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2答案847
- 格式:doc
- 大小:23.06 KB
- 文档页数:12
(判断题)21: “请以遗之。
” 中“以” 词性是介词,可译为是“把”。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22: 名词用如意动,意思是当事人主观上认为或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当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和事。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23: 狂草是草书的一种,只有艺术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24: “飘摇乎高翔”中的“乎”字是介词,相当于“于”.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A(判断题)25: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26: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中“宦”的文中义是做贵族的奴隶.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27: “彼天子固然”中“固然”与“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中的“固”都是“本来”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28: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中“以为”是一个词.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A(判断题)29: “ 若是其甚与?”属于倒装的结构。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30: “请以遗之。
” 中“以” 的词性是介词,可译为是“把”。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31: 省略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省略句子的某个成分,省去的部分不能补出来.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A(判断题)32: 现在最通行的《礼记》注本即《礼记注疏》,是东汉杜预作的注,唐孔颖达作的疏。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A(判断题)33: “友人惭,下车引之”是“拉”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34: 许慎对“六书”中“会意”所下的定义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挥.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B(判断题)35: 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指的是象形、会意、形声、假借四种造字法。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A(判断题)36: “慚、慙”是异体字关系。
(单选题)1: 在清代词坛上,()的词作,有部分作品兼有秦(少游)、柳(永)风调。
A: 朱彝尊
B: 陈子龙
C: 纳兰性德
D: 陈维菘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 《霍小玉传》的作者是()。
A: 高适
B: 干宝
C: 江总
D: 蒋防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3: 晚唐写词最多、影响最大的词家是()。
A: 欧阳修
B: 温庭筠
C: 柳永
D: 张先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是儒家经典著作,是孔门弟子及其后学关于孔子思想言行的记录。
A: 《春秋》
B: 《左传》
C: 《九章》
D: 《论语》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我国第一部通史是()。
A: 《汉书》
B: 《柳赋》
C: 《赋篇》
D: 《史记》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6: “挟太山以超北海” 一语出自《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篇。
A: 《孟子》
B: 《左传》
C: 《吕氏春秋》
D: 《国语》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7: 幽州台就是蓟北楼,故址在今天()的北边。
A: 北京。
古代汉语(一)23秋在线作业2-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第一题,“歌、謌”的关系是()
[A]选项.古今字
[B]选项.异体字
[C]选项.通假字
[D]选项.繁简字
[本题选择]:A
第二题,铸在青铜器(主要是钟和鼎)上的文字是()
[A]选项.甲骨文
[B]选项.金文
[C]选项.蝌蚪文
[D]选项.诅楚文
[本题选择]:B
第三题,“卒为天下笑”从句式看,是()
[A]选项.判断句
[B]选项.被动句
[C]选项.双宾语句
[D]选项.主谓倒装句。
[本题选择]:B
第四题,“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中“岁”的词义是()
[A]选项.年月
[B]选项.年龄
[C]选项.年成
[D]选项.季节
[本题选择]:C
第五题,金文又叫做()
[A]选项.贞卜文字
[B]选项.诅楚文
[C]选项.蝌蚪文
[D]选项.钟鼎文
[本题选择]:D。
古代汉语(1)22秋在线作业2-0003
提示:本科目有多套随机试卷,请核实本套试卷是否与您的试卷一致,本资料为东北师范课程参考资料,仅供学习使用!!!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在古代汉语里,谓语动词在—定条件下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就叫()
<A.>使动用法
<B.>意动用法
<C.>词类活用
<D.>对动用法
【答案】:A
2.“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中的“殊”字的词义是()
<A.>特殊
<B.>殊死
<C.>独特
<D.>特别
【答案】:D
3.“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千”字属于词类活用,其用法是
<A.>形容词用作名词
<B.>量词用作形容词
<C.>名词用作动词
<D.>数词用作动词
【答案】:D
4.“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中“选”的文中义是
<A.>选举者
<B.>提拔的人
<C.>选拔出来的人物
<D.>当权者
【答案】:C
5.“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中的“胡”字词性为
<A.>疑问代词
<B.>连词
<C.>语气词
<D.>副词
【答案】:A
6.“慚”与“慙”的关系是
<A.>繁简字
<B.>古今字。
东师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1-0003参考答案A。
A。
XXX人之徒与而谁与?B。
XXX与XXXC。
吾与点也答案: AB16.下列句子中,“夫”字的用法有()()()A。
表示转折B。
表示强调C。
表示推论D。
表示疑问答案: BC17.下列句子中,“是”字的用法有()()()A。
代词,指代前面的内容B。
连词,引导并列句C。
形容词,修饰后面的名词D。
