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十一五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202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指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____年度课题指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国家重点招标课题此类课题事关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久远性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为主题,以教育理论重大创新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实际问题为重点,组织跨学科和跨部门的协同攻关,形成标志性效果,代表教育科学研究最高学术水平,为教育教育实践做出突出贡献。
研究者应系统总结已有研究效果,运用适切的研究技术和方法,立论有据,论证有力,结论可信,对策可行,成为板书力作,效果要求出版40万字以上的专著,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的学术优秀论文,并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发生积极的影响。
1.当代社会变化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研究研究要点:(1)社会变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革新溯源;(2)农村教育革新的社会环境分析;(3)教育政策变化对农村家庭教育消费的影响分析;(4)教育革新对农村学校发展的影响分析;(5)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6)教育革新对农村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分析;(7)当代农村教育(学校)革新的典型案例分析;(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2.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创新研究研究要点:(1)各级各类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社会环境研究;(2)各级各类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的最新理论和技术研究;(3)我国当前各级各类教育考试和评价制度的现状与改革研究;(4)各级各类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公平和质量规范研究;(5)各级各类教育考试与评价的技术支撑和保证条件研究。
3.高校财务管理与资金使用效益研究研究要点:(1)高校资产评估与折旧研究;(2)高校预算管理改革研究;(3)高校防范和化解融资风险研究;(4)高校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益研究;(5)高校校办产业财务管理与效益评价研究;(6)高校资金平安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湖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学校成功教育策略研究目录序言一序言二第一章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二.行动计划与可行性论证三.相关论述1.落实成功教育,更新管理观念2.成功教育要从好习惯培养开始3.我对LES成功教育的理解4.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创新学生培养模式5.LES成功教育课程思路6.浅谈课堂教学改革之和谐参与式教学7.构建“和谐校园”,实施成功教育8.构建和谐校园倡议书9.和谐参与式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第二章乐斯教育法概述一.三维教育理论二.“元”的意义1.”元”生万象2.首先要作好”元”的分析3.把握好两个环节4.注意力测试5.注意力训练6.记忆力测试7.记忆力训练三“构”的设计1.”构”是指什么2.如何设计构3.观察力培养4.观察力训练四. “比”与“划”的过程1.目标第一2.由此及彼3.伐异求同4.思维灵活性训练五. “转”与“拓”的连贯性和开放性无限循1.教育过程的阶段性和下一循环的开始2.”?”号的意义3.创造性思维能力测试4.想象力测试5.创造性灵感测试6. 创造性思维训练第三章乐斯教育实录一.活动实录二.课堂实录第一章课题设计论一.问题的提出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这个知识呈几何级数膨胀,信息大爆炸的"财智经济"时代,学校教育必须与时具进。
比尔.盖茨十多年遥居世界首富的神话,成功演绎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命题真实。
“应试教育”的模式使学生反馈出“学习枯燥,我们没有热心;学习繁难,我们没有耐心;成绩低劣,我们没有信心;学校严厉,我们很不称心,”许多青少年学生怠惰厌学,有的甚至性格乖张暴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基础在于教育"。
国家正在贯彻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作为投身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们希望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成为“教化人心,训育人才,引领时代”的旗帜。
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提出了“把成功传给下一代”,“成功教育”,“让成功激励成功”的理念,但都还不完善,还没有普遍适用于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教学的具体模式。
莱阳农学院学科专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2006-08-17 14:00:00 来源:校务信息网作者: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多科性大学的学科专业构架已基本形成,科学研究硕果累累,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
为了抓住机遇,全面实现学校改革与发展目标,根据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学科专业建设的实际,特制定我校“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学科专业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到“十五”末,全校共开设47个本科专业,覆盖农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等6大学科门类,涉及到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数学、化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机械、电气信息、化工与制药、药学、土建、轻工纺织食品、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植物生产、环境生态、环境科学、环境与安全、动物生产、动物医学、水产、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27个二级学科。
学校具有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含1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学科范围覆盖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等4大学科门类,分属于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兽医学、畜牧学、林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等10个一级学科。
学校拥有预防兽医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药学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旱作技术、农业传播学、应用真菌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现代农业质量与安全工程青岛市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山东省农业仿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与2000年以前相比,我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成就是明显的;与同类院校相比,我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步伐是比较快的。
但是,与社会需要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期望相比,与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远期发展目标相比,我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有利于学科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还不够浓厚学科专业建设受到多种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学校名称、办学层次、生源质量、学生就业、科研条件、教师水平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科专业建设的进程与成效。
扬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微型课题指南(一)学生教育类1、寄宿生家校合作研究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3、学生交往方式指导研究4、学生上网引导的研究5、学生说谎的成因与对策研究6、学生休闲教育研究7、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8、中小学生闲暇教育的研究9、利用作业批改与学生交流的研究10、中小学生攀比心理的研究11、中小学科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的研究12、中小学生评语撰写的研究13、高中住宿生中小学学习生活的研究14、中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灾害教育等的研究15、农村初中寄宿制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16、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17、小学少先队组织教育现状的研究18、在品德课堂中对未成年人进行公民道德素养提升的研究19、小学社团活动研究20、小学班会课的研究与创新21、小学生感恩教育研究(二)课堂教学类1、课堂等待问题的研究2、集体备课实效性的研究3、新课程背景下听、评课的研究4、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5、引导学生积极举手、大方表达的研究6、大课间活动组织方式的研究7、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研究8、中小学学科作业多元化的研究9、中学学科教学教学案编写的研究10、初高中学科教学衔接的研究11、中小学学科教学作业设计的研究12、