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
- 格式:pptx
- 大小:943.16 KB
- 文档页数:17
全麻诱导麻醉相关意外及并发症处置规范一、一般并发症的处理:全程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
当血氧监测低于90%时应及时给予橡皮球囊持续正压通气,一般都能恢复正常。
因为丙泊酚的半衰期较短只有2-4分钟。
如果发生严重的呼吸和心脏抑制大多数是由于麻醉药物过量、病人的特殊体质引起的。
要立即给予橡皮球囊持续正压通气,必要时给予可拉明0.375毫克、洛贝林0.3毫克静脉推注。
心血管抑制时要把病人的头部放低,如果抑制严重,应该使用扩容药和升压药,肾上腺素1毫克静脉推注,706代血浆静滴。
如病人病情急剧恶化,应及时行气管插管,并请相关科室及时会诊。
二、相关并发症的处理:1、气管插管操作有关的各种损伤(1)有些损伤不需处理如口唇损伤、粘膜损伤出血,如出血不止则可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用含肾上腺素的棉球或小纱布压迫。
(2)如操作中牙齿脱落,应立即取出,应防止滑入气管或食道。
(3)如声带损伤和声门水肿,可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
2.呼吸暂停(1)立即经面罩人工呼吸,有上呼吸道梗阻者可置入中咽通气道。
(2)如无效,可插入喉罩,施行人工呼吸。
(3)必要时可在肌松药辅助下插入气管导管人工呼吸。
3.上呼吸道梗阻(1)托起下颌,头偏向一侧,适用于舌下坠而引起上呼吸道梗阻。
(2)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3)如无效插入合适的喉罩,必要时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
(4)如因喉痉挛引起上呼吸道梗阻,或反流物引起,应立即用肌肉松弛药,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4.误吸综合征综合(1)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充分吸引中咽部胃液和食物残渣等。
(2)气管插管后立即气管内吸引,在纤支镜下吸引和冲洗。
(3)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
(4)大剂量抗生素应用。
(5)呼吸支持。
5.气管导管插入食道或插入一侧支气管(1)导管过深插入一侧支气管,将导管退至总气管,并听诊确定。
(2)导管插入胃,则应退出,面罩吸氧,人工呼吸后,再次插管并确定。
(3)吸出胃内气体。
6.过敏反应(1)麻醉中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该药物的使用,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人工通气。
全身麻醉常见意外和并发症及处理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全身麻醉常见意外和并发症及处理【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654-01在我们日常手术工作中,全身麻醉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全身麻醉时,由于受到麻醉药物影响、手术直接创伤、神经反射亢进以及患者原有病理生理变化的特殊性等,均可能导致某些系统出现相应的并发症。
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应该充分了解全身麻醉常见的意外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防患于未然。
减轻全麻手术病人的伤害,保证病人的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全身麻醉的意外和并发症主要出现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其发生与病人情况,麻醉手术前准备,麻醉、手术期及术后处理有密切联系。
为此必须强调预防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
1 呼吸系统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呕吐和窒息:呕吐发生在麻醉诱导期,术中或麻醉苏醒期。
饱食后的急诊、肠梗阻、剖宫产术及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全麻过程中易发生。
呕吐前常有恶心、唾液分泌增多、频繁吞咽及痉挛性呼吸的先兆症状。
一旦发生极易发生误吸引起窒息。
处理:一旦发生立即将病人上身放低,头偏向一侧以利呕吐物排出,避免进入呼吸道。
迅速清除与吸尽口鼻腔内呕吐物,如有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应诱发咳嗽或行气管内插管彻底吸出。
胃液入气管除给予氨茶碱和抗生素外经气管插管或支气管镜用5-10ml盐水反复冲洗支气管。
另外完善术前胃肠道准备,成人择期手术前常规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以保证胃排空,避免术中发生胃内容物反流、呕吐或误吸。
呼吸道梗阻:以声门为界,呼吸道梗阻分为上呼吸道梗阻和下呼吸道梗阻上呼吸道梗阻:最常见原因舌后坠和咽部分泌物积聚,吸气困难为主要病症,舌后坠时可听见鼾声,咽喉部有分泌物则呼吸时有水泡音。
处理:托起下颌,或置入口咽通气管,并及时吸除分泌物。
梗阻即可解除。
其它原因诱发的喉痉挛,病人呼吸困难,吸气时呈鸡鸣声,发绀。
麻醉科中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处理麻醉科是医学的重要分支,致力于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管理。
然而,即使在麻醉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患者手术后仍有可能出现并发症。
