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数据的手机与整理.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格式:ppt
- 大小:342.00 KB
- 文档页数:19
6.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2、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了解数据收集的具体方法和基本要求;3、会按要求进行数据的简单分类排序、分组编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包括简单的分类排序和分组编码;难点:如何收集数据并进行分类,排序,分组,编码。
三:教学方法:探索,合作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你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吗?(图片出示福娃)报道一:某网站对五福娃受网友的喜爱程度进行了调查,有14万5964人参与投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人们要经常通过对各种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来掌握一些相关的信息,以便更好的作出决策和判断,我们学生在学习中,也要时刻对有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来了解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以便制定正确的学习奋斗目标。
那么从现在开始呢,我们就一起走进数据的世界,首先,我们来学习6.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我们刚才说了,数据它很重要,但他不会自己出现,而要我们去收集。
那么我们要如何获取生活中我们所需要的数据,也就是如何收集数据呢?好,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看一下以下几个问题。
(二)、数据收集问题1看一看数一数,数一数在这个画面中贝贝、晶晶、欢欢、迎迎的数量。
你知道表格中的数据是通过什么方法收集得到的?[观察并记录]问题2某商场对一组福娃的高度测试示数如下:30.2cm,30.1cm ,30.2cm ,30.0cm ,30.3cm 。
这组数据商场是用什么方法收集得到的呢?[测量并记录]问题3小明从一堆福娃邮票中随机抽取了50张,其中有12张是福娃贝贝。
这个数据小明是用什么方法收集得到的?[实验并记录]问题4某网站从11日晚8点20分公布之时起至13日下午,共有14万5964人参与投票。
调查显示,熊猫娃娃晶晶和火炬娃娃欢欢最受青睐。
以下是网友对吉祥[调查并记录]这组数据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收集得到的呢?[使用互联网查询、查阅文献资料]好!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通过刚才几个问题,你们能归纳出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吗?收集数据的方法:直接观察、测量、调查、实验、查阅资料或上网查阅……现在请同学们把下面左边要获取数据的事件与右边获取数据的方法用线连接。
专题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八大题型】【北师大版】【题型1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1)【题型2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2)【题型3 由统计图推断结论】 (3)【题型4 求统计图的相关数据】 (5)【题型5 根据数据描述求频数】 (6)【题型6 频数分布直方图】 (7)【题型7 与统计图(表)有关的综合题】 (10)【题型8 统计图的选择】 (11)【知识点1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叫做抽样调查。
【题型1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例1】(2023下·河北邯郸·七年级校考期末)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A.调查2022“全国两会”直播的收视率B.调查石家庄市2022年5月1日当天进出主城区的车流量C.调查我校七年级学生入学时的核酸检测结果D.调查“315晚会”期间被曝光的某车企的口碑情况【变式11】(2023下·广西钦州·七年级校考期末)以下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调查的是()A.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B.汽车站对乘客的“车票”进行检查C.学校招聘,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D.了解七(2)班学生的视力情况【变式12】(2023下·山东威海·七年级统考期末)“2001年4月1日,王伟驾驶编号81192战机,面对美国侦察机的侵犯,用生命勇敢捍卫祖国南海领空,22年过去了,我们不会忘记,81192,收到请返航!”为了了解荣成市中学生对该历史事件的知晓情况,分别做了下列三种不同的抽样调查:①随机调查了荣成市1000名初三学生对该历史事件的知晓情况;①调查了荣成市实验中学全体学生对该历史事件的知晓情况;①利用荣成市学籍库随机调查了10%的中学生对该历史事件的知晓情况,你认为抽样最合理的是(填序号).【变式13】(2023下·辽宁盘锦·七年级校考期末)(多选)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A.了解我市居民平均每日废弃口罩的数量,选择全面调查B.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有防腐剂,选择全面调查C.了解某一批次汽车零部件的质量情况,选择抽样调查D.了解我市七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选择抽样调查【知识点2 总体、个体及样本】总体是要考察的全体对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数量的累积,更在于如何进行科学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不仅需要高效的工具和技术手段,更需要严谨的方法和精确的操作。
本文将针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一、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采集信息的过程。
在进行数据收集之前,我们需要确定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目标和需求:明确数据收集的目标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确定自己想要获得的信息是什么,以及这些信息对于解决问题或进行分析的价值。
2. 数据来源:确定数据的来源是数据收集的基础,可以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研究、网络爬虫等多种形式。
不同的数据来源对数据的质量和有效性有着不同的影响。
3. 样本选择:样本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和随机性,即能够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特点,并且具备足够的抽样随机性。
4. 数据收集工具:选择适合的数据收集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根据数据类型和收集方式选择合适的调查问卷、观察记录表、设备等。
