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配置操作规程
- 格式:docx
- 大小:12.97 KB
- 文档页数:1
为了准确配制20%的硫酸溶液,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 计算:首先需要知道需要多少浓硫酸(质量)和多少水(体积)。
在这个浓度下,硫酸的质量分数是98%,因此如果需要配制1升溶液,需要98%浓硫酸的质量为:1L × 1g/cm3 × 98% = 0.98克。
水的密度为1g/cm3,因此需要的水的体积为:0.98克÷ 1g/cm3 = 0.98升。
2. 稀释: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安全,因为浓硫酸的稀释会放出大量的热。
3. 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包括名称、浓度、配制日期等),放到试剂柜中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需要按照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如果对化学实验不熟悉,建议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另外,如果是在家庭环境中进行配制,可以考虑使用量杯和搅拌器,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
但同样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溅出液体造成皮肤和眼睛的伤害。
硫酸加注安全操作规程一、目的硫酸加注是生产中经常进行的操作,因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氧化性、脱水性、酸性、吸水性等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操作人员对硫酸加注过程中的事故应急处置要有清晰的流程和准确的判断,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的扩大,保障生产的安全和稳定进行。
二、前期准备1.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接受过必要的培训;2.确保操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服、手套、防护鞋等;3.检查硫酸加注漏斗,包括加注管道、阀门以及与硫酸接触的管道材料等,确保完好;4.检查硫酸加注漏斗的密封性能、连接是否正常,确保无松动、无泄漏;5.确定硫酸加注漏斗四周工况并清理周围的杂物,确保加注过程无障碍;6.确保加注区域通风良好。
三、加注操作1.操作人员佩戴好防护头盔、耐酸碱防腐手套。
2.打开硫酸加注漏斗放料阀,排空气体。
3.关闭漏斗放料阀。
4.打开漏斗盖。
5.打开硫酸瓶盖,左手握住瓶口,右手拖住瓶底,保证硫酸瓶牢固,不脱手。
6.将硫酸瓶口放在漏斗槽壁,左手握紧,右手缓慢抬高,控制硫酸加注速度,实现缓慢流出,不可满瓶口倾倒。
注意:加注过程中,密切观察加注管道和阀门是否有泄漏情况,如发现泄漏立即停止加注,并进行紧急处理;严禁将其他物质混入硫酸中,以防发生化学反应和事故。
7.硫酸瓶口担在漏斗槽壁,左手握紧,右手缓慢抬高,控制硫酸流出速度,实现缓慢流出,不可满瓶口倾倒。
8.硫酸加注完成,盖上漏斗盖。
9.使用加长阀柄,缓慢打开硫酸漏斗放料阀。
10.打开阀门一段时间后,关闭漏斗放料阀,打开漏斗盖确认是否放料完成。
放料完成,盖好漏斗盖。
四、事故应急处置1.如发生硫酸泄漏事故,首先确保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远离泄漏源;2.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灭火、扑救和泄漏物清理工作;3.启动控制设施,封锁泄漏源,切断泄漏物的扩散路径,防止事故扩大;4.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事故原因分析,整改相关设备和操作程序,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5.对事故当事人进行事故应急处置演练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硫酸滴定液配制和标定标准操作规程⽬的:制订硫酸滴定液配制和标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适⽤范围:硫酸滴定液(0.5、0.25、0.1或0.05 mol/L)的配制和标定。
责任:检验室⼈员按本规程操作,检验室主任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程序:1.仪器及⽤具⼗万分之⼀分析天平、⼲燥箱、电炉、容量瓶、锥形瓶、刻度吸管、量筒、滴定管等。
2.试剂及试液硫酸、蒸馏⽔、基准⽆⽔碳酸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液。
3.配制3.1硫液滴定液(0.5 mol/L):取硫酸液30ml,缓缓注⼊适量⽔中,冷却⾄室温,加⽔稀释⾄1000ml,摇匀。
3.2硫酸滴定液(0.25 mol/L)、(0.1 mol/L或0.05 mol/L)照上法配制,但硫酸的取⽤量分别为15ml、6ml及3ml。
