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负荷测试记录表格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1
电梯负荷运行试验记录
鲁DT—031
电梯负荷运行试验曲线图
鲁DT—032
电梯噪声测试记录
鲁DT—033
自动扶梯、自感人行道安全装置检查记录(一)
鲁DT—034.1
自动扶梯、自感人行道安全装置检查记录(二)
鲁DT—034.2
自动扶梯、自感人行道整机性能、运行试验记录
鲁DT—035
电梯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鲁DT—036
电梯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鲁DT—037
电梯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鲁DT—038
电梯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鲁DT—039
设备进场验收记录
鲁DT—040
土建交接检查质量验收记录
鲁DT—041
电力驱动主机、液压电梯液压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鲁DT—042。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分析发表时间:2017-04-25T15:30:32.22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作者:欧东辉[导读] 摘要:变压器是变电站内重要设备,而变压器差动保护是保证变压器安全运行重要保证。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源供电局 517000)摘要:变压器是变电站内重要设备,而变压器差动保护是保证变压器安全运行重要保证。
为防止差动保护在投运后留下隐患引起的拒动或误动给变压器带灾难性影响,必须对差动保护在变压器在投运前进行带负荷测试,以彻底消除差动保护安全隐患。
全文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主变带负荷测试方法,以及用该方法测试具体数据的分析,其分析内容包括了差动保护二次回路相序、CT变比、CT极性及系统参数的整定,并在其中提出了自己工作上遇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带负荷测试;差流;CT极性;系统参数0引言差动保护是变压器主保护之一,能快速无时限切除其保护范围内各种故障,其范围包括变压器本身、各侧CT及变压器套管引出线之间。
所以构成差动保护的二次回路由主变各侧CT汇集到保护装置,接线较为复杂,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长期运行经验表明:新主变投产前或差动二次回路更改后重新投运时进行带负荷测试是确保主变差动回路良好性的最后一道防线。
必须用带负荷测试确认主变差流,主变各侧CT变比、极性,二次回路相序及其系统参数的定值的正确性。
1 带负荷测试的方法带负荷测试就是我们利用相位表在主变带负荷时,一般习惯以高压侧或低压侧A相电压为基准,用钳形相位表保持同一方向在保护屏端子排依次测出变压器各侧A相、B相、C相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同时记录下监控后台机主变各侧间隔潮流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送受情况及一次电流大小,然后根据测量数值作出向量图进行具体细致分析,判断出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运行性能。
2 带负荷测实例分析2.1实测数据根据以上带负荷测试方法,实测出我局新建220kV热水变电站主变投运时高低压两侧具体数据如下表1、表2、表3所示。
利用电子表格实现电气负荷计算随着现代工业和生活的发展,电气负荷计算已成为电力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电子表格作为一种通用电子计算机工具,其强大的功能和易用性使其成为电气负荷计算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探讨利用电子表格实现电气负荷计算的方法和优势。
一、电子表格实现电气负荷计算的方法电子表格计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编写电气负荷计算的数学公式;第二,将公式应用到电子表格中,利用表格自动计算得出结果。
1. 编写电气负荷计算的数学公式电气负荷计算的数学公式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负荷类型和计算方法,公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单相交流电路的负荷计算公式为:P = U × I × cosφ其中,P 为电功率,U 为电压,I 为电流,cosφ 为功率因数。
利用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单相交流电路中的负荷功率。
2. 将公式应用到电子表格中编写数学公式之后,我们需要将其应用到电子表格中。
在表格中,可以使用函数、公式等方式来计算和数值预测负荷。
举例来说,在 Microsoft Excel 中,我们可以通过函数 SUM、AVERAGE、IF 等进行计算,从而得出负荷功率和用电量等指标。
二、电子表格实现电气负荷计算的优势1. 减少数据处理时间利用电子表格进行电气负荷计算,能够有效减少数据处理时间。
一旦编写好数学公式,只需输入相关数据即可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也能即时呈现在电子表格中。
这样,不仅减少了手动计算的复杂程度,也大大节省了时间。
2. 提高计算准确性电子表格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工具,能够准确地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计算。
