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m3每天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88.00 KB
- 文档页数:28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印染废水是指在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染料、助剂、盐类、过氧化物等污染物质的废水。
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设计是指根据该废水的污染特性和排放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以达到排放标准并实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一、印染废水的特性分析印染废水的主要特性包括高浓度、高色度、高盐度、难以降解等。
其中,高浓度主要是指废水中染料和助剂的浓度较高,一般超过1000mg/L;高色度指废水的色度较高,常常呈现深色;高盐度指废水中含有大量盐类物质,如NaCl、Na2SO4等;难以降解主要表现为废水中染料和助剂的化学结构复杂,生物降解速度较慢。
因此,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设计需要考虑这些特性并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1.预处理工艺:印染废水预处理主要是针对其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去除。
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格栅过滤、沉砂池等,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去除,以防止对后续处理设备的损坏。
此外,也可以考虑采用化学方法,如凝絮沉淀等,将废水中的悬浮颗粒聚集成较大颗粒后进行去除。
2.生物处理工艺:印染废水的生物处理主要是针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指将废水通过曝气槽供氧,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被微生物降解,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而生物膜法是指通过在填料上附着生物膜,利用生物膜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
这两种方法在处理高浓度、高色度的印染废水时效果相对较好。
3.化学处理工艺:印染废水的化学处理主要是针对废水中的色度、盐度、难降解物质进行处理。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氧化法,包括高级氧化法和电化学氧化法。
高级氧化法是指在废水中添加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价态氮、臭氧等,通过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成无机物质。
电化学氧化法是指利用电化学反应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降解,并通过电极间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控制和调节。
4.活性炭吸附工艺:印染废水中的染料和助剂是难以生化降解的,但其分子结构通常复杂且含有各种官能团,可利用活性炭对其进行吸附。
印染工业园区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1.进水预处理:印染废水首先进行网格拦污过滤,去除较大的颗粒物。
Pre-treatment of influent: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is first filtered through a grid to remove larger particles.2.沉淀池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泥沙,进一步净化水质。
Sedimentation tank treatment: Remove suspended solids and sediment from wastewater to further purify the water quality.3.生化处理:利用生物菌群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和分解。
Biochemical treatment: Using a microbial community to degrade and decompose organic matter.4.活性炭吸附:去除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和色素。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Remove refractory organic compounds and pigments.5.深度过滤: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微小颗粒和色素。
Depth filtration: Further remove fine particles and pigments from wastewater.6.消毒处理:采用紫外线或氯气进行细菌和病毒的消毒。
Disinfection treatment: Use ultraviolet light or chlorine to disinfect bacteria and viruses.7.余氯去除:去除水中的余氯,保证排放水体符合环保标准。
Residual chlorine removal: Remove residual chlorine in the water to ensure that the discharged water meets environmental standards.8. PH调节:调节废水的PH值,使其符合排放标准。
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废水的排放量、水质参数、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等因素,以及当地环保法规和标准,选取合适的工艺流程进行处理。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1. 预处理: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沉淀物、油脂等杂质,需要通过格栅、砂池、调节池等设备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物和油脂等有机物。
2. 生化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废水投入到生化反应池中进行处理。
