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0年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3
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50分)第一章绪论(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态学、农业生态学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明确农业生态学在解决农业综合发展所面临问题中的地位与作用。
2、考核知识点(1)识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生态系统的概念、基本组分、基本结构、基本功能;了解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2、考核知识点(1)识记: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第三章种群(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了解生物种群的基本概念,种群的分布与动态变化,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其调节,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1)识记:种群与群落的概念;种间关系(2)领会:种群的增长:指数式增长和“S”型增长。
(3)综合应用:根据生物种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设计立体种植或立体种养的生物组成及其配置模式。
第四章群落(分值10-2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群落的基本概念,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种结构特征,包括层次结构、时空结构与营养结构,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1)识记:群落结构、生态优势种、食物链、顶极群落的概念;(2)领会:成层性与镶嵌性、群落的交错带与边缘效应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种群的生态对策(K-对策与R-对策)等。
(3)应用:利用群落的结构原理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生物结构。
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关系(分值6-1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环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与类型,掌握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规律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以及生物的生态效应。
2、考核知识点(1)识记:生态因子;最小因子定律与耐性定律;生活型与生态型的概念与类型。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参考书目《农业科学与农业工程综合》《农业学概论》《现代农业技术》《农林经济与农业信息化》《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农村经济学与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学导论》《农业生态学基础》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产业之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农业环境、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了解和学习农业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农业知识的参考书目,希望能够为你提供生动、全面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
《农业科学与农业工程综合》是一本涵盖农业科学和农业工程领域知识的综合性教材。
它涵盖了农业概论、农业资源和环境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农业领域的知识。
《农业学概论》是一本介绍农业学科基础知识的教材。
它从农业的起源和演化、农业生产要素、农业发展历程等方面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农业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同时还对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农业学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技术》是一本介绍现代农业相关技术的书籍。
它涵盖了农业机械化、农业智能化、农业生态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介绍了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目前农业发展中的一些前沿技术和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
《农林经济与农业信息化》是一本介绍农业经济和农业信息化的专业书籍。
它系统地介绍了农林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探讨了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农村发展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农业经济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方法,了解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是一本介绍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教材。
它系统地涵盖了土壤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介绍了农业资源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为读者提供了保护农业环境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农村经济学与农业经济管理》是一本介绍农村经济学和农业经济管理的教材。
它包括了农村经济的特点、农业经济管理的方法和策略等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农村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原则。
339农业综合一西北农林科技大试题2020一、介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339农业综合一试题是该校农林科技类专业中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
本文将围绕该试题的相关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包括试题的类型、涉及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等。
二、试题类型 339农业综合一试题是一项综合性的考试,覆盖了农业领域的多个学科,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
该试题旨在考察考生对农业科技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三、涉及的知识点 1. 农业生态学:试题可能涉及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稳定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要求考生了解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态农业的概念与原则。
2. 农业资源与环境:试题可能涉及土壤、水资源、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知识点,要求考生掌握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3. 农业生物学:试题可能涉及作物生长发育、种子繁育、植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了解作物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应用。
4. 农业生产技术:试题可能涉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如精细施肥、农药使用和农田水利建设等,要求考生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
5. 农业经济与管理:试题可能涉及农产品市场、农业政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了解农业经济的基本原理和农业管理的方法。
