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血清抗体检测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63.50 KB
- 文档页数:41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西医治疗方式有哪些鼻咽癌的俗称是“广东癌”,是因为在南方广东一带较高发。
其实不仅仅是南方,鼻咽癌几乎已经成了我国的比较有特色的代表性癌症。
鼻咽癌主要治疗手段是以放射治疗为主,辅助以化学治疗和手术治疗。
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一、鼻咽癌的早期症状1、鼻塞在鼻咽癌前期发作的时候,患者会出现明显鼻塞的情况,一开始大家只是感觉自己一边的肚子被堵住了,一般,但是之后随着肿瘤的不断加大,大家就会出现两边都会被堵住的感觉,而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变化,大家会发现自己的鼻塞情况,在经过种种治疗方法以后不光没有得到减轻,相反还越来越严重了,那么此时大家就得往鼻咽癌这方面怀疑了。
2、鼻咽癌不但对鼻子直接产生危害和影响,还会对耳朵产生一系列的病变症状,首先表现的就是耳鸣,也会像一般耳鸣那样,但是这时候如果人们只针对对耳鸣的治疗,而没有发现是鼻咽癌的话,就会让病情控制不住更严重,不但耳鸣还会有明显的听力减退,耳朵内部就像有东西堵塞一样,不过这不是两个耳朵都这样,只是一侧耳朵会耳鸣和听力下降明显。
鼻咽癌在早期还是很容易发现的,因为会有经常性的流鼻血的症状,虽然不是每次都出血,但是经常性的出血会让人们引起注意,去医院检查治疗的,如果是在早期发现并对鼻咽癌进行治疗的话,那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能很好的控制病情的发展。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3、头痛头痛也是鼻咽癌早期最为常见的症状,但是相对于而言更不易被大家发觉,因为很多疾病都存在着头痛的症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头痛,到了该疾病,后期发作的时候会导致大家其他部位也会出现疼痛的感觉,比如说额头部位以及整部等等,并且发展到最后大家的整个脑袋都会出现头痛感,在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头痛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到癌症晚期的时候大家就会出现持续性偏头痛的情况,而且部位较为固定。
窗体底端窗体顶端4、涕中带血:涕中带血也是鼻咽癌常见的一种症状。
有些患者会错误的认为是干燥上火所引起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很可能是由于癌组织侵犯了周围血管所造成的,从而导致体重流血的症状。
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观察研究目的研究鼻咽癌血清EB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供临床借鉴。
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接诊且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鼻咽癌病患100例为实验组,另择本院同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
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两组的血清EB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作出比较。
结果实验组的VCA/IgA、Rta/IgG和EBNAI/IgA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
EBNAI/IgA和VCA/IgA的曲线下面积、约登指数均比Rta/IgG高,P<0.05。
实验组VCA/IgA、Rta/IgG和EBNAI/IgA均为阳性的比例为54.0%,比对照组的0.0%高,P<0.05。
结论通过对VCA/IgA、Rat/IgG与EBNAI/IgA进行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鼻咽癌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并能为临床医师治疗鼻咽癌患者提供重要指导。
标签:血清EB病毒;检测结果;鼻咽癌;诊断现阶段,鼻咽癌在我国临床上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能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相关资料中提及,鼻咽癌的发病和EB病毒感染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为此,笔者将以100例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且未经过治疗的鼻咽癌病患以及100名健康体检者(接诊于2016年1月—2018年10月)为对象,着重分析鼻咽癌血清EB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现作出如下报道。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将2016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接诊且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鼻咽癌病患100例为实验组,当中包含有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在15—84岁之间,平均(52.18±10.36)岁;腺癌者,2例;鳞癌者,98例。
将本院同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对照组,当中包含有男性53名、女性47名,年龄在16—85岁之间,平均(52.36±10.47)岁。
所有入选者都签署此研究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能够积极配合完成检查。
2404Guangii MeOaal Journal,Sept.2020,AO42,No.18论著•调查与研究EB病毒抗体筛查对体检人群早期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李卫1黄定贵1瞿申红2何祺1张伶1赖丽平1刘斐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1健康管理中心,2耳鼻咽喉头颈科,3科研实验中心,南宁市530021,电子邮箱:354547070@)【摘要】目的探讨3种EB病毒抗体[R反式激活因子(Rta)-IgG、早期抗原(EA)-IgA和病毒衣壳抗原(VCA)-IgA]筛查对体检人群早期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联用Rta-IgG、EA-IgA和VCA-IgA对22651例体检人群进行筛查,有一项及以上指标阳性者判定为EB病毒血清学阳性。
随访观察EB病毒血清学阳性者的临床表现,对有可疑病灶者进行病理活检及影像学检查以确诊早期鼻咽癌。
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体检者的Rta-IgG、VCA-IgA和EA-IgA阳性检出率,以及EB病毒血清学阳性者Rta-IgG、VCA-IgA和EA-IgA三联检的阳性分布情况。
根据EB病毒抗体情况对体检人群EB病毒血清学阳性者进行分层评估:Rta-IgG、EA-IgA和VCA-/A3项检测指标均阳性为高危组,其中2项指标阳性为中危组,仅1项指标阳性为低危组。
结果22651例体检者中共筛查出EB病毒阳性1631例,总阳性率为7.20%,其中女性阳性率(8.04%"高于男性(6.62%)(P<0.05)。
不同年龄组体检者Rta-IgG、EA-IgA和VCA-IgA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后以上3种血清学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升高。
