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程士德治神志疾病经验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1、北京市(47名)程莘农马在山方和谦王嘉麟王应麟危北海许心如许彭龄刘琨陈文伯陈昭定陈彤云李贵李乾构张炳厚张淑文张士杰(张太溪)宋祚民郁仁存周耀庭周乃玉周德安柯微君贺普仁金伯华赵荣莱高忠英高益民钱英柴松岩屠金城黄丽娟温振英裴学义魏执真颜正华程士德孔光一聂惠民王琦刘燕池王洪图姜揖君郭志强商宪敏吕仁和孔令诩2、天津市(19名)石学敏张大宁章臣桂韩景献张庚扬陈宝贵徐永庆张曾譻牟洪林李永成邓鹤鸣崔乃强丁素先田芬兰武成曹克光栗锦迁罗利毛舒和3、上海市(24名)张云鹏刘嘉湘蔡淦王翘楚严世芸夏翔叶景华彭培初陈湘君黄振翘唐汉钧施杞严隽陶秦亮甫蔡小荪王霞芳马绍尧邹菊生谢金龙陈立羽陆德铭曹玲仙石印玉柏连松4、重庆市(15名)罗本清郑新郭剑华戴裕光朱忠庆骆常义施锡璋王辉武高小珊刘兴文李配富刘静付灿鋆夏中和李寿彭5、河北省(21名)杨牧祥李士懋田淑霄邢月朋张士舜刘亚娴任琢珊诸云龙赵玉庸孙宝惠阮正帼李英杰陈益昀王敏淑姚希贤李佃贵崔金海吴以岭董燕平庞春景汪慰寒6、山西省(14名)李国章郭耀康侯振民贾六金吕景山柴瑞霭张玉芬王裕颐陈家礼白祯祥介霭尹翠梅高天爱单镇7、内蒙古自治区(8名)陈玉良张孝礼黄志刚赵宇明岳在文陈树廷那顺达来魏汉奇8、辽宁省(17名)李德新周学文马智田维柱贾玉海洪治平齐连仲黄恩申刘佩志王心毓迟云志白长川王道林曹茂森高举真杨宝余白凤鸣9、吉林省(19名)任继学刘柏龄杨宗孟王烈曲生金润泉范国梁于凯成陈向明张文泰李莹王钰于作盈南征纪青山杨世忠黄永生刘大同王耀廷10、黑龙江省(21名)张琪高奎滨吴秉纯郭文勤王铁良康广盛马宝璋李延王雪华李令根王秀霞孙申田董清平孙伟正高维滨王玉玺于忠学于万涛段富津卢芳高洪义11、山东省(28名)张珍玉隗继武王国才丁书文周翠英焦中华林惠娟程益春朱振铎徐敬才孟宪兰姚开炳彭延宽吕兰凯孙敏田文王法德朱惠芳王菊芬吕国清李鸿娟刘启廷谷越涛张继东孙文学邵念方李艳冬郑建堂12、江苏省(27名)夏桂成陆绵绵朱秉宜诸方受刘再朋龚丽娟徐景藩盛灿若邹燕勤王德春杨桂云尤松鑫金妙文丁义江谢昌仁刘永年吴新欲王如侠周玉祥蔡景高汪达成朱良春邵荣世夏治平曾学文莫燕新龚正丰13、安徽省(15名)徐经世曹恩泽梁文珍周宜轩张道宗魏福良马骏张杰孔昭遐祝广庆赵荣胜窦金发张炳秀张克连李有伟14、江西省(23名)伍炳彩喻文球傅淑清幸良诠何晓晖许鸿照黄调钧李宗俊谢强胡杰峰傅细芳张春馀欧阳枝磊聂小圃李远实曾广琥陈瑞春皮持衡彭太平赵纪生贺支支郭飞蔡国珍15、福建省(15名)曾章超吕绍光林瑞珍林禾禧张永树丁秀贝张泽民陈长华卢太坤吴熙唐江山陈炳焜周来兴杜建陈扬荣16、河南省(25名)黄明志吕靖中张东岳王旭袁海波郑绍周毛德西李鲤王自平郑建民门成福侯士良孙六合张天健毛天东祝庆堂张世峰杨之藻关思友贾太谊石景亮郑启仲赵金普周世印邱保国17、湖北省(18名)梅国强邱幸凡毛维伦姜惠中熊昌源李家康吴寿善王胜利邵朝弟涂晋文陈如泉管竟环张介眉叶世登万远铁杜家经彭艮亭黄祥武18、湖南省(23名)谭新华王行宽黄保民刘绍贵李传课贺执茂欧阳恒孙达武谢剑南张崇泉李家邦孙广生欧正武杨永华李世文许雪君秦昌国钱平张邦福程志强刘松林董克礼孙之镐19、广东省(38名)陈福如骆继杰孙外主夏洪生何世东刘石坚黎家玉沈英森陈渭良钟广玲王伯章邱健行彭胜权陈纪藩刘伟胜禤国维王士贞李丽芸靳瑞丘和明许鑫梅赵立诚邓晋丰余绍源黄春林邓铁涛周岱翰陈全新刘庆思崔学教陈基长陈镜合欧阳惠卿梁冰蔡炳勤罗笑容张梅芳林应强20、海南省(5名)辜孔进罗凌介林举深林天东陆志沈21、广西自治区(8名)李锡光朱少廷陈慧侬荣远明周培郁徐富业李廷冠韦立富22、四川省(24名)张之文郭子光钟以泽邓亚平旦科陈学忠张世明杨礼淑孙同郊刘金龙杨宣舒忠登郎加胡国栋陈天然李培郭志雄陈福安热巴王晓东王明杰刁本恕牟希瑾邵章祥张玉龙23、云南省(13名)李永康罗铨刘以敏刘复兴赵淳龙祖宏熊辅信管遵惠钟传华张沛霖段其昌林艳芳向·初称江楚24、贵州省(9名)沈冯君邱德文刘尚义李声岳袁金声张国伦吕明庄付汝林徐学义25、西藏自治区(14名)强巴赤列班登旦增阿旺平措洛桑英尼加央伦珠郎嘉向巴格来明久多吉白玛仁增巴珠塔青洛桑罗布米玛强巴卓嘎26、甘肃省(15名)宋贵杰王自立裴正学图布旦郭宪章曹玉山王惠兰刘国安王道坤韩芳林赵建雄吴立文张士卿王新舜谢君国27、陕西省(13名)杨震黄保中姚树锦周志杰韩增成冬生张瑞霞谢远明米烈汉闫晓萍杨培君张振中李宝华28、青海省(9名)陆长清郭焕章贾鸿魁邓尔禄桑杰尼玛久美尕玛格排朋毛29、宁夏自治区(5名)李遇春李淑英张任城卢化平张镇30、新疆自治区7人周铭心沈宝藩金洪元买买提哈斯木许公平肉孜巴克•阿布都瓦依提阿西热江•斯迪克31、浙江省(22名)汤金土连建伟徐志瑛盛玉凤鲁贤昌魏克民何嘉琳郁加凡张融碧鲍严钟洪善贻王晖蔡慎初金定国马大正盛燮荪胡斌钟坚柯干郑淳理黄志强冯昌汉32、卫生部直属单位(8名)郭赛珊袁兆庄米逸颖李辅仁晁恩祥史载祥李佩文许润三33、中国中医研究院(18名)路志正谢海洲李光荣薛伯寿安效先周乐年周绍华蔡连香胡荫奇孙树椿王今觉唐由之李传杰陈可冀马继兴沈绍功李维贤李书良东莞市中医院:何老,刘石坚,马凤彬,何世东。
胡希恕医案——精神神经疾病胡希恕医案——精神神经疾病翻一翻胡老的经治病案,突出的印象是在治疗脑病中,使用最多的方剂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
通过这些病案分析,可看出胡老治疗脑病的特点。
例1、(脑震荡后遗证)蒋某,男,25岁,病案号110354。
初诊日期:1964年8月23日。
于1957年因床倒受伤人事不知,六日后始苏醒,但后遗头晕、头痛、心烦躁等证,在当地先经西药治疗,不效,又找中医治疗,用药多是熟地、五味子、紫河车、核桃仁、龙眼肉、桑椹、丹参、川芎等所谓补肾填精之品,也一直未见好转而来京求治。
近时犯头暈、头痛,颈项拘急且有上冲感,头痛如针刺,常心烦躁,心下堵,手足冷,眠差,每晚只能睡三四小时,大便干,舌苔白根腻,舌尖红,脉弦滑数。
胡老与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柴胡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枳实三钱,大枣四枚,生姜三钱,茯苓三钱,桂枝三钱,白芍三钱,大黄二钱,丹皮三钱,桃仁三钱,生石膏一两半。
结果:上药服三剂,头暈头痛减,心烦躁减,心下堵巳,大便如常,上方减生石膏为一两,又服三剂,诸证巳。
按:该患者病巳七年,可谓久矣,前医者囿于病久必虚,且见头晕、肢冷、眠差等,往往辨证为肾精亏损,脑髓不足,故以地黄、山萸肉、龙眼肉、五味子、紫河车、核桃仁等补之,方中虽也加入丹参、赤芍等活血之品,但证属实而用补,大法错误,故使病久迁延不愈。
据患者有心下堵、颈项拘急、大便干,知病在少阳阳明;病已七年并因外伤,常有头痛如针剌、眠差等,知为久有瘀血,故为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又因有心烦躁之症,故加生石膏解热除烦。
因方药对证,药能直对病本,故头晕头痛、失眠皆应刃而解。
读后感悟:胡老于错综复杂的症状中抓住“心下堵、颈项拘急、大便干,知病在少阳阳明;病已七年并因外伤,常有头痛如针剌、眠差等,知为久有瘀血,故为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又因有心烦躁之症,故加生石膏解热除烦”。
揭示了胡老治疗疑难杂症时善抓主证,善审病机的特点,这也是胡老常能于疑难病证中出奇制胜的法宝和闪光点。
