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
- 格式:ppt
- 大小:3.83 MB
- 文档页数:27
什么是幼儿文学名词解释
幼儿文学,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一定的教育目的,以0-6周岁幼儿为主要接受对象而创作的文学。
是指能够满足幼儿的审美需求和成长需要、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并具有独特艺术特征的文学。
幼儿文学要打动幼儿读者,不仅需要关注幼儿,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还应着力文学艺术的独特性,创造与幼儿期的生活世界、生命感受、情感体验等相关联的属于幼儿文学的美学品质。
唯有此,幼儿文学才会是种具有独立审美属性的艺术,既受到幼儿的喜爱,同时也能打动成人读者。
幼儿文学作品教案20篇幼儿文学作品教案是指针对幼儿文学作品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案和计划。
在设计这些教案时,需要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教学目标等因素。
以下是我为你列举的20篇幼儿文学作品教案的示例:1.《三只小猪》教案。
本教案旨在通过讲述《三只小猪》这个经典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小红帽》教案。
通过讲述《小红帽》这个经典童话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
3.《母鸡下蛋》教案。
通过讲述《母鸡下蛋》这个寓言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劳动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小熊种苹果》教案。
通过讲述《小熊种苹果》这个生活故事,帮助幼儿了解种植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5.《小兔子乖乖》教案。
通过讲述《小兔子乖乖》这个启蒙故事,引导幼儿了解规则和纪律,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行为规范。
6.《小猫钓鱼》教案。
通过讲述《小猫钓鱼》这个儿歌故事,帮助幼儿了解音乐节奏,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动作协调能力。
7.《小鸭子过马路》教案。
通过讲述《小鸭子过马路》这个交通安全故事,引导幼儿了解交通规则,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8.《小猴子爬树》教案。
通过讲述《小猴子爬树》这个成语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成语的含义,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9.《小鸟学飞》教案。
通过讲述《小鸟学飞》这个成长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成长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10.《小狗找骨头》教案。
通过讲述《小狗找骨头》这个友情故事,帮助幼儿了解友谊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情感交流能力。
11.《小鱼跳龙门》教案。
通过讲述《小鱼跳龙门》这个传统故事,引导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12.《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通过讲述《小蝌蚪找妈妈》这个生态故事,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生存的环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物保护意识。
13.《小鸡吃米》教案。
幼儿文学的概念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1、幼儿文学必须是“文学”(1)幼儿读物实际上是适宜幼儿阅读(或听赏)的各种书籍的总称,其范围比幼儿文学广泛得多。
(2)幼儿文学是幼儿读物中的一个种类,它故事性强,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深受小读者喜爱,因而在整个幼儿读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幼儿文学必须是“幼儿”的文学(1)首先,幼儿文学是“为幼儿”的文学,是创作者适应幼儿读者的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
(2)其次,幼儿文学是幼儿能够接受的文学一、幼儿文学要求? 1、开头:尽量简短 2、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有趣 3、篇幅:不宜过长二、语言幼儿时期是言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3岁幼儿可掌握1000个词左右,到5~6岁,则可掌握3000~4000个词,但言语发展的水平仍处于较低阶段。
幼儿文学的语言要力求形象、生动、口语化,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但也要稍稍超出幼儿的实际理解能力,以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
3、幼儿审美心理中的“自我中心”思维皮亚杰认为,幼儿的思维是一种“自我中心”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思维主体对外在物理世界的把握处于混沌模糊的状态,分不清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的界限、思维主体和思维对象的界限、现实和想象的界限。
突出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四种: 泛灵观念 人造观念 任意逻辑前因果观念3、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1、“听赏”是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2、“图画”是幼儿理解文学的重要途径3、“感受”是幼儿欣赏文学的主要特征四、幼儿文学的文体特点? 1、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 2、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 3、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4、幼儿文学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5、幼儿文学有利于幼儿认识万事万物6、幼儿文学还能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内容7、幼儿文学对幼儿心理成长也有启蒙引导作用五、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稚拙美 纯真美 质朴美幼儿文学与其他文学种类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它的语言。