在单项指标阳性中,VCA-/A的阳性检出率较高(56.65%),且30-40岁、51~60岁和61~70岁年龄组女性的VCA-IgA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P<0.05);在不同组合指标阳性中,Rta-IgG+VCA-IgA的阳性检出率较高(7.91%)。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用于诊断鼻咽癌的效果观察1. 引言1.1 背景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已有研究表明埃波斯坦-巴尔病毒(EB病毒)可能与鼻咽癌的发展密切相关。
EB病毒是一种常见的人类病毒,感染后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淋巴瘤和鼻咽癌等。
检测EB病毒在鼻咽癌中的存在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和研究中。
免疫组化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特定抗原的表达水平来判断肿瘤的类型和分级,而原位杂交技术则可以检测病毒的核酸序列,从而确定病毒的存在。
双标记技术结合了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的优势,可以同时检测抗原和核酸,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在鼻咽癌中的存在,探讨其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通过对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在诊断鼻咽癌中的应用效果。
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而EB病毒被认为是导致鼻咽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检测EB病毒在鼻咽组织中的存在情况,可以帮助早期诊断和治疗鼻咽癌。
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通过特定抗体与靶分子结合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检测出EB病毒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而原位杂交技术则可以帮助我们检测出EB病毒的基因组在组织中的存在情况。
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双标记,不仅可以提高对EB病毒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同时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病毒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验证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断方法,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和治疗鼻咽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3 意义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诊治的研究进展摘要】鼻咽癌是恶性肿瘤的一种,主要发生在鼻咽腔的顶部以及侧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出现听力下降、鼻塞、涕中带血、头痛等临床症状,通过调查发现,鼻咽癌与EB病毒之间的联系紧密,人体在感染病毒时,在多种特异性抗原介导的作用下,很有可能会发展成鼻咽癌。
所以现阶段针对鼻咽癌的高危人群需要筛查EB病毒抗体,在其基础上应用病毒相关疫苗、过继性免疫治疗等手段,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预后情况。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诊治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希望为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EB病毒感染;鼻咽癌;诊治;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8-0017-02Research progress on EB virus infection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ing Chunyu,Wei YanDepartment of Hematology,The No.8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People's Hospital of Guigang City,Guigang,Guangxi 537100,China 【Abstract】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s a kind of malignant tumor,mainly in snuff at the top of the cavity and the side wall,has the high incidence of adisease,patients after onset,can appear of hearing loss,nasal congestion,cried,clinical symptoms such as headaches, through the survey found that between NPC and 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when human infection,in under the action of a variety of specific antigen mediated,are more likely to develop into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Therefore,EB virus antibodies should be screened for high-risk groups of nasopharyngeal cancer at the present stage,and virus-related vaccines and adoptive immunotherapy should be applied on this basis,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Based on this,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B virus infection and nasopharyngeal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hoping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people.【Key words】EB virus infection;Nasopharyngeal carcinoma;Diagnosis and Treatment;Progress鼻咽癌在东南亚、东亚、东非等地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鼻咽癌在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在确诊时,已经发展成中、晚期,在发病机制上,鼻咽癌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如EB病毒感染、饮食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其中我国对EB病毒感染研究最为深入,表明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的诊治具有密切的联系。
鼻咽癌高发区胃癌患者血清中 EB 病毒抗体水平分析苏年华;季明芳;冯谦谨;李付贵【摘要】目的:检测中山地区胃癌患者血清中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 病毒)核抗原1-IgA(NA1-IgA)、EB 病毒 Zta蛋白 IgA(Zta-IgA)、衣壳抗原-IgA(VCA-IgA),探讨EB 病毒抗体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0例胃癌患者、2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 NA1-IgA、Zta-IgA 和 VCA-IgA的水平进行测定。
