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策划案
- 格式:ppt
- 大小:324.50 KB
- 文档页数:9
吃货节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主题1.“味蕾狂欢,吃货盛宴”:突出活动的核心目的,吸引吃货们的注意力。
2.“一城一味,舌尖上的中国”:强调地域美食特色,展示我国美食文化。
二、活动时间为期三天,包括周五、周六、周日,充分考虑上班族和学生族的休息时间。
三、活动地点1.主会场:市中心大型购物中心或广场,便于集中展示各类美食。
2.分会场:各区域美食街、特色餐馆,为参与者提供更多选择。
四、活动内容1.美食展区(1)地方特色美食:设立各地方特色美食展区,如川菜、粤菜、湘菜等,展示地域美食文化。
(2)网红美食:引进网络热门美食,如冒烟冰淇淋、火焰冰淇淋等,满足吃货们的好奇心。
(3)创意美食:鼓励餐饮商家推出创意美食,如水果蛋糕、蔬菜冰淇淋等,丰富活动内容。
2.美食比赛(1)最美味佳肴:邀请专业评委和观众投票,评选出最美味佳肴。
(2)最快吃播:设置吃播比赛,挑战最快吃完指定美食的参与者,颁发奖品。
(3)最佳创意美食:评选出最具创意的美食,鼓励餐饮商家创新。
3.美食课堂(1)美食制作教学:邀请知名厨师现场教学,教授美食制作技巧。
(2)美食搭配分享:邀请营养师分享美食搭配,引导吃货们健康饮食。
4.美食优惠券发放美食优惠券,参与者可在活动期间使用,享受优惠。
五、宣传推广1.线上宣传:利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吸引关注。
2.线下宣传:在购物中心、美食街等地方张贴海报,发放传单,扩大活动影响力。
3.媒体报道:邀请媒体进行现场报道,提高活动知名度。
六、活动预算1.场地租赁费用2.活动布置费用3.宣传推广费用4.嘉宾邀请费用5.活动奖品费用6.工作人员费用七、活动效果预期1.提高购物中心、美食街的人流量,带动周边商家销售。
2.增强吃货们的美食体验,提升城市美食氛围。
3.传播美食文化,展示我国美食魅力。
八、活动后期跟进2.对参与商家进行回访,了解活动效果,提供后续服务。
吃货节活动策划方案至此结束,希望这份方案能为你的美食盛宴带来无限惊喜。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创作思路-广播电视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首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
拍摄地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60多个中国各个地域,全方位展示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美食文化。
一、选题一部好的纪录片需要有好的拍摄素材,即确定选题,在选题的基础上进行策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拍摄方案,有了好的选题和策划,那么一部纪录片的成功就取得了一半。
1.具有真实性和时代特点的事物。
《舌尖上的中国》选题为中国大江南北的故事,从原料挖掘到制作过程到商品流通,讲得很透彻,而且善于通过煽情的话语引起乡人的回味和眷恋。
《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家乡的味道、家庭的真实故事,把天南地北的全国人民的心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回味,让我们思考,妙不可言的同时也隐藏着编剧的智慧。
2.具有典型性、故事性和趣味性的题材。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选择饮食作为纪录片的选题,具有广泛的受众群。
在选题方面,《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介绍的都是遍布大江南北的各地特色食料,比如岐山的臊子面、陕北的黄馍馍、嘉兴的粽子、西安肉夹馍、镇江锅盖面、诺邓火腿、石屏的豆腐等等,他们大都是我们老百姓餐桌上喜闻乐见的食物。
每一种食物都是以一个家庭、展开,引人入胜。
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居民,浓重的当地口音,一听就亲切,一听就地道,这很容易让人相信,他做的美食也一样地道!二、解说词的特点与画面、声音的关系及相互作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的解说词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解说词多以短句为主,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短句的好处在于,单位句子里的信息量很少,容易让听众吸收和消化。
而且文字简练,第一段短短几句之后就开门见山地讲道: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字里行间蕴含着对祖国自然景物的崇敬和热爱。
解说词不能单独存在于画面或者声音之外,解说词与画面、声音是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使纪录片达到整体的和谐与优质。
美食类栏目策划书3篇篇一《美食类栏目策划书》一、栏目名称《舌尖上的美味之旅》二、栏目定位本栏目旨在带领观众探寻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展示各种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和独特魅力,激发观众的味蕾享受和对美食的热爱。
三、栏目受众面向广大美食爱好者、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人群以及对不同文化感兴趣的观众。
四、栏目内容1. 美食探店(1)主持人带领团队走进当地知名的餐厅、小吃街、特色市场等,亲身体验当地的美食文化,介绍餐厅的特色菜品、环境氛围以及背后的故事。
(2)通过与店主、厨师的交流,了解菜品的制作工艺和独特之处。
(3)观众可以跟随主持人的脚步,发现隐藏在城市角落的美味宝藏。
2. 美食制作教程(1)邀请专业厨师或美食达人分享各种美食的制作方法,包括家常菜、特色菜肴、甜点等。
(2)详细讲解食材的选择、烹饪步骤、技巧和注意事项,让观众在家也能轻松制作出美味佳肴。
(3)可以设置互动环节,观众可以提问,厨师或达人进行解答。
3. 美食文化探秘(1)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食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和传统习俗。
