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实训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40.50 KB
- 文档页数:20
一、课程名称:焊接技术实训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焊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焊接工艺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安全意识。
三、课时安排:共8课时,每次2课时四、实训内容:第一课时:焊接基础知识与安全操作1. 焊接原理及分类- 介绍焊接的基本原理,包括熔焊、压力焊、钎焊等。
- 讲解焊接的分类,如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
2. 焊接设备与材料- 介绍焊接设备,如焊机、切割机、保护气体等。
- 讲解焊接材料,如焊条、焊丝、焊剂等。
3. 安全操作规程- 强调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
- 讲解焊接过程中的常见事故及预防措施。
第二课时:焊接操作实践1. 焊接操作步骤- 讲解焊接操作的步骤,包括焊前准备、焊接过程、焊后处理等。
- 演示焊接操作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焊接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焊接实践,由教师现场指导。
- 学生练习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方法。
第三课时:焊接质量检验与评定1.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 介绍焊接质量检验的标准和方法。
- 讲解焊缝外观检查、无损检测等检验手段。
2. 焊接质量评定- 讲解焊接质量的评定方法和标准。
- 学生对焊接实践作品进行质量评定。
第四课时: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1. 焊接工艺参数的重要性- 讲解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 分析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法。
2. 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 学生根据焊接实践作品,调整焊接工艺参数。
- 比较不同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第五课时:焊接新技术与新工艺1. 焊接新技术概述- 介绍焊接领域的新技术,如激光焊接、电子束焊接等。
- 分析新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2. 新工艺的应用- 讲解新工艺在焊接领域的应用实例。
- 学生讨论新工艺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第六课时:焊接设备维护与保养1. 焊接设备的基本结构- 介绍焊接设备的基本结构,如焊机、切割机等。
- 讲解设备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焊接实习教案范文1.教学目标:a)了解焊接实习的基本目的和意义。
b)学习焊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c)掌握常见的焊接缺陷及其检测方法。
d)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内容:a)焊接实习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b)焊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
c)焊接材料及其特点。
d)焊接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e)焊接缺陷及其检测方法。
3.教学过程:a)理论讲授:i)介绍焊接实习的基本目的和意义,包括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职业素养。
ii) 介绍焊接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包括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
iii) 介绍焊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包括电焊机、电极、气瓶等。
iv) 介绍焊接材料及其特点,包括焊丝、焊剂等。
v)介绍焊接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包括焊接位置、角度、速度等。
vi) 介绍焊接缺陷及其检测方法,包括裂纹、气孔等。
b)实践操作:i)展示正确的焊接操作步骤和技巧。
ii) 学生根据指导进行实践操作,包括焊接平板、角焊接等。
iii) 指导学生如何检测焊接缺陷,并纠正错误。
c)安全教育:i)强调焊接实习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佩戴防护眼镜、穿戴防护服等。
ii) 提醒学生做好防火措施,确保实习场所的安全。
d)团队合作:i)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ii) 设置小组实践任务,让学生一起完成焊接作业。
4.教学评估:a)实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观察和评估。
b)结合学生的实习报告和作业,评估学生对焊接实习的掌握程度。
c)针对学生的表现,提供建议和指导,以促进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5.教学资源:a)教学用的焊接设备和工具。
b)相关的焊接手册和资料。
6.教学反思:a)在理论讲授中,结合实际案例或视频,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b)在实践操作中,务必提供足够的安全保护和指导,确保学生的安全。
c)督促学生按时提交实习报告和作业,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一、课程名称:焊工实操技能培训二、课程目标:1. 使学员掌握焊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 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提高学员的焊接质量和效率。
4. 增强学员对焊接设备的了解和使用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焊接基础知识1. 焊接原理及分类2. 焊接材料及焊接设备3. 焊接接头及焊接工艺4. 焊接缺陷及预防措施第二部分:焊接实操技能1. 焊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2. 焊接操作的基本步骤3. 焊接参数的调整与控制4. 焊接质量的检验与评定第三部分:焊接安全与防护1. 焊接安全操作规程2. 焊接作业中的个人防护3. 焊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4. 焊接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四、教学时间:共8课时,其中理论课时2课时,实操课时6课时。
