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第五章制造费用的核算)
- 格式:pdf
- 大小:17.63 KB
- 文档页数:3
2016年秋西南大学网教[0153]《成本会计》作业及参考答案1、41.副产品的计价额,一般从总成本的(D)成本项目中扣除。
A. 制造费用B. 燃料及动力C. 废品损失D. 原材料2、10.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是( D )。
A.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B. 成本会计法规的制定C.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D. 定额的制定和修订3、23.某产品经过三个连续生产工序生产完工,单位产品工时定额为10小时,其中第一、二、三工序分别为3.2小时、4.8小时、2小时,则第三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 C )。
A. 10%B. 20%C. 90%D. 100%4、27.约当产量比例法的适用条件是( A )。
A.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B. 各月末在产品商量变化较大C. 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和工资等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大D. 以上三项条件同时具备5、6.下列各项目中,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有()A. 外购材料B. 外购燃料和动力C. 工资D. 停工损失6、43.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适用于( D )。
A. 可按一定标准分类的产品B. 品种规格繁多的产品C. 大量大批生产的产品D. 品种规格繁多,但可以按照产品结构、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产品7、11.计入产品成本的间接计入费用,应()A. 任意计入各种产品成本B. 计入某一种产品成本C. 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D. 计入完工产品成本8、36.一般来说,小型水泥厂应采用的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是( A )。
A. 品种法B. 分批法C. 分步法D. 分类法9、21.原材料在各工序开工时一次投入,分配材料费时所采用的在产品完工率,是指在产品()与完工产品材料消耗定额的比率。
A. 所在工序材料消耗定额的50%B. 所在工序材料消耗定额C. 上道工序之累计材料消耗定额和所在工序材料消耗定额之半的合计数D. 所在工序之累计材料消耗定额10、31.生产组织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
成本会计第五章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1.决定成本计算方法的因素是生产工艺特点和()。
[单选题] *A.成本计算实体B.成本计算时期C.生产组织管理方式(正确答案)D.成本计算方法答案解析:决定成本计算方法的因素是生产工艺特点和生产组织管理方式。
2.下列选项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是()。
[单选题] *A.分类法B.定额成本法C.分批法(正确答案)D.标准成本法答案解析:成本计算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3.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
[单选题] *A.定额法B.分类法C.品种法(正确答案)D.分批法答案解析: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品种法。
我们可以如此记忆:大大单——品;单小单——批;大大多——步。
4.能够配合和加强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定额管理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
[单选题] *A.分批法B.分步法C.定额法(正确答案)D.分类法答案解析:定额成本法是将定额管理与成本计算相结合的成本计算方法。
5.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适用于()。
[单选题] *A.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正确答案)B.小批生产C.单件生产D.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答案解析:我们可以如此记忆:大大单——品;单小单——批;大大多——步。
6.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属于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
[单选题] *A.品种法B.分批法C.分类法(正确答案)D.分步法答案解析:成本计算辅助方法有定额成本法和分类法。
7.产品成本计算分批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
[单选题] *A.产品的品种B.产品的类型C.产品的生产步骤D.产品的批次(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分批法的核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
8.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适用于()。
[单选题] *A.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正确答案)B.小批生产C.单件生产D.品种虽多,但可以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或车间答案解析:我们可以如此记忆:大大单——品;单小单——批;大大多——步。
第一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 本钱会计的对象:指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本钱和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简称本钱费用。
2. 本钱核算: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本钱、费用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应的帐务处理。
3. 生产费用: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消耗。
4. 产品本钱: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
5. 经营管理费用:企业除了生产经营业务本钱以外发生的商品流通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二、判断题1、从理论上讲,商品价值中的补偿局部,就是商品的理论本钱。
〔 √ 〕2、本钱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 〕3、本钱的经济实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资金的总和。
〔√ 〕4、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本钱的开支范围应以本钱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 . √ 〕5、本钱会计的对象,概括地讲,就是产品生产本钱的形成过程。
〔.× 〕6、提供有关预测未来经济活动的本钱信息资料,是本钱会计监督职能的一种开展。
〔 ×〕7、以已经发生的各项费用为依据,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的、可以验证的本钱信息资料,是本钱会计反映职能的根本方面。
〔 √ 〕8、本钱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是通过对实际本钱信息资料进行检查和分析,来评价、考核有关经济活动。
〔 ×〕9、本钱会计的监督,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
〔 √ 〕 10、本钱预测和方案是本钱会计的最根本的任务。
〔 × 〕第二章练习题一、练习材料按定额比例分配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耗用原材料费用共计62 400元。
本月投产甲产品220件,乙产品100元。
要求:采用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计算材料费用分配率、分配实际原材料费用〕。
原材料定额费用:甲产品:220×120=26 400〔元〕 乙产品:256×100=25 600〔元〕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1256002640062400=+甲产品分配原材料费用:26 400×1.2=31 680(元) 乙产品分配原材料费用:25 600×1.2=30 720(元) 二、练习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
第五章制造费用的核算第一部分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制造费用是()。
A.间接生产费用B.间接计入费用C.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D.应计入产品成本,未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答案:A2.为了提高制造费用分配结果的合理性,可将与机器设备使用有关的费用按()分配,与管理、组织生产发生的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A.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B.机器工时比例C. 生产工人定额工时比例D.年度计划分配率答案:B3.季节性生产车间,其制造费用的分配宜采用()。