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反馈的研究13、中小学学科教学案例运用的研究14、小组合作中“序列性”的研究15、合作小组成员间合作意识的培养策略16、让学生对班集体形成强烈归属感的教育技巧17、课变背景下学生预习方式的转变18、新课改模式下如何有效实施课堂引入19、课堂教学学生良好倾听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20、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趣味性研究21、课堂“等待”策略研究22、激发初三学生课堂积极发言策略研究23、大课间活动的检查与管理研究(三)教师专业发展类1、教学反思有效性的研究2、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和考核的研究3、中小学校本培训实效性的研究4、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引领作用的研究5、教师教学反思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6、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7、中小学静校教研有效性实践研究8、新教师上岗校本培训策略研究9、从事有偿家教教师心理状况的研究10、教师专业成长方式研究11、教育叙事研究(四)教育评价类1、新时期学科质量评估研究2、课改背景下教师课堂评价的有效性3、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模式研究4、教师专业能力建设研究5、教师教学评价语言的研究6、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研究7、学生评价方式变革研究8、学科评价的技术研究9、多元智能与多元评价10、好教师、好学生的标准研究(五)学校管理类1、中小学绩效工资校本考核的研究2、中小学管理中档案运用的研究3、中小学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的研究4、初中书香班级建设实践研究、5、农村初中开好家长会策略的研究6、农村学校家校联系策略研究7、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实效性研究8、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实效性研究9、“五严”背景下教育管理应对策略研究10、校长的办学思想研究(六)学科教学类1、语文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2、作文评讲有效性研究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4、小学生作文起步教学研究中的问题5、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研究6、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中的问题7、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听说习惯研究8、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整合方式的研究9、高中各学科学分认定的研究10、高中文科学科运用报刊进行教学的研究11、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学法指导的研究12、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网络资源运用的研究13、物理课堂学生展示活动量与教学容量的优化14、物理教学不同课型学生展示活动的模式探究15、化学演示实验的可观性研究16、初中化学方程式教学策略的研究17、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运用18、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提问19、开卷考试背景下思品课对学生“读书”的有效指导20、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1、地理图导式教学的研究22、生物课堂互动评价的研究23、生物课堂培养初中生善于“倾听”的有效策略24、教师如何做好范画的示范与巡回辅导25、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摘抄实效性研究26、提高小学生英语单词记忆效率策略研究27、教育新政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有效练习策略研究28、初中思想品德“小组讨论”实效性策略研究29、初中化学课前自主预习策略研究30、历史课堂激发学生兴奋点实践的研究31、小学英语课堂节奏调控实践研究32、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课堂语言品格策略研究33、初中数学试卷人性化设计研究3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设计的研究35、初中生物理作业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研究36、提高初中思品作业效率策略研究37、初中数学学习分层要求实践的研究38、小学生作文教学中生活素材搜集与提炼的探索与研究39、留守儿童课外阅读习惯与能力培养的研究40、提高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41、低年级学生的词汇量如何丰富的研究42、古诗教学的研究43、汉语拼音有效性教学的研究44、利用社会公共资源进行识字研究45、小学高年级体验性习作的研究46、语文教学幽默艺术的研究47、关于课堂练习本、草稿本正确使用的研究48、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49、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讨论方法的研究50、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与研究5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52、小学数学课堂激发活力的策略研究53、小学数学教育活动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54、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5、低年级学生认真态度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56、小学科学兼职教师教学有效性探索研究57、提高实验记录有效性的研究58、小学实验室耗材消耗量的研究59、苏教版《科学》教材实验评价的研究60、小学生科学课中观察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研究61、英语教学中学生情商的培养研究62、小学体育课中如何开展体育欣赏课的研究63、农村学校业余田径队体能训练的研究64、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65、小学中高年级人物画教学探索66、美术作业不同展示方式的研究67、生态和谐型语文课堂研究68、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课前有效性预习的研究69、小学数学思考题开发的研究70、小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成因与对策研究71、数学课堂教师高效追问的研究72、批注式阅读能力的培养73、课外阅读——儿童文学母题的开发与课程建设74、古诗词诵读的课程化开发75、数学预习对课堂问题影响案例剖析76、预习改变数学课堂的理论与实践77、低年级语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78、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读题能力的研究79、小学生数学解题策略选择及反思的研究80、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81、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技巧的研究及运用82、学生语文作业浮躁的原因及解决策略研究83、小学低年级学生绘画中的叙事性研究84、新课堂模式下物理探究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85、中学英语教学设计如何兼顾学生的“听、看、记、用”策略研究86、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及课外阅读检测研究87、指导初中生英语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研究88、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写作讲评课的效度89、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七)幼儿教育类1、幼儿园种植园地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2、图标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运用研究3、幼儿歌唱活动中图谱的应用研究4、幼儿科学活动中材料投放策略的研究5、大班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6、优化幼儿晨间活动的策略研究7、幼儿园“大带小”活动的研究8、主题背景下各年龄班区域活动设置的研究9、幼儿园班级主题墙饰创设的研究10、××区角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11、幼儿园户外活动器材有效利用的研究12、幼儿××习惯的养成研究13、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14、优化家园联系的策略研究15、幼儿园创建书香班级的实践研究16、优化幼儿数学活动操作规则的研究17、乡土资源在班级区域活动中的应用研究18、幼儿音乐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研究19、幼儿园数学操作学具的制作研究20、幼儿园美术欣赏案例研究21、班级幼儿成长档案袋的创建及应用研究22、幼儿阅读活动指导研究23、矫正幼儿不良行为的个案研究24、幼儿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25、科学区域活动中幼儿记录能力培养的研究26、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教发[2006]17号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06]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高等学校布局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形势“十五”期间,为贯彻中央关于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决策,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等学校设置工作采取积极的措施,通过向地级市延伸、向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发展高等职业学校和民办高等学校等方式,扩大了高等教育资源,调整优化了高等学校层次科类结构,较好地改善了高等学校的区域布局,巩固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高等学校设置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高等学校设置宏观规划不够充分;科类和布局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完全适应;有些地区重增加设置学校的数量、轻质量提高,不顾办学条件保障的倾向依然存在。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与“十五”期间有很大不同。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