二、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整理是指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筛选、清洗、归类和加工的过程。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
1. 数据筛选:在进行数据筛选之前,我们需要根据研究目标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筛选标准。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数据,去除无效数据。
2. 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对原始数据进行去除错误、填充缺失值、处理异常值等处理,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常用的数据清洗方法包括删除重复数据、填补缺失值、处理异常值等。
3. 数据归类:数据归类是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组,便于后续的分析和使用。
根据数据的特点和目标,可以采用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等方法进行数据归类。
4. 数据加工:数据加工是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转换和计算,得到更有意义和深入的指标和结果。
常用的数据加工方法包括数据标准化、数据变换和数据计算等。
三、数据的应用与价值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和挖掘数据的价值。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于企业、组织以及个人的决策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大量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却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一、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指获取、记录和存储数据的过程。
准确和全面的数据收集对于做出准确的决策和有效的分析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
通过设计和分发问卷,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数量化和质量化的数据。
问卷调查可以针对特定群体或广泛的受众,根据需要设定合适的问题类型(多选、单选、开放式问题等)。
2.观察:观察是通过观察和记录事件或行为来收集数据的方法。
观察可以是直接的(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也可以是间接的(观察被研究对象的记录材料或视频资料)。
观察可以提供准确和客观的数据,但需要注意研究者的主观偏见。
3.访谈:访谈是通过与被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或电话交流的方式收集数据。
访谈可以是结构化的(按照预定的问题进行)或非结构化的(自由对话)。
访谈可以提供深入的信息和细节,但可能会受到被访者的偏见或回忆的限制。
二、数据整理数据整理是指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和清理的过程。
数据整理的目的是使数据更易于理解和分析。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1.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指检查和校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据丢失、录入错误等问题。
通过清洗数据,可以去除不准确或无效的数据,确保数据的质量。
2.数据分类:数据分类是将数据按照特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或组别的过程。
分类可以帮助我们对数据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理解。
根据数据的属性和特征,可以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如时间、地理位置、行业等)。
3.数据转换:数据转换是将数据从一种形式或格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格式的过程。
比如将手写的数据转化为电子表格数据,或者将文字数据转化为图表或图形数据。
数据转换可以使数据更易于理解和分析。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小学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与应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小学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与应用数据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数学教育而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领域中常用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并探讨数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数据的收集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最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之一,通过对现实生活场景的观察,可以获得丰富的数据。
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人们出行的方式等,从而收集到相关的数据。
2.调查法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或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向他人收集数据。
在小学数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问卷,调查同学们的喜好、使用的学习工具等。
通过调查,学生可以学会制定问题、收集数据以及整理数据。
3.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人为操作或者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收集数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收集数据。
例如,通过掷骰子来统计各种点数的出现频率,通过投篮实验来观察投篮的成功率等。
二、数据的整理方法1.表格表格是整理数据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将数据以表格形式进行排列,可以清晰地展示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表格来整理数据,并培养学生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数据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图表图表可以将数据抽象地表达出来,使得数据更加直观、易于理解。
