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认识电子商务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7
电子商务基础第三版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利用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在互联网和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进行商务活动的过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变商业模式的重要力量。
本章将对电子商务的概念、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与概念电子商务的定义较为广泛,可以理解为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各类商务活动。
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商业活动,如购买和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还包括在线支付、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一系列与商业相关的电子化操作。
简单来说,电子商务就是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商业交易和经营活动。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电子商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S)和电子资金转移系统(EFT)的出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子商务开始迅速发展。
当时,诸多互联网企业的兴起,以及电子商务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电子商务的特点1. 全球化:电子商务的特点之一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上购物。
同时,卖家可以把商品推广到全球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范围更广。
2. 交易效率高:电子商务的交易流程可以高度自动化,不需要人工干预,减少了中间环节和成本。
同时,电子商务也提高了交易的速度和效率,快捷地完成交易。
3. 信息透明度高:在电子商务的平台上,商品的信息丰富且透明,消费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到商品的详细信息,有助于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4. 用户参与度高: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提供交流和互动的功能,使消费者能够参与到产品的设计、评价和改进中,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和忠诚度。
5. 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来了解用户需求和购买行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增加用户的满意度和消费体验。
四、电子商务的影响电子商务不仅改变了商业模式和商务行为,还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电子商务基础教学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让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3. 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商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电子商务的基本组成:电子商务市场、电子商务参与者、电子商务交易过程3. 电子商务的特点:便捷性、个性化、高效性、安全性4. 电子商务的分类:B2B、B2C、C2C、O2O等5. 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零售、金融、旅游、教育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子商务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组成、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电子商务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电子商务基础教程2. 案例资料:电商平台案例、电子商务企业案例等3. 网络资源:电商平台、电子商务相关新闻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电子商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电子商务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组成、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
3. 案例分析:分析电商平台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5.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六、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2. 分析一个电子商务案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电子商务模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B2B、B2C、C2C等常见电子商务模式的工作原理和运营策略。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B2B、B2C、C2C、O2O等2. 电子商务模式的特点:去中间化、个性化、便捷性等3. B2B电子商务模式:工作原理、运营策略4. B2C电子商务模式:工作原理、运营策略5. C2C电子商务模式:工作原理、运营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特点以及B2B、B2C、C2C等电子商务模式的工作原理和运营策略。
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知识点汇总1.1 电子商务的概念与特征1.1.1 电子商务的概念广义的电子商务,包含了现实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商业关系。
(包括客户,商家,服务提供者,生产商,政府等)。
狭义的电子商务,仅指客户与服务提供者或商家(包括我们熟悉的商店、商场等)之间的商务关系,两者虽然在范围大小上不同,但采用的实现技术基本是相同的。
简单来说,电子商务是指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务活动。
1.1.2 电子商务的特征(1)普遍性: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和政府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的新天地。
其应用具备网络信息化社会的普遍性特征。
(2)安全性:在电子商务中,安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它要求网络能提供一种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如加密机制,签名机制,安全管理,存取控制,防火墙。
防病毒保护的,这与传统的商务活动有着很大的不同。
