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作揭示400年来西瓜进化史(高清组图)
- 格式:docx
- 大小:13.48 KB
- 文档页数:2
西瓜波澜壮阔的历史作者:来源:《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第08期又到了吃西瓜的季节啦,当你吃着美味的西瓜的时候,是否了解过它,以及它波澜壮阔的历史呢?西瓜之路比丝绸之路艰难多了西瓜,葫芦科蔓生藤本植物,味甜多汁,夏天最受人们欢迎。
中国古代并没有西瓜,因为它来自西方,所以叫西瓜。
如果你出生在5000年前,全世界只有一个地方有西瓜——古埃及。
古埃及人非常喜爱这种甜美多汁的瓜,把它刻画在法老陵墓的墙上。
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西瓜开始走出非洲。
它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向炎热、干燥而广袤的中亚腹地进发。
与此同时,在东亚,汉武帝统治下的汉王朝国威远扬。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遗憾的是,这时西瓜还没传入中国,西瓜与汉武帝没有相逢。
西瓜终于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抵达长安东汉班固的《前汉书·地理志》中记载:“敦煌,中部都尉治部广侯官杜林以为古瓜州,地生美瓜……其地今犹出大瓜,长者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
”说这个地方出好瓜,个头很大,狐狸钻进去吃,脑袋尾巴都不露出来。
然后,西瓜终于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抵达长安。
唐三彩西瓜,与失落的西域1991年8月,西安东郊田家湾发现了一个三彩西瓜。
经考古学家鉴定,这个唐三彩西瓜的年代在公元七世纪晚期到八世纪初。
如果这个唐三彩西瓜是真实的文物(这个唐三彩西瓜不是直接从考古现场发掘出来的),那么,在这个西瓜诞生的时候,西域即将被阴影笼罩。
就在唐王朝胜利一统的时候,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帝国,开始崛起。
他们在公元651年灭掉波斯,随后进犯中亚。
八世纪初期,阿拉伯军队进逼西域边疆。
公元718年,西域各国请求唐朝救援。
《册府元龟》记载,康国王乌勒伽上表请求“送多少汉兵来此,救臣苦难”,东安国王笃萨波提上表称“被大食贼每年侵扰,国土不宁。
伏乞天恩滋泽,救臣苦难……”在唐王朝旗帜的号召下,西域各国曾经一度挫败阿拉伯的扩张,但很快,“藩镇之乱”迫使唐王朝自顾不暇,不得不放弃了西域边疆。
切开的西瓜近似一个三棱锥体,下面这幅画的西瓜可以看到两个面,和三棱锥体不同的是西瓜的颜色不是单一的,有白与红两部分,塑造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区分,另外切开的西瓜其边缘没有三棱锥体那么工整,瓜瓢表面还有一些颜色较重的西瓜子,表现时要注意这些特点。
先将西瓜的外形画出来,边缘处要流畅一点,底部接近桌面部分要颜色重一点,实一些,亮面的线条轻一些。
铺出整个西瓜的大色调,注意暗面和投影不要一下画死了,投影要有从里往外,从前往后的深浅变化,要能够感受到西瓜皮渐渐离开桌面,明暗交界线不要一下画的很明确,留一个西瓜的厚度。
用纸擦笔虚擦调子,擦得太重很容易使得画面很闷,一定要有轻重的控制,颜色重的地方重擦,颜色浅的地方轻擦,画面擦完还能看见底下的排线。
根据画面的深度来调整用各种型号的铅笔来深入塑造,亮面用清晰的排线画出西瓜肉的纹路,仔细观察西瓜肉深浅变化,不要每个地方都画得一样,深的地方用几个方向的排线。
进入最后的调整,也可以把背景桌面的调子都铺一下,背景桌面的排线尽量虚化一下,不要太跳,所为的跳就是指的抢眼,首先得分清楚刻画的主体是什么,着重在主体上刻画,不必要的地方可以处理下,不要什么都画又什么都没画好。
夏季来了,扒一扒西瓜进化史,古代西瓜简直脑洞大开5月下旬,炎炎夏日又要来临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甘甜多汁的西瓜来清热解暑。
