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东城区九年级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949.50 KB
- 文档页数:8
初中化学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第一学期综合练习化学考试卷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题)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答案】B难度:基础知识点:空气2.下列过程中,涉及到的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有关的是【答案】A难度:中等知识点:走进化学单元测试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铝B.铁C.硅D.氧【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汽水C.蒸馏水D.海水【答案】C难度:基础知识点:空气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B.动植物呼吸C.玻璃粉碎D.铁生锈【答案】C难度:基础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水B.氧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____________CO2 + 2H2O评卷人得分(3)① 氢气② Ca(OH)2 + CO2 = CaCO3↓+ H2O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2.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
(1)酿酒工厂里酒香四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Fe3O4② 2H2 + O2 ____________2H2O③ Mg + H2SO4 = MgSO4 + H2↑难度:中等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三、综合题(共2题)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
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由此判断蜡烛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m2 (填“>”、“<”或“=”),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2Fe+3CO2③ CO2、H2CO3难度:偏难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1.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2023北京东城初三一模化 学2023.5学校 班级 姓名 教育ID 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Mn 55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放鞭炮B. 贴窗花C.堆雪人D. 放风筝 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A .氮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稀有气体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氯化钠B .空气C .自来水D .矿泉水4.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 .氮气 B.二氧化碳 C. 稀有气体 D.一氧化碳 5. 下列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A .N 2B .2NC .2NO 2D .2N 2 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回答6~13题。
6.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水蒸气C.氧气 D.氮气 7.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 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胰液7.5~8.0 B .胆汁7.1~7.3 C .血浆7. 35~7.45 D .胃液0.9~1.5 8. 7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消毒。
下列酒精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易挥发B .能燃烧C .能与水互溶D .通常为液态9.服用补铁剂,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这里的“铁”指的是A.元素B.单质C.分子D.原子10.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沙B.食盐C.淀粉D.植物油11.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废旧报纸属于A.可回收物B.厨余垃圾C.其他垃圾D.有害垃圾12.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能源。
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木炭B.氢气C.乙醇D.石油13.绿萝因缺乏氮元素导致叶片发黄,改善叶片发黄可施用的化肥是A.Ca(H2PO4)2 B.K2SO4 C.KCl D.NH4Cl14.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A.灭火B.气焊C.人工降雨D.生产汽水1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A.干冰—CO2B.小苏打一NaHCO3C.烧碱一NaOH D.纯碱—CaCO316.森林起火,开辟隔离带,此方法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A. 隔绝氧气B. 清除可燃物C.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7.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A. Ca(OH)B. NaClC. NaOHD. CaCl218.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B.装置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19.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 取固体粉末C.读液体体积D.加热液体20.碳中和可以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实现。
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一)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2分。
1.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A. 植物油B. 面粉C. 蔗糖D. 牛奶2.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化铁B.石灰水C.生理盐水D.石灰石3.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沼气D.天然气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5. 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6B.8C.14D.206. 《本草纲目》中“黄连”条目下记载:“吐血不止,取黄连一两,捣碎,加鼓二十粒,水煎去渣,温服。
