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招聘面试《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 格式:docx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3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西师大(五篇)精选小数的初步熟悉说课稿(精)一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把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展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学问,培育类推的力量。
3、培育学生仔细观看、擅长思索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使理解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一、复习辅垫(一)读题列式,并说一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4个13是多少? 18个20是多少?小结: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复习提问:通过刚刚的计算和比拟,你发觉了什么规律?(三)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引入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二、指导探究(一)出例如1花布每米13.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二)争论:1.用加法怎样列式?用乘法怎样列式?2.13.5×5表示的意义是什么?3、你觉得哪个算式比拟简便?4、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什么联系?(三)教师提问:小数乘整数该怎样计算呢?教师提示:1、能不能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2、能不能用前面复习中得到的规律来解决呢?(四)演示动画:小数乘整数—例1教师提问:为什么要把675缩小10倍呢?(五)请学生看书学习今日的内容第1页,觉得重要的地方画下来。
四、质疑小结(一)今日我们都学会了哪些学问?请同学概括一下。
(二)提问: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为什么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法进展计算?依据是什么?(三)你对今日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五、反应调整(一)说出以下各式的意义。
0.9×463×68.4×15(二)列出乘法算式,再算出来。
14个9.76的和是多少?5个2.05的和是多少?4.95的7倍是多少?(三)依据填结果。
()()()()()×()六、课后作业(一)计算0.86×72.14×620.375×121.8×3950.45×1081.056×25(二)小明观察远处打闪以后,经过4秒听到雷声。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教材分析:学生在掌握分数的基础上,需要研究小数的初步理解。
理解小数是小数初步理解中最基础的知识,研究小数不仅可以让学生准确理解小数的含义,还可以为他们今后系统研究小数的知识打下基础。
此外,小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小数,但由于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抽象性较高,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亲身体验小数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1.通过商品价格等生活实例,帮助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
2.利用“米尺”模型,让学生理解0.1米、1分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
3.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深刻理解小数的含义,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具体情境中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米尺”模型,让学生理解0.1米、1分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
教法: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研究数学的实际,采用创设情境法、谈话启发法、发现法、练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研究、探究研究和合作研究。
因此,教学应该是知识的处理和转化,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
学生可以采用观察法、迁移类推法等主动研究和探究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问学生已经学过哪些数,引导学生回忆数字的种类和含义。
二)结合情境,认读小数。
教师通过超市商品价格等实例,帮助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
学生可以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来加深对小数的理解。
例如,学生可以找出哈密瓜、XXX和梨的价格,理解小数的组成方式。
三)通过“米尺”模型,理解0.1米、1分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用“米尺”模型来让学生理解0.1米、1分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受到这些数字之间的联系。
四)在具体情境中深刻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刻理解小数的含义。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某个物品的价格,来理解小数的实际应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数学的5号考生,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的初步认识》;演板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首先我将说说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主要介绍了小数的概念及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的性质的基础上的一堂课,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乘法运算以及混合运算做好了铺垫。
这样安排的一节课主要符合学生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在整个代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接下来说到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他们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但是对于一些略微复杂或抽象的问题,他们处理起来还是有些困难。
本节课的内容略微复杂和抽象,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和意义。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复杂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在新课程目标的指导下,我将为本节课制定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小数的概念及意义,会读、写小数,并能将小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与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中,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基于以上三维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如下: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概念及意义,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难点:对小数的小数点位置的标注。
四、教学方法(接下来我将说说我在本节课中使用到的教学方法)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主要采用情境教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教学法,并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呈现的是一堂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的课程,本课将带领学生们初步认识小数,了解小数的特点和意义,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意义,掌握小数点的读法和写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出小数,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并能够比较大小。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通过实例引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和意义。
例如,通过展示商品价格、体温计读数等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小数的特点和规律。
例如,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一组小数,自主发现小数点前后数字的排列规律和意义。
