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社会经济地理环境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5
楚雄市地图楚雄市位于中国云南省的中部地区,地处纬度25°17′-26°36′,经度100°41′-102°03′之间。
地理上,楚雄市北邻昆明市,南接大理州,东邻玉溪市,西与云南其他地区接壤。
楚雄市总面积约为2,795.2平方公里,是一座地势较为平坦的城市。
楚雄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市境内有多条主要的国道和铁路贯穿而过。
其中,G320国道连接楚雄市与其他主要城市,如昆明市和大理州。
此外,市内还有楚雄机场,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出行。
楚雄市地理环境多样,地形复杂。
市内主要地形为丘陵和盆地,以及河流和湖泊。
其中,楚雄市位于雅砻江上游的楚雄盆地中,自然资源丰富。
楚雄盆地是云南省的重要农业基地之一,盛产水稻、核桃、柑橘等农作物。
在楚雄市地图上,可以看到市中心区位于市区的东南部。
这里是楚雄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市中心区拥有多个商业街区、政府办公区、文化教育区等。
另外,在楚雄市地图上还可以看到河流和湖泊等水域分布广泛。
楚雄市境内有多条河流穿越而过,其中最重要的是雅砻江和母水河。
雅砻江是云南省的重要支流,流经楚雄市后继续向下游流入金沙江。
母水河则是楚雄市内一条重要的支流,周边有众多风景优美的湖泊如小城子湖、牛箱湖等。
除了自然水域,楚雄市地图上还可以看到各类人工建设的景点和设施。
楚雄市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红河谷和双柏县城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楚雄市也是一个以彝族为主要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地区。
楚雄市地图上可以看到许多彝族村落和彝族文化建筑。
楚雄市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而闻名。
总的来说,楚雄市地图呈现出一个地理环境多样、交通便捷的城市。
无论是自然风景还是人文景观,楚雄市都有丰富的资源。
无论是游客还是居民,都能在楚雄市留下美好的回忆。
楚雄州州情知识考点
楚雄州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州,下面是楚雄州州情的知识考点: 1. 楚雄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地理位置重要,是连接云南南北的交通枢纽。
2. 楚雄州是彝族、哈尼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是全国少数民族文化重镇之一。
3. 楚雄州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自然遗产元谋人遗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华山、文物保护单位十万大山、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盘龙寺等。
4. 楚雄州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区域,以矿产资源、农业产品、药材等为主要产业。
5. 楚雄州政治、文化、经济等发展迅速,在全国各级评比中屡获殊荣,被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等。
6. 楚雄州的代表性建筑有楚雄市妈祖庙、楚雄古城等,是游客们游览的必到之处。
7. 楚雄州的美食代表有彝族酸汤鱼、哈尼糯米饭、苗家酸汤肥肠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1 -。
万方数据第6期罗艳等:云南省楚雄州生态功能区划研究575地区的生态安全。
因此,做好楚雄州的生态功能区划,对指导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2生态功能区划原则、方法及分区方案2.1生态功能区划原则根据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机制与区域分异规律,区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区划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实现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避免盲目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发生学原则区划要根据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的一般原理,划分出来的每一个地域,都应该是一个统一发生体,具有“发生”上的共性。
(3)区域相关原则在空间尺度上,任何一类生态服务功能都与该区域,甚至更大范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区划时要从全省、流域、全国甚至全球尺度考虑。
(4)相似性原则区划是根据区划指标的一致性与差异性进行分区的,必须注意这种特征的一致性是相对的,不同等级的区划单位各有一致性标准。
(5)区域共轭性原则即任何一个生态功能区必须是完整的个体,不存在彼此分离的部分。
2.2生态功能区划方法楚雄州生态功能区划采用GIS支持下的多因子叠置分析法。