老中医程士德治神志疾病经验程士德,已故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学家。
程老认为,神志疾病是指由于社会、环境、心理、生理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神志活动失常为主的一类疾病。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煎厥、薄厥、癫狂、不精等病证的记载。
由于该病的病因病机复杂,病变范围较广,临床表现多变,给临床诊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程老业医60余年,勤求古训,熟读《黄帝内经》,钻研仲景之说;同时,勤于实践,博采众方,精通内妇科,尤善治神志疾病。
本文就其治疗神志病的经验简介如下:1.调营卫,通阳和阴。
神志活动的失常,首先表现在睡眠紊乱上,临床上以不寐、多梦、多寐等多见。
《内经》认为睡眠的形成与营卫气血的运行关系为密切。
程老治疗睡眠紊乱多从调和营卫气血,通达脏腑阴阳之气人手,善用桂枝汤、小柴胡汤等方加减。
病案:王某,女,42岁,嗜睡、困倦1月余,头昏沉,记忆力减退,时有汗出,月经量少,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治则:调和营卫,通阳益阴。
处方:炙黄芪40克,桂枝、白芍、柴胡、郁金、香附、石菖蒲、胆南星、当归、川芎、枳壳、桔梗各10克。
本方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为主;营卫气血和利,脏腑阴阳通达,则嗜睡自消。
2.化痰瘀,泻浊通窍。
程老治疗神志病多采取以下三个步骤:一“百病多因痰作祟”故从痰治,善用温胆汤、半夏厚朴汤。
二活血化瘀,消滞通窍,善用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
三泻下通便,以大小承气汤为主加减。
程老认为痰浊、瘀血、积滞均为病理性产物,在体内堆积过多,会对神志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必须及时予以清除。
病案:王某,女,56岁,头闷痛,失眠1年余,时觉胸闷不舒,咽部不适,有堵塞感,吞不下,吐不出,易烦躁,大便干燥,舌质紫暗,苔黄厚腻,脉弦滑。
治则:活血通窍,化痰消滞。
处方:半夏、厚朴、茯苓、苏梗、柴胡、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竹茹、石菖蒲、胆南星各10克,大黄4克。
服药1周,头痛、失眠明显好转,咽部堵塞感消失。
服药2周,胸闷烦躁消失,追踪随访1个月,未再发。
国医大师徐经世肝脾同治巧解情志病国医大师徐经世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杰出代表,他以治疗情志病而闻名于世。
徐经世认为情志病是由于肝脾失调引起的,他提出了肝脾同治的疗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徐经世肝脾同治巧解情志病的方法和原理。
徐经世认为,情志病是由情志不遂而导致的一类心理和生理疾病,其病因主要在于情志失常,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进而伤及脾胃。
肝为生理之将,司理情、疏泄气机;脾为生理之主,司纳吸、运化水谷。
当人的情志失常时,肝脾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情志病的发生。
徐经世主张通过调理肝脾气血来治疗情志病,以达到平复情志,恢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的目的。
徐经世强调了调理肝脾的重要性。
他认为,肝为情志之官,宜清燥并养血,肝气郁结,易伤脾胃;脾主运化,主调水谷,宜健运,当脾气不和,易伤肝气。
调理肝脾即可消除一切疾病。
在实际治疗中,徐经世常常采用清燥养血的中药来调理肝脾,如黄芪、人参、当归、枸杞子等,以达到舒解情志、调理肝脾的目的。
徐经世讲究了饮食调理的重要性。
他认为,饮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饮食不节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治疗情志病时,徐经世主张调理饮食来保养肝脾。
他建议患者多吃含有维生素B、C、E等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谷物类食物等,以帮助调理肝脾功能。
还要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免损害肝脾,使情志病加重。
徐经世主张情志调理。
他认为,情志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情志不遂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治疗情志病时,徐经世主张调理情志,让患者学会放松、释怀,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他建议患者进行一些适当的休闲活动,如散步、读书、听音乐等,以消除情志郁结,调理肝脾功能,缓解情志病的症状。
徐经世肝脾同治巧解情志病的方法和原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使这一疗法成为治疗情志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徐经世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医学的进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世人带来了健康和福祉。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并学习徐经世的肝脾同治疗法,为治疗情志病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医大师徐经世肝脾同治巧解情志病情志病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多与情绪波动、心理压力等相关。
中国国医大师徐经世曾提出了肝脾同治的巧解方法。
本文将介绍徐经世关于情志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徐经世是中国国医大师,他以针灸、推拿、草药治疗情志病的独到方法而闻名。
他认为情志病的形成主要与人的情绪波动与心理压力过大有关,而这些因素会对人体的肝脾功能产生直接影响。
他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调节肝脾功能,以达到治疗情志病的效果。
徐经世先从中医五行学说角度对情志病进行了解释。
他认为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而人体的五脏与五行相对应。
肝脏对应着五行中的木,而脾脏则对应着土。
徐经世认为,情志病主要与肝脾功能失调有关,而调节肝脾功能则是治疗情志病的关键。
