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的性质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
它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的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是人体必须的物质。
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它不仅是营养物质,而且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
例如:肝脏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血型中的糖与免疫活性有关。
此外,核酸的组成成分中也含有糖类化合物——核糖和脱氧核糖。
因此,糖类化合物对医学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自然界存在最多、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可用通式Cx(H2O)y来表示。
有单糖、寡糖、淀粉、半纤维素、纤维素、复合多糖,以及糖的衍生物。
主要由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而形成,是光合作用的初期产物。
从化学结构特征来说,它是含有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的化合物或经水解转化成为多羟基醛类或酮类的化合物。
例如葡萄糖,含有一个醛基、六个碳原子,叫己醛糖。
果糖则含有一个酮基、六个碳原子,叫己酮糖。
它与蛋白质、脂肪同为生物界三大基础物质,为生物的生长、运动、繁殖提供主要能源。
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之一。
发现历史在人们知道碳水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其组成以前,碳水化合物已经得到很好的作用,如今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植物作为食物,利用其制成发酵饮料,作为动物的饲料等。
一直到18世纪一名德国学者从甜菜中分离出纯糖和从葡萄中分离出葡萄糖后,碳水化合物研究才得到迅速发展。
1812年,俄罗斯化学家报告,植物中碳水化合物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淀粉,在稀酸中加热可水解为葡萄糖。
1884年,另一科学家指出,碳水化合物含有一定比例的C、H、O三种元素,其中H和O的比例恰好与水相同为2:1,好像碳和水的化合物,故称此类化合物为碳水化合物,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概述碳水化合物是生物界三大物质之一(Pro, Fat),是自然界最丰富的有机物质。
碳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界,如谷类食物和水果蔬菜的主要成分是CH2O。
碳水化合物统称为糖类,它包含了单糖、低聚糖及多糖,是大多数食品中重要组成成分,也是人和动物体的重要能源。
单糖、双糖、淀粉能为人体所消化吸收,提供热能,果胶、纤维素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一、碳水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分类和性质1、化学组成(chemical composition)碳水化合物是C、H、O三元素组成一类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化合物,而且绝大多数氢原子是氧原子的两倍。
即氢与氧为2:1。
它们的比例与水分的组成相同(水分子H2O)。
因此被人们称为“碳水化合物”即写成CH2O。
它们可用通式C n(H2O)m表示,好像碳的水化物。
但是笼统地说糖类称为CH2O是不太确切的。
比如,我们熟悉的甲醛,它的分子式为CH2O,醋酸C2H4O2,乳酸C3H6O3,从它们的结构上讲都类似于H与O=2:1的关系。
按照这个比例它们都应属于碳水化合物,但是以上几个物质都没有糖类的特性,所以它们不是碳水化合物。
又比如,C5H10O4去氧核糖,还有鼠李糖C6H12O5。
这些属于糖类,但不符合上面的比例。
因此称碳水化合物是C、H、O组成,通式为C n(H2O)m是不确切的,但是历史上一直沿用下来,而且人们也习惯了,所以至今仍然采用。
2、分类 chemical classification按照有机化学可分成三类,它是根据在稀酸溶液中水解情况分类。