小班幼儿文学作品教案20篇幼儿时期是孩子认识世界、展示自我的重要时期。
而在幼儿园中,文学作品的教学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份小班幼儿文学作品教案,包含20篇适合幼儿阅读的文学作品。
一、《小猫的故事》这是一篇关于小猫的故事。
通过讲述小猫的生活和经历,引导幼儿学会珍爱动物,提倡爱护环境的观念。
二、《小鸟的忧愁》小鸟因为失去了家人而感到忧愁,通过描绘小鸟的内心世界,教会幼儿懂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感受。
三、《植物的生命》这是一篇关于植物的生命的故事。
通过讲述植物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到结果的过程,帮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小狗幸福的家》小狗幸福的家是一篇温馨的故事,通过小狗和它的家人之间的互动,教会幼儿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
五、《小鱼的冒险》小鱼勇敢地离开了自己的小池塘,冒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幼儿敢于尝试、勇敢追求梦想。
六、《小蚂蚁的努力》这是一篇关于小蚂蚁的努力和奋斗的故事。
通过描绘小蚂蚁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励幼儿学会勤奋和努力。
七、《小松鼠的友谊》小松鼠通过与其他动物的友谊,学会了分享和合作。
通过这个故事,培养幼儿的友好和合作精神。
八、《小鸭子的感恩心》小鸭子在生活中感受到了他人的帮助和关爱,学会了感恩。
通过这个故事,倡导幼儿学会感恩,懂得感激他人的善意。
九、《小蜜蜂的勤劳》小蜜蜂通过勤奋工作,收获甜蜜的花蜜。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幼儿学会勤劳和奉献。
十、《小兔子找妈妈》小兔子走丢了妈妈,通过寻找妈妈的过程,教会幼儿遇到问题时应该冷静思考和寻求帮助。
十一、《小鸟的归巢》小鸟通过飞行找到了自己的家,通过这个故事,教会幼儿要有探索精神和追求归属感。
十二、《小熊的困惑》小熊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惑和挫折,通过寻求帮助和坚持努力,解决了困惑。
通过这个故事,鼓励幼儿积极面对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
十三、《小鸭子的勇敢》小鸭子通过克服害怕,勇敢面对困难。
简述幼儿文学的四个层次
幼儿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以生动、形象、有趣的方式为幼儿传递知识、启发思维、培养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幼儿文学的内涵丰富,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进行探讨。
一、认知层次:幼儿文学通过简单明了的故事情节、生动活泼的角色形象和直观形象的描绘,帮助幼儿认识世界、了解生活。
这一层次的幼儿文学主要包括科普故事、生活故事等,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
二、情感层次:幼儿文学以富有感染力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幼儿体验各种情感,如友谊、亲情、勇敢、善良等。
通过阅读幼儿文学作品,幼儿可以学会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审美层次:幼儿文学注重艺术表现,以优美的文字、生动的描绘、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意,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幼儿在欣赏幼儿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道德层次:幼儿文学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引导幼儿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从故事中汲取道德养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总之,幼儿文学以其独特的四个层次,为广大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对他们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应充分重视幼儿文学的作用,引导幼儿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茁壮成长。
绪论一、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为满足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审美需要而创作或者改编的文学。
年龄特点:1.刚刚掌握语言,词汇还不丰富;2.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只能根据事物的具体形象产生基本初浅的分析、综合3.对艺术形象与现实易于形成对应关系,理解形象的本质和规律却很难;4.认识世界和理解事物的表现性特点突出(一)幼儿文学是幼儿园整合课程、实现诸多教育目标的平台幼儿园整合课程的具体内容是以核心经验为单元网络的方式来构建的,它把核心经验、五大教育领域、八大智能领域、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活动从内到外立体地呈现出来。
“活动需要中介因素,通过符号来帮助幼儿提升和巩固学习经验。
在维果斯基的儿童理论中,符号是不可缺少的中介因素,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所说的符号包括了语言、图像、身体动作、音乐等各种不同形式的符号,但是语言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符号”(二)幼儿文学作品是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
优质的早期教育要给孩子清晰的社会文化定义,在帮助他们认识不同的社会文化的存在的同时,还要给他们关于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的特定性的认识。
“我希望他们记住故事,觉得这个故事很美,在情感上打动他们,这是我很看重的。