接下来,徐经世进一步阐述了情志病的病因与表现。
他指出,情志病的发生主要与人的情绪波动有关,如长期的忧郁、烦躁、悲伤等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脏的正常功能。
而脾脏的功能失调则会导致气血不足,进一步影响肝脏的功能。
这种相互作用使得情志病的病情恶化。
根据徐经世的理论,治疗情志病的关键在于调节肝脾功能。
针灸是徐经世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他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大椎、内关等,这些穴位可以调节气血循环,改善肝脾功能。
徐经世也常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如按摩足太阴肝经,可以疏肝理气,改善情绪波动。
徐经世也重视饮食调理,在饮食上遵循调养脾胃的原则,如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
情志病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多与情绪波动、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
徐经世提出了肝脾同治的巧解方法,他认为情志病主要与肝脾功能失调有关,调节肝脾功能则是治疗情志病的关键。
他常用针灸、推拿等手法进行治疗,并注重饮食调理。
这些方法对于改善情绪波动、缓解心理压力具有一定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述内容仅为徐经世国医大师的观点和治疗方法,并不能作为临床治疗的具体指导。
如有情志病症状出现,建议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名老中医焦树德先生治疗神经衰弱的经验方挹神汤
药组:黄芩、生地、香附、茯神、炒枣仁、远志、夜交藤、合欢花、石决明、生龙牡、白芍、白蒺藜。
水煎服。
功能:养阴柔肝,舒缓神经,抗焦虑,镇肝潜阳,宁心安魂。
主治:神经衰弱引起的(1)阵阵轰热,心烦、汗出,情绪不稳,精神不振,悒悒不乐,脉弦细;(2)头痛、头晕、急躁易怒、失眠健忘多梦、心悸不宁;(3)遗精滑精,腰酸腿软,不耐作劳。
包括西医学的神经衰弱、癔病、更年期综合征、忧郁症、焦虑症等出现上述证候者。
加减:
(1)肝血虚:加当归、阿胶(烊化)。
(2)急躁易怒:加代赭石(先煎)、灵磁石(先煎)、白蒺藜。
(3)头晕明显:加钩藤、泽泻(风、水)。
(4)悒悒不乐、精神不振:加厚朴花、玫瑰花、佛手片,加重合欢花量。
(5)肝火旺,口苦口渴,舌红,目赤,多怒,大便干结:加龙胆草、芦荟,青黛(布包),并加重生地、黄芩的用量。
(6)梦遗失精:加山萸肉、天冬、玄参、泽泻、金樱子。
(7)失眠多梦:加黄连、竹叶、莲心、小草。
(8)心悸不宁:加麦冬,丹参,柏子仁。
(9)消化不良,四肢倦怠,大便溏软:加炒白术,芡实,龙眼肉,加重茯苓量。
(10)大便溏泄:去生地,加肉豆蔻、车前子(布包)。
(11)心肾不交:加灵磁石(先煎)、磁朱丸(布包煎),交泰丸同煎。
(12)神魂不宁而失眠严重:加代赭石(先煎),加重炒枣仁(先煎)、白芍、牡蛎量。
过敏煎的现代研究进展覃骊兰;蓝毓营;马淑然【摘要】By reviewing its experimental studies as well as clinical investigations,experiences and proven cases,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main directions and methods in the study of Guo-Min (GM) decoction.It proved that GM decoction had identified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allergic effects.Its effect may be through blocking H1 receptors,and lowering IgE in serum of type I allergic reaction to achieve.It showed that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multi-center,large sample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controlled trials combined with compatibility laws of Chinese herbs and prescriptions by chemomics will be the future study direction of GM decoction.It played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llergic diseases.%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过敏煎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与验案举隅等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展现了目前过敏煎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方法,证实过敏煎具有确切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阻断H1受体,降低I型变态反应血清中IgE来实现.还指出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疗效观察,运用化学物质组学研究中药复方药材配伍和复方组分配伍规律,并开展方证相应的中药复方配伍研究将成为过敏煎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对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4页(P2394-2397)【关键词】过敏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现代研究【作者】覃骊兰;蓝毓营;马淑然【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宁 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宁530001;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过敏煎由银柴胡、防风、乌梅、五味子、甘草5味药物组成,是一首经验方,出自《祝谌予经验集》,祝谌予老先生认为该方对各种过敏性疾病均有疗效[1]。
狂病狂病多因五志过极,或先天遗传所致,以痰火瘀血,闭塞心窍,神机错乱为基本病机,临床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骂詈毁物,动而多怒,甚至持刀杀人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多发的精神病。
