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边市场的B2B垄断平台自网络效应强度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7.50 KB
- 文档页数:2
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研究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研究摘要:双边市场是指平台企业为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服务和价值交换的市场。
本文旨在研究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探讨其构建和运作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现有平台企业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了平台企业的核心业务、盈利模式和市场定位等关键要素。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平台企业在用户侧和服务侧的平衡策略,以及平台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增长模式。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为企业和学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双边市场、平台企业、商业模式、核心业务、盈利模式、市场定位、平衡策略、发展阶段、增长模式1.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出现了许多创新的商业模式。
而其中一个备受瞩目的商业模式就是双边市场中的平台企业。
双边市场是指平台企业为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服务和价值交换的市场。
在这种市场中,平台企业通过搭建和管理平台,使两个或多个用户能够进行交易和互动。
双边市场中的平台企业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平台企业需要吸引和留住两个或多个用户群体,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
其次,平台企业需要平衡两个或多个用户群体之间的需求和利益,以保持平衡和稳定的市场运作。
最后,平台企业需要建立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以支持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本文旨在研究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探讨其构建和运作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现有平台企业的案例分析,我们将从核心业务、盈利模式和市场定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关键要素。
2. 平台企业的核心业务平台企业的核心业务是指企业提供给用户的主要服务和功能。
在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通常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因此其核心业务需要同时满足这些用户的需求。
例如,电商平台的核心业务是在线交易和商品展示;共享经济平台的核心业务是提供资源共享和服务交换等。
平台企业的核心业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
电子商务平台双边网络效应研究一、引言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及。
作为电子商务的载体之一,电子商务平台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子商务平台以其更高效和便捷的服务为消费者带来价值,为商家带来更佳的销售平台。
但电子商务平台的成功不只是一个单纯的供应和需求的平衡问题,而是涉及到电商平台的双边网络效应。
二、什么是双边网络效应双边网络效应是指一种现象,即当一方向网络中增加一个用户时,这个用户会对另一方的用户产生影响,从而使这些用户之间的互联互通更加容易和切实可行。
在电商平台中,一方通常是商家,另一方通常是消费者。
在这种情况下,更多地商家意味着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品种,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消费者。
相反,更多的消费者意味着更多的交易,这也是商家对生产和销售更多产品和服务有更大的刺激和动力。
三、如何实现双边网络效应实现双边网络效应有许多途径,以下列出了一些:1. 吸引更多的商家与消费者加入平台。
适当的价值优惠和推广活动可以吸引商家加入平台,同时也可以展示在线消费者在平台上的购买能力。
2. 提供安全、可信和优质的交易服务。
提供快速和安全的购买体验以及即时回答客户问题的即时支持可以增加购买者的购物信心,从而更倾向于将信任放在这类平台上。
3. 提供个性化服务。
通过个性化的服务和精准的推荐系统,可以更好地匹配适合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这也可以为商家带来更多的销售机会。
四、电商平台双边网络效应的优势电商平台的双边网络效应为平台带来了各种优势,包括:1. 网络效应能够让平台不断扩大,并提高运营的效率。
由于平台可以利用双边网络效应,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商家加入,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空间。
2. 能够吸引更多的商家加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更多的商家加入平台可以扩大平台的产品品类,优化服务质量。
3. 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能够促进用户的维护和回购,从而使平台促进用户忠诚度和增长性。
因为用户会更倾向于使用更好的购买服务,所以他们会更加愿意使用这种服务,并愿意为它买单。
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探究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进步,平台经济逐渐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双边市场是平台经济的核心观点之一,指的是由平台企业同时毗连两个或更多不同群体的市场。
平台企业通过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使买家和卖家之间的来往得以进行,通过收取佣金或费用来得到收入。
本文旨在探究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包括其定义、特征、运营和进步趋势。
一、双边市场和平台企业的定义双边市场是指由平台企业搭建的一个毗连卖家和买家的市场,卖家和买家在这个市场上进行来往。
平台企业扮演着“中介”的角色,提供技术和服务来增进双方来往的进行。
