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高考地理阅卷评分标准 (1)
- 格式:doc
- 大小:610.00 KB
- 文档页数:7
2016高考阅卷体会及教学建议——李雪梅即墨实验高级中学一、评分细则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图6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1)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10分)(2)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6分)【评分标准】37(2)(10分)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4分)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3分)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3分)【补充说明】:“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4分)”答出“纬度高”或“气温低”,得2分;答出“食物供应量少”或“植物少”得2分。
“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空间小(3分)”,答出“适宜生存空间小”得3分。
只答出区域差异大、气候差异大、地形复杂,或有火山均不得分。
“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3分)”,答出“冬季寒冷”或“生存条件恶劣(差)”得3分。
(3)(6分)标准答案: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2分)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2分)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2分)补充说明:“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2分)”,答为“地处河流附近”,或“熊的食物多(或鲑鱼多)”或“熊出没几率大”得2分。
“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2分)”答为“山地地形”或“有森林”或“便于隐藏”得2分。
“晴天较多,便于拍摄(2分)”,答为“降水较少”或“晴天较多”得2分。
【最终评分标准】37(2)有关键词:“食物少”或“植物少”(4分);“冬季寒冷”或“气温低”或“气候恶劣”或“生存条件差”(3分);“生存空间小”或“栖息地小”(3分)37(3)有关键词:河流附近、熊的食物多、鲑鱼多、熊出没的几率大等得2分;关键词山地地形、森林、便于隐藏等得2分;关键词降水少、晴天多等得2分。
2016年普通高考全国文综课标Ⅰ、Ⅱ、Ⅲ卷地理试题综合评述2016年高考全国卷的地理试题,分别设置在文综课标Ⅰ、Ⅱ、Ⅲ卷和海南单科卷中,受用省区(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26个。
其中,文综Ⅰ套卷有(冀、晋、豫、鲁、皖、湘、鄂、赣、闽、粤)10省区;文综Ⅱ套卷有(黑、吉、辽、内蒙古、宁、陕、甘、新、青、藏、渝)11省区;Ⅲ套卷(川、滇、黔、桂)4省区。
一.试题总体评述2016年高考全国文综三套卷的地理试题,具有“平和稳重有新意,联系实际接地气,分析究理重逻辑,激发潜能再延续”的特点。
既体现出选拔性考试“立德树人”的宗旨,又良好地传承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递着现代地理生态文明,实现了考试大纲设定的测评目标。
各套卷中的地理试题,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实用功能与育人价值,注重了地理学习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核,选材视野开阔,内容精当,蕴意深刻;设问视角丰富,构思精巧,指向明确;难度设置适中,切合考区实际,保持合理区分。
与2015年相比,试题的图示信息有所减少,试题的难度有所降低。
关注并渗透地理新课程确立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要素,对高中地理教学具有良好的引领作用和导向功能。
二.试题主要特点(一)选择题:地理视角丰富、体现时代性、重视逻辑性、追求合理区分文综三套卷的地理选择题,均依托四组材料设计11道选择题。
所用的材料主要围绕“新”、“动”、“活”选取,新现象、新举措、新概念的解读分析,地理事象的动态变化过程的描述与分析;鲜活案例的灵活运用与分析及读取信息定位推理等,并注重人文、自然与区域的结合。
其“问题串”其实就是“思维链”,每道选择题的解答,既需要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与获取、调动与运用的基本学习能力,又需要思维的灵动与符合逻辑的认知方法支持。
体现出选择题多视角,重逻辑,合理区分的题型功能与特点。
(1)第Ⅰ套卷中的地理选择题,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德镇与广东佛山陶瓷产业变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的空间规划”、“地质时期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及变化”、“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四个主题材料设计问题。
历年高考地理阅卷评分标准归纳,经典干货!高考越来越近,只有了解高考卷子的答题规则才能有效精准复习,答出高分。
老师就高考各科评分细则总结给大家,以便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予以掌握,尽早规范答题,学的好还要考得好!高考地理评分规则真题回顾(一)(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
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6分)(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
(5分)(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
(7分)(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
(6分)评分细则(1)标准答案: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2分)。
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2分);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分)。
其他答案:河流含沙量大或河流携带泥沙多或河口三角洲泥沙沉积或河口三角洲面积大或泥沙堆积、沉积(2分);冬春季河流水量小或处于枯水期,河床泥沙裸露(2分);错那湖水量小,湖岸出露面积大(2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或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植被破坏;植被覆盖率低),使表土疏松(或土质疏松)(2分)。
错误答案:只答“泥沙多”(0分);“西风从中亚、西亚携带沙尘堆积”(0分);只答“河流处于枯水期”“湖泊水量小”(0分);“土质疏松”“过度开垦”(0分)。
