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肺痨
- 格式:ppt
- 大小:477.50 KB
- 文档页数:50
中医内科学——肺痨气阴耗伤——保真汤——阴阳解析保真汤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药物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肺痨患者的气阴耗伤症状。
本文将从中医内科学的角度,对肺痨气阴耗伤以及保真汤的阴阳解析进行探讨。
一、肺痨气阴耗伤的概念与病机1. 概念:肺痨,即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肺痨气阴耗伤是指肺痨病理过程中,气阴两虚导致的相关病理变化。
2. 病机:中医认为,肺为水道之官,主司呼吸,气机升降和肃降清化等功能。
肺痨患者由于病邪入侵或体质虚弱,导致肺气受损,肺阴耗损,从而出现气阴耗伤症状。
二、保真汤的药物组成及药理作用保真汤是由中药组成的方剂,主要包括人参、麦冬、石膏、栀子和生地黄等药物。
1. 人参:具有补气益肺,益阴生津的功效。
能够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改善气虚症状。
2. 麦冬:有滋阴润肺,清热止渴的作用。
可以增加肺部的阴液,缓解阴虚、热盛等症状。
3. 石膏:有清热解毒,降火止渴的功效。
可以清除肺痨患者体内的病毒和毒素,减轻炎症反应。
4. 栀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镇痛的作用。
可以减轻肺痨患者的咳嗽和胸闷症状。
5. 生地黄:有滋阴清热,养阴生津的功效。
可以增加体内的阴液,缓解肺痨患者的阴虚症状。
三、保真汤的阴阳解析及临床应用1. 阴阳解析:保真汤以人参、麦冬、生地黄为阳药,以石膏、栀子为阴药。
通过平衡阴阳的关系,调节肺脏的阴阳平衡,修复和强化机体的正气和阴液,从而达到治疗肺痨气阴耗伤的目的。
2. 临床应用:保真汤一般用于肺痨气阴两虚,阴虚内热,咳嗽痰多,口干舌燥,身热盗汗等症状。
通过药物组合和配伍原则,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增强体质,并辅助抗结核药物的疗效。
四、保真汤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1. 疗效评价:临床研究表明,保真汤可以显著减轻肺痨患者的咳嗽、胸闷、盗汗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保真汤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结核的治疗和康复。
2. 安全性评价:保真汤作为传统中药方剂,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安全性相对较高。
中医内科学——肺痨细目一:概述一、肺痨的概念及源流1.肺痨的概念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
临床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2.肺痨的源流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
在春秋战国至东汉末期,认为本病属慢性劳损性疾病。
在魏晋到北宋时期,已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的特点。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提出本病是由“肺虫”引起,说:“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体,故成瘵疾,咯血声嘶。
”到唐宋明清时期,明确了本病的病位、病机和治则。
朱丹溪倡“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
葛可久《十药神书》收载十方,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治疗肺痨专著。
明·虞抟《医学正传·劳极》则提出“杀虫”和“补虚”的两大治疗原则。
二、肺痨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及其传染特点,与西医学的肺结核基本相同。
若因肺系其他疾病引起的肺脏劳损,也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肺痨的常见病因外因:感染“瘵虫”。
内因:禀赋不足、酒色过度、病后失调、营养不良。
二、肺痨的主要病机及转化肺痨的病位在肺,肺脏本体虚弱,卫外功能不强,或因其他脏器病变耗伤肺气,导致肺虚,则“瘵虫”极易犯肺,侵蚀肺体,而致发病。
但可传及其他脏腑,尤以脾肾为主,同时也涉及心肝。
肺虚肾失滋生之源,或肾虚相火灼金,上耗母气,可致“肺肾两虚”。
肺虚不能制肝,肾虚不能养肝,或肺虚心火乘客,肾虚水不济火,可致心肝火旺。
久延而病重者,因精血亏损可以发展到肺、脾、肾三脏交亏,甚则肺虚不能佐心治节血脉之运行,而致气虚血瘀。
病理性质主要在阴虚,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
一般而言,初起肺体受损,肺阴耗伤,肺失滋润,故见肺阴亏损之候;继则阴虚生内热,而致阴虚火旺;或因阴伤气耗,阴虚不能化气,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而见阴阳两虚之候。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肺痨的诊断要点1.有与肺痨病人的长期密切接触史。
2.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形体明显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
中医内科学(肺痨)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A3型题 4. A3型题 5. B1型题 6. X型题1.治疗虚火灼肺型肺痨应首选A.百合固金汤B.月华丸C.保真汤D.补肺汤E.知柏地黄丸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2.肺痨以咳血、咯血为主症者,方选A.白芨枇杷丸B.六味地黄丸C.十灰散D.归脾汤E.百合固金汤正确答案:A解析:十灰散治火热炽盛血证,归脾汤治脾不统血。