在小学数学中,常用的图表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数据绘制图表,并通过观察图表来分析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三、数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统计分析收集和整理的数据可以用于统计分析,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比较、排序和求和等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2.问题解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学生可以根据班级的人数和购买礼品的价格,计算需要多少钱才能购买足够的礼品,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与问题解决能力。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它们为企业、组织和个人提供了无数的机会和洞见。
然而,要从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做出明智的决策,就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本文将探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过程以及其重要性。
一、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获取相关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的数据。
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调查问卷、访谈、实地观察和网络搜索等。
收集数据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目标:在收集数据之前,必须明确收集的目标和所需的信息类型。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更有效地收集和利用数据。
2.选择样本:样本的选择是数据收集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合理的样本选择能够提高数据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3.设计问卷:如果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需要设计合适的问题并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问卷设计的质量对于数据的收集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4.数据采集工具:根据数据的类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工具。
可以通过手动填写表格、使用调查软件或开展实地观察等方式进行数据的采集。
5.数据验证:数据验证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步骤。
可以通过多次采集和比对数据的方式来验证数据的真实性。
二、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整理是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整合,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数据整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清洗:通过去除重复数据、修复错误数据和填充缺失数据等方式,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数据分类:根据数据的特点和属性,对数据进行分类。
可以根据时间、地域、行业等维度对数据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3.数据转换:将数据从一种格式或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种方式,以便更好地展示和分析数据。
数据转换可以包括数值计算、数据透视表的生成等操作。
4.数据可视化:通过使用图表、图形和图像等可视化工具,将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
5.数据存储:将整理后的数据存储到合适的数据库或文件中,以便随时访问和使用。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导学部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做研究报告、制定决策、还是开展市场调查,我们都需要有效地收集和整理数据来支持我们的工作。
本节课将介绍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一、数据的收集1. 定义数据:数据是指通过观察、测量和实验获得的事实或信息,它是对现实世界的描述和记录。
2. 数据的来源:- 调查问卷:设计和发放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收集受访者的意见和观点。
- 记录和档案:查阅企业、机构和个人的记录和档案,获取所需数据。
- 实地观察: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现场情况,收集数据。
- 互联网和数据库:通过搜索引擎、数据库等方式获取数据。
3. 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对数据进行核实和验证,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防止数据的偏见和误导。
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1. 数据整理的目的:将大量的杂乱数据整理成有条理、易于理解的形式,为后续分析和应用提供基础。
2. 数据整理的步骤:- 清理数据:删除重复数据、排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
- 格式化数据:统一数据格式和单位,使之符合统计分析的要求。
- 建立数据库或表格: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分类和层次进行整理,方便后续查找和使用。
3. 数据的分析方法:- 描述统计分析:通过计算数据的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指标,从整体上描述和概括数据的特征。
- 探索性数据分析:通过绘制图表、制作统计图等方式,深入挖掘和解读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 推论统计分析:通过抽样和假设检验等方法,对整体数据进行推论和判断。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我们选取某个企业的销售数据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1. 数据收集:- 对顾客进行调查,获取购买商品的意见和反馈。
- 查阅企业记录和销售档案,获取销售额、销售时间等数据。
- 分析竞争对手的销售数据和市场状况。
2. 数据整理:- 清理数据:删除重复的顾客信息和异常的销售数据。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习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数据分析的重要步骤,它们决定了数据分析的质量和准确性。
正确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探讨一些常用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
一、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是指通过调查、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数据的过程,它是数据分析的基础。