在反应池内加入适量的菌剂,使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实现去除COD等有机物的目的。
3. 净化处理:经过生化处理的废水中仍然残留着少量的有机物、无机盐等物质,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净化处理通常采用深度过滤、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等技术。
4. 消毒处理:经过前三个步骤的处理,废水中的大多数有害物
质已经被去除。
但是,在排放之前仍需要对废水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其中的病原菌和细菌等有害微生物。
5. 排放:经过以上几个步骤的处理,印染厂的废水可以达到当
地环保法规和标准要求,并可以安全地排放至污水管道、河流或湖泊等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印染企业废水的水质参数和排放量均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废水处理工艺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处理效果最佳。
某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一、工艺概述印染厂水处理工艺设计旨在处理印染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废水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个阶段。
物理处理用于去除固体悬浮物和颜料等;化学处理用于去除重金属和有机物;生物处理用于去除有机物。
二、工艺流程1.物理处理阶段首先,将废水通过格栅和沉砂池进行预处理,去除大的固体悬浮物。
接下来,将处理后的废水送入混凝池进行混凝沉淀。
在混凝池中加入适量的混凝剂,将固体悬浮物和颜料等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以便后续的沉淀和过滤。
2.化学处理阶段经过物理处理后,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已经大幅度减少,但仍然存在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污染物。
因此,接下来的化学处理阶段主要针对这些污染物进行处理。
在混凝后的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剂和pH调节剂,以进一步聚集和沉淀其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
沉淀池中的废水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后,废水中的污染物将沉淀到池底。
然后,采用过滤或离心分离的方式,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处理。
3.生物处理阶段经过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后,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颜料等已经去除得较少,主要残留有机物。
因此,接下来的生物处理阶段重点是消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将化学处理后的废水送入生化池,通过添加适量的厌氧污泥和好氧污泥,分别进行厌氧和好氧处理。
在厌氧条件下,有机物被厌氧污泥分解为有机酸和氨氮等物质。
在好氧条件下,有机酸被好氧污泥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污泥等。
经过生物处理后,废水中的有机物被有效去除,达到排放标准。
厌氧池和好氧池中的混合液经过一定的澄清时间后,再经过沉淀池进行澄清,之后可以进行最后的消毒处理。
三、工艺设备1.物理处理设备:格栅、沉砂池、混凝池。
2.化学处理设备:絮凝剂加药装置、pH调节装置、沉淀池、过滤器或离心分离机。
3.生物处理设备:生化池、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消毒装置。
四、工艺控制1.物理处理控制:格栅和沉砂池的清理和排泥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化学处理控制:絮凝剂和调节剂的投放量应根据废水水质进行调整,以保证混凝的效果。
印染废水处理设计方案背景介绍:印染工业是一种典型的高污染行业,其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色素、重金属和悬浮物等污染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印染废水的处理成为了环保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提出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的设计方案,旨在降低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净化水质并达到可排放标准。
1.废水分析和质量评估:首先,对印染废水的成分进行分析,并评估其水质特点,包括有机物浓度、色度、PH值和重金属含量等。
通过实验室测试,明确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为废水处理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2.废水预处理: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颗粒物,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悬浮物。
常用的预处理工艺包括沉淀、过滤和气浮等。
根据废水特点,选择合适的预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悬浮物的去除,以降低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
3.联合处理工艺: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是主要的污染物质,常用的处理工艺包括活性炭吸附、生物处理和化学氧化等。
-活性炭吸附:通过将废水通过填充了活性炭的吸附柱,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被吸附到活性炭表面,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处理:利用特定的菌种,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通过生物降解转化成无害的物质。
生物处理工艺需要建立合适的菌种培养系统,并控制好生物处理过程中的温度、pH值和通气条件等。
-化学氧化:通过给废水加入氧化剂,使有机物质和色素被氧化分解,从而降低其浓度。
