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孕症中医分型及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217.31 KB
- 文档页数:1
分型辨证治疗女性不孕症15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女性不孕症的中医分型辨证治疗效果。
方法对本组158例不孕症患者分肾为脏亏损型、肝肾亏损型、肝郁气滞型、瘀血阻滞型、痰湿寒滞型五型,进行辨证论治,并观察效果。
结果本组158例不孕患者经上述分型辨证施治后均获治愈并妊娠。
治疗时间<3个月者68例,4-6个月者54例,7-12个月者28例,一年以上者8例。
孕后对158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访,2例双胞,6例在3个月内发生流产,后均再妊娠,其他均正常妊娠,胎儿娩出后均发育良好。
结论分型辨证治疗女性不孕症,具有经济方便,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借鉴。
【关键词】不孕症;中医;辨证论治;疗效分析不孕症可有男女双方因素或单方因素所致。
其虽不是致命性疾病。
但可以造成家庭及个人的心理创伤,是影响男女双方身心健康的医学和社会问题[1]。
为解决这一问题,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我们运用中医药治疗女性不孕症患者158余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58例,均为女性。
其中原发性不孕137例,不孕年限:2年者45例、3年者54例,4年及以上者38例;继发不孕21例。
不孕年限:2年者7例、3年者9例、4年以上者5例。
发病年龄:25-27岁64例,28-30岁67例,30岁以上27例;不孕原因:月经不调32例、输卵管不通37例,子宫因素者6例、卵巢因素者25例、内分泌因素者28例,盆腔炎者7例,原因不明者23例。
1.2 辨证论治1.2.1 肾脏亏损型本型64例,占45%;症候:月经不调,量少无块,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性欲淡漠,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细弱。
妇科检查见子宫体积较小,基础体温测定呈单项或黄体功能不全,阴道涂片检查示性激素水平较低。
本型常见于内分泌失调、子宫发育不全的患者。
治则补肾填精温阳,方选五子衍宗丸合桂附地黄丸加减。
常用药物有肉桂、附子、地黄、山药、山萸肉、巴戟天、仙灵脾、复盆子、益智仁、女贞子。
名老中医验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概况(2013-12-08 13:51:13)标签:名老中医验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概况作者:张少聪审校:周伟生关键词: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名老中医;验方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因输卵管阻塞所致的不孕症约占所有不孕的20%~40%[1],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女性不孕相比较,具有治疗难度大,疗效不满意,或治疗费用高,成功率低等特点[2]。
名老中医在治疗该病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零散见于其医案医话中,故本文拟整理分析老中医验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兹作探讨以请教方家。
1专方治疗1.1 古方加减于己百[3]治疗输卵管不通所致不孕症,选用《金匮要略》温经汤,加干姜10g、桃仁10g、红花10g、路路通10g以温经、活血、通络。
王大增[4]以逍遥散为基础方,加丹参、赤芍、桃仁、地龙、皂角刺、路路通等活血通络。
许润三[5]以四逆散加味(柴胡l0g、枳实l0g、赤芍10g、生甘草l 0g、丹参30g、穿山甲15g)随证加减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246例,显效136例,有效42例,无效68例,总有效率为72.36%。
1.2 自拟方1.2.1 清热解毒,利湿化痰为主朱南孙[6]认为输卵管阻塞而有附件炎者,系湿蕴冲任、络道受阻,自拟清热利湿、理气通滞方(制香附9g、枳壳6g、留行子12g、苏噜子12g、路路通12g、石菖蒲9g、沉香粉1g、小茴香3g、月季花6g)。