数据的收集可以使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具体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数据的性质和研究目的来决定。
1. 调查方法调查是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之一,可以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进行。
在进行调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制定合理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确保所收集的数据有相关性,并能回答研究问题。
(2)调查对象的选择要有代表性,以保证样本能够真实反映总体情况。
(3)保证调查过程中的隐私和保密,确保被调查者的权益不受损害。
2. 实验方法实验是通过人为操作来观察和测量现象的方法,它常用于控制变量、验证假设等研究中。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制定合理的实验设计,包括选择实验对象、操作方法、实验条件等。
(2)控制实验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充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以备后续整理和分析。
二、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整理是指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清理、转换等处理,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
数据的整理涉及到数据的清洗、转换和汇总等操作。
1. 数据清洗数据清洗是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错误修正、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数据清洗的步骤包括:(1)检查数据的错误和异常值,对于存在错误和异常值的数据进行修正或剔除。
(2)处理缺失值,可以选择补充缺失值、删除缺失值或使用插值等方法来进行处理。
(3)标准化数据格式,例如对日期、时间等数据进行统一的格式转换。
2. 数据转换数据转换是指将原始数据转换成适合分析的形式,常用的数据转换操作包括:(1)数据的编码和解码,将非数值型数据转换成数值型数据,便于计算和分析。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会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与分类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会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与分类数据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个人、企业和组织来说都是无价之宝。
然而,单单拥有大量的数据还不足以发挥其潜力,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并将其分类,以便更好地利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步骤,帮助您掌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技巧。
一、数据的收集1.明确目标和需要:在开始数据收集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我们的目标和需要。
我们要确定我们希望了解什么,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数据。
这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的数据,而不是盲目地收集一切。
2.选择适当的数据收集方法:根据目标和需要,选择适当的数据收集方法非常重要。
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采访、观察、实验等。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单一或多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3.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采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培训相关人员,避免数据收集中的主观因素干扰。
4.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在进行数据收集之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这包括已有的数据库、研究文献、行业报告等。
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同时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相关领域。
二、数据的整理与分类1.数据整理的步骤:数据整理是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排序和清理,使其更易于分析和使用的过程。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数据整理步骤:(1)数据清洗:删除重复数据、处理缺失数据、纠正数据错误等。
(2)数据归档: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归档,方便后续查找和使用。
(3)数据排序:根据某种规则将数据进行排序,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分析。
(4)数据格式化: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格式化,以便更好地展示和分析。
2.数据的分类方法: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数据,我们可以将其进行分类。
数据分类可以按照不同的特征、属性、时间等进行,以满足我们对数据的不同需求。
以下是常见的数据分类方法:(1)按照数据类型分类:将数据分为数值数据和分类数据等。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大班数学教案)导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让学生能够从中发现规律,提升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以大班数学为背景,将介绍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活动。
1. 数据的收集首先,我们需要向学生明确数据的概念。
数据是指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所得到的事实或数字。
数据可以是数量、时间、温度等等。
活动一:找寻身边的数据(实物活动)让学生到班级周围或校园内寻找各种数据,例如学生的身高、体重、喜欢的颜色、家庭成员数量等等。
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并记录下这些数据。
活动二:收集同学的数据(互动活动)让学生与同桌、同学合作,向彼此收集数据。
例如询问同学的年龄、兴趣爱好、家乡等等。
学生可以借助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更多的数据。
2. 数据的整理通过数据的整理与分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关联。
