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版八年级-平方差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610.66 KB
- 文档页数:9
《15.2.1 平方差公式》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二节的平方差公式(随即板书课题)。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教法分析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下划线部分不出现在PPT中,进行现场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运算、字母表示数、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内容,而在此之前又学习了多项式的乘法,已经掌握了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为此本节课关注学生对公式的探索过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鼓励学生经历根据特例进行归纳、建立猜想、用符号表示,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真正理解公式的来源、本质和应用。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三点:(1)平方差公式的推导;(2)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论证;(3)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2、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平方差公式这一内容是在学习整式乘法的基础上得到的,它在整式乘法、因式分解、分式运算及其它代数式的变形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以说,它是构建学生代数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化归的数学思想和换元的数学方法的重要载体,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1、有利积极因素:学生在学习上一章一次函数时经历了学习上的困难,学习兴趣遭受到了打击,进入十五章的学习后,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有了对式的运算“快”,“准”的积极心理,已具备学习公式的知识与技能结构。
2、不利消极因素:一方面由于本课内容的特点所决定,运用平方差公式的关键是认清两个多项式相乘是否具有(a+b)(a-b)的形式,由于两个多项式相乘的形式复杂多变,学生较易被假象所迷惑,另一方面学生初学公式只有原始的换元思想,有些同学多项式相乘还不够熟练。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平方差公式的获得过程;②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会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八年级数学平方差公式教案人教版第一章:平方差公式简介1.1 平方差公式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平方的概念,例如:a^2 表示a 与自身的乘积。
介绍平方差公式的概念:a^2 b^2 = (a + b)(a b)。
1.2 平方差公式的推导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
利用图形或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方差公式。
第二章:平方差公式的应用2.1 解一元二次方程介绍如何使用平方差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例如:x^2 9 = 0。
引导学生通过平方差公式将方程化简,得到x 的值。
2.2 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些实际问题,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9米,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引导学生使用平方差公式解决这些问题,例如:(长+ 宽)(长宽) = 面积。
第三章:平方差公式的拓展3.1 平方差公式的变形介绍平方差公式的变形形式,例如:a^2 b^2 = (a b)(a + b) 和(a b)^2 = a^2 2ab + b^2。
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变形形式与原平方差公式的关系。
3.2 平方差公式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探讨平方差公式与因式分解、完全平方公式等其他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
提供一些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联系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第四章:练习与巩固4.1 练习题提供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包括一些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覆盖平方差公式的不同方面。
4.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鼓励学生相互解释和帮助,增强他们对平方差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强调平方差公式的关键点和易错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2 提高提供一些提高难度的练习题,挑战学生的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平方差公式应用到更复杂的问题中,提高他们的解题技巧。
第六章:平方差公式的综合应用6.1 复合运算引导学生将平方差公式应用于复合运算中,例如:计算(3x + 4)(3x 4) 的结果。
