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写作用上“慢镜头”,作文精彩“无极限”-文档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9
慢动作倦卷着胶卷,画面定格在一瞬间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标题:慢动作慢慢卷着胶卷,画面定格在一瞬间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慢动作卷着胶卷,画面定格在一瞬间"的作文,我想好好写一写自己的所思所想。
你们知道什么是胶卷相机吗?它可不像现在随手一拍就能照相的手机相机哦。
拍照的时候,胶卷慢慢地卷进照相机里面,定格住那一瞬间的美好画面。
嘭的一声,相片就这样静静地诞生了。
我有个很酷的叔叔,他是一名职业摄影师。
上次放暑假的时候,我去他家做客,看到他的工作室里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相机和胶卷。
我问叔叔:"这些胶卷都是干嘛用的啊?"叔叔就耐心地跟我解释起来。
原来,摄影师在拍摄的时候,需要把装着胶卷的相机对准想要拍摄的景物。
然后按下快门,胶卷就会缓缓地卷动起来,把景物的影像一点一点地印刷在上面。
就这样,时间似乎在这一瞬间静止了,永远定格在了胶卷之中。
太神奇了,是不是?叔叔拿出一台古老的旁轴相机给我看。
他说这台相机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可以拍出很有质感的照片。
我们一起按下快门,看着胶卷缓缓转动,画面一点点地清晰起来,简直就像变魔术一样。
"咔嚓"一声,照片终于冲洗出来了。
我看到上面是一个穿着睡衣的小男孩,表情很好笑。
原来是我小时候的照片啊!我开心地对叔叔说:"太酷了!就像在电影里一样,时间仿佛就这样被定格住了。
"叔叔笑着说:"没错,摄影就是用相机捕捉住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光。
将这些瞬间永远保存下来,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永恒。
"我恍然大悟,原来照片背后蕴含了如此深刻的意义。
从那以后,我就迷上了摄影。
放学后,我常常拿着叔叔送给我的小型胶卷相机四处拍照。
小区里成片的蒲公英、天空中飞翔的鸽子、操场上奔跑的同学……只要按下快门,这些活生生的景象就会被定格在胶卷之中,永垂不朽。
最令我着迷的,就是看着胶卷缓缓卷动的那一瞬间。
慢动作慢镜头的作文450字以上
哎哟,这雨下得真小啊,跟细丝似的,悄悄地就落在了这座老
城里。
你瞧那红灯笼,在风里晃悠晃悠的,好像在说,“来听我讲
个故事呗。
”走到小巷深处,还能闻到桂花那淡淡的香味,真是让
人心情大好。
哈,这家书店可真是有点年头了。
一推开门,就感觉自己好像
穿越了似的。
书架上的书,看上去都沉甸甸的,每一页都好像藏着
什么秘密。
看那边,有个老人家正专心地看书呢,一脸崇拜的样子,真是让人佩服。
哎呀,快看快看,这江水真美!渔船在江面上飘来飘去,那个
船夫还一边划船一边唱歌呢,歌声飘得好远好远。
这种生活,真是
让人羡慕啊。
哇塞,这片麦田也太壮观了吧!阳光一照,那麦穗儿就像金子
一样闪闪发光。
还有那些孩子,在麦田里疯跑,笑得那么开心,真
想让时间就停在这一刻。
旁边那个农妇,看起来好开心啊,肯定是
今年的收成特别好。
晚上了,这城市真是热闹得不得了。
霓虹灯一闪一闪的,跟天上的星星似的。
街上的人,有的忙忙碌碌,有的悠闲自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在过自己的小日子。
最后,看看这座城市的全貌吧,简直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整个地方。
这里充满了历史的气息,也充满了生活的色彩。
每一处都有故事,就等你来发现啦!。
写人物的快慢动作的作文在我的生活中,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动作时快时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节奏,这个人就是我的老爸。
老爸走路的时候,那速度,慢得能跟蜗牛比赛。
每天傍晚,他都会去小区里散步。
只见他双手背在身后,慢悠悠地迈着步子,那脚步仿佛有千钧重,每一步都像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他的眼睛不停地四处张望,一会儿看看路边的花草,一会儿瞅瞅天上的云彩。
