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夏季饲养管理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2017年第11期我国的养殖业发展迅速,由于市场对牛奶及肉类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奶牛的饲养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了增加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要求饲养者必须掌握正确的饲养方式。
奶牛具有不耐热耐寒的特性。
一般奶牛适宜的温度为15℃左右,随着夏季的到来,热应激对奶牛、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很大,如食欲不振、产奶量下降、严重者消瘦,甚至死亡。
1调整饲料配方及饲喂时间夏季炎热,为缓解热应激,可适当调整饲料配方。
(1)将粗精饲料比例控制在1:1,降低消化和代谢中产热较多的高纤维饲料比例,将精饲料比例提高10%,并适当添加脂肪酸钙、棉籽等,保证脂肪含量不低于5%。
如用水浸泡精饲料,制备成粥样后饲喂,效果更佳。
每日补充150g ,碳酸氢钠,有缓解应激的作用。
(2)夏季天气炎热,动物机体出汗量较大,因此,应注意钾、镁、钠、磷、钙这五种元素的补充。
(3)上午饲喂时间提前到7点之前温度尚低时完成,下午推迟到18点日落时。
除调整饲喂时间外还可以增加饲喂次数,如增加至每日4次。
也可以在夜间增加饲喂1次。
总之,应保证奶牛能在每天温度较低时采食,避免高温饲喂。
(4)在饲料管理方面也应注意,防止饲料、饲草霉变。
应做到其防止位置通风、清凉,有专人负责看管,每日观察是否有腐烂,及时处理问题饲料,防止因误食霉变饲料引起的机体功能下降以及死亡的发生。
2牛舍的防暑、降温奶牛舍在利于冬季保温的同时也有要利于夏季通风降温,正确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矛盾。
每年的炎热酷暑季节,应尽量保证奶牛生活在通风良好、宽敞的牛舍内、阴凉棚或树荫下,这样可减少20%以上的太阳辐射热。
如果是家庭散养的奶牛户,可根据自家实际情况搭建简易凉棚,或在屋顶堆放草,以增加隔热厚度,达到降温效果。
若采用拴系饲养,请拴系在树荫下,切不可让牛长时间在太阳下。
牛舍内可安装风扇,加强机械通风,加速空气流动可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
风扇安装高度以距牛背2m 左右并与地面呈20~30度的斜坡。
奶牛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奶牛饲养是养殖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保证奶牛健康和生产效益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关于奶牛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的详细内容。
一、饲养环境:1.牛舍设计:牛舍的通风、保温、卫生等方面的设计与布局都应符合奶牛的饲养需求,并确保牛舍内部干燥、清洁和舒适。
2.空气质量:牛舍内部的空气质量对奶牛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一定要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新鲜,并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和有害气体。
3.温度控制:奶牛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需要在夏季提供防暑降温的措施,同时在冬季为奶牛提供保温设备,保持温度稳定。
4.病虫害控制:定期清理牛舍,管理牛粪等废弃物,防止病虫害传播和滋生,避免奶牛因此受到感染和伤害。
二、饲养管理:1.合理饲喂:奶牛的饲养主要以牧草、玉米秸秆、饲料和精料为主要食物,要根据奶牛产后阶段的不同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并定期检测饲料品质。
2.水源供应:奶牛每天需摄取大量的水分来满足其体内需要,因此要确保饲养场有充足的饮用水源,并保持水质清洁。
3.定期体检: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包括体温、粪便、乳房和泌乳情况等的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奶牛的健康问题。
4.健康管理:采取科学的防疫措施,对奶牛进行疫苗注射、驱虫等必要的预防措施。
并注意对新购入的奶牛进行隔离观察,防止传染疾病的发生。
5.饮水管理:奶牛水的摄取量对奶产量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保持牛舍内清洁的饮水设施,并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
三、泌乳管理:1.按期定时泌乳:奶牛的泌乳周期一般为305天,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泌乳,保证产奶的连续性与效益。
2.泌乳后调理:泌乳后要给予奶牛充分的休息和调理,补充体力和营养,提高下一个泌乳周期的产奶效益。
3.乳房卫生:养成良好的乳房清洁习惯,每天对乳房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乳房炎症和传染疾病的发生。
四、员工培训与管理:1.员工培训:培训饲养人员具备相关奶牛饲养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对奶牛饲养的管理水平。
有关奶牛夏季高产饲养管理要点奶牛是乳用品种牛,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产奶量很高,牛奶是营养全面,是适合饮用和现代乳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奶牛头部轮廓清晰,略长。
颈薄有皱褶。
皮薄,毛细短,皮下脂肪少,全身结构匀称,细致紧凑,棱角清晰。
后躯较前躯发达,乳房庞大,重可达11~28千克,乳静脉明显。
耐热性较差,对饲养管理要求较高。
奶牛生产的适宜温度是8~16℃。