本文将探讨麻醉科中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一、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1. 麻醉反应麻醉反应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可以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嗜睡或兴奋等症状。
处理方法包括:- 控制患者的呼吸道,确保通畅;- 给予抗恶心药物,如登记宁、異丙嗪等;- 给予止痛药物,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2. 术后疼痛术后疼痛是患者术后常见的问题。
适当控制术后疼痛对恢复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减少并发症非常重要。
处理方法包括:- 评估疼痛等级,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 给予局部麻醉药物,如硬膜外麻醉;- 采用物理疗法,如热敷、按摩等缓解疼痛。
3. 术后感染术后感染是麻醉科中另一常见的并发症。
处理方法包括:- 术前进行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定期更换导管或敷料;- 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
4. 呼吸道问题术后呼吸道问题是麻醉科中比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处理方法包括:- 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保持通畅;- 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促进呼吸道通畅;- 在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
二、并发症处理的注意事项1. 及早发现并早期介入对于出现的并发症,应及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任何异常情况保持警觉,并立即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2. 多学科合作处理麻醉科中的并发症需要多学科间的合作。
麻醉科医生、外科医生、护士等应紧密配合,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及时交流和沟通可以减少因误解或信息不完整而导致的错误处理。
3. 个体化治疗每位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态不同,对并发症的处理也应个体化。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高龄患者、儿童患者或重症患者,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法。
4. 预防为主预防并发症是麻醉科工作的重要部分。
全麻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手术往往在麻醉后进行,等患者醒来时就发现手术已经完成,若不实施麻醉则会使其遭受较大痛苦,且很多疾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
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多人会对麻醉后是否会有并发症等问题产生疑问,那么麻醉后并发症有哪些?又该如何采取处理措施?本篇文章带你找到答案。
一、什么是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又被称为全麻,其是利用静脉注射入药物或经呼吸道将药物吸入肺部后再进入血液中,从而对大脑内中枢神经起到抑制功能。
临床表现通常为意识和痛觉丧失、神经反射受抑制、肌肉松弛等。
麻醉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程度与输入药物浓度有关,手术完成后逐渐减少麻醉剂量,就能使患者神志及各项反射逐渐恢复正常,就有较高的安全性。
二、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一)上呼吸道梗阻上呼吸道梗阻是患者在经历全身麻醉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为机械性梗阻,其发作原因主要是由于舌头在仰卧体位时向后移动导致咽腔被堵,或由于口腔分泌物、喉头水肿等原因产生呼吸不畅并伴有鼾声现象。
完全梗阻者有鼻翼扇动和三凹征,虽有呼吸反应但感受不到气体呼出、吸出。
发生梗阻时需根据发生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舌头堵塞咽腔可使患者头部后仰,托起下颌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等,或清除口腔内异物。
患儿及气管内插困难的患者容易产生喉头水肿现象,症状较轻时可以采用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或雾化吸入肾上腺素等方式缓解,对于症状严重者而言,还需要进行紧急气管内插或将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通畅。
(二)下呼吸道梗阻下呼吸道梗阻也属于机械性梗阻,其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气管导管发生弯折、扭曲等问题,使其紧贴在气管壁上或因患者将分泌物及胃内容物误吸入气管和支气管,导致出现呼吸困难现象。
梗阻较轻时仅能在肺部听到罗音,并无其它明显表现;而严重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气道阻力高、心率增快和血压降低等问题,若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则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影响。
