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10应用基础 第4章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 格式:pptx
- 大小:4.34 MB
- 文档页数:64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课后习题1、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电子计算机经历了哪几代的发展?答:共经历了四代发展,分别是:第一代(1946—1957年)主要逻辑部件采用电子管,因此也称这一代为电子管时代;第二代(1957—1964年)主要逻辑部件采用晶体管,因此也称晶体管时代;第三代(1964—1970年)主要逻辑部件采用集成电路,因此也称集成电路时代;第四代(1970—至今)主要逻辑部件采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答: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通过通信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计算机互联,按照规定的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进制转换:(1101.101)2=(13.625)10(198.15)10=(11000110.001001)2(110011)2=(63)8 (372)8=(11111010)2(10011101001)2=(4E9)16 (1F7)16=(111110111)24、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由哪几大部分组成?中央处理器包括哪两部分?答:硬件系统包括五大部分,分别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中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5、什么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如何分类的?答:计算机软件:为了运行、管理和维护计算机所编制的各种程序,连同有关说明资料的总和。
计算机软件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6、什么是计算机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多媒体系统是如何组成的?答:计算机多媒体: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信息媒体集成到同一个数字化环境中,形成一种人机交互的数字化信息综合媒体。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处理多种信息媒体的综合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多媒体人机界面技术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等。
计算机多媒体系统分为多媒体硬件系统和多媒体软件系统。
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一、填空题1、硬件、软件2、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3、系统软件、应用软件4、运算器、控制器、执行程序5、内存、外存6、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7、8、2558、ASCII、GB2312、010001109、307、199、C710、1024、1024*1024、1024*1024*1024、Byte或字节二、单选题三、简答题1、答: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构成。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指令进行译码产生各种控制信号,控制各个部件的运行。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保存程序和数据。
输入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现实世界各种各样的信息形式转换为计算机所能处理的数字形式。
输处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计算机中的数字形式信息转换为人们能够理解的信息形式。
2、答: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二大类。
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一种层次关系,应用软件要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3、答:微机主机上通常有PS2接口、串口、并口、USB接口等。
PS2接口:用于连接鼠标和键盘。
串口:主要用于连接调制解调器等通讯设备。
并口:主要用于连接打印机。
USB接口:是一种新型的主机与外部设备的通讯接口,具有结构简单,数据传输速度快的优点,越来越多的外部设备采用USB接口与主机相连,例如优盘、数码相机、MP3播放器、扫描仪、打印机等。
4、答:因为1个汉字的编码为2个字节,所以60G硬盘能存放的汉字数为:60G/2=30G 汉字。
能存放40万字图书数量为:30*1024*1024*1024/400000=80530本5、答:2160*1440*3=9331200(字节)≈8.9MB6、答:4*60*44*1000*2=21120000(字节)≈20MB网上下载1首mp3歌曲的文件大小大概在4MB左右,由此可知mp3的压缩比大约为5:1第2章Windows基本操作一、填空题1、对象、任务2、操作系统、应用程序3、快捷菜单4、对话框5、选中、打开6、快捷菜单7、桌面快捷方式、开始菜单、文件关联8、Ctrl+Alt+Del9、1024X768、75Hz10、Ctrl+Space、Ctrl+Shift11、Shift+Space、Ctrl+.12、Ctrl+C、Ctrl+X、Ctrl+V13、PrintScreen、Alt+PrintScreen二、单选题三、简答题1、答:对象可理解为一切可操作的东西,如桌面、窗口、图标、菜单、按钮、滚动条等等。
- 1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640004 学分 2.5 总学时 50 理论 24 实验/上机 26 英文课程名 Founda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开课院(系) 信息学院 开课系 计算中心 修订时间 2005年9 月1日