在ARCVIEW软件的支持下,一级区以楚雄州TM影像为背景,参考主要山脉的分界线、大流域的分水岭、河流等自然特征进行修正;二级区以云南省生态功能区的三级区为背景,结合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及其组合规律以及行政区界限进行划分;三级区在二级区划的基础上,结合林业、农业、矿产资源开发、水电建设等各专业规划,从生态管理的层次上,进行多因子信息的综合,分析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总体目标及其与各种因子和不同区域的关系、确定区域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
2.3生态功能分区方案楚雄州生态功能分区结果为:一级区2个;二级区9个,三级区17个,见图1和表1。
图1楚雄州生态功能区划Fig.1EcologicalFunctionRegionalizationofChuxiongPrefecture3生态功能类型区在完成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根据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宏观生态环境管理的需要,将不同类型的生态功能区进行统筹和归并,进行生态功能类型区的划分。
《经济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报告支柱产业兴衰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黑井为例年级:11级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专业:地理科学专业姓名学号分数沈兴建20111061129王磊20111061130樊富强20111061131席春燕20111061132鹿思学20111061134杨如旭20111061135乔旭201110611362013年12月25日目录一、前言二、黑井古镇历史沿革三、历史时期对黑井盐业的管理四、历史上黑井的交通五、黑井的文化六、黑井的繁荣与辉煌七、黑井盐的制作八、武家大院简介九、黑井盐业的改革十、黑井衰落的原因十一、黑井古镇的现状十二、支柱产业变化对黑井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十三、特色小城镇发展及对策十四、结语前言作为地名,黑井至今已历时千年,历代史籍中都保存着他不可或缺的一席,其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完全是因为得益于一种在今天看来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矿藏:盐。
盐,使黑井魔术般地成为了“富甲两迤”的“财富奥区”,令文人墨客发出“土风独冠舆图考,饷馈雄称赋役编”的赞叹。
盐,就像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吸引着历代统治者的目光;盐,又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招徕了五湖四海成千上万的淘金者。
至少早在前年以前的唐代,黑井就成了当时云南地方政权的统治者南诏王族的御用工场,“洁白味美”的黑井盐身价无比,“唯南诏(王)一家所食”。
如果说唐、宋以前的黑井还只是由于专供地方政权的王族用盐的特殊地位而闻名于世的话,那么到了元代,黑井则是完全凭借所产之盐而占有了骤然显赫的社会经济地位,真正地厚积薄发,昂首阔步地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前,云南省的财政收入至少有半数来自黑井!数百年以来,灶户们日夜煎卤煮盐,“烟腾腾以郁勃,爝烈烈以辉煌”呈现出一派“晓晴烟动连天霭,夜黑灯辉夹岸霞”的壮观景象,黑井也因此而多了个“烟溪”的雅号。
推翻清王朝后,民国政府于1913年又特别设立滇中盐场公署和一个县级行政编制,黑井又有了一个新的名称“盐兴县”,黑井的盐业盛极一时。
楚雄州中心城市吸引范围分析一、空间结构现状楚雄州城镇地域分布存在着坝区和山区、半山区,交通便利地域与交通不便利地域之间的差异,主要城镇集聚在州域交通干线周围,且呈带状分布。
具体为,由连接州域东西的楚大高速、安楚高速,在州域东西两侧分别连接南北的永武高速、武禄高速,南永二级公路构成州域环状交通干道,而这一干道沿线分布了九县一市中的八个中心城镇。
就城镇密度而言,州域中南部城镇密度大,而南部、西北部、东北部城镇密度小,楚雄州城镇体系由手自然地理因素和农业经济发展条件,形成了以各级行政中心为核心,分散的城镇体系类型。
以一个以上各级行政中心为体系核心,区域基础相近、职能类型类似的地域城镇发展基础上,既保证了中心城市的相对稳定,又注重了中心城市之间、中心城市与次级中心城镇之间的生产联系与分工。
二、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布局体系:“3+5+7”的布局体系根据《楚雄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楚雄州产业呈现“3+5+7”的布局体系。
“3”指的是“三张牌”;“5”指的是5个千亿级支柱产业;“7”指的是7个超百亿级传统和新兴产业。
2.产业空间布局楚雄州围绕“接轨昆明、双核引领、聚群崛起、多点支撑、廊带联动、一体发展”要求,突出空间结构更优、聚融程度更高、协同联动更强、质量效益更好,构建“双核、三群、四带、两屏、多点、一体”的生产力空间布局,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双核:以楚雄国家高新区为支撑的楚雄片区核心引擎以禄武产业新区为支撑的禄丰片区核心引擎三群:楚中“1+4+1”城镇群楚东禄丰、武定城镇群楚北元谋、永仁、大姚城镇群四带:昆楚经济带永武经济带永双经济带武易经济带两屏:北部生态屏南部生态屏多点:37个重点支撑乡镇一体:州内一体、昆楚一体、滇中一体。
楚雄州州情知识考点
楚雄州是中国云南省下辖的一个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
了解楚雄州的州情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地方的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的情况。
以下是楚雄州的一些州情知识考点:
1.地理位置:楚雄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距离省会昆明市约240公里。
州境北面与大理州相邻,东与昭通市接壤,南面与红河州、文山州相连,西临丽江市。
2.人口:楚雄州是云南省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境内有彝族、哈尼族、傣族、回族、苗族、藏族等56个少数民族,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20年,楚雄州总人口为4,354,000人。
3.历史文化:楚雄州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中,著名的有元谋人化石、南华寺、大观楼、楚雄古城等。
此外,楚雄民间歌舞、服饰、建筑等文化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4.经济发展:楚雄州是中国西南地区农业大省之一,农业是楚雄州的支柱产业。
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豆类、烟叶、花卉等。
此外,楚雄州还有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经济体。
5.教育医疗:楚雄州的教育医疗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州内有多所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如楚雄师范学院、楚雄职业技术学院等。
此外,楚雄州还建有多个医疗机构,如楚雄州人民医院、楚雄州中医院等,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保障。
以上就是楚雄州的一些州情知识考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楚雄州这个美丽的地方。
介绍楚雄的短句摘要:1.楚雄的基本概况2.楚雄的历史文化底蕴3.楚雄的自然景观与资源4.楚雄的民俗风情与特色美食5.楚雄的产业发展与经济实力6.楚雄的未来发展规划与前景正文:楚雄,位于我国云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它地处滇中腹地,东接昆明,西连大理,南邻玉溪,北濒丽江,是云南省的重要交通枢纽。
楚雄市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70万。
楚雄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距今已有1.7万年的历史。
这里是彝族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彝乡”。
战国时期,楚雄曾是滇国的都城。
这里有许多著名的历史遗址,如元谋人遗址、万家坝古墓群等。
在楚雄市内,独具特色的彝族建筑、艺术品和传统文化习俗,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楚雄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这里有世界级自然遗产——石林,又有风光旖旎的滇池、阳宗海等湖泊。
此外,楚雄市境内还有世界最大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哀牢山。
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雄伟的山川、秀丽的水色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楚雄的民俗风情独具魅力,特色美食令人垂涎。
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等民族节日丰富多彩。
在这些节日里,各族人民载歌载舞,热情洋溢。
此外,楚雄的特色美食如野生菌、牟定鸡、南华野生菌宴等,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
在产业发展方面,楚雄以冶金、化工、建材等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楚雄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实力。
楚雄州已形成以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
展望未来,楚雄州政府提出了“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中国西部重要增长极”的发展目标。
楚雄将充分发挥地理、资源和人文优势,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总之,楚雄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美丽风光和独特民俗的风水宝地。
这里的发展前景广阔,值得人们期待。
楚雄州情简介【行政区划】全州设九县一市(楚雄市、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禄丰县),103个乡镇,1099个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其中:998个村民委员会,10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人口民族】2014年末全州常住人口272.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5.68万人,占总人口的38.74%,乡村人口167.12万人,占总人口的61.26%。
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93.49万人,占户籍人口35.50%,少数民族中彝族人口75.45万人,占户籍人口28.60%,占少数民族人口80.70%。