路过邻居家的花园,他能停下来,盯着那些盛开的花朵看上半天,嘴里还念念有词:“这花开得真漂亮啊,不知道是什么品种。
”有时候,碰到熟悉的人,他更是能站在那里,跟人家一聊就是十几分钟,把散步的事儿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我和妈妈常常在家里等得着急,可他却依然不紧不慢,仿佛时间对他来说完全没有概念。
但你可别以为老爸做什么都慢,一旦碰到他感兴趣的事情,那动作快得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就说上次我们全家一起去钓鱼吧。
一到河边,老爸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他迅速地从车里拿出渔具,那动作快得,我都没看清他是怎么把鱼竿、鱼线、鱼钩还有鱼饵组装好的。
只见他双手翻飞,一会儿的功夫,就已经准备就绪,迫不及待地要开始钓鱼了。
他把鱼饵挂在鱼钩上,然后用力一甩鱼竿,鱼线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嗖”的一声就落入了水中。
接下来,就是等待鱼儿上钩了。
老爸坐在小马扎上,眼睛紧紧地盯着水面,那神情专注得好像世界上只剩下他和那条河。
没过多久,鱼漂动了一下。
老爸瞬间来了精神,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手紧紧地握住鱼竿,随时准备拉杆。
就在鱼漂猛地往下沉的那一刻,老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提起了鱼竿。
哇!一条大鱼在鱼钩上拼命挣扎。
老爸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迅速地把鱼从鱼钩上取下来,放进鱼篓里。
这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快得让我和妈妈都目瞪口呆。
还有一次,家里的电脑突然坏了。
我和妈妈急得团团转,老爸却不慌不忙地走过来,说:“别着急,看我的。
”只见他迅速地打开电脑主机,拿出工具,开始检查起来。
他的手指在各种零件之间快速移动,就像一位熟练的钢琴家在弹奏着复杂的乐曲。
慢镜头描写作文篇一:慢镜头描写作文一滴牛奶从杯壁滑落的过程王钰涵我是一滴牛奶,我来自内蒙古。
我白白的,像白雪公主一样白。
后来,我被送到了超市里,我等待我的主人把我带回家。
一天,我终于等到了我的主人,主人把我倒进了杯子里,我挂在了杯壁上。
我在杯壁上一动也不动,过了几秒钟我开始慢慢移动,我一会儿跳舞,一会唱歌,我玩儿得非常开心。
后来,我开始慢慢往杯底挪动。
一分钟过去了,我才挪动了一毫米,我很着急,因为我的兄弟姐妹们都拥抱在了一起。
五分钟过去了,我才挪动了一厘米,这时,我发现有人在叫我,我往下一看,有一个小伙伴在叫我,我高兴极了!因为有人陪着我了,我想和他融为一体,可是我和他的移动速度都很慢,我既着急又无奈。
我现在觉得很困,我一时没忍住。
我就睡着了。
我醒来之后已经过去了三十分钟了,我非常高兴,因为我和我的小伙伴已经融为一体了。
我和我的小伙伴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因为我们融合在一起了,所以我们的体积也增加了,我们下降速度也变快了。
又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终于滑到了杯底。
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等待被主人喝掉。
主人来了!举起了杯子,竟然把我们倒在了花盆里。
真是万万没想到哇!虽然不甘心就这样结束自作文吧己的一生,可我也很无奈,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祈祷自己下辈子不要做牛奶了。
篇二:慢镜头描写作文一滴牛奶从杯壁滑落的过程何锶漫我是一滴牛奶,我来自日本。
我的身体很白,白的像冬天下的大雪似的。
主人在许许多多的牛奶里选中了我,我很开心来到了新家。
主人把我挤到了杯子里,而我却挂在了杯子的杯壁上。
我一点一点挪动身体,可是我太慢了!一分钟过去了,我只挪动了一毫米,我很想和杯底的兄弟姐妹们在一起。
五分钟过去了,我只挪动了一厘米,我受不了了,不行,我要大声呼喊我的兄弟姐妹们!我大声喊叫却没人理我。
这时,我听见有一个好朋友在叫我!可是我太困了,不知不觉我睡着了!三十分钟过去了,我醒了后发现,我的好朋友已经和我拥抱在了一起了。
我们开心极了!我们的身体变大了,移动速度也变快了一点。
慢动作倦卷着胶卷,画面定格在一瞬间作文篇一《时光的定格》在生活这条长河里,有时候会感觉时间就像被慢动作倦卷着的胶卷,有那么一个瞬间突然就定格住了。