课 程 简 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本课程是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微型计算机基本使用方法的入门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其教学目的是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课 程 大 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我校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本、专科(文、理、工、商、农、经、管、教、艺术等类)各专业一年级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建立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门基本工具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当前社会各个领域必备的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并为后续计算机课程打下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构成和基本的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基本系统中各硬件的功能和用法,特别是输入、输出设备的使用,能熟练地进行英文和汉字录入;了解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理解其作用,重点掌握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中文件管理、任务管理和剪贴版的操作;了解常用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重点掌握Word 2000字处理软件中从文档输入、编辑、格式化、排版到保存、输出的全部操作过程;掌握Excel 2000中工作表、数据库、图表的应用;了解PowerPoint 2000的功能和特点,并能创建演示文稿及对演示文稿进行编辑和格式化,掌握演示文稿的播放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的初步知识,掌握因特网的简单应用。
课题任务一熟悉Windows 10 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Windows 10的基本操作(2)认识窗口组成和功能(3)认识对话框组成和功能(4)掌握文件夹管理方法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和明确的是非观念,提高学生计算机文化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启动与退出Windows 10、认识窗口、认识对话框、管理文件或文件夹教学难点:管理文件或文件夹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3 min)→复习旧课、点评作业(5 min)→问题导入(5 min)→学习新知(25 min)→课堂练习(5 min)→评价修正(2 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3 min)→学习新知(35 min)→课堂练习(5 min)→任务布置(2 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3 min)⏹【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复习旧课点评作业(5 min)⏹【教师】复习旧课,点评上节课作业⏹【学生】聆听、总结、反思通过回顾旧知识和点评作业,巩固知识,夯实基础问题导入(5 min)⏹【教师】提出问题小白买了一台计算机,他登录Windows 10后,先熟悉了一下Windows 10的桌面、窗口和对话框等,然后决定把自己的照片、音乐和学习资料等放到计算机中并进行分类整理,以方便日后浏览与查找,那么他可以怎么做呢?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观能动性。
告知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聆听、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课题通过大家的分享,看得出来大家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思想,都知道要通过建立文件夹来实现,那么我们一起具体的学习一下相关操作吧学习新知(25 min)⏹【教师】展示教材上的微课二维码(详见教材),引入任务实施任务1-1 启动与退出Windows 10步骤1◆按下显示器的电源开关,然后按下主机机箱上的电源开关,系统开始自检,自检通过后加载内核文件及系统服务,稍等片刻即可进入欢迎界面。
《计算机应用基础》各章课后习题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填空题(l)存储器可分为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外存储器三类。
(2)总线是一组信号线,用它来在各部件之间传递数据和信息;一般分为三类:控制类总线、地址类总线、数据总线。
(3)CPU的主要性能参数有主频、字长、缓存、倍频系数、前端系统总线频率等。
(4)显示器可分为CRT、LCD、等离子。
(5)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基本组成一般应包括主机、键盘、鼠标和显示器。
2.选择题(l)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A)。
A.ENIACB.EDVACC.EDSACD.MARK(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是(B)。
A.继电器B.晶体管C.电子管D.集成电路(3)目前普遍使用的微型计算机,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B)。
A.电子管B.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晶体管D.小规模集成电路(4)目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可大致分为6个方面,指出下面选项中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是(C)。
A.计算机辅助教学、专家系统、人工智能B.工程计算、数据结构、文字处理C.实时控制、科学计算、数据处理D.信息处理、人工智能、文字处理(5)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特点的是(D)。
A.存储程序控制,工作自动化B.具有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C.处理速度快、存储量大D.不可靠、故障率高(6)CAI表示(C)。
A.计算机辅助设计B.计算机辅助制造C.计算机辅助教学D.计算机辅助模拟(7)电子计算机的最早应用领域是(B)。
A.数据处理B.数值计算C.工业控制D.文字处理(8)“Pentium41.8G”和“PentiumⅢ850”中的“l.8G”和“850”的含义是(D)。
A.最大内存容量B.最大运算速度C.最大运算精度D.CPU的时钟频率(9)下列存储器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D)。
A.U盘B.硬盘C.光盘D.内存(10)CPU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D)。
A.ROMB.RAMC.CacheD.CD-ROM(11)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RAM特点的是(B)。
第一部分,包括:Excel2003窗口组成、Excel文档的基本操作、Excel 文档的格式设置等。