化学分类:1、单糖2、低聚糖(蔗糖、乳糖、麦芽糖) -------有效碳水化合物3、多糖营养性多糖(淀粉、糖原)4、构造性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无效碳水化合物现代营养工作者分为两大类:营养角度分:有效碳水化合物、无效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有效碳水化合物:对人体有营养(提供能量)性的称做有效碳水化合物无效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指人们的消化系统或者消化系统中的酶不能消化、分解、吸收的物质,但是消化系统中的微生物能分解利用其中一部分。
第2章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是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数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约占自然界生物物质的3/4,普遍存在于谷物、水果、蔬菜及其他人类能食用的植物中。
早期认为,这类化合物的分子组成一般可用C n (H 2O )m 通式表示,因此采用碳水化合物这个术语。
后来发现有些糖如脱氧核糖(C 5H 10O 4)和鼠李糖(C 6H 12O 5)等并不符合上述通式,并且有些糖还含有氮、硫、磷等成分,显然用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来代替糖类名称已经不适当,但由于沿用已久,至今还在使用这个名称。
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和缩合物,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多糖三类。
单糖是碳水化合物中结构最简单,不能再被水解为更小单位的糖类,按所含碳原子数目的不同称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等,其中以戊糖、己糖最为重要,如葡萄糖、果糖等。
低聚糖是指聚合度为2~10个单糖的糖类,按水解后生成单糖数目的不同,低聚糖又分为二糖、三糖、四糖、五糖等,其中以二糖最为重要,如蔗糖、麦芽糖等。
多糖一般指聚合度大于10的糖类,可分为同聚多糖(由相同的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和杂聚多糖(由不相同的单糖分子缩合而成)两种,淀粉、纤维素、糖原等属于同聚多糖,半纤维素、卡拉胶、阿拉伯胶等属于杂聚多糖。
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合成其他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同时也是生物体的主要结构成分。
人类摄取食物的总能量中大约80%由糖类提供,因此它是人类及动物的生命源泉。
作为食品成分之一的碳水化合物,它包含了具有各种特性的化合物,如具有高黏度、胶凝能力和稳定作用的多糖;有作为甜味剂、保藏剂的单糖和双糖;有能与其他食品成分发生反应的单糖;具有保健作用的低聚糖和多糖等。
2.1 单糖2.1.1 单糖的结构与构象单糖(monosaccharides )是碳水化合物的最小组成单位,它们不能进一步水解。
从分子结构上看,它们是含有一个自由醛基或酮基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合物。
3. 碳水化合物1.碳水化合物定义:多羟基醛或酮及其衍生物和缩合物。
2.分类按组成分单糖,低聚糖,多糖1) 单糖:不能再被水解的多羟基醛,酮,是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单位。
(按碳原子数目丙糖,丁糖。
)2)低聚糖(寡糖):由2~10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水解后生成单糖。
(按水解后产生的单糖数分二糖,三糖。
二糖有蔗糖乳糖麦芽糖)3)多糖:单糖聚合度大于10的糖。
(淀粉,纤维素糖原)3.单糖,低聚糖的结构:单糖:除丙酮糖,都有手性碳。
天然单糖大多是D型,例外L-阿拉伯糖,L-半乳糖4.单糖低聚糖物性甜味(蔗糖为基准物)、水溶性(能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果糖最大溶解度)旋光性(除丙酮糖,都有手性碳,都有旋光性):一种物质使直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转,右旋D-(+)变旋光现象:新配制的单糖溶液在放置时,其比旋光度会逐渐增加或减少,最后达到一个恒定值。
4单糖低聚糖化性(1)美拉德反应:含羰基化合物(如糖类等)与含氨基化合物(如氨基酸等)通过缩合、聚合而生成类黑色素的反应。
①初期阶段羰氨缩合:氨基化合物中的游离氨基与羰基化合物中的游离羰基缩合生成不稳定亚胺衍生物—薛夫碱,环化成氮代葡萄糖基胺。
(亚硫酸根抑制羰氨缩合,碱性条件有利)分子重排:氮代葡萄糖基胺在酸的催化下经过阿姆德瑞分子重排果糖基胺(单果糖胺)②中期阶段果糖基胺经多途径降解,生成各种羰基化合物果糖基胺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PH《5,先脱氨残基,在脱水,HMF积累与褐变相关)果糖基胺脱去胺基重排生成还原酮二羰基化合物与氨基酸反应在二羰基化合物存在,氨基酸发生脱羧、脱氨,自身转化为醛类和生成CO2,而氨基转移到二羰基化合物生成各种化合物(二酮接受氨转化为褐色色素)。
