括:2.2.1客户提供的文件;2.2.2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机构的文件;2.2.3社会的如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以及法律法规等。
3.职责3.1总经理3.1.1批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
3.2质量主管3.2.1组织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更改;3.2.2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
3.2.3组织质量手册的评审;3.2.4组织实施对体系文件的标识、发布、印制、发放、归档、回收、换版、作废和作废文件的处置。
3.3 办公室3.3.1组织评审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3.3.2组织实施技术标准的购置、标识、登记、发放;3.3.3负责客户提供的文件的接收、评审、标识、登记和管理。
3.3.4负责归档文件的管理。
4.工作程序4.1 质量体系文件的控制4.1.1文件的编制与批准、发布4.1.1.1文件的编制要求4.1.1.1.1质量手册的编制应符合《评审准则》的要求;4.1.1.1.2它相关文件(包括质量记录)的编制应与质量手册相一致;4.1.1.1.3文件中的符号、代号应统一;4.1.1.1.4文件的文字表达应准确、简明、易懂,层次清晰。
4.1.1.2 体系文件的编制、评审/审核、批准、发布4.1.1.2.1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包括记录表式)由质量主管组织有关人员编制,经其组织有关人员对文件的符合性和适宜性进行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后发布。
4.1.1.2.2作业指导书(包括记录表式)和操作规程由实验室组织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发布。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日期:..目录1.对于发放《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的通知 (3)2.公司质量管理机构 (4)3.质量管理实行系统图 (5)4.质量控制程序图 (6)5.质量工作职责 (7)6.各级质量管理岗位职责 (9)7.质安员工作查核标准 (22)8.工程质量管理规定 (25)附则:工程质量赏罚管理方法 (29)9.质量记录管理规定 (36)10.产品表记管理方法 (37)11.不合格产品的控制规定 (39)12.完工工程查收程序 (41)13.完工工程交托程序 (44)14.工程回访与投诉规定 (45)1.对于发放《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的通知公司所属各部门、各项目部:“质量是公司的生命,安所有是最大的效益” 。
在今日的市场竞争中,假如没有质量作保证,就没有信用、市场和生计发展的空间;相同,没有安全生产,公司也没法创建效益,没法生计和发展。
为了提升公司的工程质量、促使安全生产、规范管理、保证公司质量目标、目标和安全目标的实现,公司质安部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拟订《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本系统经公司主管领导审察、赞同,在公司范围内刊行,希望公司所属各单位、项目部依照履行。
在实行过程中,若发现有不妥之处,请实时将建议和建议反应给质安部,以便不停改正、增补、完美,进一步提升我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工程质量管理系统》于赞同之日起开始奏效履行。
特此通知!质量安所有二〇一五年2.公司质量管理机构总经理总工程师分管生产副总经理质量安所有项目施工组项目部质安组操作班组3.质量管理实行系统图在全面熟习图纸,领悟设计企图的前提下,成立公司总经理为首,总工程师直接负责的质量管理实行系统,全面控制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
质量管理实行系统图以下:总经理公司资料部进场资料质量总副公司机械动力部机械设施的质量工总程经师理公司工程部编制施工方案工副总工程师程质量土建施工质量公司质量安所有装饰装饰质量项目部质安组安装工程质量项目综合技术组监理单位政府质量监察站建设单位4. 质量控制程序图搭建暂设工程资料、劳动力准备熟习图纸和技术资料丈量仪器准备学习操作规程准备工作周转资料、机械设施准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工长向组进步行分部分技术交底办理上道工序交接手续项工程书面交底严格履行国家标准、操作规程中间检查、查收依据图纸及领悟设计意施工三检制图进行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合理安排工序间的连接隐蔽工程查收签证履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质量评定不合格项返工办理资料合格证丈量记录试验报告中间查收证明书自检记录完工图纸质量评定记录汇总表资料整理设计更改隐蔽查收记录图纸会审纪要完工查收施工日志技术审定书事故办理记录交托使用回访5.质量工作职责1.0 质量安所有质量工作职责1.1 全面贯彻履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的目标,贯彻国家《质量复兴大纲》和上司有关部门颁发的质量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及管理制度,仔细组织实行公司质量系统文件。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管理体系文件系文件(DOC 92页)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管理体系文件系文件ZNJC/CP(01-32)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编写程序文件PROCEDURE DOCUMENT发行版本: 2/0控制状态:发放序号:持有人:颁布令为保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以下检测“检测公司)质量控制活动的法律效力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公正性,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质量手册》的要求,编制了《程序文件》(2016第02版)。
《程序文件》阐述了检测公司进行质量控制活动各环节的控制要求和控制过程,规定了质量体系运行和技术运作的目的、目标、范围、职责、程序和支撑性记录表格,是检测公司管理体系运行和技术运作的规范性文件。
检测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总经理:年月日1.目的检测公司对关键人员、管理人员及支持服务人员(包括管理层、执行层、检测和操作、抽样、核查等人员)规定了明确的岗位条件、职责和权限,并在职责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以保证检测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公司人员管理。
3.职责3.1经理负责人员的聘用。
3.2质量主管负责各个岗位人员工作的监督。