副词,修饰前面的动词答案: AD18.下列句子中,“乃”字的用法有()()()A。
表示时间B。
表示原因C。
表示转折D。
表示结果答案: AC19.下列句子中,“则”字的用法有()()()A。
表示条件B。
表示推论C。
表示转折D。
表示强调答案: BC20.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有()()()A。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B。
副词,表示程度C。
动词,表示行为D。
形容词,修饰名词答案: A答案:错误34.《论语》中“学而时之,不亦说乎?”的“说”是指“喜悦、满意”的意思。
答案:正确35.《庄子》中的“逍遥游”是指“随心所欲地游荡”。
答案:正确36.《孙子兵法》中“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中的“察”是指“认真考虑、观察”的意思。
答案:正确37.《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由XXX主编。
答案:正确38.《史记》中“夫秦之时,诸侯并争天下,唯有XXX不肯朝周,故强大于诸侯。
”中的“故”是表示原因的连词。
答案:正确39.《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305篇。
答案:错误40.《左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左氏家族编年史,共30卷。
答案:正确删除内容:非标准劳动关系是从标准劳动关系发展而来。
标准劳动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契约关系,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并一直延续至今。
自20世纪60年代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知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而要求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强,灵活就业、弹性就业需求增大。
因为,在工业、机械制造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模式下,固定用工制度、长期就业合同是主流的用工和就业形式,但随着商业、服务业的不断扩大,简单、统一的传统就业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劳动关系双方主体的自身需求,取而代之的应是形式灵活、富于弹性的就业形式,非标准劳动关系也就应运而生。
(单选题)1: 在古代汉语里,谓语动词在—定条件下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就叫()
A: 使动用法
B: 意动用法
C: 词类活用
D: 对动用法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2: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中的“殊”字的词义是()
A: 特殊
B: 殊死
C: 独特
D: 特别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3: “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千”字属于词类活用,其用法是
A: 形容词用作名词
B: 量词用作形容词
C: 名词用作动词
D: 数词用作动词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中“选”的文中义是
A: 选举者
B: 提拔的人
C: 选拔出来的人物
D: 当权者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5: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中的“胡”字词性为
A: 疑问代词
B: 连词
C: 语气词
D: 副词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6: “慚”与“慙”的关系是
A: 繁简字
B: 古今字
C: 通假字
D: 异体字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7: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中“来”的用法是.
由衷感谢下载的您。
东师古代汉语(1)19在线作业2-0004参考答案古代汉语(1)19在线作业2-0004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1.“其北陵,XXX之所避风雨也。
”中“陵”字的文中义是A.皇陵B.平原C.大山D.土堆答案:C2.记录和传递语言的社会性的书写符号体系是:A.语音B.词义C.文字D.书信答案:C3.XXX对“六书”中“形声”所下的定义是A.比类合谊,以见指挥B.本无其字,依声托事C.建类一首,同意相授D.以事为名,取譬相成答案:D4.下列句子中属于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是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B.“XXX乎”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C.舍瑟而作。
D.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谜底:B5.“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
”中“缘”的文中义是A.边缘B.经由C.沿着D.攀登谜底:D6.“歌、謌”的关系是()A.古今字B.异体字C.通假字D.繁简字谜底:B7.用“六书”实际分析汉字的结构,“店、河、帛、在、治、”属于A.象形B.指事C.形声D.会心答案:C8.“于予与何诛?”中“诛”的文中义是()A.责备B.诛杀C.征伐D.啃噬答案:A9.属于XXX“六书”中用字法的是()A.象形B.指事C.形声D.假借答案:D10.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春秋左传注疏》的做注者是晋朝的A.XXXB.XXXC.XXXD.XXX答案:C2、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11.古今字的起原一般有两个,属于同音假借的是A.辟—避B.XXXC.益—溢D.弟—悌谜底:AB12.下列句子中,有名词用作动词现象的是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B.有为XXX之言者许行,自XXX,踵门而告XXX曰C.戎狄是膺,XXX是惩。
D.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答案:BD13.甲骨文作为早期文字,它具有哪些特点()()()()A.异体字繁多B.偏旁不固定C.保留描画物象的色彩D.书写自由灵活谜底:ABCD14.下列各句中,“为”字是动词的是A.重为之礼而归之B.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C.及XXX即位,为之请制D.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谜底:ABD15.下列各句中“夫”字为远指代词的是A.逝者XXX,不舍昼夜。
古代汉语(1)19春在线作业2关于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是A.“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中“牢”的词义为羊圈。
B.“孟尝君就国于薛。
”中的“就”是“前往、接近”的意思。
C.“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中“坼”的文中义是裂开。
D.“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