利用平方差公式简化计算过程,得到复合运算的结果。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2.1平方差公式》教案1一. 教材分析《14.2.1平方差公式》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章,主要介绍了平方差公式的概念、推导过程以及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涉及到了完全平方公式,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代数运算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于代数式的理解和运算仍存在困难,对于公式的推导过程可能感到抽象难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概念,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
2.培养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代数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
2.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公式的推导过程。
3.运用例题讲解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公式。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实例。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方差问题,如面积计算、距离计算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平方差公式。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公式。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3.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式的应用。
对于学生的解答,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平方差公式》◆教材分析《平方差公式》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多项式乘法之后,自然过渡到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的乘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的典型范例。
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不仅给出了特殊的多项式乘法的简便算法,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尽量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设计一些活动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设计的习题也很有梯度,由浅入深,适应学生的需要。
为以后的因式分解、分式的化简等内容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中具有很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探索并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本质,即结构的不变性,字母的可变性;2. 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学生经历公式的猜想、证明过程,构建以数的眼光看式子的数学素养;2. 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感和推理能力;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提供运用平方差公式来研究等周问题的探究空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能用符号表示,从而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平方差公式的推导;2.平方差公式本质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难点】平方差公式的本质,即结构的不变性,字母的可变性。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好。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有什么规律呢?(课件展示过程)【生】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要一一握手,逐项相乘之后求和。
【师】没错,可是,如果每一个多项式和多项式相乘都要这么做的话,哪怕只是给出的最简单的就要一一握手四次,有没有哪些特殊的多项式乘法,可以简化运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14.2 乘法公式14.2.1 平方差公式二、新知介绍[1]情景引入:阿凡提和巴依老爷换地【师】正课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大家听说过阿凡提吧?有一天,巴依老爷来找阿凡提(……投影上播放故事情节,老师伴随口述,这里略)。
那现在我们来看,巴依老爷一边加了五米,一边减了五米,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阿凡提不答应换地呢?大家如果把刚才的故事用数学语言抽象出来,会是什么样的问题呢?大家动脑想一想。