(2)标准答案: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2分),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2分);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1分)。
(说明: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三点得满分5分)其他答案:冬春季干旱或土地干燥(2分);沙源东部为河谷,狭管效应,风力强劲(2分);大风天数多(2分);湖面摩擦力小(2分)。
高考阅卷总结今年非常感谢领导给我机会参加山东省的高考阅卷工作。
通过这次的阅卷工作使我对高三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有利我的专业水平的提升,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阅卷工作后有很多的想法,做总结记录下来。
一、试题分析阅卷时我主要参加36(1)(2)小题的批阅。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6分)(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8分)这两个小题主要考察的考察方向是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第一小题难度较低,主要考察了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气候因素,题中的三个省份都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通过对三个省份的分布位置差异比较气温和降水特点的不同,不难得出横县更有利于种植茉莉花的气候条件。
该题的答题关键在于学生能明确在同一气候类型内也会存在气候特点的差异即形成的差异的影响因素。
由于气候因素是农业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中最重要的,所以在复习中该类题型我们多次选题做过,也进行了详细的思路分析,以及答题技巧的练习。
第二小题的难度相对于第一小题略难,表面看主要考察了地形对农业布局区位的影响,但由于布局于同一区域,地形起伏不大,并没有形成常考察的地形变化引起气温和降水差异,从而产生农业类型,农作物不同的情况。
主要考察的方向转向了土壤、排水、灌溉等几个方面,这是我们在平时训练时接触的较少。
二、答案设定及失分原因分析1、答案设定(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少),(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阅卷补充说明:“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2分)”中只答高温不得分;“高温其湿度较高(降水较多)”答出“高温期湿度较高”,或“降水较多”,或“雨热同期”,均可得2分;“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分)”,答出“受寒潮影响较小”或“冬季气温较高”均得2分,只答出“气温较高”不得分。
一、高考地理试题的评分原则:1.根据答题卡上的空白答题栏进行评卷,试卷手写字迹要清晰,文字和图表要规范,条理要清晰。
2.尊重学生答题思路和表达方式,遵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评分原则。
3.综合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
4.评分应从试题所要求的内容和要求出发,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见评定。
二、地理试题的评分标准:1.选择题:(1)单选题每题1分;(2)多选题的每个正确选项得1分,错误选项不给分,漏选也不扣分;(3)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4)判断题每题1分,答案错误不给分。
2.填空题:(1)答案正确,口径正确,关键词正确,每题给1-2分;(2)部分正确回答一部分给分。
3.解答题:(1)答案详尽,层次清楚,思路正确,每题给7-9分;(2)答案不全或者只给出一个应有的信息给2-5分;(3)答案错误,与题干无关,不按要求给分。
4.图表题:(1)要求准确标注,并配以书写清晰,线条流畅的图表;(2)可给2-8分。
评分依据为绘制图表是否规范、标注是否清晰等。
三、常见误区和注意事项:1.对公式、计算、定义的评分主要是依据答案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对于图表题和描述题,评分主要看制图和描述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3.对于论述题,评分主要看答案的层次清晰度、逻辑性和扩展性。
4.评卷时要尊重学生的答题思路,只要符合题意,并有一定的说服力,不拘泥于书本上的唯一答案。
5.在评分时要注意给分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学生的答题表达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适当的评分。
6.评卷时要保证一视同仁,不能有个人主观意见影响评分。
7.考生答卷中有错误的部分不扣分。
以上是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的评分细则。
评卷时应准确把握评分标准和评分要求,尊重学生的答题思路和表达方式,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合理的评分,以真实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2016高考全国I卷综合题评分细则、阅卷体会、及审题与答题建议一、试题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l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l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6分)(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8分)(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
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6分)(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4分)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
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图6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6分)(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2016高考试题难度与解答(一)试题总体难度状况(总得分率)2016年高考文综能力测试地理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得分率统计1.得分不高,题目偏难地理非选择题部分,满分56分,实际平均得分19.13分,得分率(即难度系数)34.16%,得分不高,难度较大。