电子表格软件Excel是微软公司Office(办公系统)系统的组件之一,主要用来处理数据、管理和分析数据。
下面开始学习Excel2003。
一.Excel基本功能和工作窗口1.Excel的基本功能Excel2003软件是微软公司Office(办公系统)系统的组件之一。
它广泛地应用于财务、统计、工商、管理、教学、科研等各种需要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和处理的领域。
关于Excel的启动和退出就不再在讲了,可以参考p.134。
2.Excel工作窗口介绍Excel软件与Word软件一样,也是一个Windows环境下应用程序,因此窗口的组成基本上差不多,它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工作表和编辑栏(公式栏)等组成,如下图所示,其中前面4部分与Word2003类似,不再赘述。
下面将重点介绍Excel2003工作窗口自身的一些特征。
(1)菜单栏上右侧3个控制按钮也是“最小化、最大化/还原、关闭”,这些控制按钮用来控制Excel当前文档窗口,而不是用来控制Excel应用程序的。
例如,单击文档窗口的”关闭”按钮,仅关闭Excel文档窗口而不会关闭Excel应用程序,如果单击位于窗口标题栏上右侧的“关闭”按钮,则所有打开的Excel文档窗口将关闭。
请注意两者的区别。
(我演示一下)。
(2)编辑栏与Word窗口不同,Excel有一个编辑栏(又称公式栏),如下图。
编辑栏用于输入或编辑当前单元格(又称活动单元格)的值或公式。
编辑栏的左侧是单元格名称框,如图中给出的D4,表示当前单元格位于第D列和第4行的交叉位置。
编辑栏的中间3个命令按钮分别是:“”按钮用于取消本次输入的内容;“”按钮用于确认输入;“”按钮用于插入函数,单击它后可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
编辑栏的右侧是数据编辑区,用来显示当前单元格内容,同时也可以在此直接输入或编辑当前单元格的数据和公式,如图中的“=2*5”就是一个公式。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按照程序编排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取出命令,自动地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
1、预先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内存中,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方去等步骤。
2、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1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器接受指令的要求,再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
接下来,取出第2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依此进行下去,直到遇到停止指令。
3、计算机中基本上有两股信息在流动。
一种是数据,即各种原始数据、中间结果和程序等。
原始数据和程序要由输入设备输入并经运算器存于存储器中,最后结果由运算器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在运行过程中,数据从存储器读入运算器进行运算,中间结果也要存入存储器中。
人们用机器自身所具有的指令编排的指令序列,即程序,也是以数据的形式由存储器送入控制器,再由控制器向机器的各个部分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另一种信息是控制信息,它控制机器的各部件执行指令规定的各种操作。
②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由五大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输人数据和程序的输入设备,记忆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完成数据加工处理的运算器,控制程序执行的控制器,输出处理结果的输出设备。
3.计算机中数据存储的概念应该掌握:位(bit)—二进制数的最小单位,用小写字母b表示。
字节(byte)—以8位二进制数组成1个字节,用大写字母B表示。
它是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
字(word)—由若干个字节组成1个字,也是表示存储容量的一个单位。
存储容量—是衡量计算机存储能力的重要指标,用字节(B)、KB、MB、GB来计算和表示。
换算关系: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4.软件系统应该掌握:指令—包含有操作码和地址码的一串二进制代码。
第二章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本章要点:1.操作系统简介2.Windows基本知识简介3.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4.Windows XP的资源管理器5.Windows XP的控制面板与附件授课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第一节操作系统概述一、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是直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的基本系统软件,它使用户可以方便、充分、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资源,同时增强了计算机的处理能力。
(1)处理器(CPU)管理(2)文件系统(File System)管理(3)存储器(Storage)管理(4)设备系统(Device)管理(5)作业(Job)管理操作系统的分类(1)单用户操作系统(Single User OS)(2)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Multi-Batch Processing OS)(3)分时操作系统(Time Shared OS)(4)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 OS)(5)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 OS)(6)分布式操作系统(Distributed OS)二、操作系统的发展计算机诞生时并没有操作系统,计算机完成任务只能用手工操作。
操作系统开始出现是在晶体管计算机时代,随后操作系统有了较大的发展。
第二节DOS操作系统简介一、DOS操作系统从1981年DOS诞生以来,随着微型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改进,MS-DOS 一次又一次纠错或增加功能,不断推出新的版本。
当版本更新时,DOS就有了新的版本数字。
若版本数字只是小数位调整(如V er6.0改为V er6.2),则代表此次的改动并不大;1.DOS的组成与功能.(1) 引导程序(BOOT)(2) 输入输出设备管理程序(IO.SYS和BIOS)(3) 磁盘操作系统管理程序(MSDOS.SYS)(4) 命令处理程序()它是整个DOS的最外层,是用户和DOS的接口。
由它接收、识别并执行用户在键盘上输入的各种DOS命令。
除以上几部分外,还有外部命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