西医学的精神分裂症与情感障碍中的躁狂症等,出现与本病类似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洽。
分证论治·痰火扰神治法:清泄肝火,涤痰醒神。
方药:程氏生铁落饮。
·痰结血瘀治法:豁痰化瘀开窍。
方药:癫狂梦醒汤。
·瘀血阻窍治法:活血化瘀,通络开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味。
·火盛伤阴治法: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方药:二阴煎。
·心肾失调,治法:育阴潜阳,交通心肾。
方药:黄连阿胶汤合琥珀养心丹。
【预防与调摄】狂病预防、调摄的关键在调情志,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以及积极治疗情志为患之疾。
护理着重在于配合治疗,防止意外,早日康复。
癫病癫病是由于情志所伤,或先天遗传,导致痰气郁结,蒙蔽心窍,或阴阳失调,精神失常,临床表现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喃喃自语,出言无序,静而多喜少动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多发的精神病。
西医学精神分裂症及情感障碍中的抑郁症,其临床表现与本病类似者,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肝郁气滞症状: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沉默不语,善怒易哭,时时太息,胸胁胀闷,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导滞。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
·痰气郁结症状: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出言无序,或喃喃自语,喜怒无常,秽洁不分,不思饮食。
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醒神。
方药:加味导痰汤。
·心脾两虚症状:神思恍惚,魂梦颠倒,心悸易惊,善悲欲哭,肢体困乏,饮食锐减,舌淡苔腻,脉沉细无力。
治法:健脾养心,调畅气机。
方药:养心汤送服越鞠丸。
·气阴两虚症状:久治不愈,神志恍惚,多言善惊,心烦易怒,躁扰不寐,面红形瘦,口干舌燥,舌红少芒或无苔,脉沉细而数。
治法:益气养阴。
清代名医陈士铎治疗男科早泄的辨证方清代名医陈士铎治疗男科早泄的辨证方都有哪些?陈氏师承山西名医傅青主,精通五行脏腑辨证,对疾病每以五行生克进行辨证论治,医术盛于乡里。
他治疗早泄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辨证录》一书:1.火土既济汤∶人参,白术,山茱萸,菟丝子,山药,巴戟天,肉桂2.旺土丸:人参,白术,黄芪,巴戟天,茯苓,山萸肉,菟丝子,肉豆蔻,北五味,肉桂,补骨脂,杜仲,山药,芡实,神曲辨证:脾肾阳虚,火不生土。
表现:精气冷薄,虽能交接,然半途而废,或临门即泄之证。
注:以巴戟天,肉桂,菟丝子,补骨脂,杜仲等阳中润药滋补肾阳,山萸肉,五味子酸敛固阳,人参,黄芪,白术补土。
3.扶命生火丸:人参,巴戟天,山茱萸,熟地,附子,肉桂,黄芪,鹿茸,锻龙骨,生枣仁,白术,北五味,肉苁蓉,杜仲4.壮火丸:人参,巴戟天,炒白术,熟地,山茱萸,肉苁蓉,枸杞,制附子,肉桂,破故纸,茯苓,北五味,炒枣仁,柏子仁,山药,芡实,锻龙骨辨证:肾阳亏虚,命门火衰。
表现:先天禀赋弱,身体怕冷畏风,一遇交感,即望门而流。
注:此症较前脾肾阳虚更甚,所以,都用到了制附子直补先天命火,之所以用熟地,阴中求阳而已。
5.交济汤:人参,熟地,山茱萸,麦冬,柏子仁,龙骨,黄连,肉桂,当归,黄芪6.葆精丸:人参,白术,黄芪,山药,熟地,芡实,北五味,远志,炒枣仁,山萸肉,巴戟天,菟丝子,麦冬,龙骨,金樱子辨证:心气亏虚,心肾不交。
表现:最重者,虽然并未交感,但是听到妇女声音,便出现滑泄现象。
注:这两个方子立法妙在清心,以麦冬枣仁,柏子仁,交泰丸,从右路而降,使相火以位,以黄芪白术人参等升提左路,以使精能化气而不至于陷下,并使后天化源充足,再以熟地山萸肉巴戟天菟丝子等平补肾中水火。
陈氏言,以上服药期间,必当少欲。
按:治疗此类疾病,陈氏书中多从虚寒治,具体临床有虚实之别,比如乌梅丸泻心汤类的寒热错杂证,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温经汤的瘀血证等。
但陈氏给我们在治疗男科疾病是的启示有两点:第一,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精神病的常用中医辨证治疗-肝胃火旺,神明错乱(一)主证:起病急骤,头痛不眠,面红目赤,狂妄不安,毁物自伤,骂人打人,奔跑呼叫,不避亲疏,渴喜冷饮,大便秘结,数日不解,舌质红绛,苔黄厚糙,或灰黑,脉弦滑数。
(二)证候分析:胃阳索盛之体,暴怒伤肝,气机逆乱所化之火极易横逆犯胃而形成肝胃之火并炽之势。
肝开窍于目,胃经上达头面,肝胃炽盛之火循经脉上冲,故面目俱赤,头痛失眠。
火性暴急而传变最速,故起病急骤。
火能令人昏狂。
火势盛极故狂妄奔跑,打人毁物,不避亲疏。
水能敌火。
胃火盛极欲求水自救故渴喜冷饮。
火邪损伤肠道水液故大便秘结。
舌质红绛、苔黄厚糙或灰黑,脉弦滑数皆为肝、胃火旺的体征。
(三)辨证须知1.本证型的临床特征主要是躁狂,属于运动性精神兴奋症状群。
在本病称为心因性意识朦胧或反应性兴奋状态,临床可参考之。
2.除本症外,本证型还可见于躁狂忧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均可依本型的治法治疗。
不同的是,巩固性治疗的时间要长得多。
3. 本证型与肝胆逆火(《躁狂忧郁症。
二型》)和阳明实火(七型)的临床证状几乎完全一样,鉴别在于∶ ①病位∶躁狂二型主要在肝胆,七型在阳明,本型则在肝胃;②症状∶肝胆逆火以口苦为特有,尿赤为显、苔黄腻但不至糙裂,七型便秘腹满,舌苔黄糙,甚则焦黑,虽易与本型相混,但脉实不弦;本型与躁狂二型的脉象易混,可从舌苔糙裂和渴饮、便秘程度等几个方面着眼;③治法∶躁狂二型以苦寒重剂清泻肝胆实火为主,佐以通腑而使肝胆之邪外出;七型主要是荡涤阳明实火、燥屎和秽浊,本型则肝胃并重。
(四)治疗法则:清肝通腑,泻火安神。
(五)选方用药:加减大柴胡汤。
柴胡9~15 克,黄芩9~15 克,半夏12~24 克,赤芍9~15 克,枳实9~15 克,胆星9~12 克,石膏24~25 克,生大黄15~30 克,芒硝12~24 克,大枣3~6枚,黄连9~12 克。