【地理位置】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北,地跨北纬24°13′~26°30′、东经100°43′~102°32′之间,属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自古为“省垣屏障、滇中走廊、川滇通道”。
楚雄州东靠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连普洱市和玉溪市,北临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隔金沙江与丽江市相望,是省会昆明市西出滇西7州(市)及缅甸的必经之地,故有“迤西咽喉”之称。
全州行政区域总面积29258平方千米。
州府驻楚雄市城区,海拔1773米,东距省会昆明165千米。
【自然概貌】州境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从南北展布看,具有中部高、南北低、北部比南部稍高的特点;从东西展布看,东西稍高、中部低缓。
最高点为大姚县百草岭的主峰帽台山,海拔3657米;最低点是双柏县与玉溪市新平县交界的三江口,海拔556米。
境内地层发育完全,褶皱、断裂发育,山高谷深,地形复杂。
境内多山,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0%以上,盆地及江河沿岸的平坝所占面积不到10%,是一个以高中山和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区,素有“九分山水一分坝”之称。
主要山脉有东部的乌蒙山、西南的哀牢山、西北的百草岭,形成三山鼎立之势。
【水系】楚雄州地跨金沙江、元江两大水系,其分水岭自东向西从州境中部蜿蜒而过,构成南北分流之态。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矿产资源开发调查报告一、楚雄州简介【地理位置】楚雄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北,属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自古为“省垣屏障、滇中走廊、川滇通道”。
东靠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连普洱市和玉溪市,北临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隔金沙江与丽江市相望,是省会昆明市西出滇西7州(市)及缅甸的必经之地,故有“迤西咽喉”之称。
全州行政区域总面积29258平方千米。
自治州机关驻楚雄市城区,海拔1773米,东距省会昆明市区165千米。
【自然概貌】楚雄州境内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西最大横距17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47.5千米。
最高点为大姚县百草岭的主峰帽台山,海拔3657米;最低点是双柏县与玉溪市新平县交界的三江口,海拔556米。
境内地层发育完全,褶皱、断裂发育,地貌主要由构造、岩性和水系决定,山高谷深,地形复杂。
按地表河流切割的形态有相对高度在500-1500米的高山峡谷、150-500米的低山丘陵,各水系的干流和支流上又有河谷盆地分布,形成山脉、河谷、阶地、土林以及冰川、岩溶等地貌相互交错的格局。
境内多山,山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90%以上,盆地及江河沿岸的平坝所占面积不到10%,是一个以高中山和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区,素有“九分山水一分坝”之称。
主要山脉有东部的乌蒙山、西南的哀牢山、西北的百草岭,形成三山鼎立之势。
境内地跨金沙江、元江两大水系,其分水岭自东向西从州境中部蜿蜒而过,构成南北分流之态。
其中金沙江在州境段全长137千米,水系流域面积17043.5平方千米,范围涉及除双柏县以外的8县1市,占全州面积的60.1%,主要支流自西向东有一泡江、多底河、湾碧河、万马河、蜻蛉河、龙川江、勐果河、黑鲁拉河等河流,流向均由南向北;元江水系流域面积11322.5平方千米,范围涉及双柏全县及南华、楚雄、禄丰3县(市)的大部分地区,占全州面积的39.9%,主要支流有礼社江、马龙河、绿汁江及14条小支流,均系从北向南流。
楚雄旅游攻略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属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
东靠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连普洱市和玉溪市,北临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隔金沙江与丽江市相望。
辖1县级市(楚雄市)9县(禄丰县、武定县、元谋县、牟定县、双柏县、南华县、永仁县、大姚县和姚安县)。
州人民政府驻楚雄市,距昆明市160千米。
奇瑰壮丽的土林,令人感慨自然沧海桑田的伟力;有“明清社会活化石”之称的黑井古镇,悠然沉静;禄丰恐龙化石遗址,保存有完整且数量庞大的恐龙化石……而楚雄浓郁的的少数民族风情,多姿的民族歌舞,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同样吸引世人的目光。
只有真正行走在楚雄,才能体会这片神奇土地的魅力与风情!楚雄旅游攻略之景点攻略元谋土林昆明的“石林”,陆良的“沙林”,元谋的“土林”是云南著名的“三林”。
距攀枝花不远的元谋不仅以“元谋猿人”遗迹出名,其独特的地理景观“土林”更可称云南一绝。
元谋的土林是一种流水侵蚀地貌。
它由特殊的岩性组合、构造运动、气候、水动力、生态环境等条件综合作用,经5000年的自然变化,造化出这色彩丰富、规模宏大的天下奇观。
交通:去元谋要从昆明的潘家湾客运站买票上车,不要在市区的长途汽车客运站买前往攀枝花的卧铺车,因为乘坐那车,只会在半夜抵达元谋,对于行程来说十分不方便。
如果白天到,可以在物茂下车,这里距离土林只有6公里。
如果是夜里到达元谋,建议在元谋县住宿,第2天前往土林(土林距离元谋县20公里)。