”该过程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A. 加热B. 称量C. 过滤D. 蒸发结晶7.下列金属中,与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颜色为浅绿色的是A. 镁B. 铝C.锌D. 铁8. 下列物质俗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A.水银- AgB. 烧碱- NaOHC.小苏打- Na2CO3D. 干冰- H2O9. 小明点的外卖午餐是:红烧肉、清蒸鱼、米饭和矿泉水。
从均衡营养的角度考虑,这份午餐缺少的营养素是A. 糖类B. 蛋白质C. 维生素D. 无机盐10.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水作为溶剂B.盐酸除去铁锈C.大理石用作装饰材料D.浓硫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11.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比较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B. 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C. 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2.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成果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条件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氨气(NH3)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四种物质中有一种属于氧化物B. 原料气N2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C. 参加反应的N2与生成的O2质量比为7:8D.参加反应的N2与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3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3分)【生活现象解释】13.(1分)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鼻梁夹大多选用金属铝或铁,铝、铁能压成条,说明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024北京东城初三一模化 学2024.4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38道小题,满分7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教育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O16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CO2B.稀有气体C.N2D.O22.缺钙会影响身体健康。
这里的“钙”指的是(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3.天然气中主要含有的气体是( )A.O2B.CO2C.CH4D.H2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矿泉水C.自来水D.江河水5.生产生活中离不开燃料。
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氢气B.木炭C.乙醇D.煤6.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A.2H2B.2HC.H2D.2H+7.下列物质中,含金属元素的是( )A.COB.NaOHC.NH4NO3D.H2SO48.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泥土C.花生油D.面粉9.下列物质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B.铁丝C.红磷D.镁条10.下列Na2CO3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易溶于水B.白色C.能与盐酸反应D.固体11.“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
生活垃圾中蛋壳、茶渣属于( )A.其他垃圾B.厨余垃圾C.可回收物D.有害垃圾12.化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下列物质能用作氮肥的是( )A.NH4ClB.Ca3(PO4)2C.KH2PO4D.KCl13.铜能加工成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A.抗腐蚀性B.导电性C.导热性D.延展性14.北京传统食品豆汁的部分制作步骤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浸泡B.搅碎C.发酵D.过滤15.铼在航空航天及电子工业领域应用广泛。
北京市东城区2023届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常常涉及化学知识。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咀嚼米饭时,越嚼越甜,因为淀粉水解生成了麦芽糖B.向食盐浓溶液中加入鸡蛋清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因为食盐能使蛋白质变性C.铁锅用水清洗后,出现铁锈,因为潮湿环境中铁锅会发生电化学腐蚀D.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因为减小压强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2.硒代半胱氨酸(含C、H、N、O、34Se5种元素)是一种氨基酸,其分子空间结构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VIA族B.图中最大的球代表SeC.硒代半胱氨酸分子中含一个手性碳原子D.硒代半胱氨酸难溶于水,易溶于苯3.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可添加试剂,可重复使用)不合理...的是A.盛放NaOH溶液,选用③B.用NH4Cl和Ca(OH)2固体制备氨,选用②C.配制100mL1.00mol•L-1NaCl溶液,选用⑤D.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取CO2并比较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选用①④4.下列指定微粒或化学键的个数比为1:2的是A.126C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B.Na2O2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C.SiO2晶体中的硅原子和共价键D.FeCl2溶液中的Fe2+和Cl—5.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将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钡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SO2+Ba2++H2O=BaSO3↓+2H+ B.