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竞赛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23.00 KB
- 文档页数:6
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烧得旺,原理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小明测量植物油密度时,按下列顺序进行了操作: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植物油,测出烧杯与植物油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植物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植物油的体积V:(1)下表是小明根据上述实验操作设计的记录数据表格,请根据图4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2)小明按上述实验操作得到的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大。
请你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误差更小的实验方案并写出计算密度的最后表达式。
4.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航天器,引起全世界瞩目。
此航天器属于()(A)载人航天飞船。
(B)无人航天飞船。
(C)空间站。
(D)人造卫星。
5.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克/厘米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性性。
下列不能用钛制作的是()(A)保险丝。
(B)医疗器械。
(C)潜艇外壳。
(D)眼镜架。
6.利用紫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生荧光,人们制成了()(A)验钞机。
(B)遥控器。
(C)微波炉。
(D)超声波诊断仪。
7.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8.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A)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七年级科学竞赛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固体?A. 氢气B. 氧气C. 水D. 铁2.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B. 蛇C. 鱼D. 猫3. 下列哪个过程是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蒸发D. 发芽4. 下列哪个器官属于呼吸系统?A. 心脏B. 肺C. 肝D. 胃5. 下列哪个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煤炭C. 太阳能D. 天然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2.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氧气。
()3. 食物中的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4.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
()5.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慢。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表面约有______的面积被水覆盖。
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3.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水和二氧化碳。
4.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5.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 简述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3.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4. 简述电流的形成条件。
5. 简述声音的传播条件。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家的电热水器功率为2000W,如果连续使用2小时,求消耗的电能。
2.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求汽车行驶的路程。
3.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0cm、5cm、2cm,求长方体的体积。
4. 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比为2:1,如果反应物A的质量为10g,求反应物B的质量。
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5cm,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水的三态变化,并说明三态变化的名称。
2.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七年级科学竞赛试卷(满分:12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 一个鸡蛋的质量,一张试卷的厚度, A.60 克 0.8 毫米 B.60 C.60克80 微米D.62. 某同学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则他的测量结果应写作(▲)A . 36.2mmB . 36.222mm 分别大约是(▲) 克0.8 微米克0.8 毫米 测量结果分别为 .36.225mm D 2分,共60分)36. 2mm 36.3mm 36. 1mm 和 36. 3mm .36.3mm 3. 意大利科学家在 300年前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 间中自由飞翔。
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 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 房间中的铃铛响了。
下列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B. 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4. 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 37.3 C,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1 C 和38.4 C,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A.37.1 C 和 38.4 CB.37.3 C 和 38.4 CC.37.1 C 和 37.4 CD.37.3C 和 37.4 C5.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 100克和20克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 4克,则物体的质量为(▲)A.124gB.122gC.118g 6.引起太阳光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D.116g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C.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转 B.地球被厚厚的大气所包围D. 地球斜着身子不停地公转 7. 如右图所示是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四个位置。
中,正确的是(▲)A .地球由A 处向B 处运动时,宁波气温将升高 B .地球位于B 处时,宁波处在春季C .地球由C 处向D 运动时,宁波白昼将变短 D .地球位于D 处时,宁波地区昼夜平分 8. 右图表示一次发生月全食时各阶段的月轮形 状,能正确反映这次月全食过程各阶段先后顺序 的是(▲)A. (1) ( 3) (4) (2) B . ( 3) (1) (2)(4)9.比例尺缩小一半,图幅大小不变,则该图表示实际长度和实际范围分别将(▲)A.扩大2倍,扩大8倍B. 缩小1/2倍,缩小1/4倍C.缩小1/4倍,缩小1/8倍D. 扩大2倍,扩大4倍D10. 把捕捉到的青蛙,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青蛙会较快地死亡,原因是(▲)A.缺少食物B. 不能进行运动C.得不到水分,体内失水D.皮肤干燥,不能进行辅助呼吸11. 人们常分别食用胡萝卜、金针菜、土豆、玉米的哪些器官? (▲)①根 ②茎 ③叶 ④花 ⑤果实A .①③①⑤B .②④①⑤C .①④②⑤D .③③②⑤12. 关于“蜻蜒点水”现象的正确解释为(▲)14•将红豆放在玻璃管中,置于仅有唯一光源的暗室,如图所 示。