在北京后海偶遇四合院的老大爷,坐在藤椅上听着收音机讲“桃园三结义”,一手拿着蒲扇,一手吃西瓜,这画面,真有年代感……不过,单凭西瓜这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养生保健效果,还真让人迷恋夏天的味道。
闺蜜最近减肥,每天半个冰镇西瓜,吃了一个星期,终于肚子疼得受不,其实,好吃多汁的西瓜还有很多禁忌呢,但是,今天小编先带带您穿越历史,重新认识一下西瓜君,看看它最初丑萌丑萌的样子……古代西瓜君像不像XXL码的石榴人们一直想知道古代西瓜是什么样子的呢?据报道,这副来自17世纪的画家Giovanni Stanchi 的油画中揭示了当时的西瓜跟现在的大不相同。
Giovanni Stanchi 的油画切开的西瓜乍一看像是加强版的石榴,被分成几个部分,而红色的瓤和瓜籽都在小隔间里面。
那个时候人工培育还没开始,当时的静物画家们笔下留下的见证也成了植物学家们考察研究的重要帮手。
不过尽管模样不同,味道倒是没有太大的改变,因为它们的糖分比例都很高,而且用作酿酒的配方也是类似的。
西瓜君,脑洞大开这个词是你发明的吧?西瓜并非源于中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西瓜并非源于中国。
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芦科的野生植物,后经人工培植成为食用西瓜。
人类是不是把葫芦娃中的哪个兄弟给……改良了?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我国,所以称之为“西瓜”现代埃及人民对待西瓜君的方式有点……弱弱的问一句,西瓜君,你脑仁疼么?西瓜在明代为什么又叫“寒瓜”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
看来大家对这西域传来的瓜还真是有点莫衷一是呢。
不过,五代以前,它已经传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而因其性寒解热,称寒瓜。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西瓜的种植过程。
首先,我会把土翻过来,把西瓜种子埋进土里,接着就是天天浇水、等待。
等过了一段时间,西瓜长出了芽,就可以给它施肥了。
只要记得按时浇水、施肥、捉虫子,保证给秧苗提供足够的营养,小西瓜就会不断地生长、生长。
又再等待一段时间,小西瓜就会开花,接着会从花骨朵儿下长出又小又可爱的小西瓜。
慢慢地,慢慢地,小西瓜就会变成椭圆形的样子,头上的小花也会慢慢地谢去。
又再过一段时间,小西瓜会慢慢地长大,颜色逐渐变深,身体变得又大又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西瓜摘下来给人们品尝了。
夏日里,它会是人们的解渴神饮哦!
你瞧,这是不是很神奇啊?
罗玉航。
夏季来了,扒一扒西瓜进化史,古代西瓜简直脑洞大开5月下旬,炎炎夏日又要来临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甘甜多汁的西瓜来清热解暑。
在北京后海偶遇四合院的老大爷,坐在藤椅上听着收音机讲“桃园三结义”,一手拿着蒲扇,一手吃西瓜,这画面,真有年代感……不过,单凭西瓜这清热解暑、止渴利尿的养生保健效果,还真让人迷恋夏天的味道。
闺蜜最近减肥,每天半个冰镇西瓜,吃了一个星期,终于肚子疼得受不,其实,好吃多汁的西瓜还有很多禁忌呢,但是,今天小编先带带您穿越历史,重新认识一下西瓜君,看看它最初丑萌丑萌的样子……古代西瓜君像不像XXL码的石榴人们一直想知道古代西瓜是什么样子的呢?据报道,这副来自17世纪的画家GiovanniStanchi的油画中揭示了当时的西瓜跟现在的大不相同。
切开的西瓜乍一看像是加强版的石榴,被分成几个部分,而红色的瓤和瓜籽都在小隔间里面。
那个时候人工培育还没开始,当时的静物画家们笔下留下的见证也成了植物学家们考察研究的重要帮手不过尽管模样不同,味道倒是没有太大的改变,因为它们的糖分比例都很高,而且用作酿酒的配方也是类似的。
西瓜君,脑洞大开这个词是你发明的吧?西瓜并非源于中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西瓜并非源于中国。