(3)协调性:商务活动本身是一种协调过程,它需要客户与公司内部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间的协调。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它更要求银行,物流,派送中心,通信部门,技术服务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
(4)可扩展性:电子商务在很多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值得企业,商家,消费者等去研究探索。
(5)集成性:电子商务以网络为主,通过网络的方式将原材料,商品或服务消费者,中间商,企业物流等集成在一起。
使得生活节奏变得更加快速,交易变得更加的快捷。
(6)高效性: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网络交易方式,基于网络技术,通过复杂的计算机语言就可以进行交易,不需要太多的人工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人工计算的失误。
1.2 电子商务的组成、基本框架与分类1.2.1 电子商务的组成要素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是由网络,网络用户,网上市场,网上银行,物流派送中心,认证中心六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1)网络:是连接电子商务系统各要素的纽带,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中心,包括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企业外部网。
中职《电子商务基础》教案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电子商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和组成要素。
3. 了解电子商务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 电子商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和组成要素。
3. 电子商务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电子商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和组成要素。
3. 学生小组讨论电子商务的分类和应用领域,并进行展示。
教学资源:1. 电子商务概述PPT。
2.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材料。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讨论和展示的情况。
2. 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电子商务技术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商务所需的技术基础设施。
2. 掌握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
3. 了解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和支付技术。
教学内容:1. 电子商务所需的技术基础设施。
2.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
3.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和支付技术。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电子商务所需的技术基础设施。
2. 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
3. 教师讲解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和支付技术。
教学资源:1. 电子商务技术基础PPT。
2.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材料。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实验的情况。
2. 学生对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设施和安全技术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教学目标:1. 理解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构建和运营。
3. 了解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趋势。
教学内容:1. 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分类和特点。
2. 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构建和运营。
3. 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趋势。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分类和特点。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构建和运营。
3. 学生小组讨论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趋势,并进行展示。
教学资源:1. 电子商务商业模式PPT。
的概述contents •电子商务基本概念与特点•电子商务技术基础与应用•电子商务市场分析与趋势预测•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电子商务对传统产业变革影响•总结:未来电子商务发展展望与挑战目录电子商务基本概念与特点01CATALOGUE电子商务定义及发展历程电子商务定义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电子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所进行的各类商务活动。
发展历程电子商务经历了从电子数据交换(EDI)到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商业活动。
电子商务主要类型与模式主要类型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电子商务可分为B2B(Business-to-Business,企业对企业)、B2C(Business-to-Consumer,企业对消费者)、C2C(Consumer-to-Consumer,消费者对消费者)等类型。
主要模式电子商务模式包括电子市场、电子采购、电子销售、电子拍卖、虚拟社区等。
降低交易成本通过电子化手段进行商务活动,可以减少传统商务活动中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提高交易效率电子商务可以实现全天候、全球化的交易,提高交易效率。
拓展市场范围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拓展全球市场。
增强企业竞争力电子商务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安全问题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电子商务交易存在安全隐患,如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
法律问题电子商务涉及到合同、税收、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技术问题虽然互联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在一些偏远地区或发展中国家,网络覆盖率和网络质量仍然较低,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技术基础与应用02CATALOGUE了解互联网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构成和功能。