4.标定4.1硫酸滴定液(0.5 mol/L):取在270-300℃⼲燥⾄恒重的基准⽆⽔碳酸钠约1.5g,精密称定,加⽔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液 10滴⽤本液滴定⾄溶液由绿⾊转变紫红⾊时,煮沸2分钟,冷却⾄室温,继续滴定⾄溶液由绿⾊变为暗紫⾊。
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53.00mg的⽆⽔碳酸钠的取⽤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4.2硫酸滴定液(0.25 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碳酸钠的取⽤量改为0.8g。
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25mol/L)相当于26.50mg的⽆⽔碳酸钠。
4.3硫酸滴定液(0.1 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碳酸钠的取⽤量改为0.3g。
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10.60mg的⽆⽔碳酸钠。
4.4硫酸滴定液(0.05 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碳酸钠的取⽤量改为0.15g。
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05 mol/L)相当于5.30mg的⽆⽔碳酸钠。
4.5如需⽤硫酸滴定液(0.01 mol/L)时,可取硫酸滴定液(0.5、0.1或0.05 mol/L),加⽔稀释制成,必要时标定浓度。
硫酸的配置实验报告导言硫酸是一种常用的无机酸,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工业生产以及医药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探究硫酸的配置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使学生掌握正确配置硫酸的技能,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材料与仪器- 硫酸(浓硫酸)- 稀硫酸- 三角瓶- 烧杯- 搅拌棒- 蒸馏水实验步骤1. 取适量浓硫酸,放入烧杯中。
2. 慢慢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同时用搅拌棒均匀搅拌。
3. 如果需要大量的稀硫酸,可以用三角瓶代替烧杯进行配置,但配置过程相同。
4. 将配置好的稀硫酸转移至干净的容器中,定期检查其浓度。
注意事项1. 配制硫酸时,应先加入硫酸,再加入蒸馏水,以减少溅溢的危险,同时搅拌均匀。
2. 在配制和使用硫酸的过程中,应穿戴安全眼镜和实验手套,以防止伤害。
3. 配制硫酸的容器必须干净无尘,以免污染溶液。
4. 硫酸是一种强酸,具有强腐蚀性,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蒸气。
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求医生帮助。
5. 定期检查配置好的硫酸的浓度,确保其适用于实验需求。
结果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配置了稀硫酸溶液。
在配置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硫酸是一种强酸,具有强腐蚀性,需要注意安全。
在实验中,我们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避免了危险事故的发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硫酸的配置需谨慎:硫酸是一种强酸,加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容易发生溅溢危险;配置好的稀硫酸应及时封存,避免其挥发或受到外界污染。
这些问题提醒我们在日常实验中更加注重安全,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硫酸的正确配置方法和注意事项。
硫酸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常用的酸性试剂,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
在配置硫酸时,我们需要谨慎操作,遵守正确的步骤,同时保持实验环境的安全和清洁。
这次实验的成功进行,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实验操作规范性的要求,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1.目的:建立本规程旨在为硫酸滴定液的配制、标定提供操作标准。
2.范围:本规程对本公司的中心化验室硫酸滴定液的配制、标定有效。
3.责任:中心化验室滴定液配制人、标定人。
4.检验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5.内容:分子式:H2SO4分子量:98.085.1 配制◆硫酸滴定液(0.5mol/L):取硫酸30ml,缓缓注入适量纯化水中,冷却至室温,加纯化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硫酸滴定液(0.25、0.1或0.05mol/L)照上法配制,但硫酸的取用量分别为15 ml、6.0 ml或3.0ml。
