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萃取实验练习题之令狐文艳创作
- 格式:doc
- 大小:39.51 KB
- 文档页数:3
附件3令狐文艳理论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544道)多项选择题(451道)判断题(532道)共三种题型(1527道)一、单项选择题1、中温曲的制曲顶温应控制为( B )℃。
A、60~65B、50~60C、40~50D、28~322、糠壳辅料及原料皮壳中均含有多缩戊糖,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 D )。
A、乙醛B、丙烯醛C、缩醛D、糠醛3、浓香型白酒的窖香香气主要来源于( C )A、混蒸混烧B、续糟配料C、泥窖发酵D、固态发酵4、白酒蒸馏操作中缓火蒸馏的主要目的是( C )A、控制酒温B、提高产量C、提高质量D、粮食糊化5、企业应根据产品、工艺特点,按照规定及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确定,制定工艺作业指导书,并实施控制要求,作好记录。
( C )A、食品安全标准生产流程B、国家标准生产关键质量控制点C、食品安全标准生产关键质量控制点D、国家标准生产流程6、清香型白酒工艺的特点是( C )。
A、高温堆积B、混蒸混烧C、清蒸清烧D、清蒸混烧7、甲醇的前提物质是( B )。
A、蛋白质B、果胶C、葡萄糖D、木质素8、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建立由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发布等构成的( D )。
A、不安全食品召回机制B、食品质量安全报告制度C、公示制度D、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机制9、清香型白酒生产以大麦和豌豆制成的( C )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
A、高温B、中高温C、低温D、中温10、在蒸馏过程中己酸乙酯和乙酸乙酯溜出量与酒精浓度成( B )。
A、反比B、正比C、不确定D、根据情况而定11、酒精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变成丙酮酸,放出二氧化碳二生成( A ),又被迅速还原成酒精。
A、乙醛B、缩醛C、多元醇D、乙醇12、进行乳酸发酵的主要是( C )。
A、酵母菌B、霉菌C、细菌D、放线菌13、酱香型白酒生产采用高温发酵,窖内品温达( C )对产、质量有利。
A、35--39℃B、48--50℃C、42--45℃D、49-52℃14、白酒中(A )含量与流酒温度有关。
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令狐文艳(一)1.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用于蒸发溶剂或浓缩溶液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
蒸发溶液时不可加得太满,液面应距边缘1厘米处。
冷却时要放在石棉网上。
常用作反应器,也可收集少量气体可直接加热,拿取试管时,用中指、食指、拇指拿住试管口占全长的1/3处,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人。
放在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2,加热的不超过1/3。
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并使试管跟桌面成45°的角度,先给液体全部加热,然后在液体底部加热,并不断摇动。
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
用于灼烧固体,使其反应(如分解)可直接加热至高温。
灼烧时应放于泥三角上,应用坩埚(与镊子区分开)钳夹取。
应避免聚冷(否则会开裂)。
燃烧少量固体物质可直接用于加热,遇能与Cu、Fe反应的物质时要在匙内铺细砂或垫石棉绒。
2. 能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仪器图形和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分为50、100、250、500、1000ml等规格)用作配制、浓缩、稀释溶液。
也可用作反应器和给试管水浴加热等。
加热时应垫石棉网根据液体体积选用不同规格烧杯用作反应器(特别是不需加热的)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不适于长时间加热,当瓶内液体过少时,加热容易使之破裂。
用作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器不能直接加热,应垫石棉网加热。
所装液体的量不应超过其容积1/2。
用于蒸馏与分馏,也可用作气体发生器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也可用其他热浴。
用作接受器用作反应器,常用于滴定操作一般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在滴定操作中液体不易溅出。
3. 不能加热的仪器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上口为平面磨砂,内侧不磨砂,玻璃片要涂凡士林油,以免漏气,如果在其中进行燃烧反应且有固体生成时,应在底部加少量水或细砂。
分装各种试剂,需要避光保存时用棕色瓶。
广口瓶盛放固体,细口瓶盛放液体。
瓶口内侧磨砂,且与瓶塞一一对应,切不可盖错。
课后作业限时: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用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B.用CCl4提取溴水中的Br2C.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2-4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D.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萃取操作时,振荡过程中需要放气,放气是通过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进行的B.可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硝酸钾晶体C.将乙醇与水分离,如图1、图2操作D.稀释浓H2SO4,如图3操作3.下列分离或提纯的实验中,所选用的方法或仪器不正确的是()4.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5.取碘水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Ⅰ、Ⅱ、Ⅲ、Ⅳ,分别加入汽油、CCl4、酒精、NaCl溶液,振荡后静置,现象正确的是() A.Ⅰ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B.Ⅱ中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C.Ⅲ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黄色D.Ⅳ中溶液不分层,溶液由棕黄色变成黄绿色6.现有三组实验:①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为()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7.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2-3、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8.下列检验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l-B.在加入稀硝酸后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2-3C.加入盐酸后加热,放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D.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溶液一定呈酸性9.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10.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答案1.B。
萃取与蒸馏习题(萃取的条件判定)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蒸馏操作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等B.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内C.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D.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口进、上口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I2的CCl4溶液中得到CCl4,可用蒸馏法B.从Na2CO3溶液中得到Na2CO3,可用过滤法C.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D.分离NaCl和AgCl的混合物,可用萃取法3.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4.用直馏汽油萃取碘水中的碘后,显紫红色的是( )A.上层 B.下层 C.中间 D.无法确定5.使用分液漏斗时,应首先( )A.洗涤B.检查是否漏水C.打开上端塞子D.打开活塞6.在实验室里进行分液操作,下列实验仪器一定用不着的是( )A.锥形瓶 B.分液漏斗 C.玻璃棒 D.温度计7.某实验室仅有如下仪器或用具:烧杯、铁架台、铁圈、三脚架、漏斗、分液漏斗、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从缺乏仪器的角度看,不能进行的实验项目是( )A.蒸发 B.萃取 C.液体过滤 D.升华8.对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④BaSO4 和AgCl。
