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外观检验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9
面料一等品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宽度:对面料进行测量,其宽度不能超过规定的最低采购宽度。
走线:观察面料的走线,要求走线紧密,无明显间隙。
粘胶:检查面料是否粘胶,以及粘胶的牢固度。
剪裁:检查面料的剪裁是否整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布料:检查面料的质地,是否符合要求,如纱线细度、密度等。
疵点:对面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包括对色差、纬斜、破洞、毛粒、死皱等疵点的检查。
缝头:检查缝头的平整度,要求缝头平直,无接线等不良现象。
手感:对面料的手感进行检查,要求手感柔软、舒适。
色差:对面料的颜色进行检查,要求颜色鲜艳、无色差。
拉伸:对面料进行拉伸测试,检查面料的弹性及拉伸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原材料面料外观检验流程及标准一、真皮类1、检验重点:皮料的颜色、纹路、厚度;2、检验标准:以色卡、确认鞋核对皮料的颜色及纹路,核对生产总表上要求的厚度;3、检验方法:a、左手拉皮料,右手拿厚度计测量不同部位的厚度有无均匀;b、用相应的笔把不良瑕疵划出;c、用左手手指在皮料下顶起皮料,右手拿笔把毛孔、血管纹、筋纹、破损、刮伤、底部松驰、裂纹等划出并统计折扣数评定级别。
4、允收范围:a、厚度在±0.1mm以内可允收;b、分级:A级:90%以上 B级:85%~90%C级:80%~85% D级:80%以下(80%先剔除)备注:品管在检验中若发现品质较差,估计会增加损耗,品管则需通知资材联系供应商了解皮料品质状况,供应商如同意补料,品管则放行,不同意补料则退货。
二、特采申请单程序1、原材料入库品管检验后填写品质异常报告;2、品管干部判断不可使用之材料,采购特采异常说明;3、针对客户意见,如客人同意使用则入库,如客人不同意使用则退货。
三、人造皮类、网布类1、检验重点:皮料的颜色、纹路及厚度;2、抽样标准:每卷材料剪A4纸大并编号;3、检验标准:a、按生产总表上的要求检验厚度;b、对照确认鞋、色卡检验卷与卷之间的色差并分色处理;4、允收范围:a、厚度在±0.1mm范围内允收(针对人造皮革类)b、在日光灯下50CM距离内对照颜色、纹路基本接近确认鞋允收;c、卷与卷之间的色差,如与确认鞋、色卡接近可配双作业;d、针对色差之材料,要求仓库发联络单知会现场配双作业。
3原材料(副料)外观检验标准一、吊牌、布织标1、检验重点:颜色、内容;2、抽样标准:AQL标准;3、检验标准/方法:对照生产总表和色卡;4、允收范围:a、颜色与色卡基本接近允收;b、内容一项错误不可接受;二、射出类1、检验重点:颜色、内容;2、抽样标准:全检;3、检验标准/方法:a、对照确认样品;b、检验材料是否有汽泡、修损、色差、杂质等现象;4、允收范围:a、内容一项错误不可接受;b、颜色与色卡基本接近可接受;c、有汽泡、修损、色差、杂质等不良现象不接受。
面料美标<四分制>检验标准布匹的检验方法常见的是"四分制评分法"。
在这个"四分制评分法"中,对于任何单一疵点的最高评分为四分。
无论布匹存在多少疵点,对其进行的每直线码数(Linear yard)疵点评分都不得超过四分。
对于经纬和其他方向的疵点将按以下标准评定疵点分数:一分: 疵点长度为3寸或低于3 寸两分: 疵点长度大于3寸小于6 寸三分: 疵点长度大于6寸小于9 寸四分: 疵点长度大于9寸对于严重的疵点,每码疵点将被评为四分。
例如: 无论直径大小,所有的洞眼都将被评为四分。
对于连续出现的疵点,如: 横档、边至边色差、窄封或不规则布宽、折痕、染色不均匀等的布匹,每码疵点应被评为四分。
每码疵点的评分不得超过四分。
美国四分制标准美国四分制标准是出口坯布或者印染布的外观质量的检验标准,具体规定如下:一、织物疵点评分标准:织物疵点按“四分制”(FOUR POINT SYSIEM)评分1、评分方法疵点在3寸或以下评一分疵点超过3英寸而到6英寸评二分疵点超过6英寸到9英寸评三分疵点超过9英寸评四分2、连续性疵点,每1码计四分:3、较大的疵点(有破洞等)不计大小,每1码计四分;4、横档、中边色、不对色、幅不足、幅不同、有皱、整理不良等,连续发生时,每1码计四分。