五、教学安排:第一课时:焊接基础知识1. 介绍焊接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讲解焊接材料及焊接设备3. 分析焊接接头及焊接工艺第二课时:焊接基础知识1. 讲解焊接缺陷及预防措施2. 进行焊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理论讲解第三课时:焊接实操技能1. 焊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实操演示2. 焊接操作的基本步骤实操演示第四课时:焊接实操技能1. 焊接参数的调整与控制实操演示2. 学员分组练习焊接操作第五课时:焊接实操技能1. 学员进行焊接参数的调整与控制实操练习2. 焊接质量的检验与评定实操演示第六课时:焊接实操技能1. 学员进行焊接质量的检验与评定实操练习2. 总结焊接实操技能要点第七课时:焊接安全与防护1. 介绍焊接安全操作规程2. 讲解焊接作业中的个人防护第八课时:焊接安全与防护1. 讲解焊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2. 焊接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实操演示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理论讲解,使学员掌握焊接基础知识。
2. 演示法:实操演示,使学员直观了解焊接操作步骤。
3. 练习法:学员分组练习,提高实操技能。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焊接缺陷及预防措施,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
七、教学评价:1. 理论考核:考察学员对焊接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焊接实训教案教学目标:1.熟悉手工电弧焊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掌握手工电弧焊的操作技巧和安全要求;3.能够进行简单的手动电弧焊接实操。
教学内容:1.手工电弧焊的原理和工艺流程;2.手工电弧焊的操作技巧;3.手工电弧焊的安全要求;4.手工电弧焊接实操。
教学过程:一、手工电弧焊的原理和工艺流程(15分钟)1.手工电弧焊的原理:利用电弧对工件表面进行加热,使工件的表面熔化,并和焊材熔化一起形成焊缝。
2.手工电弧焊的工艺流程:a.准备工作:清理工件表面、检查设备和电源等。
b.装配设备:安装电焊机、调整电焊机参数等。
c.点火:用打火枪点火,产生电弧。
d.焊接操作:根据需要进行移动焊条和焊枪。
二、手工电弧焊的操作技巧(30分钟)1.电焊机的操作:接通电源、选择电流大小、设置电焊机参数等。
2.焊条的选用: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条。
3.焊条的点火:使用打火枪将焊条点燃,产生电弧。
4.焊枪的操作:保持适当的角度、移动焊条和焊枪等。
三、手工电弧焊的安全要求(15分钟)1.穿戴防护用品:戴上焊接手套、护目镜、耳塞等。
2.防止触电:确保工作区域没有漏电,使用绝缘工具操作。
3.防止火灾:工作区域要干燥整洁,远离易燃物品。
4.防止中毒:焊接时要保持通风,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四、手工电弧焊接实操(60分钟)1.实操要求:先进行简单的直角焊接实操,再逐步进行复杂的焊接实操。
2.实操步骤:a.准备工作:清理工件表面、选择适当的焊条等。
b.点火:使用打火枪将焊条点燃,产生电弧。
c.焊接操作:根据实操要求进行焊接操作。
d.检查焊缝质量:检查焊缝的外貌和焊缝强度等。
总结与评价: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手工电弧焊的原理和工艺流程;2.对学生在实操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3.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完善手工电弧焊的技能。
注: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教案概述,具体教案的编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一、课程名称:电工焊接实训二、课程性质:专业技能实训课三、教学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四、教学目标:1. 掌握电工焊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 熟悉常用焊接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内容:1. 电工焊接基本原理2. 常用焊接设备的使用3. 焊接操作技能训练4. 焊接安全操作规程5. 焊接质量检验六、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4课时2. 实践教学:16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周:1. 理论教学:讲解电工焊接的基本原理,包括焊接过程、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等。
2. 实践教学:介绍常用焊接设备,如焊机、焊条、焊剂等,并进行焊接设备的基本操作训练。
第二周:1. 理论教学:讲解焊接操作技能,包括焊接姿势、焊接手法、焊接参数调整等。
2. 实践教学:进行焊接操作技能训练,包括平焊、立焊、横焊和仰焊等多种焊接位置的操作。
第三周:1. 理论教学:讲解焊接安全操作规程,强调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实践教学:进行焊接安全操作训练,让学生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第四周:1. 理论教学:讲解焊接质量检验的方法和标准。
2. 实践教学:进行焊接质量检验训练,让学生学会识别焊接缺陷,提高焊接质量。
八、考核方式:1. 实践操作考核:考核学生焊接操作技能和焊接质量。
2. 理论知识考核:考核学生对电工焊接基本原理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资源:1. 教材:《电工焊接技术》2. 教学设备:焊机、焊条、焊剂、防护用品等3. 教学场地:焊接实训室十、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强调焊接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焊接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本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焊接实训备课教案教案标题:焊接实训备课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焊接实训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2. 确定适合焊接实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3. 设计实施焊接实训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