这就像我上次去菜市场的经历一样,特别有趣。
那天我正慢慢悠悠地在菜市场晃荡呢,周围人来人往,摊主们扯着嗓子喊着自家菜有多新鲜多便宜。
我这儿闻闻那家的西红柿,捏捏这家的黄瓜。
突然呀,我就看到了一个特别的画面。
有个老大爷,头发花白稀松,就像冬天枯树枝上残留的几片叶子。
他站在一个卖青菜的摊位前,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一把绿油油的小青菜。
他的手啊,颤颤巍巍地伸出去,手指就像干枯的老树枝,却又小心翼翼地触碰着青菜的叶片,好像那是啥绝世珍宝。
他就那样站着,让整个菜市场热闹的嘈杂声都好像定格了,我也跟着定在那儿看他。
摊主一开始还很热情地介绍着青菜,后面都安静下来,就跟着老大爷一起盯着那青菜看。
过了老半天,老大爷终于开口说话了,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摩擦,他说就想买这点青菜给住院的老太婆熬点汤,老太婆就惦记这新鲜青菜的味。
听了这话,周围突然就安静了一下,然后又我在想啊,这个瞬间,被我记住了,就像是慢动作倦卷着胶卷,最后画面定格一样。
它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老大爷买青菜的事儿,但就是这样一个画面,在那么多人来来往往的菜市场中,就定格在我的记忆里了。
篇二《定格那刻的温暖》生活中有很多画面就像被慢动作处理过的胶卷,在一瞬间定格,变成你脑海里永久的记忆。
我这儿就有一回特别好玩的事儿,让我深深体验到了这种感觉。
那是在公园里,春日里头暖阳照得人浑身酥软。
我正躺在草坪上呢,闭着眼,享受着那暖烘烘的阳光像一层金色的毯子包裹着我。
就在这迷糊的时候,我听到了一阵叽叽喳喳的吵闹声。
我一睁眼,就瞧见不远处有一群小孩,真像是一群刚出笼的小麻雀,跑来跳去没个消停的。
其中有个小胖子特别显眼,那小脸圆嘟嘟的就像个刚出锅的馒头,还泛着红扑扑的光。
他穿着一条大短裤,那短得啊,感觉稍微一弯腰就能露出半个屁股蛋子。
写作用上“慢镜头”,作文精彩“无极限”作家老舍学生说:“唯有动作描写,人物才能立起来!”可见,动作描写在写人记事的作文里,同样是举足轻重的。
当然,我们都知道动作描写,我们也知道有哪些动作,可怎么写才能把短时间发生的动作,写得具体生动呢?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你认真阅读本文,配合老师布置的练习,你就不是一般的你啦!一个个就会成为动作描写的大师啦!同学们,我们先回忆一下,从小到大有没有被爸爸或妈妈惩罚过?特别是“竹笋炒肉丝”的那种?如果有,你现在就在纸上写上“妈妈打我”或“爸爸打我”,就暂时别动,听我继续说,然后再一起来修改。
好了吗?我们先来看一个动作。
李老师喝茶。
这句话和你们现在在纸上写的那句话差不多。
如果扩写,有同学这样写:李老师端起茶杯,慢慢喝茶。
这样写,还是很笼统,到底怎么喝的呢?是不是还可以更具体呢?用这篇文章的题目来说,怎么写才是“慢镜头”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教给同学们的动作描写的技巧。
一、给动作“化功大法”所谓“化功大法”,就是要把一个很笼统的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给大动作一个“过程”。
我们还看刚才的例子:李老师喝茶。
请看一个同学把这一个大动作写成小动作的例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李老师停止了讲课,目光一瞟,伸过右手凑近杯子,然后轻松地拿起杯子,拧开杯盖,把杯子举到嘴边,嘬起嘴唇,轻轻歪斜杯身,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大概是在试探杯子中的水烫不烫吧。
然后,就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只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他的喉结也上下不停地抽动。
眨眼功夫,一杯水就见底了。
他砸巴砸巴着嘴唇,好像还很不解渴呢。
这一段描写,把李老师喝水这一过程,分解成“拿起杯子——试探温度——大口猛喝——砸巴嘴唇”这样一连贯的小动作,是不是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了?有的同学经常抱怨自己的作文写不具体,在写动作的时候,采用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就是一个可以使用的方法。
