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练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时2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对接高考 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3
课时规范练9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氢氧化铝和碳酸钙都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的内服药成分,两者( )A.都属于强电解质B.都难溶于水C.都具有两性D.治疗时都产生气体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镁制容器可盛装热的浓硫酸B.镁的金属性比铝的金属性强C.氢氧化镁能溶于过量氨水D.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固体只有MgO3.(四川邻水二中检测)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苏打和氢氧化铝胶囊,可以作内服药治疗胃酸过多C.Al2O3和MgO的熔点均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D.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4.(陕西汉中期末)下列物质的制备与工业生产相符合的是( )A.铝土矿NaAlO2溶液Al(OH)3Al2O3铝B.制取镁:海水Mg(OH)2MgO MgC.N2+O2NO HNO3D.海带提碘:海带含I-滤液I2(aq)I25.(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模拟)工业上以铝土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含氧化铁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铝热反应就是指Al与Fe2O3高温条件下发生的反应B.试剂Y是二氧化碳,它与Al 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滤液B中溶质主要是碳酸钠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中包含1个氧化还原反应D.滤渣C可溶于稀硫酸,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将产生红色沉淀6.侯德榜改进的制碱工艺打破了西方对我国的技术封锁,至今仍在使用。
工业上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程Ⅰ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Ca(OH)2溶液、Na2CO3溶液并过滤B.流程Ⅱ体现了侯德榜制碱法C.流程Ⅱ中吸氨与碳酸化的顺序互换,物质不变、不影响反应结果D.流程Ⅳ、Ⅴ的目的是富集Mg元素7.(河北顺平模拟)碱式碳酸镁是橡胶制品的填充剂和补强剂,其化学式为gCO3·zH2O。
1、掌握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掌握镁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掌握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探究性实验4、了解镁铝图像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中的量的关系,并运用于解题。
5、掌握镁铝有关的实验问题。
一、镁铝的性质1、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ⅡA族。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Al O 2⎩⎪⎨⎪⎧――——→ 常温 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点燃 4Al +3O 2=====点燃2Al 2O 3②2Al+3Cl 2=====点燃2AlCl 3③Al 酸⎩⎪⎨⎪⎧――――→氧化性酸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非氧化性酸2Al +6HCl===2AlCl 3+3H 2↑④2Al+2NaOH +2H 2O===2NaAlO 2+3H 2↑ ⑤2Al+Fe 2O 3=====高温Al 2O 3+2Fe(铝热反应) 4、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5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典型例题1】【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6届9月月考】将 5.1g 镁铝合金,投入到500mL2.0mol/L 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4.0mol/LNaOH 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则NaOH 溶液的体积是( )A .200mLB . 250mlC . 425mLD . 560mL 【答案】B考点:考查镁铝反应的有关计算【点评】熟练镁铝的主要性质及应用,特别是镁铝的特性,如铝能发生铝热反应,铝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单质和氧化镁,为常考知识点。
【迁移训练1】现有一块已知质量的铝镁合金,欲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几位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1:铝镁合金测定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实验设计2:铝镁合金测定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实验设计3:铝镁合金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测定得到沉淀的质量则能测定出镁的质量分数的是 ( ) A .都能 B .都不能 C .①不能,其它都能 D .②③不能,①能 【答案】A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第2讲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目标知识建构1.结合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结合实例认识金属性质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的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一、镁、铝1.原子结构和存在(1)原子结构:镁、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和,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和ⅢA族。
(2)存在: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单质的物理性质(1)相同点:均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密度、硬度均较小。
(2)不同点:铝的熔点比镁高,硬度比镁大。