4. 提供学生在焊接实训中所需的安全指导和操作规范。
教学目标:1. 了解焊接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工具、设备。
2. 掌握焊接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焊接设备、材料、焊接示范视频等。
2. 实训场地:确保实训场地安全、通风良好,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
3. 学生分组:根据实训人数,将学生分组,每组人数适中,便于团队合作和互相学习。
4. 教师准备:熟悉焊接实训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流程,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焊接实训的目标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学生在实训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第二步:理论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或板书等方式,介绍焊接的基本原理、焊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焊接材料的选择和准备工作。
结合示范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焊接实训的基本知识。
第三步:示范演示(20分钟)教师进行焊接实操示范,展示正确的焊接技巧和操作流程,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同时,强调焊接实训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第四步:学生实践(60分钟)学生按照分组情况,进行焊接实践操作。
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
第五步:总结反馈(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焊接实训的收获和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分享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焊接技能。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焊接工作现场,了解焊接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鼓励学生参加焊接技能比赛或实践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配备更先进的焊接设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方法。
一、课程名称:焊工实操课程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焊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焊接操作的安全性;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焊接效率;4. 为学生提供焊接实际操作经验,为将来从事焊接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内容:1. 焊接基本原理2. 焊接设备与工具3. 焊接材料与焊接工艺4. 焊接操作技能训练5. 焊接安全知识四、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4课时2. 实操训练:16课时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1. 焊接基本原理(2课时)2. 焊接设备与工具(2课时)第二周:1. 焊接材料与焊接工艺(2课时)2. 焊接安全知识(2课时)第三周:1. 焊接操作技能训练(8课时)第四周:1. 焊接操作技能训练(4课时)六、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讲解焊接基本原理、焊接设备与工具、焊接材料与焊接工艺、焊接安全知识等理论知识;2. 示范法:教师进行焊接操作示范,让学生观察并学习;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焊接操作训练,教师巡回指导;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焊接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课堂纪律、参与讨论等;2. 实操技能:包括焊接操作的正确性、熟练程度、焊接质量等;3. 安全意识:包括遵守焊接操作规程、注意安全防护等。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焊工实操教程》;2. 教学设备:焊接设备、焊接材料、安全防护用品等;3. 教学场地:焊接实训室。
九、教学过程:1. 理论教学阶段:讲解焊接基本原理、焊接设备与工具、焊接材料与焊接工艺、焊接安全知识等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焊接的基本知识。
2. 实操训练阶段:教师进行焊接操作示范,学生分组进行焊接操作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提高学生的焊接技能。
3. 案例分析阶段: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焊接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总结评价阶段: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实操技能、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为学生提供改进方向。
焊接技能训练初级工技能第一章焊接基础知识第一节焊接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焊接的定义、分类及优缺点。
2.了解国内外焊接技术发展与应用概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重点1.焊接的定义、分类及优缺点。
2.了解国内外焊接技术发展与应用概况。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金属连接的方式在金属结构和机器的制造中,经常需要用一定的连接方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按一定形式和位置连接起来。
金属连接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拆卸连接,即不必毁坏零件(连接件、被连接件)就可以拆卸,如螺栓连接、键和销连接等。
另一类是永久性连接,也称不可拆卸连接,其拆卸只有在毁坏零件后才能实现,如铆接、焊接和粘接等。
2.焊接的定义焊接就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结合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