在我们的课文里,也有类似的“化功大法”,课文《凡卡》一课中,写凡卡写信的动作,就是大动作,其中一个细节: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
持续慢动作作文
慢动作的世界,总有着别样的风景
生活啊,就像一场持续的慢动作电影。
当我们停止奔波,静下心来观察这世界的点点滴滴,才发现处处皆是悸动的美好~看那树荫随风起舞,阳光在树叶间流连;路边的野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的芳香。
小溪潺潺流过,水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鸟儿在枝头啾啾鸣唱,清脆悦耳。
生活的点点滴滴,原本就是慢动作的存在。
只是我们总是被现代生活的节奏所裹挟,疲于奔命,而忽视了这份静谧之美。
不经意间,我们错过了春天百花盛开的绚烂,夏日星空璀璨的浪漫,秋日落叶在空中的旋舞,冬日雪花在空气中的盘旋。
放慢脚步,用心感受这份慢动作的魅力吧。
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处处皆是惊喜。
那阳光洒在脸上的温暖,那夕阳西下的火烧云霞,那夜空中繁星点点的璀璨……这一切,都只有在慢下来的时候,才能被我们所发现与体会。
人生没有慢动作,怎能尽兴?就让我们用心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生命的动人之处,就在于这份持续的慢动作之美。
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去欣赏、去享受吧,那将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命体验。
拥抱慢动作,才能真正感受生活的美妙。
就这样,慢慢地生活,慢慢去发现生命中的点点滴滴的惊喜与感动。
生命的确良辰美景,但前提是你
得放慢脚步,用心体会这一切。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学会慢下来,好好感受生活的持续慢动作之美吧。
慢镜头作文450字以上
嘿,你看那太阳,是不是像刚烤好的棉花糖一样软乎乎的?云
朵就像被撕碎的棉花糖,飘得满天都是。
风一吹,树叶就跟着哗哗
地笑,好像在说什么好笑的事儿。
哎,那边几个小孩,怎么跑得跟兔子似的?他们笑得那么开心,肯定是在玩什么好玩的游戏吧。
看他们的样子,真是让人也想加入
进去,一起疯一把。
公园里那些老人家,坐得真悠闲啊。
他们是不是在看什么好看
的风景,还是在回忆什么过去的事儿?他们的脸上都带着那种从容
和淡定,让人看了都觉得心里踏实。
哎呀,你看那河边的柳树,是不是像女孩子的长发一样飘逸?
河水在阳光下闪着光,就像一大块钻石。
那些小水珠,一个个跳来
跳去的,好像在开什么派对。
这生活啊,真是处处都有惊喜。
有时候,我们得放慢脚步,才
能发现这些隐藏的美好。
所以啊,别总是急着赶路,偶尔停下来,
享受一下这慢节奏的美好,也不错哦!。
写作用上“慢镜头”,作文精彩“无极限”作家老舍学生说:“唯有动作描写,人物才能立起来!”可见,动作描写在写人记事的作文里,同样是举足轻重的。
当然,我们都知道动作描写,我们也知道有哪些动作,可怎么写才能把短时间发生的动作,写得具体生动呢?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你认真阅读本文,配合老师布置的练习,你就不是一般的你啦!一个个就会成为动作描写的大师啦!同学们,我们先回忆一下,从小到大有没有被爸爸或妈妈惩罚过?特别是“竹笋炒肉丝”的那种?如果有,你现在就在纸上写上“妈妈打我”或“爸爸打我”,就暂时别动,听我继续说,然后再一起来修改。
好了吗?我们先来看一个动作。
李老师喝茶。
这句话和你们现在在纸上写的那句话差不多。
如果扩写,有同学这样写:李老师端起茶杯,慢慢喝茶。
这样写,还是很笼统,到底怎么喝的呢?是不是还可以更具体呢?用这篇文章的题目来说,怎么写才是“慢镜头”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教给同学们的动作描写的技巧。
一、给动作“化功大法”所谓“化功大法”,就是要把一个很笼统的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给大动作一个“过程”。
我们还看刚才的例子:李老师喝茶。
请看一个同学把这一个大动作写成小动作的例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李老师停止了讲课,目光一瞟,伸过右手凑近杯子,然后轻松地拿起杯子,拧开杯盖,把杯子举到嘴边,嘬起嘴唇,轻轻歪斜杯身,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大概是在试探杯子中的水烫不烫吧。