3.单质的化学性质镁铝4.镁、铝的冶炼(1)Mg :化学方程式 MgCl 2(熔融)=====电解Mg +Cl 2↑; (2)Al :化学方程式2Al 2O 3(熔融)=====电解冰晶石4Al +3O 2↑。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工业上制造镁粉时,可将镁蒸气在N 2中冷却( )(2)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在足量的CO 2和O 2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的质量相同( )(3)冶炼铝时常用焦炭作还原剂()(4)铝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得到铝盐,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5)铝制餐具可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6)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固体只有MgO()答案(1)×(2)×(3)×(4)×(5)×(6)×二、镁、铝的重要化合物1.MgO与Al2O32.Mg(OH)2与Al(OH)33.明矾(1)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它是无色晶体,可溶于水。
(2)明矾净水的原理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Al++2SO-4,其中Al3+发生水解反应,产生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形成沉淀,使水澄清。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选题细目表]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说明金属铝的熔点较低B.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①中的AlCl3滴入装置②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可观察到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C.Al2O3和MgO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D.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解析:A选项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错误;B项,将AlCl3溶液滴入浓氢氧化钠溶液中,由于刚开始氢氧化钠过量,并没有白色沉淀产生,错误; C项,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O属于碱性氧化物,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错误;D项,根据反应物的还原性强于生成物的还原性,所以D项正确。
答案:D2.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罐可久盛食醋B.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C.明矾用作净水剂不涉及化学变化D.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解析:铝罐容易受食醋中的醋酸腐蚀而破裂,无法久盛食醋,A错;明矾用作净水剂是利用Al3+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性,涉及化学变化,C错;铝与氧化铁反应,反应前后都是固体,质量不变,D错。
答案:B3.镁、铝单质的化学性质部分相似,但也存在一定差异,下列物质能用于证明二者存在较大差异的是( )①CO2②盐酸③NaOH溶液④水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③④解析:Al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Mg不能;Mg能在CO2中燃烧,而Al不能。
答案:C4.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B.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CO2+AlO-2+2H2O===Al(OH)3↓+HCO-3C.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D.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2-4恰好完全沉淀:2Ba2++3OH-+Al3++2SO2-4 ===2BaSO4↓+Al(OH)3↓解析:氢氧化铝不能溶于氨水,A对;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B正确;SO2-4恰好完全沉淀时,Al3+与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应生成AlO-2,D错。
课时跟踪练7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铝的性质和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A.铝有很好的延展性且是良导体,所以常用作导线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铝箔,可以看到少量液滴悬而不落,说明铝的熔点较高C.铝合金质轻,强度大,耐腐蚀,可以用作门窗D.铝有较强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的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解析:铝是金属单质,具有金属的通性,具有很好的延展性且是良导体,常用作导线,故A项正确;铝的熔点低,而氧化铝的熔点高,当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铝箔,可以看到少量液滴悬而不落,故B项错误;铝合金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蚀,常用作门窗,故C项正确;铝在空气中放置会形成致密的氧化层薄膜,使铝有较强的抗腐蚀性,故D项正确。
答案:B2.下列关于铝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用铝制的器皿来盛放酸梅汤或碱水是因为铝会和酸或碱反应B.铝制品在空气中有很强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很稳定C.铝和NaOH溶液反应:Al+2OH-===AlO-2+2H2↑D.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以铝是使用较早的金属解析:A项,无论是铝还是其氧化物都能与酸或碱反应,正确;B项,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错误;C项,电荷、电子均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错误;D 项,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的金属性较强,需采用电解法冶炼,因而铝是使用较晚的金属,错误。