这就要求医师在麻醉前还应细心筛查导管,避免使用太软或不合格导管,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还应经常检查导管位置是否正确,防止因体位改变而使导管扭折,并且还应及时去除呼吸道内分泌物,避免梗阻发生。
全身麻醉苏醒期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关键词全身麻醉苏醒期并发症护理全身麻醉后常因麻醉药物及肌松药物残余、麻醉实施过程中损伤性操作、手术创伤性刺激等,使患者原有的生理状况发生变化而引发各种并发症[1],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麻醉苏醒期是停用麻醉药物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或清醒的时期,也是围术期最易发生生命危险的时期。
有文献报道,全麻1511例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3%[2]。
现将全身麻醉苏醒期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综述如下,以期对提高护理水平,预防并发症有所帮助。
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措施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7%[3],主要以低氧血症为主,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吸烟嗜好和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等诸多因素有关。
舌后:全麻复苏期间呼吸道并发症中舌后坠发生率相对较高,达1.28%[4],主要是残余麻醉药、肌松药的作用使舌肌肉缺乏张力,舌根后坠阻塞咽喉部,造成气道梗阻。
好发于肥胖、颈粗短及睡眠暂停综合征的患者。
此类患者发生舌后坠时应立即让病人侧卧位或头部偏向一侧,头后仰托下颌法,如上述措施仍不能解除呼吸道梗阻则需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放入喉罩和重新气管插管。
呼吸遗忘:术后大量应用阿片类药物,使患者在术后2小时内极易发生呼吸遗忘。
呼吸遗忘是少数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
在麻醉苏醒期间要加强巡视工作,尤其对复苏期间比较安静的病人可能存在的隐患远远大于烦躁病人。
经常呼叫熟睡尤其发出鼾声的病人,主动询问其不适,用简单的指令性动作,如抬腿、举手等方法判断病人的清醒程度。
适当给予阿片类拮抗药,要谨慎使用,因剂量大可引起患者烦躁。
喉、支气管痉挛:喉痉挛是拔管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常见原因之一,据报道,全身麻醉拔除气管导管后喉痉挛的发生率为0.87%。
术前都有较长吸烟史是喉痉挛的高危因素之一,反复气管内吸痰也极易诱发喉痉挛。
一旦出现喉痉挛应停止任何刺激,清除口咽部任何刺激物,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加压面罩给氧,同时遵医嘱静脉推注糖皮质激素、氨茶碱等,必要时用粗针头做环甲膜穿刺。
---------------------------------------------------------------最新资料推荐------------------------------------------------------全身麻醉并发症及防治.docx全身麻醉并发症及防治第一节呼吸道梗阻 1.原因(1)分泌物过多或血液、异物吸入。
(2)舌后坠。
(3)喉痉挛。
(4)喉水肿。
(5)支气管痉挛。
(6)气管导管梗阻。
2.防治(1)分泌物阻塞或血液、异物吸入:①术前禁食 6 小时,并肌注抗胆碱药物;②急性呼吸道感染者暂缓手术,慢性呼吸道感染者术前用抗生素治疗;③及时消除口咽部及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及异物。
(2)舌后坠①正确托起下颌,头后仰;②拔管后舌后坠者应放置口咽通气道;③面罩吸氧和人工呼吸。
(3)喉痉挛:①避免和去除咽喉部的直接刺激;②纯氧吸入,防止缺氧;③对轻度喉痉挛者:暂停麻醉,充分供氧,必要时暂停手术刺激,然后逐渐加深麻醉;④对中度和严重喉痉挛者:除上述处理外,应用肌松药,面罩纯氧加压人工呼吸,必要时施行环甲膜穿刺供氧。
1 / 13(4)喉水肿:以 3 岁以下小儿多见,多发生在气管插管或拔管后 1~2h。
①插管困难及多次操作的病人在拔管前应静注地塞米松;②症状明显者除应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外,应给予面罩吸氧和人工呼吸;③严重病例,必须严密监测,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术。
(5)支气管痉挛:①术前有哮喘史者应用激素,支气管扩张药及抗生素治疗;②避免芬太尼、硫喷妥钠及筒箭毒碱等诱发支气管痉挛的药物;③麻醉过浅者需加深麻醉,宜用氯胺酮及吸入全麻药(氟烷或恩氟烷);④静注氢化考的松及氨茶碱,如无心血管方面的禁忌证,可静滴或雾化吸入异丙肾上腺素;⑤吸纯氧及施行辅助或控制呼吸。
第二节呕吐、反流误吸和吸入性肺炎 1.原因(1)饱食、上消化道出血、幽门或肠梗阻,麻醉、手术、外伤和疾病使胃肠蠕动减弱,胃内存积大量的空气和胃内容物,胃内压明显升高,胃肠道张力下降。
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常见并发症分析及护理麻醉恢复室是手术室与病房的连接通道,是麻醉患者术后监护和护理的重要环节。
在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常见呼吸系统并发症是需要重点关注和及时应对的问题。
本文将就全麻患者术后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期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常见并发症分析1. 喉痉挛全麻患者术后常常出现喉痉挛,主要是由于气道刺激、干燥、神经兴奋或未完全清醒等因素引起的。