四、解题技巧 1. 关注试题要求:仔细阅读试题,并理解每道题目的要求和背景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2. 理论与实践结合: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进行解题,不仅要记住知识点,还要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3. 系统化思维:试题往往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要求考生能够进行系统化思考,将相关知识点组织起来,并进行逻辑推理、综合分析。
4. 时间管理:339农业综合一试题通常时间紧张,考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在不同题目之间进行灵活调整,以确保每道题目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解答。
五、总结 339农业综合一试题是一项考察综合能力的重要考核项目。
青岛农业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科目代码:339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一)1、答题前,考生须在答题纸填写考生姓名、报考单位和考生编号。
、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该试题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答题必须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其它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试题一并装入试题袋中。
第一部分:植物学(50分)」、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初生纹孔场2.边缘胎座 3.内起源4. 下位子房 5.同功器官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 1 .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OA.精子B.雄蕊C.花药D. 成熟花粉粒 2 .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是四强雄蕊,即雄蕊 枚、4长2短 枚等长 3 .垂柳的雄花是A.无被花B. 4 •瓠果为= A.茄科 5 •缠绕茎靠A.卷须B.气生根C.茎本身D.吸盘6 •细胞型胚乳中胚乳形成的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O A. 先产生胚乳核,一定时期后开始产生胚乳细胞 B. 胚乳一直保持细胞状态C. 先产生胚乳细胞,一定时期后仅以核的形式存在D. 胚乳一直保持游离核状态7 •颈卵器是一些高等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下列植物类群中不具颈卵器的 是 ___________ O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注意事项:2枚、4长4短 枚、2长2短O 单性花 C.不完全花 —所特有。
B.蔷薇科C.葫芦科D.芸香科 __________ 向上生长,如牵牛。
第1页(共4页)&糊粉粒贮藏的养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 OA.淀粉B.蛋白质C.脂类D.核酸9.树皮剥去后,树就会死亡,是因为树皮不仅包括周皮,还有A.栓内层B.韧皮部C.木栓形成层D.木质部10.传递细胞属于_______________ OA.薄壁组织B. 输导组织C.三、填空题(每空分,共10分)1.写出变态器官的名称:芋头(马铃薯()。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农业知识综合一是为了考查考生对于农业科学知识的综合掌握能力,包括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二、考试内容1.植物学(1)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植物组织的类型与特点;(3)植物器官的形态与功能;(4)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过程及调控。
2.植物生理学(1)植物的水分代谢;(2)植物的养分吸收与运输;(3)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4)植物的生长激素及其作用。
3.土壤学(1)土壤的组成与性质;(2)土壤的水分与气体状况;(3)土壤的养分循环与平衡;(4)土壤的改良与保护。
4.农业生态学(1)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农业生物的种群与群落;(3)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4)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优化。
三、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试卷将根据考生报考的研究方向不同,分为A、B、C三类,每类试卷中包含的题目难易程度和知识点将有所不同。
四、考试题型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等。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名词解释主要考查考生对于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解释能力;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论述题则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某一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能力。
五、考试难度农业知识综合一的考试难度将根据考生的报考层次和研究领域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对于报考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考生,考试难度将相对较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农业科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掌握能力。
对于报考本科及以下学历的考生,考试难度将相对较低,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农业科学知识的基础掌握能力。
六、考试要求考生应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了解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难度等方面的要求。
在复习过程中,应全面系统地掌握农业科学知识的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农学339知识点总结农学339是一门综合性的农学课程,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农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沿科技。
本文将对农学339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具体包括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农业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一、农业资源1. 土壤资源: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具有生物、物理和化学功能。
在农学339中,学生将学习到土壤的形成、分类、肥力等基本知识,以及土壤改良、施肥、耕作等技术方法。
2. 水资源: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对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将学习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水灌溉技术、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 气候资源:气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境因素,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产生重大影响。
学生将学习到气候资源的地理分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方法等内容。
二、农业生产技术1. 作物栽培技术:作物是农业生产的主要产物,包括谷物、油料、棉麻、糖料、蔬菜、水果等多种类型。
学生将学习到各种作物的栽培技术,包括种植密度、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贮藏等方面的内容。
2. 养殖技术:畜牧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牛、猪、羊、鸡、鸭等多种畜禽。
学生将学习到畜禽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饲料配制等技术方法。
3.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学生将学习到农业机械的选择、使用和维护等技术方法。