第二个是从作品中学习一点语言,要培养孩子们对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我希望孩子们喜欢祖国语言,喜欢自己的母语,能够培养一种语感:知道汉语可以这样奇妙,我也应该说得这样奇妙,然后慢慢领悟,学会欣赏作品。
”-----金波二、幼儿文学作为文学的本体地位幼儿文学是不是幼儿教育的工具?1.幼儿文学要依赖幼儿教育才能繁荣和发展2.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育依赖于幼儿文学三、学习幼儿文学的必要性(一)从培养孩子的角度看学习幼儿文学的必要性“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
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
(福禄贝尔)”“所有人都应当是教育者,至少所有母亲应当是教育者。
幼儿文学作品10篇1、秘密花园玛丽是一个生活在印度的英国小女孩,她的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或应酬而将她完全交给了保姆,所以缺少父母亲情和关爱的玛丽自幼性情顽劣,脾气古怪。
一场霍乱之灾夺去了她父母的生命,她只得只身投奔姑父,前往英国的一座古老庄园。
但庄园里充满了神秘的气氛:一百间一直上着锁的房间、一座十年来从不让人进去的花园、深夜里不时传来的号哭声……玛丽决定偷偷去弄明白这神秘的一切。
后来玛丽见到了姑父的独生子科林,一个身体虚弱、对生活失去信心而且刁钻蛮横的小男孩。
他们俩几乎成了整座庄园的噩梦,但当另外一个乡村男孩迪肯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并把他们领向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之后,一切都改变了,所有的秘密都揭开了……2、《小公主》年少的萨拉·克鲁,一位富有的英国绅士的爱女,在寄宿学校里过着公主般的生活。
但是,随着她父亲的离世,她在学校里的地位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流离失所,穷困潦倒的萨拉在女校长伪善、恶毒的怜悯中艰难度日,受尽磨难,然而萨拉依旧保持着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她那生动的想象和宽阔的胸襟让她积极地面对着惨淡的人生和一无所有的痛苦。
她说:“如果我是公主,即使我衣衫褴褛,我的内心也还是一个公主。
如果我衣着华丽,我很容易就会成为一位公主,可是在不为人知的时候还能保持一颗公主的心,是一种更大的成功。
”她的乐观和勇气引起了一个神秘人的注意,于是,昔日的公主在经历了心力交瘁的生活之后又重拾了往日的光彩。
3、《丛林故事》丛林故事》是二十世纪初英国最重要的著名作家之一拉迪亚德·吉卜林的早期代表作,亦为其最有影响和最受欢迎的作品,一百年来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作品由七个独立的中篇小说结集而成,讲述了“狼孩”莫戈里和其他几种不同动物的故事。
作品中塑造了机智勇敢的“狼孩”莫戈里以及憨厚的老熊巴鲁、机敏的黑豹巴格希拉、不畏艰险的白海豹柯迪克和不畏强暴的小獴里奇—迪奇等众多个性鲜明、令人难忘的形象,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
幼儿文学特点
幼儿文学是一种专门为幼儿儿童编写的文学作品,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简洁明了。
幼儿文学要求语言简单,易懂易记。
在篇幅上体现为文字简洁、构思简单,情节紧凑、表现直白。
二、文字优美。
在保证简洁明了的基础上,幼儿文学必须具有优美的文字风格。
通过温馨、亲切、活泼、幽默的字眼,把幼儿们的心灵引领到美好的世界。
三、情感表达。
幼儿文学被认为是富有情感的文学,它能够引导幼儿认识自我和他人,建立情感联结。
通过具体的情境和人物,让幼儿能够感受到人类情感的丰富性。
四、启迪思维。
幼儿文学是一种具有启迪性的文学,它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人、认识社会、认识自然,促进幼儿的情感、智力、语言、身体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育人性。
幼儿文学以其具有亲和力、可读性的特点,在幼儿语言交流、认知、品德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通过塑造优秀人物形象、传达正确价值观、倡导良好行为方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幼儿文学的特点体现在简洁明了、文字优美、情感表达、启迪思维和育人性。
编写幼儿文学不仅要考虑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也要注重文学的美学价值和功能价值。
在幼儿文学中,要把握好文学、教育和娱乐的平衡点,实现幼儿成长的多方面目标。
幼儿文学作品教案20篇篇一:儿童文学优秀教案儿童文学教案学好《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儿童文学作品是中小学语文课本的重要内容,学好它,有助于以后的教学,更好找工作;有利于培养教育亲人、后代,亲近儿童。
《儿童文学》这门课的目标:不仅要会欣赏和评论儿童文学作品,而且要会教,还要能够修改和创作改编一些儿童文学。
要求:认真听讲,多看一些儿童文学作品,特别是结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作品来看。
参考阅读书目:1、王晓玉主编《儿童文学作品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每册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课文;3、《中外优秀儿童故事选》(上、中、下);3、选读一本中长篇儿童小说(如《男生贾里》);4、安徒生童话集;5、伊索寓言。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本章教学目标:了解儿童文学的范围,理解儿童文学的含义,掌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了解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第一节概念和范围一、“儿童文学”的含义1、儿童:3—15岁2、文学:情感、文采、语言作品(文学是语言艺术: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情感)3、儿童文学: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1、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范围较广,不一定专为儿童创作)(1)民间口头文学(《牛郎织女》)(2)一些蒙养读物(3)“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4)古典文学中的一些篇章2、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儿童读物,为啥?(1)按读者对象分: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2、按体裁分:诗歌(儿歌和儿童诗)、童话、寓言、故事、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科学文艺、图画文学、戏剧文学、影视文学。