王云铭[7]自拟银英三黄利痹汤(金银花30g、连翘9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15g、黄连3g、黄柏、大黄、炮山甲、路路通各9g),治在清热利湿、疏通经络。
郑长松[8]从痰热湿瘀论治,自拟清利痰湿化瘀之方(猪蹄甲、橘红核、路路通各15g、丹皮、怀牛膝、香附各12g、地骨皮、木通、穿山甲、地龙、川萆薢、红花、车前子、茯苓各9g、生甘草6g)。
张述黄[9] 认为输卵管不通多因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所致,治以自拟方地蚤汤(地丁草、蚤休、虎杖各15g、当归、川楝子、延胡索各10g、川芎5 g)为主,随证加山楂肉、败酱草、桃仁、炮山甲等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力。
中医妇科学课件不孕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医妇科学》第七章关于“不孕症”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不孕症的定义、分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中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着重分析不孕症的中医辨证施治,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进展,探讨不孕症的防治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不孕症的定义、分类、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2. 掌握不孕症的中医诊断、辨证施治原则及治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中医理论分析不孕症病例,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不孕症的中医辨证施治、治疗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教学重点:不孕症的定义、病因病机、中医诊断及辨证施治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出不孕症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1) 不孕症的定义、分类、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2) 不孕症的中医诊断、辨证施治原则及治疗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典型的不孕症病例,讲解中医诊断和治疗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病例,进行中医诊断、辨证施治和治疗方案的设计。
六、板书设计1. 不孕症的定义、分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
2. 中医诊断、辨证施治原则及治疗方法。
3. 典型病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病例:女性,28岁,已婚,未避孕2年未孕,月经周期正常,量少,色暗,带下量多,质稠,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2. 答案:中医诊断:不孕症(肾虚型)。
辨证施治:滋肾养血,调补冲任。
治疗方案:中药治疗(补肾养血方剂)+针灸治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不孕症相关的现代医学研究论文,了解不孕症的最新研究进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不孕症的中医辨证施治原则。
2. 不孕症治疗方法的选用与应用。
3. 病例分析和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不孕症的中医辨证施治原则1. 辨证要点:不孕症的中医辨证主要包括肾虚、肝郁、痰湿、血瘀等证型。
中医辨证论治女性不孕不育的症因在众多家庭的期盼中,拥有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是许多夫妻的梦想。
然而,对于一些女性来说,不孕不育却成为了她们实现这个梦想的障碍。
中医在诊治女性不孕不育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探寻其症因,为许多家庭带来了希望。