’”中的“趋”是“慢走”的意思。
正确答案:D下列各组属于繁简字的一组是()A.奉、捧B.见、现C.舍、捨D.余、馀正确答案:D下列句子中,没有宾语前置情况的是A.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B.吾道一以贯之C.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正确答案:A下列各句中的“以”的词义为“认为”的是A.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B.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D.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正确答案:D“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中的“走”的意思是A.行走B.慢走C.跑D.小步急趋正确答案:C属于异体字的是()A.岩、巖B.须、鬚C.反、返D.景、影正确答案:A流传到现在的《战国策》是经过汉代谁整理过的A.许慎B.刘向C.班固D.郑众正确答案:B下列句子中属于兼语句的是.A.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B.夜缒而出,见秦伯。
C.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D.公赐之食。
正确答案: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里“行李”的文中义是A.包裹B.被服C.外交使者D.行人正确答案:C“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中“赡”的文中义是A.赡养B.瞻仰C.足够D.展望正确答案:C关于《礼记》,叙述正确的是A.《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
B.《礼记》流传下来的有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
C.戴德辑录了《大戴礼记》,戴圣辑录了《小戴礼记》。
D.《礼记》即《小戴礼记》。
正确答案:ABCD下面各组中,属于会意字的有()()()()A.从、令、伐B.众、北、淼C.并、森、既D.果、州、瓜正确答案:ABC下列句子中含有双宾语结构的有A.公语之故,且告之悔B.不如早为之所C.为之箪食与肉D.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正确答案:ABC下列句子中有兼词的是.A.制,岩邑也。
东师-古代汉语(2)20春在线作业2答案古代汉语(2)19春在线作业2-0001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1.关于“叠韵”和“双声”的定义,下列正确的一组是()A.两字声音相同为双声B.两字声调相同为双声两字韵相同为叠韵C.两字必须韵母相同才为叠韵答案:C2.古人给《庄子》作注的有晋代XXX、XXX、向XXX等五家,现存的只有谁的注本十卷()A.XXXB.郭象C.XXXD.XXX答案:B3.叠音词,前人把它叫做A.连绵词B.合成词C.重言D.单纯词答案:C4.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音词的是()A.犹豫B.春分C.葡萄D.灼灼答案:C5.“芝”“淡”“乐”“赐”四字划分属于上古韵部的A.之淡药铎B.之谈药锡C.XXX觉耕D.支XXX答案:B6.“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其中“户”的文中义是()A.户主B.门户C.房门D.窗户答案:C7.“为之衡量以称之,则并与衡量而窃之”中“衡量”属于()A.一个单音词B.一个复音词C.一个词组D.一个单纯词答案:C8.关于“对”的定义,下列各组精确的说法是A.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不异。
B.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
C.是指统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不异。
D.是指统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
答案:D9.“技经肯綮之何尝”中“綮”的意思是()A.筋骨聚结处B.关节C.骨节间的空隙D.大骨头答案:A10.对“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中“园圃”,说法精确的是()A.词义指果园和菜圃B.偏义复词,指果园C.偏义复词,指菜圃D.连绵词,种果和菜的地方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11.下列复音词中,属于联绵词的是()A.扶摇B.险阻C.夭阏D.饥饿答案:AC12.A.选择图中A选项B.选择图中B选项C.选择图中C选项D.选择图中D选项答案:AD13.下边句子中,不含有重言的有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古代汉语(一)23春在线作业2答案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天帝使我长百兽”中“长”的用法是()
[第一项A.]名词使动用法
[第二项B.]名词的意动用法
[第三项C.]名词用作动词
[第四项D.]名词做状语
[正确.选项]:C
2.“鲁仲连义不帝秦中“帝”的用法是()
[第一项A.]名词使动用法
[第二项B.]名词的意动用法
[第三项C.]名词用作动词
[第四项D.]名词做状语
[正确.选项]:C
3.下面各组中,属于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是()
[第一项A.]“泪、涙”
[第二项B.]“歌、謌”
[第三项C.]“啗、啖”
[第四项D.]“群、羣”
[正确.选项]:A
4.《战国策》是国别体。
它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多少国,共多少篇()[第一项A.]10,23
[第二项B.]11,32
[第三项C.]12,33
[第四项D.]13,42
[正确.选项]:C
5.“多行不义,必自毙。
”中“毙”的文中义是()
[第一项A.]逃亡
[第二项B.]毙命
[第三项C.]仆倒
[第四项D.]枪毙
[正确.选项]:C
6.下列各字,属于会意的是()
[第一项A.]在
[第二项B.]刃
[第三项C.]为
[第四项D.]网。
(单选题)1: 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指的是
A: 四种造字法
B: 四种用字法
C: 四种假借法
D: 四种通假法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2: 关于“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一句,说法正确的是A: 是兼语句
B: 含双宾语
C: 含宾语前置
D: 是判断句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中“凶”的词义是() A: 凶狠
B: 不吉祥
C: 闹饥荒
D: 凶恶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4: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什么体著作
A: 国别体
B: 编年体
C: 纪传体
D: 语录体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于予与何诛!”中的“诛”的文中义是
A: 诛杀
B: 攻打
C: 谴责
D: 偷袭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中“贰”的文中义是
A: 两属
B: 两个
C: 二十
D: 第二次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7: 下面句子中,含有意动用法的句子有.
A: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