答案:A3.以Al2O3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铝,最好的方法是()A.将Al2O3溶于水B.将Al2O3先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C.将Al2O3先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氨水D.将Al2O3先溶于NaOH溶液中,之后再滴加盐酸解析:氧化铝不溶于水,不和水反应,故A项错误;氧化铝溶于盐酸形成氯化铝,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形成氢氧化铝,但氢氧化钠为强碱,若氢氧化钠不足,不能全部生成氢氧化铝,若氢氧化钠过量,生成偏铝酸钠,故B项错误;氧化铝溶于盐酸形成氯化铝,氯化铝与氨水反应形成氢氧化铝,氨水为弱碱,不会使氢氧化铝变成偏铝酸钠,故C项正确;将Al2O3先溶于NaOH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加入盐酸,如盐酸过量则生成氯化铝,故D项错误。
1.了解镁、铝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镁、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热点题型一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例1、镁、铝单质的化学性质以相似性为主,但也存在某些重大差异性,下列物质能用于证明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性的是( )①CO2②盐酸③NaOH溶液④CuSO4溶液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③④【答案】C【解析】镁能与CO2反应而铝不能,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镁不能。
【提分秘籍】【举一反三】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图所示:(1)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 2·6H 2O ,生成的是Mg(OH)Cl 或MgO ,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时,需要无水氯化镁。
在干燥的HCl 气流中加热MgCl 2·6H 2O 时,能得到无水MgCl 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Mg(OH)2沉淀中混有的Ca(OH)2应怎样除去?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_____________; 过滤时:_____________; 蒸发时:_____________。
【答案】(1)MgCl 2·6H 2O=====△Mg(OH)Cl +HCl↑+5H 2O↑,MgCl 2·6H 2O=====△MgO +2HCl↑+5H 2O↑或Mg(OH)Cl=====△MgO +HCl↑ 在干燥的HCl 气流中,抑制了MgCl 2水解,且带走MgCl 2·6H 2O 受热产生的水汽,能得到无水MgCl 2(2)加入MgCl 2溶液或Mg(NO 3)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洗涤(3)搅拌,加速溶解 使浊液沿玻璃棒注入漏斗,防止外洒 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造成液滴或晶体飞溅热点题型二 铝的性质例2、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铝粉与氧化镁共热可制取金属镁B .足量铝分别与含1 mol HCl 、1 mol NaOH 的溶液反应,产生相同量的氢气C .工业上用电解熔融Al 2O 3的方法冶炼铝D .在浓硝酸中加入等体积的浓硫酸后,立即加入铝片,铝片表面发生钝化 【答案】C【提分秘籍】 铝与酸、碱反应生成H 2的量的关系铝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Al +6HCl===2AlCl 3+3H 2↑、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2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作业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2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作业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2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作业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基础题组]1.(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下列物质的性质和应用相对应的是()A.液氨分解要吸热,可用作制冷剂B.Al2O3难溶于水,可用作耐火坩埚C.硅胶吸附水能力强,可用作食品干燥剂D.MgO是一种电解质,可用来工业电解冶炼金属镁解析: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因此常用作制冷剂,A项错误;Al2O3熔点高,也很坚固,可用作耐火坩埚,B项错误;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常用作实验室和袋装食品干燥剂、瓶装药品等的干燥剂,C项正确;MgO是一种电解质,但其熔点高,工业上用电解熔融MgCl2来冶炼金属镁,而不用MgO,D项错误。
答案:C2.(2017·青岛模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l(OH)3在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类疾病时表现出弱碱性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的实质是Al3++3NH3·H2O===Al(OH)3↓+3NH错误!C.Al(OH)3可用于中和馒头制作过程(如发酵阶段)中产生的酸D.Al2O3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而Al(OH)3不能解析:治疗胃酸过多时要消耗胃中的酸,因此Al(OH)3表现出碱性,A项正确;Al(OH)3不溶于氨水,B项正确;馒头制作过程中加小苏打是用于发泡和中和酸的,不用Al(OH)3,C项错误;耐火材料本身有良好的热稳定且熔点很高,而Al(OH)3受热易分解,D项正确。
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2课时铝及其化合物复习练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2课时铝及其化合物复习练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3章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2课时铝及其化合物复习练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铝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2017·辽宁鞍山一中一模)铝在人体内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在下列使用场合须加以控制的是错误!( A )①糖果香烟内包装②电线电缆③牙膏皮④氢氧化铝胶囊(作内服药)⑤用明矾净水⑥用明矾和小苏打混合物作食品膨化剂⑦制造炊具和餐具⑧制防锈漆A.①③④⑤⑥⑦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⑤⑦⑧D.