互联网基本概念互联网协议与技术网络安全与防护掌握TCP/IP 协议、HTTP 协议、SMTP 协议等互联网基础协议,以及HTML 、CSS 、JavaScript 等前端技术。
第一章认识电子商务一、主要内容与重点本章主要讲述以下五部分内容:1.电子商务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前景:首先介绍电子商务发展的历史轨迹,然后阐述世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最后概括论述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2.电子商务的概念与分类:介绍了电子商务的几种常见的概念,并进行分类,然后分别阐述各类别的服务内容。
3.电子商务交易的基本流转程式:简要介绍一下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由于现在因特网上大多数采用三种商品交易流转程式,对此分别作出介绍。
如网络商品直销的流转程式,企业间网络交易的流转程式,网络商品中介交易的流转程式。
4.电子商务参与各方的法律关系:电子商务作为一门新兴科目,其法律规定也应引起相应重视,在此主要介绍网络交易的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网络商品中心,虚拟银行,认证机构等的法律地位。
5.电子商务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主要讨论电子商务对于企业的价值创造,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最后谈论经济全球化对于电子商务的影响。
学习流程(图1-1)图1-1 第一章“认识电子商务”学习流程二、电子商务的发展: 历史、现状与前景1.电子商务发展的历史轨迹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基本可以分为酝酿起步、迅速膨胀和稳步发展三个阶段。
2. 世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总体概况为2000年到2007年,全球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在北美与欧洲的发达国家中,电子商务的发展并未因为经济的萎缩而受到很大影响。
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是世界上因特网用户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在拉丁美洲与非洲,随着因特网的逐步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有了明显的起色,但总的发展程度仍然比较低。
3.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政府就开始全力推动电子商务的实际运用,在银行业,证券业,海关等方面进行电子商务进程,开通中国商品交易中心,成立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等。
截止2002年12月底,中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了创记录的5910万人。
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内涵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务活动方式,正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那么,电子商务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从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内涵开始。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对于电子商务的定义,世人众说纷纭,国内外的知名组织、专家学者、IT行业及政府部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电子商务作了不同的表述。
所以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全面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为大多数人接受的定义。
下面就是几个在当前比较有代表的定义:1、世界电子商务会议的定义1997年11月,国际商会在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子商务会议(The World Business Agenda for Electronic Commerce),与会者将电子商务定义为: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
从涵盖范围方面可以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
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获得数据(如共享数据库、电子公告牌)以及自动捕获数据(如条形码)等。
2、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的定义《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虽然在标题中提到“电子商务”,在第二条中提供了“电子数据交换”的定义,但《电子商务示范法》并未具体说明“电子商务”系指何物。
在拟定时,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决定,处理当前这一主题时需铭记电子数据交换的广泛涵义,即“电子商务”标题之下可能广泛涉及的电子数据交换在贸易方面的各种用途。
“电子商务”概念所包括的通信手段有以下使用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传递方式:以电子数据交换进行的通信,狭义界定为电子计算机之间以标准格式进行的数据传递;利用公开标准或专有标准进行的电文传递;通过电子手段,例如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自由格式的文本的传递。
3、IT行业的定义(1)IBM公司认为,电子商务是指采用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商务数据交换火热开展商务业务的活动,是在互联网的广阔联系与传统信息技术系统的丰富资源相结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相互关联的动态商务活动。
第一章初识电子商务第一节什么是电子商务什么是电子商务01电子商务的定义02如何在不同层面理解电子商务的内涵01电子商务的定义所谓电子商务,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主要是互联网和内联网买卖、交换、配送商品、服务和信息的过程。
Efraim Turban电子商务是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包括企业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商业交易。
EB=Web+企业业务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在有效利用现代电子工具(计算机网络、现代信息通讯工具)基础上进行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贸易的现代商务活动。
——黄敏学对于“电子”和“商务”的理解第一、“电子”是泛指电子商务实现所依赖的技术基础;第二、“商务”活动既包括对外的交易,也包括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部分。
第三、从电子商务实现的主体来看,至少可以从企业扩展为组织。
02如何在不同层面理解电子商务的内涵电子商务不同层次的内涵微观:对原有模式的彻底颠覆;中观:导致行业之间的边界模糊化;宏观:影响堪比工业革命。