三、农产品加工与贮藏1. 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是将农产品经过加工处理,变成市场可供销售的成品。
学生将学习到农产品的加工方法、加工设备的选择和操作等技术知识。
2. 农产品贮藏:农产品贮藏是农产品在收获后为了延长保存期限而进行的处理。
学生将学习到农产品的贮藏方法、贮藏设备以及贮藏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四、农业环境1. 农业环境资产:农业环境是指农业生产所处的自然和人为环境。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土壤学部分)第一篇: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土壤学部分)《土壤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对土壤学基本概念、土壤性质、土壤退化与管理等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测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全面掌握土壤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熟练应用土壤学知识解决生产问题。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四、试卷结构(一)名词解释:占总分的10分左右,主要为基本概念。
(二)简答题:占总分的20分左右,主要为基本性质和基本理论。
(三)论述题:占总分的20分左右,主要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土壤学概况1、土壤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土壤、土壤肥力及土壤圈的基本概念(二)土壤矿物质1、土壤矿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组成2、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非硅酸盐粘土矿物3、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三)土壤有机质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组成2、简单有机化合物、植物残体、土壤腐殖质的分解和转化,影响分解和转化的因子3、土壤腐殖质的形成、性质,土壤腐殖质-粘土矿物复合体,土壤腐质酸的分组,土壤腐质酸的性质4、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管理和调节(四)土壤生物1、土壤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类型多样性,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微生物营养类型多样性,微生物呼吸类型多样性2、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水分、pH、通气性等3、土壤酶及活性物质4、土壤动物及微生物与物质分解和转化的关系(五)土壤质地和结构1、土壤三相组成,密度,容重,孔隙2、土粒,粒级,土粒组成与性质,机械组成与质地,不同质地土壤特性与改良3、土壤结构体,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4、土壤的孔性与孔度,多级孔度模型,当量孔径,土体构造(六)土壤水1、土壤水的类型划分及有效性,水分含量表示方法,水分含量测定方法2、土水势及其分势,土壤水吸力,土壤水能态的定量表示,土水势测定,水分特征曲线3、饱和土壤中的水流,非饱和土壤中的水流,土壤中的水汽运动,入渗、土壤水的再分布和土面蒸发4、土壤中的溶质运移,包括对流、分子扩散、机械弥散、水动力弥散(七)土壤空气和热量1、土壤空气的组成和运动2、土壤热量来源,土壤表面的辐射平衡,土壤的热量平衡3、土壤热容量,导热率,热扩散率4、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地形、地貌及植被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八)土壤形成和发育1、成土因素2、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基本成土作用,主要成土过程3、土壤的个体发育,系统发育,土壤剖面,反映土壤风化发育的指标4、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理化特征及分布规律(九)土壤胶体化学1、土壤胶体表面类型,比表面和表面积,表面电荷和电位2、离子吸附,阳离子静电吸附,阳离子交换,阳离子专性吸附3、阴离子的静电吸附,阴离子的负吸附,阴离子的专性吸附(十)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1、土壤酸性、碱性的形成2、土壤酸度的强度指标和数量指标,土壤碱性指标,影响土壤酸度的因素3、土壤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体系,氧化还原指标,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的因素4、土壤缓冲性概念,土壤酸、碱缓冲性,土壤氧化还原缓冲性5、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对生物、养分有效性及有毒物质积累的影响(十一)土壤养分循环1、土壤氮素循环的基本概念,土壤氮素的获得和转化,土壤氮素转化,土壤氮素调控,生物固氮2、土壤磷的形态、数量,固定及转化3、土壤中钾、钙、镁、硫、微量元素的形态、含量、有效性及影响因素4、土壤中养分平衡(十二)土壤耕作和管理1、土壤的物理机械性和耕性及其影响因素2、土壤的适耕期(十三)土壤污染与防治1、土壤污染的基本概念,土壤背景值,土壤自净作用,土壤环境容量2、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固体废弃物,放射性污染,点源污染,面源污染3、土壤组成、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状况对污染物的影响4、酸性沉降对土壤性质和生物的影响5、土壤污染的防治与治理(十四)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1、土壤退化的概念及分类2、我国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及退化的现状,防治及治理措施3、土壤质量的概念,土壤质量评价参数与指标体系二、考试要求(一)土壤学概况1、了解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在农林业生产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黑龙江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硕士研究生农业知识综合一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科目代码:[339]第一部分:【植物学】大纲一、考试要求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黑龙江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界及植物生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该学科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主要类群和进化规律等。
考生应熟练掌握植物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和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植物组织的类型与功能;重点掌握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的生长与发育;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绪论第一节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基本特征及植物界的划分知识点:理解并掌握植物多样性特征及植物界的划分。
第二节植物学发展与分科知识点:了解植物学发展与分科。
第一章植物细胞第一节细胞的概述知识点:掌握植物细胞的发现;熟练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第二节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知识点:了解原生质的概念及其组成。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重点掌握细胞壁的组成和变化。
第四节植物细胞的后含物知识点:了解植物细胞后含物的成分。
第五节植物细胞的分裂知识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主要变化。
第六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知识点:了解植物细胞的分化;掌握细胞的全能性的概念。
第二章植物组织第一节植物组织的类型知识点:掌握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理功能。
第二节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知识点:了解维管植物组织系统;熟悉维管束类型。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第一节种子的结构和类型知识点:熟练掌握种子基本结构和类型。
