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规则在哪里 2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教学设计:规则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了解规则.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3、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一些规则。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讨论调查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难点:让学生在体验观察和对比中认识规则三、教具准备1、教师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课件。
2、教师课前做好有关游戏的准备。
四、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规则在哪里》。
教材针对三年级儿童的特点,侧重从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则入手,让学生在体验、观察和对比中认识规则。
教材的立足点不是单纯强调必须遵守规则,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规则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把自觉遵守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需要。
教学时可采用活动化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入手,让学生获得对规则的认识,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规则,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学生讨论应当建立的规则等,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遵守规则,以改变过去说教的方式和灌输的方式。
五、设计总述在设计本课教学时,通过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学习规则,利用课本中的几幅图让学生“查一查”、“问一问”、“找一找”,为学生提供寻找规则的几种学习方法,即去图书馆、网上去查有关资料,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找相关的人员访问等,让学生能在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联想,对规则的认识具有更开阔的视野。
通过课件展示看看违反规则造成的危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规则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的各种环境中活动时要遵守相应的规则。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玩个游戏———“托物跑”。
选7名学生,其中三女,四男,将这7名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三名女生,一组为四名男生。
给女生组发的物品是沙包,给男生组发的物品是乒乓球,看哪组先到终点。
2、游戏开始,女生组获胜,男生感到了游戏的不公平。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规则在哪里人教新课标教材剖析: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和规那么交冤家»中的第一课。
«我和规那么交冤家»分为三个版块«规那么在哪里»、«规那么有什么用»、«我们给自己定规那么»对规那么停止了详尽的阐释。
首先从先生日常生活入手,让先生知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规那么,看法规那么的重要性,知道规那么在调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然后教材在基于先生生活阅历的基础上让先生自己经过探求了解生活中的各种规那么,有了以上的看法后,促使先生由对外来规那么的听从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自觉的举动。
学情剖析:该教材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先生,历经了两年的学校生活曾经初步了解了学校制定的各种规那么,如«小先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在他们往常的社会生活中也知道了一些如交通法规这些基本的社会规那么,先生关于许多和他们生活亲密相关的规那么虽然有所了解,但在遵守规那么方面做得并不好,关于规那么存在的重要性普遍看法缺乏,甚至以为有的规那么的制定约束了他们举动的自在。
先生曾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调查、搜集、处置资料信息的才干。
三年级的先生具有一定的行动、书面表达才干,可以停止复杂的调查,并完成书面报告。
活动目的:1、情感目的:引导先生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培育先生的自我维护看法,养成自觉遵守规那么的行为习气。
2、才干目的:培育先生搜集处置信息的才干,使其学会观察生活,学会表达自己的见地,具有初步的小组协作才干。
3、知识目的:使先生在游戏中体验、了解规那么,构成规那么看法,自觉遵守规那么。
教学重难点:体验了解规那么,初步构成规那么看法,遵守规那么。
教学预备:空调查表、学校VOD上的文明礼仪录像、规那么图片活动进程:一、游戏导入,看法规那么。
从先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导入新课,让先生说说喜欢做的游戏,激起了他们参与学习的兴味,促进先生特性的开展。
规则在哪里教学目标:1、通过做游戏,体验,了解规则。
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
3、让学生了解与自己相关的规则。
课前准备:1、设计制作《调查报告》,印发给每位学生。
2、学生自主调查,了解相关规则,完成调查报告。
3、观察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相关的规则和要求,并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的内容制作课件。
4、印制“爱心提示卡”。
教学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表: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
1、教师:同学们,“丢手绢”这个游戏大家玩过吗?(演示课件)2、大家想一想:在做这个游戏时,应该注意一些什么注意事项呢?3、教师:在这个游戏中应注意的注意事项,实际上就是游戏要遵守的规则。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规则,那他们在哪里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4、揭示课题:规则在哪里二、教学新课:(一)寻找规则。
1、学校生活有规则(1)、教师:规则与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我们最忠实的朋友。
现在,就让我们来找一找规则在哪里?同学们在学校里愉快地学习,快乐的成长,那么,学校里有没有规则呢?请大家找一找:(2)、让我们来看看,学校里的规则。
(演示课件)(3)、问:你还知道哪些学校里的规则,快说给大家听一听。
2、家庭生活有规则(1)、教师:大家说出了这么多学校里的规则,那么,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生活的家庭中,有没有规则存在呢?(2)、学生讨论:家庭里的规则(3)、学生回答,教师引导,适时播放课件。
