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子主要检验指标
- 格式:docx
- 大小:6.20 KB
- 文档页数:1
产品质量要求及技术规格书
一、产品质量要求及技术规格书
1、质量标准
物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行业、招标单位的具体要求
2、技术标准
碎石的各项技术指标应同时满足以下规范标准要求
执行《建设用碎石》(GB/T14685-20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或业主和监理提供的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同时满足下述粗骨料性能要求及检测项目和检验标准。
细骨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应同时满足以下规范标准要求
执行《建设用砂》(GB/T14684-20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或业主和监理提供的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同时满足下述细骨料性能要求及检测项目和检验标准。
C50(含)以上及梁体二级配:5mm-10mm,10mm-20mm,其余为三级配:5mm-10mm,10mm-20mm,16mm-31.5mm
表3细骨料的颗粒级配范围。
普通混凝土用细骨料(砂)的性质、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和外掺料组成的。
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材料的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决定的,同时也与施工工艺(拌合、浇筑、养护等)有关。
因此,了解各原材料的性质、作用及其质量要求,对合理选择材料及其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
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故称为骨料(集料)。
砂子填充石子的空隙,砂、石构成的坚硬骨架可拟制由于水泥浆硬化和水泥石干燥而产生的收缩。
混凝土中砂的作用是调节比例,使配合比最优,从而在少用水泥的情况下更好的发挥各种材料的作用。
一、混凝土用细集料(砂)基本类型及其性质粒径为0.15~4.75的集料为细集料(砂)。
砂按产源有天然砂或人工砂。
天然砂是岩石风化后所形成的大小不等,由不同矿物散粒组成的混合物,一般有海砂、山砂及河砂。
山砂的颗粒多具棱角,表面粗糙,与水泥黏结较好。
河砂的颗粒多呈圆形,表面光滑,与水泥的黏结较差。
因而在水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山砂拌制的混凝土流动性较差,但强度较高,而河砂则与之相反。
人工砂是由人工采集的块石加工而成的,棱角多,较洁净,但造价高。
工程中常选用河砂配制混凝土。
混合砂是由人工砂和天然砂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砂,它执行人工砂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把人工砂和天然砂相混合,可充分利用地方资源,降低机制砂的生产成本。
一般在当地缺乏天然砂源时,可采用人工砂或混合砂。
根据砂用途将其分为三类: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或建筑砂浆)。
二、混凝土用砂的质量标准砂的质量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细度模数是表征天然砂粒径的粗细程度及类别的指标。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后的总体砂的粗细程度。
建筑用砂通常分为粗、中、细三个级别。
在相同质量条件下,细砂的总表面积较大,粗砂的总表面积较小。
砂子细度模数(实用版)目录一、砂子细度模数的定义与意义二、砂子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三、砂子细度模数的影响因素四、砂子细度模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五、结论正文一、砂子细度模数的定义与意义砂子细度模数是评价砂粗细程度的一种指标,通常用来衡量砂子的粒度分布。
细度模数愈大,表示砂愈粗。
砂子细度模数的数值主要决定于0.16mm 筛至 2.5mm 筛 5 个粒径的累计筛余量,粗颗粒分计筛余的权比细颗粒大,细度模数的数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粗颗粒含量。
砂子细度模数的数值与小于 0.16mm 的颗粒无关。
不同级配的砂可以具有相同的细度模数。
二、砂子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砂子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为:细度模数 = (累计筛余百分比之和 - 粗颗粒含量百分比) / (100 - 粗颗粒含量百分比)。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对 0.16mm 至 2.5mm 范围内的颗粒进行筛分,并计算各个粒径的累计筛余百分比。
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出细度模数。
三、砂子细度模数的影响因素砂子细度模数的大小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颗粒大小:颗粒越大,筛余百分比越大,细度模数也越大。
2.颗粒分布:不同粒径的颗粒分布对细度模数有影响。
若粗颗粒含量较多,细度模数会较大;若细颗粒含量较多,细度模数会较小。
3.筛分方式:筛分方式和设备的不同会影响筛分结果,从而影响细度模数的计算结果。
四、砂子细度模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在 3.7-1.6,以中砂为宜。
砂子细度模数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一定影响,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水泥用量等。
因此,在混凝土生产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细度模数的砂子。
五、结论砂子细度模数是评价砂子粗细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计算方法简便,受到颗粒大小、分布和筛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中粗砂细度模数范围中粗砂,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细度模数范围对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细度模数是衡量砂子粒度和级配的指标,其数值范围通常在 2.5~3.7之间。