七年级科学竞赛卷2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一、以下各题所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答卷纸内(共54分,每小题1.5分)。
1、科学家袁隆平获M年度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主要研究项目是(B)A、人类基因组测序B、杂交水稻C、杂交玉米D、克隆绵羊2、被子植物的花粉落在柱头上的过程叫做()A、受精B、融合C、萌发D、传粉3、请分析,在月球上,下列哪种活动是不可实现的()A、利用激光进行远程测距B、利用声波进行远程测距C、利用天平测物体质量D、利用弹簧秤测物体重力4、将一根烧红的铁棒插入冷水中,会看到一股“白气”冒出,这一现象说明水()A、跟铁发生化学反应B、发生了升华现象C、发生了液化现象D、发生了汽化和液化现象5、如用刀片将玉米粒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满一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是()A、胚芽B、胚根C、胚乳D、果皮和种皮Array 6、如右图,某同学用力F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离开桌面至一半移出的过程中,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A、不变B、减少C、增大D、无法判断7、宇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在这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A.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大B.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C.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D.测不出物体的质量8、一个鸡蛋的质量,一张试卷的厚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别大约是A. 60克 0.8毫米 340米/秒B. 60克 0.8微米 340米/秒C. 60克 80微米 340米/秒D. 6克 0.8毫米 340千米/时9、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个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如果小镜子的镜面可以选择,在生物课上使用时,效果最好的是()A.凹型镜面B.凸型镜面C.平面镜面D.乳白平面10、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七年级科学竞赛卷(四)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动物的重接近于100牛的是 CA 、一只青蛙B 、一只鸡C 、一条狗D 、一头大象2、下列我们食用的部分不属于植物营养器官的是 A A 、杨梅 B 、马铃薯 C 、甘蔗 D 、青菜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蝙蝠和鸽子都能在空中飞行,它们属于鸟类 B 、水中生活的动物都用鳃呼吸 C 、各种无脊椎动物大多单细胞,个体小,形态相似 D 、鲫鱼既是水生动物又是脊椎动物4、用绳子吊着一个物体的氢气球正竖直上升到高度H 时,系物体的绳子突然断开,则该物体从最高点落到地面时,下落的高度是 B A 、等于H B 、大于H C 、小于H D 、小于或等于H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 、红花吸收红光B 、黑纸反射黑光C 、绿叶吸收红光D 、紫外线看起来是紫色的6、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水果和原生于热带地区作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棚种植技术主要解决了作物生长中的什么限制因子? A 、温度 B 、水 C 、光照 D 、空气7、科学中经常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则图中图线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A 、甲丙B 、甲丁C 、乙丙D 、乙丁 8、在人觉得非常安静的时候,狗却突然竖起耳朵,并且狂叫起来,这是因为A .狗没事闹着玩B .狗听见了人听不到的声音C .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小,紧张过度D .狗的听觉形成,没有脑部参与 9、以下仪器或装置中用到透镜放大原理的是A .近视眼镜B .体温计C .汽车观后镜D .平面镜 10、放在水平粗糙地面上静止的木箱受到的力有 A .重力、支持力 B 、重力、摩擦力C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D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压力甲丙乙丁11、将圆柱形细木棒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其位置如俯视图所示,从俯视图中的P 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下面四幅图中的12、在使用弹簧秤前,如果零点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点上方,则所测量力的读数比真实值A.偏大B.不变C.偏小D.不变或偏大13、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1、宇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在这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A. 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大B. 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C. 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D. 测不出物体的质量2、用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千米的世界地图上,赤道线的长度约是()A、200厘米B、100厘米C、50厘米D、20厘米3、小马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晚上看到的月亮应该是图中的()4、某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砝码不小心沾上了污物。
用此砝码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测量值和真实值比较:()A、真实值大B、真实值小C、一样大D、无法比较5、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5毫升,则此液体的真实体积将比35毫升()A.大B.小C.一样D.都有可能6、某人站立在地球上,发现他的左侧是西半球,右侧是东半球,正面是南半球,背后是北半球,则他所处的位置是()A、东经160°,0°B、西经20°,0°C、东经160°,90°D、0°,0°7、如右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B、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C、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D、A和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大点8、去年6月美国将在科罗拉多大峡谷建成观景台,它搭建在大峡谷的西侧谷壁上,呈U字形,离谷底1200米高,取名为“人行天桥”。
如果在建造过程中有一块质量跟一个鸡蛋差不多的石子从观景台掉落谷底,则这块石子的质量可能是()A.5克B.5×105毫克C.5×10-5吨D.500克9、小华在一空玻璃杯中放入一小块冰,并把它放在5℃的房间内,过一段时间后杯中仍有少量的冰没有熔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玻璃杯内水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B. 玻璃杯内水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停止熔化C. 玻璃杯内水的温度高于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D. 玻璃杯内水的温度低于0℃,剩余的冰停止熔化10、有16颗外形相同、型号一样的钢珠,其中有一颗因质量偏小而不合格。