化学氧化工艺需要在考虑到废水特性的同时,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和氧化剂投加量。
4.重金属处理:印染废水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如铬、镍和铜等。
重金属对环境具有潜在的毒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常用的重金属处理工艺包括化学沉淀、离子交换和电解沉积等。
根据废水中重金属的种类和浓度,选择适合的工艺进行处理,以降低重金属的浓度并达到排放标准。
5.残余泥浆处理: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泥浆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
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压滤、离心和焚烧等。
根据泥浆特性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泥浆处理工艺,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印染废水处理方案设计设计印染业是一个高水耗行业,废水的排放是其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印染废水中含有有机颜料、染料、浆料、助剂、印染化学品等多种物质,其中大部分都属于有机物质,具有毒性、易致癌性、生物降解性差等特点,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为了有效处理印染废水,设计一个高效、经济、环保的处理方案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从废水处理流程、技术选择、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设计。
首先,废水处理流程应包括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部分。
预处理阶段主要是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
物理处理采用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化学处理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进行调节和净化。
主处理阶段是对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
其中,生物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达到降解和净化的目的。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根据废水的特性选择适当的生物处理工艺。
此外,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吸附等方法也可以结合使用,以提高处理效果。
后处理阶段主要是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最后的净化和回收利用。
常用的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反渗透、膜过滤等。
在技术选择方面,应根据印染废水的特性和产生量选用适合的处理技术。
优先选择低成本、高效率、易操作、易维护的处理技术。
例如,好氧生物处理是一种成熟且经济的处理方法,可以进行有机物质的高效降解,适用于一般的印染废水处理。
如果废水中含有难降解的有机物或特殊污染物,可结合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等方法提高处理效果。
此外,运营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应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管理制度,包括废水排放的监测、数据记录、处理效果评估等。
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处理运行中的故障和问题。
培训和教育操作人员,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环保意识。
综上所述,印染废水处理方案的设计应综合考虑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根据废水特性和产生量选择适当的处理技术,同时进行科学、规范的运营管理。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设计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给排水一、设计任务书1. 设计目标:本次设计旨在针对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进行设计,以达到以下目标:- 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确保排放达标,保护环境;- 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再利用水资源,降低水的消耗;- 确保处理过程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设备维护方便。
2. 设计内容:根据印染废水的特点和国家相关标准,设计一个适用的废水处理工艺。
设计内容包括:- 废水处理流程设计:根据废水的组成和特性,选择适当的处理单元进行组合,确保达到排放标准;- 设备选型与布置设计:根据处理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设备布置设计,确保流程顺畅;- 控制系统设计:设计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处理过程的自动控制和监测;- 工程预算和设计报告编写:根据设计结果进行工程预算,撰写设计报告。
3. 设计要求:- 废水处理效果:废水处理系统设计要求能够使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之下的限值;- 设计可行性:设计方案应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确保方案可实施;- 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设备,具备较高的处理效果和稳定的运行性能;- 自动化控制:设计控制系统,实现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数据监测;- 安全可靠:设计方案要考虑到操作的安全性,并设备备用和故障处理措施。
二、设计指导书1.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概述:印染废水是指印染行业排放的含有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废水。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以降低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使其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
