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典故及解释
- 格式:docx
- 大小:18.80 KB
- 文档页数:2
三国演义里的成语故事成语是我国独有的文化,可与古诗词相提并论。
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它既具有丰富的内涵,深远的意义,又有妙趣横生的典故和灵活多变的语言环境。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三国演义里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三国演义里的成语故事篇一:刮骨疗毒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
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
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
将士们见关羽箭伤逐渐加重,便派人四处打听名医。
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治伤。
关羽问华佗怎样治法?华佗说:"我怕你害怕,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环,把你的胳膊套入环中,用绳子捆紧,再盖住你的眼睛,给你开刀治疗。
"关羽笑着说:"不用捆。
"然后吩咐宴招待华佗。
关羽喝了几杯酒就与人下棋,同时把右臂伸给华佗,并说:"随你治吧,我不害怕。
"华佗切开肉皮,用刀刮骨。
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
再看关羽,一边喝酒,一边下棋。
过了一会,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关羽笑着站起来对众将说:"我的胳膊伸弯自如,好像从前一样。
华佗先生,你真是神医呀!"华佗说:"我行医以来,从没见像你这样了不起的人,将军乃神人也。
"三国演义里的成语故事篇二:如鱼得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为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特意拜访隐居的诸葛亮,请他出山。
他连去了两次都未能见着,第三次去,才见了面。
刘备说明来意,畅谈了自己的宏图大志。
诸葛亮推心置腹,提出了夺取荆州、益州,东联孙权,北伐曹操的战略方针。
刘备听后大喜,于是拜孔明为军师。
孔明竭力地辅佐刘备,而刘备对孔明的信任和重用,却引起了关羽、张飞等将领的不悦。
他们不时在刘备面前,表现出不满的神色,秉性耿直的张飞,更是满腹牢骚。
刘备耐心地作了解释,他形象地把自己比做鱼,把孔明比做水,反复说明,孔明的才识与胆略,对自己完成夺取天下大业之重要。
源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大全及解释成语的来源有很多,有不少是出自古代典故,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成语大全及解释,欢迎大家阅读。
抵足而眠脚对着脚,同榻而睡。
形容关系亲密,情意深厚。
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大雨滂沱滂沱:雨大而多的样子。
形容寸下得很大。
低头丧气失意颓丧貌。
东冲西突谓四处冲锋突击。
东荡西除指四处征伐。
蠹政病民危害国家和人民。
同“蠹国害民”。
才薄智浅薄:浅薄。
形容人的才智浅薄赤身裸体赤:光着。
大部分身体或全身裸露残暴不仁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苍生涂炭涂:泥淖。
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超群绝伦伦:同辈。
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巢毁卵破鸟巢毁了,卵也一定会打碎。
比喻大人遭难而牵连到子女。
车载斗量载:装载。
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尺寸可取比喻有些许长处。
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赤膊上阵光着膀子上阵。
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赤身露体指露出大部分身子,也指全身裸露,一丝不挂。
出言不逊逊:谦让,有礼貌。
说话粗暴无礼。
初出茅庐茅庐:草房。
原比喻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
缺乏经验。
村野匹夫村野:荒村山野。
匹夫:平民百姓。
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
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长驱直进犹言长驱直入。
踌躇不决踌躇:犹豫,迟疑。
形容犹犹疑疑地拿不定主意。
才占八斗才:文才,才华。
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
初生之犊不惧虎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把薪助火把:握住;薪:柴火。
抱着柴草去救火。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半筹莫展半条计策也施展不出。
比喻没有一点办法兵精粮足兵:兵士。
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
形容军队十分强盛班师回朝班:调回。
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宝刀不老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及其典故一、成语来源及释义1.望梅止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2.桃园结义:不是成语。
3.一手包办: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十三回:“你一手包揽,我只崝我的头钱。
”4.一举两得:《晋书•束皙传》:“赐其十年炎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5.一亲芳泽: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6.七步成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7.三顾茅庐: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8.下笔成章: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9.不由分说:元•武汉臣《生金阁》三折:“怎么不由分说,便将我飞拳走踢只是打。
”10.不知所云: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11.不容偏废: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12.乘虚而入:宋•张君房《去笈七签》卷一二0:“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13.人生如寄:三国魏•曹丕《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14.仰人鼻息:《后汉书•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15.伯仲之间:三国•魏•曹丕《曲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16.位极人臣:《三国志•吴书•孙林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十:“虽位极人臣,皆行尸走骨矣。
”17.偃旗息鼓:《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三国演义成语典故1. 三顾茅庐:想当初,刘备那可是一心一意想要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啊,竟然连续三次亲自到诸葛亮住的茅庐去拜访他,这是多么大的诚意呀!就好比你特别想要一个东西,不惜一切去争取它。
比如你为了得到心仪的工作,一次又一次去公司表现自己。
2. 草船借箭:哇塞,诸葛亮真的太神了!他只用了一些草船,就轻轻松松从曹操那里“借”来了那么多箭,这招真高呀!就像你在困难面前,用巧妙的办法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问题。
你想想,考试的时候遇到难题,突然灵机一动找到解题方法,不就和这差不多嘛!3. 望梅止渴:曹操带领军队赶路时,士兵们口渴得不行,曹操就说前方有梅子,让大家想到梅子酸甜的味道,嘴里生津就不那么渴了。
这就好比在你很累很饿的时候,想到一顿美味大餐,是不是感觉瞬间有了动力呀!比如说你在努力工作时,想到完成后可以去吃好吃的,就更有干劲了。
4. 单刀赴会:关羽一个人拿着刀就去赴鲁肃的宴会,这胆子也太大了吧!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自信啊,简直酷毙了!这就好像你一个人去面对很厉害的对手,毫不畏惧。
比如你勇敢地去和比你强很多的人竞争一个机会。
5. 舌战群儒:诸葛亮一个人和那么多大臣辩论,还能说得他们哑口无言,真牛啊!这就好像你在一群人质疑你的时候,凭借自己的口才和智慧让他们信服。
就像你在讨论问题时,用道理让大家都认可你的观点。
6. 乐不思蜀:刘禅降魏后沉迷享乐不思蜀地,哎呀,这可真让人叹息呀!就好比一个人在新环境里完全忘记了过去。