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A.只有① B.③④ C.②③ D.②④9、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有(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 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10.下列实验操作中: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取液体试剂;⑤取固体试剂。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课时蒸馏和萃取[A篇知识对点训练]知识点1 蒸馏1.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自来水中C.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D.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答案 B解析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沿相平,因为它测定的是水蒸气温度,B错误。
2.在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要放入碎瓷片以防止暴沸B.通过蒸馏可以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Cl-等杂质C.冷凝水应该是下进上出,与水蒸气的流向相反D.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该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答案 D解析开始蒸馏时,如果先加热再开冷凝水,会有部分水蒸气没有被冷凝;蒸馏完毕时,如果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同样会有部分水蒸气不能被冷凝,造成损失。
3.下列关于物质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往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SO2-4B.往某溶液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Ca2+C.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D.往某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若产生气体,则原溶液一定显酸性答案 D解析A项CO2-3存在时也会产生相同现象;B中可能有Ba2+的存在;C中HCO-3也会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
4.已知A、B、C三种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如表所示。
(1)若已知A与C不发生反应,且均不与水反应。
①欲从A、C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C,需进行的操作:a溶解;b________(填操作名称,下同);c________。
②上述a、b、c操作过程中均需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________。
(2)从B的水溶液中分离出B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
答案(1)①过滤蒸发结晶②玻璃棒(2)蒸馏解析(1)①根据题中信息可知,A不溶于水,C溶于水,因此,欲从A、C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C,首先要进行溶解、过滤,得到C的溶液,再蒸发结晶即可得到C。
蒸馏和萃取BB 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表: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A.萃取法B.过滤法C.蒸馏法D.分液法2.[双选题]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CCl4和水B.汽油和食用油C.汽油和NaOH溶液D.酒精和水3.已知,单质碘受热易升华.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将海带灼烧成灰B.过滤得含I-的溶液C.放出碘的苯溶液D.分离碘并回收苯4.[双选题]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铁圈、铁夹、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只应用上述仪器或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A.蒸发B.萃取C.过滤D.蒸馏5.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大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的密度小6.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易挥发,沸点约为55℃.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液中将丙铜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蒸馏B.分液C.过滤D.蒸发7.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CaCO3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2-4 C.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8.(10分)某化学课外小组以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步骤为: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20 mL碘水和5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转漏斗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溶液;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G.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A→H→____→E→F(2)D步骤为什么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2分)(1)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经过蒸馏,指出下图所示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晶体碘在______里聚集.(3)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材料1:材料2: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序号):A.蒸馏法B.萃取法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D.分液法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应用____.将乙二醇和丙三醇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_____.10.(6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Ba(NO3)2、CaCl2、K2CO3,现做以下实验: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④另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成分是(写名称)________________.(2)写出实验步骤①和③中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1分)“春泛盐,秋泛硝.”有些地区的盐碱地里春天会析出食盐,到了秋天,又会析出芒硝(主要成分是Na2SO4·10H2O).