A.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B.生产工人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法C.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答案:A4.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适用于()。
A.季节性生产的车间B.工时定额较准确的车间C.各种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相差不多的车间D.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答案:C5.制造费用分配后,如果“制造费用”科目有借方余额,则表示()。
B.应付未付的费用C.预提费用D.长期待摊费用答案:A6.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时,如果“制造费用”科目年末有借方余额,应按余额()。
A.用红字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B.用蓝字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C.用红字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D.结转下年度答案:B7.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制造费用的费用项目应按()设立相应的费用项目。
A .相同性质的费用B.是否直接用于产品生产C.是否间接用于产品生产D.是否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答案:A8.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车间、部门()。
A.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B.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C.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D.生产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答案:A9.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适用于()的车间部门。
A.机械化程度较高B.机械化程度很低C.产品生产机械化程度相差悬殊D.任何生产机械化程度10.分厂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应计入()科目。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一、、核算与计算题(一)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原材料费用10500元。
单位产品呀消耗定额:甲产品15公斤,乙产品12公斤。
产量:甲产品100件,乙产品50件。
[要求]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产品实际耗用原材料费用。
(二)低值易耗五五摊销法。
[资料]某企业低值易耗品采用五五摊销法。
本月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管理用一批,计划成本12000元,本月低值易耗品成本差异2%:本月报废另一批管理用具,计划成本8000元,回收残料计价400元,已验收入库。
[要求]编制领用,摊销,报废和调整成本差异等的会计分录。
(三)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工资费用。
[资料]根据本月份工资结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的记时工资共计48160元,管理人员工资1840元。
甲产品完工10000件,乙产品3小时。
[要求]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乙产品生产工人工资,编制工资分配的会计分录。
(五)辅助生产费用发生的核算。
[资料] 某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低值易耗品专用工具一批,为了简化核算,不单独核算辅助生产制造费用。
本月发生费用如下:1.生产专用工具领用原材料6 800元,车间一般性耗料600元。
2.生产工人工资6 400元,其他人员工资1 000元。
3.按工资总额14%的比例提取应付福利费。
4.燃料和动力费用2 800元,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5.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2 200元。
6.以银行存款支付修理费、水费、邮电费、办公费、劳动保护费等,共计1 600元。
7.专用工具完工,结转实际成本。
[要求] 编制会计分录(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直接分配法。
[资料] 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
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 510元,提供修理劳务量2 6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4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 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2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
《成本会计》练习目录第1章总论第2章产品成本核算要求与一般程序第3章要素费用的核算第4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第5章第五章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第1章总论一、填空题:1.产品成本是企业生产过程已经耗费的、用货币表现的_____与相当于工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这种成本,称之为____。
2、只与会计期间相关的______、____、____等发生的费用则不作为成本,而作为__费用,从本期收益中直接扣除。
3、成本即为达成特定目的所必须付出或已经付出的代价,“代价”是指凡是能被人所利用的物质,如____、____、____和____等的总合。
4、现代成本会计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成本会计不仅有____、____还具有____和____的职能。
5、现代成本会计是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的直接结合,它是运用专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以__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进行__、__、__、__、__、__和__的一系列价值管理活动。
6、会计学可以分为____、____两大分支。
7、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的对象包括两个方面:一_______二________。
8、商品流通企业的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一_______二________。
9、成本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____是成本会计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11、成本会计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_____,不断降低_____,提高____。
12、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______与________两种13、与成本会计相关的会计法规和制度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制度包括成本会计岗位责任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本费用的开支规定和审批权限制度;责任会计制度;成本报表制度;内部价格和结算制度等。
【国开】《成本会计》形考1-15章节练习题库第1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1.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
A. 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总和B. 生产费用之和C. 料、工、费及经营管理费用总和D. 经营管理费用总和正确的答案是:生产费用之和题目2&2.成本会计的对象是( )。
A. 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B. 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C. 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D. 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正确的答案是: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题目3&3.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 )。