3、社会生活有规则(1)、播放课件:在马路上,一个骑自行车的人载人并逆行,发生车祸的情景图。
(2)、问:为什么会发生这起车祸呢?(3)、教师:这个人骑自行车的人载人并逆行,是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是属于没有遵守社会规则的范畴。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还存在着很多社会规则,请大家来讨论一下,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的规则。
(4)、学生讨论,并回答。
(5)、教师演示课件,并补充。
(二)写规则,送规则。
1、教师:在我们的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规则,规则让大家生活得更加放心,更加有规律。
我们给自己定规则教学目标:1、初步尝试自己制定规则,体会规则是大家制定的,或是在征得大家意见的基础上,由相关部门制定的;大家定的规则,需要大家来共同遵守。
2、懂得遵守规则靠自觉。
教学重点:初步尝试自己制定规则,体会规则是大家制定的。
懂得遵守规则靠自觉。
教具准备:纸制小车每人一辆;课件(学生一天在校活动图片等)教学设计:我们给自己定规则故事导入,规则的制定制定班级公约自觉遵守规则认识不遵守规则的后果教学图表:教学过程设计:一、故事引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规则的作用,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规则的相关知识。
(揭示课题:我们给自己定规则)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二、教学新课(一)故事导入,制定规则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观看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课件中出现的问题:(1)小动物们遇到了什么问题?(2)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3)应该如何制定规则呢?(4)当大家的愿望出现冲突时,该怎么办呢?3、问:大家觉得他们讨论的规则怎么样?(合理、公平)4、教师小结: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当各方的愿望发生冲突时,就要互相协商,制定一个大多数人拥护的规则。
规则是我们大家制定的,大家都要遵守。
(二)制定班级公约。
1、教师:这是我们学校某个班的一些学习场景,大家来看一下,看看班里存在什么问题:2、学生观看课件,回答问题:(1)班里存在什么问题?(2)这些现象如果长期存在下去,会有什么后果?(3)我们应该怎么办呢?3、教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班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呢?如果有,让我们也象他们一样给班级制定一个班级公约,怎么样?4、下面请大家联系我们班里的实际情况,先小组讨论,写出几条切实可行的规则。
5、全班讨论,每个小组读一读制定的班级公约。
进行交流,制定出几条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
6、看看这个公约符不符合班里的实际?请大家读一读,你们都同意吗?能做到吗?7、教师小结:制定规则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要公平合理,是大多数人同意的。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2023新教材)第一单元:什么是规则课时1:规则让生活更有序课程目标- 了解规则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 培养遵守规则的好惯课程内容1. 什么是规则- 通过观察、讨论、思考,让学生了解规则的概念。
2. 规则的作用- 让学生认识到规则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3. 生活中的一些规则- 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
课时2:学校的规则课程目标- 了解学校的规则- 掌握学校的基本礼仪和规矩- 培养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课程内容1. 学校的规则- 介绍学校的基本规矩和制度。
2. 学校的基本礼仪- 研究学校的行为规范,包括问候、排队、就餐等。
3. 遵守校规校纪-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好惯。
第二单元:如何遵守规则课时1:守纪律讲文明课程目标- 认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掌握守纪律讲文明的具体行为课程内容1. 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不遵守规则带来的后果。
2. 守纪律讲文明- 研究具体的行为规范,包括文明用语、文明出行、文明用餐等。
课时2:礼仪之道课程目标- 了解礼仪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礼仪课程内容1. 什么是礼仪- 通过观察、讨论、思考,让学生了解礼仪的概念。
2. 礼仪的作用- 让学生认识到礼仪对于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3.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礼仪- 研究生活中的常见礼仪,包括礼貌用语、礼貌行为等。
第三单元:让我们做自己的主人课时1:敬畏生命课程目标- 珍爱生命,感受生命的伟大和神圣- 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学会急救基本常识和方法课程内容1. 珍爱生命-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自我保护-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急救常识- 研究急救常识和方法。
课时2:成长中的自我保护课程目标- 研究儿童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了解在规定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任务- 能够学会并自觉运用“防范、拒绝、报警”等方法进行自我保护- 学会自我防拐、防侵害的基本方法课程内容1. 儿童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 研究儿童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
《规则在哪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规则,体验规则的重要性;通过调查和交流,使学生感受生活处处有规则;使学生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懂得人们生活离不开规则。
(二)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了解与小学生有关的规则;2、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3、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自己的调查报告。
尝试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意识,认识规则的普遍性。
这是教学的重点。
2、让学生理解规则的必要性,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并将规则内化。
这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活动一做游戏找规则(我的反应快)大家坐着这么拘谨,不如我们放松一下,先做个游戏吧。
比比我们谁的反应快。
老师先说一下这个游戏的要求:我发口令坐下你就得站着,坐的同学被淘汰。
也就是说你的做法必须和我发的口令相反。