5.2 标定◆硫酸滴定液(0.5mol/L);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1.5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
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即得。
每1ml硫酸液(0.5mol/L)相当于53.00mg的无水碳酸钠。
◆硫酸滴定液(0.25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0.8g,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25mol/L)相当于26.50mg的无水碳酸钠。
◆硫酸滴定液(0.1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0.3g,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0.60mg的无水碳酸钠。
◆硫酸滴定液(0.05mol/L):照上法标定,但基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0.15g,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 5.30mg的无水碳酸钠。
5.3 原理Na2CO3+H2SO4→Na2SO4+H2O+CO25.4 计算公式◆硫酸滴定液的浓度(mol/L)=m×1000/V×T式中:m为基准无水碳酸钠的称取量(mg)。
V为本滴定液的消耗量(ml)。
T为与每1ml硫酸滴定液相当的无水碳酸钠的毫克数。
5.5 试剂与仪器◆试剂:硫酸、基准无水碳酸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配制硫酸溶液操作方法硫酸(H2SO4)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中应用广泛。
它是一种有毒的无色液体,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硫酸溶液可以用于许多实验和工业应用,如酸碱中和、金属清洗、石油精炼等。
下面是硫酸溶液的配制操作方法。
实验室中配制硫酸溶液的一般步骤如下:1. 安全措施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和刺激性,必须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在操作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外套、手套、护目镜和实验室鞋。
同时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以便排除产生的有毒气体。
2. 原料准备硫酸通常以浓硫酸或稀硫酸的形式购买。
如果使用浓硫酸,应先用蒸馏水将其稀释到所需浓度。
如果使用稀硫酸,可以直接开始下一步。
3. 加水冷却将适量的蒸馏水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再将硫酸缓慢地倒入水中。
此时应该务必小心,因为在加入水时会产生热量,有可能造成水溅出或者溶液猛烈沸腾,引起危险。
所以一定要缓慢地倒入硫酸,并用玻璃棒或搅拌棒缓慢搅拌以加快稀释和降低温度。
同时还可以将容器放入冰水中以帮助冷却。
4. 酸碱滴定测定在加入水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或甲基橙)和标准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测定。
当溶液变色并保持稳定时,滴定即可停止。
滴定过程中,要注意记录所需的滴定体积,以便计算所得溶液的浓度。
5. 标签和储存准备好的硫酸溶液应用标签标明溶液浓度、配制日期和安全警示信息。
硫酸溶液应储存在有标示的容器中,并保存在通风良好、避光和干燥的地方。
请务必将硫酸溶液放置于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防意外发生。
6. 清洗操作区域硫酸是一种强酸,配制完硫酸溶液后,绝对不要直接将残余的硫酸倒入水槽中,以防止产生大量的热量和蒸汽引起溅射。
可以用大量的蒸馏水冲洗操作区域,最好使用碱性溶液清洗以中和任何残余的硫酸。
总之,配制硫酸溶液是一项需要谨慎操作的实验任务。
要遵循正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正确配制所需浓度的硫酸溶液。
此外,应将配制好的硫酸溶液储存在适当的容器中,并在储存和处理废液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盐酸、硫酸配制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实验室操作人员提供盐酸、硫酸的配制安全操作规程。
为了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避免事故发生,使用这些酸类化学品时必须遵循以下操作规程。
2. 目的盐酸和硫酸是常见的酸类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实验室中的许多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为了安全使用这些化学品,必须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和伤害的风险。
