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行星地球》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858.37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章《行星地球》测试题一、单选题科学家预测在2019年至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①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②哈尔滨可以观测到极光③全球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加大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下列地理事物与现象的能量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A.板块运动B.东南季风C.小麦生长D.煤炭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如下图),开启人类探月新篇章。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背着陆时,有关下列各地景象的描述,可能出现的是A.悉尼(151.2°E,33.6°S)烈日当空B.科伦坡(79.9°E,6.9°N)繁星满天C.布兰卡港(62.3°W,38.8°S)旭日东升D.洛杉矶(118.3°W,34.1°N)斜阳西下4.“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后一个月时间内A.旧金山干燥少雨B.圣保罗高温多雨C.北冰洋沿岸可见午夜太阳D.曼谷受到台风影响下图为某日甲、乙、丙、丁四地太阳位于正北或正南方时太阳高度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甲、乙、丙、丁四地中A.甲在北极点上B.乙在北极圈上C.丙在北回归线上D.丁在南温带6.甲地太阳高度的年内最大值为A.33°26′B.90°C.60°D.46°52′7.甲、乙、丙、丁四地中年平均温度最高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日本具有“火山之国、地震之邦”的别称,日本地热资源丰富,温泉众多,泡温泉澡是日本人日常习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A.地核B.下地幔C.上地幔D.地壳9.关于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界面为莫霍界面B.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C.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向下的传播速度明显减慢D.该界面只有纵波能够穿过我国M市某中学(下图左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0为一天中最短。
行星地球测试题滕州七中 张庆学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天山网2010年7月19日消息:近日,科学家对“信使号”探测器2009年第三次飞越水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最新结果发现水星表面最年轻的火山活动迹象,以及磁场亚暴等最新信息,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气层中首次发现电离钙元素。
读“太阳系局部图”,M 是地球的自然卫星,分析回答3~5题。
3.美国“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A.M B.NC.P D.Q4.图示时,下列地理现象中可信的是( )A.地表夜晚可能观察到P、Q星,且都特别亮B.地表夜晚可能观察到Q星,但不易看到P星C.此时南半球各地昼长均可能达到最小值D.到北冰洋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5.与P、Q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 )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
据此回答6~7题。
6.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 )A.2 900<R<3 000 B.3 400<R<3 500C.3 900<R<4 000 D.4 400<R<4 5007.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西南季风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
回答:8~10题。
8.在图2—5—5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A.①B.②C.③D.④9.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6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A.8日14时B.9日2时C.9日20时D.8日8时10.该季节能够看到的景色是( )A.长江流域寒梅绽放B.巴黎盆地小麦黄熟C.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D.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测试试卷及答案高一地理行星地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A.银河系B.总星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2.右图中的天体系统一共有几级A.1级B.2级C.3级D.4级3.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A.恒星B.行星C.卫星D.流星4.读下列两种方法表示的天体系统关系图,对应正确的是A.甲——①B.乙——②C.丙——③D.甲——④5.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黑子和太阳风B.耀斑和日珥C.耀斑和太阳风D.黑子和耀斑6.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放出的能量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直接所用的能源B.由于耀斑爆发时发射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引起大气电离层的扰动,会产生磁暴现象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活动周期没有相关性D.太阳活动有时会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7.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莫斯科B.喜马拉雅山顶C.拉萨D.南极长城站8.在地球表面上,决定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界线的条件是A.地球的自转运动B.地球的球体形状C.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D.黄赤交角的大小9.每年劳动节到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A.先向南再向北B.一直向北C.一直向南D.先向北再向南10.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A.24小时B.365日6时9分10秒C.23时56分4秒D.365日5时48分46秒11.地球上同经度的各地A.地方时相同B.自转线速度相同C.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相同D.自转角速度相同12.关于晨昏线的错误叙述是A.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相同B.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C.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将地球等分为两部分D.晨昏线上看不到太阳13.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第四周《行星地球》单元测试(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计60分)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04年1月15日3时21分,美国宇航局向“勇气”号火星车发出了驶下登陆平台的指令,大约90分钟后,“勇气”号发回了已确认登陆火星的信号。
该火星车的主要使命是寻找着陆区域是否存在过液态水的证据,这将有助于加深对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的认识。
