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培训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01 MB
- 文档页数:37
列尾装置管理及防护列车是一种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安全运营是关系到广大乘客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
列尾装置是列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列车的性能影响很大。
因此,列尾装置的管理及防护是列车运输安全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就列尾装置的管理及防护问题进行探讨。
一、列尾装置的管理1.1 正确使用列尾装置列尾装置是用来连接列车的后面部分的一个装置,一般包括缓冲器、钩缓器、空气管路等部分。
在列车的运行过程中,列尾装置的正确使用能够有效地确保列车的行驶平稳,防止列车发生碰撞事故。
1.2 维护列尾装置对于列尾装置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定期检查、保养以及更换损坏的部件等。
这些工作的实施能够确保列车的列尾装置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更好地保护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1.3 监测列尾装置的工作状态列尾装置的工作状态与列车行驶的安全性息息相关。
因此,在列车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该装置进行不断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故障和问题。
1.4 对列尾装置的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需要对列尾装置的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制定明确的使用标准和操作规程,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防止人为因素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同时,实行规范化管理还能提高列车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二、列尾装置的防护2.1 防止碰撞事故的发生当列车行驶时,很容易发生与其他车辆的碰撞事故。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发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列尾装置。
例如,在列车的后面设置隔离栏杆、屏蔽网等设施,将列车与其他车辆隔离开来,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2.2 防止列车与隧道、桥梁等建筑物的冲撞有些桥梁和隧道的通行高度比较矮,当列车行驶时容易与其发生冲撞事故。
因此,在这些地方需要加设防护装置,例如建筑物前设置高强度的护栏,能够有效地避免列车与建筑物的冲撞事故发生。
2.3 避免列车快速行驶时的侧翻事故当列车快速行驶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车头可能倾斜,从而导致侧翻。
这种事故对乘客的生命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西安铁路局旅客列车开通使用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行车组织办法(摘录)1 设备组成旅客列车(动车组列车除外,下同)开通使用的客车列尾系统由列车防护报警设备(以下简称LBJ)和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以下简称KLW)两部分组成,是保证旅客列车行车安全的重要设备。
2 行车组织要求2.1旅客列车开通使用客车列尾系统后,依靠客车列尾系统实现列车尾部风压查询、风压自动提示、辅助排风制动和列车防护报警等功能,不再设运转车长,原运转车长的部分职能分别由司机、车辆乘务员和车站人员担任。
2.2旅客列车在区间的有关行车作业,车辆乘务员、列车乘务员应按司机的指挥进行。
《技规》、《行规》其它条款中有关列车被迫停车的应急处理规定,车辆乘务员、列车乘务员等均要听从司机指挥,协助处理有关行车、列车防护和事故救援等事宜。
2.3列车始发前、更换机车或机车乘务组时,司机应与车辆乘务员联系互相通报姓名、ID号,核对时钟。
2.4旅客列车需进行制动机简略试验时由司机负责。
客车列尾系统故障或停用时,在车站有列检作业的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作业的以及在区间由车辆乘务员负责。
2.5旅客列车需进行制动机贯通试验时由司机负责。
客车列尾系统故障或停用时,由车辆乘务员负责核对尾部风压。
2.6发车前和列车出站后,司机要及时通过客车列尾系统确认列车尾部风压,客车列尾系统故障或停用时,接司机通知后,车辆乘务员及时检查列车尾部风压,并向司机通报。
3 列车运行3.1列车发车:(1)列车在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线路所)发车时,车站发车人员(助理值班员,无助理值班员的车站由车站指定胜任人员)按规定确认发车条件。
车站发车人员确认旅客列车旅客上下、行包装卸和列检作业完了,具备发车条件后,直接向司机显示发车信号。