A. 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B. 成本会计的组织机构C. 生产经营的特点D. 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正确的答案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题目4&4.中小型企业为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作用、提高成本会计工作的效率,一般采用工作方式是()。
A. 车间工作方式B. 统一工作方式C. 集中工作方式D. 分散工作方式正确的答案是:集中工作方式(二)多项选择题题目5& 1.成本会计的职能包括( ABCDE )。
A. 成本核算、分析B. 成本考核C. 成本控制D. 成本预测、决策E. 成本计划题目6&2.一般来说,企业应据本单位( )等具体情况与条件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
(ABCE)A. 企业机构的设置B. 成本管理的要求C. 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D. 成本计算方法E. 生产规模的大小题目7&3.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 BE )。
A. 企业利润的实现及分配B. 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C. 营业收入的实现D. 盈余公积的提取E. 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过程题目8&4.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有(AE )。
A. 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B. 集中工作方式C. 分散工作方式D. 统一工作方式E. 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三)判断题题目9&1、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题目:1.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 )。
选项A:基本生产车间规模较小的企业
选项B:制造费用数额较大的企业
选项C:制造费用数额较小的企业
选项D:季节性生产企业
答案:季节性生产企业
题目:2.能够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负担的费用水平联系起来,使分配结果比较合理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是()。
选项A: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选项B: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选项C: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选项D: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答案: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题目:3.下列方法中,可能使“制造费用”账户有月末余额的是( )。
选项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选项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选项C: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选项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答案: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题目:4.基本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应记入( )账户的借方。
选项A:“基本生产成本”
选项B:“管理费用”
选项C:“制造费用
选项D:“累计折旧”
答案:“制造费用
题目:5.下列不属于制造费用的是( )。
选项A:车间机物料消耗
选项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
选项C:劳动保护费
选项D:季节性停工损失
答案: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
题目:6.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适用于( )。
选项A:机械化程度大致相同的各种产品
选项B:制造费用较多的车间
选项C:季节性生产的车间
选项D: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
答案: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产品的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是( )A.C+V B.C+V+M C.V+M D.C+M2.狭义的成本会计通常是指( )A.成本预测B.成本核算C.成本决策D.成本分析3.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 )A.制造成本 B.理论成本 C.定额成本D.重置成本二、判断题1.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全部构成产品的成本。
( )2.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核心职能。
( )3.为了加强管理与考核,各个企业的成本核算制度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
( )三、思考题1.简要说明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联系与区别。
2.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有哪些?第二章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一、单向选择题1、下列支出,不计入产品成本的有()。
A、产品生产用材料B、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C、劳资部门的人员工资D、车间生产设备的折旧费2、应由本期负担尚未支付的费用,应当作为()计入本期有关费用和成本。
A、制造费用B、待摊费用C、管理费用D、预提费用3、应由本期负担的费用如果列佐待摊费用则().A、会虚增本期利润B、会虚减本期利润C、可以简化成本计算D、可以节约成本费用4、需要在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的生产费用,是指()。
A、起初在产品成本B、本期发生的费用C、起初在产品成本加上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合计)D、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减去起初在产品成本5、经营管理费用即期间费用,在发生时应记入().A、基本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当期损益D、营业外支出二、判断题1、资本性支出应该记入本期产品成本。
()2、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 )3、正确计算期末在产品成本,是正确计算本期完工产品成本的关键。
()第三章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有( )。
A、约当产量法B、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C、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D、直接分配法2、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归集的材料费用是( )。
第五章制造费用的核算一、制造费用的内容二、制造费用的归集三、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分为当月分配法(当月分配法包括实际分配率法和计划分配率法)和累计分配法。
第一类——实际分配率法,按照分配标准不同可以分为:(一)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二)生产工资比例分配法(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四)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比例分配法(五)按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动力、工人工资及应提取的福利费之和)比例分配法(六)按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注意:每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详见教材P105-109)第二类——计划分配率法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某车间年度计划制造费用总额/某车间全部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之和某月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答案:(1)制造费用的年度计划分配率=88704/(1200×8+960×5+400×6)=5.28(2)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甲产品:100×8×5.28=4224乙产品:90×5×5.28=2376丙产品:50×6×5.28=1584合计:8184根据计算结果,做分录1:借:基本生产成本——甲4224——乙2376——丙1584贷:制造费用818411月末制造费用余额=80+8100-8184=-4,即余额为4,在贷方。