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三种 EB 病毒抗体总阳性率为21.00%,与健康体检者(7.0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EB 病毒抗体阳性以低分化腺癌多见,双抗体(Zta-IgA 和VCA-IgA)阳性的胃癌共有4例且均为低分化腺癌;在低分化腺癌与中高分化腺癌中,EB 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00%(15/60)、16.67%(5/30)。
结论胃癌患者血清中 EB 病毒抗体表达量升高,双抗体的阳性表达可能与胃癌的恶性程度相关,为 EB 病毒与胃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Objective To detect three kinds of serum Epstein-Barr virus (EBV)IgA antibodies (inclu-ding core antigen 1 IgA,Zta IgA and capsid protein antigen IgA)levels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n Zhongshan District,so as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EBV antibody in serum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The determination of serum EBV core antigen 1 IgA,Zta IgA and capsid protein antigen IgA levels for was per-formed for 100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nd 200 by using an ELISA techniqu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donors (with positive rate of 7.00%),the total positive rate of the three kinds of EBV antibodies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as 21.00%,which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01 ).Positive EBV antibody occurred mostly in low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4 casescarried double positive antibodies (Zta IgA and capsid protein antigen IgA)and all of them were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as poorly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In patients with poorly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and medium/high differentiation adeno-carcinoma,the EBV antibody positive rate was 25.00% (15/60)and 1 6.67% (5/30). Conclusion Serum EBV antibody expressions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ncreased.Double antibody positive expressions may be re-lated to the malignant degree of gastric cancer,which provided a reference evide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BV and gastric cancer.【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8)002【总页数】4页(P146-149)【关键词】胃肿瘤;疱疹病毒 4 型,人;抗体;血清【作者】苏年华;季明芳;冯谦谨;李付贵【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研究所,广东中山 528403;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研究所,广东中山 528403;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研究所,广东中山 528403;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研究所,广东中山 5284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R373.9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居各类恶性肿瘤第2位[1],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
血清EB 病毒Rta-IgG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血清EB病毒蛋白抗体(Rta-IgG)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鼻咽喉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未经过治疗的鼻咽癌患者80例,另随机选取同期到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80名、肝癌及胃癌患者各20例。
分别检测Rta-IgG在鼻咽癌患者、健康人、肝癌及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Rta-IgG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期间关系。
结果:80例鼻咽癌患者血清Rta-IgG抗体阳性为71例(88.75%),80名体检健康人血清Rta-IgG抗体显阳性为5例(6.25%),20例肝癌患者血清Rta-IgG抗体阳性为3例(15.00%),20例胃癌患者血清Rta-IgG抗体阳性为2例(10.00%)。
鼻咽癌患者Rta-IgG阳性率高于健康人群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高于肝癌及胃癌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Rta-IgG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析关系不明显。
结论:血清Rta-IgG水平值对鼻咽癌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鼻咽癌;Rta-IgG抗体;临床诊断鼻咽癌(NPC)在两广及福建等地区的发病率较高[1]。
临床上鼻咽癌是指一种源自鼻咽部上皮组织中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病死率较高。
早期特异性筛选有助于及早发现并进行有效及时治疗,是提高患者生产率的有效手段。
血清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2],越来越多研究证明EB病毒的相关指标可以作为诊断鼻咽癌的标志物。
为研究血清EB病毒Rta-IgG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笔者选取我院鼻咽癌患者及同期体检健康人群、胃癌及肺癌患者进行比较Rta-IgG阳性率差异。
现将探究分析的方法、结果及结论整理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选取我院鼻咽喉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鼻咽癌并且未经过治疗的8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范围为19~82岁。