二、以平方码为单位的计算方法1、每匹布:(常用)总评分数×36×100 评分=码数×有效幅度(寸) 100平方码2、每单货:(整批布)每码总分数×36×100 评分总码数×有效幅度 100平方码三、验收标准(以100平方码为基准)适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
每匹布1组 15分/100平方码2组 20分/100平方码3组 25分/100平方码4组 40分/100平方码5组 60分/100平方码现通用标准是选用2组、3组、4-5组不用四、全面疵点的评分标准☆连续性疵点1、连续有规律性疵点,1码计四分2、连续性3码以上,作不合格品对待。
,.(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内控标准Q/面料外观检验标准Standard of the fabrics'exterior inspection发布实施发布前言本标准参考了纺织行业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结合面里料外观检验的现状和成衣加工厂等各方面的反馈,从提高公司产品品质和保证工厂有效生产方面出发,最终满足顾客需求,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使用说明和范围:1、本标准用于公司面料进仓检验,规范检验方法和判定依据2、本标准可用于我司供应商发货前对面料自检的标准依据3、本标准可用于加工厂对我司采购的面料进行复检的标准依据。
本标准是对Q/LL-J 02-2010《面料外观检验标准》进行的修订;本标准与Q/LL-J 02-2010相比变化如下:——修改了匹长相差范围——修改了颜色要求——修改了抽检数量——删除了相关处理方法面料外观检验标准1 目的为使本公司所采购的各类服装面里料的质量能够最终满足成品质量要求,以及让服装加工厂能更好的掌握各种材料的品质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工艺手段和技术措施,特对面里料外观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作出规定。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所有面料(包含里布、插色布)外观质量检验。
3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24250 机织物疵点的描述术语GB/T 24117 针织物疵点的描述术语GB/T 17760 印染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GB/T 4666 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GB/T 25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14801 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GB/T 4669 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FZ/T 70010 针织物平方米干燥重量的测定FZ/T 01093 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GB/T 4668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原料订单合同》4 要求4.1标识4.1.1每一匹布标明我司订单号、供应商材料名称和编号、成份、缸号匹号、幅宽、克重、匹长(针织类需同时标注重量)。
面料检验报告(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面料检验报告(二)的文档。
面料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需求,必须进行面料质量的全面检查和评估。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介绍面料检验的各个方面。