《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性文件》"We are on the verge of a revolution that is just as profound as the change in the economy that came with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Soon electronic networks will allow people to transcend the barriers of time and distance and take advantage of global markets and business opportunities not even imaginable today, opening up a new world of economic possibility and progress."——Vice President Albert Gore, Jr.1760s 第一次工业革命:动力革命——蒸汽时代英国蒸汽机1870s 第二次工业革命:能源革命——电气时代美国电力马云“电子商务”这个词可能很快就被淘汰。
第一章认识电子商务一、主要内容与重点本章主要讲述以下五部分内容:1.电子商务的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前景:首先介绍电子商务发展的历史轨迹,然后阐述世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最后概括论述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2.电子商务的概念与分类:介绍了电子商务的几种常见的概念,并进行分类,然后分别阐述各类别的服务内容。
3.电子商务交易的基本流转程式:简要介绍一下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由于现在因特网上大多数采用三种商品交易流转程式,对此分别作出介绍。
如网络商品直销的流转程式,企业间网络交易的流转程式,网络商品中介交易的流转程式。
4.电子商务参与各方的法律关系:电子商务作为一门新兴科目,其法律规定也应引起相应重视,在此主要介绍网络交易的买卖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网络商品中心,虚拟银行,认证机构等的法律地位。
5.电子商务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主要讨论电子商务对于企业的价值创造,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最后谈论经济全球化对于电子商务的影响。
学习流程(图1-1)图1-1 第一章“认识电子商务”学习流程二、电子商务的发展: 历史、现状与前景1.电子商务发展的历史轨迹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基本可以分为酝酿起步、迅速膨胀和稳步发展三个阶段。
2. 世界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总体概况为2000年到2007年,全球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在北美与欧洲的发达国家中,电子商务的发展并未因为经济的萎缩而受到很大影响。
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是世界上因特网用户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在拉丁美洲与非洲,随着因特网的逐步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有了明显的起色,但总的发展程度仍然比较低。
3.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政府就开始全力推动电子商务的实际运用,在银行业,证券业,海关等方面进行电子商务进程,开通中国商品交易中心,成立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等。
截止2002年12月底,中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了创记录的5910万人。
移动电子商务在过去的两年中逐渐形成市场,成长为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分支服务。
网上采购正在我国逐步推广。
当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从我国整体情况,特别是从企业的情况看,电子商务的大规模普及仍然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4.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国外许多预测公司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大部分仍然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保持着极大的信心。
但同时要注意电子商务发展与因特网的使用人数密切相关。
三、电子商务的概念与分类1.电子商务的概念(1)世界电子商务会议认为“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
”(2)联合国的《示X法》对“电子商业”中的“商业”一词作了广义解释:“使其包括不论是契约型或非契约型的一切商务性质的关系所引起的种种事项。
”(3)笔者认为电子商务系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进行的各类商务活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
(4)Electronic merce与Electronic Business的区别在于e-merce实际上可以涵盖e-business所涵盖的所有内容。
2.电子商务的分类及其服务内容(1)按照交易对象分类,电子商务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企业与政府方面的电子商务。
(2)按照商务活动的内容分类,电子商务主要包括间接电子商务和直接电子商务。
(3)根据使用网络类型的不同,电子商务目前主要有四种形式: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商务、因特网(Internet)商务、Intranet(内联网)商务、移动(mobile)电子商务。
(4)按照服务行业的特点,电子商务可以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型,如金融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等。
四、电子商务交易的基本流转程式1.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交易前的准备,交易谈判和签定合同,办理交易进行前的手续,交易合同的履行和索赔。
2.网络商品直销的流转程式网络商品直销,是指消费者和生产者或者需求方和供应方,直接利用网络形式所开展的买卖活动,B2C电子商务基本属于网络商品直销的X畴。
这种交易的最大特点是供需直接见面,环节少,速度快,费用低。
3.企业间网络交易的流转程式企业间网络交易是B2B电子商务的一种基本形式。
交易从寻找和发现客户出发,企业用因特网发布商业信息,可以方便地了解到世界各地其他企业的购买信息,同时也可以随时被其他企业发现从而进行交易。
4.网络商品中介交易的流转程式网络商品中介交易是通过网络商品交易中心,即通过虚拟网络市场进行的商品交易。
通过网络商品中介进行交易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网络商品中介为买卖双方展现了一个巨大的世界市场。
第二,网络商品交易中心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交易中“拿钱不给货”和“拿货不给钱”两大难题。
第三,在结算方式上,网络商品交易中心一般采用统一集中的结算模式。
五、电子商务参与各方的法律关系在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客户与交易中心、客户与银行、客户、交易中心、银行与认证中心都将彼此发生业务关系,从而产生相应的法律关系。
1. 网络交易中买卖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卖方的义务:(1)按照合同的规定提交标的物及单据。