科学竞赛试题七年级组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指:A. 光一年内传播的距离B. 一种时间单位C. 一种速度单位D. 一种能量单位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化石燃料?A. 煤炭B. 天然气C. 石油D. 太阳能4.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A. 根B. 茎C. 叶D. 花5.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的组成?A. 空气B. 土壤C. 生物群落D. 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植物的根、茎、叶属于_________组织。
7.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和_________。
8.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_________。
9.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_________。
10.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它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这称为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请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12. 请解释什么是遗传和变异。
13. 请描述水的三态变化。
14. 请解释什么是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5.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
16. 描述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五、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7. 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千克,受到的重力为19.6牛顿,请计算该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
(月球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的1/6)18. 如果一个物体在5秒内移动了10米,计算其平均速度。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9. 论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0. 论述为什么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七、综合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21. 假设你是一名环境科学家,你所在的城市正在经历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请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22. 假设你是一名农业科学家,你被要求提高作物的产量,请提出一些可能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初一科学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是:A. 细胞壁B. 细胞核C. 线粒体D. 内质网2. 以下哪个不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A. 蛋白质B. 脂肪C. 维生素D. 氧气3.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A. 从东向西B. 从西向东C. 从北向南D. 从南向北4. 以下哪个现象与光的折射无关?A. 彩虹B. 影子C. 透镜成像D. 镜面反射5. 以下哪个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A. 燃烧C. 溶解D. 混合6.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7. 以下哪个是遗传物质DNA的组成部分?A. 蛋白质B. 糖类C. 脂质D. 核苷酸8. 以下哪个是生物进化的证据?A. 化石B. 现代生物的分布C. 基因突变D. 物种灭绝9. 以下哪个是水循环中的过程?A. 蒸发B. 呼吸作用C. 光合作用D. 细胞分裂10. 以下哪个是物质的物理性质?A. 可燃性B. 毒性D. 味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植物通过_______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12. 地球的公转轨道呈_______形状,公转周期为_______天。
13.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_______。
14. 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它包含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15. 人体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
(对/错)17. 所有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对/错)18. 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对/错)19. 光合作用是植物特有的过程。
(对/错)20. 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才能生存。
(对/错)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21. 描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2. 解释为什么说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
23. 说明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初一(下)科学竞赛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8分)1.火车停站时,常见维护人员检查车轮和支承弹簧,他们不时地用锤子敲击被检查的部位,根据声音作出判断,这是( D )A.敲击时同时观察是否松动B.听声音的响度,判断部件是否正常C.听音调,判断部件是否正常D.听音色,判断部件是否正常2.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D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3.如图所示是小明从平面镜中看到与平面镜表面平行的钟面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实际时间是AA.9点3分B·11点5分C.11点45分D·2点57分4.如图所示是李彤看书时用的眼镜。
根据透过的字的情况判断,李彤戴的是A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无法判断5.烛焰放在主光轴上离凸透镜30厘米处,得到了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由此可以判断此凸透镜的焦距,应为C A.f<15厘米B·f>15厘米C.15厘米<f<30厘米D.10厘米<f<20厘米6.放在水平粗糙地面上静止的木箱受到的力有( B )A.重力、摩擦力B·重力、支持力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D。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压力7.冰球运动员在水平冰面上用杆轻轻击出冰球,冰球在冰面上滑动,最后会停下来,这是由于( C )A.冰球的惯性消失了B.冰球不再受到水平向前的作用力C.冰面还不够光滑D.冰球被击出时速度太小8.体育课上有爬绳和爬杆两种运动,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绳子和杆匀速向上爬( C )A.爬绳时受到摩擦力较大,因为绳子粗糙B.爬杆时受到摩擦力较大,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力要大些c.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D.若爬绳和爬杆时的速度不一样。
