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第04章护理相关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4.46 MB
- 文档页数:60
第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授课时间第周第节课时安排2(理论)学时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四章舒适与安全第一节舒适第二节卧位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舒适、不舒适的概念;增进舒适的方法各类卧位的使用范围2.熟悉:导致不舒适的原因;护理不舒适病人的原则3.了解:卧位的变换方法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重点:舒适、不舒适、疼痛的概念;增进舒适的方法难点:增进舒适的方法第四章舒适与安全第一节舒适一、舒适的概念(一)舒适(二)不舒适二、不舒适的原因(一)身体因素:(二)心理因素:(三)社会方面:(四)环境方面:三、护理不舒适病人的原则第二节卧位一、概述(一)卧位的性质(二)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二、常用卧位(一)仰卧位(二)侧卧位(三)半坐卧位适应症(四)端坐位(五)俯卧位(六)头低足高位:适应症:(七)头高足低位(八)膝胸位(举例)(九)截石位(举例))三、卧位的变换(一)协助病人翻身侧卧(二)协助病人移向床头法讨论、思考、作业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教学过程设计:复习5分钟,授新课80分钟,安排讨论5分钟,布置作业分钟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其他教学资源:多媒体音像其他备课笔记第1页复习第三章内容,以图示举例引入本次课第四章舒适与安全第一节舒适一、舒适的概念(一)舒适(comfort)1、定义:是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一种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感觉。
2、影响因素:(1)身体因素;(2)社会因素;(3)心理精神;(4)环境(重点介绍舒适的定义,讲解影响因素时采用举例法)(二)不舒适(discomfort)定义: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对生活不满、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感觉。
身体方面;社会方面;环境方面;心理精神方面(重点介绍不舒适的定义,原因采用举例法)二、不舒适的原因(一)身体因素:疾病;姿势/体位;活动受限;个人卫生(二)心理因素:焦虑、恐惧;不受关心与尊重;面对压力(三)社会方面:缺乏社会支持;角色适应不良;生活习惯改变;陌生环境(四)环境方面:院内环境—温湿度、声光热、床单位整洁舒适度三、护理不舒适病人的原则1、预防在先,促进舒适2、加强管理,去除诱因3、采取措施,减轻不适3、互相信任,给予心理支持第二节卧位卧位(lying posture)是指患者休息和为适应医疗护理需要所采取的卧床姿势。
第四章护理理论1.纽曼健康系统模式2.奥伦自理理论3.罗伊适应模式4.佩皮劳人际关系模式第一节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内容:人、压力源、反应、预防。
1.人:核心部分:核心部分为基本结构,是机体的能量源。
弹性防线:弹性防线为最外层虚线圈。
位于机体正常防线之外,充当机体的缓冲器和滤过器,常常处于波动之中,可在短期内急速变化。
正常防线:正常防线为弹性防线内层的实线圈,位于弹性防线和抵抗线之间。
机体的正常防线是人在其生命历程中建立起来的健康状态或稳定状态,它是个体在生长发育及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对环境中压力源不断调整、应对和适应的结果。
抵抗线:抵抗线为紧贴基本结构外层的一系列虚线圈。
由支持基本结构和正常防线的一系列已知和未知因素组成,如白细胞、免疫功能以及其他生理机制。
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基本结构。
三条防御线中,弹性防线保护正常防线,抵抗线保护基本结构。
2.压力源:个体内的压力源:指来自于个体内与内环境有关的压力,如愤怒、悲伤、自我形象改变、自尊紊乱、疼痛、失眠等。
人际间的压力源:指来自于两个或多个个体之间的压力,如夫妻关系、上下级关系、护患关系紧张,父母与子女间的角色期望冲突等。
个体外的压力源:是指发生于体外、距离比人际间压力更远的压力,如经济状况欠佳、环境陌生等。
3.反应:压力反应不仅局限在生理方面,这种反应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与发展多方面的综合反应。
反应的结果可以是负性的,也可以是正性的。
4.预防:一级预防:当怀疑或发现压力源确实存在而压力反应尚未发生时,一级预防便可开始。
一级预防的目的是防止压力源侵入正常防线,主要措施可采取减少或避免与压力源接触、巩固弹性防线和正常防线来进行干预。
二级预防:当压力源穿过正常防线,个体表现出压力反应即出现症状体征时,就可开始二级水平的干预,即早期发现病例、及时治疗、增强抵抗线。
二级预防的目的是减轻和消除反应、恢复个体的稳定性并促使其恢复到康强状态。
三级预防:指继积极的治疗之后或个体达到相当程度的稳定性时,为能彻底康复、减少后遗症而采取的干预。