2. 废水处理流程设计:根据印染废水的特性,推荐以下处理流程设计方案:- 预处理:印染废水通常含有大量悬浮固体和油脂,通过混合沉淀、过滤等工艺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部分悬浮固体;- 生化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生物降解,采用活性污泥法或厌氧处理等工艺,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深度处理:对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采用活性炭吸附、膜分离等工艺,去除有机物和微量有害物质;- 消毒:对处理后的水体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水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设计题目:某1500m3/d肉类加工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某1500m3/d肉类加工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摘要本设计处理的是肉类加工废水。
肉类加工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COD、BOD浓度高,可生化性好的特点。
对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艺主要为高效厌氧+好氧相结合的技术。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印染有限公司印染废水处理工程,旨在对印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工程规模为1500吨/日,主要处理内容包括悬浮物、有机物、色度等污染物。
二、施工组织机构1. 施工项目经理部2. 技术部3. 质量安全部4. 采购部5. 施工班组三、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准备2. 施工人员培训3. 施工现场准备4. 施工材料、设备采购及检验5. 施工方案编制四、施工工艺流程1. 废水调节:将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废水进行混合,调整废水pH值,使废水在进入后续处理单元前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
2. 初沉池:废水进入初沉池,去除悬浮物、胶体和少量有机物,减少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
3. 循环式异相光催化氧化反应器:初沉池上清液进入循环式异相光催化氧化反应器,利用紫外光及氧化剂催化铁基催化剂循环转化,产生羟基自由基氧化染料等有机物,实现COD和色度的去除。
4. 二次沉淀池:氧化后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沉淀部分催化剂颗粒及悬浮物。
5. 曝气池:二次沉淀池出水进入曝气池充分曝气,残留催化剂被氧化,提高处理效果。
6. 出水排放:经处理后的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
五、施工质量控制1. 严格按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材料、设备质量符合要求。
3. 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记录,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六、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2.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3. 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确保操作规范。
4. 施工现场设置消防设施,确保消防安全。
5. 加强施工用电管理,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七、施工进度安排1. 施工准备阶段:1个月2. 施工阶段:4个月3. 竣工验收阶段:1个月总计:6个月八、施工预算根据工程规模、施工工艺和材料设备价格,预算总投资为XXX万元。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方案及流程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方案及流程处理工艺一厌氧-好氧-生物炭接触为主的处理工艺,见图1。
图1处理工艺一流程该处理工艺是原纺织部设计院"七五"科研攻关成果。
是近几年来在印染废水处理中采用较多,较成熟的工艺流程。
这里的厌氧处理不是传统的厌氧硝化,而是进行水解和酸化作用。
目的是对印染废水中可生化性很差的某些高分子物质和不溶性物质通过水解酸化,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和可溶性物质,提高可生化性和BOD5 /COD Cr值,为后续好氧生化处理创造条件。
同时好氧生化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经沉淀池全部回流到厌氧生化段,因污泥在厌氧生化段有足够的停留时间(8h~10h),能进行彻底的厌氧消化,使整个系统没有剩余污泥排放,即达到自身的污泥平衡(注:仅有少量的无机泥渣会在厌氧段积累,但不必设专门的污泥处理装置)。
厌氧池和好氧池中均安装填料,属生物膜法处理;生物炭池装活性炭并供氧,兼有悬浮生长和固着生长法特点;脉冲进水的作用是对厌氧池进行搅拌。
各部分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调节池:8h~12h;厌氧生化池:8h~10h好氧生化池:6h~8h;生物炭池:1h~2h脉冲发生器间隔时间:5min~10min。
该处理工艺系统,对于COD Cr≤1000mg/L的印染废水,处理后的出水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如进一步深度处理则可回用。
对运转5年以上的工程观察,运行正常,处理效果稳定,也没有外排污泥,未发现厌氧生化池内污泥过度增长。
处理工艺二以生化处理为主体,由厌氧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合建式氧化沟组成,处理工艺流程见图 2。
图2处理工艺二流程图2是二级生化处理串联的工艺,合建式氧化沟内设沉淀池,内沉池中污泥回流到厌氧水解酸化池,既提高生物量,又使污泥硝化。
此处理工艺用于有机物浓度高,以印染废水为主的综合工业废水处理。