像有些人到了新地方玩得太开心,都不想家啦!7. 锦囊妙计:诸葛亮提前给赵云几个锦囊,在关键时刻打开就能解决问题,这也太妙了吧!这就如同你事先准备了应对困难的办法,到时候一用就搞定。
好比你在做一件事之前,准备好了各种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成语典故都太经典了,从它们里面我们能学到好多智慧和勇气呢!。
来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及解释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很多成语诞生。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精选整理的来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及出处,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来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及出处1: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舌战群儒: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单刀赴会: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
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
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负重致远: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遥远的目的地。
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出言不逊:说话粗暴无礼。
出自《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兵贵神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出自《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
……嘉言曰:‘兵贵神速。
’”吴下阿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出自《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车载斗量: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出自《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
”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老牛舐犊:老牛舔小牛。
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三国四字成语历史典故
1. 草船借箭: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周瑜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制出十万支箭,诸葛亮一眼识破这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在鲁肃的帮助下,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二十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2. 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曹操行军途中,士兵口渴,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暂时忘记了口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 初出茅庐: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
诸葛亮才出山就大败曹军于博望坡,奠定了自己在蜀军中的地位。
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4. 七擒孟获: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回“驱巨兽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豪强孟获抓了七次,前六次都放了,在第七次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
后用此典故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口服。
这些成语典故不仅展示了三国时期人物的智慧和勇气,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被引用和传承。
三国成语典故50个在中国文化中,三国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戏剧性的事件和故事,这些故事已经变成了许多经典的成语。
下面是50个由三国时期故事产生的成语典故。
1. 无可奈何:指无法改变的事实。
典故来源:《三国演义》中,曹操派夏侯渊追杀关羽,但夏侯渊最终无可奈何地失败了。
2. 蔚为大观:指非常壮观美丽。
典故来源:《三国演义》中,曹操看到了建筑师吕布设计的美丽园林,称之为“蔚为大观”。
3. 叶落归根:指一个人回到他的家园或母校。
典故来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临终之前,告诉自己的儿子“叶落归根”,意思是回到他们的家乡。
4. 苦心孤诣:指非常努力地工作。
典故来源:《三国演义》中,周瑜为了击败曹操,拼尽了所有的努力。
5. 响彻云际:指声音响亮。
典故来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声音响彻云际,威风凛凛。
6. 称心如意:指达到理想的状态。
典故来源:《三国演义》中,张辽获得曹操的称赞时说“不破虏军,不释鞑子,吾心不如意也”。
7. 守口如瓶:指保守秘密。
典故来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谋士田丰被曹操杀害后,没人知道他被杀害的原因。
8. 背信弃义:指没有诚信。
典故来源:《三国演义》中,曹操虽然许多次向刘备表示要放他回去,但最终还是把刘备送进了监狱。
9. 能者多劳:指有能力的人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典故来源:《三国演义》中,蜀国的文臣们看到诸葛亮一直在忙碌工作,都对他说“能者多劳”。
10. 舍生取义:指为了道义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
典故来源:《三国演义》中,孙策为了保护他的义兄,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他的生命。
11. 雄才大略:指才干和决策能力出众。
典故来源:《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在接受曹操的委派后,展现了他的非凡才干和决策能力。
12. 君子之交淡如水:指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典故来源:《三国演义》中,蜀汉的诸葛亮和东吴的周瑜虽然之间有竞争,但仍然保持着淡如水的朋友关系。
13. 同舟共济:指在困难时共同合作。
有关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典故及故事大全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
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成语解释:割掉胡须,丢掉外袍。
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心怀叵测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成语解释:心怀:民心,存心;叵:不可。
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旧病复发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十二回:袁绍闻袁尚败回,又受了一惊,旧病复发,吐血数斗,昏倒在地。
成语解释:原来的病又犯了。
初出茅庐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成语解释:茅庐:草房。
原比喻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
缺乏经验.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故事:蜀将马谡失守街心亭,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大在城楼上弹琴。
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成语解释: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先礼后兵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成语解释:礼:礼貌;兵:武力。