活动三:数据的分类整理(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之前收集到的数据中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整理和分类。
例如,选取“喜欢的水果”为主题,让学生将水果的种类进行分类,制作条形图或饼图进行展示。
活动四:数据的图表展示(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据,选择适当的图表进行展示。
例如,可以选择柱状图、折线图、扇形图等等。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在图表中正确地表示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 数据的应用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数据应用于解决问题。
活动五:数据的问题解决(课堂互动)设计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利用之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解答。
例如,“班级中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家乡的男生和女生比例是多少?”等等。
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预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六:数据的分享与讨论(整理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整理过的数据分享给全班,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通过分享与讨论,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数据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的快速扩散,数据的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意义,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与技巧。
一、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是指获取与特定主题或问题相关的信息。
无论是在科研领域、商业决策中还是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数据的收集都是基础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1. 调查问卷:通过设计问卷并向目标对象发放,可收集到大量的定量和定性数据。
问卷设计要尽量简洁明了,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和开放性,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实地观察:直接观察目标对象并记录相关数据。
实地观察通常适用于研究自然环境、人类行为以及市场需求等领域。
观察者应尽量保持客观中立,避免主观偏见的影响。
3.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书籍、期刊文章、报告等已有的文献资料,获得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数据。
文献研究可以提供历史数据、理论基础和相关案例等,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支持。
4. 实验研究: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控制变量并观察其对结果的影响。
实验研究可以在受控环境中进行,以便获取具有较高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的数据。
二、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整理是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清理和编码,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利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整理方法:1. 数据清理: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检查和筛选,排除异常值和缺失数据,并进行纠正和补充。
数据清理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小后续分析过程中的误差。
2. 数据编码:为了方便数据管理和分析,可以为每个变量设定特定的编码规则。
例如,在心理学实验中,可以将性别编码为0和1,男性为0,女性为1。
数据编码便于后续统计和计算,减少信息的冗余和重复。
3. 数据转换:在进行数据分析时,有时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转换以适应特定的分析方法或模型。
例如,对于回归分析,可以将连续变量进行标准化,以便各个变量之间的比较和权重的确定。
4. 数据存储: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存储,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格式。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小芳想调查某校七年级(3)班全体女生星期日的睡眠状况,则该调查的调查范围是()A. 七年级(3)班全体女生B. 该校全体女生C. 七年级(3)班全体学生D. 该校全体学生某区从参加数学教学质量检测的8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以上数据,解答第2-3题。
2. 被抽取的学生有( )A. 100人B. 108人C. 180人D. 200人A. 35%B. 36%C. 40%D. 50%4.要调查某校学生周日的学习时间,下列调查对象中最合适的是( )A. 选取一个班级的学生B. 选取50名男生C. 选取50名女生D. 在该校各年级随机选取50名学生5.为了了解某市参加中考的25000名学生的身高状况,抽查了其中1200名学生的身高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25000名学生是总体B. 被抽查的1200名学生的身高是总体的一个样本C. 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D. 采用的是全面调查6.为了了解某市2017年中考数学各分数段成绩分布情况,从中抽取150名考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 )A. 150B. 被抽取的150名考生C. 被抽取的15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D. 该市2017年中考数学成绩7.在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A. 了解某省中学生的视力情况B. 了解某校七年级(1)班学生校服的尺码情况C. 检测一批电灯泡的使用寿命D. 调查某栏目的收视率8.当前,“低头族”已成为热门话题之一,小颖为了解路边行人边步行边低头看手机的情况,她应采用的收集数据的方式是( )A. 对学校的同学发放问卷进行调查C. 对在路边行走的行人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D. 对在图书馆里看书的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9.班长对全班同学说:“请同学们投票,选举一位同学.”你认为班长在收集数据过程中的失误是( )A. 没有明确调查问题B. 