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2HCO3 +Ca2+=CaCO3↓+H2O+CO2↑C.将氯化铜溶液加热,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Cu(H2O)4]2+(aq)+4Cl—(aq)[CuCl4]2—(aq)+4H2O(l)△H>0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Cl2+2OH—=Cl—+ClO—+H2O6.关于下列4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的晶体为共价晶体B.①与②完全反应时,转移2mol电子C.室温时,②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其在乙醇中的溶解度D.③和④体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分子数不同7.3-O-咖啡酰奎尼酸是金银花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成分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
2022-2024北京初三一模化学汇编走进化学章节综合一、选择题1.(2023北京东城初三一模)7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消毒。
下列酒精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易挥发B.能燃烧C.能与水互溶D.通常为液态2.(2023北京丰台初三一模)下列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得到精盐的实验操作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①①B.操作①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C.①①①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D.操作①采用了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精盐3.(2023北京顺义初三一模)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取固体粉末C.倾倒液体D.点燃酒精灯4.(2023北京西城初三一模)下列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高粱酿酒B.大米酿醋C.海水晒盐D.黄豆酿酱油5.(2022北京大兴初三一模)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药爆炸B.瓷碗破碎C.食物腐败D.铁锅生锈6.(2022北京燕山初三一模)下列H2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比空气小B.无色无味C.常温为气体D.能燃烧7.(2022北京丰台初三一模)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水蒸发C.食物变质D.蜡烛熔化8.(2022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酒精燃烧C.冰块融化D.铁丝弯曲9.(2022北京延庆初三一模)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金刚石硬度大B.氧气用于炼钢C.氯化钠是白色固体D.酒精具有挥发性二、实验题10.(2023北京平谷初三一模)下图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中的三个操作。
(1)实验时操作的顺序是。
(填序号)(2)蒸发过程中,需不断进行搅拌,其原因是______。
(填序号)A.引流B.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C.加快固体溶解D.转移固体11.(2023北京房山初三一模)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操作如下图。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下同)。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东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二)化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2023.5说明:1.考生答案若与本答案不同,只要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若无注明,填化学符号或名称均可得分。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第二部分本部分共13题,26 ~ 37题每空1分,38题3分,共45分。
26.(1)分子在不断 (2)1:4 27.(1)2H 2O === 2H 2↑+ O 2↑ (2)A C 28.(1)B (2)置换反应 H 29.(1)有机(2)处理空气污染物全面、持续、安全、高效和节能 (3)光照、光触媒(4)光触媒降解甲醛效果紫外线灯比日光灯好 (5)①对 ②对30.(1)Cl 2、H 2 (2)干燥Cl 2和H 2 (3)2NaCl + 2H 2O ==== 2NaOH + Cl 2↑+ 2H 2↑ 31.(1)CO 2 + 2NaOH == Na 2CO 3+ H 2O (2)3(3)Na 2CO 3 + Ca(OH)2 == 2NaOH + CaCO 3↓32.A :(1)2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2)放热,发出白光B :(1)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2)CO 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通电△ 通电33.(1)蒸发引流(2)吸热并吸收五氧化二磷(3)木条燃烧更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34.(1)生成黑色固体(2)Fe+2HCl = FeCl2+H2↑(3)CuSO4(4)水35.(1)Na2CO3+ H2SO4 = Na2SO4+H2O+CO2↑ 或Fe2O3 + 3H2SO4 === Fe2(SO4)3+ 3H2O (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36.(1)干燥处仍为紫色,喷水处由紫色变为红色CO2能与H2O反应生成酸(2)软塑料瓶变瘪能37.(1)ABCF(2)探究提取液的pH对紫甘蓝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3)其他条件相同时,在实验研究的范围内,乙醇的体积分数为30%时提取效果最好(4)55(5)紫甘蓝色素不稳定,部分变质(6)分别取两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甘蓝色素溶液,振荡,呈蓝色的是NaCl溶液,呈黄色(或绿色)的是NaOH溶液38.【解】设:参加反应的MnO2的质量为x。
初中化学-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模考试题及答案.doc初中化学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模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选择题(共25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业炼铁B.榨鲜果汁C.煤炭燃烧D.炸药爆破【答案】B难度:基础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O B.Si C.Al D.Fe【答案】A难度:基础知识点:元素3.下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H2O。