探讨EB病毒抗体对鼻咽癌筛查和疗效的临床价值李仕伟;林艳丽;瞿卫;王自正【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16(023)001【总页数】2页(P113-114)【关键词】鼻咽癌;EB病毒;VCA-IgA;EA-IgG;NA1-IgA【作者】李仕伟;林艳丽;瞿卫;王自正【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临床核医学中心,江苏南京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临床核医学中心,江苏南京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临床核医学中心,江苏南京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临床核医学中心,江苏南京210006【正文语种】中文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属疱疹病毒科,为线形双链DNA病毒,人类是 EBV唯一天然宿主。
EBV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感染淋巴细胞。
据报道,我国95%以上人群在3~5岁时已感染了EBV[1]。
这些被感染的B淋巴细胞大量进入血液循环而造成全身性感染,并可长期潜伏在人体淋巴组织中,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 EBV活化形成复发感染。
鼻咽癌与 EBV感染的关系十分密切,绝大多数鼻咽癌患者中均具有较高的抗EBV抗原的抗体[2]。
故我们检测 EBV相关抗原的抗体(VCA-IgA、EA-IgG和NA1-IgA)对鼻咽癌患者和正常人组进行检测,其结果如下: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对已确诊鼻咽癌患者59例,其中(男45例,女19例),年龄37~75岁。
采用鼻咽癌2008分期以鼻咽镜活检鼻咽组织明确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鼻咽癌 EBV携带者以抽血血清中的抗体阳性为确诊依据,具体标准:VCA-IgA、EA-IgG和NA1-IgA稀释度1∶10。
并在治疗后进行三项抗体复查。
同期体检健康者 50例为照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22~70岁。
2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
VCA-IgA、EA-IgG和NA1-IgA的测定实验前准备:将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放置室内温(18~25℃)平衡30分钟,取1包洗液用500mL纯化水溶解后备用,将恒温箱或水浴箱设备温度调整37℃,待温度稳定后使用。
EB病毒DNA血清学检测在鼻咽癌中的应用鼻咽癌是我国华南地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与之密切相关,肿瘤组织中常可以检测出EB病毒。
本文参考国内外有关血清E B 病毒DNA检测用于鼻咽癌筛查、诊断、疗效预测及判断预后等方面的有关文章,对现状作一综述。
标签:EB病毒;鼻咽癌;筛查;预测1 EBV DNA与诊断1998年泰国Mutirangura等发现鼻咽癌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出EBV DNA,且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1]。
马来西亚Chai SJ等进行的一个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对390例经病理确诊而尚未治疗鼻咽癌患者和41例健康对照人群及31例非恶性疾病患者采用定量PCR方法进行血浆EBV DNA 检测发现,其阳性率分别为89.7% (350/390),12.2% (5/ 41)和6.5% (2/31)。
中位浓度分别为6582 copies/ml (777-47,035 copies/ml),0 copies/ml和0 copies/ml,p<0.001。
健康人群与非恶性肿瘤患者EBV DNA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459)[2]。
以上各报导阳性率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检测方法、不同地区鼻咽癌患者EB病毒的感染特征不同有关,但均提示血浆EBV DNA检测在诊断和与其他头颈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
2 EBV DNA与分期、肿瘤体积香港的Chan等发现血浆EBV DNA浓度与异基因移植裸鼠肿瘤质量成线性关系[3],香港的Edward等对21例局部/区域复发或残留的鼻咽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前中后检测患者的血浆EBV DNA浓度的检测发现,术后患者EBV DNA浓度明显下降[4]。
Lo等对10例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水平作每天检测发现,所有患者血浆EBV DNA在最初治疗的1w内均出现一过性升高,这种现象与治疗诱导癌细胞死亡释放EBV DNA入血一致。
以上均提示了血浆中的EBV DNA来源于原发肿瘤组织中,血浆中的EBV DNA是由鼻咽癌组织中释放入血,因此血浆中EBV DNA的浓度可能反映原发肿瘤的大小。
EB病毒感染的免疫血清学检测与生物学测定在鼻咽癌中的I临床应用价值马德佳;何新发;李燕妮【摘要】目的探讨和评价4种最常用的EB病毒抗体及EBV-DNA含量在鼻咽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单独检测以何者为优良,以及采用何种组合在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疗效监测、转移、复发和预后判断中为最客观、最具代表性和最有效的组合.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4种最常用的EB病毒抗体以及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浆EBV-DNA含量.结果血浆EBV-DNA,血清学的EBNAl-IgA敏感度、特异度最高;4种最常用的EB病毒抗体和EBV-DNA鼻咽癌组分别与鼻息肉组、慢性鼻咽炎组、颈部淋巴结炎组及正常成年人对照组阳性人群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头颈部恶性淋巴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NAl-IgA、Zta-IgA、EBV-DNA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最高.结论EB病毒抗体及EBV-DNA在鼻咽癌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价值.【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1(022)015【总页数】3页(P105-107)【关键词】鼻咽癌肿瘤/临床应用;Epsteirr Barr病毒;血清学与生物学【作者】马德佳;何新发;李燕妮【作者单位】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广西玉林,537000;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广西玉林,537000;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广西玉林,5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3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是一种重要的感染人类的DNA病毒,它通过密切接触而感染人类,它在全球普遍存在,90%以上的人在3~5岁就感染过EB病毒,它不仅与中国南方鼻咽癌(NPC)有关,还与淋巴瘤、胃癌、乳腺癌、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免疫功能降低后的淋巴增生性疾病有关[1],而且正常人群也有一定程度的阳性率,所以多数EB病毒抗体阳性者也未必是NPC患者,且不一定发生NP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