正文:一、面料外观检查1. 检查面料表面是否有破损、污渍、起绒等问题2. 检查面料印花、纹理和颜色是否一致、清晰3. 检查面料的厚度、光泽度等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4. 检查面料是否存在异味或其他不良气味5. 检查面料边缘是否整齐、无毛刺等问题二、面料物理性能测试1. 对面料进行抗拉强度测试,检查面料张力是否达到标准要求2. 进行撕裂强度测试,评估面料的耐久性和抗撕裂性能3. 测试面料的抗磨损性能,以评估面料在长期使用中的耐久性4. 测试面料的抗皱性能,评估面料是否容易起皱5. 检查面料的色牢度,以确定面料的染色是否稳定三、面料化学成分分析1. 采集面料样本进行化学成分测试,确保面料不含有有害物质2. 对面料进行pH值测试,检查面料对人体皮肤的刺激性3. 检测面料是否存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4. 测试面料的防水性能,以评估面料的防水效果5. 检查面料是否通过相关认证标准,如环保标志、安全认证等四、面料缺陷检查1. 检查面料是否存在缝隙、龟裂、褶皱等问题2. 检查面料是否存在断线、剪口、接头不牢固等缺陷3. 检查面料的织纹是否整齐、无明显错位4. 检查面料的重量均匀性,以确保各个部位面料的密度一致5. 检查面料的卷布状况,以确定面料的包装是否完好五、面料性能测试1. 检测面料的透气性,评估面料的舒适度和透气性能2. 测量面料的吸湿性和排湿性,以评估面料的湿气调节性能3. 检测面料的防UV性能,评估面料对紫外线的防护效果4. 测试面料的防静电性能,以确保面料不会产生静电5. 检查面料的防污性能和防油性能,以评估面料的抗污染性能总结:通过对面料的外观、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缺陷以及性能的全面检查和测试,可以准确评估面料的质量和适用性。
目录1目的 (2)2适用范围 (2)3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2)3.1外观质量评分标准及原则 (2)3.2外观质量抽样、判定及允收标准 (4)3.3外观质量补损标准 (5)3.4外观质量检验方法 (6)4理化性能检测标准 (12)4.1理化性能检测评定标准 (12)4.2理化性能检测抽样及允收标准 (13)4.3色牢度评级图片 (13)附录1 织物疵点专用术语及定义 (16)附录2 含麻成分局部疵点接受标准图示 (21)附录3 其他面料局部疵点接受标准图示 (24)附录4 面料检验不合格异常处理 (32)1目的1.1规定面料外观质量和理化性能检测标准、检验抽样、允收标准、补损标准。
1.2提供面料检验依据,有效控制UR面料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UR自购或UR指定供应商所有面料。
3外观质量检验标准3.1外观质量评分标准及原则3.1.1综合评分评定标准3.1.1.1机织面料:所有机织面料综合评分≤30分/100平方米,评定为合格,>30分/100平方米则评定为不合格。
3.1.1.2针织面料:所有针织面料综合评分≤28分/100平方米,评定为合格,>28分/100平方米则评定为不合格。
3.1.1.4 含麻成分局部疵点接受标准图示见附录2,其他面料局部疵点接受标准图示见附录3。
3.1.5外观疵点评分原则:3.1.5.1单一疵点评定原则:对于任何单一疵点的最高评分为4分;无论布匹存在多少疵点,对其进行的每直线米数疵点评分都不得超过4分;对于严重的疵点,每米疵点将被评为4分(例如: 所有无论直径大小的洞眼);对于连续出现的疵点(如: 横档、中边色差、幅宽不规则、折痕、染色不均匀等)的布匹,每米疵点应被评为4分。
3.1.5.2 重复/或不断出现的疵点评定原则:3.1.5.2.1 对每米布匹重复和/或不断出现的疵点,都必须评分4分;3.1.5.2.2 任何直线米数内,连续5米出现重复和/或不断出现的疵点评定为不合格;3.1.5.2.3 如果布匹在一个织边上出现明显的松线或紧线(即松边或紧边),或在布匹主体上出现波纹、皱纹、折痕或折缝,这些情况导致在按一般方式展开布匹时,布匹不平整,这样的卷评定为不合格。
面料检验标准一.目的为确保投入生产的面料质量能符合客户要求,避免因面料质量问题而造成不合格品。
检验人员必须对来料的品质进行检验,评定为合格品的才能允收入库。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面料的检验。
三.面料疵点简述面料的生产需要经过很多工序,任何工序的操作不当都会以疵点的形式出现在面料上。
面料疵点简述如下:1.由纱疵形成的面料疵点由于原料的品质不良形成的面料疵点。
粗节纱:在织物表面出现某一根纱线的某一段较粗,其直径数倍于正常纱线。
连续的粗节纱称为竹节纱。
偏细纱:在织物上有一根或数根纱线的细度明显细于其他正常纱线。