然后,就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只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他的喉结也上下不停地抽动。
眨眼功夫,一杯水就见底了。
他砸巴砸巴着嘴唇,好像还很不解渴呢。
这一段描写,把李老师喝水这一过程,分解成“拿起杯子——试探温度——大口猛喝——砸巴嘴唇”这样一连贯的小动作,是不是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了?有的同学经常抱怨自己的作文写不具体,在写动作的时候,采用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就是一个可以使用的方法。
在我们的课文里,也有类似的“化功大法”,课文《凡卡》一课中,写凡卡写信的动作,就是大动作,其中一个细节: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
描写人物慢镜头的作文
“快看!那个家伙又在慢悠悠地晃荡啦!”每次看到他,大家都会忍不住
这样吐槽。
他呀,就是我们班出了名的“慢先生”小李。
就说每天早上进教室吧,别
人都是一阵风似的冲进来,而他呢,仿佛是在太空漫步。
一只脚慢慢地抬起,
往前挪那么一小步,另一只脚再跟上来,就这两步路,能被他走出个“世纪长征”的感觉。
再瞧他写作业的时候,那才叫一个“慢动作大片”呢!别人都刷刷刷地写,他倒好,握着笔,眼睛盯着作业本,半天不动一下。
好不容易动笔了,那速度,简直比蜗牛爬还慢。
我都怀疑他是不是在一笔一划地雕刻艺术品呢!老师在旁
边看得着急,不停地催促:“小李,快一点!”他呢,抬起头,露出一个无辜
的表情,然后继续他的“慢工出细活”。
还有一次上体育课跑步,大家都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冲了出去,只有他,慢
悠悠地在后面晃。
别人都跑了一圈了,他半圈还没跑完。
跑着跑着,他还时不
时地停下来,喘几口气,仿佛这不是跑步,而是在进行一场艰苦的长途跋涉。
你可别以为他做什么都慢。
有一次,班级里的一个同学生病吐了一地,大
家都捂着鼻子躲开,只有他,慢慢地走过去,不慌不忙地拿起扫帚和拖把,仔
细地打扫起来。
那认真的劲儿,和平时的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就是我们班的小李,一个总是慢半拍,但又有着独特闪光点的家伙。
他的慢镜头生活,也算是给我们的校园时光增添了不少别样的乐趣!。
写作用上“慢镜头”,作文精彩“无极限”写作用上“慢镜头”,作文精彩“无极限”作家老舍学生说:“唯有动作描写,人物才能立起来!”可见,动作描写在写人记事的作文里,同样是举足轻重的。
当然,我们都知道动作描写,我们也知道有哪些动作,可怎么写才能把短时间发生的动作,写得具体生动呢?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你认真阅读本文,配合老师布置的练习,你就不是一般的你啦!一个个就会成为动作描写的大师啦!同学们,我们先回忆一下,从小到大有没有被爸爸或妈妈惩罚过?特别是“竹笋炒肉丝”的那种?如果有,你现在就在纸上写上“妈妈打我”或“爸爸打我”,就暂时别动,听我继续说,然后再一起来修改。
好了吗?我们先来看一个动作。
李老师喝茶。
这句话和你们现在在纸上写的那句话差不多。
如果扩写,有同学这样写:李老师端起茶杯,慢慢喝茶。
这样写,还是很笼统,到底怎么喝的呢?是不是还可以更具体呢?用这篇文章的题目来说,怎么写才是“慢镜头”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教给同学们的动作描写的技巧。
一、给动作“化功大法”所谓“化功大法”,就是要把一个很笼统的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给大动作一个“过程”。
我们还看刚才的例子:李老师喝茶。
请看一个同学把这一个大动作写成小动作的例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李老师停止了讲课,目光一瞟,伸过右手凑近杯子,然后轻松地拿起杯子,拧开杯盖,把杯子举到嘴边,嘬起嘴唇,轻轻歪斜杯身,让水滋润了一下嘴唇,大概是在试探杯子中的水烫不烫吧。
然后,就大口大口地狂喝起来,只听到“咕嘟咕嘟”的声音,他的喉结也上下不停地抽动。
眨眼功夫,一杯水就见底了。
他砸巴砸巴着嘴唇,好像还很不解渴呢。
