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 第5章 油气藏形成
- 格式:ppt
- 大小:12.78 MB
- 文档页数:139
学号:**********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题目大庆油田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分析学生孟健指导教师何葵教授年级 2007级专业资源勘察工程系别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系学院地理科学学院说明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说明课题的来源(自拟题目或指导教师承担的科研任务)、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学士学位论文题目大庆油田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分析学生孟健指导教师何葵教授年级2007级专业资源勘察工程系别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3月大庆油田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分析孟健摘要:通过对该地区的地质发展史的了解,为更好的理解地质地质构造对油气的聚集、分布规律的影响,从而得到在不同地质构造条件下油气产生。
研究该地区地质构造发展史,在构造发育过程中的,其控制了烃源岩及储层裂缝等成藏要素的发育程度,从而影响油气运聚和油水分布规律。
通过该油气资源的腹部状况,提出该地区的主导构造类型并对与其相识的构造类型判断其油气存储情况。
关键词:构造成因;油气形成;理论研究;大庆一、区域地质概况(一)在地质构造上,大庆位于松辽盆地的中央拗陷区。
盆地周围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千山、努鲁儿虎山环抱。
约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后期,形成了松嫩大湖。
在中生代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湖水中和湖的周围繁衍了大量生物、介形虫和鱼类。
这些中生代生物的繁衍和死亡,积累了大量的生油物质。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新生代的第四纪,松嫩大湖因地势抬升和松花江、嫩江两大水系带来大量泥沙的淤积而消失。
盆地内的地史沉积物厚达 6 000米,地表的现代沉积物1 400米。
大量有机物质在这样厚的沉积层下,由于高温、高压和封闭缺氧等条件生成了丰富的石油。
经过以后的大地构造运动,发生褶皱和断裂,又逐渐形成了石油聚储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