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海体育学院考研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5
上体考研真题试卷上体考研真题试卷是针对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模拟试题,旨在帮助考生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提高应试能力。
以下是一套模拟试卷的示例内容: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运动生理学中,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是:A. 肌纤维B. 肌细胞C. 肌原纤维D. 肌球蛋白2. 以下哪项不是体育科学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3. 在运动训练中,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教练员通常会采用:A. 高强度间歇训练B. 持续训练C. 循环训练D. 力量训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运动训练中,周期化训练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2. 运动心理学研究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______和______有重要影响。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运动生理学中,心肺耐力训练的基本原理。
2. 描述运动训练中,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技术。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现代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运动心理学理论提高学生的运动表现。
2. 分析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你的建议。
...五、案例分析题(10分)某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了运动损伤,请根据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原则,分析该运动员的损伤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康复建议。
...结束语:本套试卷旨在帮助考生全面复习和准备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
希望考生通过练习,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解题技巧,最终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祝所有考生考试顺利!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考研真题试卷会根据考试大纲和学科要求有所不同。
考生应以官方发布的考试指南和历年真题为参考进行复习。
2000年至2019年(部分)上海体育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真题上海体育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真题(2000年至2019年)2000年真题(简答题60分)标黄色内容为重复出现考题。
1、举例说明心率测定在武术运动训练中的应用?2、心肌收缩与骨骼肌收缩有何区别?3、叙述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尿量减少的生理学原理?4、叙述肝脏的生理功能?5、消除乳酸的主要途径是哪些?6、三大供能系统是如何供能的?7、声音传到神经中枢的三个阶段?8、如何在2008 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提高我国的体育成绩的方法?2001年真题(简答题20分)1、叙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5分)2、叙述运动中能量供应的基本理论?(5分)3、叙述马拉松运动员基本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10分)2002年真题(简答题2、3、4 任选2 题,共40分)1、应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400米和800米跑的生理学特点和运动员训练方法的主要区别?2、举例说明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3、根据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的学说,分析马拉松运动中运动员疲劳的可能原因?4、叙述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2003年真题(简答题任选4 题,共40 分)1、在应用生理学指标进行训练程度的评价时,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2、具体说明发展力量素质的训练原则?3、叙述影响运动技能形成与发展的生理学因素?4、叙述脑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5、叙述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2004年真题一、简答题(5分*4题)1 呼吸方式2 激素作用3 赛前状态4 恢复手段二、论述题(任选3题,共45分)1、用短跑、举重运动、举例说明力量训练原则?2、论述用生理指标指导训练方案制订?3、大负荷训练的生理学依据?4、从肌肉类型分析说明一名运动员可能同时在800 米到马拉松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2005年真题1、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的关系?2、有氧耐力及其训练?3、疲劳产生的原因?4、低氧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及应用所遵循的原则?5、生理学指标评价运动员机能评定应注意的问题?6、判定恢复与过度疲劳的方法指标?7、评价马拉松运动员的生理学指标及原则?8、公路自行车供能特点?9、无氧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机理与原则?2006年真题(论述题)1、后负荷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研考试真题(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肾糖阈2、视力(视敏度)3、绝对肌力4、食物的热价5、基础代谢6、中枢延搁7、超等长练习(超等长训练)8、肺总容量、9、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有效滤过压)10、机能节省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肾上腺髓质除分泌肾上腺素外,尚分泌 ___________。
2、抽机棱的机能主要是古籍肌肉_______的变化。
3、人体血浆PH的正常值在_____________之间。
4、物质的主动转运是一种逆浓度差,需要载体和能量的转运过程,能来自是______的分解,而______的分解需要膜内的_______酶。
5、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第二阶段称为___________。
6、人体从以及每次搏动血量中所摄取的氧量称为___________。