3.焊接分类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不同,可以把焊接方法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类。
熔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将焊件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
目前熔焊应用最广,常见的气焊、电弧焊、电渣焊、气体保护电弧焊等属于熔焊。
压焊是在焊接过程中,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加热或不加热),以完成焊接的方法。
如电阻焊、摩擦焊、气压焊、冷压焊、爆炸焊等属于压焊。
钎焊是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钎料作填充材料,焊接时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焊件的方法。
常见的钎焊方法有烙铁钎焊、火焰钎焊等。
4.焊接的特点焊接与铆接、铸造相比,可以节省大量金属材料,减轻结构的重量,成本较低;简化加工与装配工序,工序较简单,生产周期较短,劳动生产率高;焊接接头不仅强度高,而且其他性能(如耐热性能、耐腐蚀性能、密封性能)都能与焊件材料相匹配,焊接质量高;劳动强度低,劳动条件好等优点。
焊接的主要缺点是产生焊接应力与变形,焊接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缺陷,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等。
一、课程名称:焊接实训二、课时安排:共XX课时三、教学目标:1. 理解焊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手工电弧焊的操作技巧和安全要求。
3. 能够进行简单的手动电弧焊接实操。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1. 焊接基本原理2. 手工电弧焊的设备、工具和材料3. 手工电弧焊的操作步骤和技巧4. 焊接安全知识及事故预防5. 焊接质量检验与评定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焊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
2. 引导学生了解焊接实训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讲解与演示1. 讲解焊接基本原理,包括焊接过程、焊接热力学和焊接冶金等。
2. 演示手工电弧焊的设备、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3. 演示手工电弧焊的操作步骤和技巧,包括焊条的选择、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等。
4. 讲解焊接安全知识及事故预防,强调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三)学生实操1. 学生分组进行实操训练,每组由一名教师负责指导。
2. 学生按照讲解和演示的内容,进行手工电弧焊接实操。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焊接质量检验与评定1. 学生完成焊接实操后,进行焊接质量检验。
2. 教师对学生的焊接质量进行评定,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教师总结实训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3. 学生提出自己在实训过程中的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实操技能,包括焊接质量、焊接速度和操作规范性等。
2. 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3. 评价学生对焊接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焊接实训教材2. 焊接设备、工具和材料3. 实训场地4. 焊接质量检验标准八、课后作业:1. 撰写焊接实训报告,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针对实训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九、备注:1.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课时和教学内容。
一、课程名称:焊工实操技能培训二、课时安排:共8课时,每次2课时三、教学目标:1. 使学员掌握焊接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2. 熟悉焊接设备、工具和材料的使用;3. 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4. 提高学员的焊接质量和效率。
四、教学内容:1. 焊接基本操作方法2. 焊接设备、工具和材料的使用3. 焊接安全操作规程4. 焊接质量检验与控制5. 焊接操作技能训练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焊接工艺及焊接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焊接基本操作方法、焊接设备、工具和材料的使用。
3. 实操演示:教师现场演示焊接操作过程,让学员了解焊接操作的步骤和技巧。
4. 学员练习: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焊接操作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1. 理论讲解:讲解焊接安全操作规程、焊接质量检验与控制。
2. 实操演示:教师现场演示焊接安全操作和焊接质量检验过程。
3. 学员练习: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焊接安全操作和焊接质量检验练习。
4. 交流讨论:学员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第三课时:1. 理论讲解:讲解焊接操作技能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2. 实操演示:教师现场演示焊接操作技能训练过程。
3. 学员练习: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焊接操作技能训练。
4. 交流讨论:学员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第四课时:1. 理论讲解:讲解焊接设备、工具和材料的使用。
2. 实操演示:教师现场演示焊接设备、工具和材料的使用。
3. 学员练习: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焊接设备、工具和材料的使用练习。
4. 交流讨论:学员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第五课时:1. 理论讲解:讲解焊接安全操作规程。
2. 实操演示:教师现场演示焊接安全操作过程。
3. 学员练习: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焊接安全操作练习。