喉痉挛会导致患者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窒息。
2. 咳嗽在全麻手术后,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刺激等因素,患者常常出现咳嗽。
如果咳嗽严重,患者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甚至呼吸困难。
3. 咳血术后出现咳血的情况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可能是气道黏膜损伤或感染引起的。
咳血可使患者出现气道梗阻和呼吸困难的情况。
4. 肺不张全麻手术后,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不动或术中气体交换受限等因素,易导致患者出现肺不张。
肺不张会使患者出现一系列呼吸系统并发症,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
5. 感染术后患者抵抗力下降,易受感染的侵袭。
呼吸系统感染会导致患者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二、护理对策1. 喉痉挛的护理对策对于出现喉痉挛的患者,护士应首先了解患者的情况,排除气道异物或分泌物的存在,保持呼吸道通畅。
并及时给予镇静和镇痛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痉挛。
2. 咳嗽的护理对策对于出现咳嗽的患者,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注意痰液的排出情况,及时给予合适的镇咳药物。
要积极进行物理理疗,如背部叩击、抚摩等,促进痰液排出,避免发展为呼吸困难。
3. 咳血的护理对策对于出现咳血的患者,护士应立即进行呼吸道护理,保持气道通畅,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积极进行护理干预。
必要时要及时抽血送检,确定咳血原因,给予相应处理。
4. 肺不张的护理对策对于出现肺不张的患者,护士应积极帮助患者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深呼吸、咳嗽等,并采用物理疗法,如正压通气、吸氧等,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呼吸功能。
全身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全身麻醉术后由于全麻药、麻醉性镇痛药以及肌松药的残余作用,使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容易发生并发症。
因此,在全身麻醉恢复期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精心观察、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总结如下:1 临床观察及处理1.1上呼吸道梗阻(1)部分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并有鼾声。
(2)完全呼吸道梗阻:鼻翼扇动,有三凹征,无气体交换。
常见原因及处理:①舌后坠:托起下颌,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②喉痉挛:常因在缺氧时刺激喉头所致,纠正缺氧常可解除。
③喉头水肿:可因气管内插管、手术牵拉或刺激喉头引起。
轻者可静注皮质激素,地塞米松5~10mg或雾化吸入肾上腺素;严重者应行紧急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
④局部压迫:主要是颈部手术后血肿形成压迫气管,应立即通知外科医师,并以面罩加压给氧后行气管内插管。
1.2低氧血症临床观察:(1)停氧呼吸时,SPO2<90%。
(2)呼吸急促,紫绀,躁动不安。
(3)心动过速,心律紊乱,血压升高。
常见原因和处理:①上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或气胸。
②肺不张:因分泌物过多或通气不足等因素引起肺容量降低所致。
应鼓励病人深吸气、咳嗽及胸部物理治疗。
③误吸: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吸入物的pH值及容量。
轻者对氧治疗有效,严重者应行机械通气治疗。
1.3通气不足临床观察:(1)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 (2)潮气量不足,或呼吸频率慢; (3)SPO2<90%。
常见原因和处理:①中枢性呼吸抑制:吸入麻醉剂、麻醉性镇痛药和镇静药等的残余作用。
应以机械通气维持呼吸直到呼吸功能的完全恢复。
必要时以拮抗药逆转,静注纳洛酮0.2~0.4mg。
②肌松药的残余作用:肝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及抗生素的应用等,可使肌松药的代谢速度减慢,加重术后肌松药的残余作用。
应辅助或控制呼吸直到呼吸肌肌力完全恢复,必要时给以拮抗,静注新斯的明1~2mg。
③气胸:为手术及一些有创操作的合并症,听诊或胸部X片可以确诊。
常用麻醉并发症处理麻醉是外科手术及其他疼痛操作中常用的医学技术,旨在通过药物使患者昏迷、无痛觉和无意识,以便能够进行各种操作。
然而,与任何医疗干预一样,麻醉也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一、术后恶心和呕吐(PONV)术后恶心和呕吐是一种常见的麻醉并发症,特别是在使用全麻药物的手术中更为普遍。
恶心和呕吐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延长住院时间,并可能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处理方法:1. 术前评估患者的相关因素,如女性、年轻患者、非吸烟者等。
这些因素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有关。
