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流配送中心流通加工
- 格式:pptx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72
智能物流配送中心操作手册第一章:概述 (2)1.1 物流配送中心简介 (2)1.2 智能物流配送中心特点 (2)第二章:硬件设施与设备 (3)2.1 设施布局 (3)2.2 关键设备介绍 (3)2.3 设备维护与保养 (4)第三章:信息管理系统 (4)3.1 系统架构 (4)3.2 功能模块介绍 (5)3.3 系统操作指南 (5)第四章:库存管理 (6)4.1 库存策略 (6)4.2 库存盘点 (7)4.3 库存预警 (7)第五章:订单处理 (8)5.1 订单接收与审核 (8)5.1.1 订单接收流程 (8)5.1.2 订单审核流程 (8)5.2 订单分配与调度 (8)5.2.1 订单分配 (8)5.2.2 订单调度 (9)5.3 订单跟踪与反馈 (9)5.3.1 订单跟踪 (9)5.3.2 订单反馈 (9)第六章:拣选作业 (9)6.1 拣选策略 (9)6.2 拣选设备与工具 (10)6.3 拣选作业流程 (10)第七章:打包与复核 (11)7.1 打包方法与标准 (11)7.1.1 打包方法 (11)7.1.2 打包标准 (11)7.2 复核作业流程 (11)7.2.1 收到订单 (11)7.2.2 检查产品 (11)7.2.3 打包产品 (11)7.2.4 核对打包信息 (11)7.2.5 贴上标签 (12)7.2.6 入库 (12)7.2.7 发货 (12)7.3 异常处理 (12)第八章:配送作业 (12)8.1 配送路线规划 (12)8.2 配送车辆调度 (13)8.3 配送作业流程 (13)第九章:质量管理 (13)9.1 质量控制标准 (13)9.2 质量检验与监控 (14)9.3 质量问题处理 (14)第十章:安全管理 (15)10.1 安全管理制度 (15)10.2 安全教育与培训 (15)10.3 应急预案与处理 (15)第十一章:人力资源管理 (16)11.1 员工招聘与培训 (16)11.2 员工考核与激励 (16)11.3 员工福利与保障 (17)第十二章:持续改进与优化 (17)12.1 数据分析与评估 (17)12.2 改进措施与实施 (17)12.3 创新与发展策略 (18)第一章:概述1.1 物流配送中心简介物流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生产与消费、调节供需关系、提高物流效率等关键任务。
物流学概论第一章物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运行中存在着“效益悖反”性。
是指“一种活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种物流活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抵消的相互作用关系”,表现在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以防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态。
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化的功能.1、请举例说明为什么“物流是市场的延伸”?(1)通过为用户提供物流服务来开拓市场 (2)将物流功能和物流设施的建设,看作是潜在的市场机会(3)物流被看作是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4)物流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举个简单例子:假设你在本地市区开有商铺,那么你只能向这个城市的人或者来到这个城市的人销售商品,也就是说你只能占有本地市场。
但是一旦有物流作为辅助,那么你就能将你的商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占有更多的市场,而且一旦你的商品物流成本比别人的物流成本低,那么你的商品就更具市场竞争力。
所以才说:物流是市场的延伸。
2、怎么认识物流成本和物流服务间的“二律背反”关系?物流运行中存在着“效益悖反”性。
它指一种活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种物流活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抵消的相互作用关系,表现在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二重矛盾,即追求以防必须舍弃另一方的对立状态。
研究物流成本的二律背反关系,实质上是研究物流的经营管理问题.比如服务的提高,相应的成本要上升,也就是说运价高。
降低服务,成本下降,运费也会低。
3、“精益物流”的内涵是什么?精益物流的内涵是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
4、物流现代化理念都包括哪几个方面?请加以分析说明。
①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②“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理念③流价值与利润理念④物流系统化理念⑤精益物流理念⑥物流一体化理念⑦联盟与合作理念⑧绿色物流理念.5、请举例阐述物流与商流的关系.商流和物流是商品流通过程的两个方面。
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结合,又相互分离。