生成其他杂环化合物③末期阶段多羰基不饱和化合物(还原酮,糠醛)裂解产生挥发性物质;一方面缩合,聚合生成褐黑色类黑精物质影响Maillard反应因素(1)底物糖; a.五碳糖>六碳 b.单糖>双糖c.还原糖含量与褐变成正比d醛大于酮氨基酸:氨基在ε-位或在末端者,比α-位易褐变(2)PH大于3,P H↑褐变↑(3)水分↑褐变↑(10-15℅)(4)温度升10,褐变加快3-5倍(5)Fe Cu促进,Mn Zn抑制(6)O2影响后期色素形成(2)焦糖化现象:糖类在氨基化合物存在时,加热到熔点以上的高温,糖发生脱水与降解,会产生褐变反应,称为。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碳水化合物的立体化学性质在有机化学领域中,碳水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
它们由碳、氢和氧原子组成,结构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等多种形式。
碳水化合物的立体化学性质在其结构和化学性质的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碳水化合物的立体化学性质,包括手性、立体异构体和光活性。
一、手性手性是指一个化合物存在非对称中心,因此有左右两种镜像体。
这种非对称中心可以是一个碳原子,其四个取代基围绕着它形成一个四面体结构。
对于一个手性分子,它的两个镜像体被称为对映异构体。
这些对映异构体在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上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表现。
手性分子的手性性质是由于它的非对称中心导致的,而非对称中心又是由于碳原子上的取代基不同而产生的。
在碳水化合物中,单糖如葡萄糖和半乳糖就具有手性。
二、立体异构体除了手性分子外,立体异构体是碳水化合物中另一个重要的立体化学性质。
立体异构体是指分子结构相同但空间构型不同的化合物。
在碳水化合物中,最常见的立体异构体包括顺式异构体和反式异构体。
顺式异构体是指有两个取代基在环上相邻的情况,而反式异构体则是这两个取代基在环上相对的情况。
这种立体异构体的存在影响着碳水化合物在空间中的构型和化学性质。
三、光活性光活性是指某些化合物对偏振光的旋光性质。
在碳水化合物中,有一类特殊的化合物被称为旋光糖,它们具有旋光性质。
旋光糖可以使平面偏振光发生旋光现象,这是由于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存在一个不对称的碳原子。
旋光糖分为左旋糖和右旋糖,分别表示其对偏振光的旋转方向。
它们的旋光性质使得它们在光学和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总结起来,碳水化合物的立体化学性质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其中手性、立体异构体和光活性是碳水化合物研究中常被讨论的方面。
准确理解和掌握碳水化合物的立体化学性质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碳水化合物与碳水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碳水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由碳、氢和氧元素组成。
碳水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体内。
碳水化合物是人类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并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本文将详细讨论碳水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在食物、工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1. 碳水化合物的性质碳水化合物的分子结构通常具有线性、分支和环状三种形式。
它们的分子可以由单糖、双糖和多糖组成。
单糖是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由3到9个碳原子组成。
常见的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
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缩合反应形成,如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构成的高聚物,如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
碳水化合物具有以下特点:1.1 可溶性:大多数碳水化合物在水中可溶解,形成溶液。