知识模块:中医内科学3.肺痨以潮热骨蒸为主症者,方选A.小柴胡汤B.补天大造丸C.月华丸D.参苓白术散E.柴胡清骨散正确答案:E解析:柴胡清骨散、秦艽鳖甲散均是治疗骨蒸劳热的专方。
知识模块:中医内科学4.肺痨病理性质基本以下列哪项为主A.阴虚B.气阴两虚C.肺肾两虚D.阴阳两虚E.阴虚肺燥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5.肺痨病久,呈现消瘦,而色萎黄,腹泻纳减,治疗宜用A.培土生金法B.养阴益脾法C.补肾养阴法D.养阴润肺法E.滋阴降火法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6.肺痨虚火灼肺,咳血较著者,在辨证方中宜加入A.当归、三七B.泽兰、红花C.黑山栀D.冬虫夏草、蛤蚧E.术蝴蝶、诃子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7.肺痨出现干咳,咳血,口干咽燥,潮热,盗汗,面色潮红。
治疗宜A.补肺汤B.左归丸C.右归丸D.沙参麦冬汤E.四物汤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内科学8.治疗肺痨各型的首选方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阴虚火旺用百合固金汤B.肺阴亏虚用一贯煎C.阴阳两虚用补天大造丸D.气阴耗伤用保真汤E.肺阴亏虚用月华丸正确答案:B解析:一贯煎为治疗肝阴虚胁痛的专方。
知识模块:中医内科学9.患者,男,36岁,面瘦骨立,两颧红赤,时咳,痰如米粥并挟血块和血丝,咳声低怯,胸闷,心悸气短,眩晕耳鸣,盗汗,肌肤燥热,手足心发热,口干不欲饮,腹胀纳呆,腹泻每日4~5次,困倦乏力而卧床不起,舌质红而少津,舌边有齿痕,脉沉细数无力。
肺痨六大主症的医书
肺痨是一种传染病,也被称为结核病。
它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以影响其他部位。
在传统的中医医学中,肺痨被认为是由外感风寒、湿邪入侵肺部引起的。
以下是肺痨六大主症的医书:
一、咳嗽:肺痨的主要症状之一是咳嗽。
咳嗽可能是干的或带有痰液的。
痰液可能是白色或黄色的。
咳嗽可能会持续数周或数月。
二、喘息:另一个主要症状是喘息。
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或气喘。
喘息可能会在晚上或早上加重。
三、盗汗:肺痨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盗汗。
盗汗是指在夜间或早晨出现的大量出汗。
这可能会让患者感到虚弱和疲劳。
四、发热:肺痨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
发热可能是轻微的,也可能是高烧。
在一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寒战。
五、消瘦:肺痨常常导致患者消瘦。
这可能是由于身体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物质。
患者还可能会感到虚弱和疲劳。
六、胸痛:肺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胸痛。
这可能是由于肺部受到感染或受损。
胸痛可能会加重咳嗽和呼吸困难。
以上是肺痨六大主症的医书,如果您出现这些症状,请及时就医。
- 1 -。
中医内科学肺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疾病属于肺痨的症状?A. 高热盗汗B. 咳嗽咯血C. 胸闷气短D. 食欲不振答案:B2. 肺痨属于中医的哪个病症?A. 痹症B. 虚证C. 寒症D. 实证答案:D3. 肺痨属于中医的哪个脏腑?A. 肝B. 脾C. 心D. 肺答案:D4. 中医辨证中,肺痨常见的舌脉特点是什么?A. 舌苔薄白,脉细弱B. 舌苔黄腻,脉滑数C. 舌苔白厚,脉沉细D. 舌苔黄薄,脉细涩答案:C5. 肺痨的中医治疗原则是什么?A. 补肺益气B. 清热解毒C. 调理脾胃D. 化痰止咳答案:A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肺痨是由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答案:错误2. 肺痨的中医治疗注重调养和补益。
答案:正确3. 肺痨患者在中医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
答案:正确4. 中医内科学肺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针灸疗法来进行。
答案:错误5. 中医内科学肺痨的治疗过程中,对病情的观察非常重要。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肺痨的中医病因学解释是什么?答:肺痨是由于感受外邪,或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湿热瘀阻等因素引起肺气郁结,导致肺气壅盛,导致肺痨。
2. 肺痨的中医病机学解释是什么?答:肺痨的病机是肺气郁结,肺肾两脏阴阳失调,导致肺肾阴虚燥热内生,形成痰火互结。
3. 肺痨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有哪些?答:肺痨的辨证分型包括湿热瘀阻型、阴虚燥热型、痰火互结型等。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益气补肺等。
四、论述题请你简要描述中医内科学肺痨的综合治疗和调养方法,包括饮食调理、生活习惯改变等。
答:在中医内科学中,肺痨的综合治疗和调养方法非常重要。
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调理是一种非常关键的方法。
饮食上,患者应注重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
同时,应多摄入一些具有润肺、养阴作用的食物,如梨、银耳、蜂蜜等。
此外,还需要改变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