2. 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选择具有较低恶心和呕吐风险的麻醉药物,如5-羟色胺拮抗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等。
3. 应用镇吐药物:术后早期给予患者镇吐药物,以减少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
二、全身性过敏反应全身性过敏反应可能会在麻醉中发生,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处理方法:1. 检查过敏史:在进行麻醉操作之前,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并进行相应的皮肤过敏测试。
2. 提前准备:手术前,麻醉团队应准备充足的抗过敏药物、急救设备和人员。
3. 快速干预:如果患者发生全身性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给药,给予抗过敏药物、补液和其他急救措施。
三、低血压麻醉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这是因为麻醉药物和手术刺激导致血管扩张和心输出量减少所致。
处理方法:1. 预防低血压:术前评估患者的患病情况,避免特定药物的使用,如ACE抑制剂和ARB等。
2. 液体复苏:通过给予合适的液体来维持循环容量,以预防和纠正低血压。
3. 血管活性药物:如果液体复苏无效,可以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血管加压素、多巴胺等。
四、神经性疼痛神经性疼痛是麻醉后的常见并发症,其特点是疼痛部位与手术操作部位不一致。
处理方法:1. 患者教育:在手术前向患者详细解释神经性疼痛的可能性,以减轻其对疼痛的恐惧。
2. 镇痛药物:对于已发生神经性疼痛的患者,可给予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全身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能够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失去知觉,减少疼痛和不适。
然而,全身麻醉也可能带来一些意外和并发症,了解这些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全身麻醉常见意外和并发症1. 呼吸系统并发症全身麻醉可能导致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呼吸暂停、呼吸道梗阻、肺炎和肺不张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麻醉药物、手术操作、患者自身状况等。
2.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全身麻醉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可能由麻醉药物、手术刺激、患者自身状况等引起。
3. 神经系统并发症全身麻醉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术中知晓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由麻醉药物、手术操作、患者自身状况等引起。
4. 消化系统并发症全身麻醉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并发症,如恶心、呕吐、误吸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由麻醉药物、手术操作、患者自身状况等引起。
5. 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并发症全身麻醉可能导致代谢和内分泌系统并发症,如低血糖、高血糖、电解质紊乱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由麻醉药物、手术操作、患者自身状况等引起。
6. 感染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发生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感染可能由手术切口、导管插入、麻醉药物等引起。
二、全身麻醉常见意外和并发症的处理1. 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处理对于呼吸系统并发症,应立即进行评估和处理。
对于呼吸暂停,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对于呼吸道梗阻,应立即调整气管导管位置或使用其他通气设备。
对于肺炎和肺不张,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并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
2.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处理对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应立即进行评估和处理。
对于低血压,应给予液体复苏或使用升压药物。
对于高血压,应给予降压药物,并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原因。
对于心律失常,应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原因。
3. 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处理对于神经系统并发症,应立即进行评估和处理。
对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应给予认知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