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3.2代数式教案(苏科版七年级上)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3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 代数式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代数式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方程等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学习。
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代数式的概念,学会用代数式表示数和几何量,并掌握代数式的基本运算。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代数式,从而为后续的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概念、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代数式作为一种抽象的表达方式,对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直观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代数式的实际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正确地书写代数式。
2.掌握代数式的基本运算。
3.能运用代数式表示数和几何量,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代数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代数式的基本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代数式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代数式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代数式的知识和运算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代数式。
2.实例素材:准备一些生活、几何等方面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学习代数式。
3.练习题:准备一些代数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为100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多少?”让学生感受代数式的实际意义,引出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讲解代数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代数式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基本性质。
通过PPT展示代数式的各种形式,如整式、分式等,让学生对代数式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代数式的基本运算。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2《代数式的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2代数式的值》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代数式的求值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代数式的概念,并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代数式的求值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代数式的基本知识,但对代数式的求值方法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加深对代数式求值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代数式的求值方法。
2.能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代数式的求值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代数式的求值方法。
2.例题教学法: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代数式的求值方法。
3.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代数式求值方法的掌握。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答案。
4.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的年龄比小红大3岁,小红今年12岁,求小明的年龄。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代数式表示这个问题,从而引出代数式的求值方法。
2.呈现(10分钟)讲解代数式的求值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并通过例题展示代数式的求值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数的3倍比这个数大5,求这个数。
”鼓励学生运用代数式表示问题,并求出答案。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对代数式求值方法的掌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代数式求值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等。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 代数式》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3.2 代数式》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章节,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代数式的概念、分类和简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代数式的基本含义,掌握代数式的基本运算方法,为后续的方程和不等式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代数式的理解和运用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步建立起代数式的概念框架,掌握代数式的基本运算技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够正确书写代数式。
2.掌握代数式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代数式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代数式的概念及其分类。
2.代数式的基本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代数式的含义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练习题。
3.教学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代数式表示这些问题。
例如,小华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苹果的单价是2元,香蕉的单价是3元,小华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尝试用代数式表示这个问题,从而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介绍代数式的概念、分类和基本运算。
让学生初步了解代数式的基本知识,为接下来的操练打下基础。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代数式的基本运算练习。
例如,求解下列代数式:(1)(3x - 2y + 5)(2)(4(a + b) - 3(a - b))(3)(x^2 + 3x -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代数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判断下列代数式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2(a + b) = a + 2b)(2)(3x^2 - 2x + 1 = 2x^2 + 3x - 1)(3)(ab + 3a - 4b)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3.2代数式的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3.3.2代数式的值》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值及其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并求出代数式的值。
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并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基本运算,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代数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具体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值及其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运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并求出代数式的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以及如何灵活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代数式计算方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练掌握代数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教材,了解代数式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代数式的概念,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5元,打了8折后,他实际支付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代数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代数式的概念。
3.2代数式课题 3.2代数式自主空间学习目标1.了解代数式、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整式的概念。
2.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3.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发展符号感4.通过具体例子感受”同一个代数式可以表示不同的实际意义”,”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学习重难点对代数式意义的理解,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代数式正确规范书写代数式和叙述代数式的意义教学流程预习导航问题:1. 小明去买苹果,苹果每千克1.5元,他买了a 千克,一共用去多少钱?2. 请学生模仿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其他学生给以解答(1)苹果每千克a元,买30千克应付多少元?(2)长方形长为9,宽是b,面积是多少?(3)小明以b千米/时走了1小时,c千米的速度走了2小时,再2c以千米/时的速度走了a小时,他一共走了多少路程?(4)……从而得到以下式子:30a 、 9b 、 b+2c +2ac 、abc(为下面代数式的教学作铺垫)3、用代数式表示比yx,的和的5倍小3的数是;一个数增加50%后为m,这个数是。
4、代数式-32ab的系数是,xπ-的系数是。
单项式123-n yx是关于x、y的五次单项式,则n= 。
5、多项式2225213yyxx--,是次项式,各项的系数分别是___,_____,____。
合一、概念探究观察:30a、9b、2ab+2bc+2ac、abc…我们把这些式子都称为代数式1、引入代数式定义:像n、-2 、5s、0.8a、am、2n +500、abc、2ab+2bc +2ac 等式子都是代数式。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议一议①薯片每袋a 元, 9折优惠,虾条每袋b 元8折优惠,两种食品各买一袋共需几元?②一个长方形的宽是a m ,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③小明的爸爸携带了35kg的行李乘飞机,他的机票价是m 元,需付多少元行李费?作探究④环形花坛铺草坪,大圆半径为Rm,小圆半径为rm,需要草皮多少平方米?3、让学生先观察:30a 、 9b …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公同的特征?(引导学生说出它们都是字母与数相乘)1)引入单项式定义:像0.9a,0.8b,2a,2a2,15×1.5%m等都是数与字母的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单项式。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代数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代数式》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代数式的概念,学会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算。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几何、代数和三角等多个角度认识代数式,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代数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代数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够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
2.掌握代数式的基本运算规则。
3.能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代数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代数式的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代数式,并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练习代数式的表示和运算。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加深对代数式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认识代数式。
2.准备代数式的运算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
例如,给出一个几何问题: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斜边长度为8,一条直角边长度为3,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让学生思考如何用代数式表示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给出代数式的表示方法,并解释代数式的概念。
代数式可以表示为字母和数字的组合,其中字母代表未知数或变量。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用代数式表示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例如设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x,则代数式可以表示为x = √(8^2 - 3^2)。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代数式的书写练习,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2《代数式的值》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3.2代数式的值》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代数式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学会如何求代数式的值,并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求代数式值的方法。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代数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求代数式的值还是一个新的概念。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可能会对如何正确求代数式的值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求代数式值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学会如何求代数式的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求代数式值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代数式的值的概念,求代数式值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求代数式值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黑板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入代数式的值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示范求代数式值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和求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代数式的值的概念2.求代数式值的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完成情况、课后作业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