加减法∶舌苔兼腻象者,加厚朴9~12 克,九菖蒲9~12克;痰多者加大贝12~18克,白矾3~4.5 克(冲);肝火盛甚者加龙胆草9~15 克;血热者,加生地18~30 克,丹参9~15 克;肝气上逆者加代赭石18~30 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指导老师及学术继承人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02.11.25•【文号】国中医药发[2002]54号•【施行日期】2002.11.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指导老师及学术继承人名单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2]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事司,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局,中国中医研究院:根据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暂行规定》(人事(2002)44号)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2)26号)精神,"十五"期间继续在全国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单位遴选推荐指导老师和学术继承人的基础上,经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审核,确定马在山等586名同志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朱蜀云等944名同志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学术继承人,现予公布。
军队系统将另行通知。
本批继承工作各地统一进岗时间不得迟于2002年12月10日。
希望各有关单位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带教学习,保质保量完成该项工作。
二00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附件: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学术继承人名单(指导老师名单)北京市(44名)马在山方和谦王嘉麟王应麟危北海许心如许彭龄刘琨陈文伯陈昭定陈彤云李贵李乾构张炳厚张淑文张士杰宋祚民郁仁存周耀庭周乃玉周德安柯微君贺普仁赵荣莱高忠英高益民钱英柴松岩屠金城黄丽娟温振英裴学义魏执真颜正华程士德孔光一聂惠民王琦刘燕池王洪图姜揖君郭志强商宪敏吕仁和天津市(19名)石学敏张大宁章臣桂韩景献张庚扬陈宝贵徐永庆张曾譻牟洪林李永成邓鹤鸣崔乃强丁素先田芬兰武成曹克光栗锦遷罗利毛舒和上海市(24名)张云鹏刘嘉湘蔡淦王翘楚严世芸夏翔叶景华彭培初陈湘君黄振翘唐汉钧施杞严隽陶秦亮甫蔡小荪王霞芳马绍尧邹菊生谢金龙陈立羽陆德铭曹玲仙石印玉柏连松重庆市(15名)罗本清郑新郭剑华戴裕光朱忠庆骆常义施锡璋王辉武高小珊刘兴文李配富刘静付灿鋆夏中和李寿彭河北省(21名)杨牧祥李士懋田淑霄邢月朋张士舜刘亚娴任琢珊诸云龙赵玉庸孙宝惠阮正帼李英杰陈益昀王敏淑姚希贤李佃贵崔金海吴以岭董燕平庞春景汪慰寒山西省(14名)李国章郭耀康侯振民贾六金吕景山柴瑞霭张玉芬王裕颐陈家礼白祯祥介霭尹翠梅高天爱单镇内蒙古自治区(8名)陈玉良张孝礼黄志刚赵宇明岳在文陈树廷那顺达来魏汉奇辽宁省(17名)李德新周学文马智田维柱贾玉海洪治平齐连仲黄恩申刘佩志王心毓迟云志白长川王道林曹茂森高举真杨宝余白凤鸣吉林省(19名)任继学刘柏龄杨宗孟王烈曲生金润泉范国樑于凯成陈向明张文泰李莹王钰于作盈南征纪青山杨世忠黄永生刘大同王耀廷黑龙江省(21名)张琪高奎滨吴秉纯郭文勤王铁良康广盛马宝璋李延王雪华李令根王秀霞孙申田董清平孙伟正高维滨王玉玺于忠学于万涛段富津卢芳高洪义山东省(28名)张珍玉隗继武王国才丁书文周翠英焦中华林惠娟程益春朱振铎徐敬才孟宪兰姚开炳彭延宽吕兰凯孙敏田文王法德朱惠芳王菊芬吕国清李鸿娟刘启廷谷越涛张继东孙文学邵念方李艳冬郑建堂江苏省(27名)夏桂成陆绵绵朱秉宜诸方受刘再朋龚丽娟徐景藩盛灿若邹燕勤王德春杨桂云尤松鑫金妙文丁义江谢昌仁刘永年吴新欲王如侠周玉祥蔡景高汪达成朱良春邵荣世夏治平曾学文莫燕新龚正丰安徽省(15名)徐经世曹恩泽梁文珍周宜轩张道宗魏福良马骏张杰孔昭遐祝广庆赵荣胜窦金发张炳秀张克连李有伟浙江省(22名)汤金土连建伟徐志瑛盛玉凤鲁贤昌魏克民何嘉琳郁加凡张融碧鲍严钟洪善贻王晖蔡慎初金定国马大正盛燮荪胡斌钟坚柯干郑淳理黄志强冯昌汉江西省(23名)伍炳彩喻文球傅淑清幸良诠何晓晖许鸿照黄调钧李宗俊谢强胡杰峰傅细芳张春馀欧阳枝磊聂小圃李远实曾广琥陈瑞春皮持衡彭太平赵纪生贺支支郭飞蔡国珍福建省(15名)曾章超吕绍光林瑞珍林禾禧张永树丁秀贝张泽民陈长华卢太坤吴熙唐江山陈炳焜周来兴杜建陈扬荣河南省(25名)黄明志吕靖中张东岳王旭袁海波郑绍周毛德西李鲤王自平郑建民门成福侯士良孙六合张天健毛天东祝庆堂张世峰杨之藻关思友贾太谊石景亮郑启仲赵金普周世印邱保国湖北省(18名)梅国强邱幸凡毛维伦姜惠中熊昌源李家康吴寿善王胜利邵朝弟涂晋文陈如泉管竟环张介眉叶世登万远铁杜家经彭艮亭黄祥武湖南省(23名)谭新华王行宽黄保民刘绍贵李传课贺执茂欧阳恒孙达武谢剑南张崇泉李家邦孙广生欧正武杨永华李世文许雪君秦昌国钱平张邦福程志强刘松林董克礼孙之镐广东省(38名)陈福如骆继杰孙外主夏洪生何世东刘石坚黎家玉沈英森陈渭良钟广玲王伯章邱健行彭胜权陈纪藩刘伟胜禤国维王士贞李丽芸靳瑞丘和明许鑫梅赵立诚邓晋丰余绍源黄春林邓铁涛周岱翰陈全新刘庆思崔学教陈基长陈镜合欧阳惠卿梁冰蔡炳勤罗笑容张梅芳林应强海南省(5名)辜孔进罗凌介林举深林天东陆志沈广西自治区(8名)李锡光朱少廷陈慧侬荣远明周培郁徐富业李廷冠韦立富四川省(24名)张之文郭子光钟以泽邓亚平旦科陈学忠张世明杨礼淑孙同郊刘金龙杨宣舒忠登郎加胡国栋陈天然李培郭志雄陈福安热巴王晓东王明杰刁本恕牟希瑾邵章祥张玉龙云南省(13名)李永康罗铨刘以敏刘复兴赵淳龙祖宏熊辅信管遵惠钟传华张沛霖段其昌林艳芳向·初称江楚贵州省(9名)沈冯君邱德文刘尚义李声岳袁金声张国伦吕明庄付汝林徐学义西藏自治区(14名)强巴赤列班登旦增阿旺平措洛桑英尼加央伦珠郎嘉向巴格来明久多吉白玛仁增巴珠塔青洛桑罗布米玛强巴卓嘎甘肃省(15名)宋贵杰王自立裴正学图布旦郭宪章曹玉山王惠兰刘国安王道坤韩芳林赵建雄吴立文张士卿王新舜谢君国陕西省(13名)杨震黄保中姚树锦周志杰韩增成冬生张瑞霞谢远明米烈汉闫晓萍杨培君张振中李宝华青海省(9名)陆长清郭焕章贾鸿魁邓尔禄桑杰尼玛久美尕玛格排朋毛宁夏自治区(5名)李遇春李淑英张任城卢化平张镇新疆自治区区(9名)金洪元沈宝藩乐德行火树华巴克?玉素甫阿布迪哈力克?斯马义如克亚?