4. 交流讨论:学员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第六课时:1. 理论讲解:讲解焊接质量检验与控制。
手工实践焊接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焊接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了解焊接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手工焊接操作,掌握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焊接的基本原理、焊接技术要点、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焊接技术的实际操作,理解焊接过程中的温度、电流等参数的调节和控制。
三、教学内容。
1. 焊接的基本原理。
(1)焊接的定义和分类。
(2)焊接的材料和设备。
(3)焊接的原理和过程。
2. 焊接技术要点。
(1)焊接前的准备工作。
(2)焊接过程中的操作要点。
(3)焊接后的处理工作。
3. 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电焊机的使用安全。
(2)焊接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3)焊接后的设备清理和维护。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教师讲解、示范操作、学生模仿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2.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焊接实践任务。
3. 实地考察和实习,组织学生参观焊接工厂或企业,进行实地操作练习和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
1. 开展焊接理论知识的讲解,包括焊接的定义、分类、原理和过程等内容。
2. 进行焊接设备和材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焊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3. 组织学生进行焊接实践操作,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掌握焊接技术要点。
4. 对学生进行焊接安全知识的培训,让学生了解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
5. 组织学生进行焊接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焊接技术水平。
六、教学评价。
1. 考试评价,通过笔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学生对焊接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2. 实践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表现和成果展示,评价学生的焊接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焊接的基本原理、常用焊接方法及焊接设备;(2)了解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3)熟悉焊接接头形式、坡口作用种类及不同空间位置的焊接特点;(4)掌握焊接安全操作规程及焊接质量检验方法。
2. 技能目标:(1)学会使用焊接设备,掌握焊接操作技能;(2)能够根据焊接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3)能够进行焊接接头形式、坡口选择及焊接操作;(4)能够进行焊接质量检验,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 素质目标:(1)培养严谨、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2)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3)增强安全意识,遵守焊接安全操作规程。
二、教学内容1. 焊接基本原理及常用焊接方法;2. 焊接设备的使用及操作;3. 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4. 焊接接头形式、坡口选择及焊接操作;5. 焊接质量检验及问题处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实际案例引入焊接的重要性;(2)介绍焊接实训的目的和意义。
2. 理论教学(1)讲解焊接基本原理及常用焊接方法;(2)介绍焊接设备的使用及操作;(3)讲解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4)讲解焊接接头形式、坡口选择及焊接操作。
3. 实践教学(1)分组进行焊接实操,教师巡回指导;(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进行焊接;(3)学生进行焊接接头形式、坡口选择及焊接操作;(4)教师对学生的焊接过程进行点评,指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次实训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学生总结自己在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3)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实训总结报告;2. 评价内容: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操作水平、团队合作能力、安全意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焊接工艺、焊接设备使用及操作;2. 实训设备:焊接设备、焊接材料、安全防护用品;3. 教学课件:焊接基本原理、常用焊接方法、焊接设备使用及操作等。
焊接技能训练教案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焊接技能和操作方法,并且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焊接作业。