该地区某中学的同学们对“硝”的成分产生了争议,甲小组同学认为“硝”中只含有硫酸钠;乙小组同学认为“硝”中既含有硫酸钠,又含有氯化钠.为了验证猜想,他们采集了样品,加适量水完全溶解后,过滤,滤液备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探究.(1)甲小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取少量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再滴加稀硝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小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取少量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________.如果乙小组的观点正确,现象应该是________.(3)你认为甲、乙两小组的实验设计哪个合理,理由是什么?B1.C 2.BD 3.D 4.CD 5.B 6.A 7.C8.解析:(1)题中给出了八个步骤,后五个步骤的顺序也已给出了其中四个:A→H→()→E→F,只要考虑到静置、分层后才能分液,操作顺序应为A→H→(G)→E→F.前三个步骤应为:查漏→装液→振荡,即C→B→D.(2)振荡分液漏斗时,会产生气体,导致漏斗内压强过大而发生危险.(3)操作时要注意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入烧杯中.(4)为保证分液漏斗内液体顺利流下,在进行分液操作时应注意漏斗内部应与外界大气相连通.(5)萃取剂的选择原则应是两种溶剂不互溶,且要提取的物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应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答案:(1)C B D G(2)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而发生危险(3)使分液漏斗下端漏斗颈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出(4)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E操作时漏斗里的液体顺利流出(5)CCl4与水既不反应也不互溶,且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9.解析:(1)检查实验装置的错误,要按实验进程逐一检查,通常是从左到右,自下而上.(2)利用水浴加热可使被加热物质受热均匀且温度不会超过100℃,最后在蒸馏烧瓶中得到晶体碘.(3)“材料1”中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采用在热水中溶解、降温,纯碱则析出,然后过滤,氯化钠留在水溶液中.即采用“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材料2”中乙二醇和丙三醇互溶且都易溶于水,又因为它们的沸点差别很大,所以,加热时乙二醇首先汽化,然后冷却乙二醇蒸气得到乙二醇液体,丙三醇留在烧瓶中,即采用蒸馏法分离.答案:(1)①缺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液泡不应插入液体中,而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③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错误,应下口进水,上口出水(2)使蒸馏烧瓶受热均匀、控制温度不超过100℃蒸馏烧瓶(3)C A10.解析:CaCO3和BaCO3通常都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易容于稀硝酸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步骤②的溶液中含Ba2+和Cl-,还有稀硝酸.BaSO4和AgCl通常都是白色固体,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稀硝酸.答案:(1)硝酸钡、氯化钙、碳酸钾(2)Ba(NO3)2+K2CO3===BaCO3↓+2KNO3CaCl2+K2CO3===CaCO3↓+2KClBa(NO3)2+H2SO4===BaSO4↓+2HNO3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证明可溶性硫酸盐和可溶性氯化物的方法,为了证明“硝”的成分,对两种物质均要作出验证.答案:(1)有白色沉淀产生Na2SO4+BaCl2===BaSO4↓+2NaCl(2)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3)乙小组合理甲小组在实验中没有证明不含氯化钠(或乙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既证明了含有硫酸钠,又证明了含有氯化钠).。
天然产物化学习题令狐文艳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7]1.有效成分是指 CA. 含量高的成分B. 需要提纯的成分C. 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D. 一种单体化合物E. 无副作用的成分(三)填空题 [1-3]1.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有:天然药物中各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及提取分离方法和结构测定,生物合成途径等。
3. 天然药物中含有的一些化学成分如生物碱、挥发油、强心苷、香豆素、黄酮等,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称为有效成分,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
第二章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与技术(一)选择题[1-210]A 型题[1-90]4.下列溶剂与水不能完全混溶的是 BA. 甲醇B. 正丁醇C. 丙醇D. 丙酮E. 乙醇5.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是 AA. 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酯B. 石油醚、丙酮、醋酸乙醋C. 石油醚、醋酸乙酯、氯仿D. 氯仿、醋酸乙酯、乙醚E. 乙醚、醋酸乙酯、氯仿6.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 BA. 石油醚B. 氯仿C. 苯D. 乙醚E. 乙酸乙酯7.下列溶剂亲脂性最强的是 CA. Et2 OB. CHCl3C. C6 H6D. EtOAcE. EtOH8.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DA. Et2 OB. EtOAcC. CHCl3D. EtOHE. BuOH9.下列溶剂中溶解化学成分范围最广的溶剂是 BA. 水B. 乙醇C. 乙醚D. 苯E. 氯仿10.下述哪项,全部为亲水性溶剂 AA. MeOH、Me2 CO、EtOHB. nBuOH、Et2O、EtOHC. nBuOH、MeOH、Me2 CO、EtOHD. EtOAc、EtOH、Et2 OE. CHCl3 、Et2 O、EtOAc 12.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极性的成分,应采取的溶剂顺序是DA. 乙醇、醋酸乙酯、乙醚、水B. 乙醇、醋酸乙酯、乙醚、石油醚C. 乙醇、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酯D. 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酯、乙醇E. 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醚、乙醇17.提取挥发油时宜用 CA. 煎煮法B. 分馏法C.水蒸气蒸馏法D. 盐析法E. 冷冻法18.用水提取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时,宜采用的方法是 CA. 回流提取法B. 煎煮法C. 浸渍法D. 水蒸气蒸馏后再渗漉法E. 水蒸气蒸馏后再煎煮法20.影响提取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DA. 药材粉碎度B. 温度C. 时间D. 细胞内外浓度差E. 药材干湿度21.可作为提取方法的是 DA.铅盐沉淀法B.结晶法C.两相溶剂萃取法D.水蒸气蒸馏法 E.盐析法23.连续回流提取法所用的仪器名称叫 DA.水蒸气蒸馏器B.薄膜蒸发器C.液滴逆流分配器D.索氏提取器 E.水蒸气发生器24.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 BA.比重不同B.分配系数不同C.分离系数不同D.萃取常数不同 E.介电常数不同26.可将天然药物水提液中的亲水性成分萃取出来的溶剂是DA. 乙醚B. 醋酸乙酯C. 丙酮D. 正丁醇E. 乙醇27.从天然药物的水提取液中萃取强亲脂性成分,宜选用 EA. 乙醇B. 甲醇C. 正丁醇D. 醋酸乙醋E. 苯28.从天然药物水煎液中萃取有效成分不能使用的溶剂为 A A. Me2 CO B. Et2 O C. CHCl3D. nBuOHE. EtOAc32.采用铅盐沉淀法分离化学成分时常用的脱铅方法是 AA. 硫化氢B. 石灰水C. 明胶D. 雷氏盐E. 氯化钠36.