沙的克王继先刘继祖卫生部直属单位(8名)郭赛珊袁兆庄米逸颖李辅仁晁恩祥史载祥李佩文许润三中国中医研究院(18名)路志正谢海洲李光荣薛伯寿安效先周乐年周绍华蔡连香胡荫奇孙树椿王今觉唐由之李传杰陈可冀马继兴沈绍功李维贤李书良(学术继承人名单)北京市(71名)朱蜀云孙维娜高剑虹温小一赖宇飞钱进刘薇王倩王晓丽牛晓亚朱梅詹茵茵姜琳陈芳季之颖曲剑华陈勇金宗平刘汶陈明赵凯声常峥齐文杰姚全王瑛李建徐咏梅唐武军庞秀花商建军谢幼红王北冯毅沈毅王桂玲谢新才翟兴红金丽杰王秀娟张晓明李秀惠付修文濮凌云腾秀香张其慧李梅王振裕王骜彭云幺远张大炜张保春杨芳于秀辰高青杨晓辉赵进喜汤立新席宁靳琦盖海山郭华李献平刘艳霞张冰邓娟马淑然翟双庆王长宇严季澜孔德舜天津市(30名)李澎赵俊宏金兆祥张健鲍家伟张丽陈慧娲朱晨王雷王艳玲夏睦谊陈宏李慧臻刘洁张建栋王红赵二鹏宋平宋和文刘梅梅研蒋燕张宗礼车树强陈丹张俊岭苏明裘东刘新桥李虹上海市(46名)徐瑛陈晓蓉刘苓霜李和根林江朱梅萍许红苏泓张玮徐燕郑岚赵阳张彤邵国强王怡张明茅建春顾军花周韶虹陈佩程亦勤楼映董毅吴杰孙武权孙国荣洪钰芳李虹虹王隆卉傅金荣林外丽汪永红李咏梅傅佩骏陆萍梁俊芳顾学梅施松春吴咏梅吴晓春张明许钧宋知理沈伟东张雅明张卫刚重庆市(18名)陈新渝杨敬涂燕兵杨国汉郭明钧姜兴鹏王维徐建众饶吉刘洪琼陶红张新生邓要武胡陵静陈琼科曾海樊建王义亮河北省(44名)田元祥马全庆张再康郝宪恩冯瑞雪王菊素李武卫郭秋红任增海程占景周计春李进龙魏凤菊赵永辰李桂林张镝檀金川段慧杰段吉平牛小莲赵晓春王雯吴广印刘银鸿李萍王晓静赵玉清王改仙岳琳冯玉彦杨倩王钢柱扈国杰白亚平于晓东张洪品高学东许风全苗华为薛长玲李彦竹张国瑛何红涛武蕾山西省(26名)王祥云王洋郭俊杰刘亚丽李瑛申宝林翟瑞琦石岳赵保东赵立新杨红蓉黄安白小丁薛征刘小渭柴巍范星霞赵俊萍李变华崔丽琴杨虹郝丽晓罗晋萍吕改英杨宝龙武滨内蒙古自治区(13名)陈沙娜光明杨广源云锐娜日斯巴雅尔图包布仁白乙拉特木日巴根王志强通拉嘎王安福包光华谢建明辽宁省(24名)张杰白光曲妮妮车戬翟铁宏郭斌庞敏尤献民陈宝刚刘旸丛耀高松李欣海刘萍高焰李吉彦崔吉英张百成王英虹张帆宁莉聂嫦娥李晓波李权吉林省(36名)任喜尧范哲宫晓燕李成刚姚淑华凌霞孙丽平冯晓纯周高峰张春玲金曦朱杰王健张守琳张越栾杰男齐万里尹宏兵黄辉孙颖成凯王胜圣王晓岩于德洵孙莉南红梅何泽刘洋王秀阁朴春丽刘静秋刘爱东夏光欣郭梅英董杰韩梅黑龙江省(39名)张雅丽张玉梅王朝宇兰少红王伟明任秋凤郭茂松徐惠梅孙瑞涛王丹汪秀娟康天济孙可丰陈波李书霖桑希生李泽光郭伟光李为姚美玉刘英琦张瑞王曼苏徐炜明董华栾天庆王伟华盛国滨邹存清刘拥军杨颖刘静霞崔雅飞侯慧先吴茜范东明郎宜男毕涣洲胡峥山东省(47名)王小平魏凤琴刘冬梅迟莉丽季远李华东李晓李静孙素平米杰刘朝霞苏文革孟昭阳王岩赵泉霖张维福赵立群牟林茂孙娟边宁于德洋王高力尤家平申康侯爱画杜积慧邹勇顾友谊姜林芳谭庆远隋海明王建华刘波耿为民宋登海陈拥军苏玲刘红书张梅红刘德山孔令钧王君周志高尤可郭兆安任万华司国民江苏省(45名)殷燕云钱菁杨兴华王菁陈玉根李国年魏成建金翔陆炯高国宇王晗徐丹华陆为民孙建华胡津丽周迎晨曾安平邢玉霞娄彬沈建平汪悦汪红刘飞余苏萍程彬彬赵霞骆天炯龚少愚周文博王雷陆新瑜华军刘敏吕凯鲍荣琦吴坚顾庆华季雁浩马小平陈安孙长春杨光吴素玲徐坤林俞峰安徽省(18名)杨升杰胡顺金陆耘顾健霞陈幸生李佩芳张友贵孔红兵黄震傅南琳刘尚全王德喜王红梅叶脉延张弦陆俊锋朱巨锦张嫒浙江省(25名)叶凤李如辉傅淑艳嵇仲三周光武史晓霞崔林沈小芬马铮孙中明丁彩飞林刚陈霞波项祖闯叶人刘长宝雷丽红孙云陈峰贾素庆王体华马利中郑忠国郑恺朱可奇江西省(30名)伍建光周茂福谌莉媚王万春徐宜兵徐修江陈建章刘良福郑甦张洪周珊玲洪恩四杨淑荣邓琤琤袁庆晁卫红熊燕章小稳余银璋甘健李月岚贾洪亮黄臻梁翔刘峰吴国庆李跃民肖桂祥蔡剑虹王炜福建省(20名)翁瑞怡郑星宇郑姜钦王岩张闽光王奕珊黎健周文强柯晓虹万文蓉曾明张芸邹强黄玲何朱光陈霖饶线明林呈钱陈立典吴竞河南省(40名)黄甡冯志海吕久省张宇翔王超凡袁智宇袁灿宇赵铎张运克毛开颜袁晓宇张正标王晓卫露红郑春燕琚伟门波杨传英杨国营吕锡亮孙国胜张京峰高泉阳朱明海时国富刘又文许兴涛张国胜杜亚康孟牛安杜海华关风岭康进忠贾磊张书祥石显方孙艳淑胡皓何国勤韩伟峰湖北省(33名)吕文亮刘松林王平张茂林刘艳菊陈青莲谢靳李云君叶劲陈建锋费兰波焦杨辛伟李天望方苏亭吴斌高鸣金劲松肖万泽杨毅左新河向楠王彤潘静陈国华时昭红徐惠芳贺涛黄金元荣辉张义生张南方孙墨春湖南省(31名)廖庆文张裕民陈劲云陈彤喻坚柏游柏稳周德生李波熊之焰王爱华朱明芳王建湘吴官保王勇匡继林张水寒刘春华王风雷康承君孙燕孙连益屈卫玲谢军舒兰邹清刘国用舒建波周玉海吴岳段戡欧阳紫婷广东省(56名)郑义侯刘青廖欣王玲曹田梅宁为民刘慧卿黎小妮黎俏海艾立新陈逊文张兆华徐志强吴峰黄泽辉戈焰张赐安林昌松陈海李柳宁李红毅邱宝珊黄健玲袁青张宏古学奎胡莉文邝卫红杨晓军杨忠奇方坚陈文治张学斌陈延李芳吴伟康林丽珠陈秀华郭元琦黄宏兴王峻陈铭黄枫郑晓辉李思宁叶志中许丽锦李坤寅周红王树声桂泽红许尤佳杨华萃邱波梁凤鸣吴山海南省(8名)李健强蔡敏杨永和何启扬王余红黄显勋卓进盛颜芬广西自治区(15名)杨清华何新兵米琨黄肖华韦丽君罗纳新周卓宁荣震李益忠黄彬庞学丰梁少华莫小勤岳进潘小霞四川省(32名)冯全生刘杨黄莺袁晓辉王修他卓科尹方胡勇张中沈海周英汪静李五生马坤吕均江吉村阿麦胡放李云安孔文霞谢刚王恳周勇郎志加玛蒲琳白雪金波黄映君梅远平贾小江苟中富易礼兵云南省(26名)顾海潮包晋曹艳萍刘芳黄虹潘莉虹叶勇吴英朱瑛何平冉滨李莉胡剑秋吴云华易荣叶建何卫东邢占敏段晓荣何梅光杨玲吴治恒刀红英王吉英知青李洪英贵州省(13名)颜勤詹继红李丽红王劲红孙刚刘军张燕平贾敏杨卫平李江沈骏西藏自治区(21名)美朵央金尼玛顿珠扎桑花德明索朗欧珠巴桑巴桑伦珠仁旺次仁多旺扎西达瓦扎巴布穷次旺多吉扎西洛桑多吉格桑次仁达娃土登贡觉多吉尼玛次仁班觉次仁甘肃省(30名)徐克武柳海平张参军展锐陈玲李薇考本虎玉成聂存平方敬岐腾正杰张瑜乔成栋李复耀邴雅珺曹红霞王改梅李应存沈玉鹏高建丽吴瑛匡钱华金智生韩红帼孟陆亮吴丽萍张建成曹宝国拜永宁权晓理陕西省(18名)郝建梅刘素香邵燕燕黄伟张福会姚益龙张敏高凤琴李粉萍郭军王向阳路波沈璐田耘胡筱娟张治祥闻新丽韩祖成青海省(12名)李琴郭景哲李春生张嘉毅措吉昂智索南索南才旦马德保羊杰才让久样玛久李加宁夏自治区(10名)龙一梅马玉芳花君霞吴心芳张立易王辉王晶李淑芳和晓春尤俊文新疆自治区(18名)彭万枫洪军王静乐永红王晓忠陈健林雪孟庆才吕全胜张翠松吾买尔·巴克地里夏提吾布力·艾山阿布都克热木·吐松木合塔尔·艾尼瓦尔热比亚·阿布力米提艾克巴尔哈斯也提卫生部直属单位(14名)张孟仁张晓阳贾力张军赵展荣王暴魁吴继全陈燕贾海忠李格万冬桂李学王清辛茜庭中国中医研究院(35名)谢京红李亚俐赵冰张华东齐文升华华边永君王秋风路洁赵瑞华艾莉纪太军李保双万芳邱礼新巢国俊冀晓华彭征屏李立志张京春李征王义军罗杰朱立国宁侠毛丽君曹建萍提桂香邱萍张军李睿沈宁韩学杰吕爱平蒲永文。
人真有“三魂七魄”,中医认为,不但有,而且很重要我们经常说:“这孩子丢了魂了”、“这个女人的眼睛勾魂摄魄”、“某某又被那狐狸精给勾走魂了”……这些说法只是开玩笑还是有它的生理、病理意义?这就是我们要谈的内容。
人有三魂,三魂是神的三个组成部分。
人若丢一个魂还可以,丢两个魂还能活着,若丢三个魂人就成了行尸走肉了。
01中医判断人生死的标准是什么?现代医学在二三十年前,判断人生死的标准是看心脏,有没有心跳,有没有呼吸。
但是后来发现好多没有心跳、呼吸的人过了很长时间又被抢救过来了,所以就把判断死亡的标准改成脑死亡。
但是被他们判断为脑死亡的人,又被很多中医给抢救过来,所以他们现在还在纳闷怎么判断人的生死。
而中医认为,当一个人失神以后,尽管他的肉身还在走,还在动,还在吃,还在喝,但是他已经死了。
就如臧克家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2三魂:胎光、爽灵、幽精1三魂中最重要的是胎光这是生命之光,如果它没了,这个人也就没了。
有位老中医给一位老总看病,号完脉以后说:“你准备后事吧。
”那人一听:“你这中医,说你神,你也太神了。
那你说我哪天死?”这位老中医就告诉了他死的具体日期。
那人当场就说:“到那天,王府饭店我摆几桌,请你吃饭。
”这位老中医的儿媳妇也是学中医的,中医学院毕业出来的,就跟这个老总解释说:我爸这人老派,说话您别介意,他这是胡说八道呢。
最后这个老总要给老中医钱,老头说:“我不收死人的钱。
”结果那老总真就没活过老中医说的那天,还没摆什么宴席就死掉了。
我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已经中医学院毕业参加工作了。
当时心想:“这有点太玄了吧?我是学中医的,我就不信。
”10年以后,我再看这个片段,就真相信了。