(2)通过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展示当地的食材采集、烹饪方式、餐桌礼仪等,让观众深入了解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
(3)邀请文化学者或专家进行讲解,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4. 美食评选与推荐(1)定期举办美食评选活动,邀请观众参与投票,评选出最受欢迎的美食。
(2)根据评选结果,推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店铺和菜品,为观众提供美食指南。
(3)可以设立美食推荐榜单,展示各地的美食亮点。
五、栏目形式1. 采用主持人串联的形式,主持人具有亲和力和幽默感,能够引导观众进入美食的世界。
2. 运用多种拍摄手法,包括实景拍摄、特写镜头、烹饪过程的慢动作等,增强视觉效果。
3. 加入特效和动画元素,使栏目更加生动有趣。
4. 采用现场采访、嘉宾互动等方式,增加栏目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六、栏目周期每周一期,每期节目时长 30 分钟左右。
七、播出平台电视台、视频网站等多媒体平台同步播出。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策划案《舌尖上的中国》精彩故事《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频道推出的第一部高端美食类系列纪录片,从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
共在国内拍摄60个地点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
向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侧面认识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
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
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
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
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
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
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
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
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
笋的保鲜从来都是个很大的麻烦,笋只是一个芽,是整个植物机体活动最旺盛的部分。
聪明的老包保护冬笋的方法很简单,扒开松松的泥土,把笋重新埋起来,保湿,这样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鲜两周以上。
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策划(一)第一篇: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策划(一)《舌尖上的中国》电视节目策划书现实环境一、背景浅析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物质生活更加富足,在吃方面也变得更加讲究。
食客、美食家、吃货等的出现,则从另一方面体现国人口味的变化。
衣食住行为人之根本,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是满足,今人在此之外加上品万种美食,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享受生活。
而中国幅员辽阔,有八大菜系,淮扬菜、粤菜、鲁菜、湘菜,每种菜系都有其特色美食,而且烹调方法各有不同,可以说,国人够有口福的了。
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中,导演和摄制组带着观众探访祖国各地美食,了解各式各样与美食有关的人和事,总共七集、每集50分钟的容量,节奏紧凑、制作精良,尝遍美食的同时又能遍览祖国风物,纪录片煞是好。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已经不再局限于吃饱穿暖这样基本的要求。
民以食为天,在物质文明丰富至如斯的今天,人们开始重视对于生活品质更高层次的追求。
对于吃,食不厌精、烩不厌细,不只吃味道,还要吃环境、吃服务、吃文化,吃健康。
二、企划动机《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前些日子风头力压各种电视连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榜首,甚至让许多早已抛弃了电视的80后“吃货”们,纷纷锁定夜间的央视坐等这部“吃货指南”。
人们为美食流口水,为美食的故事流眼泪,为美食的文化而感动自豪,自豪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甚至有人高调地赞美“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
看要应对新的发展形势,就必须有新的态度与措施。
饮食行业发展到今日,大街小巷、五花八门,各种价位、各种地域乃至跨国界的美食比比皆是。
如何从千篇一律的店面经营中脱颖而出?不仅仅是商家绞尽脑汁,着力打开销售额与知名度。
美食老饕们也寻寻觅觅,力图享受到有特色、有内涵的精彩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这档美食资讯节目,是继《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记录片之后的后续美食资讯类节目,更实现其为商家和消费者两者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优秀的商家可以尽展己之所长,以此为基础展示自身特色美食功夫。