但一些高分子多糖如纤维素等不溶于水。
1.2 甜味:许多碳水化合物具有甜味,这是因为它们与味蕾中的甜受体结合,产生甜味感。
1.3 发酵性:碳水化合物在发酵过程中能够分解出能量和产生乳酸、酒精等有用的产物。
1.4 构象性:碳水化合物的立体构象可以影响其性质和功能,如角旋光性和酶的底物特异性等。
2. 碳水化合物在食物领域的应用碳水化合物在食品中起着重要的能量供应和调味作用。
主要应用包括:2.1 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每克碳水化合物产生4千卡的能量。
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会将其分解为葡萄糖,供给肌肉和大脑等器官使用。
2.2 增加食物口感:碳水化合物具有甜味,可以增加食物的口感和风味,提高食欲和满足感。
2.3 面食加工:碳水化合物是制作面食的重要原料,如面条、饺子皮和馒头等。
3. 碳水化合物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碳水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多种应用,包括:3.1 燃料制备:生物质燃料是一种替代传统石油产品的可再生燃料。
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利用了植物的碳水化合物,如秸秆、木屑和废弃农作物等。
3.2 化学品合成:碳水化合物经过化学反应可以合成化学品,如乙醇、乳酸、酒精、醋酸和甘油等,这些化学品在药品、化妆品和塑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一、碳水化合物的特性1、碳水化合物主要作用(1)给人体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指淀粉)所供的热量约占人体总热量的70-8%0。
每克的碳水化合物为我们身体提供4.千1卡的热量。
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指淀粉)是人体最理想,最健康的来源。
它最易被身体消化,吸收,而且对身体的各个器官没有任何伤害。
(2)维持神经组织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只能靠碳水化合物供能。
多吃碳水化合物(淀粉)的人性情稳定。
而多吃肉的人一般性情暴躁。
2、碳水化合物成分:化学成份:C碳H氢。
氧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葡萄糖(淀粉是没有甜味的葡萄糖)二、碳水化合物分类碳水化合物分为:单一碳水化合物和复合碳水化合物三、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热能最主要的来源。
它在人体内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利用。
葡萄糖能够迅速被氧化并提供(释放)能量。
每克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氧化燃烧可放出4千卡热能。
我国以淀粉类食物为主食,人体内总热能的6—070来%自食物中的糖类,主要应该来自于全粮(全麦面、糙米、小米等)种种豆类及根茎类的菜(土豆、红薯等等)。
在我们食物中缺少碳水化合物的成分,就会产生低血糖症。
例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早晨起床后,不吃早饭;或者正常情况下少吃一顿饭。
出现低血糖症状:心慌,心悸,出汗,手脚发抖,身体发软,饥饿感等。
这时需要喝一杯糖水,来及时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能量和缓解低血糖的症状。
同时碳水化合物摄取不足,能量不够时,机体会将蛋白质分解转化为葡萄糖提供能量,产生的较多氨,增加了肾脏的负担。
四、单一碳水化合物对人的危害大量糖的危害——我们食物中不需要很多的糖,若是过多,血液中就会溢满单糖,这时胰脏就要加快工作,产生胰岛素,进行糖的代谢,并使多余的糖转化成脂肪:而多余的胰岛素,又会使血液中的糖聚然下降,则造成低血糖的现象。
“糖会阻塞身体并会妨碍这部活机器的工作。
”“糖对于胃是不好的,它会引起发酵作用,进而使人的头脑糊涂,性情暴躁。
”《论饮食》28页3澳洲新南威尔斯州的教育保健委员会认为充满砂糖的果汁、甜点及白面使儿童的脑力变得愚笨,并造成暴戾的学生,因此严令禁止在校园内贩卖点心。
第十三章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也称糖,是自然界存在最广泛的一类有机物。
它们是动、植物体的重要成分,又是人和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碳水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人们最初发现这类化合物,除碳原子外,氢与氧原子数目之比与水相同,可用通式C m(H2O)n表示,形式上像碳和水的化合物,故称碳水化合物。