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芦科的野生植物,后经人工培植成为食用西瓜。
人类是不是把葫芦娃中的哪个兄弟给……改良了?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我国,所以称之为“西瓜”现代埃及人民对待西瓜君的方式有点……弱弱的问一句,西瓜君,你脑仁疼么?西瓜在明代为什么又叫“寒瓜”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
看来大家对这西域传来的瓜还真是有点莫衷一是呢。
不过,五代以前,它已经传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而因其性寒解热,称寒瓜。
水果未被改良前什么样?一组图片告诉你,图一是400年前的西瓜!我们今天吃的到的水果、蔬菜大多数都是经过人类改良过的品种。
这些品种在口感和外观上,与之前未改良的状态可能完全不同。
下面通过这组图片重新认识一下这些水果和蔬菜吧。
西瓜西瓜甘甜汁多,冰镇过后更是冰爽可口,是夏日消暑的必备神器。
然而,几百年的古人可没有我们这样的口福,因为那时的西瓜看起来就非常没有食欲。
不过,这其实已经是改良过的品种,再往前追溯,西瓜的长相就更加惨不忍睹。
现在普遍认为西瓜起源于非洲,考古学家根据埃及古墓中西瓜叶片推测,早在6000年以前的古埃及就发现有西瓜的栽培种。
那时自然界中生长的野生西瓜个头不仅个小、质地硬、口感不好,而且瓜瓤还是白!色!的!好在随着品种选育,西瓜瓜瓤逐渐变为红色,不仅卖相诱人,而且便于判别成熟度。
当然,西瓜并不是只有红色的瓜瓤,金黄色、橙色等的特色西瓜也可以尝试一下。
香蕉肉少籽多,无处下口的样子!如果不说是香蕉,你能认出来这是香蕉么?几十年前,一群科学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终于找到了最古老的野生香蕉品种....和现在的弱不禁风的香蕉树一点都对不上!结出来的香蕉是这样的...... 切开之后.....看了就是硬邦邦的样子!桃子还有桃子,相对于其他水果,桃子在相貌上的变化应该是最小的。
桃子最早出现于现在的中国浙江省,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前,而改良后的桃子最早出现在日本,时间大概是1200年以后了。
桃子虽然说也经过了改良,但是外形上变化不大,口味上应该变化得也不多。
玉米如果看到古时候玉米的标本,人们会很难将它和现在的玉米联系在一起,因为它们看起来压根就不是同一种植物。
以前的玉米从外形上看更像是稻谷,又细又长,每个枝节上面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粒玉米,而现在的玉米不仅个头大,而且颗粒很多,所以现在也成了人类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胡萝卜古代的胡萝卜最初的样子是这样的。
古典希腊和罗马时期的著作都提及可食用的白根,那时候胡萝卜还是白色的。
300年前的油画,揭露出西瓜的真实面目
我们平常吃的西瓜大多是这种大红瓤。
近年来更是出现了黄瓤西瓜。
而300年的西瓜是什么样子呢?一位叫Giovanni Stanchi的意大利画家,在1672年完成的油画上,给人们带来了西瓜的原始面目。
画作右下角的西瓜和现在的西瓜有着明显的差异。
除此之外,画家Albert Eckhout在17世纪所绘的一副油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西瓜瓤中的白色部分。
据专家介绍,过去的西瓜是由于番茄红素不足,才会出现白色的果肉。
今天的红瓤西瓜是经过不断改良才培育而成的。
但你不要因此而小瞧白瓤瓜,300年前的西瓜糖分含量十足,当时,人们除了直接吃,有时还会把西瓜酿制成酒。
几幅油画揭露了西瓜的真面目,想必当时的画家在忠实记录眼前的场景时,也绝不会想到还有这样的作用。
初夏时节,到处飘荡着果香。
这是夏天给孩子们的礼物。
一天早上,六六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一本关于西瓜的绘本《今天是西瓜日!》,立即引起了伙伴们的围观。