通信记录装置良好的车站,准许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发车。
(2)列车在非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线路所)发车时,由车站值班员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司机发车;CTC 区段由司机确认具备发车条件后直接起动列车。
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讲义一、概述列尾装置全称为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是货车取消守车后,在尾部无人职守情况下,为了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而研制的、综合应用计算机编码、无线遥控、语音合成、计算机处理等技术的专用安全防护设备,也是重要的铁路行车设备。
通过列尾装置,机车乘务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列车尾部风压,当列车尾部风管因非正常泄露低于规定限值时,该设备可以自动报警;当车辆折角塞门被意外关闭时,机车乘务员可操纵列车尾部装置进行尾部排风辅助制动,以防止列车“放飏”事故;该设备还可兼作列车昼夜尾部标志(白天用红白相间斜彩条标识,夜间用红色发光管闪光标识),除对列车起防护作用之外,还用以表示列车完整、标示列车尾部的位置等。
二、普通列尾装置的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一)普通列尾装置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列车机车部分:列尾装置司机控制盒,可选固定机车控制盒或手持控制台。
列尾控制盒的附属设备包括列尾装置输号器、列尾装置司机控制盒检测仪、列尾装置司机控制盒数据转存仪、列尾装置车载电台。
2.列车尾部部分:列尾装置尾部主机(简称列尾主机)。
列尾主机附属设备包括,中继器、检测台、确认仪、主机电池、电池充电器、列尾数据读取仪、简易场强仪、屏蔽室。
3.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数据处理系统。
主要由计算机和数据下载、处理软件构成,可以对列尾装置有关数据进行下载分析。
(二)列尾装置的工作原理1.列尾主机的主要功能列尾主机是封装于全封闭壳体内的系统。
由高集成微控制器系统、列尾装置运用数据记录、调制解调器、双余度电磁阀、电池组、电台、压力传感器、主风管等部件组成。
列尾主机内设有本机出厂ID 编号,安装于列车尾部车钩或提钩杆上,与列车尾部制动软管连接。
主要用于时时监测列车尾部风压、实现列车尾部排风制动、尾部标识(白天用红白相间斜彩条标识,夜间用红色发光管组闪光标识)等功能。
列尾主机自带锁闭机构,可实现列尾主机与列车车钩或钩提杆牢固锁闭。
2.司机控制盒的主要功能司机控制盒内设有本务机车的机车号码,有确认、风压查询、尾部排风和列尾主机消号等功能键;带有数码显示,待机状态时显示机车号码,查询时(或低风压告警时)显示列车的尾部风压, 2 秒钟后又显示机车号码;自带语音系统(即音频功放、扬声器),司机控制盒带有列尾装置运用数据记录装置(俗称“黑匣子” ),一般可滚动记录4000 多条数据(即事件)。
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使用方法(一)、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简称:列尾装置,下同)主要组成及型号:列尾装置是用于货物列车的重要行车安全设备。
由固定在机车司机室的司机控制盒和安装在列车尾部的列尾主机组成;列车本务机车所用列尾装置的制式(指本务机司机控制盒与列尾主机间)必须统一。
列车尾部装置共有以下三种型号:由成都铁路局科研所研制的CP-3B型列车尾部装置、北京交通大学路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BLT型列车尾部装置和北京中铁公司生产的ZTF2002型列车尾部装置。
目前我局使用的为HBLT型和ZTF2002型列车尾部装置,二者主机和司机控制盒可以兼容使用。
(二)、列尾装置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列尾主机使用前(在折返点未设检测装置的除外),司机控制盒在机车出库前(尚未配备检测设备的除外),车务及电务部门按列尾主机检测要求及机车无线列调有关规定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编挂配有列尾装置的列车时,列车的最后一辆自动制动机作用必须良好,并不得编挂客车和未关闭端板的平车。
列车在编组、区段站及其它始发站始发前,机务值班人员应分阶段向车站值班员提供担当始发列车牵引任务的机车号码(无机务值班室的车站,由列车调度员提供)。
由车站值班员在列车编妥后的规定时间内(原则上最少在开车25分钟前)将出发本务机车号码通知列尾作业人员(列尾值班员),列尾作业人员(列尾值班员)将机车号码及其它有关信息填记于固定表册,并按规定将机车号码置入配挂的列尾主机内,确认无误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列尾主机安装锁闭在待发列车尾部最后一辆车后端车钩。
3、列尾作业员应在列尾主机安装完毕、本务机车连挂车列后,用电台通知本次列车司机,其用语为:X道,XXXX机车,尾部主机已挂好,请检查风压。
机车乘务员按绿键查询,听到“XXXX机车,风压XXX千帕”的反馈语音后,回示;“XXXX 机车,风压检查完毕”。
如多次按键无回示,表明号码输入错误,应立即通知列尾作业员重新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