为此,高等学校设置要在规模相对稳定的大前提下,科学谋划发展,精心组织实施。
二、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宗旨,以《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为依据,以优化布局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正确处理高等教育资源存量与增量、规模与质量、当前与长远、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控制高等学校设置的数量,着力解决高等教育结构和质量问题,推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十一五”规划华中师范大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由学校图书馆与各院系资料室(学科分馆)共同组成,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的主体。
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学校图书馆本着“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的办馆宗旨,在学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起核心与主导作用,它负责指导、规范院系资料室工作,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
我校已经确立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为配合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根据国家、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华中师范大学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十一五”规划(2006年-2010年)。
一、“十五”建设成就与现状分析“十五”期间,学校加强了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建设,2002年“校园文献网络化管理与服务系统”(ULIS)开始运行,当年全省高校图书馆自动化测评工作名列前茅。
中西文书刊MARC记录共281999条,全校文献资源财产890731册信息已经建库上网;“十五”期间,我们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效,纸质资源建设平稳发展,平均每年4万册,期刊保持2200种左右,电子资源逐步丰富,覆盖我校所有学科。
与此同时,我们加强了多媒体资源的收集,丰富了馆藏内容和形式。
存在的主要问题:图书馆面积严重不足,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图书馆面积应达到4.47万平米(生均2.03平米);经费不足,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图书馆经费应占学校事业费的5%,按2004年标准计算,图书馆经费应该达到1100万元,而我馆近三年经费平均只有600万元。
由于经费的不足,导致新书少、电子资源不能满足需要等;人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学历水平、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高层次服务、个性化服务、现有资源的深层次应用不够;学术研究有待加强。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为标准,在学校的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的办馆理念,全面推进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在学校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与学校教学科研及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公共平台作用,使我校文献信息工作在现代化水平、文献资源建设、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和队伍建设等诸方面实现更大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将图书馆初步建成有教师教育特色的全国一流高校图书馆和华中地区教育文献信息中心,为在2020年建成研究型图书馆奠定良好基础。
东尖山学校2006——2010年学校改革和发展五年规划东港市东尖山学校2007年1月28日东尖山学校2006——2010年学校改革和发展五年规划一、学校发展回顾我校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义务教育初级中学。
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改革、发展、创新”为主题,以“以德育人、依法治校、科研兴校,民主理校”为理念,在学校管理、师生素质、教育教学质理、办学水平等主面争创一流,学校各项工作上了台阶,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获得了一系列荣誉称号,主要是近五年来中考升学率稳步提升。
但是,从东港整个教育发展的态势来看,我校与之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师资:结构不尽合理,以青年人居多,青黄不接的矛盾日渐突出,总体素质偏低。
2、生源:本地生源质量、数量有所下降。
3、管理:管理不够科学,如何正确处理学校发展与个人的矛盾尚无良策;4、资金:农村义务阶段初中学校普遍存在着学校发展资金短缺。
对此,我们要继续发扬“自我努力,自强不息”的精神,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充实自己,开阔眼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二、五年发展目标办学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模范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政策法规,积极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形成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信息化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终身发展,注重全体教职工的道德建设、职业成熟和继续发展,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道路,用先进的学校评论经凝聚和引领全校师生全面和谐发展,为造福一方百姓,办人民满意教育而努力求索。
办学目标:1、学校发展目标:建设和谐发展的学校2、教师发展目标:造就和谐发展的教师3、学生发展目标:培养和谐发展的学生三、发展策略措施(一)发展背景:1、2005年辽宁省教育工作会议一系列文件的出台,特别是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关注农村教育等教育热点问题和举措,对于我校而言,将是一次历史性的挑战和机遇。
上海学校德育十一五发展规划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上海学校德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征求意见稿)“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上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上海学校德育工作,依照《上海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全面把握发展机遇(1)“十五”时期德育工作取得的成就“十五”时期,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德育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初步构架了以民族精神教育为根基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广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师德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合力育人的意识进一步增强,高校保持持续稳定,上海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中小学积极探索“二期课改”,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注重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泛开展小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培育了“小手牵大手”等一批品牌;关注学生主体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和校本德育。
高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继续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稳步推进;强化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培育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一批校园文化建设品牌;拓展了网络和学生生活园区的育人新阵地;加强了对研究生和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类指导;培养了一支政治素质优良、年轻化、知识化的辅导员队伍。
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十一五”时期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发8号、16号文件,又相继召开两个全国工作会议,把德育工作摆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
上海将于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以开放多样、高标准高质量为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
河北北方学院“十一五”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学科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层次、学术水平的主要标志,学科建设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生命线,是关系学校长远发展及全局的重要工程,鲜明的学科特色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我校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结合河北省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调整学科配置,重组学科资源,优化学科结构,加快、加强学科建设”,对提升我校办学水平与办学层次,加速学术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科建设整体现状(一)基础与优势新时期学校以“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定位,确立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开放式、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培养人才。