扭结纱:织物上的纱线有扭结或卷曲的外观。
毛丝:织物上某些部位纤维突出端点或呈茸毛状外观。
亮丝:织物上某一根纱线的光泽明显亮于其他纱线的正常光泽。
结头;织物的表面呈现明显的纱线结头。
污渍纱:织物上的纱线带有油污等其他污渍。
杂物织入:有回丝、异色纤维等杂物织入面料。
条干不匀:由于采用了条干不匀的纱线,布面呈现分散性的纱线不匀外观。
2.经向疵点加工经纱形成的疵点或在织造中产生的经向疵点。
直条痕:织物的经向有一根或几根纱线异于临近的正常纱线,在布面明显的直条状外观。
粗经:织物上的某根经纱粗于其他经纱。
松经:布面上的某根经纱呈松弛或起皱的外观。
紧经:某根经纱的捻度过大,使经纱的屈曲程度不正常。
吊经:织物上一根或几根经纱的张力过大,致使这些经纱不正常被拉紧。
缺经:由于织造时断经未及时处理,布面上通匹或一段长度内缺少一根经纱。
断疵:经纱的断头纱尾在布内。
经缩:由于经纱张力不匀,布面呈现块状或条状的起伏不平或起皱外的形态。
双经:两根经纱并列或重叠,织物的组织被破坏。
扣痕:在织物的幅宽方向呈现局部或全部经纱排列不匀的纹路。
扣路:织物的相邻两根经纱之间有空隙。
穿错:由于穿经错误而导致织物的组织发生错误。
错经:组织错误或其他错误,使织物部分经纱与相邻的其他经纱明显不同。
针路:由于卷布刺毛辊不良使织物的经向有密集的针痕。
1、面料常见的疵点1.1纬档,即门幅中有明显的织造印痕,在布面呈现或深或浅的平行条纹。
1.2 松经,经长方向有一根或数根松驰的纱线,可通过拉挑等作业改善此问题, 根据松经长度。
1.3 断经,经长方向缺少一根或数根不连续纱线,在布面呈现明显的稀条透光。
1.4 断纬,纬线出现一段或数段不连续的纱线。
1.5 纬斜, 纬线呈歪曲状, 一般可以允许在 5cm 左右。
若影响使用可做回修处理。
1.6 蛛网(严重的破洞 ,即布面有严重的断经断纬交错,导致组织不清,表面破损。
1.7 小破洞,即有连续的两到三根纱断裂,造成的孔眼。
根据最大长度。
1.8 色纱、飞纱,即缠绕或附着于纱线或布面上的异常纱线。
基本可修补。
1.9 油丝、油迹、色印,即布面或纱线有油的痕迹或杂色的痕迹。
可通过喷洗作业来消除或改善。
如严重不可修补。
1.10 色花,即布面存在明显的色彩不允现象。
1.11 跑花,即花色偏离了应该的位置造成花色不协调。
1.12 脱浆,即在花色中缺少某色。
1.13 拖浆,即在花色的下方有明显的颜色拖痕(色虚。
1.14 色点、色线,即在不应该的地方出现其他色的点或线,在布面一般呈间断的规律呈现。
轻微可做喷洗作业来减轻或消除,如严重不可修补。
1.15 漏沙和网印,即同花色的颜色在没有该色的地方出现小色点或小色线,一般呈规律连续出现。
基本不影响效果。
1.16 白点和塞网, 即有颜色的地方出现白点或浅点。
可通过点色来减轻或消除, 如严重的不可修。
1.17 纱线滑移或纰裂,一般出现在纱的上面,由于受到张力而产生某个方向的滑移。
1.18 绣花的松紧线,一般会出现两根纱线的分离和结合的交错,对花型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1.19粗纱、结点,布面出现异常的粗线。
通过修剪作业来减轻或消除,如严重的不可修。
1.20 绒布掉毛。
1.21 复合面料的接头,必须作断开处理。
1.22 数量短缺,超出 2%长度的,应及时上报处理。
1.23 门幅不足的应上报做回修处理。
美标四分制--面料外观质量检验标准布匹的检验方法常见的是"四分制评分法"。
在这个"四分制评分法"中,对于任何单一疵点的最高评分为四分。
无论布匹存在多少疵点,对其进行的每直线码数(Linear yard)疵点评分都不得超过四分。
一、评分的标准1、对于经纬和其他方向的疵点将按以下标准评定疵点分数:一分:疵点长度为3寸或低于3 寸两分:疵点长度大于3寸小于6 寸三分:疵点长度大于6寸小于9 寸四分:疵点长度大于9寸2、疵点的评分原则:A、同一码中所有经、纬向的疵点扣分不超过4分。
B、对于严重的疵点,每码疵点将被评为四分。
例如:无论直径大小,所有的洞眼、破洞都将被评为四分。
C、对于连续出现的疵点,如:横档、边至边色差、窄封或不规则布宽、折痕、染色不均匀等的布匹,每码疵点应被评为四分。
D、布边1”内不扣分。
E、无论经向或纬向,无论何病疵,都以看得见为原则,并按疵点评分给予正确扣分。
F、除了特殊规定(比如涂层上胶布),通常只需检验坯布的正面。
二、检验1、抽样程序:1)、AATCC检验及抽样标准:A、抽样数量:总码数的平方根乘以八。
超过指定分数的单卷布匹应被定为二等品。
如果整批布匹的平均评分超过了指定的分数水平,则该批布匹应被视为未通过检验。