中医认为,女性不孕不育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与肾、肝、脾、冲任等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有关。
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
肾气不足或肾阳亏虚,都可能影响生殖功能。
肾气不足时,难以推动卵子的成熟和排出,子宫内膜也无法得到充分的滋养,从而影响受孕。
而肾阳亏虚,则会导致宫寒,使受精卵难以着床和发育。
比如,有些女性平时就有手脚冰凉、腰膝酸软、月经推迟、量少色淡等症状,这往往提示可能存在肾气不足或肾阳亏虚的情况。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如果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影响冲任二脉的气血流通,导致排卵障碍和输卵管不通畅。
现代社会中,女性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容易情绪波动,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导致肝气郁结。
这类女性常常会出现经前乳房胀痛、烦躁易怒、月经失调等表现。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气虚弱时,气血生化不足,血海空虚,无法维持正常的月经和受孕。
同时,脾虚还可能导致痰湿内生,阻塞胞宫,影响受孕。
那些形体肥胖、面色苍白、气短乏力、白带量多而质稀的女性,往往存在脾虚或痰湿内阻的问题。
冲任二脉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经络。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冲任失调,血海空虚,胞胎失养,也会导致不孕不育。
冲任失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上述的肾、肝、脾的功能失常,或者外感邪气、内伤七情、劳逸失度等。
除了上述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女性不孕不育。
比如,瘀血内阻,多见于曾经有过流产、刮宫等宫腔操作史的女性,或者是患有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患者。
瘀血阻滞胞宫,新血不生,影响受孕。
还有热毒炽盛,多由外感热毒之邪,或体内湿热蕴结日久化热所致。
热毒损伤冲任,导致不孕。
中医辩证分型论治不孕不育女子结婚后夫妇同居二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不受孕者,称“原发性不孕。
”《山海经》称:“无子”,《千金要方》称:“全不产”。
如曾生育或流产后,无避孕而又二年以上不再受孕者,称“继发性不孕”,《千金要方》称:《素问·骨空论》有不孕之名,《千金要方》在篇首论“断绪”。
述。
历代妇科医籍均辟有“求嗣”、“种子”、“嗣育”门,加以研究。
QQ咨询1171011965程肾阳虚主要证候: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谈,或月经稀发、闭经。
面色晦黯,腰疾腿软,**淡漠,小便清长,大便不实。
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景岳全书》:温肾养肝,调补冲任。
方药:毓麟珠(《景岳全书》)加紫河车、丹参、香附。
肝郁主要证候:多年不孕,经期先后不定,经来腹痛,行而不畅,量少色黯,有小血块,经前**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
舌质正常或黯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舒肝解郁,养血理脾。
方药: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
痰湿主要证候:婚后久不受孕,形体肥胖,经行延后,甚或闭经,带下量多,质粘稠,面色恍白,头晕心悸,胸闷泛恶。
苔白腻,脉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调经。
方药:启宫丸(经验方)加石菖蒲。
血瘀主要证候: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紫黑,有血块,或痛经,平时少腹作痛,痛时拒按。
舌质紫黯或舌边有紫点,脉细弦。
治法:活血化瘀,调经。