3. 通过互动游戏和练习,巩固学生对小数的理解。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小数的知识。
三、教学过程与环节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小数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小数,小数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
2. 新课教学:通过讲解、演示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概念、特点和意义,掌握小数点的读法和写法。
3. 巩固练习:通过小组合作、互动游戏和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巩固小数的知识,加深对小数的理解。
4. 课堂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5.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小数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概念、特点和意义,难点是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我将采用实例引入、小组合作探究和互动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思考问题,并及时纠正错误。
同时,在课后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给予进一步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1、分析教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系统的学习小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先安排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再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最后介绍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第一个例题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从测量长度的实际问题引入,第二个例题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从文具用品的价格引入,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从而使学生更生动更具体也更自然的学习数学。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
(2)、能力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商品的价格标签。
3、教学重难点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
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小数的概念不清。
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生生互动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
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数的初步认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小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接触。
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生活经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商品的价格、身高、体重等用小数表示的数据。
但是,对于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引导他们学习。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会读、写简单的小数;理解小数的含义,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小数,会读、写简单的小数;理解小数的含义。
2.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含义。
五、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小数。
2.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小数的概念和含义。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小数的读写方法和含义。
六、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商品的价格标签,引出小数的问题,从而导入新课。
2. 认识小数(1)让学生观察价格标签上的小数,说一说这些小数的特点。
(2)教师介绍小数的组成部分,包括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
(3)让学生尝试读、写小数,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 理解小数的含义(1)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通过展示一些商品的价格,让学生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优秀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整理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篇一教学此课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小数初步认识”与四下年级学习“小数的意义”的教学目标。
分析前后两次认识小数,无论在初步认识还是学习小数意义,都会涉及分母是10,100的分数,教材中都借助于“米尺”的工具认识用小数表示几分米,几厘米。
所不同的是本课属于初步认识小数,只让学生感受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与分母是10,100的关系。
本课教学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我们知道虽然是初步认识小数,但学生在生活中对小数有一定的感知基础,这种感知基础如何在学习小数时得到利用和发挥。
本课的第三个问题是:如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激发学生对学习小数的兴趣。
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对此课的学习素材作了适当的整合与改进,教学后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整理如下:我共安排了三个片段。
教学片段一发挥潜能中感悟实际含义,并学会读,写小数。
1.在谈话中引入小数,并试读小数2.写小数3.发挥学生原有的积累,解读以上“单价”与身高“的含义,并填表。
从学生身边的材料中呈现出小数,并自然地结合读。
写,这样使学生感受到今天所要学习的小数于生活,学生发挥着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进行试读,自己去解读这些小数的实际含义,为下一环节认识小数打下了基础。
教学片段二,引发探索,初步认识小数1.认识一位小数(1)出示下图,引发学生观察,想象。
①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看到哪些数?你是怎么想到的?揭示十分之一可以用小数0.1表示,那十分之九可以用零点几表示?(2)继续利用此图认识小数演示,如果这整个图形表示1元钱,那么这里的一格表示多少呢?一角是多少元呢?接着引导学生说出其他的几角,用“十分之几元”表示,也可以用”零点几元”表示(同桌互相说一说)② 再接着提出如果整个图形代表1米的长度,那么这里的一格有表示多少呢?(同桌互说几分米就是“十分之几米”也就是“零点几米”师生对口令2.认识两位小数(1)认识“几厘米”与“百分之几米”的关系从中教师突然提出:1厘米等于多少米?(出示米尺)引发学生思考应该是多少米呢?1米有多少厘米呢?得出:1厘米=1/100米=0.01米师:是啊,1/100米还可以写成小数0.01米。
《小数的初步认识》试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数学的[X]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小数的初步认识》。
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价格标签,比如一支铅笔 0.5 元,一个笔记本 3.2 元。
这里的数字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不太一样,它们有一个小数点,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二、探究新知1. 认识小数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里有一些商品的价格标签,大家观察一下这些价格有什么特点?生:这些价格里都有一个小圆点。
师:非常棒!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
像这样带有小数点的数我们就叫做小数。
比如 0.5、3.2、1.6 等等都是小数。
师:那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些小数,小数点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是什么部分呢?生: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小数部分。
师:说得很对!我们以 3.2 为例,3 是整数部分,2 是小数部分。
2. 读小数师:现在老师来读几个小数,大家听听看是怎么读的。
3.2 读作三点二;0.8 读作零点八;12.6 读作十二点六。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来读一读这些小数吧。
(出示小数卡片)生:……3. 理解小数的意义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小数的读法,那小数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以 0.5 元为例,0.5 元也就是 5 角。