2.各大题得分比较均衡,选考题得分较高(1)两道必考大题的得分率相近36题满分24分,平均得分7.56分,得分率31.50%;37题满分22分,平均得分6.81分,得分率30.95%;(2)三道选考题的得分率均相对较高,且未出现极端情况各选考题的得分率情况是,42题(旅游)得分率35.20%,43题(灾害)得分率56.40%,44题(环保)得分率39.80%,总平均47.58%,较明显地高于两道必考题。
各选考题的得分总体还算比较均衡,但是43题(灾害)得分率较高。
这与本年度考生选修各科人数有些耦合,54.64%的考生选做了灾害题。
3.必做题各小题得分率相差较大得分率最高的是36题的第4小题,为50.25%,36题的第3小题、37题的第2、3小题合计也超过平均数,分别为35.17%、39.13%;得分率最低的是37题的第1小题,为9.17%,这也是考生得分相对离散程度最高的一道题目,变异系数为2.24;36题的第1小题也低于平均数,为24.57%。
4.一定程度上,自然地理类题目得分率较低,人文地理类题目得分率较高。
(二)部分试题答题思路分析1. 36题分析:关键词“横县茉莉”这是一道较高质量的综合题。
这是一个较完整的偏重于经济的区域地理研究题目,其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人地协调为原则,以区域发展为目的,沿着区域经济地理“发展条件→产业(工农业)布局→发展战略”的经典研究思路,层层设问,逐步深入。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3W”研究,即给出“是什么”(茉莉与茉莉花茶厂分布的客观现象),求解“为什么”(解释分布的原因),探究“怎么办”(规划未来与经验推广)。
题目涵盖了天(气候)、地(土地利用)、人(产业与经济发展)三方面的内容,同时考核了多方面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能力。
42.标准答案: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4分)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2分)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2分)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
(2分)补充说明:答出“莫干山有高质量的(或有特色的)民宿旅游产品”,得2分。
答出“城市人群(高消费人群)有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或意愿”,或“有追求绿色生活的需求”,得2分。
只答消费观念新或迎合市场需求,不得分。
答成“客源多”,或“长三角经济发达”或“长三角收入高”,得2分。
答成“莫干山靠近主要交通线”,或“莫干山靠近公路、铁路”,或“交通便捷(或交通便利,交通发达)”,得2分43.标准答案: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2分)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3分),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2分)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3分)补充说明:答出“堆积物深厚(或多、丰富)”,得2分。
答为“冰川强烈消融”,或“冰川消融快”,或“冰川融水量大”,得3分。
答出“降水丰沛(或多,丰富)”,得2分。
答为“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或“狭窄的河谷,积累了巨大的能量”,或“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得3分。
44.标准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7分)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3分)补充说明:答出“导致地下淡水咸化”,或“海水渗漏,污染地下水”,得3分。
答出“附近表土盐碱化”,或“附近表土盐化”,或“附近表土盐渍化”,得3分。
答成“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得1分。
“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3分)”,答出“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或“废水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得3分。
临沭第二中学唐永强整理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2016·全国卷Ⅰ·T1~3·12分)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
2016年青岛一模地理阅卷情况汇总36.(1)评分标准:三条答案都涉及因果分析,有因无果,有果无因扣一分。
得失分情况:得分:最高分:6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4.2分难度系数:0.7失分:水温适宜的原因分析错的较多,主要由以下几种错例:位于中纬度;暖温带;纬度较低;位于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今后教学建议:继续加强学生分析类题目的训练,注重答案的因果分析,从材料和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
36.(2)评分标准:秋冬季节,渤海与黄海相比,昼更短夜更长,海水热量散失多;(3分)渤海沿海水域大陆性强,水温降温快,黄海纬度低,水深散热慢,水温高;(3分)多吹偏北风,使高纬冷水南下加剧渤海水温降低。(2分)评分细则:1.秋季渤海水温低,黄海水温高给3分;2.渤海地区昼短夜长或纬度高或大陆性强或者黄海水深散热慢均得3分;3.冷海水南下加剧渤海降温或受冷空气影响得2分4.答水温变凉、南部水温适宜、南部气候适宜不得分5.水温答成气温不得分,答成温度适宜、气候适宜不得分,答成光热充足不得分得失分情况:得分:最高分8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2.2,难度系数0.275失分:1.不能对渤海和黄海深水区水温比较2.基本不能对渤海水温低、黄海水温高的原因作出分存在问题(失分原因):1.审题不清:(1)题目已经给出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但学生仍然答游到南方利于产卵等(2)把水温答成气温、热量(3)题目问的秋季答成冬季(4)不能审清水温答题方向,答成光照、热量、饵料等2.答题不规范:(1)海水降温快答成海水变凉(2)水温高答成水温适宜、气候适宜3.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能正确分析影响水温的因素今后教学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并向知识深度挖掘2.加强学生审题训练,审清题意,明确答题方向3.加强答题语言规范训练36.(3)-(4)评分标准:第(3)问共三个采分点,第一个“对虾消费量增加,虾苗需求量增大”,答对一个即可得2分;第二个答对“虾资源减少、枯竭”等亦可;第三个答对养殖技术提高也可。
42.标准答案: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4分)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2分)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2分)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