3、检验评分:评定布匹等级的其他考虑因素屡犯的疵点:1)、任何重复或不断出现的疵点都将构成屡犯的疵点。
对每码布匹出现的屡犯的疵点都必须处以四分。
2)、无论疵点分数是多少,任何有十码以上布匹含有屡犯的疵点的卷,都应当被定为不合格。
全幅宽度疵点:3)、每100y2内含有多于四处全宽疵点的卷,不得被评定为一等品。
4)、平均每10个直线码数内含有一个以上重大疵点的卷将被定为不合格,无论100y内含多少疵点。
5)、在布头或布尾3y内含有一个重大的疵点的卷都应评定为不合格。
重大疵点将被视为三分或四分的疵点。
6)、如果布匹在一个织边上出现明显的松线或紧线,或在布匹主体上出现波纹、皱纹、折痕或折缝,这些情况导致在按一般方式展开布匹时,布匹不平整,这样的卷都不能被评为一等品。
(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内控标准
Q/
面料外观检验标准
Standard of the fabrics'exterior inspection
发布实施
(中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参考了纺织行业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结合面里料外观检验的现状和成衣加工厂等各方面的反馈,从提高公司产品品质和保证工厂有效生产方面出发,最终满足顾客需求,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使用说明和范围:
1、本标准用于公司面料进仓检验,规范检验方法和判定依据
2、本标准可用于我司供应商发货前对面料自检的标准依据
3、本标准可用于加工厂对我司采购的面料进行复检的标准依据。
本标准是对Q/LL-J 02-2010《面料外观检验标准》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Q/LL-J 02-2010相比变化如下:
——修改了匹长相差范围
——修改了颜色要求
——修改了抽检数量
——删除了相关处理方法
面料外观检验标准
1 目的
为使本公司所采购的各类服装面里料的质量能够最终满足成品质量要求,以及让服装加工厂能更好
的掌握各种材料的品质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工艺手段和技术措施,特对面里料外观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作出规定。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所有面料(包含里布、插色布)外观质量检验。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4250 机织物疵点的描述术语
GB/T 24117 针织物疵点的描述术语
GB/T 17760 印染布布面疵点检验方法
GB/T 4666 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 25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14801 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
GB/T 4669 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FZ/T 70010 针织物平方米干燥重量的测定
FZ/T 01093 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GB/T 4668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原料订单合同》
4 要求
4.1标识
4.1.1每一匹布标明我司订单号、供应商材料名称和编号、成份、缸号匹号、幅宽、克重、匹长(针织类需同时标注重量)。
4.1.2供应商到货时需提供自检报告,且在布匹包装外标示标注疵点说明,如不能提供品控拒绝检验。
4.2布面疵点
4.2.1.毛料(含羊毛≥30%)、里布类换片率≤3%,其他面料换片率≤5%(换片率计算方法见附录A)。
4.2.2经向出现连续性疵点(如抽纱、色条、擦伤等)
4.3 匹长
4.3.1实际米数与标识米数误差不得超过0 .7%,超出的按实际短码全额扣损,毛料不允许有短码现象。
4.3.2 梭织面料不可由多个部分连接(除合同另有规定),整批不得有10%以上的匹数中码长低于40米。