形成了以生命学科为龙头,理工和人文科学为两翼多学科交叉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建成了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学科。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耳鼻咽喉学科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基础数学等九个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
2005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成为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科结构和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调整与创新部分学科及其研究方向与河北省主导产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的不够紧密,特色不够明显。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缓慢,学科群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某些学科研究方向缺乏创新性和前瞻性;有些学科研究方向不够稳定,难以形成特色与优势。
2、学科层次偏低,发展不平衡我校本科办学历史已逾二十年,研究生教育刚刚起步。
目前,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太少,与本省兄弟院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学科发展不平衡,部分农学学科发展定位不明确,理工学科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人文以教学为主,研究水平较低,尚未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06.06.29•【字号】川教[2006]188号•【施行日期】2006.06.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川教[2006]188号)各高等学校:现将《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印发你们,请各校根据全国和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校“十一五”期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将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以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各校的实施意见,请报我厅备案。
附件: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四川省教育厅二00六年六月二十九日附件: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实施科教兴川、人才强省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与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三个转变”,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为全面实施《四川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现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就“十一五”期间我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规划如下:一、我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1、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五”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了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较好、结构趋于合理、学科较为齐全、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为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重点课题第一批子课题结题公布(六)日期:2011-11-10 19:29:59 访问量:96401次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第一批实验学校子课题统计学校名称申报人子课题名称1、新疆教科所、教研室祁效沅《课堂教学最优化变革研究》2、河北工业大学陈燕《健美操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模式的研究》3、河北工业大学钱海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4、河北工业大学苏波《普通高校篮球课程教学的优化方法研究》5、河北工业大学彭博《健美操教学结构优化改革与实践研究》6、广东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姚晓波《广东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7、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康瑞军《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最优化变革研究》8、河北工业大学郭越《实施艺术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探索与研究》9、河北工业大学闫琳琳《河北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10、河北工业大学刘学伶《新时期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试与改善探究》11、河北工业大学樊华《大学英语学习中僵化现象其环节策略研究》12、河南郑州市卫生学校宋怀玉《教师愉快教学与学生愉快学习和谐教育共享快乐的试验与研究》13、山西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王秀礼《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健康适用人才的研究》14、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尹青春《新课改成功教学的实验与研究》15、甘肃省金昌市师范学校哈振中《网络教学健康发展最优化变革研究》16、甘肃省金昌市师范学校李子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变革眼》17、甘肃省金昌市师范学校何春荣《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快速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18、甘肃省金昌市师范学校张平东《课堂教学巧设疑问、恰当评价快速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19、宁夏银川市第十五中学戚树宁《教师愉快教学与学生愉快学习和谐教育共享快乐的试验与研究》20、河北省大城县第一中学杨明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21、河南省开封杞县高中乔幼轩《建设良好健康的学校教育环境的研究》22、河南省信阳潢川实验小学彭西洲《建设良好健康的学校教育环境的研究》23、河南省固始实验小学孙云发《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健康育人实验与研究》24、湖北荆门市职业学院袁荣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25、湖北省秭归县第一中学刘元德《“双自双成”德育实验与研究》26、河南省光山县教研室李声荣《“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27、河南信阳息县实验小学冯仁堂《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最优化研究》28、河南省光山县实验小学向秀庆《“留守生”教育与管理的实践与探索》29、河南省息县东街小学裴长虹《班集体活动创新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研究》30、内蒙古临河第一职业中专孟保和《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健康适用人才的研究》31、山东省五莲县实验小学韩德胜《大成教育指导下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32、河北省丰宁县凤山二中刘劲东《新课程理念下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33、河北省丰宁县凤山总校杨国民《农村学校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34、河北省丰宁县黑山咀中学杨立波《农村初级中学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实效的研究与实践》35、河北省丰宁县凤山总校范成城《课堂教学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的研究实践》36、河北省丰宁县第一中学白建平《县域高级中学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实效的研究与实践》37、河北省丰宁县选将营中学王冠军《农村初级中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最优化研究》38、河北省丰宁县波罗诺中学宋金锋《新理念下课堂教学方式最优化变革研究》39、河北蒙古族高级中学任浩森《新课程理念下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中应用的研究》40、河北省隆化县郭家屯中学黄燕《农村初级中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最优化研究》41、河北省隆化县蓝旗学区中心校张玉琴《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42、河北省隆化县八达营中心小学孙桂玉《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中应用的研究》43、河北省南皮县王寺中心校迟新海《小学数学教学最优化变革研究》44、黑龙江省杜蒙县第四中学赵德平刘洪艳《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管理的深化研究》45、江西省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胡香兰《培养数学专业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6、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刘作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47、云南省昆明市宜良二中夏丽萍《课堂教学最优化变革研究》48、河北省永年县第三实验学校吕永江《学校考试评价制度最优化变革研究》49、河北省永年县实验高级中学秘立方《学校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最优化变革研究》50、河北省永年县第三中学朱明辉《课程教学最优化变革研究》