【答案】(1)天然⽓(2)降低温度(3)风⼒发电(或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4)B(5)4NaOH2Na2CO3难度:中等知识点:燃料及应⽤单元测试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保持氮⽓化学性质的最⼩粒⼦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由此信息得出钠原⼦的相对原⼦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氯原⼦的核外电⼦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钠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数不同。
(3)A、B、C、D表⽰4种物质,部分物质的微观⽰意图见下表。
A和B在⼀定条件下反应⽣成C和D。
物质评卷⼈得分BCD氢原⼦氧原⼦碳原⼦微观⽰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①A、B、C、D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若⼀定质量的A和48 g的B恰好完全反应,可⽣成44g C和27 g D,则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氮⽓分⼦(2)22.9917质⼦(或核电荷)(3)①O2②C2H6O(2分)难度:中等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3.溶液在⽣命活动和⽣产、⽣活中起着⼗分重要的作⽤。
2022北京东城初三一模化学2022.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Fe56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A.铝B.硅C.氧D.铁2.下列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CO2B.H2C.O2D.N23.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海水C.自来水D.冰水4.能表示两个氮原子的符号是A.2N B.N2 C.2N2 D.2NO5.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氢气B.石油C.乙醇D.一氧化碳6.鉴别硬水和软水的试剂是A.肥皂水B.食盐水C.矿泉水D.蒸馏水7.右图所示图标表示A.禁止吸烟B.禁止燃放鞭炮C.禁止带火种D.禁止堆放易燃物8.下列属于溶液的是A.米粥B.牛奶C.糖水D.豆浆9.下列物质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是A.MgO B.CaCO3C.FeCl2D.H2 SO410.能闻到丁香花散发的香味,主要原因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的体积很小11.硫酸钠的化学式是A.Na2SO4B.Na2 S2O3C.Na2 SO3D.Na2S1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B.C.D.13.下列不属于...铁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A.生成白色固体B.火星四射C.剧烈燃烧D.放热14.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CO2B.CH4C.CaCO3D.HCI15.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锰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5 B.元素符号是MnC.原子核外电子数是55 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16.下列物质能用作钾肥的是A.CO(NH2)2B.K2CO3C.NH 4CID.Ca3(PO4)217.电解水的实验如右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试管2中得到H2B.实验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C.实验能证明水的元素组成D.产生的O2与H2的质量比为1:218.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是A.能溶于水B.能燃烧C.密度比空气的大D.能与水反应19.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A.乘坐公交出行B.提倡无纸化办公C.垃圾分类回收D.使用一次性筷子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硫酸用于除铁锈B.铜用于制作导线C.铁用于制作炒锅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KC1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北京市东城区第二学期统一检测(一)初三化学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38道小题,满分8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Fe 5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1.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O2 B.CO2 C.稀有气体D.N22. 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A.N2B.2N2C.2N D.2NO3. “高钙奶”“加锌盐”里的“钙”“锌”指的是A. 元素B.原子 C. 分子 D. 单质4.下列粒子中,带正电的是A.质子B.中子C.原子D.电子5.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金属材料的是A. 陶瓷花瓶B. 纯棉帽子C. 黄金首饰D. 塑料油瓶6. 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氯化铜—CaCl2B.氧化汞—HgO C.碳酸钾—KCO3D.硫酸锌—ZnSO3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硝酸钾易溶于水B.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金刚石硬度大D. 盐酸是无色液体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导线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航天火箭燃料D.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9. 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
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C.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D.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10.阿司匹林的化学式为C9H8O4。
