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RFID标签ID定义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1
RFID卡与IC卡、ID卡的区别ID卡就是感应式磁卡(银行卡)2008-07-29 10:11:02| 分类:知识就是力量|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与接触式IC卡相比较,非接触式卡具有以下优点:(1)可靠性高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例如:由于粗暴插卡,非卡外物插入,灰尘或油污导致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 此外,非接触式卡表面无裸露芯片,无须担心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题,既便于卡片印刷,又提高了卡片的使用可靠性(2)操作方便由于非接触通讯,读写器在10CM范围内就可以对卡片操作,所以不必插拨卡,非常方便用户使用. 非接触式卡使用时没有方向性,卡片可以在任意方向掠过读写器表面,既可完成操作,这大大提高了每次使用的速度(3)防冲突非接触式卡中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防止卡片之间出现数据干扰,因此,读写器可以"同时"处理多张非接触式IC卡.这提高了应用的并行性,无形中提高系统工作速度(4)可以适合于多种应用非接触式卡的序列号是唯一的,制造厂家在产品出厂前已将此序列号固化,不可再更改. 非接触式卡与读写器之间采用双向验证机制,即读写器验证IC卡的合法性,同时IC卡也验证读写器的合法性非接触式卡在处理前要与读写器之间进行三次相互认证,而且在通讯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加密.此外,卡中各个扇区都有自己的操作密码和访问条件接触式卡的存储器结构特点使它一卡多用,能运用于不同系统,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应用设定不同的密码和访问条件(5)加密性能好非接触式IC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并完全密封在一个标准PVC卡片中,无外露部分。
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过程,通常由非接触型IC卡与读写器之间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读写操作非接触型IC卡本身是无源体,当读写器对卡进行读写操作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由两部分叠加组成:一部分是电源信号,该信号由卡接收后,与其本身的L/C产生谐振,产生一个瞬间能量来供给芯片工作。
R F I D基础知识大全入门必读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目录RFID基础知识1.什么是RFID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
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电子条码,等等。
一套完整 RFID系统由 Reader 与 Transponder 两部份组成 ,其动作原理为由 Reader 发射一特定频率之无限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用以驱动Transponder电路将内部之ID Code送出,此时Reader便接收此ID Code。
Transponder的特殊在于免用电池、免接触、免刷卡故不怕脏污,且晶片密码为世界唯一无法复制,安全性高、长寿命。
RFID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典型应用有动物晶片、汽车晶片防盗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
RFID标签有两种: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
以下是电子标签内部结构:芯片+天线与RFID系统组成示意图2.什么是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即为 RFID 有的称射频标签、射频识别。
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
2.什么是RFID技术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替代条码,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
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
RFID的定义、组成与RFID的特点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射频的话,一般是微波,1-100GHz,适用于短距离识别通信。
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
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
RFID的定义: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非接触式是指它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的接触。
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
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
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
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
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
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
RFID知识概述RFID知识概述第一章、术语(vocabulary)1.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o在频谱的射频部分,读写器使用感应耦合、电磁耦合和反向散射,通过多种调制和编码方案与标签交互通信,并唯一地读出射频标签的标识。