51、河北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谢丽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52、河北沙河市二十冶综合学校乔先鱼《学校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最优化变革研究》53、贵州省余庆县白泥中学唐生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54、江苏连云港外国语学校薛家平《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最优化的实践研究》55、江苏省启东市大江中学施东飞文云全《科技校本课程利用最优化变革研究》56、江苏省海门市职业教育中心校黄卫华《职高课堂教学最优化变革研究》57、江苏如东县河口镇景安初级中学徐建国《农村寄宿制初中的生活教育实践研究》58、山东济南市历城区北全福小学王书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59、山东省菏泽市实验中学岳喜军《初中阶段新课程教学最优化变革研究》60、山东济南第七中学尹守峰《网络环境下学生健康成长与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61、山东省青州市阳河初中张法华《校本课程开发最优化变革研究》62、山东省青州市何官镇孙板小学扈瑞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63、山东省青州市马氏初级中学杨希英《校本教材最优化变革研究》64、山东省青州市何官初级中学周会荣《校本教材最优化变革研究》65、山东省青州市第二中学刘爱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66、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孙旺小学吴平礼《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67、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谭文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68、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王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变革研究》69、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赵海涛《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校本教材最优化变革研究》70、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马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71、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孙旺小学秦好忠《校本教材最优化变革研究》72、山东省青州市东夏镇东李小学张南《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73、山东省青州市东坝初级中学崔坤《学校课堂教学最优化变革研究》74、山东省青州市南张楼小学孙兴福《学会写好赏语——利于学生写好作文的研究》75、山东省青州市职业教育中心王兴珍《合作探究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76、山东省青州市第二中学褚俊庆《合作探究教学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77、山东省青州市弥河镇黄泥沟小学许玉福《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研究》78、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时建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79、山东省青州市黄楼镇大尹小学王明恩《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研究》80、山东省青州市口埠初级中学孟新凤《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81、山东省青州市职教中心孙长青《自主互动学习型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最优化研究》82、山东省青州市何官初级中学张传林《“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学习与推广的最优化研究》83、山东省青州市大尹初级中学陈继青《在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最优化研究》84、山东省青州市黄楼镇贯店小学韩素云《“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最优化研究》85、山东省青州市第五中学杨素莲《校本教材最优化变革研究》86、山东省青州市黄楼镇大尹小学张龙《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研究》87、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侯爽《教师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成长影响的研究》88、山东省青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张继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89、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马光霞《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最有效途径的研究》90、山东省青州市职业教育中心李明星《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91、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于清泳《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科教学中的最优化研究》92、山东省青州市高柳镇马兰小学潘秀芹《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最有效途径的研究》93、山东省青州市马兰初中李媛媛《教师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成长影响的研究》94、山东省青州市口埠初级中学白瑞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变革研究》95、山东省青州市黄楼镇杨姑桥小学尚国珍《教师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行为习惯影响的研究》96、山东省青州市职业教育中心李亭亭《新环境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97、山东省青州市黄楼街道东坝初中王延香《新时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研究》98、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杨文琴《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99、山东省青州市职业教育中心袁增明《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研究与实践》100、山东临朐第一中学杜芳红《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研究与实践》101、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陈金芝《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研究与实践》102、山东省临朐县新华中学朱有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103、山东省昌邑市第二职业中专王克涛《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最有效途径的研究》104、山东省临朐县竞技体育学校孙国春《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105、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徐永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变革研究》106、山东高密市周戈庄初级中学张永博《初中英语闲暇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107、河北省香河一中王晓云《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最优化变革研究》108、河南新乡市第一师范附小关卫东《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策略性研究》109、江苏省泗阳县史集中学吴军民《克服农村初中厌学的对策研究》110、河南省光山县实验幼儿园梅伟贤《幼儿园德育最优化变革研究》111、河南省光山县教研室李声荣《学校课堂教学最优化变革研究》112、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中李庆运《教师小班化课堂教学最优化变革研究》113、河南省光山县光州学校周从福《教师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力最优化变革研究》114、河南省光山县第二初中王加强《初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最优化变革研究》115、河南省光山县第一完全小学虞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116、河南省光山县第一完全小学胡敏《农村大班额中教师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力最优化变革研究》117、河南省光山县第二完全小学徐霞《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研究》118、河南省光山县第三完全小学吴燕《小学生习作教学最优化变革研究》119、河南光山县砖桥镇中心小学管庆文《农村小学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最优化研究》120、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一小徐深林《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研究》121、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韩桂英《高中思想政治课反思性教学研究》122、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夏连彬《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最优化变革研究》123、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邢静芬《高中乐教乐学教学法研究》124、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赵会刚《教师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最优化变革研究》125、河北农业大学幼儿园李小丽《幼儿园传统德育最优化变革研究》126、河北故城县聚龙中学许胜武《师德建设研究》127、河北省故城县育才中学胡素华《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