双边市场可以是线上的,也可以是线下的,如共享经济平台、电商平台、餐饮外卖平台等。
平台企业是双边市场中的经营实体,它通过提供技术和服务来毗连卖家和买家。
平台企业的核心任务是打造一个可靠、高效、便捷的来往环境,从而获得买家和卖家的认可。
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收取来往佣金或费用来得到收入;二是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来提高来往价值。
二、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的特征1. 双向需求:平台企业需要同时满足卖家和买家的需求,才能保持平衡和可持续进步。
卖家期望通过平台获得更多的曝光和销售机会,而买家则期望在平台上找到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2. 用户黏性:平台企业需要提供高品质的用户体验和增值服务,以增强用户的黏性和忠诚度。
用户黏性是平台企业持续进步的重要保障,它能够援助平台企业吸引更多的买家和卖家,提高来往规模和收入。
3. 网络效应:双边市场中存在着典型的网络效应,即用户的参与度越高,平台的价值越大。
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平台的来往量和来往规模也会逐渐扩大,从而为平台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4. 创新和升级:平台企业需要不息创新和升级,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增值功能。
随着技术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平台企业应准时调整其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并保持竞争力。
三、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的运营1. 用户招募与管理:平台企业需要乐观招募和管理卖家和买家,以确保双方的参与和来往。
双边市场中的网络效应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双边市场成为了许多企业的首要选择。
双边市场是指通过连接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使其互相依赖,从而产生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的一种市场形式。
本文将探讨双边市场中的网络效应的研究,并分析其对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网络效应是什么。
网络效应,又称为“社会性的规模经济”,是指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每个用户的参与和使用都能带来更多的价值。
换句话说,越多的用户使用某一产品或服务,该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就越大。
这种正反馈的效应使得用户愿意加入到同一平台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研究表明,在双边市场中,网络效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电商平台的用户规模越大,消费者和卖家双方就能更容易地找到更合适的交易对象。
此外,在税务咨询公司和企业客户之间的市场中,更多的企业客户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和专业人员能够参与,从而提供更精确的服务。
然而,网络效应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是平台的规模经济难以实现。
虽然用户数量的增加能够降低每个用户的成本,但平台的规模经济并不容易实现。
这是因为每个用户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平台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和资源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从而使得规模经济降低。
其次,平台在早期发展阶段面临着用户规模的问题。
新兴的双边市场平台通常面临着如何吸引足够的用户参与的难题,因为缺乏用户的参与会导致平台的无法互相依赖,从而无法形成网络效应。
一些公司通过提供免费的试用期或优惠券等方式吸引用户参与,从而快速扩大用户规模。
此外,网络效应还带来了竞争的挑战。
由于双边市场的本质,一旦某个平台获得了足够多的用户,其他竞争者很难进入市场并获得足够的用户规模。
这种困境常常导致市场垄断和缺乏竞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政府监管机构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护竞争,例如打击垄断行为和规范市场准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效应并不是所有双边市场都能够充分实现的。
某些市场例如在线教育或软件平台,受到技术和法规的限制,可能无法产生强大的网络效应。
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用户互动,尤以“在线用户评论”,在消费者网络购物决策中扮演着主导角色。
这种基于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原创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构成了电子口碑的主要形式。
不同于传统口碑基于人际关系之间有限制的传播,电子口碑以文本、图片、富媒体等形式传播,突破了有限社会边界,对消费群体产生了更为广泛和巨大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在线评论的归因与影响:一是在线评论的激励因素。
如Hennig-Thurau 等(2004)[1]研究了消费者评论的激励因素。
Goldsmith 等(2013)[2]比较了不同激励形式对消费者UGC行为的影响。
二是在线评论与商户品牌。
如Awad等(2008)[3]研究了人口统计学特征对于品牌声誉关系的影响机制。
Bow man和Narayands(2001)[4]的研究表明,正向口碑信息会提高客户忠诚。
三是在线评论对用户行为的影响。
上述关于用户互动内容的研究,主要关注消费者和商户行为及策略,电子口碑虚拟社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领域,几乎没有针对电商平台进行的理论或实证研究,更少有以在线评论为主要内容的用户原创内容品牌社群效应来予以分析。
因此,本文将研究由电商UGC形成的品牌社群双边平台属性及其互动效应。
1 电商UGC双边市场性质的界定1.1 双边市场的定义与判别条件Tirole(2006)首先给出了“双边市场”的一般定义:双边市场是一个或多个允许最终用户交易的平台,该市场涉及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用户,在通过中间层或平台进行交易的过程中,通过共有平台的另一类用户相互作用而获得价值,这样的市场可以称为“双边市场”。
在此基础上,Armstrong (2006)[5]认为,双边市场具有两种网络外部性:自网络外部性和交叉网络外部性。