3.3全体员工按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管理程序要求进行检测工作。
4.程序4.1人员岗位要求4.1.1总经理4.1.1.1具有大学学历、从本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5年以上。
4.1.1.2实行经理负责制,全权负责各项工作及资源调配。
4.1.1.3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程。
4.1.1.4负责组织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检测公司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有效,提供管理体系运行的必备资源。
4.1.1.5主持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批准颁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主持管理评审工作,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公正、准确。
4.1.1.6 按客户要求完成约定和承诺的检测工作,保证优质高效的为用户服务。
4.1.1.7组织职工参加有关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吸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自身素质,以保证检测质量。
4.1.1.8做好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全检测公司开展文明建设活动,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1.1.9有人事任免权,对检测人员有奖励和处罚权,对人员、资金和资源有调配权。
4.1.2实验室主任4.1.2.1由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精通本专业检测业务和技术、熟悉业务管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员担任。
4.1.2.2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方针政策,按照本科的工作范围开展工作。
4.1.2.3负责对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按照相关的程序文件进行有效的控制:按照要求的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检测;对检测样品要检查、确认和准备;保证检测人员持证上岗并定期对其进行业务技术培训;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保养;验环境条件要达到检测标准和仪器设备使用要求。
4.1.2.4审核检测原始记录,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1.2.5负责对抱怨的处理及偏离的纠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落实和实施。
4.1.2.6负责组织编制检测细则、验证方法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等作业指导书,保管本室管理体系文件和相关的标准、规程和细则。
4.1.2.7参加管理体系运行和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完成管理体系运行涉及的本部门的各项工作。
4.1.2.8参加能力验证和内部质量控制活动。
4.1.2.9做好本部门的内务管理工作,确保安全检测和规范操作。
4.1.2.10有权对本部门人员的工作调配、奖励和处罚。
4.1.3 技术负责人4.1.3.1具有大学学历、中级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4.1.3.2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检测公司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和有效,全面负责检测公司的技术工作。
4.1.3.3负责完成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记录的控制、合同评审、环境和设施、检测方法和作业指导书、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检测样品、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检测工作、检测人员能力等要素的技术管理和上述要素涉及相关程序的实施和有效运行。
4.1.3.4协办管理体系中的文件控制、检测报告、申诉和投诉、不合格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要素及执行上述要素涉及的相关程序。
4.1.3.5负责提出管辖范围内的机构设置、管理人员和质量活动中的相关职能人员选择的建议,负责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4.1.4质量主管4.1.4.1具有大学学历、中级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4.1.4.2负责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检测公司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和有效,全面负责检测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
4.1.4.3负责完成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文件控制、检测报告、申诉和投诉、不合格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要素的工作及负责上述要素涉及相关程序的实施和有效运行。
4.1.4.4负责管理评审工作,准备管理评审输入信息、做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和总结,并对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的纠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
4.1.4.5协办管理体系运行中记录的控制、合同评审、环境和设施、检测方法和作业指导书、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检测样品、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检测工作、检测人员能力要素及执行要素涉及的相关程序。
4.1.4.6负责提出管辖范围内的机构设置、管理人员和质量活动中的相关职能人员选择的建议。
4.1.4.7负责管理体系运行的考核工作。
4.1.5办公室主任4.1.5.1由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熟悉业务管理、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员担任。
4.1.5.2贯彻和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管理体系文件,全面完成本室负责的各项工作及管理体系运行负责和涉及的各项工作。