第二节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类型知识点1: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知识点2:掌握种子休眠的原因;了解幼苗类型。
第四章根知识点1: 掌握相关术语。
知识点2:了解根的生理功能和经济用途;掌握根和根系的类型;熟练掌握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次生结构以及次生结构形成过程;了解侧根的形成和周皮的发生。
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考试内容范围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生理学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细胞水势的概念、组成、应用;水分的运动方式;根系吸水的部位、吸水的动力、水分运输的内聚力-张力学说;蒸腾作用的指标;气孔蒸腾及其调节。
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的必需元素的种类及确定标准,可以再循环与不可再循环的元素;细胞膜上离子运输蛋白的种类,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部位、过程、特点、影响因素;植物对氮素的同化;合理施肥的基础。
植物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结构与功能、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和功能;光合作用光反应进行的部位及基本过程,碳同化的三条途径,光呼吸,光合速率及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
植物的呼吸代谢: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 抗氰呼吸的概念及意义; 植物呼吸作用与种子贮藏、果蔬保鲜。
韧皮部运输与同化物分配:韧皮部的结构特点, 运输物质种类、方向、运输速率;源库概念及运输规律;韧皮部运输的压力流动学说; 同化物分配规律。
植物生长物质:植物激素、生长物质及生长调节剂的概念,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结构、特性及生理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在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的生长与分化:生长、分化和发育的概念,植物分化的调控与特点、胚胎发育、种子萌发、营养生长及植物各部分生长的相关性;植物细胞全能性概念与组织培养;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光形态建成及植物的运动:植物的成花诱导生理: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植物生殖、成熟与衰老生理:授粉受精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种子和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的休眠、衰老、脱落的概念。
植物的逆境生理:植物适应逆境的一般机制;低温、干旱、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及植物的抵抗机理。
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部分)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考试内容范围339 植物学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组织的类型、分布和功能;根、茎、叶的发生、结构和功能;花的形态、雄蕊的发育及花粉粒的形成,雌蕊的发育与结构,开花、传粉与受精,种子和果实的类型与结构;植物分类单位与命名法;原核生物的基本特征;真核藻类的划分和基本特征;苔藓、蕨类、裸子植物的分类、基本特征和代表植物特征;被子植物分类(木兰科、毛茛科、睡莲科、石竹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十字花科、蔷薇科、含羞草科、苏木科、蝶形花科、伞形科、茄科、唇形科、玄参科、菊科、泽泻科、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兰科),被子植物分类系统,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编制依据和使用范围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农业生态学》(骆世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编制而成,适用于生态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绪论考试内容:1.农业生态学的定义、发展过程及趋势;2.系统、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和特点;3.农业生态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1.了解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过程;2.明确农业生态学的定义、主要任务和研究方法;3.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与特点。
(二)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考试内容:1.环境和生态因子概念,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生物对自然环境的生态适应,生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种群的概念和结构,种内和种间关系的类型,种群的生态策略;3.群落的概念,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群落演替,协同进化;4.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的能流和物流,物质循环的基本类型;5.景观的概念、组成和功能,景观生态学的理论。
考试要求:1.了解种内和种间关系的类型,生物的协同进化和景观的概念和功能;2.理解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的相关概念;3.掌握生物和环境相互关系中的基本规律,种群的生态策略,群落演替的过程和类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类型。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考试内容:1.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概念、组成,物种结构的设计原则;2.农业生态景观与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不同自然环境条件对农业生态系统水平结构的影响,农业区位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态系统水平结构的影响;3.自然地理位置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农田立体模式、水体立体模式、养殖业立体模式、农林立体模式;4.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食物链的类型,食物链的结构类型;5.农业生态系统时间结构的含义,作物套作与轮作。
考试要求:1.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农业的区位理论;2.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农田、水体、养殖业、农林立体模式类型,杜能农业区位理论,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3.掌握生态系统结构设计原则,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原理,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含义,食物链的类型,食物链的加环与解列。