二、教学内容1.焊接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焊接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3.手工电弧焊的操作方法4.气焊的操作方法5.焊接工艺流程和常见焊接缺陷的分析与处理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与实践相结合2.示范教学与学生实际操作结合3.个人独立操作与小组协作操作相结合4.学生自主学习与师生互动相结合四、教学过程第一节:焊接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理论授课)1.介绍焊接的定义和作用2.介绍焊接的分类和常用的焊接方法3.进一步介绍手工电弧焊和气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第二节:焊接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理论授课)1.介绍焊接技术规范的重要性和作用2.详细讲解焊接操作过程中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措施第三节:手工电弧焊的操作方法(示范教学)1.示范如何正确佩戴焊接防护用具2.示范如何准备工作焊接材料和工具3.示范如何正确连接焊机和电源4.示范如何进行焊接操作,包括焊接姿势、电弧点火、焊接速度控制等第四节:气焊的操作方法(示范教学)1.示范如何正确佩戴气焊防护用具2.示范如何准备工作焊接材料和工具3.示范如何正确连接气焊设备和燃气源4.示范如何进行气焊操作,包括气焊枪的使用、燃气流量控制等第五节:焊接工艺流程和常见焊接缺陷的分析与处理(理论授课)1.介绍焊接工艺流程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2.详细讲解常见的焊接缺陷,如焊缝气孔、夹渣等,并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第六节:学生实际操作(个人独立操作与小组协作)1.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其中一种焊接方法进行个人独立操作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协作操作,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焊接方法进行操作3.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操作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五、教学评估通过课程结束后的学生实际操作表现和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来评估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教师所需准备的教学PPT和教材2.学生所需的焊接设备和材料3.学生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实验室设施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自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动手能力。
一、课程名称:焊接实训二、课程性质:实践性教学课程三、授课对象:机电工程系相关专业学生四、课时安排: 4课时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手工电弧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 了解常用焊接方法、金属材料的焊接特性及焊接设备的使用。
- 熟悉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质量的影响。
2. 技能目标:- 学会焊接接头的准备和焊接操作。
- 掌握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六、教学内容1. 手工电弧焊基本原理- 焊接的定义和分类- 焊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焊接设备的基本组成2. 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电流、电压、电弧长度、焊接速度等参数对焊缝质量的影响 - 焊接工艺参数的选取原则3. 焊接操作技能- 焊接接头的准备- 焊接操作步骤- 焊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 安全操作规程- 焊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焊接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焊接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焊接基本原理、工艺参数及操作技能。
2. 演示法:由教师现场演示焊接操作,使学生直观了解焊接过程。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焊接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焊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手工电弧焊的基本原理、焊接工艺参数及操作技能。
3.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焊接操作,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焊接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对本次实训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出勤、参与度、遵守纪律等方面。
2. 实践操作:学生焊接操作技能、焊接质量等方面。
3. 安全意识:学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意识等方面。
十、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焊接设备3. 实训指导书十一、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对焊接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及安全意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焊接实训教案1—5一、实训目的本实训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焊接技能,使其能够熟练掌握焊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二、实训内容1. 焊接工艺基础知识的讲解1.1 焊接的定义和分类1.2 焊接的原理和作用1.3 焊接工艺的选择和应用1.4 焊接材料的选择和性能要求2. 焊接设备和工具的介绍2.1 焊接机的种类和工作原理2.2 焊接电源的选择和使用2.3 焊接电极和焊丝的种类和特点2.4 焊接辅助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焊接安全操作规范3.1 焊接作业区域的安全要求3.2 焊接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3.3 焊接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4. 焊接实操技能训练4.1 焊接电弧的点燃和调节4.2 焊接电弧的稳定和焊缝的形成4.3 焊接电弧的熄灭和焊缝的修整4.4 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和控制5. 焊接质量检查和评估5.1 焊接质量的判定标准和要求5.2 焊接缺陷的识别和处理方法5.3 焊接质量评估的方法和步骤三、实训流程1. 理论讲解阶段在实训开始前,首先对焊接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包括焊接的定义、原理、分类、工艺选择和材料要求等,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 设备和工具介绍阶段在学生掌握焊接基础知识后,介绍焊接设备和工具的种类、工作原理、选择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对焊接设备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安全操作规范阶段强调焊接作业区域的安全要求,教授焊接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以及焊接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方法,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安全操作。