(3)12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甲产品:90×8×5.28=3801.6乙产品:100×5×5.28=2640丙产品:60×6×5.28=1900.8合计:8342.4根据计算结果,做分录2:借:基本生产成本——甲3801.6——乙2640——丙1900.8贷:制造费用8342.412月末应制造费用余额=8388-(4+8342.4)=41.6,即余额为41.6,在借方。
第一章 成本会计概述1一、名词解释1.成本2.理论成本3.现代成本会计4.作业成本法5.质量成本会计6. 战略成本管理7. 环境成本会计二、填空题1. 产品的制造成本是指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总和,包括、和。
在制造成本法下,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直接计入。
2. 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通常有 和 两种方式。
3.成本会计的环节包括、、、、、、等七个。
4.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包括、和三个方面的内容。
三、判断题(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1.( )工业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都应计入产品成本。
2.( )随着成本概念的发展、变化,成本会计的对象和成本会计本身也相应地发展、变化。
3.( )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4.( )产品生产成本是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5.( )不形成产品价值的废品损失不属于理论成本的内容。
6.( )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进程中,也应进行成本控制。
7.( )成本核算仅仅是成本控制结果的事后反映。
1本部分练习题由嘉兴学院邓朝晖老师和绍兴文理学院夏婷老师负责编写。
8.( )成本会计的各个环节是相互独立的。
9.( )现代成本会计实际上就是成本管理。
四、单项选择题1. 一般说来,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是( )。
A. 是有一定差别的B. 是相互一致的C. 不相关的D. 是相互可以替代的2.所谓理论成本,就是按照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计算的成本,它主要包括( )。
A. 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B.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C. 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 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3. 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 )。
A. 产品的制造成本B. 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C.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D. 产品生产的变动成本4.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 )。
国开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下列属于要素费用的是()。
[单选题] *A.制造费用B.直接材料C.直接人工D.折旧费(正确答案)2.用来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的账户是()。
[单选题] *A.“制造费用”B.“管理费用”C.“基本生产成本”(正确答案)D.“财务费用”3.下列项目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
[单选题] *A.外购材料B.直接材料(正确答案)C. 利息D. 折旧费4. 用来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的账户是()。
[单选题] *A.“基本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正确答案)C.“管理费用”D.“财务费用”5. 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的产品。
[单选题]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正确答案)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C.没有在产品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小6. 企业为生产产品发生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的耗费,应通过()账户核算。
[单选题] *A.“基本生产成本”(正确答案)B.“辅助生产成本”C.“管理费用”D.“制造费用”7.下列费用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单选题] *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制造费用(正确答案)D.销售费用8.某基本生产车间本月归集制造费用15000元,本月该车间生产了A、B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200件和300件。
本月该车间为生产A、B产品共耗用生产工时8000小时,其中A产品3000小时,B产品5000小时。
则该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率为()。
[单选题] *A.30B.5C.3D.1.875(正确答案)9.下列各项中,不计入“直接人工”成本项目的有()。
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 [单选题] *B.车间管理人员工资C.按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提取的福利费(正确答案)D.产品生产工人的奖金10.在产品成本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算法适用的产品是()。
[单选题] *A.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变化较大C.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大D.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变化不大(正确答案)11.基本生产车间本期应负担照明电费1800元,应记入()账户。
项目五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制造费用表的编制( )A.按年 B.按季 C.按月D.按旬答案:C2.适用与季节性生产企业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 )A.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B.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C.机器工时比例法 D.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答案:D3.下列关于年度计划分配率法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特别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B.每月各种产品中的制造费用都是该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计划额C.“制造费用”科目在年初的余额由上年末转来,属待摊或预提费用D.“制造费用”科目在2~12月份各月初的余额由上月末转来,如果是借方余额,属待摊费用,如果是贷方余额,属预提费用。
答案:C4.某车间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进行制造费用分配,年度计划分配率为5元。
6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为1000元,6月份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10000元,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为1500小时。
该车间6月份分配的制造费用为()。