(2)对标的物的权利承担担保义务。
(3)对标的物的质量承担担保义务。
买方的义务:(1)买方应承担按照网络交易规定方式支付价款的义务。
(2)买方应承担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接受标的物的义务。
(3)买方应当承担对标的物验收的义务。
2. 对买卖双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救济卖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买方可以选择以下救济方法:(1)要求卖方实际履行合同义务,交付替代物或对标的物进行修理、补救;(2)减少支付价款;(3)对迟延或不履行合同要求损失赔偿;(4)解除合同,并要求损害赔偿。
买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卖方可选择以下救济方法:(1)要求买方支付价款、收取货物或履行其它义务,并为此可以规定一段合理额外的延长期限,以便买方履行义务。
(2)损害赔偿,要求买方支付合同价格与转售价之间的差额;(3)解除合同。
3.网络交易中心的法律地位网络交易中心在网络商品中介交易中扮演着介绍、促成和组织者的角色,认真负责地执行买卖双方委托的任务,并积极协助双方当事人成交。
它必须在法律许可的X围内进行活动。
4. 网络交易客户与虚拟银行间的法律关系在电子商务中网络交易客户与虚拟银行的关系变得十分密切。
在电子商务中,虚拟银行同时扮演发送银行和接收银行的角色。
其基本义务是依照客户的指示,准确、及时地完成电子资金划拨。
5.认证机构在电子商务中的法律地位认证中心扮演着一个买卖双方签约、履约的监督管理的角色,买卖双方有义务接受认证中心的监督管理。
在整个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包括电子支付过程中,认证机构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六、电子商务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 电子商务的价值创造电子商务是通过采用网络技术并以因特网作为最基本的沟通手段,将企业的价值主X通过创新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定位,进行持续不断的优化配置。
它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传统的采购、营销及售后服务活动的方式,缩短价值链环节,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
电子商务是因特网发展日臻成熟的直接后果,是网络技术应用新的发展方向。
因特网不仅使电子商务大大超越了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形式所具有的价值,而且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创造带来了一种新的模式。
2.电子商务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电子商务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大幅度降低信息成本,提高信息使用效率。
(2)大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和购买成本。
(3)有利于形成高效流通、交换体制3.电子商务是实现经济变迁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信息经济是从经济角度对信息社会的描述,而从工业社会的产业经济向信息社会的信息经济的转化就是一种经济的变迁。
“经济变迁”的诞生也许更多地包容了世纪之交产业社会向知识社会根本转换历程当中,从经济理论、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到企业经营管理等从宏观到微观的社会经济变革。
而就“变迁”本身而言,它需要变迁的内在和外在动力、变迁的传导形态和变迁的阶段性内容。
变迁的外在动力在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围绕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滞胀”的压力导致新经济增长点的寻找。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业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是由旧的经济形式向新的经济形式的转变,在这样一种转变过程中,电子商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关键性的措施和手段,因为它是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经济连接起来的最有效的桥梁。
电子商务将会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竞争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世界各国纷纷发展电子商务,把它作为迎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
由此可见,发展电子商务已不在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又一次严峻的挑战。
我们必须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4.电子商务发展是促进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必备手段电子商务将政府、企业以及贸易活动所需的其他环节连接到网络信息系统上,在整个供需链与贸易链中,从原材料采购供应到为消费者服务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换、传递和应用集成,并以高效快捷的信息交流与直接应用完成全部商务活动,促进各种要素合理流动,消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制约因素,实现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电子商务帮助企业实现了资源的跨地域传递和信息共享,在传统贸易运行环境下困扰企业的区位劣势和竞争劣势得以克服。
由于信息在互联网中充分、便捷地流动,减少了产品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发展的盲目性,进一步削弱了因不完全信息或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的市场垄断行为,消除了黑箱操作和信用危机,使整个市场秩序得到优化。
5.经济全球化与电子商务全球化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信息行业(IT)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以中国为例,国内生产硬件的IT行业已具备与国际IT业发展相适应的竞争能力。
但软件行业与国外差距较大。
加入WTO要求中国企业迅速采用电子商务的贸易形式,包括网上的B2B和利用EDI 形式。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加入WTO后,销售行为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借助最新网络技术迅速介入全球市场成为出口企业的最佳选择,相当一部分出口额将会有转移到网络上来。
WTO中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服务领域的竞争将愈加激烈。
国外银行业在网络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可能更多地对我国银行造成威胁。
国内配送行业不具备完善的商品配送系统,与国外的差距非常大。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由于所有的信息传递均是在虚拟条件下进行的,商品配送工作的好坏对整个虚拟市场商品的流通将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