也就是说,古代的中医就是这么看病的。
他先看一个人的神在不在,胎光还在不在,通过这个就能判断人的生死。
2第二个魂叫爽灵“灵”是由“靈”简化而来。
大家要学中医或学古代的道家思想,还需要把繁体字捡起来。
“靈”是什么意思?底下一个巫,通过念咒语、动嘴来与天地沟通。
用好经方,不出五剂,眩晕随手而愈仲景《伤寒杂病论》对眩晕论述颇多,所列方药亦有不少。
笔者临证时,常用仲景方药治疗各类眩晕,常取得满意疗效。
现列举验案如下:案1 术附汤案(低血压)患者蒋某,男,55岁。
初诊时间:1987年6月20日。
眩晕2月,屡治无效。
血压10.7Kp/6.7Kp(80/50mmHg)西医诊为“低血压”转请中医治疗。
证见面色㿠白,畏寒肢凉,呕吐清涎,胸闷脘痞,食欲不佳,(每日仅食粮食100~150克)大便稀溏,每日3~4次,无粘液脓血,无里急后重,小便清长,舌淡苔白厚,脉沉细而弱。
此为脾肾阳虚,清阳不升之证。
治以温脾补肾,健运中阳。
予术附汤加味,药用:白术18克,茯苓18克,附片30克(先熬),半夏1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克。
服此方3剂,1987年6月26日复诊:自述眩晕减轻,食欲增强。
每日可食250~300克。
大便溏,每日1~2次。
舌淡苔薄白。
前方去半夏,加白蔻仁6克(后下)。
服此方3剂,眩晕及其余症状全部消失,血压升高正常范围(106/74mmHg)病告痊愈。
按语:此案有呕吐清涎,胸闷脘痞,食少便溏等脾阳不足证,更兼畏寒肢冷,故诊为脾肾阳虚。
根据《金匮·中风历节》附《近效方》术附汤所言:“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施以术附汤而获痊愈,证明了术附汤治眩的疗效。
案2 真武汤案(内耳眩晕)患者杨某,男,53岁。
干部。
初诊时间:1982年5月3日。
眩晕反复发作10年,近日又复发。
西医诊断为“内耳眩晕症”,经治疗无效,来我处就诊。
证见形体肥胖,面目虚浮,倦怠乏力,动则昏晕欲倒,心悸呕恶,肢冷肤润,舌质淡而胖嫩,有齿痕。
苔白滑,脉沉细。
此为阳虚水泛挟饮邪上逆之证。
治以温阳利水,化饮降逆,予真武汤加减。
药用:附片(先熬)12克,茯苓18克,白术15克,半夏(姜制)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泽泻16克。
服此方2剂,晕减呕止。
前方去半夏,加补骨脂30克,黄芪30克。
焦树德深研辨证论治的焦树德阎小萍整理编者按焦树德,河北省辛集市人,从事医疗、教学50余年,是全国著名的临床学家。
现任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会委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新药评委会委员,全国科技图书评委会委员。
著有《用药心得十讲》、《从病例谈辨证论治》及学术论文50余篇,荣获北京市“科技之星”光荣称号。
焦氏早年幼承家学,后又亲聆老一辈中医名家教诲,学术根底深厚。
毕生深研辨证论治,并锐意创新,深有心得。
临证强调辨证论治,力求辨证精确,立法精当,选方用药丝丝入扣。
既严格遵循传统组方原则,又注重汲取现代研究成果。
提出临证“四必须”、“五强调”,实为其毕生经验总结。
处方用药既重视成方活用,穿合化裁;又重视药物归经,恰当配伍。
文中选载8例疑难验案以佐证,其精于辨证论治已见一斑。
焦氏临床医疗擅治疑难杂证、危急重证,不但对功能性疾患疗效卓著,对器质性疾病也效果惊人。
本文系统介绍其对痹、心痹、胸痹、咳、喘、哮、肝胆病、脾胃病以及高血压、神衰等病证的独到见解、辨证论治经验和组创方药,很有特色。
焦氏重视中医科研,提出“继承传统,博采众长,突出特色,创新发扬”的科研思路,主张继承与发扬并举,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并用,中医与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医科研不失为良好的思路。
总之,纵观全文,焦树德教授学术造诣精深,临床经验丰富,确是我国当代学验俱丰又锐意创新的中医名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
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
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
……疾虽久,犹可毕也。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二卷1####焦树德,男,1922年5月生,河北省辛集市人。
早年向外祖父学习中医,攻读古典医籍,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反复研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对《千金方》、《外台秘要》,以及金、元、明、清等历代医家的代表性著作,均有涉猎研究。
一、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第一批:刘渡舟、赵绍琴、颜正华、孔光一、施汉章、金起凤、宋孝志、刘弼臣、董建华、王绵之、王子瑜
第二批:程士德、聂惠民、张吉、唐玉秀、徐连霈、王世成、李肃卿、孟广义、杨甲三、
第三批:孔光一、王琦、王洪图、刘燕池、吕仁和、徐彭龄、姜揖君、聂慧民、郭志强、商宪敏、颜正华
第四批:聂惠民、孔光一、刘燕池、谷世哲、武维屏、田德禄、郭维琴、肖承宗、周平安、陈淑长、王沛、王琦
第五批:王庆国、刘景源、鲁兆麟、尉中民、姜良铎、徐荣谦、臧福科、李曰庆、杜怀棠、孟宪坤、田金洲、庞鹤、金哲、
刘大新、王素梅、韦企平、高思华、牛建昭、彭建中、
宋乃光、唐启盛。
【名医话临床】程士德:胁痛的辨证论治胁痛【定义】胁,指胁肋部,在胸壁两侧,由腋部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统称。
胁痛是以一侧胁肋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
胁痛之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后世亦有“胁下痛”、“心胁痛”、“季胁痛”等。
西医学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急慢性胆囊炎、胆道结石等病,表现以胁痛为主要症状者,可参照本病治疗。
【诊断要点】凡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即可诊断。
或参考B超、CT检在,有肝脾肿大或胆囊病变者。
【历代医家诊治概况】《黄帝内经》始创胁痛病名并明确指出胁痛的发生与寒、热、瘀等因素有关。
《难经》在此基础上指出与人的情志因素密切相关,这一理论的产生,打破了外因致病的局限性,对后世关于本病的治疗打下了基础。
张仲景承《内经》、《难经》之说,提出治胁痛的具体措施,制大黄附子汤、小柴胡汤,完善了该病的中药治疗。
晋代葛洪创立胁痛的综合疗法,除内服法,还提出了用熨法和灸法治疗本病。
至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把胁痛的发病脏腑主要责之肝胆,分为肝实热、肝虚寒,以清肝利胆,温经散寒之法治疗胁痛,并附方十余首。