2018人教版八年级-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且懂得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平方差公式.◆情感态度:通过合作学习,体会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合性,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运用,以及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的了解◆难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学生动手,得到公式1. 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1)(x+1)(x-1)(2)(m+2)(m-2)(3)(2x+1)(2x-1)(4)(x+5y)(x-5y)2.提出问题:观察上述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运算出结果后,你又发现什么规律?2.特点:等号的一边: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等号的另一边:是这两个数的平方差3.再试一试:学生自己出相似的题目加以验证:4.得到结论(a+b)(a-b)=a2-ab+ab-b2=a2-b2.即(a+b)(a-b)=a2-b2 1:二、熟悉公式1.下列哪些多项式相乘可以用平方差公式?2:(b2a)(3-)2+a-b)33232(b)(aa-+)ba+b--a+2(b3)(23+))(+b(ca+-b--+a-acbc3a(b)(2)3a2(cb)(ba---)1、认清公式:在等号左边的两个括号内分别没有符号变化的集团是a,变号的是b三、运用公式1.直接运用例:(1)(3x+2)(3x-2)(2)(b+2a)(2a-b)(3)(-x+2y)(-x-2y)3:2.简便计算例:(1)102×983:(2)(y+2)(y-2)-(y-1)(y+5)3. 练习: P153 练习1,2)2)(2(x y y x +--- )25)(52(x x -+ )25.0)(5.0)(5.0(2++-x x x 22)6()6(--+x x 4:100.5×99.5 99×101×10001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本节课的内容是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公式指出了具有特殊关系的两个二项式积的性质.运用平方差公式应满足两点:一是找出公式中的第一个数a ,•第二个数b ;二是两数和乘以这两数差,这也是判断能否运用平方差公式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1. 课本14.2 1、2题.2.备用题1..证明:两个连续奇数的积加上1一定是一个偶数的平方2.求证:22)7()5(--+m m 一定是24的倍数◆板书设计◆§15.2.1 平方差公式一、探究、归纳规律──平方差公式文字语言: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符号语言:(a+b )(a-b )=a 2-b 2二、1.用简便方法计算2.计算: 三、应用、升华: ◆课后思考◆课堂练习平方差公式基础题—初显身手1.计算(x +1)(x -1)的值为( A )A .x 2-1B .x 2+1C .x 2-2x +1D .x 2+2x +12.(x +2)(x -2)=x 2-4;3.(2x -1)(2x +1)=4x 2-1.能力题—挑战自我4.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C )A .(x -2)(2+x )=x 2-2B .(x +2)(3x -2)=3x 2-4C .(ab -c )(ab +c )=a 2b 2-c 2D .(-x -y )(x +y )=x 2-y 25.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D ) A .(-a -b )(a +b ) B .(m +2n )(m -n ) C .(x -y )(-x +y ) D .(-a -b )(a -b )6.4x 2-5y 需要乘下列哪个式子,才能使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A )A .-4x 2-5yB .-4x 2+5yC .(4x -5y )2D .4x 2-5y7.若(x +a )(x -5)展开式中不含有x 的一次项,则a 的值为( B ) A .0 B .5 C .-5 D .5或-58.为了美化城市,经统一规划,将一正方形的南北方向增加3米,东西方向缩短3米,则改造后的长方形草坪面积与原来的正方形草坪面积相比( C ) A .增加6米² B.增加9米² C .减少9米² D.保持不变9.为了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7+a +b )(-7-a -b ),必须进行适当的变形,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A .原式=[-(7-a -b )][-(7+a +b )]=72-(a +b )2B .原式=[-(7+a )+b ][-(7+a )-b ]=(7+a )2-b 2C .原式=(-7+a +b )[-7-(a +b )]=-72-(a +b )2D .原式=(-7+a +b )[-7-(a +b )]=72+(a +b )210.能整除代数式n 2-(n +2)(n -2) (n 为正整数)的正整数是( A ) A .4 B .3 C .2 D .511.(3m -5n )(5n +3m )=9m 2-25n 2;(-2b -5)(2b -5)=25-4b 2. 12.如果a 2-13k =(a +12)(a -12),则k =34.13.一条水渠的横断面为梯形,它的上底为a ,下底为b ,高为2(a -b ),则梯形的面积为a 2-b 2.14.计算:(1)(a +2)(a -2)(a 2+4); (2)-2(3x +2y )(3x -2y );(3)x 2-x -(x -13)(x +13).解:(1) 原式=(a 2-4)(a 2+4)=(a 2)2-42=a 4-16;(2)原式=-2[(3x )2-(2y )2]=-2[9x 2-4y 2]=-18x 2+8y 2;(3)原式=x 2-x -(x 2-19)=x 2-x -x 2+19=-x +19.15.先化简,再求值:(12x +13y )(13y -12x )+12x ·(12x -13y ),其中x =4,y =6.解:原式=(13y +12x )(13y -12x )+14x 2-16xy =(13y )2-(12x )2=19y 2-14x 2+14x 2-16xy =19y 2-16xy =19×62-16×4×6=0.16.解方程: 5x +6(3x +2)(-2+3x )=54(x -13)(x +13)+2.解:5x +6(9x 2-4)=54(x 2-19)+2,5x +54x 2-24=54x 2-6+2,5x +54x 2-54x 2=24-6+2,5x =20,x =4.拓展题—勇攀高峰17.七年级学生贝贝是一个非常喜欢思考和探究的人,这不,小丽经过探究发现:两个连续奇数的积加上1,一定是一个偶数的平方.