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阿司匹林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1个阿司匹林分子由9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C.阿司匹林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D.阿司匹林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11.倡导“低碳”生活,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东城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一)化学试卷2018.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2分。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缺乏下列元素,容易导致青少年得佝偻病的是A.Fe B. Zn C. Na D. Ca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 SO2B.氯化铁 FeCl2C.硫酸铜 CuSO4D.氢氧化钙 Ca(OH)24.制作下列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主要原料属于金属单质的是A.蔚县剪纸B.山东面塑C.天津泥人D.芜湖铁画5.实验室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依据CO2的性质是A.密度比空气大 B.无色C.无味 D.能溶于水6.春暖花开的季节,处处鸟语花香。
能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是A. 分子之间有间隔B. 分子的质量很小C.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 分子的体积很小7.下列金属中,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A.Cu B. Al C.Zn D. Fe8.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一种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4 B.58 C.82 D.1409.向盛有5g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45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0% B.11.1% C.10% D.5%10.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反应是物质燃烧的反应B. 反应物甲的化学式是C2H4C. 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7:2411.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
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氧气B.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能看到木炭燃烧C.若a处粉末是硫粉,b处应接有尾气处理装置D.若a处粉末是铜粉,能看到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12.向盛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缓慢滴加氢氧化钡[Ba(OH)2]溶液至过量。
发生中和反应为:H2SO4 + Ba(OH)2= BaSO4↓+2H2O。
烧杯中...物质的某些量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滴加,其变化趋势中正确的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3分)【生活现象解释】13.(1分)右图是硫酸镁注射液的部分说明书。
硫酸镁(MgSO4)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
14.(3分)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水(H2O)②钙片(主要成分CaCO3)③小苏打(NaHCO3)④干冰(CO2)(1)属于氧化物的有(填序号)。
(2)②的主要成分和③都能与稀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1分)小明用电子秤进行如右图所示的称量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后,活动1和活动2的电子秤示数都减小了。
两个活动中,只发生物理变化而导致电子秤示数减小的是(填“活动1”或“活动2”)。
16.(1分)小华家用面粉、花生油、猪肉、白菜和韭菜等食材包饺子。
以上食材中,富含糖类的是。
17.(2分)含有花青素(C15H1106)的花瓣,在不同的pH条件下,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见下表)。
(1)花青素中碳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2)依据信息,你认为花青素可以用作。
【科普阅读理解】18.(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维生素C(C6H8O6)是一种无色晶体,味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例如猕猴桃、橙子、西兰花、西红柿和青椒等。
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当属西兰花,其含量大约是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的6倍以上。
维生素C被称为抗坏血酸,有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抵抗力、解毒等作用。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恢复皮肤弹性,防止过敏。
由于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及蔬菜中,一般人没必要服用维生素C片,过量服用维生素C,儿童会损害成骨细胞的形成,骨病发病概率增加;成人会诱发尿路草酸钙结石及肾结石;对心脑血管患者,还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
维生素C在碱性溶液中或受热时容易被氧化而变质,在酸性环境中性质较稳定。
在蔬菜烹饪过程中,用不同的锅具和烹饪方式,烹饪相同的时间,维生素C的保存率(%)不同(见下表)。
不同烹饪方式蔬菜中维生素C的保存率(%)序号锅具及烹饪方式西兰花芹菜青椒①不锈钢锅,加盖,不翻炒68.66 87.17 74.91②不锈钢锅,不加盖,翻炒60.25 68.52 61.75③铁锅,不加盖,翻炒38.53 43.58 40.62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 的物理性质有(写出一条即可)。
(2)维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是(写出一条即可)。
(3)健身教练特别推荐健身者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西兰花,主要原因是。
(4)关于维生素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食用含维生素C的食物越多越好B.饮食中缺少水果蔬菜的人群,需适量服用维生素C片C.为减少蔬菜烹饪过程中维生素C的损失,最好选用铁锅D.烹饪过程中加盖、不进行翻炒,是为了减少蔬菜与空气接触(5)为了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食用蔬菜时建议。
【生产实际分析】19.(4分)由煤制氢气的技术发展已有200年历史。
某实验室提出了一种煤制氢技术。
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1)水煤浆是由煤(主要含碳)与水混合而成,经过气化器后转化为CO2和H2。