否则就会淘汰出局。
不能再参加游戏了。
其次:时间为音乐起至音乐停。
音乐停后还没被淘汰的同学便获胜了,明白了吗?师:准备,开始!坐下:坐下者被淘汰;举右手,举右手者被淘汰;举左手,举左手者被淘汰;手指上方,手指上方者被淘汰手捏左耳,手捏左耳者被淘汰;手指右脸,手指右脸者被淘汰。
师:现在老师要采访失败的同学,你是因为什么原因被淘汰出局的?获胜的同学,你又是用什么方法坚持到最后的?看来游戏讲规则,遵循规则就能将游戏玩得更好,从中获得更多快乐。
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
活动二:找找生活中的规则(寻规则大比拼)过渡: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游戏有规则,哪里还有规则呢?今天陈老师就带着大家去找一找规则在哪里!请同学们翻开书,看书中46页的小记者们都在身边的哪些地方找到了规则?赶紧看看。
指名回答:家庭生活中,学校生活中,社会生活中。
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了一个比赛,让我们将国庆放假期间找到的规则也像书中的小记者一样分类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不过呢,在比赛前,同学们得知道这次比赛的规则:(PPT出示)补充第三点:其余同学为评审团,用手势判断每组代表所找规则及分类是否正确。
规则在哪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规则在哪里》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这一主题的第一课,这一课是一个开放性的主题,教材内容只以几幅图片和几句简单文字的形式出现,这就需要我们创生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多种资源充分激活我们的课堂。
可通过做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了解规则,初步建立“规则概念”和“规则意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最初阶段的规则意识,具有一定调查、搜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对学校制定的各种规则及生活中的规则有所了解,潜意识中形成了遵守规则的观念,但是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绝大多数孩子没有理解规则的重要性,觉得遵守规则存在一定困难,难以内化为自觉行动。
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2.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人人要自觉遵守。
3、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形成规则意识(2)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并将自觉遵守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需求。
教学难点:收集、整理信息,懂得遵守规则并将自觉遵守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需求。
活动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师:课件,游戏所需的气球活动过程:一:谈话激趣,游戏体验师: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你们都玩过那些游戏?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吹气球”游戏,比比谁吹得大,谁愿意参加?(教师挑选男女同学各一名参加游戏。
)师:我们分组吹气球,先请男同学,然后再请女同学,吹得最大的同学获胜。
没有参加游戏的同学认真观察游戏,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师:谁是获胜者?师:为什么不公平?谁来说说看?师:怎么做才能让这个游戏公平呢?师:原来问题出在我们没有给这个游戏制定游戏规则。
能说说玩“吹气球”时有哪些具体的游戏规则吗?师:那你们愿意按游戏规则再玩导语:看来规则真的很重要。
没有规则,连小小的游戏比赛都没法做到公正、合理。
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游戏有规则外,哪里还有规则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规则在哪里(板书:规则在哪里)二:寻找规则1、看课本找规则(1)、师:请大家打开书46、47页,看看课本中的小记者,帮我们找到了哪些规则?(2)、指名汇报生1:用完东西要放回原处。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规则在哪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规则在哪里》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和规则交朋友”,它以《规则在哪里》、《规则有什么用》和《我们给自己定规则》一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和对比中,发现规则与生活密不可分,认识规则的意义,进行规则教育,提高学生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内化为自身需求。
《规则在哪里》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是其他两课的基础。
本课教材有三个板块:首先它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作为切入点,引导教师让学生通过做游戏中,体验、了解规则,初步建立“规则概念”和“规则意识”。
其次,“找一找学校规则”,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学校,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学校,从而以相同的方式观察生活和社会找到规则”。
最后,分别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呈现出许多不同的规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让他们走进社会,按不同的生活场所,找一找身边的规则,体会“生活处处有规则”。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经历了两年的学校学习生活,初步具有一定调查、搜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对学校制定的各种规则及生活中的规则有所了解,潜意识中已经形成了“应该自觉遵守各种规则”的是非观念。
但是由于年龄特点所限,绝大多数孩子没有理解规则的必要性,觉得遵守规则存在着一定困难,难以内化为自觉行动。
【活动目的】1、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了解与小学生学校生活有关的一些规则,认识规则重要性,并能自觉遵守学校规则。
3、通过交流,了解生活中规则的重要性,激起学生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力。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意识,认识规则的普遍性。
难点:理解规则的必要性,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并将规则内化。