A. 7500 B. 9000 C. 10000 D. 11000答案:A5.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时,如果“制造费用”科目年末有贷方余额,应按余额()A.用红字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B.用蓝字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C.用红字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D.结转下年度答案: B6.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制造费用的费用项目在设立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费用的性质是否相同B.是否直接用于产品生产C.是否间接用于产品生产D.是否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答案: B7.制造费用是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 )A.间接生产费用B.间接计入费用C.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D.应计入产品成本,未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答案: B8.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适用于( )A.季节性生产的车间B.工时定额较准确的车间C.各种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相差不多的车间D.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答案: B9.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时,如果“制造费用”科目年末有贷方余额,应按余额()A.用蓝字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B.用红字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C.结转下年度D.用红字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答案:A10.“制造费用”账户应按()设置明细账。
成本会计习题集2018年秋学期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的经济内涵是()。
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2.下列各项中可以列入产品成本的开支是()。
A.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 B.购置和建造无形资产的支出C.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D.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3.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
A.是有一定差别的 B.是完全一致的C.是完全不同的 D.是可以相互替代的4. 成本会计的首要职能是()。
A.反映的职能 B.反映和监督的职能C.监督的职能 D.计划和考核的职能5. 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和中心环节是()。
A.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B.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C.进行成本核算,提供实际成本的核算资料D.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二)简答题1. 简述成本的内涵。
2. 简述理论成本与实际工作中所应用的成本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3. 简述成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 简述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制度一般应包括的内容。
第二章产品成本核算要求和一般程序(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对于一些主要产品、主要费用应采用比较复杂、详细的方法进行分配和计算,而对于一些次要的产品、费用采用简化的方法进行合并计算和分配的原则称为()。
A.实际成本计价原则B.成本分期原则C.合法性原则D.重要性原则2.下列不得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A.车间厂房折旧费B.车间机物料消耗C.房产税、车船使用税D.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3.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该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
A.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4.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
A.营业外支出B.制造费用C.其他业务成本D.管理费用5.在下列辅助生产车间中,可以不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的是()。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第五章制造费用的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情况中,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才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
A.车间的规模很大,制造费用很多
B.车间的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
C.车间的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多
D.车间的规模很大,制造费用很少
2.季节性生产的车间分配制造费用适用的方法是( )。
A.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C.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D.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3.制造费用分配以后,“制造费用”科目月末一般应无余额,只有在采用()时,“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才可能有余额。
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C.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二)计算分析题
1.已知:企业某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甲产品实耗生产工人工时2000小时,乙产品实耗生产工人工时800小时,丙产品实耗生产工人工时1200小时,该车间本月制造费用
实际发生额为646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计算分配各种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并编制相
关会计分录。
2.已知:某工业企业只有一个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792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
划产量为甲产品1200件,乙产品960件。
单件产品的工时定额为甲产品8小时,乙产品5小时。
11月实际产品产量为:甲产品110件,乙产品100件,本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6076元。
“制造费用”科目月初余额为贷方190元。
要求:①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
②计算并结转 11 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D
3.A
(二)计算分析题
1.解:
制造费用分配率=64600/4000=16.15(元/小时)
甲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2000×16.15=32300(元)
乙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800×16.15=12920(元)
丙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1200×16.15=19380(元)
制造费用分配表
项目生产工时分配率应分配金额
甲产品2000 32300
乙产品800 12920
丙产品1200 19380
合计4000 16.15 64600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2300
——乙产品12920
——丙产品19380
贷:制造费用64600
2.解:
①计算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
甲产品定额总工时=1200×8=9600(小时)
乙产品定额总工时=960×5=4800(小时)
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79200/(9600+4800)=5.5(元/小时)
②计算并结转 11 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11 月份甲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110×8×5.5=4840(元)
11 月份乙产品应负担制造费用=100×5×5.5=2750(元)
11 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4840+2750=7590
相关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4840
——乙产品2750
贷:制造费用7590 制造费用期末余额为:贷方 1704 元。
制造费用
月初190
本期6076 本期7590
月末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