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肾阴虚主要证候:婚久不孕,月经先期,量少,色红无血块.或月经尚正常,但形体消瘦,腰腿酸软,头昏眼花,心悸失眠,性情急躁,口干,五心烦热,午后低热。
舌偏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调冲益精。
方药:养精种玉汤(《傅青主女科》)加女贞子、旱莲草。
中药治疗不孕的优势治疗不孕不育,方法可谓多多。
那么中药治疗不孕的优势何在呢?关于疾病的诊断,是治疗疾病有没有效果的关键。
在诊断方面,现代医学具有一定优势。
我们知道,不孕不育的病因很多,在生育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任何一个器官出现异常,都会出现生育困难。
中医不孕症患者的诊疗规范
一、临床表现
凡生育年龄的妇女,配偶生殖功能正常,婚后同居两年以上,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未能受孕者,或曾经受孕而两年又不再受孕者,称为不孕症。
前者称为原发性不孕,后者称为继发性不孕。
二、治疗方法
1.耳穴压豆
【主穴】子宫、卵巢、内分泌、肝、肾、脾。
【操作】选准单侧耳朵耳穴,75%乙醇常规消毒耳穴皮肤,然后用0.5cm×0.5cm胶布将王不留行固定于相应耳穴上,并嘱患者每天用拇、示指在耳廓内外按压进行刺激,使其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每天按压5次,2~3分钟/次,5天贴穴1次,两耳交替贴穴,共治疗12周,月经来潮暂停治疗。
2.中药外敷
【主穴】川乌10g,生水蛭10g,鸡血藤15g,透骨草30g,威灵仙20g,肉桂10g,乳香20g,没药20g,红花10g,丹参30g,路路通20g,皂角刺15g。
【操作】以上诸药研细成末,装入长条形布袋中,加水适量,蒸20分钟后洒上酒敷于两侧附件体表位置。
每月月
经干净后敷10~14天,1天1次于睡前外敷,次日起床时取下,3天更换1剂,3个月为1个疗程。
敷后局部皮肤过敏者停用。
3.中药熏洗疗法
【药物】黄芥子35g,艾叶30g。
【操作】先将黄芥子研末,加水2000ml先煎艾叶15分钟后再将黄芥子末放入包煎5分钟,去渣取汁,趁热盛于干净痰盂内坐浴熏洗20分钟或等凉后再加热,坐浴20分钟,每日1次,于月经结束后5天开始,20天为1个疗程。
用药最少4个疗程,最多6个疗程。
以上两味药物北方地区盛产,黄芥子为该地区食用油主要原料。
不孕不育的中医辨证女子结婚二年以上,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就是怀不上,称原发性不孕,《山海经》称“无子”。
《千金要方》称“全不产”。
如曾生育或流产后不孕,称继发性不孕。
《千金要方》称“断续”。
肾阳虚不孕证侯: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月经稀少、闭经。
面色晦暗,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不实。
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疗:投《景岳全书》右归丸化裁,温肾养肝,调补冲任加紫河车、丹参、香附……肝郁气滞不孕证候:多年不孕,经期先后不定,经来腹疼,量少,色淡,有小血块。
脉弦、舌质黯、舌苔薄。
治疗:疏肝解郁,养血理脾,投《傅青主女科》开郁种玉汤化裁。
中医对不孕不育分型,痰湿证候:婚后不受孕,形体肥胖,经行延后,甚至闭经,白带多。
面色黄白,头晕、心悸,胸闷。
苔厚腻,脉滑。
治疗:燥湿化痰,理气调经,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化裁。
血瘀: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紫黑、有血块或闭经。
平时小腹作疼,疼时拒按。
脉弦、舌质紫黯有瘀斑。
治疗:投《医林改错》卷下少腹逐瘀汤化裁。
肾阴虚不孕,五心烦热、盗汗。
腰酸,腰疼,耳鸣,月经量偏少。
睡眠质量差,口干舌燥。
记忆力不集中。
脉数,舌质红、无苔。
治疗:投《医级宝鉴》卷下的杞菊地黄汤化裁。
临床举例,方某,女,35岁。
婚后多年一直不孕。
刻下症见:形体消瘦,面黄。
情绪烦躁,走坐不安。
经量偏少,而且有血块、痛经。
中医辨证,肝气郁结,宫寒不孕。
投《傅青主女科》卷下开郁种玉汤化裁,有血块加益母草,鸡血藤。
肚子疼加延胡索、乌药 (15)剂中药是一个疗程,连服四个疗程。
半年后电话回访患者已顺利怀孕……。
不孕症中医辩证论治育龄期妇女,夫妻同居二年以上,男方生殖功能正常,无避孕而不怀孕;或曾有过妊娠,又间隔二年以上,未避孕而不再受孕均称为不孕症。
以孕育史分类:前者称为原发性不孕,后者称为继发性不孕。