比如,3×5+1=16=42,11×13+1=144=122,······可小丽不知道能不能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她给老师打电话问了一下,老师提示说,连续奇数可用整式表示,表示出来后就可以运用学过的乘法公式进行说明了.贝贝若有所悟,在老师的提示下,很快从一般意义上给出了这个发现的说明,你能做一做吗?解:(2n -1)(2n +1)+1=4n 2-1+1=(2n )2.18.定义运算(a ,b )&(c ,d )=ad -bc ,求(x +3,2x )&(x ,x -3)的值.解:(x +3,2x )&(x ,x -3)=(x +3)(x -3)-2x ·x =x 2-9-2x 2=-9-x 2平方差公式【教材训练·5分钟】1.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1)公式:22()()a b a b a b+-=- .(2)表述: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3)公式结构特征:等式的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式的右边是这两个数的平方差.2.判断训练(请在括号内打“√”或“×”)(1)2(2)(2)2x x x+-=-(×)(22(2)(3)6y y y+-=-(×)(3)2(32)(32)94a a a----=-(√)(4)2(22)(22)44m m m+--=-(×)【课堂达标·20分钟】训练点一:平方差公式的直接应用1.(2分)2.(2分)3.3. (2分)(1+x2)(x2-1)的计算结果是()(A)x2-1(B)x2-1 (C)x4-1 (D) 1-x4【解析】选C. (1+x2)(x2-1)=22(1)(1)x x+-=22()1x-=x4-1.4.(2分)计算(x2 +41)(x+21)(x-21)的结果为( )(A)x4+161(B)x4-161(C)x4-21x2+161(D)x4-81x2+161【解析】选B. (x2 +41)(x+21)(x-21)=2211()()44x x+-=2221()()4x-= x4-161.5. (2分)(5)(5)mn mn---+= .【解析】(5)(5)mn mn---+=22()5mn--=2225m n-.答案:2225m n-6.(6分)计算:(1)(3a+2b)(3a-2b)(2)2211(2)(2)22x x-+--(3)(200+1)(200-1)(4)))((zyxzyx++-+【解析】(1)原式=(3a)2-(2b)2=9a2-4b2(2)原式=22411(2)()424x x--=-(3)原式=2002-12=39999(4)原式=[(x+y)-z][(x+y)+z]=(x+y)2-z2=x2+xy+xy+y2-z2=x2+2xy+y2-z2.训练点二:平方差公式在简便运算中的应用1.(2分)(13版北师七下百练百胜P19训练点2T1)2.(2分) (13版北师七下百练百胜P19训练点2T2)3.(2分)(13版人教八上百练百胜P77训练点1T2)4.(13版人教八上百练百胜P77训练点2T3)【解析】等式左边是两个连续奇数的乘积,则2(21)(21)(2)1n n n -+=-.答案:2(21)(21)(2)1n n n -+=-. 5.(6分)应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16141515⨯; (2)(13版北师七下百练百胜P19训练点2T4(2))(3) (13版人教八上百练百胜P77训练点2T6(1))(4)(13版北师七下百练百胜P19训练点2T4(3))【解析】(1)16141515⨯=11(1)(1)1515+-=225224 (2)(3)(4)【课后作业·3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平方差公式22+-=-中的a、b表示()a b a b a b()()(A)只能是数或字母(B)只能是字母(C)只能是多项(D)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解析】选D. (a+b)(a-b)=a2-b2中字母a,b表示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2.(2012·雅安中考)计算a2(a+b)(a-b)+a2b2等于()(A)a4(B)a6(C)a2b2(D)a2-b2【解析】选A. a2(a+b)(a-b)+a2b2=a2(a2-b2)+a2b2=a4-a2b2+ a2b2= a4.3. (13版人教八上百练百胜P78能力提升T2)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4. 已知(a+b-3)2+(a-b+5)2=0.则a2-b2= .【解析】∵(a+b-3)2+(a-b+5)2=0,∴a+b-3=0,a-b+5=0,∴a+b=3,a-b=﹣5,又∵(a+b)(a-b)= a2-b2,∴a2-b2=﹣15.答案:﹣155. (13版北师七下百练百胜P18能力提升T6)6.三.解答题(共26分)7.(6分)8.(6分)(1)(2012·无锡中考) 3(x2+2)一3(x+1)(x一1).(2)(2012·吉林中考)先化简,再求值:(a+b)(a-b)+2a2,其中a=l,b【解析】(1)原式=3x2+6-3(x2—1) =3x2+6-3x2+3 =9(2)原式=a2-b2+2a2=3a2-b2,当a=l,b3-2=1.9.(6分)10.(8分)(能力拔高题)已知x≠1,计算(1+x)(1-x)=1-x2,(1-x)(1+x+x2)=1-x3,(1-x)(•1+x+x2+x3)=1-x4.(1)观察以上各式并猜想:(1-x)(1+x+x2+…+x n)=______.(n为正整数)(2)根据你的猜想计算:①(1-2)(1+2+22+23+24+25)=______.②2+22+23+…+2n=______(n为正整数).③(x-1)(x99+x98+x97+…+x2+x+1)=_______.(3)通过以上规律请你进行下面的探索:①(a-b)(a+b)=_______.②(a-b)(a2+ab+b2)=______.③(a-b)(a3+a2b+ab2+b3)=______.【解析】(1),(3)题根据观察到的规律正确填写即可;(2)题①中利用观察到的规律可知,原式=1-26=1-64=-63;②中原式=2(1+2+22+…+2n-1)=-2(1-2(1+2+22+…+2n-1)=-2(1-2n)=-2+2·2n=2n+1-2;③中原式=-(1-x)(1+x+x2+…+x97+x98+x99)=-(1-x100)=x100-1.(1)1-x n+1(2)①-63;②2n+1-2;③x100-1(3)①a2-b2②a3-b3③a4-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