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B.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C.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2.在九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3.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A.长江口河道向南偏,使北支水道不断淤塞B.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C.两极地区美丽的极光现象D.产生磁暴现象4.下列天体系统等级由低级向高级排列正确的是(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C.地月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D.地月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5.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 C.一定先看到日出 D.地方时晚6.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A.对西边的铁轨磨损较重 B.对东边的铁轨磨损较重C.两边的铁轨磨损一样重 D.对两边的铁轨都没有磨损7.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 A.与地球公转线速度相同 B.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8.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七大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 )A.水星和金星B.金星和木星C.金星和火星D.火星和木星9.在下列各纬度中,一年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67°N B.21°S C.50°N D.89°S10.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11.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B.夹角度数永远不变C.随公转有规律的增大或减小D.赤道面和和公转轨道面的夹角12.若某地某日昼长为14小时,该地的日落时间应是( )A.5时 B.7时 C.19时 D.21时13.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A.赤道以北地区 B.赤道附近地区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14.下列日期中,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A.国际劳动节 B.我国植树节 C.我国国庆节 D.我国教师节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15-16题:15.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A.春分B.秋分C.冬至 D.夏至16.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B.地球公转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地球公转到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据《信息时报》报道,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州出现“头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的有趣景象。
第一单元《行星地球》测验卷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
1.关于天体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星座就是一个天体系统B、天体之间互相吸引和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C、总星系是目前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D、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2.下列节日中,北京白昼最长的是()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3.假如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变大,那么()A、热带范围变大B、温带范围变大C、寒带范围变大D、五带范围不变4.当你站在天安门广场听到广播报时北京时间12点整时,此时太阳位于()A、正南天空B、正南天空偏东C、正南天空偏西D、天顶5.太阳能量来源于()A.核裂变B、核聚变C、其他恒星D、银河系中心据美联社报道:2005年9月7日13时40分(西五区时间),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通讯几乎全部中断。
据此回答6-7题。
6.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空洞扩大使太阳辐射增强B.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扰动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D.太阳等天体对地球引力加强7.下列城市中,此时高频无线电通讯受影响最大的是()A、伦敦B、悉尼C、新加坡D、纽约8.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9.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每天都重合B、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D、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10.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A、20°N,30°EB、25°N,25°EC、23.5°S,60°WD、40°S,120°W 11.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正确叙述是()A、广州与北京的线速度相等B、广州与北京的角速度相等C、广州的线速度小于北京的线速度D、广州的角速度大于北京的角速度12.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A、20时B、20时56分4秒C、19时D、19时56分4秒13.与地球上具有存在和发展生命物质无关的条件是()A、日地距离适宜B、地球公转方向适宜C、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D、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14.极夜现象从北极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A、春分至夏至B、夏至到秋分C、秋分至冬至D、冬至到春分15.一年中,物体正午的日影总是朝北的是()A、南北回归线之间B、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16.甲地(36°N,128°E)与乙地(36°S、128°E)相比()A、自转角速度不同而线速度相同B、地方时不同,日出时间相同C、月份不同,季节相同D、正午太阳高度可相同也可不同17.若太阳直射在赤道,北京时间是4时28分,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A、120°E B、7°E C、127°W D、120°W18.福州6月份的太阳辐射强度比12月份大,主要原因是()A、6月份晴天比12月份多B、6月份福州正处于受季风盛行时期C、6月份正午太阳高度角比12月份大D、6月份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19.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读图1-3图中的阴影部分为黑夜,且A点在极圈上。
行星地球测试题、单项选择题(40小题,共计60分)(2017•柳州高一检测)“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讲述了嫦娥吃下仙药后飞到“月宫”的故事。
读下图回答1〜3题。
1 .“月宫”属于()①河外星系②银河系③太阳系④地月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 .如果图中有一个天体是“月宫”(月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3 .人类目前无法居住在“月宫”上的原因是() 下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周围“生命宜居带”示意图(“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的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
横坐标表示行星距离恒星的远近小,结合下图回答4、5题。
4 .在这个宜居带中,之所以可能出现生命,主要影响因素是()A.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B.宇宙辐射的强度C.行星的体积D.适宜呼吸的大气5 .宜居地带还需要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大气层的存在主要取决于()A.日照条件稳定B.行星与太阳的距离适中C.行星的体积、质量适中D.有原始海洋(2017•乌鲁木齐高一检测)读某个时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 完成6、7题。