此外,还可以从昆明乘坐火车前往土林,K114次火车,4小时到元谋。
价格40元左右。
地址:楚雄市元谋县境内,距县城32公里。
彝人古镇彝人古镇位于楚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安大道以北,是以古建筑为平台、彝文化为“灵魂”的大型文化旅游地产项目。
一道巍峨壮观的大牌坊上,横书“彝人古镇”四个大字遒劲雄浑,这就是彝人古镇的大门,举头仰望,一种磅礴之势迎面而来。
古镇到处都是景观,到处都有典故,可以说是移步易景,一景一串故事。
楚雄州新能源发展情况汇报
楚雄州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是一个多山地带,地理条件优越,适宜开展新
能源开发利用。
近年来,楚雄州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发展,加大投入,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下面就楚雄州新能源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光伏发电是楚雄州新能源发展的重点之一。
楚雄州拥有充足的阳光资源,特别适合发展光伏发电。
截至目前,楚雄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XXX兆瓦,占全州发电总量的XX%。
光伏发电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清洁能源,还带动了当
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风电也是楚雄州新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楚雄州地处高原,风能资
源丰富。
目前,楚雄州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XXX兆瓦,占全州发电总量的XX%。
风电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楚雄州的能源结构,还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推
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生物质能源也受到楚雄州政府的高度重视。
楚雄州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木材等生物质资源,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生物质能源开发,不仅可以解决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还可以提供清洁能源。
目前,楚雄州生物质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XXX兆瓦,为当地提供了大量清洁能源。
总的来看,楚雄州新能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光伏、风电、生物质能源等新
能源装机容量不断增加,新能源发电已经成为楚雄州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楚雄州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的投入,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楚雄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XX铜矿地质概况第一章前言1.1矿区交通地理位置及经济地理概况矿区隶属XX省XX州XX县XX镇,地理坐标为北纬25°40′至25°18′,东经101°6′至101°30′,北起XX山,南至XX街,西起XX,东至XX,面积3528k㎡。
矿区有公路经XX县土城至XX经XX直达省城XX,公路里程328km。
XX铁路沿东侧经XX往北至XX省会XX,南面“广大”铁路通XX和大理,矿点均有铁路相通,交通便利(图1)。
矿区所在的XX镇国土面积296 k㎡,耕地面积12230亩, 1998年全镇农业产值1847万元;1998年全镇粮食总产量419.8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010元。
主要农作物为稻米,玉米及小麦,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及其它农副产品等,森林覆盖面积约60%以上,全镇现有人口15288人,其中农业人口12808人,非农业人口2480人。
农业人口有3348户, 67个自然村,145个合作社,居民彝族居多,劳动力充足,属贫困山区。
矿区海拔1800m—2300m,气候温和,年降雨量1071mm,多集中在6—9月,占年总量的73%。
年蒸发量1760mm,以3—5月强度最大,平均气温15.3℃,最高31.4 ℃,最低-3.0℃,年平均相对湿度约70%,9、10月份最高(80%),三月份最低(49%)。
矿区常年主导风向为南西(SW)、南西西(SWW)风,很少有降雪。
地震烈度为7度。
1.2前人的研究成果砂岩铜矿床泛指产于以红色、灰色砂岩、粉砂岩、页岩、砾岩为主的杂色碎屑沉积岩或其浅变质岩中的层状(层控)铜矿床,含矿岩石还可能包括少量碳酸盐岩、硅质岩和火山碎屑岩,含铜建造的下部常为含煤建造,上部常为红色膏盐建造,铜矿体主要产与红层中浅色夹层内,一般又成为“红层铜矿床”[1]。
前人已对滇中地区做过详细的勘察,在成矿问题上,对矿床形成的全过程、形成环境及产生背景方面,成矿区域的地壳性质及其构造活动性方面,生物在成矿中的重要性方面,沉积物理作用和成岩作用在成矿过程中的重要性方面,以及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的建造次序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见解。