智慧物流配送中心操作手册第一章:概述 (3)1.1 物流配送中心简介 (3)1.2 智慧物流配送中心特点 (3)第二章:硬件设施 (4)2.1 配送中心布局 (4)2.2 自动化设备 (4)2.3 仓储管理系统 (4)2.4 安全监控设备 (5)第三章:软件系统 (5)3.1 智能调度系统 (5)3.2 数据分析与处理 (5)3.3 订单处理系统 (6)3.4 信息反馈与优化 (6)第四章:入库操作 (6)4.1 货物接收与验收 (6)4.2 货物上架 (7)4.3 货物存储管理 (7)4.4 库存盘点 (7)第五章:出库操作 (8)5.1 订单处理与分拣 (8)5.2 货物打包与贴标 (8)5.3 货物配送准备 (8)5.4 货物装车与发货 (8)第六章:运输管理 (9)6.1 运输路线规划 (9)6.2 运输车辆调度 (9)6.3 运输时效管理 (9)6.4 运输成本控制 (10)第七章:质量管理 (10)7.1 质量检测与验收 (10)7.1.1 质量检测 (10)7.1.2 质量验收 (11)7.2 质量改进与优化 (11)7.2.1 质量改进 (11)7.2.2 质量优化 (11)7.3 质量问题处理 (11)7.3.1 质量问题分类 (11)7.3.2 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12)7.4 质量数据统计与分析 (12)7.4.1 质量数据收集 (12)7.4.2 质量数据分析 (12)第八章:安全管理 (12)8.1 安全生产责任制 (12)8.1.1 明确安全生产职责 (12)8.1.2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3)8.1.3 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 (13)8.2 安全教育与培训 (13)8.2.1 制定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 (13)8.2.2 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 (13)8.2.3 建立安全教育与培训档案 (13)8.3 安全处理 (13)8.3.1 报告 (13)8.3.2 调查 (13)8.3.3 处理 (13)8.4 安全预案与演练 (13)8.4.1 制定安全预案 (14)8.4.2 开展安全演练 (14)8.4.3 演练总结与改进 (14)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 (14)9.1 员工招聘与培训 (14)9.1.1 员工招聘 (14)9.1.2 员工培训 (14)9.2 员工绩效管理 (14)9.2.1 绩效评价体系 (15)9.2.2 绩效改进 (15)9.3 员工福利与激励 (15)9.3.1 员工福利 (15)9.3.2 员工激励 (15)9.4 员工关系管理 (16)9.4.1 员工沟通 (16)9.4.2 员工权益保障 (16)9.4.3 企业文化建设 (16)第十章:环境保护与节能 (16)10.1 环保政策与法规 (16)10.2 节能减排措施 (17)10.3 废弃物处理 (17)10.4 环保设施管理 (17)第十一章:客户服务 (18)11.1 客户需求分析 (18)11.2 客户服务策略 (18)11.3 客户投诉处理 (18)11.4 客户满意度调查 (19)第十二章:持续改进与创新发展 (19)12.1 持续改进策略 (19)12.2 创新研发 (19)12.3 信息技术应用 (20)12.4 发展趋势与展望 (20)第一章:概述1.1 物流配送中心简介物流配送中心是社会物流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承担着物资集散、转运、配送、流通加工等多种功能。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1、配送与旧时的“送货”有何不同答:(1)目的不同。
(2)内容不同。
(3)出发点不同。
(4)配送是一种现代化的物流方式。
(5)装备不同。
2、现代配送形成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现代配送的雏形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美国。
配送作为现代物流和现代商贸流通的核心职能,是在变革和发展仓储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大生产已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产和消费的节奏逐步加快,迫切要求缩短流通时间和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量,同时需要社会流通组织提供系列化、一体化和多形式的后勤服务。
3、简述现代配送在物流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1)配送有利于促进物流的社会化、合理化2)配送有利于促进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技术进步,加快物流现代化的步伐3)配送有利于促进商物分离,使仓储的职能发生变化4)配送有利于降低流通费用,节约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生产和流通的效率,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5)配送有利于稳定供需关系,形成可调控的、竞争有序的生产资料市场。
6)配送有利于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促成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4、简述配送的发展趋势。
答:1)物流配送模式由生产者和销售商自营转变为第三方物流配送为主2)运用现代技术和方法,与电子商务发展相融合3)配送模式从少品种、大批量向多品种、小批量转变4)现代配送的自动化、机械化趋势5)现代配送趋向合理和有序化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1、怎样理解配送的概念配送有哪些主要的特点答:配送是流通主体单位按照生产企业的要求和生产进程,在流通据点对生产企业所需物资的数量、品种、规格、型号进行配置备齐(也包括必要的加工),并按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定点、定时、定量送交生产企业。
配送的内涵:(1)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2) 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3)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进行(4)处于末端的线路活动(5)配送是一种“中转”形式配送的特点:1)目的性2)计划性3)协调性4)技术性5)适应性6)整体性2、简述配送与运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