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服务需求弹性(1)
- 格式:ppt
- 大小:145.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二讲卫生服务需求一、卫生服务需求的概述1.卫生服务需求的定义需求(demand):人们根据医疗服务收费水平和自身经济负担能力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医疗服务数量。
(1)消费者有使用卫生资源的愿望(2)具有支付能力卫生服务需求涉及的概念卫生服务愿望(want):指消费者对自己是否健康、是否需要接受卫生服务所作出的主观判断和要求卫生服务需要(need):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消费者个体和医学专家认为一个人为了尽可能保持健康或变得健康应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2.卫生服务需求的分类(1)维护生命的卫生服务需求:指那些危及患者生命的危、急、重症的医疗保健需求(2)一般性的卫生服务需求:指一些并不威胁生命的急慢性疾病,以及一些使人不适的病症引起的需求。
(3)预防和保健性的卫生服务需求:指因疾病预防、健康保健而产生的需求。
3.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量�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平均每年每人患病天数�每人每年卧床天数�两周每千人卧床天数两周每千人卧床人数�每人每年休工日数每千人休工天数(休工率)�每人每年休学日数每千人休学天数(休学率)4.城乡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量卫生服务利用指标:门诊两周就诊率两周内平均就诊次数每人每年就诊次数住院人群住院率未住院率预防保健疫苗接种率5.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1)需求的不确定性(2)消费者医疗信息的缺乏和需求的被动性(3)需求的差异性(季节、地域、时间和数量)(4)需求的外部关联性(5)医疗服务需求受卫生服务费用支付方式的影响二、卫生服务需求理论(一)卫生服务需求法则需求量与需求价格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
多种方式来表示:需求函数:QD=f(P,I,Po,T)需求表需求量和价格结合的青霉素需求表需求曲线青霉素需求曲线需求定理的例外一是为了炫耀二是受预期价格的影响三是对质量与价格关系的认识(二)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弹性: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概念卫生服务供给弹性是指卫生服务的提供能够根据需求灵活调整的能力。
它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卫生服务供给方根据需求变动情况的不同程度而产生不同的弹性。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如果卫生服务供给方具有较高的弹性,则可以根据需求变动灵活调整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使人民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卫生服务。
相反,如果卫生服务供给方的弹性较低,则可能导致人民群众无法及时得到必要的医疗保健,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和生活。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供给方的资源和能力是决定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重要因素。
例如,如果卫生资源充足,医护人员的数量足够,设备齐全,那么供给方就更容易满足人们的需求,具有较高的弹性。
其次,卫生服务政策和管理体制也会影响供给弹性。
当政府制定了合理的政策和管理措施,鼓励和支持卫生服务供给方提高服务质量和数量,并灵活调整服务结构和方式时,供给方的弹性就会增强。
另外,卫生服务供求关系也是影响供给弹性的重要因素。
如果需求方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变化较为稳定,供给方容易预测需求,根据需求情况进行服务调整,供给弹性就会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提升需要同时考虑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
首先,供给方应加强资源建设和管理,提高医疗设施和人员配置,加大对卫生服务相关领域的投入,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
其次,政府应加强卫生服务政策的制定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提高卫生服务整体供给水平和质量水平。
同时,需求方也需要加强自身对健康的管理和预防,提高健康素养和健康意识,以减少对卫生服务的过度需求和压力。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提升对于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提升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和幸福感。
因此,我们需要在卫生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努力下,不断提升卫生服务供给弹性,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福祉。
第一章卫生经济学定义:卫生经济学是研究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揭示其中的经济规律,优化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门学科。
卫生经济研究对象:广义:卫生经济现象、卫生经济理论、卫生经济模型、卫生经济政策。
狭义:卫生经济理论。
我国:以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面临的卫生经济问题,从卫生服务的生产出发,研究卫生服务的生产、消费、交换和分配中的客观经济规律,探讨这些经济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形式和特点,以便调整卫生领域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优化筹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的健康水平。
卫生经济学研究内容:1、关于卫生事业的性质。
2、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
3、卫生事业的需求和供给4、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
5、医疗服务成本与价格。
6、卫生总费用与疾病经济负担。
7、卫生保障制度。
8、卫生事业中的所有制、产权及医疗卫生管理体制。
9、卫生服务的经济学评价。
10、公平、效率与卫生经济政策。
卫生经济学学习意义:1、适应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是卫生改革和卫生发展的需要。
2、有助于认识和掌握卫生领域的经济规律,学会按经济规律办事。
3、有助于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提高正确执行卫生政策的自觉性。