Rochet等(2006)[6]则从利益溢出角度进一步解释了双边市场的网络外部性问题。
综合上述文献,异质性参与主体、交叉网络外部性、自网络外部性等成为众多学者研究双边市场的热点,也构成了判断一个平台是否具有双边市场性质的一般性依据。
基于双边市场的分享经济平台竞争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受到科技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分享经济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这一背景下,基于双边市场的分享经济平台也逐渐兴起,成为了各行业的竞争焦点。
双边市场指的是平台通过连接供需双方,实现资源共享和价值创造的市场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基于双边市场的分享经济平台竞争,对于了解这一新型经济模式的运作机制,分析市场现状及竞争态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普及,分享经济平台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办公等。
这些平台通过在线服务和信息技术,实现了供需双方的高效对接,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个平台之间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
深入研究基于双边市场的分享经济平台竞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发掘竞争优势,提高平台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基于双边市场的分享经济平台竞争研究,揭示不同平台在竞争中的优劣势和策略,探讨用户需求与平台优势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可以帮助平台了解市场竞争现状和趋势,为其制定更加有效的竞争策略提供参考。
也可以为行业监管部门提供研究依据,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通过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双边市场和分享经济平台的运作机制,为未来平台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
最终目的是推动分享经济平台的良性竞争,促进行业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共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受限,研究意义部分的内容如下:通过对基于双边市场的分享经济平台竞争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当前市场发展的状况和竞争格局,有助于企业制定更有效的竞争策略。
研究也有助于发现用户需求的变化和平台优势,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竞争力。
通过对竞争研究的总结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可以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促进分享经济平台竞争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电子商务平台竞争规制研究在经济交易活动中,有些市场交易活动必须在某个平台(platform)上进行,这个平台通过一定的价格策略向交易双方(如消费者和商户)出售平台产品或服务,并努力促成它们在平台上实现交易,我们把具有这种特征的产业市场归属于“双边市场(two-sided markets)"。
具有上述特征产业市场中的平台企业类型很多,如计算机操作系统生产商,向两类消费群体(消费者和软件开发商)提供计算机操作系统平台,消费者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来运行软件开发商的应用程序,而软件开发商也必须借助于计算机操作系统才能吸引消费者;再如电子商务平台厂商,它为交易双方提供交易服务,交易双方通过平台相互了解,促进交易的达成。
经济学所讨论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大多基于传统工业经济中单边市场的理论,实际上在双边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会导致垄断的发生。
目前,反垄断规制的政策都是针对传统单边市场中企业而制定的,对于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平台厂商,由于理论的缺失,如果贸然依照单边市场规制理论来判断,则势必会造成判断的失误。
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就是针对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电子商务平台厂商的竞争与规制问题。
随着互联网信息产业的兴起,中国电子商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从1999年8月易趣网的创立开始,我国的C2C市场就一直处于寡头垄断的格局中。
目前该市场已不再是eBay易趣与淘宝网“两强对峙”的情形,而主要由淘宝网、TOM易趣、腾讯拍拍和百度有啊四家企业组成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由此,展开对电子商务平台运行的竞争机制和电子商务平台产业规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产业特征来看,电子商务平台是具有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的产业,但是它也有自己独特的产业特点,比如说,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是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有其核心业务,但它往往会被企业是一体化于电子商务平台。
那么一体化效率是否高于非一体化,非一体化是否有利于市场竞争,其社会福利是否能够改善,这些重大理论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释。
网络外部性下的电子商务平台竞争与规制——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研究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成为了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电子商务平台的成功过程中,网络外部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电子商务平台竞争与规制的问题,并基于双边市场理论进行研究。
一、网络外部性对电子商务平台的重要性网络外部性是指一个人使用某种产品或服务对其他人产生正面影响的现象。
在电子商务平台中,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
例如,当一个用户使用某个电子商务平台时,其他用户也会因此而受益。