铅盐法是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常用的分离方法之一,如中性醋酸铅只可以沉淀下面哪种类型的化合物 CA.中性皂苷 B.异黄酮苷 C.酸性皂苷D.弱生物碱 E.糖类37.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水提取液中多糖蛋白质等杂质时,应使乙醇浓度达到 DA. 50%以上B. 60%以上C. 70%以上D. 80%以上E. 90%以上38.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天然药物水提取液,欲除去其中的淀粉、多糖和蛋白质等杂质,宜用 BA. 铅盐沉淀法B. 乙醇沉淀法C. 酸碱沉淀法D. 离子交换树脂法E. 盐析法39.在浓缩的水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可以除去下述成分,除了 EA. 淀粉B. 树胶C. 粘液质D. 蛋白质E. 树脂40.在醇提取浓缩液中加入水,可沉淀 CA. 树胶B. 蛋白质C. 树脂D. 鞣质E. 粘液质41.有效成分为内酯的化合物,欲纯化分离其杂质,可选用下列那种方法 CA. 醇沉淀法B. 盐沉淀法C.碱溶酸沉法D. 透析法E. 盐析法42.不是影响结晶的因素为 AA.杂质的多少 B.欲结晶成分含量的多少C.欲结晶成分熔点的高低 D.结晶溶液的浓度 E.结晶的温度46.影响硅胶吸附能力的因素有 AA.硅胶的含水量B.洗脱剂的极性大小C.洗脱剂的酸碱性大小D.被分离成分的极性大小 E.被分离成分的酸碱性大小47.不适于醛、酮、酯类化合物分离的吸附剂为 AA.氧化铝B.硅藻土C.硅胶D.活性炭 E.聚酰胺48.化合物进行硅胶吸附柱色谱时的结果是 BA.极性大的先流出B.极性小的先流出C.熔点低的先流出D.熔点高的先流出 E.易挥发的先流出50.硅胶吸附柱色谱常用的洗脱方式是 B洗脱剂无变化极性梯度洗脱洗脱剂的极性由大到小变化D. 酸性梯度洗脱E.碱性梯度洗脱55.氧化铝,硅胶为极性吸附剂,若进行吸附色谱时,其色谱结果和被分离成分的什么有关 AA.极性 B.溶解度 C.吸附剂活度D.熔点 E.饱和度56.下列基团极性最大的是 DA.醛基B.酮基C.酯基D.酚羟基 E.甲氧基57.下列基团极性最小的是 CA.醛基B.酮基C.酯基D.酚羟基 E.醇羟基58.下列基团极性最大的是 AA.羧基B.胺基C.烷基D.醚基 E.苯基59.下列基团极性最小的是 CA.羧基B.胺基C.烷基D.醚基 E.苯基61.聚酰胺薄层色谱下列展开剂中展开能力最强的是 DA.30%乙醇B.无水乙醇C.70%乙醇D.丙酮 E.水62.具下列基团的化合物在聚酰胺薄层色谱中Rf值最大的是DA. 四个酚羟基化合物 B.二个对位酚羟基化合物C.二个邻位酚羟基化合物 D. 二个间位酚羟基化合物E.三个酚羟基化合物63.聚酰胺在何种溶液中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最弱 DA. 水B. 丙酮C. 乙醇D. 氢氧化钠水溶液E. 甲醇64.对聚酰胺色谱叙述不正确项 EA. 固定项为聚酰胺B. 适于分离酚性、羧酸、醌类成分C. 在水中吸附力最大D. 醇的洗脱力大于水E. 甲酰胺溶液洗脱力最小65.化合物进行正相分配柱色谱时的结果是 BA.极性大的先流出B.极性小的先流出C.熔点低的先流出D.熔点高的先流出 E.易挥发的先流出66.化合物进行反相分配柱色谱时的结果是 AA.极性大的先流出B.极性小的先流出C.熔点低的先流出D.熔点高的先流出 E.易挥发的先流出70.纸色谱的色谱行为是 AA.化合物极性大Rf值小 B.化合物极性大Rf值大C.化合物极性小Rf值小D.化合物溶解度大Rf值小E.化合物酸性大Rf值大71.正相纸色谱的展开剂通常为 EA.以水为主B.酸水C.碱水D.以醇类为主 E.以亲脂性有机溶剂为主72.薄层色谱的主要用途为 BA.分离化合物B.鉴定化合物C.分离和化合物的鉴定D.制备化合物 E.制备衍生物73.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是 BA.离子交换色谱B.凝胶过滤色谱C.聚酰胺色谱D.硅胶色谱 E.氧化铝色谱74.凝胶色谱适于分离 EA. 极性大的成分B. 极性小的成分C. 亲脂性成分D. 亲水性成分E. 分子量不同的成分77.不适宜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的成分为 EA. 生物碱B. 生物碱盐C. 有机酸D. 氨基酸E. 强心苷78.天然药物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是多糖,欲除去无机盐,采用 BA. 分馏法B. 透析法C. 盐析法D. 蒸馏法E. 过滤法79.淀粉和葡萄糖的分离多采用 DA. 氧化铝色谱B. 离子交换色谱C. 聚酰胺色谱D. 凝胶色谱E. 硅胶吸附柱色谱81.与判断化合物纯度无关的是 DA.熔点的测定 B.选二种以上色谱条件检测C.观察结晶的晶型 D.闻气味 E.测定旋光度82.紫外光谱用于鉴定化合物中的 CA.羟基有无B.胺基有无C.不饱和系统D.醚键有无 E.甲基有无83.红外光谱的单位是 AA.cm-1 B.nm C.m/zD.mm E.δ84.红外光谱中羰基的吸收峰波数范围是 DA.3000~3400 B.2800~3000 C.2500~2800D.1650~1900 E.1000~130085.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式可用 EA.紫外光谱 B.红外光谱 C.核磁共振氢谱D.核磁共振碳谱 E.质谱86.用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化合物结构不能给出的信息是 AA.碳的数目 B.氢的数目 C.氢的位置D.氢的化学位移 E.氢的偶合常数87.用核磁共振碳谱确定化合物结构不能给出的信息是 AA.氢的数目B.碳的数目C.碳的位置D.碳的化学位移 E.碳的偶合常数88.核磁共振氢谱中,2J值的范围为 EA.0~1Hz B.2~3Hz C.3~5HzD.5~9Hz E.10~16Hz89.红外光谱的缩写符号是 BA. UVB. IRC. MSD. NMRE. HI-MS90.核磁共振谱的缩写符号是 DA. UVB. IRC. MSD. NMRE. HI-MS(三)填空题[1-14]1.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主要分离方法有:系统溶剂分离法、两相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盐析法、分馏法、结晶法及色谱法等。
第 2 课时蒸馏和萃取1.蒸馏(1) 原理利用混淆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一样,用蒸馏的方法除掉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①写出 A 、 B所代表仪器的名称:A :圆底烧瓶B :冷凝管。
② 冷却水的流向为: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③实验操作1在 100mL 烧瓶中加入约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 (或碎瓷片 ),按上图连结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采集蒸馏水。
(3) 自来水和蒸馏水的差异(Cl -的查验 )2.萃取和分液(1) 萃取依照: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里溶解度不一样。
萃取过程:物质从溶解度小的溶剂进入溶解度大的溶剂。
仪器:分液漏斗。
↓分液: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2)操作 (用 CCl 4萃取碘水中的碘)装液方法: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而后注入 4mLCCl 4,盖好玻璃塞。
现象:液体分层,有色层在基层。
↓振荡方法: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足混淆。
↓方法: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静置现象:液体分层,上层:无色。
基层:紫红色。
↓分液方法: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翻开 (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瞄准漏斗上的小孔 ),再将分液漏斗下边的活塞拧开,使基层液体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温馨提示:①在萃取过程中,不可以用乙醇(酒精 )作萃取剂,由于乙醇与水互溶。
② 萃取后的操作一般是分液,但分液不必定要有萃取。
③ 分液和萃取的差异与联系分液既是萃取操作中的一个步骤,也是一个独立的分别混淆物的方法,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常常利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分别提纯物质,如分别水和CCl 4的混淆物时可用分液的方法。
(时间 20分钟,满分 30分 )知识点一蒸馏1.以下相关蒸馏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蒸馏烧瓶一定垫石棉网加热B.冷凝管中的水流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C.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备出现暴沸现象D.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中的液面以下答案: D分析:蒸馏烧瓶加热需垫石棉网,且蒸馏烧瓶中需放碎瓷片,A 、C 正确;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 B 正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D错误。