研究》128、河北省故城县饶阳店中学史冬梅《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129、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刘书胜《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化变革研究》130、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孙淑静《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最优化变革研究》131、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于红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132、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郭兰春《教师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力最优化变革研究》133、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郭书红《中小学英语教学最优化变革》134、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赵际武《教师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力最优化变革研究》135、河北省故城县职业高中林淑苹《班主任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136、河北省故城县职业高中孙青《教师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力最优化变革研究》137、河北故城县职业高中商翠兰《优化学生心理生活实验研究》138、河北故城县高级中学周怀振《班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互补与协调的实践研究》139、河北故城县高级中学刁荣芬《教师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力最优化变革研究》140、河北故城县高级中学张大龙《打造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课堂研究》141、河北故城县高级中学耿文香《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与开发》142、河北故城县高级中学闫秀萍《优化学生心理生活实验研究》143、河北故城县坛村中学刁殿存《学会倾听让课堂更精彩》144、河北故城县坛村中学王瑞霞《初中创新教育研究》145、河北故城县育才中学赵洪刚《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146、河南卫辉市城郊乡中心校韩爱新《电化教育促进课堂教学优化的变革研究》147、河南卫辉市城郊乡中心校杨琼敏《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优化变革研究》148、河南卫辉市第九中学来梅英《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149、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第三中学刘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优化变革研究》150、河南卫辉市教育局教研室黄东莉《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151、青岛大学周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优化变革研究》152、河南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魏云凤《高中阶段新课程教学最优化变革研究》153、河南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李永《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优化变革研究》154、河南卫辉市教育局教研室陈中岭《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主动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155、湖南省永顺县第一中学喻青春《在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最优化研究》156、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太保庄街道太保庄初中王焕彩《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最优化研究》157、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亓荣希望小学王爱玲《“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158、河南省永城市第四小学陈夫兰《小学生识字教学最优化变革研究》159、山东省高密市周戈庄初级中学张永博《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科教学最优化变革研究》160、河北省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泊头分校高峰《教师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力最优化变革研究》161、河北省泊头市文庙学区文庙小学刘莹春《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优化的研究》162、河北省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泊头分校高汉义《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的最优化研究》163、河北省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泊头分校韩淑胜《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164、河北省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泊头分校刘立新《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最优化研究》165、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彭善桂《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166、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张在国《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最优化研究》167、山东省青州市弥河镇石河小学宫怀彦《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最优化研究》168、山东省青州市夏庄初级中学张美花《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最优化研究》169、山东省青州市宋池初中康文庆《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最优化研究》170、山东省青州市第二中学路长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171、山东省青州市黄楼街道万红小学李道功《合作探究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172、山东省青州市第三中学高艳丽《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最优化研究》。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特色学校发展专项课题目录课题编号课题承担单位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邮编签到联系电话2007-TS-001 重庆市巴蜀小学人文学校文化建设模式研究马宏400013 2007-TS-002 重庆市人民小学扬主人翁文化之韵展主动教育之彩杨浪浪400015 2007-TS-003 西南大学附属小学构建小学“绿色教育”体系研究与实验唐炳琼400700 2007-TS-004 重庆市第一中学科技活动特色学校的建设研究鲁善坤4000302007-TS-005 重庆南开中学重点高中特色课程建设研究宋璞(卫晋丽主任)4000302007-TS-006 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外国语学校特色发展策略研究荆瑜4000392007-TS-007 万州区红光小学“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特色学校建设研究谢定来4040002007-TS-008 万州区双河小学弘扬书法艺术塑造书香校园张俸保404001 2007-TS-009 万州区沙河小学日读千字经典建设书香校园宋刚404040 2007-TS-010 万州区王牌小学培养独立绘画能力打造美育特色学校熊人民404000 2007-TS-011 万州区周家初级中学整合社区体育资源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研究杨德胜404040 2007-TS-012 万州区江南初级中学初中特色校本管理研究陈华平404028 2007-TS-013 万州区第二高级中学科技特色学校建设研究冯李平404000--------2007-TS-014 黔江区新华小学创建民族艺体特色小学实验研究田景碧409000课题编号课题承担单位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邮编签到联系电话2007-TS-015 黔江区石会中学区域模块型普职成一体化农村中学建设研究向德勤4090122007-TS-016 黔江区新华中学校民族地区中学生人格再造与心理重建的特色教育的研究方亚平4090002007-TS-017 涪陵城区第三小学小学生人品教育实践研究聂心勇408000 2007-TS-018 涪陵城区第六小学生态教育的实践研究陈明伟408000 2007-TS-019 涪陵城区第七小学个性教育实践研究张可仁408000 2007-TS-020 涪陵区荔枝希望小学“启导·自主”教育研究云祥洺408000 2007-TS-021 涪陵区李渡镇小学校小学实践教育王代华408100 2007-TS-022 涪陵区第十四中学校构建双发展教育科研模式促特色学校塑造研究庞健408000 2007-TS-023 涪陵区第十五中学校“书香校园”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研究况涛408000 2007-TS-024 涪陵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艺体教育实践研究曹秀江408000 2007-TS-025 渝中区教育委员会中心城区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战略研究刘家勤400010 2007-TS-026 巴蜀幼儿园幼儿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罗虹400013 2007-TS-027 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学校“致和”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肖方明400015 2007-TS-028 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和谐协同特色学校的研究马佳400010--------2007-TS-029 