与手动计算相比,利用电子表格进行电气负荷计算具有更高的计算准确性和数据精度,可以极大地降低人为误差和计算错误。
3. 提高计算效率利用电子表格进行电气负荷计算,能够实现多项计算的自动化处理,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在电力工程中,电气负荷计算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和计算,而电子表格可以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从而提高计算速度。
带负荷测试的判别一、判别线路电压(TYD)和母线电压(PT)核相1、线路电压Ux取57.7V:(1)方法:在带电后测线路电压Ux和母线电压Ua的压差和相角差。
(2)合格标准:如Ux取a相,则测得压差约为零,相角差约为零,如Ux不取a相,则要选择相应的母线相电压作为对比。
2、线路电压Ux取100V:(1)方法:在带电后测线路电压Ux和母线电压Ua的压差和相角差。
(2)合格标准:测得压差约为57V,相角差约为30度,如Ux不取a相,则要选择相应的母线相电压作为对比。
二、判别不同母线电压核相1、同电压等级两PT核相:(1)方法:在带电后测Ua1对Ua2,Ub1对Ub2,Uc1对Uc2的压差和相角差。
(2)合格标准:Ua1对Ua2,Ub1对Ub2,Uc1对Uc2的压差和相角差约为零。
2、不同电压等级两PT核相:(1)方法:在带电后测Ua1对Ua2,Ub1对Ub2,Uc1对Uc2的压差和相角差。
(2)合格标准:如变压器接线组别为Yd11,则Ua1对Ua2,Ub1对Ub2,Uc1对Uc2的压差约30V,相角差约为30度。
三、以负荷特性为基准判别1、带容性负荷时极性判别:(1)方法:新投运变电站仅投电容器组后带负荷测试,根据测试电流电压做六角图后判别。
(2)标准:送电侧开关潮流P约为零,Q为负值则极性正确(即以母线为极性端),受电侧反之。
2、带感性负荷时极性判别:(1)方法:新投运变电站投一般用户负荷(无小水电或无功补偿等负荷)后带负荷测试,根据测试电流电压做六角图后判别。
(2)合格标准:送电侧开关潮流P为正,Q为正值则极性正确(即以母线为极性端),受电侧反之。
四、以上级已运行设备潮流为基准判别1、以对侧线路开关潮流为基准:(1)方法:新投运线路开关带负荷测试,根据测试电流电压做六角图后与对侧潮流数据综合判别。
(2)合格标准:两侧开关潮流P和Q值相位相反,大小相同则极性正确(即以母线为极性端)。
2、以同母线的其它开关潮流为基准:(1)方法:新投运线路或变压器开关带负荷测试,根据测试电流电压做六角图后与同母线其它潮流数据综合判别。
013避雷带支持件拉力记录在建筑工程中,避雷带是一种用于保护建筑物免受闪电侵害的重要设施。
它通过将建筑物与地面形成导电通路,将闪电的电流安全引导到地下,保护建筑物和人的安全。
而避雷带支持件则是起到固定和支撑避雷带的作用,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拉力并保持其功能的有效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避雷带支持件的拉力记录。
避雷带支持件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和性能对于整个避雷系统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避雷带支持件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需要进行拉力记录实验。
首先,我们选择一定数量的避雷带支持件进行拉力实验。
实验前,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包括拉力试验机、测试夹具、电子秤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实验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每个支持件的拉力数值。
在进行拉力实验前,需要对避雷带支持件进行组装和安装。
根据实际需要,将支持件正确地安装在避雷带上,并确保其固定牢固。
接下来,将已经安装好的避雷带支持件依次放入拉力试验机中,使用测试夹具将其固定住,以确保其在进行拉力实验过程中不会发生脱离。
然后,使用拉力试验机给予支持件一个逐渐增加的拉力负荷,直到支持件发生破坏或拉伸。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电子秤测量并记录每个支持件在不同拉力负荷下的拉力数值。
同时,还需要观察和记录支持件的形变情况,以及是否发生断裂或破坏。
实验结束后,整理并汇总每个支持件在不同拉力负荷下的拉力数值,制作拉力记录曲线。
通过分析曲线,可以获得避雷带支持件的最大拉力负荷、耐久性能等关键指标。
最后,根据拉力记录结果,对避雷带支持件的设计和生产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在实际施工中,避雷带支持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负荷应小于其在拉力实验中断裂的拉力负荷,以确保支持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断裂或失效的情况。
综上所述,避雷带支持件的拉力记录是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一环。
通过进行拉力实验和记录,可以得到支持件的关键性能数据,为其设计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避雷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
Q/ZD 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Q/ZDJ 40.21-2005 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作业指导书2005-12-31 发布 2006-06-15 实施浙江省电力公司发布前言«变电检修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继电保护部分)包括二十二个部分。