蒸馏和萃取一、选择题1.在蒸馏实验中,下列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3体积的水,并放入几粒沸石 B .将温度计水银球与支管口保持水平C .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出,上口入D .收集到的液体取少量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解析:在蒸馏实验中,冷水应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A .过滤时,不可将悬浊液从烧杯中直接倒入漏斗中B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C .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D .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 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解析:A 项,过滤时应将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不可直接倾倒;B 项,蒸发时当溶液中析出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C 项,分液操作时,将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项,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 4作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酒精与水互溶,不可作萃取剂。
3.(2019·太原高一检测)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C )热的蒸发皿底部,A 正确;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是由于上下气压不相等造成的,B 正确;液体静置不分层一定是萃取剂选的不对,不是萃取剂量多量少的问题,C 错误;制取无水乙醇时加入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防止水蒸发,否则得到的乙醇不纯,D 正确。
二、非选择题4.(2019·桂林高一检测)工业上通常用工业酒精和生石灰混合蒸馏法制取无水乙醇。
如图是实验室中模拟工业原理制取无水乙醇的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1)在除去工业酒精中的水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__C__(填序号)。
A.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过滤B.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蒸馏C.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分液(2)由(1)可知除去工业酒精中的水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O+H2O===Ca(OH)2。
萃取与蒸馏习题导言萃取和蒸馏是化学中常见的分离技术。
萃取是一种通过溶剂的选择性抽提来分离混合物中的组分的方法,而蒸馏则是通过液体和气体的相互转化来实现分离的过程。
掌握这两种分离技术对于化学实验室的工作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供一些与萃取和蒸馏相关的习题,帮助您巩固对这些技术的理解。
萃取习题1. 你准备从一种混合物中分离出有机酸和有机碱。
你会选择什么类型的溶剂进行萃取?请说明你的选择依据。
2. 你有一个含有两种固体成分的混合物,其中一个成分具有磁性。
你可以采用哪种方法将这两种成分分离?请详细描述实验步骤。
3. 你需要从一种发烟弹药中提取出让它发生爆炸的活性成分。
你会使用哪种类型的萃取方法?请解释原因。
4. 萃取是可逆的吗?为什么?5. 在一次萃取中,你使用的溶剂的极性与混合物中待提取的成分的极性相反。
这种选择对萃取的成功有何影响?请解释原因。
蒸馏习题1. 你收集到了一种液体混合物,你认为它由两种不同挥发性物质组成。
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将这两种物质分离?请详细描述实验步骤。
2. 你有一瓶液体样品,你怀疑其中含有杂质。
你可以通过蒸馏的方法去除这些杂质吗?请说明理由。
3. 通过蒸馏,你可以从水中分离出纯净的水蒸汽。
你认为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吗?请解释原因。
4. 你需要从一种液体混合物中分离出两种沸点相近的物质,你会选择何种蒸馏方法?请解释原因。
5. 在蒸馏过程中,如果温度过高会有什么影响?请解释原因。
结论通过解答上述萃取和蒸馏的习题,您可以进一步巩固对这两种分离技术的理解。
萃取和蒸馏在化学实验室中应用广泛,对于分离。
1.1.2 蒸馏和萃取【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A.过滤、蒸发、蒸馏、分液B.过滤、蒸馏、蒸发、分液C.蒸发、蒸馏、过滤、分液D.分液、蒸馏、蒸发、过滤2. (2017·山东省寿光现代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学段质量监测)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B. 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C.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D. 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 2 CO 3 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3. 下图是实验室蒸馏装置图。
可利用此装置将海水淡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蒸馏时应将温度计插入海水中B.蒸馏时冷水的流向应由上而下C.利用此法淡化海水获得淡水质量高,但能耗大D.蒸馏时温度计位置应在离液面2~3 mm 处4.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液态混合物中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5. 现有三组溶液:① 碘的饱和水溶液② 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③ 碳酸钙和水。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萃取、分液、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萃取、分液、蒸馏C.分液、蒸馏、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蒸馏、萃取、过滤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不溶于水,且比水的密度大B.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不溶于水,且比水的密度小C.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上层液体经漏斗下口放出D.选择萃取剂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7. 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8. 选项 A B C D 实验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氯化铵晶体分离CCl 4中的Br 2 除去CO 2气体中的HCl气体装置或仪器9. 碘微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和酒精且碘易升华。
精品文档一、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共48 分)1.(双选题)下列有关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中,正确的是( )A. 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晶体采用蒸发的方法B. 除去酒精中含有的少量水采用蒸馏的方法C. 将碘晶体中含有的少量沙子除去采用蒸馏的方法D. 从碘水中获得碘的晶体采用过滤的方法2.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B. 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C. 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 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3.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⑤ B.②④⑦.C①②⑥ D.②③⑥.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 KCI 溶液I2酒精,萃取B KNQ3K2SQ4Ba(NQ3) 2溶液,过滤C Cu CuQ盐酸,过滤D CaCQ3CaQ HbQ,过滤5.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操作不正确的是( )A. 除去N2中的少量Q,可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B. 除去FeCb溶液中Fe(QH)3沉淀可以过滤C. 除去乙醇中的少量NaCI,可用蒸馏的方法D. 重结晶不能用于提纯物质解析:C项中蒸馏得乙醇,即除NaCI; D项中重结晶可用于提纯物质。