这一段描写,把李老师喝水这一过程,分解成“拿起杯子——试探温度——大口猛喝——砸巴嘴唇”这样一连贯的小动作,是不是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了?有的同学经常抱怨自己的作文写不具体,在写动作的时候,采用把“大动作”写成“小动作”就是一个可以使用的方法。
在我们的课文里,也有类似的“化功大法”,课文《凡卡》一课中,写凡卡写信的动作,就是大动作,其中一个细节: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乡下爷爷收。
”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这里的想、蘸、写、抓、添等一系列动作,把不会写信的凡卡渴望爷爷收到信,救他出火坑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学了就要用,刚才同学们在纸上写的“妈妈打我”或“爸爸打我”,你能把这个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吗?试试?二、给动作“涂脂抹粉”写好人物的动作,选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是不是就很美呢?《燕子专列》这篇课文里有这么一句话:小贝蒂伸出双手,捧起燕子,送到嘴边用呵气为小燕子取暖。
我们对这句话里的动作“涂脂抹粉”,就成了这样一句:小贝蒂慢慢地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燕子,像捧起珍贵无比的宝贝一样,轻轻地送到嘴边用呵气为小燕子取暖。
通过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在动词前面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就会使动作的幅度、速度、力度等比较细致地表达出来,人物形象就会更具活力,就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与思想。
这里就叫“涂脂抹粉”。
我们再来看一篇“涂脂抹粉”的。
来到爬杆的场地,张小虎一只手摇了摇爬杆,一只手搭在额前,抬头仰望一下杆顶。
朝手上吐了口口水,搓了搓,两脚微微张开,身体慢慢往下蹲。
忽然,张小虎猛地往上一窜,两只手一上一下紧紧地握着爬杆,两腿交叉,用脚背死死地“咬”住爬杆,居然一下子就让我们要抬着头仰望他。
紧接着,张小虎轮流交换着双手,每换一次,都靠着手臂的力量把他的身子往上挪动,双腿也不闲着,一松一紧地配合……在我们的欢呼声中,张小虎已经触摸到了杆顶的横梁,朝我们频频挥手呢。
上面的片段中,运用“化功大法”把张小虎爬杆的动作进行了分解,然后给部分动作“涂脂抹粉”,文章就显得活灵活现,就真的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了。
聪明的你,准备好了吗?为你面前的动作片段,也来“涂脂抹粉”吧。
记住,不能太多,化妆多了,也难看呢。
你们说是不是?三、给动作“配上声音”在写动作的时候,如果仅仅是动作描写,也很单调的,在动作中载入声音,就会让你笔下的动作活灵活现。
这里说的“配上声音”可以有两种声音,一是配上人物的语言描写,二是配上适当的象声词。
我们看一段动作描写。
刘老师把试卷摊开,平铺在讲桌上,食指往嘴巴里一舔,蘸了点唾沫,随即两个指头一翻,抽出了一张试卷:“这是张璐同学的试卷,你们瞧瞧,书写得多工整……”边说还边在试卷上用手指敲了敲,仿佛我们看不见他的动作似的。
接着,刘老师又抽出了一张:“而徐晋呢?我都不想看他的试卷,不管你会不会,你把字给我写好啊!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七倒八歪的!你给我上来!”说完,手指直指徐晋,似乎要把徐晋给戳穿了……这是一段老师点评试卷的过程,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经常看到类似情景,简单的几个动作,经过小作者“化功大法”、“涂脂抹粉”,加上人物的语言描写,就变成了近200个字的小片段,厉害吧?因此,同学们在平时写作时,要克服“偷懒”心理,勤快一些,这样,我们平时看上去挺简单的几个动作,认为不可能写进作文的“一般内容”,都可以成为你作文的素材。
“配上声音”除了人物的语言描写外,还可以配上适当的象声词。
什么是象声词?就是表示声音的词语,比如小猫叫的声音“喵喵”、北风刮的声音“呼呼”、汽车的喇叭声“嘟嘟”、爆竹发出的声响“噼里啪啦”等,这些就是象声词。
我们来看看再次修改后的片段。