与原发性不孕含义相近的命名,在《山海经》、《神农本草经》、《脉经》等中称“无子”。
《备急千金要方》中称“全不产”。
另外,与不孕有关的命名还有“绝产”、绝嗣”、“绝子”等。
本病也可以从病因上分为先天不孕及后天不孕。
前者指女性生殖系统的发育上存在着严重的解剖学异常。
古人认为药物治疗不能取效。
《女科经纶·嗣育门》引朱丹溪语:“男不可为父,得阳道之亏者也。
女不可为母,得阴道之塞者也,兼形者,由阴为驳气所乘。
”明。
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引载前人“五不女”之说,即“螺,纹、鼓、角,脉。
螺指阴户外纹如螺蛳样,旋入内(也有解螺乃骡字,指交骨如环,不能开坼。
受孕必致难产,纹指阴户小如箸头,只可通,难交合,名曰石女;鼓指花头绷急似无孔;角指花头尖削似角;脉指经脉未及十四而先来或至十五六始至或不调或全无。
后天不孕是指病因脏腑经络气血失调所致。
本节所讨论的不孕症,主要是西医学所述的功能性及部分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不孕,常见的原因有卵巢功能失调,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炎及免疫不孕等,孕育是繁衍民族的根本,历代医家对不孕的研究源远流长,文献详博,最早见于公元前11世纪的《周易》(《周易集解》卷十一)中,有“妇三岁不孕”之记载。
战国时代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对不孕的病机作了扼要的阐述“督脉生病,其女子不孕”。
自《内经》后,历代医家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很多医著中设立“求嗣”、“求子”、“种子”等门类,东汉后期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有紫石英治“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当归治“绝子”等记载。
隋《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无子候》中较早地认识到不孕同男女双方有关,提出“若夫病妇疹,须将饵,故得有效也”,并在卷三十九中把不孕分为“月水不利”、“月水不通”、“子脏冷”、“带下”、“结积”等五种“无子侯”,广泛讨论了不孕发生的机理,其观点重视风寒致病,气血失调,血积子脏等。
中医辨证论治不孕症育龄期妇女,夫妻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怀孕者;或曾有孕育,又间隔两年以上,未避孕而未再受孕者,称为不孕症。
前者称原发性不孕,后者称继发性不孕。
不孕症发病率国外报道为5%~20%不等,我国达10%左右,近来有上升趋势。
不孕的原因,男女双方都有一定关系。
女性方面除内、外生殖器先天畸形外,多因排卵障碍,或内分泌失调,或输卵管、宫颈管阻塞,或受精卵无良好的着床基地所致,此外免疫因素及缺乏性知识亦为引起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病中医称“不孕”。
原发性不孕称“全不产”、“无子”症,继发性不孕称“断绪”。
多因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导致冲任不能相资,胞宫不能摄精成孕。
常见的原因有肾虚、肝郁、痰湿、血瘀,而血热、宫寒、积血所致的不孕也不少见。
一、不孕症的诊断要点(一)病史询问:包括询问月经史、带下史、婚姻史、“性”“生”“活”史、避孕情况、生育史、夫妇既往病史如结核、炎症、肿瘤、畸形等,以及家族史、手术史。
(二)体格检查:重点注意第二性征,了解有无内分泌失调体征,如肥胖、多毛或脱发、溢乳等。
(三)妇科检查:了解内、外生殖器官发育情况,有无畸形、肿瘤、炎症、包块及分泌物有无异常。
(四)男方精液检查:了解精液量、颜色、精子计数、活动率、成活率、畸形率,以及精液液化是否正常。
正常精液量为2~6mL,室温下20分钟液化。
pH7.5~7.8.精子浓度应在4.0×109/L以上,低于4.O×109/L则生育力降低,低于2.O×109/L则生育机会极少。
精子活动度应高于60%且以直线活动者为主。
畸形精子数不应超过40%。
(五)卵巢功能测定:了解雌激素水平,有无排卵、黄体功能、宫颈粘液及子宫内膜情况,常采用的方法有:1.基础体温测定:可了解有无排卵、排卵的日期及黄体功能情况。
2.宫颈粘液涂片检查:了解宫颈粘液量、性状、结晶形状随月经周期的激素变化情况。
3.“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测定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是否正常。
北京儒圣堂研究院杜庆粉医生方法,包括中医针灸治疗。