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印染厂废水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印染厂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颜料、助剂、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质,如果不经过科学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设计一套高效的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是非常必要的。
1.预处理环节:印染厂废水的预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悬浮物。
这一环节通常包括格栅污水处理设备、沉砂池和沉淀池。
格栅可以去除较大颗粒物,而沉砂池和沉淀池则可以去除细小颗粒物和悬浮物。
2.化学处理环节:在预处理环节后,印染厂废水中仍然存在较高浓度的有机物、颜料和助剂等物质。
为了进一步去除这些有机物,可以采用化学处理方法。
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凝聚沉淀法、氧化法和加药沉淀法等。
凝聚沉淀法通过添加金属盐和酸碱等物质,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凝聚成固体物质,并沉淀下来。
氧化法通过添加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分解。
加药沉淀法则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的沉淀物。
3.生物处理环节:在化学处理环节后,印染厂废水中的有机物和一部分无机物质已大大减少,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生物处理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害的物质。
生物处理一般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种。
好氧处理需要氧气作为氧化剂,厌氧处理则不需要氧气。
4.后处理环节:在生物处理环节后,印染厂废水已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但有时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后处理。
后处理主要是去除废水中的氨氮、磷酸盐和重金属离子等物质,以进一步提高水的质量。
常用的后处理方法包括深度过滤、吸附和离子交换等。
根据印染厂废水的水质情况和处理的要求,可根据以上环节组合不同的处理工艺来设计印染厂废水处理工艺。
但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工艺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并且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排放标准。
只有科学合理的工艺设计和严格执行,才能有效地处理印染厂的废水,达到减排减污的目的,保护环境。
印染工业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一、引言印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废水和色彩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正确处理印染废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印染工业废水的特点,设计一种适合的处理工艺,以达到合格排放标准和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二、废水特性分析1.预处理: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和沉淀物,需要先进行筛选和调节pH值。
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格栅和沉砂池)去除大颗粒杂质,并使用酸碱中和剂来调节pH值。
2.生物处理:由于印染废水有机物浓度高,采用生物处理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可以采用曝气池和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
在曝气池中,通过增加氧气供应来提高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加速有机物的降解。
然后将废水引入接触池,通过活性污泥的作用,将有机物进一步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和可生物降解物质。
3.深度处理:生物处理后的废水仍然含有一定浓度的色素和盐类。
可以采用进一步处理来降低这些污染物的浓度。
例如,可以使用活性炭吸附来去除色素,使用反渗透膜进行去盐处理。
四、工艺参数确定1.曝气池的设计:根据废水产生量和有机物负荷计算曝气池的体积,并根据曝气池体积确定曝气机组和能量消耗。
2.活性污泥法的参数确定:根据废水有机物负荷和曝气池出水COD浓度确定活性污泥容积和曝气过程中的氧气供应量。
3.活性炭吸附的参数确定:根据废水中色素的浓度和吸附剂的吸附能力确定活性炭吸附塔的设计和吸附剂的补充周期。
4.反渗透处理的参数确定:根据废水中盐类的浓度和反渗透设备的处理能力确定反渗透设备的规格和使用周期。
五、设计方案优化在确定各项参数后,还应对整个工艺进行综合考虑和优化设计。
例如,可适当增加沉砂池和格栅的数量来提高预处理效果;根据不同的废水特性调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曝气时间和曝气量,以提高处理效果。
六、工艺运行与优化工艺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工艺运行和优化。
通过监控并调整各个环节的处理效果,根据废水特性的变化来调整反应时间和曝气量,以确保废水处理的稳定性和效果。
综上所述,本文设计了一种适合印染工业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某纺织印染公司废水解决方案设计1 总论1.1简介纺织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据估算,全国天天排放的废水量约(3-4)×106m3,且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色度深,pH变化大,水质水量变化大,属较难解决工业废水。
某公司拟新建以腈纶本色纱为主的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项目。
根据《建设项目管理条例》和《环境保护法》之规定,环保设施的建设应与主体工程“三同时”。
受该公司委托,我们提出了该项目的废水解决方案,按本方案进行建设后,可保证废水的达标排放,能极大地减轻该项目外排废水对某县的不利影响。
1.2方案设计依据①《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