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万死不辞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成语解释: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
万一万次也不推辞。
表示愿意拼死效劳.招兵买马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于是遂起军往汝南驻扎,招兵买马,徐图征进。
成语解释: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
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缓兵之计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成语解释: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
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割须换袍典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
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著名的成语和人物故事。
以下是一些与《三国演义》相关的成语和人物故事:
1. 曹操献刀:故事描述曹操为了行刺董卓,将宝刀赠与董卓,趁其不备时欲行刺,后被董卓发现,谎称献刀,最终以献刀为由,逃离京城。
2. 温酒斩华雄:故事描述关羽在温酒未冷却之际斩杀了敌将华雄,展示了他的神勇。
3. 三英战吕布: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虎牢关前与吕布激战的故事。
4. 煮酒论英雄:故事描述曹操与刘备在煮酒论英雄时,刘备借雷声掩饰自己的野心,展现了刘备的机智。
5. 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义,共同誓死相扶的故事。
6. 连环计:王允使用连环计,先将貂蝉许配给吕布,后又将她送给董卓,挑拨董卓与吕布之间的关系。
7.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为了寻找刘备,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8. 草船借箭:诸葛亮利用东风,以草船借取敌军的箭,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9. 空城计:诸葛亮使用空城计吓退敌军的故事。
10. 七擒孟获:诸葛亮七次擒获孟获,但每次都放他走,展示了他的仁慈和智谋。
以上是一些与《三国演义》相关的成语和人物故事,其中包含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情节,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经典成语故事20个【破釜沉舟】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战,当时项羽大败章邯。
这场战争有两个意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农民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项羽由一个将军一跃成为联军统帅,战争开始由灭秦之战逐渐向楚汉战争转变。
【坚壁清野】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傕(yù)传》。
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军占领了兖(yǎn)州地区后,雄心勃勃地准备夺取徐州要地。
那时,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有个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为避董卓之乱迁居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
他看出袁绍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门下。
曹操大喜,任命他为司马。
从此,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出谋划策,深得曹操的信任。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病死,死前将徐州让给了刘备。
消息传来,曹操夺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着要出兵徐州。
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说道:“当年汉高祖保住关中,光武帝刘秀据有河内,他们都有一个巩固的根据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所以成了大业。
如今将军不顾兖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兖州的军队留多了,则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吕布此时乘虚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兖州。
最后,一定是弄得兖州尽失,徐州未取。
”他还指出,“眼下正值麦收季节,听说徐州方面已组织人力,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
这说明他们已有了准备,一旦有风声传来,他们必然会加固防御工事,转移全部的物资,一切准备就绪迎击我们(原文为:‘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这样,你的兵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么东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军队就会不战自溃。
”曹操听了荀傕的话,十分佩服,从此集中兵力,很快打败了吕布。
后来,又打败了刘备,占据了徐州。
“坚壁清野”: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
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因而站不住脚。
这是对付优势之敌的一种作战方法。
【揭竿而起】这个成语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典故及解释
本文是关于好词好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典故及解释
1、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2、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3、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
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
4、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
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5、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6、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7、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8、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9、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10、一身是胆(赵云):攻取汉中时,赵云偃旗息鼓大败曹操,得到刘备赞扬,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
形容胆量极大。
1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12、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
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13、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
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14、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
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着勋名。
15、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16、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
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17、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18、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19、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