全部[解析]题中与生活器具、食品有关的有①③④⑤⑥⑦,应严格控制铝的使用量,而②电线电缆、⑧制防锈漆,不可能被人体摄入,故选A.2.(2016·哈尔滨高三模拟)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错误!( C )A.铝粉与氧化镁共热可制取金属镁B.足量铝分别与含1 mol HCl、1 mol NaOH的溶液反应,产生相同量的氢气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D.在浓硝酸中加入等体积的浓硫酸后,立即加入铝片,铝片表面发生钝化[解析] 镁比铝活泼,不能用铝粉与氧化镁共热制取镁,A错误;根据关系式2Al~6HCl~3H2,2Al~2NaOH~3H2,当铝足量时,等量的HCl和NaOH产生H2的体积比为1︰3,B错误;浓H2SO4可吸收浓HNO3中的水分,并放出大量热,促进HNO3挥发,使两种酸的浓度减小,铝片不钝化,D错误.3.(2016·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月考)下列物质的制备方法正确的是错误!( C )A.氯化铝溶液和硫化钠溶液反应制备Al2S3B.用镁粉和空气反应制备Mg3N2C.用铝粉和MnO2制得锰D.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制得单质铝[解析] 硫化钠和氯化铝溶液反应,硫离子和铝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化氢,A错误;镁粉在空气中和氧气也反应,会生成氧化镁,B错误;铝热法可冶炼锰,C正确;氯化铝属于分子晶体,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冶炼铝,D错误.4.(2016·江苏南通一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25470354( A )A.因为液态氨气化时吸热,可用液态氨作制冷剂B.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硝酸,是因为铝和浓硝酸不反应C.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起消毒、杀菌的作用D.铝能置换出氧化铁中的铁,钢铁工业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铁[解析] 液态氨汽化时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而使环境温度降低,因此液氨可用作制冷剂,A正确;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硝酸,是因为常温下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阻止进一步反应,B错误;明矾溶于水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因此只能起到净水的作用,不能达到消毒、杀菌的作用,C错误;钢铁工业利用热还原法冶炼铁,D错误。
课时2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1.(高考选项组合题)下列有关铝及重要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备Al(OH)
3悬浊液:向1 mol·L-1 AlCl
3
溶液中加过量的6 mol·L-1 NaOH
溶液(2015·江苏,13A)
B.向Al
2(SO
4
)
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
3
·H
2
O:Al3++4NH
3
·H
2
O===AlO-
2
+2H
2
O+4NH+
4
(2015·山东理综,12C)
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2015·课标全国Ⅰ,10C)
D.向Al
2(SO
4
)
3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
3
·H
2
O===Al(OH)
3
↓+3NH+
4
(2016·江苏化学,5C)
解析A项,Al(OH)
3
是两性氢氧化物,可以和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
钠,故不能制备氢氧化铝悬浊液,错误;B项,Al(OH)
3
只能溶于强碱,不能溶于氨水;C项,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
答案 D
2.(2015·山东理综,10)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
3) 2
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
A.AlCl
3B.Na
2
O
C.FeCl
2D.SiO
2
解析A项,AlCl
3可由Al与Cl
2
反应制得,将AlCl
3
加入Ba(HCO
3
)
2
溶液中生
成CO
2气体和Al(OH)
3
沉淀,正确;B项,Na
2
O 加入Ba(HCO
3
)
2
溶液中只产生
碳酸钡沉淀而没有气体产生,错误;C项,Fe 与Cl
2反应生成FeCl
3
,错误;
D项,SiO
2与Ba(HCO
3
)
2
不反应,错误。
答案 A
3.(2015·江苏化学,4)在CO 2中,Mg 燃烧生成MgO 和C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C 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 B .Mg 、MgO 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 2+)>r(Mg) C .在该反应条件下,Mg 的还原性强于C 的还原性 D .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解析 A 项,碳元素存在金刚石、石墨、C 60、C 70、石墨烯等多种同素异形体,错误;B 项,Mg 和Mg 2+的质子数相同,但Mg 有3个电子层,Mg 2+有2个电子层,所以Mg 半径大于Mg 2+半径,错误;C 项,该反应中镁作还原剂,C 为还原产物,由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可知,Mg 的还原性强于C 的还原性,正确;D 项,该反应中化学能除转化为热能外还有部分转化为光能(因为燃烧时发出光),错误。
答案 C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综合探究
4.(2015·广东理综,32)七铝十二钙(12CaO ·7Al 2O 3)是新型的超导材料和发光材料,用白云石(主要含CaCO 3和MgCO 3)和废Al 片制备七铝十二钙的工艺如下:
(1)煅粉主要含MgO 和________,用适量NH 4NO 3溶液浸取煅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若溶液Ⅰ中c(Mg 2+)小于5×10-6mol ·L -1,则滤液pH 大于
________[Mg(OH)2的K sp =5×10-12];该工艺中不能用(NH 4)2SO 4代替NH 4NO 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Ⅰ中的阴离子有________(忽略杂质成分的影响);若滤液Ⅰ中仅通入CO 2,会生成________,从而导致CaCO 3产率降低。
(3)用NaOH 溶液可除去废Al 片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制备Al(OH)3时,电极分别为Al 片和石墨,电解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种可超快充电的新型铝电池,充放电时AlCl -4和Al 2Cl -
7两种离子在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