2.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射频识别标签o RF tag,radio frequency tag:射频标签o tag:标签o transponder:应答器o electric label:电子标签o code plate:代码牌照3.backscatter:反向散射4.awake:唤醒5.tag identifier:标签标识符6.passive tag:无源标签7.active tag:有源标签8.inventory flag:盘点旗标——指示标签是否可以响应读写器的标记9.inventory round:盘点循环——由一个询问命令发起并由一个后续询问命令(它还启动一个新的盘点循环)或者选择命令结束的周期第二章、发展历史第三章、分类按频段分类第四章、标准EPCglobal标准:•· Auto-ID 实验室-由Auto-ID中心发展而成,总部设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与其他五所学术研究处于世界领先的大学通力合作研究和开发EPCglobal网络及其应用。
(这五所大学分别是: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日本庆应大学、中国复旦大学和瑞士圣加仑大学。
)另外一种说法还包括了韩国信息通信大学。
•EPC系统详细介绍:•另见本人收集的文章:EPC常见问题答疑/showWeb/0/0/3746968.aspx。
•EPC网络标准是一个行业标准吗?它将何时及怎样成为全球性行业标准?•我们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建立和发展EPC网络,使其成为全球各地各行业供应链中快速自动识别任何物品的一个新的全球化标准。
RFID电子标签的分类电子标签(Electronic Tag)也称作智能标签(Smart Label),是指由IC芯片和无线通信天线组成的超微型的小标签,其内置的射频天线用于和阅读器进行通信。
系统工作时,阅读器发出查询(能量)信号,电子标签(无源)收到查询(能量)信号后将其一部分整流为直流电源,供电子标签内的电路工作,另一部分被电子标签内保存的数据信息调制后反射回阅读器。
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真正的数据载体,根据其应用的场合不同,名称也不相同。
如在动物跟踪和追踪领域中称为动物标签或动物追踪标签、电子狗牌;在不停车收费或车辆出入管理等车辆自动识别领域中称为车辆远距离IC卡、车辆远距离射频卡或电子牌照;在访问控制领域中称为门禁卡或一卡通。
按照不同的标准,标签有不同的分类。
1、按照供电形式分类按照标签的供电形式,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
有源标签自带电池,使用标签内的电池能量才能工作;无源标签不含电池,利用耦合阅读器发射的电磁场能量作为自己的能量进行工作。
下表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特点比较表。
▲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特点比较表2、按照数据调制方式分类按照标签的数据调制方式分为主动式、被动式和半主动式。
一般来讲,有源标签为主动式,无源标签为被动式,电池支援式反向散射调制标签为半主动式。
(1)被动式标签(PassiveTag)被动式标签内部没有电池,只有当标签吸收来自阅读器的无线电波后才会转换成自身电力,唤醒自己并且送回识别信息给阅读器。
由于内部构造较主动式标签简单,所以体积较小,价格也较便宜,可大量布署在低成本的物品上,主要用于动物芯片、物流管理、门禁系统、汽车防盗等。
(2)半被动式标签(Semi-passiveTag)半被动式标签通常会与传感器结合,而且与主动式标签一样都带有电池。
不同的是,电池提供的电力仅供传感器在平时监测周围环境时使用(如温度、湿度等),不足以提供通信的电力来源,因此跟被动式标签一样都必须仰赖阅读器提供的电磁波才能回送信号。
目录RFID基础知识···········································错误!未定义书签。
RFID应用领域···········································错误!未定义书签。
RFID相关术语···········································错误!未定义书签。
RFID标签知识不同频率RFID标签的对比目前所定义RFID 产品的工作频率有低频(LF )、高频(HF) 和甚高频(UHF) 的频率范围内的,并且符合不同标准的不同的产品。
不同频段的RFID 产品和系统会有不同的特性。
所以基于本应用我们对各频段进行分析。
低频( 从125KHz 到134KHz) RFID 技术首先是在低频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该频率主要是通过电感耦合的方式进行工作, 也就是在读写器线圈和感应器线圈间存在着变压器耦合作用。
通过读写器交变场的作用在感应器天线中感应的电压被整流, 可作供电电源供标签使用。
磁场区域能够很好的被定义,但是场强下降得太快。
所以读写距离受到影响。
低频RFID 的特性有:工作在低频的感应器的一般工作频率从120KHz 到134KHz 。
该频段的波长大约为2500m .除了金属材料影响外,一般低频能够穿过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读取距离。
因此传输特性较好。
工作在低频的读写器在全球没有任何特殊的无线电许可限制。
低频产品有不同的封装形式。
好的封装形式虽然价格昂贵,但是具有10 年以上的使用寿命或者能够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中。
虽然该频率的磁场区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够产生相对均匀的读写区域。
相对于其他频段的RFID 产品,该频段数据传输速率比较慢。
低频感应器的价格相对与其他频段来说要贵。
基于以上特点,LF RFID 的主要应用领域是:畜牧业的管理和动物标识系统汽车防盗和无钥匙开门系统的应用体育比赛计时系统的应用自动停车场收费和车辆管理系统自动加油系统的应用酒店门锁系统的应用门禁和安全管理系统主要符合的国际标准有:ISO 11785 RFIDISO 14223-1ISO 14223-2 RFIDISO 18000-2 定义低频的物理层、防冲撞和通讯协议主要是欧洲对垃圾管理应用定义的标准?高频( 工作频率为13.56MHz) 在该频率工作的感应器不再需要线圈进行绕制,可以通过腐蚀印刷的方式制作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