这种受益可以体现为更多的商品选择、更低的价格以及更好的用户体验等。
网络外部性能够带来正向循环,即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进一步提高了平台的吸引力,更多的商家会加入平台提供商品和服务,进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
这种正反馈的循环使得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快速增长,并成为市场上的巨头。
二、电子商务平台竞争的特点电子商务平台的竞争与传统的企业竞争有所不同。
首先,电子商务平台的竞争是双边市场竞争。
平台需要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商家同时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市场生态系统。
其次,平台竞争的焦点在于如何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商家服务,例如更低的手续费、更好的配送服务等。
最后,平台的竞争具有网络效应,即用户和商家倾向于选择市场份额较大的平台,因为这样可以获取更多的网络外部性效应。
因此,一旦某个平台获得了领先地位,其他平台很难迎头赶上。
三、电子商务平台竞争与规制的挑战电子商务平台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巨大差异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一方面,平台的垄断地位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竞争,对消费者和商家造成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过度的规制可能阻碍了平台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如何在电子商务平台竞争与规制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四、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电子商务平台规制方法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我们可以考虑以下规制方法来应对电子商务平台的竞争问题。
首先,监管部门可以加强对垄断行为的打击,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网络规模、多元化与双边市场战略——网络效应下平台竞争策略研究综述傅瑜【摘要】网络效应是网络产业的本质特征,突破网络规模临界点的企业最终将赢者通吃.但直接网络效应、间接网络效应、交叉网络效应的来源和特征不同,在其影响下企业的竞争策略也有所不同.直接网络效应下,自身产品的网络规模是关键竞争要素,企业的兼容选择和标准之争成为主要的竞争策略;间接网络效应下,互补品的种类和数量是关键竞争要素,捆绑策略和一体化策略成为主要的竞争策略;交叉网络效应下,定价结构是关键的竞争要素,定价策略成为主要的竞争策略.本文分别对这些竞争策略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The nature of network industry lies in its network effects which means that the enterprises breaking the critic point of network scale will be winner - take - all.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sources and features of direct net- : work effect, indirect network effect and cross network effect, under such influences, the competition strategies of enterprises differ from each other. With direct network effect, the network scale is the crucial competition factor, so compatibility decisions and standards competition are the major strategies; With regard to indirect network effect, the variety and quantity of the complementary goods are the key, and the 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bundling are the main strategies. As for cross network effect, the structure of pricing is the crux. And pricing is the leading strategy. The paper will give an o-verview to these strategies and relative effect factors.【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3(033)006【总页数】5页(P192-196)【关键词】信息产业;网络效应;双边市场;网络规模【作者】傅瑜【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9;C795继以蒸汽技术、电力技术为标志的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科技领域兴起了以信息控制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革命,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而产生的网络产业,凭借新一代的生产力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甚至改变了人类思维和生活方式。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B2B平台运行策略及其演化研究商业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全球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企业间协作变得越来越频繁,高效快速的参与市场交易、获取原材料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信息服务专业程度的持续提高使得企业传统经营与互联网业务的融合发展成为可能,商业全球化、企业协作需求、企业竞争制胜要求、网络技术日臻完善以及信息服务专业化程度持续提高推动了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B2B电子商务市场为代表的网络经济为企业供应链延伸、成本控制、盈利能力提高以及品牌辐射提供了途径,以效率高、成本低、纽带强、辐射广的内在特征促其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以来,我国网络经济市场规模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7.36%,基于此背景,B2B电子商务市场的产业规模、平台数量、服务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在逐渐形成有序、规范的市场体系。