课程咨询电话:400-099-7212排卵不孕1号当归 12g 白芍 10g 熟地15g 山萸肉10g 枸杞子12g 菟丝子10g女贞子15g排卵不孕2号茯苓 15g 半夏10g 陈皮10g 甘草10g 苍术12g 香附10g胆南星 10g 枳壳15g 生姜3片神曲 15g输卵管疏通1号当归9g 川芎9g 白术9g 生地9g 熟地9g 桃红9g 红花9g 石菖蒲 9g 路路通10g 败酱草30g 皂角刺10g 生茜草9g 海螵蛸10g 红藤 15g输卵管疏通2号当归 9g 川芎9g 生地9g 熟地9g 桃红9g 红花9g 石菖蒲 9g 路路通10g 败酱草30g 生茜草9g 海螵蛸10g 肉丛蓉9g 菟丝子12g输卵管疏通3号柴胡 9g 当归9g 白术9g 白芍9g 黄岑9g 制香12g 生茜草9g败酱草 15g 石菖蒲 9g 路路通 9g输卵管疏通4号(外用)透骨草 30g 丹参 30g 肉桂 10g 红花 10g 川芎 10g威灵仙 20g 乳香 20g 没药 20g 当归 20g 赤芍 15g不孕1号(促卵泡汤)熟地 15g 当归10g 炒白芍10g 枸杞子15g 兔丝子30g 制首乌15g 山芋肉 10g 太子参 15g 山药 15g 鹿角胶10g 砂仁6g不孕2号(促排卵汤)仙灵牌15g 仙茅10g 兔丝子30g 肉苁蓉15g 枸杞子15g 熟地15g 当归10g 山药15g 丹参30g 鸡血藤15g 川断10g 泽兰叶10g 桂枝 10g不孕3号(促黄体汤)仙灵牌 15g 巴吉肉 10g 兔丝子30g 枸杞子15g 杜仲10g 女贞子10g 旱莲草 10g 莲子10g 当归10g 党参15g 山药 15g注: 不孕1~3号用法.月经来第5天开始. 1号6付. 2号4付. 3号10付.子宫发育不全1号(幼稚子宫)促子宫发育1号当归15g 玄参15g 白芍15g 白术15g 川芎15g 茯苓12g 熟地15g 黄芪20g 肉桂12g 党参15g 太子参15g 菟丝子12g 杜仲9g紫不英12g 山茱萸12g 甘草6g 紫河车粉15g 鹿角胶12g子宫发育不全2号菟丝子20g 巴戟天10g 仙茅10g 淫羊霍10g 熟地30g 何首乌20g 阿胶 10g 鹿角霜10g 枸杞子10g 益母草30g 桃仁10g 红花 10g促卵泡1号当归 15g 川芎15g 赤芍15g 川牛膝15g 熟地15g 小茴香15g香附 15g 桃仁12g 红花12g 甘草8g促卵泡2号熟地 15g 当归15g 白术15g 淫羊霍15g 仙茅15g 鹿角粉 15g制首乌 15g 枸杞子15g 继断15g 甘草6g生精1号仙灵脾 9g 车前子9g 当归12g 黄芪25g 菟丝子15g 何首乌15g 枸杞子15g 陈皮 9g 党参30g 续断 25g 桑椹15g 覆盆子 15g五味子 6g种玉汤2号当归 12g 白术12g 大云15g 枸杞子15g 茺蔚子12g 杜仲12g 女贞子10g 五味子12g 熟地20g 鹿角霜12g 茯苓12g 甘草 8g种玉汤3号紫河车16g 党参12g 当归15g 白芍15g 赤芍15g 黄芪15g 茯苓15g 熟地20g 桃仁12g 没药10g 益母草30g 炮姜10g 元胡12g 何首乌15g 枣仁15g 菟丝子12g 枸杞子15g补宫汤1号熟地15g 山萸肉15g 沙苑子15g 枸杞子15g 益母草15g 鹿角霜15g 鸡血藤15g 菟丝子15g 巴戟天12g 淫羊藿10g 杜仲12g 故子 12g 桑寄生12g 菟丝子10g 附片6g 川芎15g补宫汤2号枸杞子20g 太子参20g 菟丝子20g 淫羊藿20g 仙茅20g 巴戟天15g香附12g 路路通12g 丹参12g 赤芍15g 当归 12g 川芎 12g桑寄生 12g 怀牛膝 12g 熟地 20g通管1号川芎15g 穿山甲12g 路路通12g 细辛6g 通草6g 皂刺15g 三棱15g莪术15g 丹参15g 葛根15g 王不留行10g 枳实10g 桂枝30g通管2号赤芍12g 川芎12g 三棱12g 莪术12g 乳香12g 没药12g 皂刺12g穿山甲12g 夏枯草12g 桃仁10g 泽兰12g 猪苓12g 路路通 10g薏仁12g 益母草 20g通管3号蒲公英30g 地丁15g 茯苓12g 桂枝12g 旱莲草22g 半支莲20g桔核 12g 鳖甲 12g 泽兰 12g 皂角刺 15g 王不留行 12g路路通 12g 昆布 15g 牵牛子 10g 露蜂房 12g多囊卵巢方(暖宫汤)鹿角霜 25g 鸡内金12g 香附10g 苍术15g 白术15g 地鳖虫12g三棱 15g 莪术 15g 刘寄奴 15g 黄芪 30g 附片 6g 肉桂 6g蛇床子 12g 川芎12g内异汤益母草 25g 丹参25g 泽兰 15g 小茴香 12g 当归 12g 香附 12g桃仁 9g 元胡12g 乳香12g 没药12g 柴胡9g 白芍9g 炙甘草6g免疫1号生地黄15g 蒲公英10g 紫花地丁10g 金银花15g 赤芍15g 浙贝母10g 桔核12g 连召15g 当归10g 枝子12g 表皮10g 枳壳10g免疫2号当归15g 生浦黄 10g 炒灵脂 12g 赤芍 15g 川芎10g 官桂 10g延胡索 10g 干姜 6g 小茴香 6g免疫3号鸡血藤20g 山药15g 天花粉15g 三棱10g 莪术10g 知母12g 鸡内金9g免疫4号白花蛇舌草 15g 紫河车粉15g 茯苓12g 玉灵脂 15g 苍术15g小茴香6g 桂枝6g 川芎15g 赤芍 20g 鹿角霜10g 没药6g生蒲黄 15g 木香6g。