第一节奥瑞姆的自理理论美国当代著名护理理论家----奥瑞姆(Dorothea Elizabeth Orem)1959年提出自理理论,由此逐渐形成了“自理”的概念一、自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奥瑞姆认为护理应重视人对自理活动的需要,并提供帮助。
奥瑞姆自理理论由三个部分组成:自理理论、自理缺陷理论、护理系统理论二、自理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奥瑞姆把自理理论和护理程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护理工作方法分为三步:(一)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和自理需要(二)设计恰当的护理系统(三)实施护理措施三、实例分析顾某,男性,55岁,工人,离异,儿子在外地上学。
病人患高血压三年,今日头晕头疼症状加重前来就诊,护理体检:T36.4℃,P82次/min,R19次/min,BP160/98mmHg,身高168cm,体重81kg。
实验室检查:血脂含量增高。
病人平时口服降压药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近日工作繁忙,未按时服药,应酬多,大量饮酒、吸烟,吃油腻食物,饮食无规律,父亲有高血压病史,母亲身体健康。
根据奥瑞姆的自理理论:首先收集资料,通过跟病人交谈发现病人对高血压认识不足,未意识到高血压的危害,对高血压诱因、饮食方面知识缺乏,特别是对规律服药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但有了解相关知识的需要。
通过资料分析,找到了病人存在的健康问题,列出护理诊断:知识缺乏:缺乏有关高血压诱因、饮食和用药方面的知识。
护理目标是病人住院期间能说出高血压的诱发因素,调整饮食,控制体重,能坚持规范服药。
根据病人自理能力,为达到目标,护士使用支持教育护理系统对病人进行护理,给病人讲解高血压诱发因素,让病人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监测血压等。
病人住院期间血压稳定,出院后能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第二节罗伊的适应理论美国护理理论家----卡利斯塔·罗尹(Callista Roy)在护理研究过程中,她注意到儿童对自身生理和心理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潜能,认识到适应学说是解释护理问题的一种好方法,认为护理活动的目标应确定为增强护理对象的适应性。
贵州工程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系别:生命科学系教研室:生命科学教研室科目:基础护理技术班级:护理ZZ1501-04教师:杨春学期: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贵州工程职业学院授课方案(教案)课名:基础护理学教师:杨春班级:护理ZZ1501-4 编写时间: 2016.2第一章绪论护理是关爱生命,照顾人的健康的专业,是对人从出生到死亡旁批栏:的全过程的照护。
《护理学基础》是高等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为学生提供从事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情感的主干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临床课程和进行临床实习的基础,也是为满足个体、家庭、社区基本需要所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护理学基础是对各专科和各系统疾病的病人及健康人的具有共性的生活护理和技术护理服务。
学好护理学基础是对学生日后进行专科护理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
本章将介绍护理学的发展史、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任务和目标以及内容与范畴,还将重点介绍护理工作方式以及对于护士的素质要求。
第一节护理学发展史一、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古代(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人类为谋求生存,在狩猎、械斗及自然灾害抗争的活动中发生疾病、创伤,人们以自我保护式、互助式、经验式、家庭式等爱抚手段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
中世纪(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
文艺复兴时期,其间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大学、医学院校,出现了一批医学科学家。
护理走向独立职业。
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理论才逐步形成和发展。
国际上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
这是护理工作的转折点,也是护理真正走向专业化的开始。
二、南丁格尔对现代护理学的贡献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出生于英国名门富有的家庭,受过高等教育,熟悉英、法、德、意等国语言。