(请看课本目录,你认为哪些是重要的?)第一章第二节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美学特质:艺术品性(审美方面的特征)1、纯真纯洁真诚。
2、稚拙稚气而拙朴,如小万卡的信,没有严谨的逻辑,没有深藏的城府。
3、欢愉喜剧性、趣味性、幽默感,欢快轻松(不沉重,没有血腥味)。
《幼儿文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幼儿文学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文学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类型和表现手法。
3. 培养幼儿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幼儿文学的定义和特点2. 幼儿文学的基本类型(如:童话、寓言、诗歌、故事等)3. 幼儿文学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三、教学活动:1. 讲解幼儿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2. 通过举例分析,让幼儿了解不同类型的幼儿文学。
3. 引导幼儿欣赏和分析幼儿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幼儿对幼儿文学定义和特点的理解。
2. 评估幼儿对不同类型幼儿文学的识别能力。
3. 观察幼儿在欣赏幼儿文学作品时的反应和表现。
第二章:幼儿文学作品的选择与阅读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文学作品的选择标准。
2.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幼儿文学作品的选择标准(如:适合年龄、内容健康、语言简练等)2. 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如:指读、朗读、默读等)3. 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的方法。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幼儿文学作品的选择标准。
2. 演示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分享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习惯的有效方法。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幼儿对幼儿文学作品选择标准的理解。
2. 评估幼儿对正确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观察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度。
第三章: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与表演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创意思维和创造力。
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3.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方法。
2. 幼儿文学作品的表演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幼儿创意思维和创造力的活动。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方法。
2. 示范幼儿文学作品的表演技巧。
3. 组织幼儿进行创作和表演活动。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幼儿对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幼儿文学功能
幼儿文学是针对幼儿的文学作品,其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语言能力:幼儿文学通过简单、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可以帮助幼儿扩展词汇量,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培养阅读兴趣:趣味性强的幼儿文学作品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为日后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
3. 丰富情感体验:幼儿文学作品中常常包含亲情、友情、善良、勇敢等正面情感元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4. 拓展知识面:幼儿文学作品可以涵盖各种主题,如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生活常识等,帮助幼儿了解和认识周围的世界。
5. 启发想象力:幼儿文学作品中的奇幻、冒险、童话等元素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6. 塑造价值观:幼儿文学作品往往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如诚实、友爱、勇敢、责任感等,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7. 增强亲子互动:家长可以与幼儿共同阅读幼儿文学作品,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亲子互动的质量。
第一章幼儿文学是指以3至6岁儿童为接受对象,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而创作的,适应他们的审美需求的文学。
幼儿文学的分类(按文体的表现形式):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儿歌、谜语、童话、寓言、幼儿故事、幼儿科学文艺等。
幼儿文学的分类的特点:第一,幼儿文学的文体是不断发展演变的;第二,各种相近的文体在婴儿文学、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的重要性不尽一致;第三,幼儿文学的问题分类还必须考虑幼儿的接受特点;第四,各种文体的分类都是相对的,在幼儿文学中,各种文体交叉的情形并不少见。
儿童观的觉醒催生幼儿文学。
1658年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专门为儿童编写的教科书《世界图解》。
18世纪后半期,法国思想家卢梭著作《爱弥尔》。
幼儿文学发展历程。
1697年法国文学家夏尔〃贝洛出版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是世界第一部幼儿文学著作,被人们称作“开儿童文学的新纪元”,标志着幼儿文学从口头文学走向了文字记载,幼儿文学的历史从此开始。