,则速度大的摩擦力大9.探究物体运动快慢的变化,可以先把物体将要通过的路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
初中科学竞赛试题七年级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哪个部位进行的?A. 根B. 茎C. 叶D. 花2.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肺C. 皮肤D. 大脑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A. 蛋白质B. 脂肪C. 维生素D. 酒精4.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小时?A. 24B. 12C. 36D. 485. 以下哪种力不是基本力?A. 重力B. 电磁力C. 强力D. 摩擦力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A. 2H2 + O2 → 2H2OB. 2H2O + O2 → 2H2O2C. 2H2O → 2H2 + O2D. 2H2O + 2O2 → 4H2O7.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的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草食动物B. 肉食动物C. 植物D. 细菌8. 以下哪种物质是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细胞结构?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B.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C. 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D. 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10.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铁生锈B. 木材燃烧C. 水蒸发D. 食物腐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吸收水分,并通过_________作用释放氧气。
12. 人体的骨骼由_________块骨头组成,其中_________是人体最长的骨头。
13. 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大因素影响。
15.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____。
16. 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这是电流的_________效应。
17. 原子由原子核和_________组成,原子核由_________和中子组成。
科学竞赛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
5分,共75分)1.是一条直线河流上的两个码头,甲在上游,乙在下游。
今有一只在静水中航速为V的轮船从甲码头开往乙码头,到达乙码头后,立即返回甲码头,一个来回经过时间为t,若甲、乙间距离为S,则有()A、t >2S/VB、t=2S/VC、t <2S/V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2.生活在洞穴里的鱼类,因终年不见阳光,造成某种器官退化现象。
这种器官最大可能是A. 味觉 B. 视觉 C. 听觉 D. 嗅觉3.若将绿藻放置于下列四处培养:(1)湖泊中(2)100米深的海洋中(3)50米深的海洋中(4)1000米深的海洋中。
绿藻在哪个地点最易死亡-----------------()A.(1)B.(2)C.(3)D.(4)4.下图表示一次发生月全食时各阶段的月轮形状,能正确反映这次月全食过程各阶段先后顺序的是A.(1)(3)(4)(2)B.(3)(1)(2)(4)C.(3)(2)(1)(4)D.(4)(2)(1)(3)5.小刚是一位NBA球迷,家住上海,想通过互联网观看一场远在纽约进行的现场直播球赛,球赛于当地时间3月21日21时开始,小刚应在什么时间上网-------------------()A.3月21日21时B.3月22日10时C.3月21日8时D.3月20日10时6.夏天,自来水管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A.夏天自来水的温度较高,从而在管壁形成水珠B.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在管壁上凝结成小水珠C.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压强差较大,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D.夏天用水量大水厂需给自来水加压,管内外压强差增大,有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7.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机遇号”、“勇气号”飞临火星上空和登陆火星,使人们对火星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
火星上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95%)还有少量氮气、氩气,大气压为6—7百帕,火星有自转和公转,火星上温度极低,为-5℃至-90℃之间,火星上已发现有液态水存在过的证据,根据以上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上不会形成风B.火星上没有氧气,所以不可能存在生命C.火星上没有惯性现象D.声音在火星大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地球大气中小8.把温度为-4℃的冰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混合后的温度仍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冰的质量增加 B.冰的质量无变化C.冰的质量减小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9.美国贝尔通讯公司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信用卡,这种信用卡只能对它们主人的声音作出反应,这种信用卡设计的主要依据是()A: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B: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C: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D: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
10.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 )A.星星在运动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C.地球在自转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11.在凸透镜主轴上的一物点P ,物距大于焦距,如果沿主轴对称切除透镜很小一部分,如图所示,再把上下半截透镜向原主轴位置合拢,则物点P成象情况与原来相比----()A.相同B.成两个象,上半截透镜A成象点上移,下半截透镜B成象点下移C.成两个象,上半截A成象点下移,下半截透镜B成象点上移D.不能成象13.汽车发动机通过变速器和后轮连接。
当汽车由静止开始向前开动时,其前轮和后轮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是()A.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B.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C.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都向后 D. 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都向前14.甲火车中某同学,看到左窗边的乙火车和右窗边的丙火车正以相反方向运动,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A.三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火车在沿相反方向运动B.甲车可能在运动C.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D.三列火车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16.无论是木锯还是钢锯,它们的锯齿都是东倒西歪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是因为-()A.这样使锯齿更锋利 B.这样使锯更耐受撞击C.锯用得太久,锯齿被撞歪D.可以使锯口加宽,减小材料对锯的摩擦力17.如图所示,斜面ACB上静止一物块G,现将A端缓慢提高不断增大∠C的度数,则从开始提高A端到物块G开始沿斜面滑动之前的过程中,斜面对物块G的作用力的变化情况是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保持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18.河中有甲、乙两条船,甲在河中某漂浮物上游S米处,乙在该漂浮物下游S米处。