6 .关于图中四个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四个天体的级别相同B.小行星带位于M 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C.此刻地球上可能会出现日食现象D.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7 .有人想了解M 星球上是否有生物存在,你认为他必须要了解下列信息中的哪些信息() ①M 星球上是否有火山活动②M 星球上是否有水③M 星球上是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④M 星球上的温度是否适宜 ⑤M 星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A.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⑤() A.M 是行星B.E 是卫星C.S 是恒星D.M 是恒星 ①月球上没有可供呼吸的大气 ③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太小 ②月球上没有液态水 ④月球上没有太阳辐射C.③④D.②④纵坐标表示恒星的大m星展孑口面靛用赫默露位高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上的许多现象与太阳密切相关。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9题。
第一单元诊断考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页37小题。
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
1.目前我们探测到的宇宙范围是A、河外星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2.地球是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A 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B 是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 既有公转运动又有自转运动D 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3.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4.下列各组行星中,都属于类地行星的是A金星和火星 B水星和木星 C木星和土星 D火星和木星5.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A昼夜现象 B太阳东升西落C冬天寒冷夏天炎热 D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左偏6.关于时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球共分成24个时区 B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C东经5°属于东时区 D西经52°属于西三区7.太阳系八大行星,与太阳最近的是A金星 B火星 C水星 D海王星8.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主要是因为A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 B太阳质量大C太阳黑子多的年份,降水量多 D太阳时时以电磁波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9.太阳大气结构从外向里是A光球—日冕–色球 B色球-光球—日冕C日冕–色球—光球 D光球–色球—日冕10.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是由于A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B八大行星及小行星绕日运动具有共面性,各行其道,互不干扰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距离保持不变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各点重力均相等11、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回答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 ) 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能量的主要源泉,其能量集中在图中B区,波长在0.15微米—4微米之间的可见光区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喷发的主要动力C.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所以这些能源不属于太阳辐射能D.“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12、当黄赤交角减小到20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带地区面积增大寒带地区面积减小 B热带地区面积减小寒带面积增大C 热带地区面积减小寒带地区面积减小D 热带地区面积不变寒带面积不变13.下列城市中,6月22日中午等长竹竿其影子最短的是A 呼和浩特B 海口C 青岛D 广州14.当北京时间为4月1日早晨4点30分的时候,3月31日在全世界还有A 多一于半的地方 B少于一半的地方 C恰好一半的地方 D没有任何地方读下图,回答下列15-19题……………B……………F……23º26¹N 15、南半球昼长夜短的时间是A B→C→DB C→D→E ……A…………C………E………0ºC D→E→FD A→B→C……………………D…………23º26¹S16.B→C→D这一时期内,香港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A 低→高→低B 高→低→高C 低→高D 高→低17.每年劳动节到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A 先向南再向北B 一直向北C 一直向南D 先向北再向南18.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A、A→B B 、B→C C 、C→D D 、D→E19.从D到FA 赤道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B 赤道以北的地区白昼越来越长C 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越来越慢D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20.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A 地震波速度的变化B 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C 地球内部温度的垂直变化D 物质温度的变化21、9月1日晚8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若保持望远镜的方向不变,则9月2日晚望远镜再次对准织女星的时间应该是A.19时56分4秒 B、 19时3分56秒 C.20时56分4秒 D.20时3分56秒22、下图所示中正确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3、当大家在享受国庆黄金周的时候,地球公转位置在()附近A .近日点 B.远日点 C.春分点 D.秋分点24、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晨昏线与经线圈始终垂合 B.晨昏线与经线圈始终斜交C.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平行 D.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25.关于地方时与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纬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B.同一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C.同一时区内的各地地方时相同D.同一时区内位于东边的地方区时比西边的地方区时早26.经度相同的两个地方A.每天的日出时间相同 B.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地方时相同 D.昼夜长短相同27.当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则该地经度为A.116°E B. 124°E C. 104°E D. 136°E 南半球某地有一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据此回答28—29问题。
高中地理:行星地球测试题(含答案)(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共5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月球围绕地球运行,地球在距离太阳较近的轨道上运行,这使得地球处于得天独厚的位置。
据此回答1~3题。
1.材料中提到的天体系统包含的级别有()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2.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A.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B.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C.与金星、木星相邻D.不属于银河系3.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有()①大气运动②地热能③火山喷发④石油、天然气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读某时刻太阳局部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中的四个天体()A.级别相同B.M星可能是火星C.M星距地球最远D.地球是中心天体5.要了解M星球上是否有生物存在,就必修要了解()①M星球上是否有火山活动②M星球上是否有水③M星球上是否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④M星球上的温度是否适宜⑤M星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读太阳结构示意图,回答6~7题。