来到爬杆的场地,张小虎一只手摇了摇爬杆,一只手搭在额前,抬头仰望一下杆顶:“就这么一点高度,还难得倒我爬杆王?大家瞧我的!”。
说完,张小虎朝手上吐了口口水,搓了搓,两脚微微张开,身体慢慢往下蹲。
忽然,他猛地往上一窜,两只手一上一下紧紧地握着爬杆,两腿交叉,用脚背死死地“咬”住爬杆,“嗖”的一声,居然一下子就让我们要抬着头仰望他。
紧接着,张小虎轮流交换着双手,每换一次,都靠着手臂的力量把他的身子往上挪动,嘴里还发出“嗨嗨”的声音。
他的双腿也不闲着,一松一紧地配合……在我们的欢呼声中,张小虎已经触摸到了杆顶的横梁,朝我们频频挥手:“我上来啦——我赢啦——”。
这一段动作描写中,就有了人物的语言与象声词的插入,比上一段“无声的世界”好多了。
同学们,还不赶快拿起笔,继续修改你面前的一段话呢?配上声音,动作也好听!四、给动作“加上表情”在动作描写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写清人物做了什么动作,还要思考此项动作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是怎么做的,这就要让动作与表情、神态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
课文《全神贯注》中描写罗丹修改塑像的一段,我们一起来看看。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起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这段文字通过描写罗丹的动作和神态表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工作一丝不苟、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罗丹,看到了一个如痴如醉、忘我工作的全神贯注的艺术家形象。
我把自制的贺卡举到妈妈面前:“妈妈,生日快乐!这是给你的礼物!”妈妈张大了嘴巴,满脸疑惑:“这……这是你做的贺卡?”“如假包换!是我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才完成的。
”妈妈接过贺卡,轻轻地打开,一曲悠扬的《生日快乐歌》从贺卡里飘了出来。
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片红晕涌上了她的脸庞,此时的妈妈,一定是幸福的。
妈妈抚摸着贺卡的每一个边,不断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还三番五次、颠来倒去地看着,仿佛在欣赏她最心爱的宝贝。
忽然,妈妈一把把我拉在怀里,紧紧地抱着我:“我的好女儿!我的好孩子!妈妈谢谢你!”。
我明显地感觉到妈妈的身体在抖动着。
这一段话写了妈妈收到礼物后的一系列动作与表情,写出了妈妈的幸福与激动,简单的一个“收到礼物”的动作描写,却让我们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看来,这样的动作描写技法真是太妙了。
再次修改我们的动作描写片段,给动作描写“加上表情”吧。
五、给动作“融入心理”在动作描写时加入“心理活动”描写,所写的动作就更加“有血有肉”,特别是动作的动机将更加突出,人物行动将更加明晰。
同样,来看一个例子。
我飞快地从地上抓了一把雪,使劲地捏了捏,感觉雪球还是太小,想想不解恨:刚才你赵红也太不够哥们儿义气了,竟然敢袭击我?看我这次怎么收拾你!又迅速抓了一把,这样两把雪揉在一起,我搓了搓,磨平了雪球的表面,嘿嘿,赵红,你给我小心啊!我瞅了瞅对面的赵红,他正在搓雪球,大概还想再给我一个“炮弹”吧。
这正是个机会,趁着他还没有准备好,我抡起手臂,甩了两圈,看准赵红的方向,把雪球使劲抛了过去。
“嗖”的一声,雪球划了个美丽的弧线,不偏不倚正好打在赵红搓雪球的手上,“嘭”地炸开了,溅得赵红满脸都是雪片。
“哈哈哈……”赵红还没缓过神来来,我转身跑开了:不能再战了,他被激怒了可不好惹。
这是《雪战》作文中的一个片段,小作者打雪仗的情形写得栩栩如生。
我们也看得出在“反攻”时小作者内心是怎么想的,就知道这个“雪球”抛出去的力量是何等之大,这样的片段描写,就比没有心理活动的强多啦。
想想你面前的作文片段,妈妈打你或爸爸打你的时候,你心里在想什么?补充上去吧。
以上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关于人物动作描写的几个绝活,当然,并不是每次写作文的时候都必须运用到,我们可以选择使用。
多次练习后,你就会把这些技巧运用自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