昊昊凑了过来指着图片说:“哇!上面有一个超级大的西瓜!”咯咯在一旁兴奋地说:“看!西瓜太大了,人在滚它!”杰森在一旁补充:“我妈妈说,西瓜是夏天的水果之王,很好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班级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围绕西瓜的话题,孩子们讨论得越来越起劲儿。
于是,我们决定开展一次探索西瓜之旅。
一、认识西瓜第二天,有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一些西瓜,我们将它们投放在班级各个区域。
区域游戏时间到了,然然搬着小椅子来到自然角的画架旁开始创作。
只见她在画纸中间先画了一个大大的西瓜,随后又在周围画了三个小一点的西瓜,紧接着用黑色的颜料在每个西瓜的底部小心翼翼地涂画着,直到把画面空隙处全部涂满。
终于画好了,然然高兴地对我说:“我画的西瓜是圆形的,它们全部长在土壤里。
”看见然然的作品后,豆花表示也想来画西瓜。
只见她先用红色颜料在纸上来回涂抹,过了一会儿,她跑到教室里观察起窗台上的西瓜,回来后改用绿色颜料叠加涂抹的方式覆盖在红色颜料上,直到画出一个大大的椭圆形,然后用黑色颜料从上到下圈画出西瓜身上弯弯的条纹,最后给西瓜的“头顶”上加了一根藤。
她指着西瓜藤对我们说:“这是西瓜的把子!我画的西瓜是椭圆形的,是一个超级大的西瓜!”教室里,阅读区的几位小朋友正围绕“怎么挑选西瓜”展开讨论。
陈陈说:“我爸爸最会挑选西瓜了,每次买的都是最大最好吃的!”杰森说:“我看到妈妈每次挑选西瓜都会用手在上面敲一敲。
”我问:“为什么要敲一下西瓜呀?”石头拍了一下脑袋,迫不及待地说:“我知道,我知道!这样就知道西瓜熟了没!”生活区,包子和欢欢正卖力地切着西瓜。
西瓜终于被切开了,映入眼帘的是两半黄瓤的西瓜。
他俩兴奋地跑过来说:“我们刚刚切的西瓜是黄色的!”原来,西瓜里的果肉除了有红色的,还有黄色的。
二、西瓜里面有什么游戏时,陈陈来到科学区将自己品尝西瓜后的想法记录下来。
吃瓜,来“吃个明白”炎炎夏日,切开冰镇过的西瓜,汁水马上就流了出来。
红的瓤、黑的籽,就的绸缎上镶嵌着一颗颗黑宝石,咬一口,瞬间满满都是甘甜冰爽的式,除了扇扇子,还有一个就是吃西瓜。
知道西瓜的历史吗?稀瓜?西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关于中国西瓜的由来,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认为西瓜并非源于中国,而是产于非洲,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
另一种说法源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相传西瓜在神农尝百草时被发现,原名叫“稀瓜”,意思是水多、肉稀的瓜,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
中国古人最早“吃西瓜”的场面,是在内蒙古辽代墓葬壁画上发现的。
北宋灭亡以后,女真人占据中原,中原才开始种植西瓜。
南宋时期,宋高宗在位的时候,曾有使臣从金国带回西瓜种并在江南试种,但是没有普及。
宋朝老百姓真正开始大规模种植西瓜是在南宋中叶。
所以,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里的人物,例如乔峰、段誉、虚竹,应该都没有吃过西瓜,因为他们都生活在北宋中叶,要过一个世纪以后才能跟西瓜结缘。
倒是《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和黄蓉可以吃到西瓜。
辽代墓葬壁画上的“吃瓜图”《红楼梦》里中秋吃瓜的场景6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种瓜大户”河南西瓜在明清时,地位飙(biāo)升,被列为太庙果品之首,也就是皇帝祭祖时的首选。
所以,当时人们把西瓜叫作“贡瓜”。
明朝的嘉靖皇帝、清朝的慈禧太后都很爱吃西瓜,他们为此甚至下令专门在御花园开辟了一个小瓜园。
据记载,最开始的西瓜是一种皮很厚、籽很多、肉很白的野生水果,尝起来还很苦,因为含有有毒的葫芦素,不仅不好吃还要命。