②《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③《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7。
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⑤委托方提供的有关资料。
⑥其它同类公司废水解决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数据等。
1.3方案设计原则①本设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污水解决后必须保证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达成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②采用先进、成熟、稳定、实用、经济合理的解决工艺,保证解决效果,并节省投资和运营管理费用。
③设备选型兼顾通用性和先进性,运营稳定可靠,效率高,管理方便,维修维护工作量少,价格适中。
④系统运营灵活,管理方便,维修简朴,尽量考虑操作自动化,减少操作劳动强度。
⑤设计美观,布局合理,与周边环境统一协调。
⑥尽量采用措施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合理控制噪声,气味,妥善解决与处置固体废弃物,避免二次污染。
1.4设计范围①污水解决站污水、污泥解决工艺技术方案论证。
②污水解决站工程内容的工艺设备、建筑、结构、电气、仪表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及总平面布置。
③工程投资预算编制。
2 工程概况2.1废水来源及特点该公司的工业废水重要来自退浆、煮炼、漂白(合称炼漂废水)和染色、漂洗(合称印染废水)工段,各工段废水特点如下:①退浆废水退浆是运用化学药剂去除纺织物上的杂质和浆料,便于下道工序的加工,此部分废水所含杂质纤维较多。
印染废水处理设计方案一、废水特性分析印染废水是指在印染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染料、助剂、盐类、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成分的废水。
印染废水的主要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COD、BOD、悬浮物、颜料和助剂浓度较高,PH值偏酸性或偏碱性,其中含有苯胺类、偶氮类、酚类、重金属离子和油脂等有毒有害物质。
二、废水处理过程设计方案1.初级处理初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固体颗粒及沉积物等。
主要包括格栅除渣、沉砂池和调节池等工艺。
通过格栅除渣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沉砂池的作用是利用重力沉降的原理将废水中的细小颗粒、沉积物和油脂等物质沉淀到底部,以便后续处理。
调节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废水的流量和浓度,将流量较大或波动较大的废水稳定化。
2.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印染废水处理的关键步骤,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分解。
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有活性污泥法(A/O 法)、接触氧化法(SBR法)和生物膜法等。
该设计方案推荐采用A/O法进行生物处理。
该工艺通过有氧和缺氧的交替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脱氮和脱磷,并使废水得到有效的降解。
同时,还可以利用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颜料、染料和助剂等物质。
3.二次处理印染废水经过生物处理后,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主要是通过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的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残余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
常见的处理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深度过滤、深度沉淀和气浮等。
其中,活性炭吸附是去除有机物的有效方法,可以去除残留的染料和助剂等有机物。
4.排放标准要求三、设备及药剂选择1.设备选择根据废水处理工艺的要求,建议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包括格栅除渣机、沉砂池、调节池、活性污泥池、二沉池、气浮机、活性炭吸附器等。
设备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布置和配置。
2.药剂选择根据废水特性分析和处理过程的要求,药剂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到废水中的有机物、染料、助剂和重金属离子等成分。
常用的药剂有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聚电解质、草酸和高级氧化剂等。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课程设计一、前言印染废水是工业废水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难处理、高浓度、多成分等特点。
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染料、助剂、盐类等有机和无机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印染废水成为了当前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针对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进行详细介绍,包括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技术,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分析。
二、传统物理化学处理技术1. 沉淀法沉淀法是指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沉淀下来,并形成污泥。
该技术适用于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悬浮颗粒物的情况。
常用药剂包括氢氧化钙、氢氧化铁等。
沉淀后的污泥可以通过压滤或离心机进行脱水处理。