舌尖派对策划书3篇篇一《舌尖派对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舌尖上的派对——美食狂欢之旅”二、活动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美食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本次活动旨在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品尝各种美食的平台,同时也为了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三、活动目的1. 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品尝各种美食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美食魅力。
2. 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让参与者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
3. 增强参与者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共同参与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4. 丰富参与者的业余生活,让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够享受到美食和欢乐。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日期]2. 地点:[详细地址]五、活动对象[具体参与人员]六、活动内容1. 美食展示:在活动现场设置多个美食摊位,展示各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美食,让参与者可以品尝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
2. 美食制作:邀请专业的厨师现场展示美食的制作过程,并邀请参与者亲身体验美食的制作过程,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美食文化。
3. 文化交流:在活动现场设置文化交流区域,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让参与者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4. 互动游戏:在活动现场设置多个互动游戏区域,让参与者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同时也可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5. 表演节目:在活动现场设置表演舞台,邀请专业的表演团队为参与者带来精彩的表演节目,让他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到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七、活动流程1. 活动开场:主持人介绍活动的背景、目的和流程,欢迎参与者的到来。
2. 美食展示:参与者自由参观美食摊位,品尝各种美食。
3. 美食制作:专业厨师现场展示美食的制作过程,参与者可以亲身体验美食的制作过程。
4. 文化交流:参与者自由参观文化交流区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
5. 互动游戏:参与者自由参与互动游戏区域的游戏,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主题:幼儿园舌尖上的我国主题活动方案随着我国文化的日益受到世界的关注,幼儿园教育也开始注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在幼儿园举办舌尖上的我国主题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感受我国传统美食的魅力,还能增进对我国文化的了解,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感和美味体验,为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为有益的教育体验。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套幼儿园舌尖上的我国主题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与意义1. 培养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进对我国传统美食的了解。
2. 增强孩子们的美食体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3. 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提升教育质量。
二、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选择一个适合举办此类活动的时间,例如传统节日或者特殊纪念日,并确定室内或室外举办的场地。
2. 策划活动流程:明确活动流程并设计相应的活动环节,包括介绍我国传统美食、品尝我国美食、制作我国美食等内容。
3. 确定活动人员:确定活动的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包括教师、家长志愿者等。
4. 确保食材安全:活动中所使用的食材必须保证新鲜、卫生,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三、活动内容1. 介绍我国传统美食- 通过图片、视瓶等形式向幼儿介绍我国传统美食的种类、特点和制作方法,引发幼儿对我国美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品尝我国美食- 为幼儿们准备传统的我国美食,如饺子、汤圆、月饼等,让他们亲自品尝,感受我国传统美食的美味与独特魅力。
3. 制作我国美食- 组织幼儿动手制作我国传统美食,如蛋挞、包子等,让他们亲身参与制作过程,体验中华美食的乐趣。
四、活动效果1. 增强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 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增强他们的美食体验和审美情感。