4.3.3 针织面料不可由多个部分连接,每段重量不得小于14Kg。
4.4 有效幅宽
布面两边针眼扣除后自然状态下测量的幅宽宽度,如单匹布中有效幅宽不均匀,按最小值定为有效幅宽
4.4.1梭织面料有效幅宽同定额幅宽允许在±2㎝以内,弹性较大的梭织面料允许在±3㎝以内。
4.4.2针织面料有效幅宽不允许低于定额幅宽,同时不允许超过5㎝。
4.5 颜色
4.5.1整批与确认样色差≥4-5级。
4.5.2同批不同匹之间色差≥4-5级。
4.5.3同一匹布左、中、右色差和头、中、尾色差≥4-5级。
4.5.4同一订单面料色光不一致不接收。
4.6 纬斜、纬弧
4.6.1所有里料纬斜≤3%。
4.6.2所有面里料纬弧≤3cm。
4.6.3梭织面料纬斜≤3%(对条对格、横条直裁面料不允许有纬斜)。
4.7 克重、织物密度、纱线线密度
4.7.1克重允许误差≤5%(包含左中右和边中尾克重差值)。
4.7.2织物密度允许误差±3根/英寸(针织面料不考核)。
4.7.3纱线线密度允许误差≤5%(针织面料不考核)。
4.8 面料风格
4.8.1刮胶、复合需均匀、牢固,胶层种类、厚度需与确认样一致。
4.8.2手感(厚度、光滑度、柔软性、弹性、挺括度等)需与确认样一致。
4.8.3压光均匀、光泽度需与确认样一致。
4.8.4织物组织结构需与确认样一致,格子、定位花不允许有大小不一致。
5 检验规则
5.1 抽样数量
5.1.1 随机取样,以米为单位先按30%抽检(小数四舍五入)。
5.1.2 如出现散布性疵点质量问题,采用全检。
5.2 检验条件和工具
5.2.1 外观疵点检验主要采用验布机检验,验布速度不大于20米/分钟,如无法在验布机上的采用平铺检验。
5.2.2 色差、克重密度等主要采用标准光源箱、圆盘取样器、电子天平、钢(皮)卷尺、织物密度镜等。
5.3 检验方法
5.3.1 布面疵点检验方法
5.3.1.1 纬向疵点及经向间断性疵点(1米以内)采用计点制,计点规则见表1
表1
注:一米长度内计点最多4点。
5.3.2 匹长、有效幅宽
按GB/T 4666执行,同一支面料对其布头、布中、布尾进行不少于三次的幅宽测量。
5.3.3色差
按GB /T 250 执行。
5.3.4纬斜与纬弧(弓纬)
按GB/T 14801执行,量取与计算方法见附录B。
5.3.5克重、纱线线密度、织物密度
5.3.5.1梭织面料克重按GB/T 4669执行,纱线线密度按FZ/T 01093执行,织物密度按GB/T 4668执行。
5.3.5.2 针织面料克重按FZ/T 70010执行。
5.3.6 面料风格
面料花纹结构、手感、厚度等按技术提供标准样执行。
6 判定
6.1批判定
6.2.1 受检批间断性疵点换片率达到规定要求判定为批合格,超出判定批不合格。
6.2.2受检批出现单支疵点换片率超过10%则判定此批不合格。
6.2.3受检批标示、匹长、克重、有效幅宽、密度、纬斜纬弧、颜色、风格达到规定要求判定合格,超出判定批不合格。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换片率计算方法
A.1 换片率计算公式
检验疵点总数
疵点换片率= ——————————————————×100%
(受检总米数/单件耗量)×单件片数
检验疵点总数——受检批经检验所有疵点总和
受检总米数——受检批经检验的总数量
单件耗量——受检款此类基本单耗
单件片数——受检款单件基本片数
A.2 单件耗量和单件片数见表2。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纬斜与纬弧量取方法
1、 原理
纬斜
在试样上描绘出纬纱或针织横列的标记,沿其与布边的一边交点放置一把垂直于经纱或纵行的直尺,测量直尺与纬纱或者针织横列的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以该垂直距离与织物宽度的比值百分数来表示纬斜斜率。
纬弧(弓纬)
在试样上描绘出纬纱或针织横列的标记,在其最低点放置一把垂直于经纱或纵行的直尺,测量纬纱或针织纵行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以该垂直距离表示弓纬值。
2、测量方法
2.1纬斜示意图和计算公式
纵向长
典型纬斜情况
d
纬斜率= —————×100% (W —— 织物有效幅宽,d ——最高点与最低点垂直距离) W
2.2 纬弧示意图和计算公式
d d
W W
a)纵向长c)
b)d)
典型纬弧(弓纬)情况
弓纬值= d ,为最高点与最低点最大垂直距离,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