若两船以相同的划行速度去打捞该漂浮物,则A.甲船先赶到B.乙船先赶到C.两船同时赶到D.无法判断谁先到19.如图所示,运动着的传送带上有一木块A在作变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比传送带小),它从a处运动到b处所用的时间为t0,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当木块A运动到ab之间某一处时,传送带突然加速运动,木块A到达b处时所用的时间为t.则A.t < t0B. t =t0C. t > t0D. 无法确定20.千年铁树开了花,说明A:铁树是可以开花的B:铁树能结出种子C:铁树开花不容易D:铁树是绿色开花植物21.某校实验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下列假设: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运动速度大小有关;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然后该实验小组同学选择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以验证提出的假设。
则他们能验证的假设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②③④D.①②③④22.同学测得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6.34厘米。
从这个数据分析,他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分米B、厘米C、毫米D、微米23.引起太阳光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B、地球被厚厚的大气所包围C、地球一刻不停地自围D、地球斜着身子不停地公转24.人的视觉形成的部位是()A、视网膜B、视神经C、眼球的折光系统D、大脑皮层25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先给某人照了一张全身象,如果再给此人照一张同样尺寸的半身象,则应该()A、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B、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增长暗箱长度C、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D、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增大暗箱长度26.辆汽车在水平的公路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热气球正位于公路的正上方并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则热气球上的人以气球为参照物,看到汽车运动的轨迹为27.住山区的小明星期天上午8:00出发,骑车去亲戚家,途经三个不同的路段:先是上坡路,然后是平直的路,最后是下坡路,于9:00到达。
若三路段的长度相同,且他在三个路段的平均行驶速度之比为1:2:3,则8:30 时他行进在哪一路段A上坡路段B.平直路段C. 下坡路段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8.若空间有一竖直放置的大凸透镜,在主光轴位置上拉一根钢丝,一个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
下列叙述中:①小演员每走一步,象也走一步;②象的脚步始终比小孩大;③象大时脚步大,象小时脚步小,即“大象”走大步,“小象”走小步;④象总朝远离小演员的方向运动,好象在逃离。
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②④正确C.只有①③④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29.在“研究凸透镜成象”实验中蜡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象,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厘米;当蜡焰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0厘米时,蜡焰所成的象A.只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象B.只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象C.只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象D.倒立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象都可能30.有一段长为18米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击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米/秒、500米/秒和340米/秒。
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秒。
)A.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二、简答题(每空2。
5分,共45分)31.如图所示是猫、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请你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动物相比较,发声频率范围最小的动物是。
(2)假如猫、蝙蝠和海豚进行一次聚会,海豚在会上作主发言,为使三者都能听到海豚的讲话,那么,海豚讲话时的发声频率范围应是Hz。
32.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编号材料长度/cm 横截面积/mm2A 铜60 0.76B 铜60 0.89C 铜60 1.02D 铜80 0.76E 铜F 铜100 0.76G 钢80 1.02H 尼龙80 1.02I 尼龙100 1.02(1)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补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你填写完整。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同学又觉得琴弦发生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她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33.如图所示是农用扬场机的示意图,谷物脱粒后,谷物、糠皮、及少量碎石沙粒的混合物在快速转动的轮W和皮带P的带动下被抛出,谷物、糠皮、碎石沙粒落地的远近不同,形成A、B、C三堆,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其分离的原因是,A、C两堆各是。
34.如图甲所示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
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可测出车离测速仪的距离和车速。
图乙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
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340m/s,根据图乙可知图甲中汽车的运动方向是。
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m。
35.如图所示,有两本完全相同的书A、B,书重均为5牛,若将两本书等分成若干份后,交叉地叠放在一起置于光滑桌面上,并将书A固定不动,用水平向右的力F把书B抽出,实验次数 1 2 3 4 --- n将书分成的份数 2 4 8 16 --- 逐页交叉力F的大小/牛 4.5 10.5 22.5 46.5 --- 190.5根据以上数据,试求:(1)若将书分成32份,力F应为多大;(2)该书纸的张数是;(3)如果我们把纸与纸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和压力N的比值叫做动摩擦因素μ,即μ=f / N ,且两本书任意两张之间的动因摩擦因数μ相等,则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