3. 安全装备1. 戴上安全护目镜、实验手套和实验室外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2. 在操作期间,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确保仓库内部空气流通。
4. 盐酸配制操作规程4.1 准备工作1. 在操作前确认盐酸的浓度要求,并查阅相关资料以了解所需稀释盐酸的浓度。
2. 准备电子天平、烧杯、搅拌棒、注射器等操作所需的实验器具。
4.2 盐酸配制步骤1. 打开实验室通风设备,确保气体排放畅通。
2. 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所需量的浓盐酸。
示例:称取50毫升浓盐酸至烧杯中。
3. 慢慢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在加入去离子水时,应保持搅拌。
示例:通过滴加的方式,搅拌并逐渐加入50毫升的去离子水。
4. 搅拌至完全混合。
5. 将制备好的盐酸溶液装入合适的容器中,标明相关标签。
4.3 盐酸配制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避免盐酸与皮肤接触,如有接触,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2. 操作过程中避免呼吸盐酸蒸汽,确保实验室通风。
5. 硫酸配制操作规程5.1 准备工作1. 在操作前确认硫酸的浓度要求,并查阅相关资料以了解所需稀释硫酸的浓度。
2. 准备电子天平、烧杯、搅拌棒、注射器等操作所需的实验器具。
5.2 硫酸配制步骤1. 打开实验室通风设备,确保气体排放畅通。
2. 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所需量的浓硫酸。
示例:称取50毫升浓硫酸至烧杯中。
3. 慢慢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在加入去离子水时,应保持搅拌。
示例:通过滴加的方式,搅拌并逐渐加入50毫升的去离子水。
4. 搅拌至完全混合。
5. 将制备好的硫酸溶液装入合适的容器中,标明相关标签。
1 目的为了正确执行6-APA生产工艺规程,确保BA萃取岗位配制稀硫酸操作规范化,确保持续正常生产并始终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特制定本规程。
2 范围适合于BA萃取岗位配制稀硫酸操作。
3 责任102车间组织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
4 操作描述4.1 配制注意事项4.1.1 本操作因使用危险品浓硫酸,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浓硫酸操作规程规定穿好防护服及其他特殊规定。
4.1.2 由于浓硫酸的比重较大,且硫酸的稀释过程是放热反应,配制时必须先加水,后加浓硫酸,使浓硫酸遇水后迅速分散开。
空气搅拌开关及浓硫酸的进料阀一定要缓慢开启,防止激烈搅拌或加料过快产生爆沸致硫酸液溅出伤人!稀硫酸的配制量应控制在小于配制罐体积的80%处。
4.2 配制过程4.2.1 检查罐底阀、液位计是否完全关闭,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配制。
4.2.2 打开稀硫酸配制罐的排气阀,打开饮用水进水阀,加入定量的饮用水。
4.2.3 缓慢开启空气搅拌(阀门半开),缓慢打开浓硫酸进料阀,严格控制加入速度(浓硫酸控制在10分钟以上加完),使配制罐内呈均匀稀释状态。
4.2.4 加入定量的浓硫酸后(每1 M3水加浓硫酸45~60L),关闭浓硫酸储罐出料阀及配制罐浓硫酸进料阀。
继续搅拌30-60分钟,使配制液均匀。
停止搅拌。
4.2.5 取样送车间化验室测定稀硫酸含量,应为9%-11%。
//参考:执行日期:2008-02-01 SOP-P02005.00 (1)102车间工艺规程 PS-P02101(2)稀硫酸破乳剂配制准备记录 REC-P02002(3)稀硫酸破乳剂配制使用记录 REC-P02003。
添加浓硫酸安全操作规程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然而由于其具有强腐蚀性和剧毒性,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浓硫酸的安全操作规程,供参考:1. 实验室环境要求:- 实验室内应配备充足的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并能够排除污染物。
- 实验室内应设有紧急洗眼器和洗濯器,方便在发生事故时进行紧急处理。
- 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和混乱,以防止意外发生。
2. 个人防护措施:- 操作人员应穿戴化学防护服、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 避免穿戴松散的衣物,以防止溅洒时酸液渗入衣物。
- 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接受化学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3. 正确操作流程:- 操作人员应在操作前准备充足,并认真阅读操作手册和化学品安全说明书。