2.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指将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在一定条件下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该技术适用于印染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情况。
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能够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3. 气浮法气浮法是指通过将空气或氮气注入到废水中,形成微小气泡,并将悬浮颗粒物和油脂等有机物质带上升至水面,再通过刮板器或旋转鼓等设备将其清除。
该技术适用于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悬浮颗粒物和油脂等有机物质的情况。
三、生物处理技术1. 厌氧处理技术厌氧处理技术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菌将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二氧化碳等产物。
该技术适用于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易生化降解的有机物质的情况。
2. 好氧处理技术好氧处理技术是指在充足供氧条件下,利用好氧菌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产物。
该技术适用于印染废水中含有易生化降解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情况。
3.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是指将废水通过填料层,使其与微生物接触,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产物。
该技术适用于印染废水中含有易生化降解的有机物质和高浓度污染物的情况。
四、工艺流程设计综合考虑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可以设计出以下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1. 沉淀池将印染废水先送入沉淀池,加入适量药剂进行混合沉淀,使悬浮颗粒、油脂等较大颗粒团聚成较大的沉淀颗粒,并形成污泥。
某纺织印染企业废水处理方案设计1 总论1.1简介纺织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据估算,全国每天排放的废水量约(3-4)×106m3,且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色度深,pH变化大,水质水量变化大,属较难处理工业废水。
某企业拟新建以腈纶本色纱为主的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项目。
根据《建设项目管理条例》和《环境保护法》之规定,环保设施的建设应与主体工程“三同时”。
受该企业委托,我们提出了该项目的废水处理方案,按本方案进行建设后,可确保废水的达标排放,能极大地减轻该项目外排废水对某县的不利影响。
1.2方案设计依据①《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
②《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③《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7。
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⑤委托方提供的有关资料。
⑥其它同类企业废水处理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数据等。
1.3方案设计原则①本设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污水处理后必须确保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②采用先进、成熟、稳定、实用、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保证处理效果,并节省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③设备选型兼顾通用性和先进性,运行稳定可靠,效率高,管理方便,维修维护工作量少,价格适中。
④系统运行灵活,管理方便,维修简单,尽量考虑操作自动化,减少操作劳动强度。
⑤设计美观,布局合理,与周围环境统一协调。
⑥尽量采取措施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合理控制噪声,气味,妥善处理与处置固体废弃物,避免二次污染。
1.4设计范围①污水处理站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技术方案论证。
②污水处理站工程内容的工艺设备、建筑、结构、电气、仪表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及总平面布置。
③工程投资预算编制。
2 工程概况2.1废水来源及特点该企业的工业废水主要来自退浆、煮炼、漂白(合称炼漂废水)和染色、漂洗(合称印染废水)工段,各工段废水特点如下:①退浆废水退浆是利用化学药剂去除纺织物上的杂质和浆料,便于下道工序的加工,此部分废水所含杂质纤维较多。
以往由于纺织厂用淀粉为原料,故废水中BOD5浓度很高,是整个印染废水中BOD5的主要来源,使废水中B/C比较高,往往大于0.3,适宜生化,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印染厂所用浆料逐步被CAM/PVA所代替,从而使废水中BOD5下降,COD cr 升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
②煮炼废水煮炼工序是为了去除织物所含蜡质、果胶、油剂和机油等杂质,使用的化学药剂以烧碱和表面活性剂为主,此部分废水量大,碱性强,COD cr、BOD5高,是印染废水中主要的有机污染源。
③漂白废水漂白主要是利用氧原子氧化织物中的着色基团,达到织物增白的目的,漂白废水中一般有机物含量较低,使用的漂白剂多为双氧水。
④染色废水染色工艺是本项目的支柱工艺,在此过程中,使用直接、分散等染料和各种助剂,从而使染色工艺成为复杂工艺,也使染色废水水质呈现出复杂多样性。
一般而言,染色废水碱性强,色泽深,对人体器官刺激大,BOD5、CODcr浓度高,废水中所含各种染料、表面活性剂和各种助剂是印染废水中最大的有机物污染源。
⑤漂洗废水其中含有纤维屑、树脂、油剂、浆料、表面活性剂、甲醛等。
2.2废水的水质水量及处理后排放标准①废水的水质水量废水量1300m3/dCOD 1000-1200mg/lSS 200-300mg/l色度600-800倍PH 8-10BOD 300mg/l②废水处理后排放标准根据《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COD ≤100mg/lSS 70mg/l色度≤40倍(稀释倍数)pH 6-9最高允许排水量 2.5m3/百米布(幅宽914mm)BOD 25mg/l3 工艺流程3.1工艺流程的选定该企业废水COD高,色度大,PH值高,悬浮物多并不易直接生化处理,因此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并与物理、化学法串联的方法处理该废水。