6.下列每组中的两对物质,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且油层由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的是( )A. 汽油和水、四氯化碳和水B. 汽油和水、苯和水精品文档C. 食用油和水、醋酸和水D. 葡萄糖和水、酒精和水7.下列分离和提纯的实验中,所选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制取蒸馏水蒸馏B 分离水和植物油分液C分离食盐水与泥沙萃取D从浓食盐水中得到氯化钠晶体蒸发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处C. 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完全蒸干D. 洗涤沉淀的方法是向漏斗中加水,使水没过沉淀,等水流完后再重复操作几次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检验Cl -的试剂是硝酸银和硝酸B. 检验SQ2-的试剂是氯化钡和盐酸2-C. 检验CQ-的试剂是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D. 向溶液中加入BaCb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证明有SQ11. 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14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A. 饱和碘水和CCI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B. 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C.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D. 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精品文档12. 现有三组溶液:①含有水分的植物油中除去水分;②回收碘的CCI4溶液中的CCI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第2 课时蒸发和萃取一、选择题1.有下列仪器:①漏斗、②试剂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量筒、⑦燃烧匙。
其中常用于分离物质的仪器是()A.①③④B.①③⑤C.①②⑥D.③④⑦2.下列操作属于萃取的是()A.向溴的煤油溶液里加入苯后振荡B.向溴水中加入四氯化碳后振荡C.向硫的二硫化碳溶液里加水后振荡D.向碘水里加入酒精后振荡3.下列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中的自来水中B.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C.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D.蒸馏烧瓶必须垫石棉网4.化学工作者从有机反应:RH+Cl2(g)光照RCl(l)+HCl(g)受到启发,提出的在农药和有机合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已成为现实.其中“g”代表气态,“l”代表液态,试指出从上述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是()A.水洗分液法B.蒸馏法C.升华法D.有机溶剂萃取法5.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aClB.除去乙醇中溶有的少量乙酸C.实验室中制取少量蒸馏水D.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6.现有三组液体混合物: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乙醇和水;③单质碘和氯化钠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7.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海带灼烧成灰过滤得含I-溶液C. D.从下口放出碘的苯溶液分离碘并回收苯8.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 B.C. D.9.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HCl中含有的少量Cl2B.用图2所示装置蒸发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C.用图3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D.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10.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①②③④⑤A.分离Na2CO3溶液和CCl4,选④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C.用FeC12溶液吸收C1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二、非选择题11.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好需要经过蒸馏,指出下图装置中的错误之处:(1);(2)。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与萃取课后习题1.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可用蒸馏法,下列不是蒸馏实验必须的仪器或材料的是()A.温度计 B.冷凝管 C.沸石(碎瓷片) D.漏斗2.关于蒸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蒸馏时应将温度计插入海水中B.蒸馏时冷水的流向应由上而下C.利用此法淡化海水获得淡水质量高,但能耗大D.蒸馏时温度计位置应在离液面2~3 mm处3.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到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操作分别是()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4.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A.过滤、蒸发、蒸馏、分液 B.过滤、蒸馏、蒸发、分液C.蒸发、蒸馏、过滤、分液 D.分液、蒸馏、蒸发、过滤5.根据下表信息,将乙二醇和丙三醇分离的最佳方法是()A.分液 B.蒸馏 C.加水萃取 D.冷却至0℃后过滤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普通漏斗使用前需要检漏C.蒸馏完毕时,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D.分液时,下层溶液先从下口放出,上层溶液再从上口倒出7.碘微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和酒精且碘易升华。
现要将碘水中的碘分离出来,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碘易升华,可采用加热的方法将碘从溶液中升华出来B.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和酒精,所以可选用两种试剂中的任意一种进行萃取C.四氯化碳比水重,酒精比水轻,所以用四氯化碳进行萃取比用酒精好D.四氯化碳不溶于水,酒精溶于水,所以用四氯化碳萃取,不能用酒精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B. 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C.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D. 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9.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蒸发操作时,当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B.容量瓶检漏:在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用手压紧瓶塞倒立 1 min,如不渗漏,即可使用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蒸馏时,应将开始馏出的少量液体弃去10.饮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文化之一。
