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审核评估评分表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附录 A(规范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申请表表A.1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申请表附录 B(规范性)报告编制要求B.1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编制要求B.1.1 格式要求格式应满足下列要求:a)全文使用仿宋字体、小四号字、行距用最小值24磅、标题文字要加粗;b)一级标题加粗黑体、三号、左对齐;次级标题仿宋、四号、加粗;c)图、表、照片中的文字说明,应用五号仿宋体字。
B.1.2 内容要求依据HJ 469—2009中的相关要求编制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B.1.3 封面要求应统一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封面格式,封面格式要求见图B.1~图B.2。
图B.1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封面(封一)格式图B.2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封面(封二)格式B.2 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报告编制要求B.2.1 格式要求格式应满足下列要求:a)全文使用仿宋字体、小四号字、行距用最小值24磅、标题文字要加粗;b)一级标题加粗黑体、三号、左对齐;次级标题仿宋、四号、加粗;c)图、表、照片中的文字说明,应用五号仿宋体字。
B.2.2 内容要求依据HJ 469—2009中的相关要求编制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报告。
B.2.3封面要求应统一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报告的封面格式,封面格式要求见图B.3~图B.4。
图B.3 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报告封面(封一)格式图B.4 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报告封面(封二)格式附录 C(规范性)清洁生产审核专家预审指标表、评估评分表表C.1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专家预审指标表表C.2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评分表评估企业名称:日期:表C.2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评分表(续)附录 D(规范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技术审查意见表D.1 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技术审查意见。
: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绩效表
*注:
[] 经济效益是指节能降耗的经济效益与削减污染物排放的经济效益的加和。
其中,节能降耗的经济效益以当月底的当地市场价计算;削减污染物排放的经济效益是指因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清洁生产方案而减少的排污费、末端治理设施、材料及其运行费等。
[]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96》,第类污染物包括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
因为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计量单位不同可另统计;根据实际情况,第类污染物分类统计。
[] 根据《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办法》,核查后确认的当COD、SO减排量数据。
[] 标准煤折算系数:原煤-0.7吨标准煤/吨,洗精煤-0.9000吨标准煤/吨,汽油、煤油-.7吨标准煤/吨,柴油-.57吨标准煤/吨,液化石油气-.7吨标准煤/吨,天然气-.吨标准煤/万立方米,电力(当量)-.9吨标准煤/万千瓦小时。
附件3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使用说明1、“企业清洁生产绩效评分表”仅适用于国家尚未公布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行业。
2、评分内容分为清洁生产机制建设、清洁生产措施制定实施、清洁生产绩效、企业社会形象四大类,根据每类内容对企业清洁生产工作反映的重要程度分配不同的权重分值,总分为100分。
“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按本表评分总分须达到85分,且第一、二类权重分每类失分不超过5分,第三类权重分失分不超过12分,第四类权重分失分不超过2分;“清洁生产企业”总分为达到70分不足85分,且第一、二类权重分每类失分不超过7分,第三类权重分失分不超过20分,第四类评分无“较差”项。
3、“清洁生产方案实施”百分比和“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中的清洁生产投入资金比例”按近三年累计,时间包括申报的当年和申报年的前两年。
4、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指企业用于节能、降耗、减污等清洁生产方面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5、“企业水平”和“行业水平”栏内填写内容应为同一量纲单位的相关绩效指标数据值,并标明具体类别名称和单位。
6、“资源综合利用率”指企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的利用量与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总量之比。
7、“产品有毒有害成分减量化”指通过清洁的原辅材料替代、清洁的生产工艺、有毒有害成分无害化处置等措施,将产品中有毒有害成分含量减至最低或为零。
附件1国家已公布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5年第28号(2005年6月2日)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6年第87号(2006年12月1日)1、《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铬盐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7、《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24号(2007年4月23日)1、《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7、《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41号(2007年7月14日)1、《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发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3、《纯碱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4、《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5、《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6、《制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7年第63号(2007年9月29日)《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