中医治疗不孕不育的六大药方不孕不育中医药方1:助孕育鳞方在芬、仙灵脾、制黄精、耳生地各12克,川牛膝、石桶叶、炙甲片各9克,公丁香、桂校各2.5克。
水煎,在经净后服7剂。
本方有调补冲任的效用。
对不孕症、排卵功能非常或卵巢黄体功能不健者有效。
不孕不育中医药方2:助孕汤枸杞子10~15克,覆盆子、茺蔚子、菟丝子、赤芍药、泽兰、香附、丹参各9~10克,紫石英15~30克,于月经周期第11天起初服,每日1剂,连服3~4剂。
若肾阳虚加仙灵脾、仙茅、肾阴虚加鲁豆、白芍、女贞、旱莲草,阴虚火旺加知母、黄柏,痰湿加茯苓、半夏,寒湿加附子、苍术,气滞血淤加鸡血藤、归尾、桃仁。
本方有补肾暖宫、活血调冲任的效用。
对女子不孕症,排卵功能非常切忌受孕者有效。
不孕不育中医药方3:促排卵汤当归、赤芍、丹参、泽兰、红花、香附荒蔚子各10克。
水煎服。
本方有活血化淤、行气通滞的效用。
对继发性经闭、排卵不畅有效。
不孕不育中医药方4:嗣子汤鹿衔草60克,茧丝子、白蒺藜、槟榔各15克,辛夷、高良姜、香附、当归各10克,细辛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有补肾益精、疏肝解郁、调理冲任、暖宫的效用。
对不孕症,子宫内膜增殖期不排卵者有效。
不孕不育中医药方5:石英毓麟汤紫石英 15~30克,川椒 1.5克,川椒芎桂心各6克,川续断、川牛膝、仙灵脾、当归各12~15克,菟丝子、枸杞子、香附、赤白芍、丹皮各9克,水煎服。
本方有温肾养肝、调经助孕的效用。
对肾虚不孕者有效。
不孕不育中医药方6:先天归一汤当归36克,白术、获多、生地、川芎各30克,人参、白芍、牛膝各24克,砂仁、香附、丹皮、制半夏各21克,陈皮18克,甘草12克,生姜3克。
将上药和匀,分为10次剂,每日服1剂,水煎空腹服。
月经本行服5剂,月经行后,再服5剂。
本方有调经育子的效用。
温馨提示:治疗不孕不育,最好的选择是正规专业的医院,只有专业科学检测后,才能对症下药,治疗好不孕不育。
而不是胡乱吃药,因为病情都是因人的身体和病发诱因各有不用,盲目的吃药,是很容易导致病情的加重,更甚者,可能终身不孕不育。
不孕症中医诊疗技术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两年未妊娠者,称为不孕症。
未避孕而从未妊娠者称原发性不孕;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一年未再孕者称为继发性不孕。
我国不孕症的发病率7%~10%,原发性不孕发生率高于继发性不孕。
反复产和异位妊娠而未获得活婴,目前也属于不孕不育范围。
辨证论治以补肾气、益精血、养冲任、调月经为总原则,并辨证施治。
1.肾虚(1)肾气虚[证候] 婚后不孕,月经不调,经量或多或少,头晕耳鸣,腰痛腿软,精神疲倦,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细,两尺尤甚。
[治法] 补肾益气,填精益髓。
[方药] 毓麟珠。
主要药物:人参、白术、茯苓、芍药、川芎、炙甘草、当归、熟地黄、菟丝子、鹿角霜、杜仲、川椒。
(2)肾阳虚[证候] 婚后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则闭经,面色晦暗,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性欲淡漠,白带量多清稀,小便频数或不禁;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治法] 温肾助阳,调补冲任。
[方药] 温胞饮。
主要药物: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肉桂、附子、杜仲、白术、山药、芡实、人参。
(3)肾阴虚[证候] 婚久不孕,月经延期,量少色淡,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眼花心悸,皮肤不润,面色萎黄;舌淡,苔少,脉沉细。
[治法] 滋肾养血,调补冲任。
[方药] 养精种玉汤加减。
主要药物:熟地黄、当归、白芍、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
2.肝郁[证候] 婚久不孕,月经前后不定,经来量少,腹痛,经血夹块,经前乳房胀痛,胸胁不舒,烦躁易怒;舌红,苔薄,脉弦。
[治法] 舒肝解郁,养血理脾。
[方药] 开郁种玉汤。