3.2工艺流程图根据上述处理工艺分析,确定工艺流程图如图工艺流程图3.3工艺流程说明①印染废水首先通过格栅,用以截留水中的较大悬浮物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用来去除那些可能堵塞水泵机组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的装置。
②纺织印染厂由于其特有的生产过程,造成废水排放的间断性和多边性,是排出的废水的水质和水量有很大的变化。
而废水处理设备都是按一定的水质和水量标准设计的,要求均匀进水,特别对生物处理设备更为重要。
为了保证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废水进入处理设备之前,必须预先进行调节。
③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溶解度较好的环状有机物,其生物处理效果一般,因此选择酸化水解工艺。
酸化水解工艺利用水解和产酸菌的反应,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溶解性有机物、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去除易降解有机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减少污泥产量,使污水更适宜于后续的好氧处理。
④生物接触氧化也称淹没式生物滤池,其反应器内设置填料,经过充氧的废水与长满生物膜的填料相接触,在生物膜的作用下,大部分有机物被消耗,废水得到净化。
⑤废水悬浮物较高及色度较深,因此选择混凝沉淀,去除悬浮物和色度,使出水的水质指标相对稳定。
这里选用竖流式沉淀池,其排泥简单,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
⑥对于还有少量颜色的废水很难通过混凝沉淀及生物处理脱色,为保险起见,在生物处理后增加化学氧化系统。
4 构筑物的设计与计算4.1设计规模说明印染废水约为1300t/d ,设计处理规模为1500 t/d 。
污水的平均流量Q 平均=243600iQ⨯∑=1500243600⨯=0.01736 m 3/s设计流量:Q=0.01736 m 3/s=17.36L/s 取流量总变化系数为:K Z =0.112.7Q=1.97 最大设计流量:Qmax=Kz ×Q=1.97×0.01736 m 3/s =0.034m 3/s=125m 3/h 4.2构筑物的设计与计算 4.2.1格栅① 格栅间隙数Q n bhv ⎡=⎢⎣⎦≈18 Qmax —最大废水设计流量 0.034m 3/s.α—格栅安装倾角 60o h —栅前水深 0.3m b —栅条间隙宽度 取10mm υ—过栅流速 0.6m/s ② 格栅的建筑宽度B取栅条宽度S=0.01m ,则栅槽宽度B=(1)S n bn -+B=0.01(18-1)+0.01×18=0.35m进水渠宽度B 1B 1 =max Q vh = 0.0340.60.3⨯ = 0.19m ③栅前扩大段L 12110.350.190.22()2tan 2tan 20oB B m α--==≈⨯⨯α1—渐宽部分的展开角,一般采用20o 。
④栅后收缩段L 2 = 0.5×L 1=0.11(m)⑤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 1,m h 1= h 0⨯k0h 342)(,2sin b S gv βεαε==式中:h 1--设计水头损失,m h 0 --计算水头损失,m g --重力加速度,m/s 2k --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3。
ξ--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β=2.42。
g kv b S k h h 2sin )(23401αβ== 4230.012.42()0.6sin 6030.0119.6o ⨯⨯⨯⨯==0.12 (m) ⑥栅后槽总高度HH=h+h 1+h 2=0.3+0.12+0.3=0.720.7≈(m)h —栅前水深 h 1—格栅的水头损失h 2—栅前渠道超高,—般取0.3m ⑦格栅的总长度LL αtan 0.15.0121H L L ++++= 式中:L 1—栅前扩大段L 2—栅后收缩段1H ——栅前渠道深度,21h h H +=0.30.30.220.110.5 1.0 2.2tan 60L +=++++≈(m) ⑧每日栅渣量W ,m 3/d3max 186400(/)1000Z Q W W m d K •⨯=⨯式中,W —为栅渣量,取0.10m 3/103m 3污水,那么 W 864000.0340.11000 1.97⨯⨯=⨯= 0.15(m 3/d)<0.2(m 3/d) ,所以手动清渣。
格栅水力计算示意图⑨格栅机的选型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选择NC-300式格栅除污机,其安装倾角为60°,进水流速<1m/s,栅条净距5~20mm。
4.2.2调节池的设计为了调节水质,在调节池底部设置搅拌装置,常用的两种方式是空气搅拌和机械搅拌,这里采用穿孔空气搅拌,气水比为3.5:1。
池型为矩形。
废水停留时间t=8h。
1池体积算①.调节池有效体积VV=Qmax×t=125 m3/h×8h=1000m3②.调节池尺寸设计调节池平面尺寸为矩形,有效水深为5米,则面积FF=V/h=1000 m3/5m=200m2设池宽B=10m,池长L=F/B=200/10=20m,保护高h1=0.3m,则池总高度H=h+h1=5+0.6=5.3m调节池尺寸:L×B×H=20m×10m×5.3m2布气管设置①.空气量DD=D0Q=3.5×1500=5250m3/d=3.65m3/min=0.06m3/s式中D0——每立方米污水需氧量,3.5m3/m3②.空气干管直径dd=(4D/πv)1/2=[4×0.06/(3.14×12)]1/2=0.0798m,取80mm。
v:拟定管内气体流速校核管内气体流速v=4D/πd2=4×0.06/(3.14×0.082)= 11.9m/s在范围10~15m/s内,满足规范要求。
③.支管直径d1空气干管连接两支管,通过每根支管的空气量qq=D/2=0.06/2=0.03 m3/s则支管直径d1=(4q/πv1)1/2=[4×0.03/(3.14×6)]1/2=0.0798m,取80mm 校核支管流速v1‘=4q/πd12=4×0.03/(3.14×0.082)=5.97m/s在范围5~10m/s内,满足规范要求。
④.穿孔管直径d2沿支管方向每隔2m设置两根对称的穿孔管,靠近穿孔管的两侧池壁各留1m,则穿孔管的间距数为(L-2×1)/2=(20-2)/2=9,穿孔管的个数n=(9+1)×2×2=40。
每根支管上连有20根穿孔管,通过每根穿孔管的空气量q1,q1=q/20=0.03/20=0.0015m3/s则穿孔管直径d2=(4q1/πv2)1/2=[4×0.0015/(3.14×8)]1/2≈0.015m,取15mm校核流速v2‘=4q1/πd22=4×0.0015/(3.14×0.0152)=8.5m/s在范围5~10m/s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