楚雄州经济调查分析报告楚雄州是云南省较为贫困的地区之一,其经济状况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楚雄州的经济情况,我们对该地区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本文将对楚雄州的经济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楚雄州的经济概况楚雄州位于云南省中北部,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58万人。
该地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也发展了一定的手工业和旅游业。
根据调查数据,楚雄州的生产总值约为200亿元左右,人均GDP约为5.6万元。
楚雄州的主要农产品包括水稻、花生、玉米、甘蔗、柑橘、菜类、水果等,其中水稻、甘蔗是主要经济作物。
工业方面,楚雄州的产业主要有机电、食品、纺织、建材、木材加工等行业。
旅游业方面,楚雄州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文化等成为其主要的资源。
二、楚雄州当前存在的问题1.经济结构单一楚雄州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产品销售和工业,而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较大,容易受到市场供需和天气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同时,工业部门的竞争力并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产业发展,经济结构单一。
2.贫富差距大楚雄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少数民族群体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差,贫困程度比汉族群体更为严重。
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了少数民族群体与汉族群体之间的社会隔阂。
3.旅游业的发展不足楚雄州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是其主要的资源,但该地区的旅游业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
尤其是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容易使游客感到不便和不满足,影响了楚雄州的旅游业发展。
三、解决方案1.实行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供给变化,同时也可以减少经济风险。
楚雄州应该通过引进优质的种植业和工业部门的投资,来实现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战略。
2.强化扶贫政策改善楚雄州贫困群体生活,减少贫富差距,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成为楚雄州最为重要的任务。
在对扶贫政策的实施中,应根据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同时发挥好各种资金、技术支持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扶贫支持体系。
地理环境地势楚雄-地理位置:楚雄州地处康滇地轴南段的偏西一方,跨东经100?43′~102?30′,北纬24?13′~26?30′之间,属云贵高原西部,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
东靠昆明市,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南连思茅地区和玉溪市,北临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隔金沙江与丽江地区相望。
州境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西最大横距17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47.5公里。
境内多山,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其间山峦叠嶂,诸峰环拱,谷地错落,溪河纵横,素有“九分山水一分坝”之称。
乌蒙山虎踞东部,哀牢山盘亘西南,百草岭雄峙西北,构成三山鼎立之势;金沙江、元江两大水系以州境中部为分水岭各奔南北,形成二水分流之态。
州境最高点为大姚县白草岭主峰帽台山,海拔3657米;最低点在双柏县南端的三江口,海拔556米。
州府所在地鹿城海拔1773米,大致为全州坝区的一般海拔高度。
在群山环抱之间,有104个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坝子)星罗棋布,形成州内一个个规模不同、独具特色的经济、文化区域。
气候楚雄州境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全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划分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夏季短、春秋季长;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雨热同楚雄彝族自治州划分季;日照充足,霜期较短;降水偏少,春夏旱重。
同时因各地地形和海拔的差异,形成气象要素时空分布复杂、立体气候和小气候特征明显的特点。
年均气温为14. 8~21.9 摄氏度。
绝大多数地区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7.4摄氏度;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1.4摄氏度。