4、有助于提高卫生事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代表人物代表观点:1、17世纪中叶威廉.配第——《献给开明人士》2、19世纪三十年代,艾德文.查特维克——“改善卫生是一项很好的投资,它所预防疾病带来的效益大于建设医院治疗这些疾病所带来的效益”。
3、1853年,威廉.法尔开始用一个人的纯收入解释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
4、1881年,普鲁士首相陴斯麦着手建立和颁布了疾病与工伤保险制度,并于次年正式建立疾病保险。
5、美国人亨利.西格里斯以“医疗经济学”命名自己的《医疗经济学绪论一文》。
6、1958年美国学者默西金发表“卫生经济学的定义”一文。
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卫生服务需求弹性是指根据人口增长、年龄结构变化、疾病谱变迁等因素调整卫生服务供给,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
卫生服务需求弹性体现了卫生服务系统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将从人口增长、年龄结构变化和疾病谱变迁三个方面探讨卫生服务需求的弹性。
首先,人口增长是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会相应增长。
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压力包括基本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设备等方面。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需要增加卫生服务机构数量、提高医疗设施设备水平、加大医务人员培养力度等。
此外,人口增长还可能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严重挤压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及性。
因此,卫生服务需求弹性的提高需要系统规划和持续投入,以保证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年龄结构变化也对卫生服务需求产生影响。
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如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老年人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较大,包括慢性病管理、康复护理等。
因此,卫生服务需求的弹性应聚焦于老年人群体,增加老年人适用的医疗设施和医疗服务。
此外,疾病谱变迁也对卫生服务需求产生影响。
随着疾病谱的不断变化,传染病逐渐被慢性病取代,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例如,慢性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康复,这要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更多的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
因此,卫生服务需求弹性的提高需要卫生服务机构不断调整服务内容和运作模式,以适应疾病谱的变化。
为了提高卫生服务需求的弹性,需要建立严谨的卫生服务规划机制。
首先,应根据人口增长、年龄结构变化和疾病谱变迁等因素,预测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趋势,制定合理的卫生服务规划和政策。
其次,需要加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投入,提高医疗设施设备和医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同时,还需要加强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此外,在卫生服务供给方面,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包括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强化家庭医生制度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绪论第一章1卫生经济学(HeaIthEconomiCS)是经济学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目的是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2卫生经济学研究对象卫生保健领域的经济活动:卫生服务-商品-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卫生保健领域的经济关系:提供者一消费者卫生机构一政府卫生机构一保险机构卫生机构一卫生人员3卫生经济学研究任务对卫生资源开发问题进行研究人类资源、卫生技术、卫生设施、卫生信息对卫生资源筹集问题进行研究核心问题一筹集方式对卫生资源配置问题进行研究合理分配对卫生资源最优使用问题进行研究效率公平对卫生资源使用目的问题进行研究为谁(案例p2)4卫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在20世纪5060年代。
5中国卫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卫生经济学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孕育与诞生阶段1979年一1983年医院经济管理问题■初步发展阶段1983-1991卫生经济从理论研究向应用性政策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深入发展阶段1992年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一、卫生服务需求曲线1需求量的变动(Changeinquantitydemanded)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而其他因素不变,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需求水平的变动(Changeindemand)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收入变化)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收入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需求减少。
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需求增加。
2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3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1)一般的经济学因素(2)健康状况(3)人口文化社会因素(4)供给状况(5)医疗保障制度(6)时间成本(6)供给者的双重身份二、卫生服务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1卫生服务需求弹性(EIaStiCity)卫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EdP的概念:是指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