4. 实操技能训练阶段学生进行焊接实操技能训练,包括焊接电弧的点燃和调节、焊接电弧的稳定和焊缝的形成、焊接电弧的熄灭和焊缝的修整,以及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和控制。
5. 质量检查和评估阶段对学生焊接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教授焊接质量的判定标准和要求,以及焊接缺陷的识别和处理方法,匡助学生提高焊接质量。
四、实训设备和材料1. 焊接设备:- 焊接机:电弧焊机、气体保护焊机等- 焊接电源:直流电源、交流电源等- 焊接辅助工具:焊接钳、电焊面罩、焊接手套等2. 焊接材料:- 焊接电极:草酸钙型、钠钾型、铁粉型等- 焊接焊丝:铜焊丝、铝焊丝、不锈钢焊丝等- 焊接工件:金属板、管材等五、实训评估方法1. 实操技能评估:学生完成焊接实操任务,评估焊接质量、操作规范和效率。
焊接实习教案一、实习教学目标及要求1.了解焊接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2.掌握常见焊接工艺的操作技巧;3.培养学生的焊接实操能力和安全意识;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习教学内容及方法1.实习教学内容(1)焊接基础知识:焊接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2)焊接设备与材料:电弧焊机、割炬、焊接电源、焊条材料等;(3)焊接工艺: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焊接接头等;(4)焊接技术要点: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的选择和调节;(5)焊接安全事项:焊接过程中的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2.实习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PPT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焊接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2)实操演练:提供实际的焊接设备和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熟悉焊接工艺和操作技巧;(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团队合作: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实操演练,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实习教学计划1.第一阶段:理论讲解与示范操作(2周)(1)学习焊接基础知识,并掌握焊接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方法;(2)观摩示范操作,了解焊接工艺和技巧的运用;(3)学生通过模拟练习,熟悉焊接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2.第二阶段:实操演练与案例分析(3周)(1)学生进行实际焊接操作,熟练掌握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常用焊接工艺;(2)分析实际案例,解决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加强焊接安全意识,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理方法。
3.第三阶段:综合实训与评估(2周)(1)组织学生参与综合实训,模拟真实焊接场景,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2)评估学生的焊接实操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给予个人和团队表现的积极反馈;(3)总结实习教学经验,提出改进建议,完善实习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实习教学评估1.实习成绩评定:(1)实际操作表现(50%):包括操作技巧熟练程度、焊接质量和安全操作规范等方面的评估;(2)团队合作表现(30%):包括与他人合作的配合程度、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估;(3)理论知识掌握(20%):包括对焊接基本原理和常用设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评估。
焊接实训教案工程训练中心2009年12月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二、手工电弧焊的实质及其操作方法手工电弧焊是利用电弧产生的热量来熔化母材和焊条的一种手工操作的焊接方法。
适用于厚度在2mm以上多种金属材料和各种形状结构的焊接。
1、手工电弧焊焊接设备手弧焊机按其供给的焊接电流种类不同分为交流弧焊机和直流弧焊机两类。
交流弧焊机又称为弧焊变压器,弧焊变压器是一种具有下降外特性的降压变压器,有分体式弧焊机、同体式弧焊机、动铁漏磁式弧焊机、动圈式弧焊机和抽头式弧焊机等类型。
直流弧焊机分为直流弧焊发电机和弧焊整流器。
我国焊机型号是按统一规定编制的,焊机型号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及阿拉伯数字组成,其编排次序如下:如:BX1—500,B表示弧焊变压器,X表示下降外特性,1表示动铁心式,500表示额定焊接电流为500安培。
手弧焊机的主要技术参数通常表明在焊机的铭牌上,主要有初级电压、空载电压、工作电压、输入容量、电流调节范围和负载持续率等。
直流弧焊机输出端有正、负极之分,焊接时电弧两端极性不变。
弧焊机正、负两极与焊条、焊件有两种不同的接线法:将焊件接到弧焊机正极,焊条接至负极,这种接法称正接;反之,将焊件接到负极,焊条接至正极,称为反接。
焊接厚板时,一般采用直流正接,这是因为电弧正极的温度和热量比负极高,采用正接能获得较大的熔深。
焊接薄板时,为了防止烧穿,常采用反接。
但如果使用碱性焊条,均采用直流反接。
2、手工电弧焊的工艺特点手工电弧焊具有许多优点,其工艺灵活、适应性强,适用于碳钢、低合金钢、耐热钢、低温钢和不锈钢等各种材料的平、立、横、仰各种位置以及不同厚度、不同结构形状的焊接。
与气焊和埋弧焊相比,金相组织细小,热影响区小,焊接接头性能好。
易于通过工艺调整来控制变形和改善应力,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但手工电弧焊对焊工要求高,焊工的操作技术和经验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好坏。
在焊接作业中,需要承受高温烘烤,及毒、烟、尘和金属蒸气的危害,劳动条件差,生产效率低。
3、手工电弧焊的焊接过程焊接前,将焊钳和焊件分别连接弧焊机输出端的两极,并用焊钳夹持焊条。