极端最高气温42摄氏度(1963年5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8.4摄氏度(1974年1月1日)。
元谋坝子和金沙江河谷地区全年无霜,其他大部分地区无霜期为221天~275天。
全州降水量偏少,年均降水量800~100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7月至10月。
楚雄州地处云南省日照高值区,年均日照为2450小时,从西北向东南呈递减分布。
西北部的永仁县最多,年平均达2823小时,日照率达65%,是全省日照时数最多、日照百分率最大的地区。
最少的是禄丰县为2198小时。
全州的蒸发量年平均为2432毫米,为年降雨量的3倍多。
元谋县的蒸发量为降雨量的6倍多,是云南省蒸发量最大的干热盆地,蒸发量最小的2000毫米。
资源地质资源楚雄州土地总面积4388.7万亩,其中耕地238.36万亩,水田123.95万亩。
土壤共有19个类,其中耕作土壤类14个,自然土壤类5个,以紫色土分布最广,红壤次之。
紫色土上层不厚,蓄水能力差、抗蚀能力弱,但富含磷、钾,适宜于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尤其是烤烟。
红壤土层一般较厚,结构较好,呈酸性,适合种植茶叶、薯类、豆类等作物。
此外,水稻土是最主要的耕作土壤,全州有128万亩,主要分布在平坝地区。
水稻土保水保肥性能好,栽种粮食产量高。
州内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种类涉及41个矿种,产地和矿化地达4 31处。
其中,铜、铁、砷、岩盐、芒硝、石膏等可称优势矿种,煤、铁、石油、天然气等储量较丰富,其他还分布有金、银、铅、大理石、石棉、磷、铂等矿藏。
历史上铜、铁、盐、煤等矿产曾对楚雄州乃至云南省经济发展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楚雄州还是云南省寻找石油和天然气最有希望的一个盆地,生油岩层厚达1000~2000米,预测天然气的资源量十分可观。
水源楚雄州地处金沙江和元江的分水岭上,境内无天然湖泊,也无入境暗河,水资源多由大气降水形成。
全州多年水资源量为68.67亿立方米。
州内的地面河流分属金沙江和元江两大水系,蕴藏量达117.7万千瓦(不含金沙江干流),宜开发量为25.21万千瓦。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1200千瓦)、2400千瓦)、3200千瓦)3700千瓦)2000千瓦)、元谋虎跳滩(2700千瓦)等一批电站。
1998 3.7万千瓦,年发电量1.74亿千瓦/小时,是楚雄州目前最大的水电站。
植被楚雄州的植物种类有6000多种,主要是森林、中草药、野生食用菌等。
全州有林地面积1731.3万亩,森林面积1633.6万亩,森林综合覆盖率60.69%,森林覆盖率达39.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州造林面积大幅度增长。
已初步建成规模较大的用材、板栗、核桃、兰桉、黑荆、水果等林业基地多处。
州内常见的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金丝桃、滇橄榄、杜鹃、冬瓜树等。
草本植物以香茅、龙须草、野古草、金球花为最多。
药用植物以薄荷、大黄、黄连、茯苓最为有名。
州境有野生哺乳动物110多种、鸟类有390多种、爬行类66种、两栖类34种、鱼类85种,其中长臂猿、懒猴、云豹、绿孔雀、黑颈鹤等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
为保护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先后设有哀牢山、雕林山、化佛山、紫溪山、狮子山、方山、昙华山、白竹山、老黑山等16个自然保护区。
进入21世纪,以"三区八大基地"(即医药工业园区、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特色蔬菜种植园区和优质烟、优质米、中药材、畜牧、林果、茶桑、魔芋、水产养殖基地)建设为标志的楚雄州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初步形成。
产品定的油卤腐、喜鹊窝酒、铜炊具、化佛茶;双柏的妥甸酱油、白竹山茶;元谋的土锅、龙须"蝴蝶泉"、"桂花"、"国宾"等品牌的楚雄卷烟畅销全国;"排毒养颜胶囊"等民族药享誉国内外。
地方特产丝绸、吕合米酒、紫溪茶;禄丰的香醋、东河米、耐磨铸铁、汽缸套、剪刀、黑井石榴;南角糯米、茯苓、菖河蜂蜜、荞酒、乳鸽、山药,莲藕;永仁的苴却砚、永兴花椒、永桥酒;龙须草、毛叶枣、热带水果;武定的壮鸡、板栗等。
此外,遍布全州的虎掌菌、松茸、牛肝国十大蔬菜基地之一;柠檬酸、高低压开关柜等工业产品及"蝴蝶泉"、"桂花"、"国宾"等品牌的楚雄卷烟畅销全国;"排毒养颜胶囊"等民族药享誉国内外。
交通楚雄地处滇中腹地,素有“省垣门户”、“选西咽喉”之称。
经要道。
距省会昆明168公里。
社会民族风情25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5.17%《阿鲁举热》,苗、《查姆》等被称为种族文化40多个,节奏强烈、优美动听的“左脚舞”。
“梅益同”等众多的民族歌舞,有色彩鲜艳、款式各异的纳罗、罗罗。
诺苏、礼,构成楚雄浓郁的民族风情,与绮丽的自然风光、璀璨的古迹名胜、众多的名特土产、神奇的神话传说融为一体,使楚雄彝州成为别具一格的旅游观光胜地。
社会发展生、体育、科技等项事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了全面的繁荣和发展。
建国初,对旧的教育文化制度进行根本改造。
1953年后,教育事业开始有计划地发展。
各族人民翻身解放,纷纷以各种艺术形式歌颂新中国,文学创作、戏剧演出、民歌采风盛极一时,文化团体、机构相继建立,图书、电影、广播、文博等事业从无到有。
医药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一些流行病、地方病得到重视和治疗。