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对B2B平台的研究才刚刚兴起,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的研究忽视了B2B平台本身所具有的双边市场特征,缺乏运用双边市场这一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对B2B平台行为进行系统性研究;在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在B2B 平台的分类、功能、定价策略等方面,忽视了平台竞争这一市场主题,对平台投资行为、平台自网络效应也鲜有涉及。
双边市场理论是进入21世纪后才引起国际经济学界和产业界广泛重视的新理论,是基于网络外部性理论和多产品定价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对某一类产业进行研究的新学说。
我国从2004年开始,在网络外部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对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研究,其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但尚不完善。
这些不完善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内容的不完善。
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卡、传媒和操作系统等领域,对于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B2B电子商务市场的研究相对较少, 尤其是基于所有权属性展开的平台演化和平台竞争研究几乎是空白;其二,研究方法和工具上的不完善。
当前双边市场的研究过多的依靠静态模型的方式来刻画和分析双边市场问题,以比较分析、动态视角作为研究的手段和方法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基于双边市场的B2B垄断平台自网络效应强度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B2B平台的自网络外部性的分类刻画,构建双边市场理论模型,重点分析B2B垄断平台中是否存在自网络外部性、平台双边用户的自网络外部性强弱关系,揭示B2B垄断平台的自网络外部性内在机理。
研究表明,在垄断B2B平台中,双边用户的自网络外部性始终给平台带来负效应;无论是竞争自网络外部性还是示范自网络外部性,卖方总是强于买
方;结合理论分析,提出提升服务水平、扩大平台示范自网络外部性以及倾斜定价等平台竞争策略。
关键词:双边市场;B2B垄断平台;自网络外部性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经济以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B2B平台。
为了有效的竞争,B2B平台需要依据平台特性寻求合理的定价方式和盈利模式,一方面保持平台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定价实现平台利润最大化。
网络外部性是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B2B电子商务平台的核心特性之
一,B2B平台中通常存在两类网络外部性,即交叉网络外部性和自网络外部性。
一般而言,B2B平台的交叉网络外部性表现为平台某一边用户规模的变化与另一边用户接入平台的意愿或效用的正相关关系。
以买方企业为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B2B卖方的平台接入规模上升,将会提高买方企业接入平台后交易成功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他们接入平台的意愿,反过来亦如此。
所谓自网络外部性是B2B市场上某一边用户的行为对同一边其他用户影响的效应。
它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B2B平台上某一边用户之间的竞争所带来的,将它称之为“竞争自网络外部性”,竞争自网络外部性通常为负;另一方面是用户接入行为或交易行为所带来的集聚和示范作用,将这类自网络外部性称之为“示范自网络外部性”,示范自网络外部性通常是为正的。
因此,可以将B2B平台的自网络外部性表示为
B2B平台自网络外部性= 竞争自网络外部性(0)
交叉网络外部性、自网络外部性以及负网络外部性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
Armstrong、Rochet和Tirole等人将交叉网络外部性特征应用于双边市场的研究。
Armstrong(2002)认为交叉网络外部性表现为一方用户的净效用随着另一边用户数量的增长而增加;在此基础上,Rochet和Tirole(2005)进一步解释了双边市场的网络外部性问题,认为一边用户获得的网络外部性收
<优麦电子商务论文>益随着另一边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是有前提的,即必须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包括平台向双边用户收取的费用并不随着用户数量的变化而改变。
Gokce Kurucu(2008)基于自网络外部性特征,分析了双边市场中垄断媒体平台的最优市场结构和定价策略问题。
程贵孙、李银秀(2009)以电视媒体平台为产业背景,考察了具有自网络外部性特征的双边市场中单平台接入和多平台接入对电视媒体双边价格结构的影响。
但是,已有的相关研究并没有解决在B2B平台中双边用户自网络外部性正负关系、强弱关系以及如何影响平台策略等一系列内生性问题。
通过B2B平台的自网络外部性的分类刻画,构建双边市场理论模型,重点分析B2B垄断平台中是否存在自网络外部性、平台双边用户的自网络外部性强弱
关系,揭示B2B平台的自网络外部性内在机理。
二、基本模型
假定市场上存在一个B2B垄断平台A,同时存在两类用户买方企业B和卖方企业S,买方和卖方的市场总体规模都是1,它们基于平台的服务,如交易信息发布、企业产品展示、广告宣传等等,来完成交易。
由于平台向双边用户提供的服务具有一致性,假定买方和卖方接入平台的保留效用都是V。
当平台的保留效用足够大时,可以使得市场上的双边用户存在接入平台的意愿。
考虑到现实的B2B平台中始终存在平台的卖方企业与买方企业结构失衡的问题。
假定平台中买方的竞争自网络外部性小于卖方的竞争自网络外部性,即存在?浊b
三、模型分析
正如前面所描述的那样,平台的交叉网络外部性恒为正,但是,自网络外部性的大小和正负关系却未知,取决于平台的竞争自网络外部性和示范自网络外部性的关系。
接下来,分别讨论上述(1)和(2)两种情况。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引入竞争自网络外部性和示范自网络外部性,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模型,分析了B2B垄断平台自网络外部性的内生性问题。
通过分析发现,在B2B垄断平台中,双边用户的自网络外部性始终给平台带来负效应,即竞争自网络外部性总是强于示范自网络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