没有展开调查C. 没有规定调查方法D. 没有确定对象10.有下列说法:①了解全国足球球迷的健康状况适合用抽样调查;②为了调查一个省的环境污染情况,调查了该省省会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利用此调查结果来反映该省的环境污染情况;③某环保网站正在对“支持商店使用环保购物袋”进行在线调查,此种调查结果不具有普遍代表性.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为了调查某区七年级学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答题情况,从全区的数学试卷中随机抽取了10本没有拆封的试卷作为样本,每本含试卷30份.在这次调查中,样本容量是__ __.12. 小丽得到她所在居住楼里的小朋友的年龄数据如下:3,10,11,15,12,8,4,6,9,13,2,1,5,1.小丽获得这组数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13.动物园中有熊猫,孔雀,大象,梅花鹿四种可爱的动物,为了解本班同学喜欢哪种动物的人最多,则调查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14.张明、王成两位同学在七年级10次数学单元自我检测中的成绩如下(成绩均为整数):张明:82,70,95,80,73,98,70,85,90,88;王成:83,62,100,75,93,55,92,73,93,100.如果将90分以上(含90分)的成绩视为优秀,则他们的优秀率分别是____________15. 以下是某班20名同学(男、女生各10名)的身高测量结果(单位:m):1.61(女),1.74(男),1.68(男),1.58(女),1.57(女),1.62(男),1.70(男),1.62(女),1.67(男),1.64(女),1.60(女),1.59(男),1.72(男),1.63(女),1.69(男),1.56(女).这组数据获得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16. 为了了解某市2019年中考数学学科各分数段成绩分布情况,从中抽取15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某地区有8所高中和22所初中,要了解该地区中学生的视力情况,有下列抽样方式①从该地区随机选取一所中学里的学生②从该地区30所中学里随机选取800名学生③从该地区一所高中和一所初中各选取一个年级的学生其中获得的数据最能反映该地区中学生视力情况的是__________18. 下列调查方式:①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采用全面调查方式②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采用抽样调查方式③了解某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抽样调查方式你认为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______19. 下列调查的样本①期中考试后教务处调查某班级里学号个位数是2或6的学生,以了解本班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②在某中学调查全国中学生的健康状况③在某企业中调查我国股民情况具有代表性的是___________20.某地区有36所中学,其中七年级学生共7000名.为了了解该地区七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请你运用所学统计知识,将解决上述问题所要经历的几个主要步骤进行排序:①抽样调查;②设计调查问题;③用样本估计总体;④整理数据;⑤分析数据.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21.某校决定开设晚自修,为了了解家长的想法,学校设计了一张表格,对家长进行了下列几方面的调查:①是否需要晚自修?②如果需要,应排1节,2节还是3节?请你在学校设计的表格中填入相应的调查内容,让家长以画“√”的形式来填写.表格中的A,B,C,D,E分别代表什么?22.某市部分学生参加该省2017年初中数学竞赛决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已知竞赛成绩是整数,试题满分为150分,参赛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如下: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全市共有多少人参加本次数学竞赛决赛,最低分和最高分分别在什么分数段?(2)经竞赛组委会评定,竞赛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的考生均可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励,则该市参加本次竞赛决赛考生的获奖人数和获奖比例是多少?(3)上表还提供了其他信息,例如“60分以下的有105人”等,请你再写出两条此表提供的信息.23.随着《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的热播,剧中的卡通形象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某玩具公司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对剧中“我最喜欢的卡通形象”进行了调查,制成了如图两幅统计图.(两幅统计图均不完整)(1)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2)补全两幅统计图;(3)根据调查结果,该玩具公司准备生产一批毛绒玩具,请你给玩具公司提一条合理化建议.24.为了了解某地区七年级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抽取1000名学生测量体重.在这次调查中,总体、个体和样本各是什么?25.某中学七年级共10个班,为了了解本年级学生一周收看电视节目所用的时间,小亮利用放学时在校门口调查了他认识的60名七年级学生.(1)小亮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2)如果是抽样调查,指出调查的总体、个体和样本容量.(3)根据他的调查结果,能反映七年级同学平均一周收看电视的时间吗?为什么?26. 某市晚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标题为“本市电动自行车合格率为82%”.(1)这则新闻是否说明该市所有品牌的电动自行车的合格率均为82%?(2)你认为这则消息中的数据是来源于普查,还是抽样调查?为什么?(3)如果已知在这次质量监督检查中共查出不合格电动自行车36辆,你能算出共有多少辆电动自行车接受检查了吗?(4)如果在该市一家商场检查了2辆电动自行车发现有1辆不合格,即合格率为50%,是否可以由此断定该晚报上的那则新闻是虚假新闻?为什么?27.对某中学学生户外活动时间进行抽样调查,学校共有学生1500名,其中有男生800名,女生700名,如果样本容量为150,小明现有三种方案:①在七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②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③分别在男生中随机抽取80名,在女生中随机抽取70名进行调查.你觉得哪种方案调查的结果更准确?说说你的理由.28.某个体养鱼户已养鱼两年,头一年放养鲤鱼苗20000尾,到了秋季,想估计一下池塘里还存活多少条鲤鱼,第一次捞一网一共捞到200条,它们全被做上了标记,然后全部放回;第二次捞了两网,一共捞到490条,其中有7条鱼身上有标记.请估计鲤鱼苗头一年的成活率.29.某风景区对5个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进行了调整.据统计,调价前后各景点的游客人数基本不变,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1)该风景区称:调整前后这5个景点的平均收费不变,平均日总收入持平.问:风景区是怎样计算的?