科学技术事业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逐渐繁荣。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极"左"思想影响,全州文化事业遭到极大破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振兴彝州,教育先行"取得明显成效,群众文化活动日愈丰富,民族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各种民族节日逐渐恢复。
彝族火把节成了全州法定节日,此外还有大姚插花节、牟定三月会、禄丰高峰花会、姚安龙华会、永仁赛装节等民族节日和民间集会。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逐渐形成,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中医、经济2011年与2006年相比,全州生产总值(GDP)由217.4亿元增加到482.5亿元,年均增长1 1.9%(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93.3亿元增加到354.5亿元,增长了2. 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63.6亿元增加到158.3亿元,年均增长20%;外贸进出口总额由0. 5亿美元增加到1.5亿美元,年均增长23.6%;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由43.4亿元、14.3亿元增加到103.2亿元、37.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8.9%、21.3%。
城镇化率提高6.6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3%。
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4亿元。
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57.6亿元,青山嘴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如期建成。
完成交通投资108.9亿元,永武等一批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州域高等级公路主骨架网基本建成,农村交通状况得到改善。
城镇、民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增电力装机容量26.7万千瓦,农村电网改造达95%以上。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611元增加到17785元,年均实际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385元增加到4627元,年均实际增长10.1%。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71.4亿元,增长16.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
重点企业培育成效明显,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49户,新增13户。
认真落实“工业上山”要求,抓好规划调整,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343平方公里,新增保护坝区基本农田和林地117平方公里,调增荒山荒坡222平方公里。
投入5亿元资金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产值达239亿元,增长45%。
[1]文化艺术文化多样性楚雄州文化,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条件,其发展呈现出丰富性、开放性与单一性、封闭性的双重特征。
在坝区和交通沿线,由于邻区文化的影响与历代中原王朝的开发,形成彝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但两种文化又长期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楚雄州多元一体的民族地方传统文化。
远古时期文化丰富灿烂。
流传至今的有大量彝族人民关于天地万物、人类起源等各种神话、传说和史诗,如《梅葛》、《查姆》等,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从流传至今仍盛行不衰的民族歌舞海洋中,既可以感受到彝族人民对生的各个领域。
文化融合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
清末至民国,社会急剧变革,伴随着近代教育的产生和各种新思想、新文化的传入,楚雄地区的文化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并始终和社会的变革与救亡运动风气,接受马列主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身。
抗战时期,内地大量文化人涉足境内,电影、摄影、报刊、文艺、戏剧演出等新兴文化活动开始出现,群众性文化活动活跃于一时,医疗、体育、自然科学也相应得到发展。
汉文化在坝区广泛传播的同时,山区少数民族亦"渐习汉学","间有中科第者"。
吸收汉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
汉文化同时亦受当地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了明显格,还产生了具有浓郁特色的彝族花灯。
各地都有风格不同的山歌、秧歌、民歌,滇剧在州境亦有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