3. 促进家园共育,增强师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活动总结与展望通过舌尖上的我国主题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课外生活内容,增进对我国传统美食的了解,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美味体验,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为有益的教育体验。
《舌尖上的中国》广播广告策划文案姓名:彭博学号:专业:广播电视新闻《舌尖上的中国》广播广告策划文案一、前言《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精心制作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该片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真实记录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播出后能够对中华饮食文化起到传承和保护作用,对于整个中华文化的延续,中华民族民族认同感的加强起到促进作用。
在宣传推广中,除了需要点明该片记录中华美食的主要内容外,还需要强调出本片中弘扬的“家文化”,突出该片亮点。
二、广告对象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三、广告目的1、扩大《舌尖上的中国》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关注2、强调《舌尖上的中国》的创作意义。
四、广告期间《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前一个月以及期间五、广告区域全国各地六、广告对象所有居民用户七、广播广告策划构思时长配乐配音备注5秒舒缓的轻音乐老人:我记得,这是小时候的味道(紧接一段芝麻糊等比较久远的食物的叫卖声)5秒舒缓的轻音乐年轻人:我记得,这是家的味道(加入炒菜的声音和家人一块儿吃饭的声音)5秒舒缓的轻音乐小孩儿:这是妈妈的味道(加入妈妈的声音:宝贝,吃饭了)5秒舒缓音乐减弱,转为振奋人心的音乐这都是,中国的味道(添加各种炒菜和叫卖声)5秒振奋的音乐中央电视台历时13个月拍摄,行走全国70个地区,全方位记录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5秒振奋的2012年5月14——18号、21音乐——22号,每晚22:34分锁定CCTV1,让我们的镜头带您领略舌尖的震颤。
使用说明(使用时删除):1、该表格主要用途包含不局限于学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主要针对对象为白领、学生、教师、律师、公务员、医生、工厂办公人员、单位行政人员等。
2、表格应当根据时机用途及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该表格作为使用模板参考使用。
舌尖上的中国策划第一篇:舌尖上的中国策划舌尖上的中国一、活动背景;《舌尖上的中国2》共分为《时节》、《脚步》、《心传》、《家常》、《秘境》、《相逢》、《三餐》七集。
其中将包括,“狮子头”、枫镇大肉面、木渎乌米饭、苏州吴江区七都镇的腌桂花等特色菜品。
摄制组历时半年时间,走访拍摄近100个地点,遍访各地“美食”,足迹遍布全国各个省份、香港、澳门、台湾,以及部分海外城市,积累了大量素材。
(信机系)二、活动目的及意义“吃货福利”,时隔两年,央视纪录频道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再度登场。
新一季能否像当年一样风靡全国?《舌尖2》将延续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
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历时一年时间走遍了中国大江南北,美食代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
搜狐视频纪录片带您一起开启舌尖上的味蕾之旅!三、活动时间6月6号~6月24号四、活动地点易班线上五、活动内容1、舌尖上的中国介绍2、每一集的介绍3、大家的评价六、活动展开根据活动内容发帖1)舌尖上的中国介绍2)每一集的介绍3)大家的评价八、活动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人员xxxx(策划,拍照,素材收集)xxxx(总结)第二篇:“舌尖上的中国”传播策划专题现在很多人最喜欢看的是美食节目吧?现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即将开播了,让我们来回顾下第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国。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而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饮食文化的跨地域传播成为必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不仅仅再是为了解渴充饥,而是一种追求生活质量和品味的文化体验与消费行为。
青岛广电中视出品的《丝绸之路上的美食》(2010)、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人物》栏目的《美食世家》(2011)以及《世界流行的美食》(英国)、《寿司之神》(日本)、《面条之路》(韩国)、《安东尼奥•卡路西奥的意大利美食》(意大利)、《吉米的食品工厂》(英国)、《香料之路》(英国)等陆续播出或通过网络传播,备受人们关注,美食纪录片市场已经养成。
美食影片策划书篇一:美食专题片策划专题片策划一片名:美食里的爱情传说二选题背景:自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以来,美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再次掀起了热潮,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特色美食追逐也成为了人们品味生活的一种方式。
美味的食物不仅用于果腹,更重要的是他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代表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承载了某一段记忆。