焊接时,首先在焊件和焊条之间引出电弧,电弧同时将焊件和焊条熔化,形成金属熔池。
随着电弧沿焊接方向前移,熔化金属迅速冷却凝固形成焊缝,使两焊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4、对接平焊焊接基本操作技术1)备料:厚3-4mm低碳钢钢板两块,校直钢板,保证接口处平整。
2)清理:在焊件连接处20mm范围内,清除铁锈、油污、水分等。
3)组对:将两块钢板水平对齐放置,间隙为1-2mm。
4)练习引弧:就是使焊条和焊件之间产生稳定的电弧。
引弧时,首先将焊条末端与焊件表面接触形成短路,然后迅速将焊条向上提起2-4mm的距离,电弧即引燃。
引弧方法有敲击法(如图1)和摩擦法(如图2)两种。
图1 敲击法图2 摩擦法1引弧前位置2引弧后位置5)点焊:主要目的是定位,固定两块钢板的相对位置,焊后清渣。
若焊件较长,可每隔一定距离焊接一定长度的焊缝。
6)焊接:就是在平焊位置上堆焊焊缝。
操作关键是掌握好焊条角度(如图3所示)和运条基本动作(如图4所示)。
保持合适的电弧长度(即向下送进焊条速度合适)和均匀的焊接速度。
图3 焊条角度图4 运条基本动作1向下送进2沿焊接方向移动3横向移动4焊条5工件在焊接操作中,应注意保持电弧的长度,电弧的长度大约等于焊条的直径;同时焊条与焊缝平面两侧的夹角应保持相等;焊条的送进速度要均匀。
运条方法有几种(如图5所示),焊薄板时,焊条可作直线移动;焊厚板时,焊条在作直线移动的同时,还要有横向移动,以保证得到一定的熔宽和熔深。
a b图5 运条方法a 锯齿形运条法b圈形运条法7)焊后清理:清除渣壳及飞溅。
8)检查焊缝质量:检查焊缝外形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焊接缺陷。
三、电焊条的组成及作用手弧焊时所用的涂敷药皮的熔化电极就是电焊条,由焊芯及药皮两部分组成。
如图6所示。
图6 焊条结构1药皮 2焊芯 3焊条夹持部分1、焊芯焊芯是焊条内的金属丝,它具有一定的直径和长度。
焊接时焊芯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电极传导电流,产生电弧;二是熔化后作为填充金属,与熔化的母材一起组成焊缝金属。
焊条的直径和长度就是以焊芯的直径和长度来表示的,常用的焊条直径有φ2、φ2.5、φ3.2、φ4、φ5等几种。
如果焊芯外面没有涂敷药皮,则称之为焊丝。
焊芯和焊丝牌号用“H”,即“焊”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其后的牌号表示方法与钢号表示方法相同,按国家标准规定的“焊接用钢丝”有44种,可分为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不锈钢三大类。
2、药皮药皮是压涂在焊芯表面上的涂料层,由矿石粉、铁合金粉、粘结剂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药皮的主要作用是:使电弧容易引燃,保持电弧燃烧的稳定性;使熔滴向熔池顺利过渡,减少飞溅和热量损失,改善焊接工艺性,提高生产率;药皮内“造气剂”、“造渣剂”可与熔池金属互相发生作用,产生大量气体与熔渣,隔离空气,对液态金属起“渣气”联合保护作用;另外,药皮内加入一定量合金元素,通过冶金反应去除有害杂质(O、H、N、S、P 等),同时添加有益的合金元素,使焊缝达到要求的力学性能。
四、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1、焊条种类和牌号的选择:主要依据母材的性能、接头的刚性和工作条件选择焊条,焊接一般碳钢和低合金钢主要是按等强原则选择焊条的强度级别,对一般结构选用酸性焊条,重要结构选用碱性焊条。
2、焊接电源种类和极性的选择:手弧焊时采用的电源有交流和直流两大类,根据焊条的性质进行选择。
通常,酸性焊条可同时采用交、直流两种电源,一般优先选用交流弧焊机,采用直流电源时,通常采用正接(如图7所示)。
碱性焊条由于电弧稳定性差,所以必须使用直流弧焊机,常采用反接(如图8所示)。
对药皮中含有较多稳弧剂的焊条,可使用交流弧焊机,但电源的空载电压应较高些。
图7 正接法图8 反接法3、焊条直径:根据焊件的厚度进行选择。
厚度越大,焊条直径应越粗。
另外,还要综合考虑接头形式、焊缝空间位置等。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教师姓名实训项目名称焊接实训2时间50分钟地点焊接实训车间讲授内容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焊接工艺基础知识;2、了解焊接检验方法;3、熟练操作手工电弧焊。
教学重点:焊接工艺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难点:焊缝质量的保证教学内容:一、焊接工艺基础1、焊接接头焊接时,被焊的工件材料称为母材(或基本金属),焊条、焊丝、焊剂和钎料称为焊接材料(或填充金属)。
熔焊过程中,母材局部熔化与熔化的填充金属形成液态熔池,熔池金属冷却凝固后为焊缝。
焊缝两侧某些区域母材金属由于受到焊接时加热和冷却的影响,会发生组织转变,导致力学性能发生变化,这部分区域称为热影响区。
热影响区与焊缝的交接处称为熔合区。
焊缝、熔合区、热影响区统称为焊接接头。
如图1所示。
图1 焊接接头1热影响区 2焊缝金属 3熔合线 4母材一个焊接结构是由若干个焊接接头组成。
对接接头、T形接头、搭接接头、角接接头是应用最广的四种接头。
2、焊接位置1)平焊平焊是在水平面上任何方向进行焊接的一种操作方法。
由于焊缝处在水平位置,熔滴主要靠自重过渡,操作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可以选用较大直径焊条和较大焊接电流,生产率高,因此在生产中应用较普遍。
如果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和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根部焊瘤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且卧放的乙炔瓶直立使用时,必须静置20min后方可使用。
3)减压器:是将高压气体降为低压气体的调节装置,使输送给焊炬的气体压力稳定不变,以保证火焰能够稳定燃烧。
对不同性质的气体,必须选用符合各自要求的专用减压器,各种气体专用的减压器,禁止换用或替用。
减压器在专用气瓶上应安装牢固。
4)回火保险器:正常气焊时,火焰在焊炬的焊嘴外面燃烧,但当气体供应不足、焊嘴阻塞、焊嘴太热或焊嘴距离焊件太近时,火焰会沿乙炔管路往回燃烧。
这种火焰进入喷嘴内逆向燃烧的现象称为回火。
如果回火蔓延到乙炔发生器,就可能引起爆炸事故。
回火保险器的作用就是截留回火气体,保证乙炔发生器的安全。
5)焊炬:又称焊枪,作用是用来控制气体混合比例、流量以及火焰结构,它是焊接的主要工具。
所以对焊炬的要求是能方便地调节氧与乙炔的比例和热量的大小,同时要求结构重量轻、安全可靠。
焊炬按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的方式不同分为等压式(如图1所示)与射吸式(如图2所示)两种。
图1 等压式焊炬图2 射吸式焊炬1焊嘴 2混合气体通道 1焊嘴 2混合气通道 3混合室3射吸管 4喷射管 5喷嘴3、气焊火焰改变氧气和乙炔的混合比例,可获得三种不同性质的火焰,如图3所示。
a b c图3 气焊火焰a中性焰 b碳化焰 c氧化焰1焰心 2内焰 3外焰中性焰:如图3a所示,氧气和乙炔的体积混合比为1.1-1.2时燃烧所形成的火焰称为中性焰,又称为正常焰。
它由焰心、内焰和外焰三部分构成。
中性焰在距离焰心前面2-4mm处温度最高,可达3150℃。
中性焰适用于焊接低碳钢、中碳钢、普通低合金钢、不锈钢、紫铜、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