把 1 元平均分成 10 份,1 份是 1 角,也就是 0.1 元,5 份就是 5 角,也就是 0.5 元。
师:那谁来说一说 0.8 元表示什么意思呢?生:把 1 元平均分成 10 份,8 份是 8 角,也就是0.8 元。
师:非常棒!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数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10 份、100 份、1000 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小数表示。
三、巩固练习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
请看大屏幕,这里有一些商品的价格,请大家用小数表示出来。
(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生:认识了小数。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5篇)《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小数知识的起始部分,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扩展,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沟通分数与小数联系的重要基础。
小数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数,部分学生已经会读或会写小数。
本节课我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授课的。
二、说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以及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2、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3、能用学过的小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是情感。
三、说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把本节课的重难点定为: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简单的小数;难点:知道一位小数可以用十分之几表示,两位小数可以用百分之几表示。
四、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感受新知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为切入点,通过学生阅读相关信息,引出小数,并通过板书“15.05”这一小数,对学生进行小数的读写指导。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教材中的情境图,是经过多位专家反复研讨和论证的,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并富有极强的科学性,能真正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小数重要性。
因此,本节课我通过选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引出小数进行教学。
2、自主合作,探究新知在教学一位小数的含义时,我采用了老师领学的教法,向学生渗透一位小数所示的含义,从而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两位小数的含义做好迁移。
这样设计是让学生通过经历“学习、模仿、迁移、反思”的过程,学会学习的方法,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3、分层训练、巩固新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练习要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能正确读写小数。
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对小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商品的价格标签。
二、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复习整数和分数,引入小数师:像1、2、4、100这样的是整数,还学过像 1/2、1/3 、2/4 这样的叫分数。
生活中还见过什么数呢?2、引出新课,认识小数师:老师也找到了一些有关小数的信息,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
超市的物品的质量,商品的价格,人的体温和有身高。
像3.45、0.85、2.60、36.6、1.2和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数学王国的新成员小数。
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二)结合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1、认识小数读小数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小数与我们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一样呢?生:都有个小圆点。
师:对了,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一起来说说它的名字。
(生齐读)师:你会读小数吗?他们分别表示什么?观察:小数点把小数分为几部分?小结:小数点把小数分为两部分,小数点左边为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为小数部分。
读小数时,小数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则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
2、写小数师:我们已经会读小数了,这些小数怎么写呢?让我们动手试一试。
板书:五点六、七点三五、九点四六。
小结:写小数与读小数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依次写出小数部分。
(1)认识小数,感知意义1、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1)观察价格签上用小数表示的价格,想一想:这些小数到底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呢?(提示:根据自己的经验,思考购物时是如何付钱的?)生汇报,课件出示如下:5元9角8分 5. 9 80元8角5分0. 8 52元6角0分 2. 6 0(2)师小结:小数点左边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第二位表示几分。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面试《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小学数学组的×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的认识》,对于这节课。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等5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小数的认识》》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3年级下册第7单元的内容,本节课属于数的
认识部分,包括小数的含义,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内容安排上先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总结概括得出小数的定义然后在测量活动中建立小数和分数的联系。
在此之前学生在认识整数,分数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另外本篇课题是认识小数的开端,为继续学习小数的性质,小数的运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特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离出数的过程,建立数感,提升学生
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特点,体会数学探究过
程中的乐趣,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教学内容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
从学生的学习
情况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
二、说学情
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把握和处理教材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
来说一下学情:从知识经验上分析,三年级的学生之前己经学习了分数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也具备充足的生活经验,但对于小数理性认识仍显欠缺。
从思维特点上分析,本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善于表达,其思维水平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
因此,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也是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该重点注意的地方。
三、说教法学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原有知识框架建立
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基于以上考虑,我将本节课的教法确定为:探究式教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将本节课的
学法确定为: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