而爱情就是一段充满了酸甜苦辣咸各种味道的奇妙旅程。
爱情,美食是两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三选题特色:在目前为止的所有美食专题片中,集中介绍有关爱情的美食,讲述美食中的爱情传说的几乎没有,新颖独特,集文化性,故事性,新鲜性,时新性于一身。
四选题目标:以典故来丰富人们对美食文化的理解;以美食来传递动人的感情;让朴素的食物因为爱的内涵焕发光彩;用美味的食物和美好的爱情向人们诠释生活的美好五专题片风格:专题片传递的内容,精神及用途,直接决定了其整体风格定位。
本片主要讲美食,风格轻松,故事的讲述温和,同时传说丰富了内容,增加了食物的神秘感,不至于乏味,对于美食的展示,吸引眼球,为之振奋。
六受众定位:主要针对恋人,夫妻;边缘受众是向往爱情,热爱美食,热爱生活的各个年龄阶段的所有人。
七制作手法:解说,音乐,画面交相辉映,同期声恰当的运用八人员配备:播音一名,播报解说词;记者一名,现场采访;摄像两名,现场拍摄;后期制作两名九拍摄设备:摄像机一台,相机两台,磁带两盘,以及各辅助设备若干十拍摄资金:十一具体内容:1开头:两个人谈恋爱通常是从吃饭开始的,虽然约会地点可能是公园或者电影院,不过恋人们总会提议“一起吃个饭吧”。
不得不说,爱情与美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古至今,人们喜欢并且善于用美食来传递感情,寄托情怀。
美食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味道,更主要是承载了一段记忆,蕴含了一个动人的爱情传说。
(声音+画面+解说,主要包括人们吃饭的场景,尤其是情侣和夫妻在一起吃饭的场景,注重对人物神态的拍摄。
同时也可搜集一些有关古代人们做美食,共享美食的温馨,安逸的生活场景)2主体部分主要是讲述美食及美食里的爱情传说,涉及到的美食有老婆饼,老公饼,恋爱豆腐果,千层粉,同时简单描述少数民族如何用美食求爱,以及国外代表爱情的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广播广告策划文案姓名:彭博学号:2009187062专业:广播电视新闻《舌尖上的中国》广播广告策划文案一、前言《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精心制作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
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该片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真实记录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播出后能够对中华饮食文化起到传承和保护作用,对于整个中华文化的延续,中华民族民族认同感的加强起到促进作用。
在宣传推广中,除了需要点明该片记录中华美食的主要内容外,还需要强调出本片中弘扬的“家文化”,突出该片亮点。
二、广告对象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三、广告目的1、扩大《舌尖上的中国》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关注2、强调《舌尖上的中国》的创作意义。
四、广告期间《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前一个月以及期间五、广告区域全国各地六、广告对象所有居民用户七、广播广告策划构思时长配乐配音备注5秒舒缓的轻音乐老人:我记得,这是小时候的味道(紧接一段芝麻糊等比较久远的食物的叫卖声)5秒舒缓的轻音乐年轻人:我记得,这是家的味道(加入炒菜的声音和家人一块儿吃饭的声音)5秒舒缓的轻音乐小孩儿:这是妈妈的味道(加入妈妈的声音:宝贝,吃饭了)5秒舒缓音乐减弱,转为振奋人心的音乐这都是,中国的味道(添加各种炒菜和叫卖声)5秒振奋的音乐中央电视台历时13个月拍摄,行走全国70个地区,全方位记录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5秒振奋的2012年5月14——18号、21音乐——22号,每晚22:34分锁定CCTV1,让我们的镜头带您领略舌尖的震颤。
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美食文化节主题活动方案嘿,小伙伴们,我要分享的是一个超级实用的“美食文化节主题活动方案”!这可是我结合了10年的方案写作经验,精心打造的哦!准备好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活动背景美食文化节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旨在弘扬我国美食文化,展示美食的魅力,促进文化交流。
本次活动以“美食为纽带,文化为桥梁”为主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参与者深入了解美食文化,感受美食的魅力。
二、活动目标1.提升参与者对美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2.促进各地美食文化交流,推动美食产业发展。
3.增强活动参与者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活动主题“舌尖上的中国——美食文化节主题活动”四、活动时间为期三天,具体时间为年月日至年月日五、活动地点某大型文化活动中心六、活动内容1.开幕式活动开始前,举行一场盛大的开幕式,邀请政府领导、美食专家、美食企业代表等出席。
在开幕式上,主持人对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介绍,宣布活动正式启动。
2.美食文化展览设立美食文化展览区,展示各地美食特色、制作工艺、食材来源等。
展览区内设置多个展位,每个展位展示一种美食,由美食企业提供食材和制作工具,现场展示制作过程。
3.美食大赛组织一场美食大赛,邀请各地美食爱好者参赛。
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团队赛,设置多个奖项,如最佳创意奖、最佳口感奖等。
评委由美食专家、美食博主等组成,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分。
4.美食论坛邀请美食专家、美食博主、美食企业代表等发表主题演讲,分享美食文化、烹饪技巧、美食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见解。
同时,设置互动环节,让参与者与专家进行交流。
5.美食体验活动组织参与者参观美食企业,了解美食制作过程,体验美食文化。