6.太阳耀斑和黑子分别位于图中()A.①②B.②③C.③②D.②①7.太阳活动()A.发生在太阳内部B.对人类生产生活不会产生影响C.变化周期约为11年D.太阳风影响有线电短波通信读某半球俯视图,回答8~9题。
8.下图中与a点角速度相等的点有()A.1个B.2个C.3个D.4个9.a、b、c、d四点线速度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a>b>c>dB.d>c>b>aC.a>c>b>dD.d>b>c>a下图中中心点为北极点,阴影部分为黑夜。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时刻,甲地地方时为()A.8时B.9时C.15时D.16时11.若甲点的经度为30°E,则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A.75°WB.75°EC.105°WD.105°E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
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08年10月7日,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并与地球大气层摩擦后燃烧,但没有对地球造成破坏。
据此回答1~2题。
1.小行星2008TC3原来位于( )A.太阳系外 B.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C.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D.地球轨道和月球轨道之间2.地球处在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是因为( )①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②大小行星的公转方向几乎相同③太阳活动不够稳定④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一河外星系—太阳系一总星系C.地月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一河外星系D.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4.下列能源来源于地质时期生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是()①煤②石油③地热④核能⑤天然气⑥潮汐能A.②③④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5.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B. 光球、色球、日冕三层中,光球层最厚最亮C.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光球层上的低洼部分D.在日全食时能看到色球和日冕6.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放出的能量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直接所用的能源B.由于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所以会产生磁暴现象C. 地球上地震、水旱灾害等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D.太阳活动有时会使东南亚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现象7.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方向从北极看为顺时针,从南极看为逆时针B、地球自转的方向从北极看自西向东,从南极看自东向西C、地球自转360度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为一个恒星日D、地球自转周期为23时56分4秒读图3“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完成8题。
8.b点在a点的方向为A.东南B.东北C.西北D.西南9.若北京时间同一时刻两地杆影的指向如下图所示,则可知B地位于A地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正东方 D.正西方10.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北纬60°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B.地球表面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C.地球上赤道处自转线速度最大D.两极点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11、读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A点到B点的方向是向西南B从点到点的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C 从A点到B点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相同D从A点到B点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相反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12题:12.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B.地球公转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C.地球公转到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13.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在近日点时,正值济南的夏季B.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为一恒星年,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C.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D.夏至日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行星地球》测试题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旅行者1号(Voyager 1)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
目前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但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那么目前其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是()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 )A.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热B.使地球上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C.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能源 D.造成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右下图为太阳耀斑爆发时的图像,据此完成4~5题.4. 照片中的耀斑这种太阳活动现象出现在() A.光球层上B.日冕层上 C.色球层上D.日核上5. 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B.北方地区风力电厂增产C.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D.流星现象多发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
据此完成6~7题。
6.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的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海拔 B.电网供电情况C.阴晴状况 D.交通流量7.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拉萨B.重庆C.大庆D.海口菊花是一种短日照花卉,对日照时长非常敏感。
某品种菊花只有当日照时长开始小于10小时30分钟时才进入开花期。
下表为武汉市不同日期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
读表完成8--9题。
日期日出时间日落时间3月1日6:4818:216月1日5:2119:209月1日6: 0018:4612月1日7:0317:218.在自然状态下,该品种菊花在武汉市进入开花期的时间可能是A.2 月 B.5 月C.8 月D.11 月9.仅从光照角度考虑,下列四个城市中该品种菊花进入开花期的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①石家庄②郑州③武汉④长沙A. ①③②④ B。