渝中区人民路小学“共享教育”特色学校发展研究王卫400015课题编号课题承担单位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邮编签到联系电话2007-TS-030 重庆求精中学培养科研型教师建设科研型学校研究庞静400015 2007-TS-031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创建现代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研究汪洪400010 2007-TS-032 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城市高中体艺特色办学模式深化研究叶辉400013 2007-TS-033 重庆第三十中学校外语特色学校发展策略研究汪立芬400014 2007-TS-034 大渡口区钰鑫小学立足实际构建“博厚”教育特色陈宏400080 2007-TS-035 大渡口区实验小学启慧教育研究李竹400084 2007-TS-036 大渡口区育才小学小学艺术教育整合策略的研究李长彬400080 2007-TS-037 重庆市茄子溪中学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研究杨富强400082 2007-TS-038 重庆市商务学校实施教学卓越化管理的研究王雪4000802007-TS-039 江北区鲤鱼池小学开展传统艺术教育提升小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实验研究梁正雄4000202007-TS-040 江北区玉带山小学学校特色管理研究王学杰400021 2007-TS-041 江北区培新小学开展儿童经典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健康和谐发展张光琼400023 2007-TS-042 江北区观音桥小学杨学校体育特色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实践研究何跃400020 2007-TS-043 重庆市蜀都中学进城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郑仁均400020--------2007-TS-044 沙坪坝区树人小学“树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杨志渭400030课题编号课题承担单位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邮编签到联系电话2007-TS-045 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探索构建“人人小新星,颗颗亮晶晶”特色学校理论与实践研究钱小波4000302007-TS-046 重庆市沙坪坝小学文化区小学教师个性发展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策略研究李世伦4000302007-TS-047 沙坪坝区莲光小学构建和谐校园实施整体育人包耘400032 2007-TS-048 重庆市青木关中学弘扬抗战文化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刘春晓401334 2007-TS-049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构建“三自三结合”整体育德体系深化研究熊家和400037 2007-TS-050 重庆西藏中学办校办家、打造民族教育的示范窗口行动研究季富群400036 2007-TS-051 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小学综合实践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研究陈光培400050 2007-TS-052 重庆市谢家湾小学“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刘希娅400050 2007-TS-053 九龙坡区铁路小学融入时代美育构建艺体特色校园的研究谢长禄4000532007-TS-054 九龙坡区杨家坪小学践行“立字立人”办学思想创建市级书法教育特色学校周绪田4000512007-TS-055 九龙坡区共和小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何静400052 2007-TS-056 重庆市铁路中学重庆铁中星光校园文化的培育与完善黄兴力4000532007-TS-057 杨家坪中学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创能力培养的特色教育研究张成400050--------2007-TS-058 重庆电厂中学整合美术课程资源创建美术特色学校的研究汤晓春400053课题编号课题承担单位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邮编签到联系电话2007-TS-059 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构建科技教育特色的战略研究谭劲4000602007-TS-060 南岸区天台岗小学以“儿童水彩画”为抓手促艺术特色学校发展研究陈晓红4000602007-TS-061 南岸区南坪实验小学培养优质双语师资打造双语特色学校的研究冯晓旭4000602007-TS-062 南岸区弹子石小学百年弹小书香校园——构建学习型学校特色研究刘在平4000612007-TS-063 南岸区四公里小学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方法与途径研究田琪400067 2007-TS-064 重庆市南坪中学学校特色建设途径研究赵屏400060 2007-TS-065 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中学学科组教学特色建设策略与途径研究陈朝勇400065 2007-TS-066 重庆市广益学校校史育人特色学校构建的研究李小兵400065 2007-TS-067 北碚区朝阳小学以科学教育为突破口彰显“未来教育”特色陈维礼400711 2007-TS-068 北碚区实验小学翰墨育人——积淀学校办学特色实践研究陈登平400700 2007-TS-069 北碚区中山路小学国学教育与双语教学融合的学校特色研究邓薇4007002007-TS-070 北碚区晏阳初级中学弘扬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打造农村初中特色教育品牌刘远莉4007122007-TS-071 北碚区朝阳中学普通中学阳光教育特色实践研究桂平400700 2007-TS-072 重庆兼善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研究罗统碧400700--------课题编号课题承担单位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邮编签到联系电话2007-TS-073 万盛区和平小学营造校园艺术氛围与培养学生艺术综合能力的研究屈家乐4008022007-TS-074 万盛区南桐镇中心校农村小学开展剪纸教学创建特色学校的研究龚泽武400803 2007-TS-075 万盛区万东镇中心校少儿羽毛球特色学校发展研究陈光平4008022007-TS-076 万盛区鱼田堡小学以书法教育为载体努力打造有特色的墨香校园左其刚4008022007-TS-077 渝北区实验小学实验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颜强401120 2007-TS-078 渝北区五星路小学书香校园构建策略研究曹世琼4011202007-TS-079 渝北区回兴小学“科技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创新潜能”研究代德惠4011202007-TS-080 渝北中学渝北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与特色学校创建的研究张正明401120 2007-TS-081 重庆市暨华中学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建特色学校孙兴林401120 2007-TS-082 重庆市南华中学校普通中学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陶克华401137 2007-TS-083 巴南区鱼洞第二小学校“主体性教育”办学特色研究胡斌401320 2007-TS-084 巴南区鱼洞第四小学校培育创新文化促进全人发展陈浩401320 2007-TS-085 重庆市巴县中学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研究邹勤401320 2007-TS-086 江津区双槐树小学育自信心做小能人袁仁超402289--------2007-TS-087 江津区吴滩小学聂帅精神引领下的学校爱心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胡世杰402260课题编号课题承担单位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邮编签到联系电话2007-TS-088 江津区几江镇向阳小学校以人性为根本的德育研究张江勇4022602007-TS-089 江津区贾嗣小学农村寄宿制小学创建艺术教育特色校的实践研究邹权伟4022812007-TS-090 江津中学聂帅精神与学校和谐教育发展关系研究石怀湘402260 2007-TS-091 江津第二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发展策略研究刘维高402284 2007-TS-092 合川区凉亭子小学少年警校特色发展研究左亚401520 2007-TS-093 永川区教育委员会永川区特色学校建设与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陈军402160 2007-TS-094 永川区上游小学小学家政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研究陈小渝402160 2007-TS-095 永川区汇龙小学儿童文学校园特色建设研究张中纯402160 2007-TS-096 永川区临江小学分类目标教育特色建设研究董天伟402184 2007-TS-097 永川区永红学校“三化”教育特色建设研究田一平402160 2007-TS-098 永川区兴隆学校书画艺术特色学校建设研究邓光富402160 2007-TS-099 永川中学以文化人明体达用李天鹏402160 2007-TS-100 永川区北山中学“尚美教育”特色建设研究王兴强402160 2007-TS-101 长寿第一实验小学特色学校发展策略研究张剑401220--------2007-TS-102 长寿第二实验小学创建参与式特色学校研究张毅401220课题编号课题承担单位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邮编签到联系电话2007-TS-103 长寿区凤城一小实施“科研兴师”培育科研特色朱晓伟401220 2007-TS-104 綦江县教育科学研究所綦江县农村特色学校发展机制的研究赵小平401420 2007-TS-105 綦江县陵园小学创新版画教学促进学校艺术特色发展的研究张林401420 2007-TS-106 綦江县东溪镇书院街小学农村学校打造书香校园培养人文精神的研究黄刚401434 2007-TS-107 綦江县营盘山小学利用区域资源创建体育特色校园的研究胡光发401420 2007-TS-108 綦江县永新镇三会小学整合乡土资源构建农村艺术特色小学的研究黄利忠401422 2007-TS-109 綦江县赶水镇中心小学农村小学构建书香特色校园的研究陈宁401437 2007-TS-110 潼南中学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与研究敬百军402660 2007-TS-111 铜梁县第一实验小学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何代国402560 2007-TS-112 铜梁师范附属小学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培养学生庹氏书法特长詹善名402560 2007-TS-113 铜梁县龙都小学走艺体强校之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陈勇402560 2007-TS-114 重庆市铜梁中学构建“自主学习”特色学校的研究吴万瑜402560 2007-TS-115 