全国统考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201英语一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202俄语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203日语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204英语二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301数学一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302数学二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303数学三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313历史学基础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314数学(农)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315化学(农)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41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416普通动物学与普通生态学参照全国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考试大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有关初试科目:211翻译硕士英语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31社会工作原理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33教育综合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40农业知识综合二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41农业知识综合三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42农业知识综合四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45林业基础知识综合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46体育综合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47心理学专业综合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54汉语基础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357英语翻译基础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431金融学综合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432统计学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435保险专业基础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437社会工作实务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参照相关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定考试大纲(或考试指导性意见)附:339—《农业知识综合一》一、考查目标《农业知识综合一》侧重于植物生产类综合知识的考查。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部分)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的性质《农业知识综合一》是植物生产类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植物学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本考试大纲是根据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测试考生对于植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制定。
考试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植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测试考生综合运用所学植物学知识分析相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较全面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一定应用植物学知识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植物细胞1、植物细胞的概念与特征;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与重要功能;3、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4、细胞器概念、种类与主要功能;5、细胞核的结构特征与功能;6、后含物种类与性质特点;7、细胞分裂主要方式、特点与作用;比较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8、植物细胞间的联系。
重点是明确以被子植物细胞为代表的结构,与原核及更简单的细胞结构有区别;要清楚细胞各部分名称及作用;清楚植物细胞主要分裂方式的特征。
难点是把述语与结构、功能等有机的联系起来。
(二)植物组织1、植物组织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2、分生组织与成熟组织的特点;及在植物体中的分布;3、分生组织与成熟组织的主要类型、结构特点;4、基本薄壁组织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功能;5、保护组织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分布、功能;6、机械组织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分布、功能;7、输导组织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分布、功能;8、分泌结构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分布、功能;9、复合组织的种类、结构特点与分布、功能。
重点放在各类组织的形态结构显著特征,在植物体中的分布,主要执行功能等方面。
难点:植物组织类型较多,易于混淆,要注意比较。
(三)高等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一)高等植物的概念;其代表植物体分化形成的特点;二)种子与幼苗1、种子的组成、各组成部分来源、结构特点与功能;2、种子的主要类型与分类依据;3、种子萌发及幼苗类型,幼苗类型与胚轴的关系。
农业知识综合一(植物学部分)农业推广硕士遗传学考试大纲(50分)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第一节染色体1、染色质与染色体:掌握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明确二者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表现形态;何谓常染色质、异染色质?二者在细胞分裂周期中表现的区别?2、染色体的形态:掌握着丝点、染色体臂、主缢痕、次缢痕、随体等染色体基本形态;根据着丝点位置将染色体按形态分为不同类型,在细胞分裂后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了解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依据。
3、染色体的数目: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性细胞中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了解主要农作物染色体的数目。
第二节细胞的分裂和细胞周期1、细胞周期: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者由可分为合成前期、合成期、合成后期,后者又可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阶段。
2、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了解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3、减数分裂: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可分为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每次分裂又分为前、中、后、末4个时期,减数发生在第一次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又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了解不同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了解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第三节配子的形成和受精1、雌雄配子的形成:掌握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基本概念;了解植物雌、雄配子的形成过程,每个胚囊母细胞形成1个雌配子体,每个花粉母细胞可形成4个雄配子体。
2、植物的授粉与受精:掌握授粉、受精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双受精的概念,了解通过双受精发育成的种子其各组成成分遗传组成来源的不同;掌握花粉直感与果实直感的概念及区别并能各举实例。
3、无融合生殖:了解无融合生殖基本概念及其几种主要类型(单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二倍配子体无融合生殖、不定胚、单性结实)第二章孟德尔遗传第一节分离规律1、性状分离现象及解释:在熟悉单位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的发现及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