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蛋白质结构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6.70 MB
- 文档页数:85
第九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_______翻译( translation ) 9.1 参与翻译的主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核糖体 • mRNA • tRNA• 氨酰-tRNA 合成酶• 辅助蛋白因子(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终止释放因子)6核糖体的分类与组成70-100 pro8•A 部位—氨酰tRNA 结合部位,也称为受体部位;•P 部位—肽酰tRNA 结合部位;•E 部位—空载tRNA 临时结合的部位;•肽酰转移酶活性部位—催化肽键形成的部位;•mRNA 结合部位;•多肽链离开通道—正在延伸的多肽链离开核糖体的通道;•一些可溶性蛋白质因子(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终止因子)的结合部位。
9真核细胞多聚核糖体的结构12原核生物多顺反子mRNA 和真核生物单顺反子mRNA 的翻译Shine-Dalgarno sequence, SDmRNA13tRNACC A D-loop14大肠杆菌起始tRNA 的结构氨酰-tRNA 合成酶(aaRS )ó 两步反应机制:1) ATP + 氨基酸 (AA) --> AA-AMP + PP i 2) tRNA + AMP-AA --> AA-tRNA + AMPó分类1) 第一类aaRS 2) 第二类aaRSó校对机制- 在装载氨基酸水平的质量控制1) aaRS是对氨基酸“身份”进行检查唯一的场所2) 核糖体不在乎哪一种氨基酸与tRNA相连3) 实载的tRNA被修饰后仍然能起作用4) 装载前和装载后编辑5) 双筛机制➢mRNA中的起始密码是AUG,少数是GUG。
➢起始密码子的上游约10个核苷酸的地方往往有一段富含嘌呤的序列称SD序列(Shine-Dalgarno序列),一般为3~10个核苷酸,它与核糖体16srRNA 3ˊ端的核苷酸序列互补,可促使核糖体与mRNA 的结合。
氨酰-tRNA合成酶(aaRS)20两类氨酰-tRNA合成酶的催化机理两类aaRS•第一类aaRS一般是单体酶,由此类酶催化的氨基酸有Arg、Cys、Gln、Glu、Ile、Leu、Met、Trp、Tyr和Val。
第九章-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一种支持细胞形态并参与细胞运动、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的网络结构。
细胞骨架由细胞内的微丝(filament)、中间纤维(intermediate filament)和微管(microtubule)三种不同类型的蛋白纤维组成。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种蛋白纤维及其生物学功能。
微丝(filament)微丝是由直径约为0.7纳米的轻链和重链蛋白依序排列而成的,其长度可达几微米到数十微米。
微丝参与了许多细胞的活动,如细胞的贴附和收缩、细胞的定向运动、细胞分裂时的细胞质分裂等。
微丝在细胞内分布广泛,在细胞膜下、学问边缘、细胞质中均可看到它们的存在。
微丝的结构在细胞内具有动态性,微丝的动态平衡是在微丝生长和微丝解聚之间达到的。
微丝的生长是指微丝单元向氨基末端添加新的单元,微丝解聚剂解聚是指微丝单元从氨基末端依次解离。
微丝结构的多样性,使其在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中具有不同的生理和生理功能,其功能包括:1.细胞形态维持2.细胞内运动3.细胞分裂4.细胞外运动中间纤维(intermediate filament)中间纤维是由多种蛋白质复合物组成的、直径约为10纳米的蛋白质纤维,是细胞骨架中最稳定的一种类型。
与微丝相比,在细胞内时间较长,主要定位于细胞内稳定形态和细胞间连接等功能。
中间纤维具有多样性的物种、组织和细胞类型,它们的功能也很多,常见的包括:1.细胞特异性标记物2.相关细胞黏着3.细胞内物质运输4.参与细胞质形态维持5.参与细胞分裂过程微管(microtubule)微管是细胞骨架中直径最大的一类蛋白纤维,直径约为25纳米。
由两种蛋白质复合物丝状蛋白(tubulin)组成,是由 alpha 和 beta 两种 tubulin 蛋白以β特定的方向相互堆叠形成。
微管是一个高度动态的结构,依据其在细胞间操纵某些重要的细胞内形态变化,对于微管动态的研究成为细胞骨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