(2分)补充说明:答出“莫干山有高质量的(或有特色的)民宿旅游产品”,得2分。
答出“城市人群(高消费人群)有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或意愿”,或“有追求绿色生活的需求”,得2分。
只答消费观念新或迎合市场需求,不得分。
答成“客源多”,或“长三角经济发达”或“长三角收入高”,得2分。
答成“莫干山靠近主要交通线”,或“莫干山靠近公路、铁路”,或“交通便捷(或交通便利,交通发达)”,得2分43.标准答案: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2分)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3分),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2分)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3分)补充说明:答出“堆积物深厚(或多、丰富)”,得2分。
答为“冰川强烈消融”,或“冰川消融快”,或“冰川融水量大”,得3分。
答出“降水丰沛(或多,丰富)”,得2分。
答为“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或“狭窄的河谷,积累了巨大的能量”,或“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得3分。
44.标准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7分)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
(3分)补充说明:答出“导致地下淡水咸化”,或“海水渗漏,污染地下水”,得3分。
答出“附近表土盐碱化”,或“附近表土盐化”,或“附近表土盐渍化”,得3分。
答成“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得1分。
“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3分)”,答出“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或“废水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得3分。
临沭第二中学唐永强整理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2016·全国卷Ⅰ·T1~3·12分)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
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2016·全国卷Ⅰ·T4~6·12分)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5.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2016·全国卷Ⅰ·T7~9·12分)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
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2016·全国卷Ⅰ·T10、11·8分)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
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11.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36.(2016·全国卷Ⅰ·T3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6分)(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8分)(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
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6分)(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4分)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
)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蕾);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
(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
)(4)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37.(2016·全国卷Ⅰ·T3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6分)(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10分)(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6分)答案:(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3)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42.(2016·全国卷Ⅰ·T42·10分)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
“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
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
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
”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亿元,下图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民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
43.(2016·全国卷Ⅰ·T43·10分)古乡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上游地区有6条冰川,沟谷有厚度达300多米的堆积物,中游河谷狭窄,冰川末端伸入森林带,每年夏秋季常有冰川泥石流爆发,其破坏力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分析古乡沟夏秋季节冰川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
答案:深厚的松散堆积物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条件;夏秋气温高,冰川强烈消融,此时降水较为丰沛,冰川融水与降水叠加,提供了极为丰沛的水源;狭窄的河谷,巨大的落差,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44.(2016·全国卷Ⅰ·T44·10分)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下图)。
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
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