行星地球测试题姓名班级座号1、在太阳系模式图中,代表地球的是()A.甲B.乙C.丙D.丁2、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从而使地球()A.产生昼夜更替现象B.有安全的宇宙环境C.有适宜的温度D.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下列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5、图中画法,正确的是()6、关于公转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大于B点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月初C.地球从A点出发再次回到原地所需时间是一恒星年D.地球公转轨道是正圆形7.读图,日期相同的太阳光照图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8、太阳能量来源于()A.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B.强劲的太阳风C.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D.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9、下列地点中,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条件最好的是()A.海南岛 B. 拉萨 C. 重庆 D. 漠河10、下列选项中,不能反映太阳辐射重要作用的是( )A. 水循环B.大气运动C.生物演化D.地热资源11、下列现象中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A.两极地区的极光B.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C.地热能发电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形成12、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13、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导致了地面上( )A.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B.不同经度获得热量的差异C.不同海拔高度获得热量的差异D.不同海陆位置获得热量的差异14、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是( ) A.日冕、色球、光球B.色球、光球、日冕C.日冕、光球、色球D.光球、色球、日冕15、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日珥现象B.极光现象C.太阳风现象D.黑子和耀斑现象16、公元前28年,曾有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第一章《行星地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下图为日本探测船“地球”号在东京以南太平洋一处水深2 500米的海洋开始钻探,从海底向下钻入7 000米深处,盼能揭示气候暖化秘密,寻找有助于解释生命起源的微生物及了解地震成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地球”号探测船的钻探深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次钻探的深度只能在地壳层B.此次钻探可能到达莫霍面C.此次钻探可能钻穿古登堡面D.此次钻探能钻穿岩石圈2.若海底发生地震,“地球”号探测船将受到哪种地震波的影响A.纵波P B.横波SC.P波和S波D.无任何地震波读图,定成下列各题。
3.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慢的是A.甲B.乙C.丙D.乙和丙4.图中显示区域主要位于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读下图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
据图完成下问题。
5.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A.∠XOF B.∠FONC.∠TON D.∠TOF6.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A.热带B.南温带C.北寒带D.北温带7.按照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合理排列正确是()A.N>F>S=T B.F>S>N>F′C.Y>S′>E′>M D.T′>N>F=F′下面是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图及月球图像照片,回答下题。
8.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A.太阳B.地球C.火星D.月球9.月球是宇宙中的一个普通天体类型,月球属于()A.恒星B.行星C.卫星D.流星10.与地球表面相比,月球表面布满陨石坑,主要原因是()A.月球引力比地球大B.月球没有大气保护C.月球表面没有水体覆盖D.月球表面不是固态11.有关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处于软流层以上B.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属于地壳的一部分C.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D.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不密切美国航空航天局已经启动“火星科学实验室”任务,并宣布2037年会把人送上火星。
第一部分必修①第一章行星地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中天体M可能是()①水星②火星③天王星④金星⑤木星⑥土星⑦海王星A.②⑥B.④⑤C.③⑦D.①④2.图中的阴影区表示的是()A.黄道面B.赤道面C.地球公转轨道D.赤道3.图中箭头显示了()A.共面性B.同向性C.近圆性D.同质性下图是某地夏至日全天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图。
据此回答4~5题。
4.该地的地理坐标是()A.78°17′N,120°EB.66°34′N,120°EC.78°17′N,116°ED.23°26′N,120°E5.当天,该地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位分别是()A.正北升起,正南落下B.东北升起,西北落下C.正北升起,正北落下D.正东升起,正西落下(2010·沈阳模拟)下图为“我国甲、乙、丙三地某年内的日出时刻变化曲线图”,图中的a、b、c、d代表节气,其中a为秋分。
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三地按地理方位由南到北的顺序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丙、乙、甲D.乙、丙、甲7.下列关于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A.a和c代表的节气相同B.甲、乙、丙三地中,甲地位于最东方C.一年内,总是甲地最先看到太阳D.三地中,丙地位于东七区读图甲和图乙,D地此时是2008年12月21日的正午,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
回答8~10题。
8.轮船出发的当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A>B>C>DB.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B>C>DC.此时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突出D.此时C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9.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A.2009年1月6日16时B.2009年1月5日8时C.2009年1月5日16时D.2009年1月6日8时10.读图乙,当地球公转处于远日点附近时,赤道上的点是()A.①B.②C.③D.④11.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0年01月13日05∶53在海地(北纬18.5,西经72.5)发生7.3级地震。
《行星地球》测试题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旅行者1号(Voyager 1)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
目前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但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
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那么目前其在天体系
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是()
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
A.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热
B.使地球上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C.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能源 D.造成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
右下图为太阳耀斑爆发时的图像,据此完成4~5题.