(2)另一方面,游客认为调整收费后风景区的平均日总收入相对于调价前实际上增加了约9.4%.问:游客是怎样计算的?(3)你认为风景区和游客哪一个的说法更能反映整体实际情况?30.“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现代很多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之一.根据某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的信息显示,2015~2018年连续四年,该市旅游市场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2015年旅游总人数2.31亿人次,同比增长8.1%;2016年旅游总人数2.52亿人次,同比增长9%;2017年旅游总人数2.61亿人次,同比增长3.6%;2018年旅游总人数2.73亿人次,同比增长4.6%,预计2019年旅游人数与2018年同比增长5%.该市《2018年中秋国庆长假出游趋势报告》显示,人们出行的方式可归纳为四种,即乘火车、乘汽车、坐飞机、其他.其中选择乘火车出行的人数约占47%,选择乘汽车出行的人数约占28%,选择坐飞机出行的人数约占17%.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预计2019年该市旅游总人数约__ __亿人次(精确到0.01亿人次).(2)选择其他出行方式的人数约占__ __.(3)请绘制统计表,将2015~2018年该市旅游总人数表示出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1. 300 12.调查13. 本班的每一个同学14. 30%,50% 15. 测量法16. 被抽取的15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17. ②18. ③19. ①20. ②①④⑤③三、解答题21. 解:A代表不需要晚自修,B代表需要晚自修,C,D,E分别代表排1节,排2节,排3节.22.解:(1)全市共有37+68+95+56+32+12=300(人)参加决赛;最低分在20~39分,最高分在120~150分.(2)获奖人数是95+56+32+12=195(人),获奖比例是195÷300×100%=65%.(3)答案不唯一,如:120分以上(含120分)的有12人;成绩在60~79分的人数最多.23. 解:(1)50名(2)略(3)①多生产喜羊羊和懒羊羊玩具②少生产红太狼玩具(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24. 解:总体:某地区七年级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个体:某地区七年级每名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样本:被抽取的1000名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25.解:(1)小亮的调查是抽样调查.(2)调查的总体是该中学七年级学生一周收看电视节目所用的时间;个体是该中学七年级每个学生一周收看电视节目所用的时间;样本容量是60.(3)这个调查的结果不能反映七年级学生平均一周看电视的时间,因为被抽取的对象都是小亮认识的同学,抽样对象太片面.26. 解:(1)不能说明该市所有品牌的电动自行车的合格率均为82%(2)抽样调查,理由略(3)200辆(4)不可以由此断定该晚报上的那则新闻是虚假新闻,理由略27. 解:方案③调查的结果更准确.理由如下:因为男生户外活动的时间一般会比女生多,所以这两个人群在户外活动的时间上有差因此方案③抽取的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调查的结果更准确.28. 解:设头一年成活的鲤鱼共有x 尾,由题意,得x 200=4907, 解得x =14000.∴成活率为1400020000×100%=70%. 29. 解:(1)风景区是这样计算的:调整前的平均价格为10+10+15+20+255=16(元),调整后的平均价格为5+5+15+25+305=16(元). ∵调整前后的平均价格不变,平均日游客人数基本不变,∴平均日总收入持平.(2)游客是这样计算的:原平均日总收入=10×100+10×100+15×200+20×300+25×200=16000(元), 现平均日总收入=5×100+5×100+15×200+25×300+30×200=17500(元),∴平均日总收入增加了17500-1600016000×100%≈9.4%. (3)游客的说法更能反映整体实际情况.30. 解:(1)2019年该市旅游总人数约2.73(1+5%)≈2.87(亿人次).(2)选择其他出行方式人数约占1-47%-17%-28%=8%.(3)绘制统计表如下:2014~2017年某市旅游总人数。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1. 引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大量的数据被产生和存储。
要从这些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就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的收集是指获取数据的过程,而数据的整理则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理、转换和重组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是获取数据的过程。
数据可以来自多个渠道,包括传感器、数据库、文件等。
在进行数据收集之前,需要确定收集的目标、范围和方法。
2.1 确定收集的目标和范围在进行数据收集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收集的目标和范围。
目标是指收集数据的目的,可以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探索某种关联性,或者用于建立模型等。
范围是指收集数据的时间、地点、样本等限制条件。
2.2 选择合适的数据源根据收集的目标和范围,选择合适的数据源是非常重要的。
数据源可以是传感器、数据库、文件或者网站等。
传感器可以用于收集实时的物理数据,如温度、湿度、位置等。
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提供结构化的数据,如销售记录、用户信息等。
文件中的数据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等不同形式的数据。
网站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数据,如新闻、股票行情、天气等。
2.3 收集数据收集数据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验、观察等方式来获取数据。
对于大规模的数据收集,可以利用网络爬虫技术从网站中自动收集数据。
对于传感器数据,可以使用专门的设备进行监测和记录。
3. 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整理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理、转换和重组的过程。
数据整理是数据分析的重要步骤,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建模非常重要。
3.1 数据清理数据清理是指对异常、缺失、重复、错误等问题进行处理,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清理的方法包括删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去重复等。
3.2 数据转换数据转换是指对数据进行格式转换、编码转换、标准化等操作,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建模。
数据转换的方法包括数据类型转换、缩放、归一化、离散化等。
3.3 数据重组数据重组是指将多个数据源的数据进行合并和重组,以便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