从分子结构的特点来看,碳水化合物是一类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够水解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有机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三类:1.单糖:不能水解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
是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果糖、山梨糖等。
2.低聚糖:也称为寡糖,能水解产生2~10个单糖分子的化合物。
根据水解后生成的单糖数目,又可分为二糖、三糖、四糖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二糖,如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等。
3.多糖:水解产生10个以上单糖分子的化合物。
如淀粉、纤维素、糖元等。
第一节单糖一、单糖的分类按照分子中的羰基,可将单糖分为醛糖和酮糖两类;按照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又可将单糖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和己糖等。
这两种分类方法常结合使用。
例如,核糖是戊醛糖,果糖是己酮糖等。
在碳水化合物的命名中,以俗名最为常用。
自然界中的单糖以戊醛糖、己醛糖和己酮糖分布最为普遍。
例如,戊醛糖中的核糖和阿拉伯糖,己醛糖中的葡萄糖和半乳糖,己酮糖中的果糖和山梨糖,都是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单糖。
二、单糖的结构(一)单糖的链式结构最简单的单糖是丙醛糖和丙酮糖,除丙酮糖外,所有的单糖分子中都含有手性碳原子,因此都有旋光异构体。
如己醛糖分子中有四个手性碳原子,有24=16个立体异构体,葡萄糖是其中的一种;己酮糖分子中有三个手性碳原子,有23=8个旋光异构体。
单糖构型通常采用D、L构型标记法标记,即以甘油醛为标准,若单糖分子中距羰基最远的手性碳原子(倒数第二个碳原子)的构型和D-甘油醛相同,则该糖为D-构型,反之为L-构型。
如:CHOCH OHCH2OHCH OHCH2OH(CHOH)nCHO(CHOH)nC OCH2OHCH OHCH2OHD-(+)-甘油醛D-醛糖D-酮糖CHO CHOHCH 2OHCHOHCH 2OH(CHOH)n CHO(CHOH)n C O CH 2OH CHOHCH 2OHL-(-)-甘油醛 L-醛糖 L-酮糖凡由D-(+)-甘油醛经过逐步增长碳链的反应转变而成的醛糖,其构型为D-构型;由L-(-)-甘油醛经过逐步增长碳链的反应转变成的醛糖,其构型为L-构型。
实验十碳水化合物的性质
课时数:3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使学生巩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熟悉碳水化合物的某些鉴别方法。
教学内容: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碳水化合物的性质。
2、熟悉碳水化合物的检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碳水化合物能在浓硫酸存在下,与α-萘酚作用生成紫色环,这是碳水化合物的定性反应。
和Seliwanoff试剂反应呈鲜红色,酮糖比醛糖快15-20倍,可用于区别醛糖和酮糖。
另外,单糖和还原性双糖都具有还原性,能与Tollens试剂、Fehling试剂、Benedict试剂反应,并且能与苯肼反应生成糖脎,利用糖杀晶形、熔点、形成速度的不同,可用于区别不同的糖。
1、莫立许实验:试管倾斜,浓硫酸沿管壁慢慢加入,可看到在液层交界处出现紫色环。
2、间苯二酚-盐酸实验:置于80℃左右水浴中加热,可观察到果糖先变红,其次蔗糖。
葡萄糖和蔗糖不反应,但糖浓度高时,在酸存在下,葡萄糖可慢慢部分转化为果糖,也会有颜色反应。
故加热时间不要超过20min。
可用于鉴别酮糖和醛糖。
3、Fehling试剂实验:80℃水浴加热,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蔗糖水解,生成果糖和
葡萄糖也会呈阳性反应。
4、Benedict试剂实验:Benedict试剂由硫酸铜、柠檬酸钠和碳酸钠配制。
5、Tollens试剂实验:试管要干净。
6、成脎反应:用0.1克固体糖来做,果糖沉淀出现最快(2-3min),其次葡萄糖(4
-5min),麦芽糖在沸水浴中加热20—30分钟,再在冷水浴中泠却,可析出黄色固体。
根据糖脎晶形、熔点、形成的速度不同,可鉴别糖。
7、淀粉与碘的显色反应:要把湿淀粉倒入沸水中,形成稀淀粉液,再与碘反应显色。
直链淀粉的螺旋状结构的中间空隙恰好容纳碘分子,借助范德华力形成一种蓝色包合物。
加热煮沸,结构被破坏,颜色消失,冷却后又显色。
三、实验注意点:
1、苯肼有毒,注意回收。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