【活动准备】1 游戏所需四个小球2 课件【活动过程】活动一:游戏导入,感受规则的重要性1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传球”的游戏,赢的人可以获得一份精美礼品。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说课-规则在哪里人教新课标一、说教材:《规则在哪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单元设计构想旨在让学生通过体验、观察和对比,认识规则的意义,提高他们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但本课重点不是单纯强调必须遵守规则,而是通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他们感受到规则与生活的关系,以便使学生把自觉遵守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需求。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它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以及学生实际,我依据新课标精神,拟定出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了解规则和与小学生有关的规则。
2、能力目标:能够积极采用各种办法搜集、整理生活中的规则;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
3、情感目标:初步形成规则意识,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4、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意识,认识规则的普遍性。
(2)、理解规则的必要性,懂得规则是为人们服务的,并将自觉遵守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需求。
5、教学难点:学习收集、处理信息。
二、说教法学法: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基本的规则意识,也能够主动发现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的各种规则现象,但是由于年龄小,绝大多数孩子没有理解规则的必要性。
针对学生认知水平低并偏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力求让学生在实际事例的体验中,逐渐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
此外,“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了生活化是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的首要特征。
品德和社会课堂应从生活中来,再现生活,回归生活。
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这一理念,将本课设计为三个活动,即:以游戏引出规则;寻找生活中的规则;明辨是非,加深对规则的认识;在《规则在哪里》的歌曲中结束教学。
三、说教学准备:1、学生自主调查,了解生活中的相关规则。
2、教师针对学生情况和教学环节,制作相关课件。
3、课前准备游戏和活动所需物品:2个沙包、1个乒乓球。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游戏体验1、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来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与大家共同分享。
规则在哪里
教学目标:
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明白规则存在的意义;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人人要自觉遵守;明确规则的重要性,积极探索规则的奥秘;自己遵守规则,见到有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要批评和劝阻。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懂得规则的意义,理解小学生相关的规则,遵守规则,按规则办事;教育学生遵守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布置学生完成的调查表(每人至少收集两条规则);奖品。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游戏体验
1.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现在我们就来做个游戏,老师先请两个同学上台,谁愿意?(两个学生上台)我们的游戏叫“扳手腕”,赢的人获得一份精美礼品。
其他同学可要当好评委,看仔细咯,呆会儿请你们来评判。
2.学生进行扳手腕游戏。
3.师:祝贺你,获胜了,这是你的礼物。
(给被扳倒的同学颁奖)
预设:A、对全班说:同学们对我的评判结果满意吗?B、对参赛者说:对我的评判结果满意吗?为什么说不公平?(生说:用了两只手,输了还有奖品)
4.师:我们怎样才能使这个游戏公平、合理地进行呢?(指名说)那你
们觉得这个游戏应该有什么规则呢?原来问题出在我们没有给这个游戏制定游戏规则,所以这样做游戏就有同学不开心了。
现在我们就按照大家制定的规则再玩一次。
(学生再次比赛) 这回谁赢了?大家用掌声祝贺他。
5.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知道有了规则,游戏才能顺利、公平地
进行,大家才玩得开心。
看来规则真的重要。
那么,生活中除了游戏有规则,
还有哪些地方有规则呢?这节课我们活动的主题就是一起来找找:规则在哪里?(板书:规则在哪里)
二、寻找生活中的规则。
1.师:有一个小记者已经先行一步找到规则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46.、47页,仔细观察画面,想想他们都在哪里找到了哪些规则?
学生自由看图,指名说。
(例如:用完东西放回原处,晚上声音不要太大。
)
师:你说的这个规则是从哪里找的?(依次相机板书:家庭、学校、社会)
2.师:除了这些规则外,生活中还有很多规则。
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去收集我们身边的规则了,谁愿意把自己收集的与大家交流一下。
别着急,交流也有规则。
(出示规则)(1)认真倾听小组同学的调查结果;(2)讨论声音不要太大;(3)组长整理材料,汇报时内容尽量不重复。
生活动,师巡视指导,最后小组汇报。
3.师补充: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找到了这么多规则。
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一些有关规则的图片,想看看吗?(课件出示)
老师找的这些规则也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想只要我们大家用心观察,还能找到更多更多的规则呢!
师小结:规则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学校处处有规则,家庭处处有规则, 社会处处有规则,真是生活处处有规则。
(板书:生活处处有规则)。
这些规则又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多关注规则,了解规则,遵守规则。
老师这里还搜集了一些违反规则的图片,看看他们都违反了哪些规则?(教师展示课件,并描述)
听了同学的介绍,也看了老师收集的生活规则,你们有什么想法?(生说)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生活中遵守规则的好孩子,加油吧。
三、延伸宣传,遵守规则
师: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出示课件,播放前奏)这首乐曲大家熟悉吗?(生:《春天在哪里》)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个儿歌大翻唱,配着这首音乐,看着歌词,一起唱这首《规则在哪里》之歌,好吗?(全体学生起立,拍手唱《规则在哪里》之歌。
)
(完成板书,勾画笑脸)小朋友们唱得真棒,老师送你们一个笑脸,开心吗?
四、结束教学,实践规则。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我们交流了很多规则,那么下课时又有什么规则呢?(生说)比比看,谁做得最好,下课。
学校家庭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