本部分为Q/ZDJ 40—2005的第21部分,是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的作业指导书。
本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生产部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信息部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生产部、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绍兴电力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强。
本部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生产部负责解释。
文档* * 变电所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 * * 变电所#* 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包括PST-1202A、PST-1202B、PST1212、PST-12、PST-1200)。
2修前准备2.1 准备工作安排(见表1)2.2 主要工器具(见表2)表2 主要工器具文档2.3 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编制要求(见表3)2.4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见表4)表4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2.5 安全注意事项(见表5)表5 安全注意事项文档3校验工作流程(见表6)表6 校验工作流程续前表文档4校验项目及工艺标准(见表7)表7 校验项目及工艺标准文档文档续前表文档附录A(规范性附录)安全预控措施卡表A.1 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单位编号文档文档执行人:监护人:恢复人:监护人表A.2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记录卡附录B(规范性附录)* * 变电所#* 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记录卡表B.1~B.13给出了 * * 变电所#* 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记录文档表表B.3 主变一次侧负荷记录表B.6 第一套差动保护实测负荷电流及相位值文档文档图1 第一套差动保护向量图0O 150180O210270O表B.7 第一套差动保护差电流显示值表B.8 第二套差动保护实测负荷电流及相位值图2 第二套差动保护向量图文档表B.10 后备保护用电流回路实测负荷电流及相位值文档文档图3 高压侧后备保护用电流向量图0O90O150180O210270O文档图4 中压侧后备保护用电流向量图 图5 低压侧后备保护用电流向量图0O 90O150180O 210270O0O90O150180O 210270O表B.11 备用、计量、测量等电流回路实测二次负荷电流值表B.12 状态检查表B.13 校验工作终结文档文档。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要点及实例电力变压器是发电厂和变电站的主要电气设备之一,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尤其是大型高压、超高压电力变压器造价昂贵、运行责任重大。
一旦发生故障遭到损坏,其检修难度大、时间长,要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发生故障后突然切除变压器也会对电力系统造成或大或小的扰动。
因此,对继电保护的要求很高。
差动保护作为当前变压器所使用的主保护,其在设计、安装、整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将结合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提出带负荷测试的内容及分析、判断方法,后附试验报告一份,以供大家参考。
1 变压器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内容要排除设计、安装、整定过程中的疏漏(如线接错、极性弄反、平衡系数算错等等),就要收集充足、完备的测试数据。
1.1 差流(或差压)变压器差动保护是靠各侧CT二次电流和差流工作的,所以,差流(或差压)是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的重要内容。
差流可在微机保护液晶显示屏上看到。
1.2 各侧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只凭借差流判断差动保护正确性是不充分的,因为一些接线或变比的小错误,往往不会产生明显的差流,且差流随负荷电流变化,负荷小,差流跟着变小,所以,除测试差流外,还要用钳形相位表在保护屏端子排依次测出变压器各侧A 相、B相、C相电流的幅值和相位(相位以一相PT二次电压做参考),并记录。
此处不推荐通过微机保护液晶显示屏测量电流幅值和相位。
1.3 变压器潮流通过控制屏上的电流、有功、无功功率表,或者监控显示器上的电流、有功、无功功率数据,或者调度端的电流、有功、无功功率遥测数据,记录变压器各侧电流大小,有功、无功功率大小和流向,为CT变比、极性分析奠定基础。
负荷电流要多大呢?当然越大越好,负荷电流越大,各种错误在差流中的体现就越明显,就越容易判断。
然而,实际运行的变压器,负荷电流受网络限制,不会很大,但至少应满足所用测试仪器精度要求,以及差流和负荷电流的可比性。
若二次负荷电流只有0.2A而差流有65mA时,判断差动保护的正确性就相当困难。