4.1.5.3完成检测公司事务性工作,完成总经理交给的临时工作。
4.1.5.4有权对本部门人员的工作调配、奖励和处罚。
4.1.6监督员4.1.6.1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从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由经过管理体系相关知识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和经理授权;熟悉标准和方法,了解检测过程和检测目的,懂得评价检测结果。
4.1.6.2负责检测工作的日常监督,对从检测活动开始至检测结果报告的整个活动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制止,报告质量主管,并做好记录。
4.1.6.3对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检测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4.1.7内审员4.1.7.1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必须由经过管理体系相关知识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和经理授权;熟悉工作程序和管理体系的要求,有能力判定管理体系各环节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4.1.7.2审核员参加管理体系的审核工作,要尊重事实、不屈服于压力、不迁就任何需求,认真填写不符合项报告。
4.1.8检测人员(包括现场检测人员)4.1.8.1检测人员须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经过检测技术培训和考核,取得上岗资格和持证上岗,从事的工作必须与岗位培训项目相符。
4.1.8.2检测人员应熟悉检测方法,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检测工作管理程序》和《现场检测管理程序》,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4.1.8.3认真正确填写原始记录,按照规定对检测数据进行采集、运算、修约和处理,检测记录字迹清晰,数字准确无误,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正确性负责。
4.1.8.4正确操作和使用仪器设备,熟练掌握其性能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仪器使用前后进行记录,发现异常停止使用,及时报修。
4.1.8.5管理和维护检测环境,使其达到标准的控制要求。
4.1.8.6参加管理体系要素在部门的运行,执行要素涉及相关程序。
4.1.8.7有权拒绝任何人迫使其违反程序,或使用未经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
4.1.9文档管理员4.1.9.1按照《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和《检测报告管理程序》对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维护和管理,确保文件的现行有效。
4.1.9.2对外来技术文件进行登记、编号、发放、控制和管理。
4.1.9.3管理检测标准和方法档案、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档案、质量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档案、设备和标准物质档案和人员技术业绩档案。
4.1.9.4对检测公司使用文件的有效性负责,做好文件的保密工作。
4.1.9.5负责资料的清洁完整,做好资料的防火、防霉、防虫蛀等工作。
4.1.10设备管理员4.1.10.1执行《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程序》和《量值溯源程序》。
4.1.10.2负责新购和修复后的仪器设备的验收,负责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降级和报废及更新等工作,办理相关手续,建立仪器设备台帐和消耗品目录及档案。
4.1.10.3负责制定年度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计划并组织实施,对溯源结果进行确认和统计,对仪器设备进行标识管理。
4.1.10.4有权制止违反《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程序》和《量值溯源程序》的行为,对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和量值的溯源性负责。
4.1.11样品管理员4.1.11.1执行《样品管理程序》,作好样品管理工作。
4.1.11.2负责常规合同评审,确认客户的要求。
4.1.11.3负责样品的检查、接收、登记、编号、标识和下达检测任务,办理相关手续。
4.1.11.4监督样品的制备和传递,按照检测样品的要求对检测样品进行管理。
4.1.11.5妥善保管接收的样品和留存的样品,对样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负责。
4.1.11.6对客户提供的样品和技术资料负有保密责任。
4.1.12报告审核和签发人4.1.12.1具有大学学历、中级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掌握的质量管理程序、签字领域的标准和方法、报告签发程序;对检测结果的有正确的判断力;熟悉计量认证准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4.1.12.2执行《检测报告管理程序》,审核和签发授权范围内的检测报告。
4.1.12.3对检测报告的完整性、检测依据和检测结论的正确性、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和确认,并对审查结论负责。
5.能力控制5.1综合部根据检测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和能力状况,制定从事管理、技术和关键支持人员岗位职责。
5.2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必须具备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熟悉业务,经考试合格。
5.3从事操作专门设备、采样、检测、评价检测结果和批准签发报告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经过培训取得资格后,持证上岗。
5.4对检测报告提供意见和解释人员,须经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评价认可,经理授权批准。
除具备相应资格、经验和检测知识外,还需具备:①被测样品的生产加工技术知识,使用和预期使用方法有关知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或降级的有关知识;②法律、法规和标准中阐明的通用要求知识;③对有关样品或产品正常使用时出现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判断知识。
5.5试用期、见习期检测人员上岗前由综合部组织拟使用科室对其培训,合格后上岗,并由质量主管安排质量监督员或相应人员对其进行适当的跟踪和监督,以确保检测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