活动内容包括:参观食材基地、品尝特色美食、学习烹饪技巧等。
6.美食市集设置美食市集,汇集各地美食摊位,供参与者品尝、购买。
市集内还设置互动游戏、抽奖环节,增加活动趣味性。
7.闭幕式七、活动宣传1.制作活动海报、宣传册,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宣传。
烹饪类节目策划书3篇篇一烹饪类节目策划书一、节目名称《舌尖上的美味》二、节目类型烹饪教学节目三、节目宗旨本节目旨在通过展示不同地域、不同风味的美食,传播烹饪文化,教授烹饪技巧,同时为观众提供健康、美味的饮食建议。
四、节目时长每期节目时长为 45 分钟。
五、播出平台[播出平台名称]六、节目流程1. 开场:主持人介绍本期节目主题和嘉宾,展示本期节目中将要制作的美食图片。
2. 美食展示:嘉宾介绍美食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食材准备和制作过程。
3. 烹饪教学:嘉宾现场演示美食的制作过程,同时讲解关键步骤和技巧。
4. 互动环节:主持人与观众进行互动,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抽取幸运观众赠送小礼品。
七、节目特色1. 嘉宾阵容:邀请知名厨师、美食博主、营养师等作为节目嘉宾,为观众带来专业的烹饪教学和健康饮食建议。
2. 地域特色:每期节目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作为主题,展示该地域的特色美食和文化。
3. 互动环节:设置互动环节,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趣味性。
八、广告招商本节目将为赞助商提供多种广告宣传形式,包括节目片头、片尾广告、现场互动环节、主持人口播等。
同时,我们将根据赞助商的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广告宣传方案,以提高赞助商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九、节目预算1. 嘉宾费用:每位嘉宾出场费[X]元,共计[X]元。
2. 场地租赁费用:每期节目场地租赁费[X]元,共计[X]元。
3. 设备租赁和购买费用:摄像机、灯光、音响等设备租赁和购买费用共计[X]元。
4. 美食制作费用:每期节目需要购买食材[X]元,共计[X]元。
5. 宣传推广费用:包括广告投放、宣传物料制作等费用共计[X]元。
6. 其他费用:包括嘉宾交通、住宿、餐饮等费用共计[X]元。
十、预期收益本节目预计每期节目平均收视率为[X]%,广告收入为[X]元,总收益为[X]元。
十一、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1. 收视率风险:如果节目收视率不高,可能会导致广告收入减少。
应对措施:加强节目宣传推广,提高节目质量,增加观众粘性。
知识文章标题:《幼儿园大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教案的设计与表现》在幼儿园大班的美食节目中,“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主题。
这个主题不仅能够教导孩子们中国的饮食文化,还能够激发他们对美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这个主题的教案设计和实际表现。
1. 教案设计在设计这个主题的教案时,需要考虑包括美食的历史、地域、制作过程和食材来源等方面。
教案的目标是引导孩子们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特色美食,并了解其文化背景。
这也可以是一个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包括地理、历史和美术等科目。
2. 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中国不同地区的美食,比如北京的烤鸭、四川的火锅、广东的点心等。
通过参与美食制作、品尝和共享,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中国美食文化,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3. 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观看视频、听音乐、制作美食等多种方式,带领孩子们了解中国美食文化。
也可以邀请家长和社区的老师、家长或者店家来共享有关中国美食的经验和故事,给孩子们带来更加真实和丰富的体验。
4. 教案表现通过对这个教案的实际表现,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对中国美食的认识和热爱。
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中国美食的特点,并且能够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对美食的喜爱。
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他们也学会了合作和共享,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口味的发展。
5. 个人观点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个非常适合幼儿园大班的美食节目主题。
它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美食文化,还能够激发他们对美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能够通过参与制作和品尝美食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口味发展。
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来促进家校合作,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总结在幼儿园大班的美食节目中,选择“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主题,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它能够帮助孩子们了解中国文化,激发他们对美食的兴趣,同时也能够促进家校合作和孩子们的个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