主要药物: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牡丹皮、香附、花粉。
3.瘀血阻滞[证候] 多年不孕,月经后期,经量多少不一,色黯夹血块,小腹时痛,经行尤甚;舌紫黯,或舌边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 活血化瘀,调理冲任。
[方药] 少腹逐瘀汤。
主要药物:茴香、干姜、肉桂、当归、川芎、没药、蒲黄、五灵脂、延胡索:赤芍。
4.痰湿内阻[证候] 婚久不孕,形体肥胖,经行后期,甚或闭经,带多黏腻,头晕心悸,胸闷泛恶;舌淡苔白腻,脉滑。
女性不孕症中医分型及治疗
发表时间:2012-09-06T08:34:53.7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3期供稿作者:张庆强张建国
[导读] 临床实践中,以上各型患者多不是单独出现,以多型综合表现为多见,且互相转变、影响。
张庆强张建国 (江苏省宿迁市工人医院 223800)
【中图分类号】R27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067-02
【摘要】中医分型治疗女性不育症
【主题词】造成女性不育的因素很多,中医将其分为诸多类型,笔者根据女性不育症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十一个类型,进行辩证治疗,为更有效的治愈女性不育症,提供思路。
男女婚后同居三年,未怀孕者为不孕症,据有关资料统计,其中女性原因造成不孕的占2/3,祖国医学对女性不孕症的治疗,有丰富的内容。
在临床实践中,大体分为肝郁气滞型、气血瘀阻型、肝脾失调型、脾胃虚弱型、寒湿凝滞型、气虚血亏型、痰湿内阻型、湿热下注型、肝肾亏虚型、外因损伤型、七情忧伤型等等。
根据实践所见分述如下:
一、肝郁气滞型
该型患者,多有精神忧虑,易怒等心理表现,有工作、学习和生活经历方面不遂,临床表现多有口苦、肋胀、乳胀、嗳气及月经失调等。
其治疗原则:以“疏肝理气”、“调经”为主,拟“四物汤”加柴胡、郁金、木香、香附等治疗。
二、气血瘀阻型
该型患者,多因七情或外因造成气血不调,而至血行不畅,临床多见月经来时腰痛、腹痛、月经不调或闭经等症状,其治疗原则以“理气活血”为主,拟“桃红四物汤”加木香、香附等治疗。
三、肝脾失调型
该型患者,由肝郁犯胃而致肝脾不和,临床多见胃腹胀满,口苦肋痛,易怒,嗳气,月经不调,脉弦紧,舌紫,苔薄等症状,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主。
方、“六君子”加柴胡、郁金、木香、香附、延胡、结合调经药用之。
四、脾胃虚弱型
该型患者“脾胃亏虚”而致,受纳、布输无权,多见纳呆、腰腹痛、乏力,经量少,色淡,结后稀发,脉弱,舌淡,苔薄等症状,治宜脾和胃为主,方用“六君子”加当归补血汤之类。
五、寒湿凝滞型
该型患者,多因感受寒湿、外邪客留经络至子胞,瘀阻不畅,多有怕风怕冷,腰腿冷痛,阴雨天加重,经期加重,经色黑紫有块,小腹下坠如临盆,脉沉紧,舌紫或胖淡,苔厚腻。
治宜利湿祛寒为主。
方用“参苓白术散”四物汤加桂枝、干姜、茣芋、艾叶、延胡之类。
六、气血亏虚型
该型患者多由各种原因造成身体虚弱,症见面色白哗,形体消瘦,四肢酸懒乏力,月经不来或后错或经期延长,色淡红如水,脱发,脉细弱,舌淡,苔薄。
治疗宜调补气血,方以“八珍汤”之类。
七、痰湿内阻型
该型患者多由贪甘肥厚味,以致痰湿内阻,导致胞络机能不畅,症见形体肥胖,身懒乏力,胸闷纳呆,脉沉滑,舌淡胖,苔腻。
治宜消痰利湿,方以“参苓白术散”和“二陈汤”之类综合治之。
八、湿热下注型
该型患者多由感受外邪而湿热下注,诸脏受损,症见腰痛、腹痛,月经量淋漓不尽,白带色黄,如脓异味,外阴奇痒难忍,尿频,尿痛等,治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方以“三黄汤”加苡仁、银花、车前子、白花蛇舌草、鱼腥草之类。
九、肝肾亏虚型
该型患者多因先天不足或因后天失调而至肝肾亏虚,症见形体瘦弱,稀发,经闭或量少,脉细弱,舌红淡,苔薄。
治宜补肝益肾,于“六味地黄丸”、“八珍汤”、“五子衍宗丸”之类。
十、外因损伤型
该型患者多因外伤和各种妇科疾病而造成子胞受伤,致使胞络不畅,多见月经不调,腹疼腰痛等,治疗以调经为主,常以“四物汤”加活血化瘀之剂,以利去旧血生新血,促进子胞撞伤恢复。
十一、七情忧伤型
该患者多因七情太过或不及而造成气血不畅,影响子胞不能正常营运,多见易怒,心烦不安或忧伤多愁,时而胸闷,头昏目眩,失眠梦多,口干口苦,肋胀,乳胀,纳呆等等,治宜调理情志为主。
一是精神疏导;二是药物调理。
临床上多以疏肝理气安神解忧为主。
临床实践中,以上各型患者多不是单独出现,以多型综合表现为多见,且互相转变、影响。
因此,在临诊中应详辨“四诊”,综合各方因素,“辨证施药”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