6号主变充电及机组同期并网试验1.试验前提条件及准备工作1.1主变、厂高变、高压电缆等已完成相关检修工作。
1.2主变分接开关置按调度要求投入对应档位,主变控制系统检修工作已完成并投入自动运行。
1.36号发变组保护,5031、5032开关保护,6号主变电缆纵联差动保护及6号主变短引线保护的传动试验已完成。
1.4按正式定值投入6号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厂高变保护、主变电缆纵联差动保护,投入5031、5032开关保护。
1.5拉开806617、80617、503167、5031617、503117、503127、503217、503227、1617地刀。
1.6检查6号发电机、6号主变压器在冷备用状态,5031开关、5032开关在冷备用状态。
检查5031、5032开关在断开位置,50311、50312、50321、50322、50316、8066刀闸在分闸位置。
2. 6号主变充电2.1合上50316刀闸。
2.2合上50311、50312、50321、50322刀闸,将5031、5032开关转为热备用。
2.3合上5031开关,对6号主变充电。
2.4检查6号主变充电正常后,同期合上5032开关。
2.5检测同期装置系统侧电压回路、865 PT回路,核对幅值、相序、相位。
2.6向系统申请进行6号发电机同期并网试验,得到系统的同意。
3.发电机出口开关806假同期试验3.1检查6号发电机出口开关806、刀闸8066在分闸位置。
3.2模拟发动机出口刀闸8066合闸信号至机组 LCU,短接806合闸回路中8066接点,拔除监控系统LCU至调速器增负荷、励磁系统增励磁继电器。
3.3机组自动开机至空载态,执行“合上806开关发电”令,由流程执行由空载态到发电态,进行同期合闸,对806的合闸过程进行录波,检查自动同期装置发调频、调压令情况,检查调速器系统接到调频命令的执行情况,检查励磁系统接到调压命令的执行情况。
3.4合闸后跳开机组出口开关806,保持机组空载态。
三月带负荷调试计划1﹟料送料调试3月16日:1.称重调试。
(厂家、我方配合)要求:称重准确,与下位器及螺旋配合送料。
2.物料进反应釜。
(刘敏带普工)要求:60个反应釜每个进具体数量的物料。
参加人员:姜志东、戴工、刘敏、潘工及普工。
记录:雷蕾、缪粉碎调试3月17日:1.从老厂送4吨砖粉料。
2.粗料→细料→成品。
3.打包调试,并包装完成。
参加人员:吴开清、粉碎班长、刘敏、普工、小潘4.17号完成。
要求: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记录:雷蕾、缪隧道窑空载调试3月19日:空载调试1.热风炉正常工作,温度1000℃.(黄)2.温度集显正常工作。
(潘)3.打开高温闸板。
4.顺序开启风机。
(风阀关闭,从窑头开始)5.顺序调整风阀开启度,保持窑内温度120℃.6.同时调整热风炉冷启阀,保持高温分温度500℃.7.重复5,6并保持2小时。
8.检查排湿口排风温度及排风情况。
9.做好以上记录。
10.准备好3个以上对讲机。
参与人员:黄工、潘工、董工、刘敏、小王(操作)、小朱、雷、缪(记录)11.风机编号,并贴上风机。
(小朱、雷、潘、贺)12.19号内完成。
水系统调试3月18日、19日:1.酸池:加水(配酸池)→计量(贺)→保持水量→存、配(存酸池空)2.配酸池→存酸池;加热(贺)→安装温度传感器(贺)调试1要求:①配酸池进水及计量准确。
②配酸至存酸池加热正常,温度控制正常。
③液位控制正常。
3月20日:1.从存酸池→反应釜→送工艺热水→计量(贺) 60个潘:调试 22.反应釜保温(贺)保温水→给反应釜保温 60个贺:调试 33.考查:存酸池→配酸池→反应釜调试 4(注意事项:将热风炉换热器保护隔离)要求:①反应釜进工艺水计量正常。
②保温正常(反应釜)60个。
③全过程正常。
(配酸、转酸供反应釜工艺水)3月23日、24日:1.调试5:接反应釜内水→①回料→②生料2.调试6:①反应釜保温→②高温水管路要求:①物料泵工作正常。
②管路正常。
用一次通流检查二次电流回路完整性的试验工法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邵雪飞巴清华广松1.前言发电厂和变电站建设工程中的电气安装工程包括一次、二次设备的安装,由于一次设备较为直观,一般不会发生设备辨识不清而产生的安装错误。
在一些运用新的设计理念项目中的设备安装中,如保护和测量所使用的TA和TV,通常会发生设备选型不合适、变比错误、变比过大无法满足保护和测量装置精度要求、设计安装式不明确等问题,造成安装完成后无法满足系统所要达到预期功能,此外电流、电压回路系统接线复杂、连接设备多时,回路极易出现开路和短路故障。
面对全厂、全站大量二次交流回路已经接线完毕的情况下,尤其是部分重要且只有在带负荷阶段才能校验出正确性的回路,如有效在带电前检查出接线缺陷和保证回路的正确完整性,成为电力建设单位一个棘手的问题。
在接线完毕的施工现场,应用交流回路二次通电和施加380V施工交流电源进行一次通电模拟实际运行工况相结合的工法,进行二次回路缺陷性检查,可以有效检查出TA二次开路、TV二次短路故障,保证测量、计量、保护等二次回路能准确、安全、可靠运行,防止差动保护误动,减少电厂整套启动时间和提高变电站受电试运行成功概率,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设备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此工法先后在华电电厂一期工程#2机组、田集电厂一期工程#1机组、发电厂#5机扩建工程、电厂二期工程#5机组以及多个变电所建设工程中得到应用,并逐步总结优化法,效果明显,经此工法检查过的二次回路接线无一错误、整套启动运行后无一发生因为电流电压回路故障造成的停机、停电事故,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工法特点2.1通过对电流回路二次小电流(5A或1A)通电,测量回路阻抗,可以有效的检查电流回路是否有开路或连接不良缺陷。
2.2利用对配置差动保护的变压器、电动机等重要设备进行380V交流电源一次通电的法,检查TA极性、潮流向和差动回路的正确性,能保证差动回路和潮流向100%正确,同时能够检查相关保护装置参数设置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