这个范围内的砂子粒径主要集中在0.5~2.0mm之间,其中尤以1.0~2.0mm的砂子占比最大。
这种粒径分布的砂子具有良好的级配,使得中粗砂在建筑工程、道路工程和水利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中粗砂常用于制备混凝土和砂浆。
由于其粒径适中,可以提供足够的填充和支撑作用,使得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裂性能。
同时,中粗砂的细度模数适中,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率,提高其耐久性。
因此,选择合适细度模数的中粗砂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
在道路工程中,中粗砂同样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
它可以作为路基和路面的主要填料,提供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由于中粗砂的级配较好,可以有效地提高路面的防滑性能和耐久性,减少路面的维护成本。
此外,中粗砂还可以用于稳定土和沥青混合料等材料的制备,进一步增强道路的使用性能。
除了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中粗砂在水利工程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良好的防渗性能和稳定性,中粗砂常被用于建造水坝、堤防等水利设施。
它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流的冲刷和侵蚀,保证水利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
此外,中粗砂还可以用于水利设施的维护和加固,提高其耐久性和安全性。
总之,中粗砂细度模数范围是衡量其粒度和级配的重要参数,对于不同工程的需求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控制中粗砂的细度模数范围,可以更好地满足工程需求,提高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同时,在使用中粗砂时,还应注意其质量和稳定性,避免因材料问题导致的工程事故。
产品质量要求及技术规格书
一、产品质量要求及技术规格书
1、质量标准
物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行业、招标单位的具体要求
2、技术标准
碎石的各项技术指标应同时满足以下规范标准要求
执行《建设用碎石》(GB/T14685-20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或业主和监理提供的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同时满足下述粗骨料性能要求及检测项目和检验标准。
表1粗骨料性能要求及检测项目和检验标准
细骨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应同时满足以下规范标准要求
执行《建设用砂》(GB/T14684-20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或业主和监理提供的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同时满足下述细骨料性能要求及检测项目和检验标准。
C50(含)以上及梁体二级配:5mm-10mm,10mm-20m其余为三级配:5mm-10mm,10mm-20jmrn6mm-31.5mm。
第1篇一、实验背景砂子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对建筑物的质量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砂子的质量,本实验通过对砂子进行筛分试验,以测定其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为后续的建筑工程提供依据。
二、实验目的1. 确定砂子的颗粒级配,为建筑工程提供合理的砂子配比。
2. 分析砂子的粗细程度,判断其适用性。
3. 掌握砂子筛分实验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三、实验原理砂子筛分实验是利用不同孔径的筛子对砂子进行筛选,根据筛分结果计算各粒级含量,从而确定砂子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
筛分实验中,常用的指标有筛余率、通过率、细度模数等。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筛分试验筛一套(孔径分别为2.36mm、4.75mm、9.50mm、16.0mm、19.0mm、37.5mm、50.0mm)、天平、烘箱、托盘、摇筛机等。
2. 材料:砂子试样。
五、实验步骤1. 准备试样:将砂子试样过筛,筛除大于10mm的颗粒,记录筛余百分率。
若试样含泥量超过5%,则先用水洗。
2. 烘干试样:将试样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3. 称取试样: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最上一只筛上。
4. 摇筛:将套筛装入筛机摇筛约10min(无摇筛机可采用手摇)。
5. 筛分:取下套筛,按孔径大小顺序逐个在清洁的浅盘上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1%时为止。
6. 记录数据:记录各号筛上的筛余量,计算筛余率、通过率等指标。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砂子颗粒级配: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砂子颗粒级配曲线,计算各粒级含量。
2. 砂子粗细程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细度模数,判断砂子的粗细程度。
3. 分析结果:根据砂子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评价其适用性。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砂子筛分实验的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
2. 实验结果表明,本批砂子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符合建筑工程的要求,可以用于相关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