在气化器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反应条件已省略):①C + H2O = CO + H2 ②□ + □ = CO2 + H2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2)重整器的作用是。
(3)燃料电池里发生的反应为:2H2+O2=2H2O,为了维护电池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排放所生成的水。
100kg 氢气通入燃料电池,理论上可生成水 kg。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20.(2分)依据下列实验操作回答问题。
(1)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进行操作①-⑤,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和。
(2)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需要进行操作⑥,该操作的名称是。
21.(2分)请从21-A、21-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
若两题均答,按21-A计分。
题号21-A 21-B实验装置实验原理(1)化学方程式是(1)化学方程式是实验现象(2)溶液由色变为色(2)溶液由色变为色2233后,丙同学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C中(如图②), 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多。
(1)充分反应后,试管A中剩余的反应物是(填“HCl”或“Na 2CO3”)。
(2)烧杯C中的溶质有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 NaCl、Na2CO3B.NaCl、CaCl2C.NaClD.CaCl223.(4分)用右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资料:棉花的着火点为210℃。
[步骤1]将U型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打开K2,关闭K1,从a口通入氧气,两端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2]关闭K2,打开K1,从b口通入二氧化碳,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然后将U型管放入盛有80℃热水的烧杯中,两端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3]打开K2,关闭K1,从a口通入氧气,右端白磷先燃烧,一会儿棉花开始燃烧,此时左端棉花没有燃烧。
(1)步骤2中,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2)请解释步骤3中,右端棉花燃烧的原因是。
(3)依据上述实验,完成下表:该实验可以证明的燃烧条件对应现象温度达到着火点步骤2中的白磷不燃烧,步骤3中的白磷燃烧【科学探究】24.(6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研究。
【查阅资料】(1)溶液的导电性是指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溶液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2)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试验溶液的导电性,灯泡越亮,表示溶液的导电性越强。
(3)溶液的导电性也可以用电导率仪(如图B)测定出的电导率数值大小进行衡量。
电导率数值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
【提出问题1】溶液是否都能导电?【进行实验1】25℃时,用图A装置进行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编号液体现象实验结论与解释1-1 100mL水灯泡不亮水不导电1-2100mL 10%的硝酸钾溶液灯泡亮硝酸钾溶液能导电溶解在水中的硝酸钾能够解离出自由移动的k+和NO3-1-3 100mL 10%的蔗糖溶液灯泡不亮蔗糖溶液不导电溶解在水中的蔗糖不能解离出自由移动,仍以蔗糖分子形式存在【提出问题2】溶液的导电性是否受溶液浓度和温度的影响?【进行实验2-1】30℃时,测定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的电导率,将数据记录下表。
氯化钠溶液浓度(%) 1.4 2.8 4.2 5.6 7.0电导率值(S/m) 2.000 3.219 4.533 5.800 7.133【进行实验2-2】【解释与结论】(1)实验1-1的目的是。
(2)通过实验1-2和实验1-3的对比,说明对溶液的导电性有影响。
(3)实验2-1中,溶解在水中的氯化钠解离出的离子是和,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4)根据实验2-2,不能够得出“对于氯化钠溶液来说,温度越高,溶液的导电性越强”原因是。
【反思与交流】(5)完成实验1-3后,有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做实验1-1,理由是。
东城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一)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B D B D A C A B C C D 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3分)说明: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同,只要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13.(1分)+214.(3分)(1)①④(2)CaCO3 + 2HCl =CaCl2 + H2O +CO2↑ NaHCO3 + HCl = NaCl + H2O +CO2↑15.(1分)活动116.(1分)面粉17.(2分)(1)(2)指示剂(或食用色素)18.(5分)(1)无色晶体(或易溶于水)(2)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抵抗力等(3)西兰花中维生素C含量高(4)BD (5)生吃(或加醋)19. (4分)(1)①置换反应②CO + H2O = CO2 + H2(2) 分离CO2和H2(除去氢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3)90020. (2分)(1)溶解(2)过滤21.(2分)题号 21-A 21-B实验原理(1)NaOH + HCl = NaCl + H2O (1)H2CO3= H2O + CO2↑实验现象(2)红无(2)红紫22.(2分)(1)Na2CO3 (2)ABC23.(4分)(1)赶尽管内的氧气(2)棉花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因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使棉花达到着火点(3)该实验可以证明的燃烧条件对应现象温度达到着火点步骤1中的白磷不燃烧,步骤3中的白磷燃烧(或步骤3中的左边棉花不燃烧,右边棉花燃烧)与氧气接触步骤2中的白磷不燃烧,步骤3中的白磷燃烧24.(6分)(1)探究水是否导电(2)溶质(3)Na+和Cl-温度一定时,氯化钠溶液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4)氯化钠溶液浓度较低时,温度升高(改变)对溶液导电性几乎无影响;氯化钠溶液浓度相对较大时,温度越高,溶液导电性越强(或:当溶液浓度达到一定值时,温度越高,导电性越强)(5)由蔗糖溶液不导电,可推知水不导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