7、运动中人体以何种方式供能,取决于_______与_______的相互关系。
8、慢肌纤维百分比高者,其有氧氧化能力也愈____。
9、呼吸商是指机体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________量与消耗的_______量的比传真值,10、功能余氧量等于_______与______之和。
三、判断题(每小1分,共15分)1、人体运动时,由于心脏舒张末期心容量明显增大,所以才导致运动时心输量的增加。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是由于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K+、CI=通透性增加所致。
3、身体统纵轴转动,会反射性的引起眼球先向旋转方向同侧移动,隔一段时间,眼球向旋转方向相反的一侧回跳,4、胰高血糖素加速肝糖元分解,促进糖的异生,因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5、疲劳是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降低的现象。
6、血液中酸性物质增多时,PH下降。
7、随着水平的提高,安静时的摄罐头量将增大。
8、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可以使胃肠活动减弱。
9、呼吸是指呼吸阻力,失去肺通气时所作的功。
10、人体运动后,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恢复速度相同。
上体体育考研试题及答案题目:上体体育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系统性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因材施教原则D. 随意性原则答案:D2.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是:A. 希腊雅典B. 英国伦敦C. 法国巴黎D. 中国北京答案:A3. 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率会显著增加,这主要是因为:A. 情绪激动B. 肌肉活动增强C. 呼吸频率加快D. 环境温度升高答案:B4. 以下哪项不属于体育科学研究的内容?A. 体育教学方法B. 运动生理学C. 运动心理学D. 体育赛事管理答案:D5. 体育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教师应该:A. 只教授理论知识B. 只进行实践训练C. 结合理论与实践D. 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答案:C6.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主要是因为:A. 心脏收缩力增强B. 肺部容量增大C. 血液循环加快D. 肌肉力量增加答案:A7. 在体育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A.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B. 增加理论知识的讲解C. 组织有趣的体育活动D. 鼓励学生参与竞赛答案:B8. 运动处方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哪项因素?A. 个人健康状况B. 运动喜好C. 运动强度D. 所有选项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体育比赛中的裁判员职责?A. 执行比赛规则B. 维持比赛秩序C. 确保比赛公平D. 参与比赛策略制定答案:D10. 体育活动中,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不包括:A. 适当的热身活动B. 使用合适的运动装备C. 忽视身体状况强行训练D. 学习正确的运动技巧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答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组织团队比赛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合作与协调。
- 强调团队目标,而非个人成就,鼓励学生为团队利益考虑。
上海体育学院2009-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教育学》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2.学科课程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4.教室专业发展二.论述题1.埃福加德尔说“以前经济先发展,然后教育才发展,现在是教育先于经济发展”,有人疑问是不是教育决定物质生产而不是社会物质生产决定教育了。
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2.陶行知说“在教师的冷眼里出了牛顿,讽刺里出了爱迪生”,谈谈现代教师应该建立怎样的学生观。
3.通过漫画,讨论教育资源的公平问题。
《体育运动概论》1.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体育取得了哪些重要成绩2.如何看待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金牌总数排列第一3.美国体育体制有哪些特点?怎样认识这些特点?4.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你认为中国体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什么?《生理学》一.判断1.正常人体的所有心肌都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 正2.体内氧化某种供能物质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与同一时间内所消耗的氧体积之比,称为呼吸商. 正3.最大摄氧量是反映有氧耐力的生理学指标,而无氧阈是反映无氧耐力的生理学指标.4.慢肌收缩慢,能持久,所含线粒体体积大,数量多.5.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力竭现象,称为运动性疲劳.6.跑的速度越快,运动强度越大,极点出现越早,且越显著。
7.肌纤维收缩时肌节变短,而粗肌丝和细肌丝长度不变.8.久居高原的人群,由于慢性缺氧,体内红细胞数增多.9.人体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小肠吸收,但胃也能吸收一部分物质,比如水和酒精。
10.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之一。