格林兄弟整理成集《儿童和家庭童话集》于1812年出版。
俄罗斯诗人普希金以民间故事为题材创作的童话诗,其中《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流传最广。
英国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18世纪40年代,英国出版商纽伯利于1744年创办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可爱的袖珍图书》。
是英国也是时间儿童文学的开端。
德国浪漫主义作家霍夫曼1816年出版中篇童话《咬核桃小人和老鼠国王》。
安徒生丹麦童话大师,其第一本童话集取名《讲给孩子们听的奇异故事》。
中国在1593年出现第一部儿歌专集是吕坤个人搜集整理的《演小儿语》。
周作人沿着“人的文学”的思想逻辑,以《儿童的文学》为中国儿童文学提出纲领性的理论构架。
1923年,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作家创作的童话集,被鲁迅誉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也为我国的儿童文学奠定了基础。
张天翼的《小林和大林》,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创作童话。
1922-1923年,郑振泽主编《儿童世界》幼儿文学读者的特殊性在于: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特征;幼儿行为的基本特点;幼儿思想情感的模式(泛灵的观念、人为意识、任意逻辑、前因果观念)幼儿文学本体特征有:幼儿文学是口语文学(特点:浅显性、音乐性、形象性);幼儿文学是快乐文学;幼儿文学是爱的文学;幼儿文学是启蒙文学。
1、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的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2、幼儿文学的功能:(1)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2)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3)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思维和想象能力(4)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5)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3、幼儿审美心理的特殊性:(1)幼儿的审美是动态的审美(2)幼儿的审美是感性的审美(3)幼儿审美心理中的“自我中心”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思维主体对外在物理世界的把握处于混沌模糊状态,分不清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的界限、思维主体和思维对象的界限、现实和想象的界限)。
4、幼儿文学的特点:(1)幼儿文学的文体特点○1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2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3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4幼儿文学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情感文学(2)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1稚拙美○2纯真美○3质朴美④荒诞美⑤游戏美5、幼儿文学的发展概况:(1)世界幼儿文学的发展概况○117世纪幼儿文学的萌芽和初步发展(1697年法国学者贝洛出版的《鹅妈妈的故事》具有里程碑的性质。
这本包括8篇童话和3篇童话诗。
其中《小红帽》《灰姑娘》《睡美人》是经典之作)。
○2幼儿文学进入19世纪(安徒生:《青蛙王子》《睡美人》《灰姑娘》;格林:《海的女儿》《小意达的花》《豌豆上的公主》《丑小鸭》。
)(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卡洛·克洛迪的《木偶奇遇记》。
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叫皮诺乔的童话形象,把幼儿身上许多美好的天性和需要克服的缺点统一在皮诺乔身上,有赋予他新鲜的个性。
由于作品再现了幼儿特有的语言和行动,揭示了他内心的活动,使木偶皮诺乔栩栩如生。
)○320世纪幼儿文学进入黄金时代(美国E.B.怀特《夏洛的网》;意大利罗大里《洋葱头历险记》《和假话国历险记》;林格伦《长袜子皮皮》和《小飞人三部曲》。
(2)中国文学的发展概况○1中国古代幼儿文学的痕迹○2五四时期幼儿文学的萌芽和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张天翼《大林和小林》。
幼儿文学的名词解释
幼儿文学是一种以儿童读者为主要受众,以儿童士气、思维、情感和表现为创作基础的文学形式。
它既可以是原创的小说、故事、文艺体裁,如诗歌、童谣、故事书等;也可以是编写较短小说、文艺、新闻等读物,如绘本、期刊、杂志等。
幼儿文学在文化素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开发儿童的思维和理解能力,促进儿童的社会技能发展,培养儿童对知识和大环境的认识。
首先,幼儿文学鼓励儿童发现自我,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强大的自我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我的责任,即,为自己和他人负责。
通过读书,了解不同的认识观念和价值观念,使儿童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其次,幼儿文学促进儿童对社会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智力和启蒙性,做到“知而行之”,帮助儿童正确认识社会,在学习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认识社会现实,用自己的能力和行动来造福社会。
此外,幼儿文学可以刺激儿童的情感和情绪,培养他们的文化情趣和文学素养,让他们学会欣赏美的事物,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它可以教会他们很多有关人生观、道德观和审美观的东西,帮助儿童发展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幼儿文学是儿童成长的重要资源,它可以培养儿童的文学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帮助儿童合理发展,从而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使儿童更好地了解人生的真谛。
未来,希望通过更多成功的作品和活动,让我们的孩子接受更多精神食粮,开展更多精彩的生活,
活出更有意义的年少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