她从小就立志从事救死扶伤的护理工作,在随家人到世界各国旅游时,她专注于参观、考察各地孤儿院、医院和慈善组织等。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克服重重困难,前往战地救护伤员。
第四章护理理论1.纽曼健康系统模式2•奥伦自理理论3.罗伊适应模式4.佩皮劳人际关系模式第一节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内容:人、压力源、反应、预防。
1.人:核心部分:核心部分为基本结构,是机体的能量源。
弹性防线:弹性防线为最外层虚线圈。
位于机体正常防线之外,充当机体的缓冲器和滤过器,常常处于波动之中,可在短期内急速变化。
正常防线:正常防线为弹性防线内层的实线圈,位于弹性防线和抵抗线之间。
机体的正常防线是人在其生命历程中建立起来的健康状态或稳定状态,它是个体在生长发育及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对环境中压力源不断调整、应对和适应的结果。
抵抗线:抵抗线为紧贴基本结构外层的一系列虚线圈。
由支持基本结构和正常防线的一系列已知和未知因素组成,如白细胞、免疫功能以及其他生理机制。
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基本结构。
三条防御线中,弹性防线保护正常防线,抵抗线保护基本结构。
2.压力源:个体内的压力源:指来自于个体内与内环境有关的压力,如愤怒、悲伤、自我形象改变、自尊紊乱、疼痛、失眠等。
人际间的压力源:指来自于两个或多个个体之间的压力,如夫妻关系、上下级关系、护患关系紧张,父母与子女间的角色期望冲突等。
个体外的压力源:是指发生于体外、距离比人际间压力更远的压力,如经济状况欠佳、环境陌生等。
3•反应:压力反应不仅局限在生理方面,这种反应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与发展多方面的综合反应。
反应的结果可以是负性的,也可以是正性的。
4.预防:一级预防:当怀疑或发现压力源确实存在而压力反应尚未发生时,一级预防便可开始。
一级预防的目的是防止压力源侵入正常防线,主要措施可采取减少或避免与压力源接触、巩固弹性防线和正常防线来进行干预。
二级预防:当压力源穿过正常防线,个体表现出压力反应即出现症状体征时,就可开始二级水平的干预,即早期发现病例、及时治疗、增强抵抗线。
二级预防的目的是减轻和消除反应、恢复个体的稳定性并促使其恢复到康强状态。
三级预防:指继积极的治疗之后或个体达到相当程度的稳定性时,为能彻底康复、减少后遗症而采取的干预。
第四章护理理论知识脉络图第一节纽曼健康系统模式一、纽曼健康系统模式的内容(一)纽曼对护理四个基本概念的认识1.人纽曼认为人是一个整体,通过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生长发育和精神信仰五个方面的变化维持人的完整性。
人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不断与环境相互作用。
人有抵御环境中压力源侵袭的能力。
2.环境纽曼认为环境是所有影响人的内、外因素的总和。
除了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以外,她还提出了人的自身环境概念。
3.健康纽曼认为健康是系统的最佳稳定状态。
当系统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系统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生长发育和精神信仰五个方面的变化与系统整体间关系平衡而协调,机体处于最佳稳定状态。
反之,系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则机体的健康水平下降。
4.护理纽曼认为护理是一门独特的专业,护理的任务是减轻压力源造成的危害,控制影响护理对象的各种变量,保持护理对象系统的健康稳定。
要达到这一目的,她主张早期采取预防措施,并将预防措施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纽曼将护理方法分成三个步骤: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结果。
她的护理方法反映了系统论思想,她认为系统进程和护理措施都是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
(二)纽曼健康系统模式纽曼健康系统模式描述的是一个综合的、以开放系统为基础的护理理念框架。
该模式分为三部分,即压力源、机体防御机制和护理预防措施。
1.压力源纽曼将环境中能改变系统稳定的因素称为压力源。
压力源又分为机体内因素、人际因素和机体外因素三种。
机体内因素如头痛、焦虑等;人际因素如人际关系紧张、失去亲人等;机体外因素如气候、地理环境变化等。
当压力源超过人体正常防御能力,突破正常防御线,这时系统稳定就被破坏,机体基本结构被损害,生命受到威胁。
2.机体防御机制机体防御机制包括三种防御线:应变防御线、正常防御线和抵抗防御线。
(1)应变防御线处于机体最外层,最易被破坏,常处于波动之中。
应变防御线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压力源人侵、缓冲与保护正常防御线。
如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正确的健康信念均为机体的应变防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