经过了长时间的培育,一代又一代的改良,终于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如今,西瓜已经成为我们夏季必备的“解暑利器”,由西瓜支撑的饮品、甜品数不胜数。
而河南作为全国西瓜第一大产区,全国平均每5个西瓜,就有一个是河南西瓜。
比如,大家熟知的,郑州的中牟西瓜,洛阳的孟津西瓜,商丘的夏邑西瓜,周口的西华小果型西瓜,驻马店的上蔡西瓜……说着说着,忍不住流口水了,还等啥?走,吃西瓜去!日本的西瓜特别贵口感苦涩的野生西瓜7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00年前的西瓜长这个样子,以前的西瓜什么样
西瓜原产于非洲,公元10世纪,契丹人首次从中亚将西瓜带回中国。
但其实在人类培育西瓜之前,西瓜的样子跟现在真的差很多。
这幅由意大利画家Giovanni Stanchi在1645年至1672年之间完成的静物油画上,画了一个300年前的西瓜。
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位画家画的西瓜跟我们现在的西瓜还是有不小差别的,似乎看起来跟一些没有熟的西瓜非常像。
而他这副画中的西瓜就是未经人类培育过的西瓜。
威斯康星大学的一位园艺学教授用这幅画来跟学生讲解作物培育的历史,外媒网站采访他时说,“对研究生物的人来说,去艺术博物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你能看到很多描绘静物的画作,看到500年前的蔬果长什么样。
”
17世纪的时候,这种消暑水果在当时的欧洲可能已经相当普遍,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园艺教授们说这些西瓜尝起来可能非常甜,甚至比我们现在吃的还甜。
当时的人除了直接吃,有时还会把西瓜酿成酒。
对了,其实这些果肉部分是西瓜的胎座,是产种子的地方。
几百年前的西瓜由于番茄红素不足,果肉显白,而今天的西瓜经过人类不断的培育之后才变得如此鲜红诱人。
当然看看现在我们还能培育出来无籽西瓜黄瓤西瓜和各种形状的西瓜咧,谁知道将来我们还会吃到什么样的西瓜呢?!总之天气这么热先来一块吧!。
画作揭示400年来西瓜进化史(高清组图) 意大利画家Giovanni Stanchi所绘的静物油画作品,包含了西瓜、桃、梨等食物
据外媒报道,近日一幅出自17世纪意大利画家Giovanni Stanchi的静物油画作品,向我们揭示了数百年前的西瓜外形和内部结构,与现代西瓜有着不小的区别。
切开的西瓜乍一看像是放大的石榴,被分成几个部分,而红色的瓤和瓜籽都在小隔间里面。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园艺学教授James Nienhuis表示,因为我们不能将蔬果保存成千上百年,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透过画作是我们唯一可窥探历史的机会。
西瓜原产于非洲大陆,后来传入南欧及中东,于西元1600年在欧洲农场或市场是很常见的一种水果。
Nienhuis指出,当时西瓜除了直接食用外,偶尔也会拿来酿酒,可见Stanchi画作上这种古老品种的西瓜糖分相当高,也很好吃,但果肉所含的茄红素不多,所以颜色呈淡红色,乍看起来甚至有点偏白,且肉质没那麽丰厚,个头也较今日的西瓜小得多,然而经数百年来的人工培育及改良,演变成今日我们熟悉的模样。
意大利画家Giovanni Stanchi所绘的静物油画作品,包含了西瓜、梨等食物
画家Albert Eckhout所绘“菠萝,西瓜和其他水果”油画(创作于17世纪)
Giovan Battista Ruoppolo所绘的“静物水果”布面油画(创
作于17世纪)
Raphaelle Peale所绘的“甜瓜和牵牛花”布面油画(创作于1813年)
詹姆斯·皮尔(James Peale)1824年创作的油画“静物”
Agostinho José da Mota于1860年创作的油画“木瓜和西瓜”
Mihail ?tef?nescu于1864年创作的油画
Alvan Fisher创作的油画“静物”,包含了西瓜和桃子等食物(创作于19世纪)
我们现在所种植食用的西瓜,与数百年前有着不小的区别。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