4. 照片中的耀斑这种太阳活动现象出现在()
A.光球层上 B.日冕层上
C.色球层上 D.日核上
5. 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
B.北方地区风力电厂增产
C.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D.流星现象多发
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图所示的交通信号灯。
据此完成6~7题。
6.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的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
你认为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海拔B.电网供电情况
C.阴晴状况D.交通流量
7.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拉萨B.重庆
C.大庆D.海口
菊花是一种短日照花卉,对日照时长非常敏感。
某品种菊花只有当日照时长开始小于10小时30分钟时才进入开花期。
下表为武汉市不同日期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表。
读表完成8--9题。
日期日出时间日落时间
3月1日6:48 18:21
6月1日5:21 19:20
9月1日6: 00 18:46
12月1日7:03 17:21
8.在自然状态下,该品种菊花在武汉市进入开花期的时间可能是
A.2 月 B.5 月C.8 月D.11 月
9.仅从光照角度考虑,下列四个城市中该品种菊花进入开花期的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是
①石家庄②郑州③武汉④长沙
A. ①③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④③②①
D. ②①③④
10.下列地理现象中,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 ( )
A.昼夜现象 B.南半球河流右岸多沙滩
C.杭州夏季昼长夜短 D.南极洲夜空常出现极光
11.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
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黄岩岛、钓鱼岛都是我国固有的领土。
读钓鱼岛、黄岩岛位置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钓鱼岛、黄岩岛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的地方时一样B.两地的区时一样
C.黄岩岛的地方时比钓鱼岛早D.黄岩岛的区时比钓鱼岛早
13.关于钓鱼岛、黄岩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都位于热带B.两地都位于北温带
C.春分日两地同一时刻看到日出D.7月钓鱼岛的白昼长一些
14.当中山(约113°E)为正午12时,北京时间是()
A.11点32分B.11点48分C.12点12分D.12点28分
读下图,完成15-16题。
15.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6.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17.对某地(30°E、20°N)的正确描述是()
A.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B.一年中有两次直射机会
C.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 D.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不长
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五艘航天载人飞船——“神舟十号”。
王亚平太空授课的北京时间是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
据此完成18~19题。
18.移居纽约(西五区)的中国小朋友苏阳要想全程收看本次“太空授课”,他最迟必须在当地时间几点打开电视机( )
A.6月19日21时04分B.6月20日7时04分
C.6月20日23时04分 D.6月19日23时55分
19.“神舟十号”发射至太空授课期间,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特点是( ) A.越来越快B.越来越慢
C.先加快再减慢 D.先减慢再加快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
据此材料回答20-21题。
20.当金砖会议结束时,北半球最接近的节气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21.金砖会议期间,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北半球白昼渐短
C.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D.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在扩大
下图是冬至日四地纬线昼弧、夜弧分布状况,据此回答22-23题:
22.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23.下列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南极圈 B.乙可能是赤道
C.丙可能是北极圈 D.丁可能是北回归线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
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完成24~25题。
24. 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
一年最大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25.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
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综合题(两道大题,共25分)
26、下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 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该日A、B两地中白昼较
长的是________。
(4分)
(2) 计算此刻地球上与C地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
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________________。
(1分)
(4) 比较图中A、B、C三地自转速度大小。
(4分)
27、下图表示汕头(23°26′N)和海口市(20°7′N)楼房某日正午时刻影子(阴影部分)分布状况。
此后的几天中,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
(14分)
(1)此后的三个月中,汕头市楼房正午时刻的影子
会出现什么变化?(4分)
(2) 此后的三个月中,海口市的昼夜状况会出现什
么变化?(4分)
(3)为保证住宅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你认为汕头住宅楼群的楼房间距与海口相比有何差异?对你的结论作出合理解释。
(6分)
10月考地理参考答案
1~5 ACDCC 6~10 CADBB 11~15 CBDDC 16~20 ABABC
21~25 BBDDA
26、(11分)(1) 15时(2分) B地(2分) (2) 135°E向西到180°(2分)
(3)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1分)
(4)线速度:C > A >B (2分)角速度:三地相等(2分)
27、(14分)(1)汕头市楼房的影子先逐渐缩短,后逐渐增长;(4分)
(2)海口市的昼长先逐渐变长,后逐渐缩短。
(4分)
(3)比海口宽。
(2分)汕头纬度比海口高(2分),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比海口小。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