炎热的夏季,当室外温度超过30℃以上时,就会导致奶牛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产奶量降低一般产奶量比适宜温度降低25%~50%。
因此,防暑降温是夏季奶牛饲养管理必须抓好的中心环节。
调整配种时间,避开夏季繁殖。
调整奶牛的配种时间,尽量避开奶牛在夏季分娩产犊。
由于奶牛的抗热性较差,怀孕又会加重奶牛负担,不利于奶牛度夏,极易导致奶牛流产、牛犊孱弱、泌乳量减少,还极易引发奶牛的多种疾病。
同时,夏季高温、高湿也不利于牛犊生长发育。
所以,一般情况下夏季不应进行奶牛繁殖。
加强奶牛夏季的饲养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不但可以增强奶牛的体质,提高奶牛的体温调节能力,有效地防止或减轻奶牛中暑和多种疾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提高饲养效益。
具体要领如下。
增加饲料的营养比例夏季天气炎热,奶牛食欲下降,采食量下降。
因此,应根据奶牛的采食量情况,适当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的比例,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
确定适当的饲喂时间夏季中午气温高,奶牛食欲低,所以最好避开中午饲喂奶牛,最好选择在早、晚气温凉爽时饲喂,以提高奶牛的采食量,满足其产奶需要。
同时,还要适当增加青绿饲料的饲喂量,严禁饲喂霉变和带露水的饲草。
供给充足的清洁饮用水奶牛在夏季的饮水量要比其他季节大大增加,因此,要保证充足清洁的深井水或冰水供给,以达到奶牛通过增加饮水,加大排泄量,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维持正常体温的目的。
适量使用饲料添加剂实践表明,炎热的夏季在奶牛的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杆菌肽锌等饲料添加剂,可有效防止或减轻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危害,提高奶牛产奶性能。
39 掌握新优技术,实现高效养殖。
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njzf@)春末夏初奶牛饲管要点春末夏初,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正值奶牛长膘的关键时期,不过也是疾病的高发时期,奶牛养殖场(户)在日常管理时要多加注意,做好以下五点:一、增强牛的体质春末夏初,各种青草生长旺盛,正是长牛膘的好时机。
有放牧条件的养殖场,放牧前15天应对牛进行调料,牛在放牧前先喂其半饱的干草以及适量的水,等牛的胃肠功能逐渐适应青草的消化机能后再转入全天放牧。
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每头牛补喂50克左右的食盐饮水。
一般饲喂顺序是:先饮水,后喂草,然后再加点精料,如麦麸、玉米、米糠等,待牛吃得半饱后,休息片刻再放牧。
这样不仅有利于牛消化功能的转化,而且利于牛的催肥健壮。
二、保证草料品质当前饲喂的草料,有的是上年贮存还没有吃完的稻草。
由于贮存时间较长,稻草经风吹、雨淋、日晒,可能会发生霉烂变质现象,牛食用易引起急、慢性霉菌中毒,使其胃肠产生炎症及机能紊乱。
因此,喂牛务必注意草料品质,露天的稻草必须翻晒或除霉后再喂牛,还可在稻草上进行撒盐水处理。
三、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把牛喂饱以后,要给其提供充足的饮水。
饮水要清洁,最好是自来水或者井水,不要让牛饮用污水、废水或者泥塘水。
四、保持牛舍清洁干燥每天要打扫牛舍,注意勤换垫草,保持舍内的干燥,使牛舍相对湿度不高于85%。
牛舍内不要积存粪尿,以防氨气过浓,影响牛的健康。
在天气晴好的中午打开门窗通风透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定期用消毒水或石灰对牛栏进行消毒。
五、合理分群,适量运动不同年龄的后备母奶牛及不同泌乳阶段的成年母奶牛所需的营养不尽相同,必须合理分群,区别供给饲料。
同时,也要确保牛的适量运动,让母牛和青年育肥牛在运动场内自由活动。
(苏 牛)·饲养管理·。
龙源期刊网
奶牛夏季饲养管理要点
作者:初芹
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08年第07期
夏季是高温季节,会导致奶牛一系列的热应激发生,如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产奶量减少、繁殖力降低。
因此,夏季奶牛的饲养管理非常关键。
1. 防暑降温。
奶牛最适宜的生长和生产温度是15~23℃,夏季奶牛的产奶量会大大降
低,抵抗力下降。
因此,要注意降温,如搭建凉棚,条件允许的话,采取安装风扇、使用水帘或喷雾等措施来加强通风和降低牛体周围温度。
同时,牛场要有充足的清水,以保证奶牛的饮水需要。
2. 严把饲料关。
在高温条件下,高产奶牛通过增强新陈代谢,加速散热,以保持正常的体温。
因此,夏季饲料中含的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要多一些、浓一些,但也不能太高而影响了粗纤维的含量。
在饲喂方法上,喂粥状料,适当增加饲喂次数,采用夜间饲喂(晚上10点以后或早晨4~5点)。
此外,夏季微生物滋生繁衍,饲料容易发霉变质,要经常清扫和更换新鲜饲料,严格质量控制,防止奶牛食物中毒。
3. 控制疾病。
夏季蚊蝇多,不仅干扰奶牛休息,还容易传染疾病。
因此,要定期用
1%~1.5%的敌百虫药液或5%来苏儿等药液喷洒牛舍,并及时清除粪便。
同时,夏季也是乳房炎、子宫炎、腐蹄病的高发季节。
每次挤奶后要用1.5%次氯酸钠或0.5%碘伏溶液清洗奶牛乳头。
对产后奶牛生殖器官应该经常检查,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采用这些措施将会减少奶牛疾病的发生。
总之,牛场或养牛户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采取不同措施,努力给奶牛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力争夏季奶牛高产,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初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