宋元时期,在胁痛的病因上进一步重视七情因素,治疗上丹溪提出“木火盛,宜以辛散之,以苦泻之,当归龙荟丸、泻青丸主之;死血,宜以破血为主,润血为佐,复元活血、当归导痰等主之;痰,宜以去痰行气,二陈汤加南星、青皮、香附、青黛等主之。
”明代《景岳全书》丰富了胁痛理、法、方、药诸方面的内容,首先将胁痛分为内伤、外感两大类,并将内伤胁痛的发病机理归纳为郁结伤肝、肝火内郁、肝肾阴亏、痰饮停伏、外伤血瘀等,治疗上列四十余首从疏肝理气、清肝利胆、温化痰饮、活血化淤、健脾和胃、养血柔肝等方面入手的方剂。
清代对胁痛的病因重申“外伤风冷”,并补充了湿热郁火的内容,治以伐肝泻火为要,并筛选方剂十首,运用于临床,每获良效。
【病案】案(一)王××,女,46岁。
老中医程士德治神志疾病经验
程士德,已故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学家。
程老认为,神志疾病是指由于社会、环境、心理、生理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神志活动失常为主的一类疾病。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煎厥、薄厥、癫狂、不精等病证的记载。
由于该病的病因病机复杂,病变范围较广,临床表现多变,给临床诊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程老业医60余年,勤求古训,熟读《黄帝内经》,钻研仲景之说;同时,勤于实践,博采众方,精通内妇科,尤善治神志疾病。
本文就其治疗神志病的经验简介如下:1.调营卫,通阳和阴。
神志活动的失常,首先表现在睡眠紊乱上,临床上以不寐、多梦、多寐等多见。
《内经》认为睡眠的形成与营卫气血的运行关系为密切。
程老治疗睡眠紊乱多从调和营卫气血,通达脏腑阴阳之气人手,善用桂枝汤、小柴胡汤等方加减。
病案:王某,女,42岁,嗜睡、困倦1月余,头昏沉,记忆力减退,时有汗出,月经量少,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治则:调和营卫,通阳益阴。
处方:炙黄芪40克,桂枝、白芍、柴胡、郁金、香附、石菖蒲、胆南星、当归、川芎、枳壳、桔梗各10克。
本方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为主;营卫气血和利,脏腑阴阳通达,则嗜睡自消。
2.化痰瘀,泻浊通窍。
程老治疗神志病多采取以下三个步骤:一“百病多因痰作祟”故从痰治,善用温胆汤、半夏厚朴汤。
二活血化瘀,消滞通窍,善用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
三泻下通便,以大小承气汤为主加减。
程老认为痰浊、瘀血、积滞均为病理性产物,在体内
堆积过多,会对神志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必须及时予以清除。
病案:王某,女,56岁,头闷痛,失眠1年余,时觉胸闷不舒,咽部不适,有堵塞感,吞不下,吐不出,易烦躁,大便干燥,舌质紫暗,苔黄厚腻,脉弦滑。
治则:活血通窍,化痰消滞。
处方:半夏、厚朴、茯苓、苏梗、柴胡、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竹茹、石菖蒲、胆南星各10克,大黄4克。
服药1周,头痛、失眠明显好转,咽部堵塞感消失。
服药2周,胸闷烦躁消失,追踪随访1个月,未再发。
3.培本源,滋补肝肾。
神志活动是脏腑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脏腑功能活动的不同情况,程老治神志病亦常从调理脏腑功能人手,尤重视培补肝肾,故临证多用六味地黄丸平补肝肾;用二仙汤温肾助阳。
辅以珍珠母、灵磁石、生龙骨、牡蛎、琥珀、夜交藤、炒枣仁等重镇安神之品,对于记忆力减退者,则常加桑椹子、女贞子、菟丝子、枸杞子、益智仁等补肾填精、益脑生髓之品。
病案:刘某,女,49岁,1年前行子宫切除术,失眠(入睡困难,甚者整夜不能入睡),劳累后加重,多梦,近日恶梦频作,盗汗,心中郁闷,时有坐卧不宁,烦躁易怒,易疲倦,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尺脉无力。
治则:补肾培源,养血疏肝。
处方:仙茅、仙灵脾、当归、知母、黄柏、杜仲、何首乌、紫河车粉(冲)、阿胶珠各10克,白芍15克,生地、熟地、珍珠母(先煎)、夜交藤各30克。
服上方15剂,痊愈。
程老认为肾乃生命之本,精血之源,女子以血为本,如阴血亏虚,不养心神,特别是肝肾不足,阴阳失调,常常是妇女神志病产生的重要原因。
4.重气机,升清降浊。
气机的调畅与否是正常神志活动形成和维持的关键,如果情志不畅,则多引起气机郁滞,进而导致血瘀、痰凝、水聚。
程老临床善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来调畅气机,抓住气机这一关键环节来治疗神志病,并总结出调畅气机的方法与良药。
如:用旋覆花、苏子(梗)宣肺利气;香橼皮、绿萼梅、郁金、香附疏肝理气;木香、砂仁、陈皮健脾和胃,升清降浊;金樱子、芡实、蛤蚧补肾纳气等。
病案:辛某,男,42岁,近半年情志不舒,善太息,失眠,多梦,晨起头昏蒙,记忆力明显减退,反应迟缓,语言时有不利,甚则口误,脾气急噪,大便秘结,胸腹胀闷,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则:疏肝理气,宁心安神。
处方:柴胡、香附、香橼皮、川楝子、枳实、厚朴、木香各10克,大黄、砂仁各6克,珍珠母(先煎)、磁石(先煎)各30克。
全方有升有降,有收有散,升降出入适宜,气机调畅,脏腑协调,神有所归,志有所养,诸证自消。
5.清郁热,交通心肾。
程老认为,神志疾病,如神昏、谵语、失眠、癫狂等多与郁热有关。
或因七情内伤,气郁化火;或脾胃中焦蕴热生痰,痰火蒙蔽清窍;或肾精不足,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致心火独亢,扰乱神明。
临证多以生山栀、青黛、胆南星、石菖蒲、龙胆草、夏枯草清热化痰开窍;以厚朴、枳实、大黄、泽泻、猪茯苓通利二便,泻热消积;以黄连、石膏、知母泻热除烦;以交泰丸并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滋肾水,交通心肾,使心火不亢,心神守舍。
病案:刘某,男,39岁,5年前因精神刺激,突发狂躁,打人毁物,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用西药控制症状。
近2月出现烦躁,失眠,幻听,幻视,精神不
能集中,语言错乱,大便3日一行,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数。
治则:清热通便,宁神除烦。
处方:柴胡、桔梗、厚朴、胆南星、枳实、石菖蒲、当归、知母、川芎各10克,石膏(先煎)、生地各30克,龙胆草20克,生大黄8克。
服7剂,烦躁减轻,睡眠好转,再服10剂,幻觉消失。
再加黄连、益智仁各10克,服20剂,病未再发。
程老治神志病,除以上基本原则外,多针对引起神志病的复杂病因、不同个体的神志状态、疾病的不同阶段等,辅以综合治疗,如心理开导、安慰,饮食调养,精神疗法,临床获得了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