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春华--建筑设备教学课件》第七章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第一节二
- 格式:ppt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19
建筑物的防雷与安全用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雷电的基本知识,知道雷电对建筑物的影响。
2. 掌握建筑物的防雷措施,提高学生的防雷意识。
3. 让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学会正确使用电器设备。
4. 培养学生遵守用电安全规范,预防电器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教学内容1. 雷电的基本知识:雷电的形成、雷电的种类、雷电的能量等。
2. 雷电对建筑物的影响: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等。
3.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避雷针、避雷带、防雷接地等。
4. 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等。
5.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开关、插座、电线、电缆等。
6. 用电安全规范:定期检查电器设备、使用合格电器产品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雷电知识、防雷措施和安全用电原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电器安全事故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遵守用电安全规范。
四、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电器设备模型、示意图等教学道具。
3. 安全用电宣传材料、挂图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雷电知识、防雷措施和安全用电原则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分析电器安全事故原因的能力。
3. 实践操作:检查学生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遵守用电安全规范的情况。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雷电现象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建筑物的防雷与安全用电主题。
2. 讲解雷电知识:介绍雷电的形成、种类和能量,使学生了解雷电对建筑物的影响。
3. 讲解防雷措施:讲解避雷针、避雷带、防雷接地的作用和原理,强调建筑物防雷的重要性。
4. 安全用电原则:教育学生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提高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5.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教授开关、插座、电线、电缆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醒学生注意用电安全。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雷电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防雷措施。
建筑物的防雷与安全用电课题引入:1、请观看下面图片反映的自然现象云层对云层闪电云层对地闪电2、造成的危害举例配电柜被损坏厂房被击毁建筑物被烧毁人员被击伤第六章建筑物防雷与安全用电主要内容:一、雷电的基本知识二、建筑防雷装置和防护方法三、建筑防雷分级及要求学习目标:1、了解雷电的形式和危害2、熟悉常用防雷装置的构成及相关知识3、初步掌握建筑防雷平面图的识读4、了解我国对建筑防雷的要求和措施教学重点:三种防雷装置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及特征要求教学难点:电磁感觉雷和静电感觉雷的防护机理课时安排:2学时适用班级:12工民建教学过程:第一节建筑物的防雷一、雷电的基本知识雷电是在云层之间或云层和大地之间发生放电的一种季节性的自然现象。
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掌握与利用雷电,仍处于防范其造成灾害的阶段。
在雷雨季节时,地面的气温变化很不均,当气温升高时,会形成一股上升的气流。
这种上升的气流,因含有大量的水蒸汽,在受到高空中高速低温气流的吹袭,会凝结并分裂为一些小水滴和较大的水滴。
它们带有不同的电荷。
形成机理浅析:较大的水滴带有正电,并以雨的形式降落到地面,而较小的水滴带有负电,仍飘浮在空中,而且有时会被气流携走,于是云就由于电荷的分离,形成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
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便冲破空气的绝缘,形成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进而发出强烈的光和声,这就是人们常见的雷电。
雷云层和大地接近时,使地面也感应出相反电荷。
1、雷电云图2、雷电形成图3、雷云放电演示流光放电梯级下行先导上行先导回击后续闪击4、雷电活动规律雷电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
地球上任何时候都有雷电在活动。
据统计,每秒钟造就1800阵雷雨,往往伴随600次闪电,其中就有100个炸雷击落地面,造成建筑物破坏,毙伤人、畜等。
因此,了解雷电生发生的规律,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和自救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雷电活动从季节来讲以夏季最活跃,冬季最少。
从地区分布来讲是赤道附近最活跃,并随着纬度升高而减少,极地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