1.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以下说法中不.准确的是()之杨若古兰创作A.实验使用的次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2.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准确方法顺次是()A.分液、蒸馏、萃取B.萃取、蒸发、分液C.分液、萃取、蒸馏 D.蒸馏、萃取、分液3.以下实验操纵中错误的是()A.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应将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B.蒸馏实验必须使用温度计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D.粗盐提纯时,当蒸发到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4.使用分液漏斗时,应首先()A.洗濯B.检查是否漏水C.打开上端塞子D.打开活塞5.以下实验操纵中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基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D.萃取操纵时,选择的萃取剂应与原溶剂不互溶6.以下实验安装普通不必于分离物资的是()答案:D7.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2-3、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将三种阴离子顺次沉淀出来,以下实验操纵顺序准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8.以下关于蒸馏操纵的有关论述不准确的是( )A.蒸馏操纵的次要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等B.蒸馏操纵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拔出到液体内C.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D.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口进、上口出9.以下实验操纵中错误的是( )A.进行蒸发操纵时,不克不及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整蒸干B.进行蒸馏操纵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进行萃取操纵时,分液漏斗中基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进行萃取操纵时,应选择无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10.以下性质不是萃取剂所具有的是( )A.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B.必定为无机物C.与原溶剂不反应 D.溶质在萃取剂里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中的大11.以下各项操纵中,错误的是( )A.为包管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基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纵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12.在实验室里进行分液操纵,以下实验仪器必定用不着的是()A.锥形瓶B.分液漏斗C.玻璃棒D.温度计13.实验是化学研讨的经常使用方法,实验用品的筹办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前提条件,下表是部分实验仪器:编号 A B C D实验仪器仪器分液漏斗蒸馏烧瓶坩埚量筒名称请回答以下成绩:(1)上述仪器中,名称错误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2)上述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仪器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仪器中,标有温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2)B(3)A(4)D14.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方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纵名称:①,③.(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无机试剂是.A.酒精 B.四氯化碳C.醋酸 D.直馏汽油(3)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无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和须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含碘的无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无机溶剂,还需经过蒸馏,指出下图中实验安装中的错误的地方: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过滤萃取分液(2)BD(3)分液漏斗、漏斗(4)①缺石棉网②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③冷凝管进出水方向颠倒15.如图所示,①②③④分别是几种经常使用漏斗的上部,A、B、C、D是实际利用操纵(分液、制气、向容器中加液体试剂等)时,各种漏斗的下部拔出容器中的示意图(图中漏斗及容器中的药品和其他物品均已略去,铁架台,铁夹也已略去).请根据实际使用操纵时上述漏斗的使用范围和它们的外形,指出A、B、C、D分别与①②③④中哪一种最为匹配.A与________________,B与________________,C与________________,D与________________.【答案】③②①④。
实验题令狐文艳1.【2013-江苏】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A.称量B.溶解C.转移D.定容2.【2014-新课标】下列表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 除去KNO3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馏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3.【2014-北京】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试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①中实验②中现象A 铁粉与水蒸气加热肥皂水冒泡B 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酚酞溶液变红C NaHCO3固体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Br2的CCl4溶液褪色4.【2014-广东】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I 叙述IIA KNO3的溶解度大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B BaSO4难溶于酸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42-C 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D 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可配制2.0 mol∙L-1的Ca(OH)2溶液5.【2014-安徽】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6.【2014-福建】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7.【2014-新课标】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8.【2014-江苏】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9.【2014-重庆】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的是()A.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B.用湿润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D.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10.