- 在操作时需要佩戴手套,并避免将手套浸入浓硫酸中,以免产生化学反应导致损伤。
- 需要使用硫酸的容器和设备应经过干净且干燥,且不得有任何潮湿。
4. 浓硫酸的贮存与搬运:- 密闭贮存:浓硫酸应存放在密闭容器内,且容器上应标明浓硫酸的名称、浓度和相关警示标志。
存放区域应专门规划,防止与其他化学品混合存放。
- 贮存区域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防止温度过高导致容器爆炸。
- 搬运时应采用专用搬运设备,避免直接接触浓硫酸,在搬运过程中要特别小心,避免翻溅。
5. 废弃物处理:- 废弃的浓硫酸必须被正确处理,不得随意倒入排水管道或自然环境中。
- 废弃浓硫酸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处理,可以选择专门的处理机构或进行中和处理等手段。
6. 紧急情况处理:- 如不慎接触到浓硫酸,应立即将受到污染的部位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 如发生眼部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尽快寻求医疗救助。
- 发生皮肤烧伤或溅入口腔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迅速通过紧急洗眼器和洗濯器等设备进行冲洗。
以上是浓硫酸安全操作的基本规程,但每个实验室和工作场所可能存在不同的具体情况,操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安全操作。
硫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的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建立硫酸滴定液(0.5mol/L、0.25mol/L、0.1mol/L、0.05mol/L)配制与标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硫酸滴定液(0.5mol/L、0.25mol/L、0.1mol/L、0.05mol/L)的配制、标定与复标工作。
四、职责:质量检验主任、滴定液配制人、复标人、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五、操作程序:1、试剂:①蒸馏水②硫酸③基准碳酸钠④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六、仪器和用具①三角瓶100ml ②量筒20ml ③酸式滴定管50ml ④称量瓶⑤铁架台⑥电炉⑦天平⑧ 1000mL的容量瓶2、分子式和分子量: H2SO498.083、配制浓度所需溶质量及体积:49.04g→1000ml; 24.52g→1000ml; 9.81g→1000ml; 4.904g→1000ml硫酸滴定液(0.5mol/L)取硫酸30ml,缓缓注入适量水中,冷却至室温,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硫酸滴定液(0.25mol/L、0.1mol/L、0.05mol/L)照上法配制,但硫酸的取用量分别为15ml、6.0ml、3.0ml。
4、反应原理: H2SO4+Na2CO3→Na2SO4+H2O+CO25、标定:硫酸滴定液(0.5mol/L) 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无水碳酸钠约1.5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暗紫色。
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53.00mg的无水碳酸钠。
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硫酸滴定液(0.25mol/L) 照上法标定,但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改为约0.8g。
每1ml的硫酸滴定液(0.25mol/L)相当于26.50mg的无水碳酸钠。
硫酸配置操作规程
硫酸为强腐蚀性液体,起溶度高、腐蚀性强、溶解过程中放出大量热量,属剧毒、强腐蚀性易灼伤溶液。
应按操作规程进行溶解操作。
1.搬运密封的浓硫酸时,应由两人同时搬运一个硫酸桶;在车上搬运时,应捆绑禁止用肩扛,背驮或抱住的方法搬运。
2.搬运的道路应畅通,并在必要的地点设有水源和急救站。
3.在加酸工作地点,应备有水源,毛巾和5%碳酸氢钠清洗剂。
4.加酸工作应由二人以上同时操作,一人以上监护,工作人员应熟知药品的性质和操作方法,并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现场。
5.应将防护面罩紧固于头部,无松动;防酸服应系紧袖口,胶皮手套应带于内部;领口立领后,用毛巾为住颈部;裤角须放在长筒胶靴的靴外
6.稀释硫酸时,应分多次缓慢的引流至水中,放上飞溅。
7.如果硫酸溅到衣服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5%碳酸氢钠冲洗剂冲洗,再用清水冲洗,切不可直接用水冲洗,以免造成更大的灼伤。
8.加完规定量硫酸后,应将桶塞旋紧,并站于3米以外用清水冲洗酸桶,以保证酸桶外无参硫酸液。
9.溶酸过程应在上风口操作,下雨等恶劣天气禁止操作。
10.操作结束后应清洗面部,如有条件应进行全身淋浴。
11.如果发生灼伤以后,应先做应急处理,并及时送医务所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