铜梁一中差异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策略研究蒋德人402560 2007-TS-116 荣昌县玉屏实验小学凸现“真人教育”放飞人生梦想赖勇402460 2007-TS-117 荣昌县安富镇中心小学以艺体教育为突破口创建特色小学研究朱昌茂402466--------2007-TS-118 荣昌初级中学建构多元特色校园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邓显禄402460课题编号课题承担单位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邮编签到联系电话2007-TS-119 荣昌县职业教育中心中职生自主能力培养与特色学校发展研究高翔402460 2007-TS-120 璧山来凤中学校创建高中体育特色学校研究陈龙402763 2007-TS-121 梁平县实验小学构建校园绿色文化的研究张安4052002007-TS-122 梁平县梁山镇西大街小学艺术教育特色提升小学素质教育品质的策略研究吴世伟4052002007-TS-123 梁平县屏锦中学挖掘艺体特色的内涵促进农村高中均衡发展余德先405211 2007-TS-124 梁平中学农村普通高中科技与艺术教育特色研究余孝明405200 2007-TS-125 梁平县红旗中学校“康慧”特色学校发展张宗全405200 2007-TS-126 城口县实验小学古诗文经典诵读与特色学校发展研究汪芝荣405900 2007-TS-127 南川区隆化第六小学小学生文明礼仪特色教育运行机制策略研究李成中408400 2007-TS-128 丰都县实验小学实践教育研究刘维军408233 2007-TS-129 丰都县第一小学“双适应双发展”和谐教育模式研究冉斌408200 2007-TS-130 丰都中学文明礼仪法纪教育与学校特色建设研究周勇408200 2007-TS-131 垫江县太平小学拓宽农村小学班级文化个性化建设渠道的研究李茂民4083252007-TS-132 武隆中学城乡结合部普通高中学业发展不平衡学生“2+1”转向培训研究牟其林408500--------2007-TS-133 武隆县实验中学城乡结合型初中校本教研特色研究陈玉合408500课题编号课题承担单位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邮编签到联系电话2007-TS-134 忠县忠州镇第二小学校扬学生艺术特长创艺术特色学校唐大勤4043002007-TS-135 开县汉丰街道第一中心小学弘扬书画文化奠定学生幸福人生张前芳4054002007-TS-136 开县汉丰街道第二中心小学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构建学校德育特色研究黎彬4054002007-TS-137 开县汉丰街道第五中心小学创建艺术体育特色学校的研究邓瑞芬4054002007-TS-138 开县中学基于和谐理念的学校文化特色研究彭时中405400 2007-TS-139 开县临江中学三峡库区农村普通高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江红光405400 2007-TS-140 开县陈家中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研究罗科元405402 2007-TS-141 云阳师范附属小学以军校为载体构建德育阵地教育研究蒲东平404500 2007-TS-142 云阳外国语实验学校民办学校问题学生教育对策研究蒋和清404500 2007-TS-143 云阳中学校特色学校发展中的道德感悟教育研究余小游404500 2007-TS-144 云阳县双江中学打造书香校园构建学习型特色学校的研究谭仁坤404500 2007-TS-145 云阳县云硐中学农村初中学校学生思想教育实效性研究谭建春404501 2007-TS-146 云阳县江口中学农村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发展战略刘红404506 2007-TS-147 巫山县南峰小学优化校园育人环境策略研究温光华404700--------2007-TS-148 巫山高级中学“三峡红叶”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建设实践研究卢尧404700课题编号课题承担单位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邮编签到联系电话2007-TS-149 巫溪县中学校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家乡建设巫溪报效祖国”情感的特色教育研究李建初4047002007-TS-150 石柱中学打造“和谐教育”特色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谭平409100 2007-TS-151 秀山县东风路小学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文化特色建设与实践研究杨光富409900 2007-TS-152 秀山县石堤镇中心校校本教研促进农村小学发展策略研究白久宏409905 2007-TS-153 秀山县龙池中学以孝敬教育为突破口创建特色德育学校研究曾庆章4099042007-TS-154 秀山县民族中学创建特色校园文化促进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研究陈世谱4099002007-TS-155 秀山一中诚信学校发展研究杨胜贵409900 2007-TS-156 彭水县平安中心校改革课间活动促进师生个性发展何本权4096042007-TS-157 彭水县鹿鸣乡中心校加强边远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家访工作促学生成长谋学校发展的研究胡孔川4096042007-TS-158 彭水县汉葭镇第一小学以少儿漫画为龙头创建美育特色学校饶世长409600 2007-TS-159 彭水县汉葭镇中学黔中民族文化传承特色学校建设研究黎明4096002007-TS-160 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以人为本,凸现学生个性,打造和谐教育特色”的研究秦登伟4000392007-TS-161 高新区石新路小学小学主题活动与特色发展的研究宋开亮400039--------2007-TS-162 高新区森林小学学校生活教育特色的深化研究钱昌愈400039课题编号课题承担单位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邮编签到联系电话2007-TS-163 高新区歇台子小学“书香校园礼仪校园快乐校园”特色发展研究曾永宏4000412007-TS-164 重庆市木洞中学实施平民教育建设具有地方历史名人文化氛围的书香校园丁荣新4013882007-TS-165 綦江实验中学高中生晨训教育实践与探索研究张在福401420 2007-TS-166 开县汉丰镇第三小学打造书香校园凸显人文特色毛世伟405400 2007-TS-167 万州区鸡公岭小学以艺强校创器乐教育特色邓何周404000 2007-TS-168 万州区电报路小学开放语文教育营造书香校园晏廷学404000 2007-TS-169 重庆市第七中学重庆七中特色发展研究邓宏4000302007-TS-170 重庆市天宝实验学校实施以“自信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任权民4000502007-TS-171 大足县龙岗第一小学“1+1”阳光少年特色学校研究郭永红402360 2007-TS-172 重庆市田家炳中学幸福教育特色学校发展研究郭华400042 2007-TS-173 重庆市第十一中创建中学主体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莫裕全400061 2007-TS-174 重庆市清华中学清华中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育人特色研究尹先国4000542007-TS-175 沙坪坝区育英小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杨梅2007-TS-176 合川区南屏小学特色人文校园建设研究刘基葵 401520--------。
学校十一五规划
学校十一五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年至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学校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应该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精神,规划学校的未来五年工作,现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和学校的具体实际,特拟定××县××中学—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领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认真贯彻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抓住机遇,拟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⒈积极筹措经费,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穿衣”,提升学校形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万元)。
⒉抓住“普九提高”工作机遇,建设好学生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满足学生上实验课的需要(—万元)。
⒊整治学生运动场,保证师生课余活动顺利开展,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元)。
⒋更换教师住宿楼电线,整治好学校房盖,为师生生
活排忧解难(—万元)
⒌更新学生课桌—套,改善学生学习条件(—万元)。
⒍筹建单身职工宿舍—套,改善和满足教职工住房条件(—万元)
⒎加强行政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勤政廉洁、务实求真”的干部教师队伍。
⒏培养各学科骨干教师—名(语、数、外各科—名,其余学科—名),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为学校发展储备人才。
⒐学校规模保持在人左右,创建“县级初中示范学校”。
⒑探索乡镇中学走职业教育办学实践的新路子,尽最大努力争取办成职业中学,为农村和地方建设培养适用人才。
⒈力争德育(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工作方面在乡镇中学中办出特色,完成市级或县级德育工作科研课题,走科研办学兴校之路。
⒉花大力气,切实抓好教学工作,力争教学质量和督导综合评估进入全县同类学校前列,将我校办成垫江南部的名校。
⒊努力改善教职工福利,创设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力争职工福利在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十一五”规划中的重难点问题
⒈关于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科骨干教师,建设好干
部教师队伍,是一项十分艰巨而漫长的工作,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各项工作能否实现的保证。
⒉用科学发展统领并指导学校工作,是工作的难点,需要深入学习、引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重点抓好“科研兴校”工作。
⒊改善办学条件需要的经费,一方面要大力挖掘内部潜力,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策和上级补助。
⒋创设乡镇中学走职业教育办学之路,要依靠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内部因素,关键是抓住机遇、自身建设工作。
⒌抓好教育教学工作,以质量取胜,用满意的质量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学校最艰巨、最复杂的一项工程。
×县××中学
二〇〇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