【2014-山东】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B.中和滴定C.制备乙酸乙酯D.制取收集干燥氨气11.【2014-天津】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12.【2014-新课标】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A.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C .除去CO 气体中的CO 2气体D .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13.【2014-新课标】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 ① ② ③实验结论A 稀硫酸 Na 2S AgNO 3与AgCl 的浊溶液 K sp (AgCl )> K sp (Ag 2S ) B 浓硫酸 蔗糖 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稀盐酸Na 2SO 3Ba(NO 3)2溶液SO 2 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D 浓硝酸 Na 2CO 3 Na 2SiO 3溶液酸性:硝酸>碳酸>硅酸14.【2015-北京】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步骤Fe稀HNO 3IFe浓HNO 3插入CuFeCu 浓HNO 3IIIII现象Fe 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Fe 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Fe 、Cu 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I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2NO 2O NO 2=+ B 、II中的现象说明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 进一步反应C 、对此I 、II 中现象,说明稀HNO 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 3D 、针对III 中现象,在Fe 、Cu 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 是否被氧化13.【2015-安徽】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配制0.10mol·L-1 NaOH溶液B.除去CO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14.【2014-浙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1.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令狐文艳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
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2.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
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
法依次是()
A.分液、蒸馏、萃取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 D.蒸馏、萃取、分液
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应将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
B.蒸馏实验必须使用温度计
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D.粗盐提纯时,当蒸发到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4.使用分液漏斗时,应首先()
A.洗涤B.检查是否漏水
C.打开上端塞子D.打开活塞
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萃取操作时,选择的萃取剂应与原溶剂不互溶
6.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答案:D
7.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2-3、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沉淀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
8.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蒸馏操作的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等
B.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内
C.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
D.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口进、上口出
9.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进行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
B.进行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进行萃取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10.下列性质不是萃取剂所具有的是( )
A.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B.一定为无机物
C.与原溶剂不反应 D.溶质在萃取剂里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中的大
11.下列各项操作中,错误的是( )
A.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
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D.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
12.在实验室里进行分液操作,下列实验仪器一定用不着的是()
A.锥形瓶B.分液漏斗
C.玻璃棒D.温度计
13.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实验用品的准备是完成化学
编号 A B C D
实验
仪器
仪器
分液漏斗蒸馏烧瓶坩埚量筒名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名称错误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
(2)上述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仪器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仪器中,标有温度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2)B(3)A(4)D
14.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
离子的形式存在。
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
①,③。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A.酒精 B.四氯化碳
C.醋酸 D.直馏汽油
(3)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
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需经过
蒸馏,指出下图中实验装置中的错误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过滤萃取分液 (2)BD(3)分液漏斗、漏斗
(4)①缺石棉网②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③冷凝管进出水
方向颠倒
15.如图所示,①②③④分别是几种常用漏斗的上部,A、B、
C、D是实际应用操作(分液、制气、向容器中加液体试剂
等)时,各种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中的示意图(图中漏斗及容器中的药品和其他物品均已略去,铁架台,铁夹也已略去)。
请根据实际使用操作时上述漏斗的使用范围和它们的形状,指出A、B、C、D分别与①②③④中哪一种最为匹配。
A与________________,B与________________,
C与________________,D与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②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