二.选择1.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血液经肺泡与外界进行交换的过程称为 CA.肺通气B.肺换气C.外呼吸D.内呼吸2.体循环动脉血的含氧量为20ML%,静脉血含氧量为8ML%此时利用率为 AA.60%B.40%C.12%D.28%3.发展800m跑运动员专项素质的训练常用 AA.大强度高血乳酸间歇性训练法B高强度低血乳酸重复训练法C.中等轻度低血乳酸持续训练法D.中等强度低血乳酸变速训练法4.过度刺激前庭器官反映的程度称为 AA.前庭机能稳定性B.植物性反应C.前庭运动反应D.前庭感觉反映5.纤维组在受刺激后的去极化过程中,发生AA.Na内流B.K外流C.Na外流D.K外流6.血浆中参与免疫功能的蛋白质为 AA.白蛋白B.血红蛋白C.球蛋白D.纤维蛋白原7.在人体的四个排泄途径中,其中D排泄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大,是最重要的排泄途径A.呼吸器官B.消化道C.皮肤D.肾脏8.支配梭内肌纤维的运动神经元AA.a运动神经元B.r运动神经元C.联络神经元D.a.r运动神经元同时支配9.下列四个项目中,比赛结束时机体的血乳酸水平最高 CA.100B.800C.5000D.马拉松10.氧离曲线是 BA.PO2与血氧容量关系的曲线B.PO2与血氧含量关系的曲线C.PO2与血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D.PO2与血液中PH值关系的曲线11.实现气体交换的动力BA.呼吸肌的舒缩活动B.气体的气压差C.胸廓溶积的变化D.胸膜内压力的变化12.不符合运动性疲劳定义的描述是 DA.机体不能持续预定的运动强度B.机体不能保持某一特定机能水平C.运动到一定时候机体工作能力暂时下降D.肌肉不能持续运动13.训练水平高者在进行动力性运动时,动脉血压表现为 BA.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B.收缩压上升明显,舒张压有所下降C.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也上升D.收缩压下降,舒张压也下降14. C不是条件反映的特征A.后天生活中获得的B.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C.种族所有的D.暂时的神经联系15.抗利尿激素是由A.分泌成的A.下丘脑B.腺垂体D.肾上脉皮质 D.肾上脉髓质三.论述题1.运动技能形成的各个阶段,及各个阶段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上海体育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大锦集(运动训练学12-17年)2012运动训练学一、名词解释1、模式训练法2、系统训练/原则3、柔韧素质4、竞技技术5、制胜规则二、简答1、简述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2、简述训练课的类型及特点3、简述运动评价中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区别三、论述1、从100米、1500米、3000米、跳远、跳高、排球、篮球项目中任选两个分析其耐力特点。
2、论述适宜负荷原则与适时恢复原则的关系。
2013运动训练学一、名词解释1、运动成绩2、区别对待原则3、持续训练法4、快速力量5、运动技术二、方法运用题1、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拳击、乒乓球、足球等)和不与对手直接对抗的项目(如跳高、体操、射击等)在比赛战术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2、发展运动员快速力量时,如何确定训练的负荷量度?三、综合分析题1、项群训练理论可应用于哪些方面的理论研究和训练实践?四、论述题1、为什么许多运动员其某项竞技能力的发展并非突出,但是他(她)们仍可获世界冠军,请运用运动训练学相应理论分析这一现象,并举例说明。
2、系统性原则的含义及科学基础,并说明如何保持训练的系统性。
3、举例说明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
4、竞技需要原则、生理学基础及训练特点。
5、体能一向被视为亚洲运动员的弱项,请运用训练学角度来分析刘翔成功的原因。
2014运动训练学一、名词解释1、竞技水平2、适宜负荷原则3、变换训练法4、爆发力5、运动智能二、简答题1、简述运动训练学与各专项训练理论的关系2、简述运动负荷的量与强度之间的关系3、简述用极限强度法发展运动员最大力量的要点。
4、简述周训练计划的类型及适用范围。
三、方法运用题1、请选择跳水、射击、柔道、排球中任意两个运动项目,分析两个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特征。
四、辨析题1、竞技能力也就是训练水平。
五、综合分析题1、举例说明运动员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之间的关系。
2、举例说明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及导向作用。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人文社会学)历年试题2006年上海体育学院考博体育理论试题1、讨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难点和重点与解决难点的对策。
2、顾拜旦奥运思想的来源有哪些?这些思想来源与人文奥运的关系。
3、我国“举国体制”的发展。
4、十运会在我国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如何改进消极作用?5、现在很多人以没时间为借口不参加体育运动,怎样才可以对付人们这种借口?6、我国竞技体育中长期发展的问题及中长期竞技体育发展的对策。
7、我国体育教师应如何进行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以及需要担任什么样的角色?8、我国竞赛市场发展遇到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007年体育理论1.对“全面健身与奥运同行”的认识2.分析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及学校体育应承担的功能3.老龄社会与青少年体育发展战略4.在现代社会如何开发休闲体育的功能5.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6.评述“比赛数量增加能提高训练质量”的观点7.从“由奥运冠军到搓澡工”谈我国运动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8.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能力的主要对策2007年体育社会学一、简答题:1.体育社会学的特征与研究内容。
2.抽样调查的分类及其适用范围(现代社会学)3.社区体育服务特征及发展策略4.青少年生活方式的特点(体质)及其发展策略5.体育信息化路径发展策略6.现代社会与民族传统体育关系7.自发性性体育组织的特征及发展对策8.体育人口分层的发展策略二、论述题1.小康社会与体育发展的关系2.体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2008年体育理论1.以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目标和经济发展现状为依据,分析我国体育发展可能的走向,重、难点。
2.西方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的特点,西方传统体育与西方现代体育的分野、联系、区别、先进性成分3.为什么说体育发展状况事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4.英美竞技职业体育发展模式的差异与特色,产生差异的原因5.什么是休闲体育?其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关系6.学校体育的功利主义是否损害了体育的教育和文化本质2008年体育社会学一.简答1.社会学的学科特点2.现代社会的生活特征3.从生活方式角度谈影响青少年体质的因素4.中年人的生活特征及体育对策5.社区体育的功能6.体育比赛不正当行为的产生原因及社会控制手段7.体育社团的特征及构成要件8.全球化对我国体育发展的影响二、论述1.繁荣和发展体育文化的策略2.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009年体育理论1.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哪些方面需要完善2.学校体育功利主义的本质是什么,3.体育场馆建设的策略4.中国现代体育的特点、哪些地方需要完善5.竞技体育竞赛制度哪些地方需要完善2009年体育社会学一、简答1.体育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2.加强社区体育参与的的策略3.和谐社会体育的发展策略4.社会转型对体育的影响5.社会分层与体育6.体育社会问题的对策二、论述1.小康社会的体育发展战略2.经济全球化对国际体育文化交流的影响2011年体育理论1.试述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及其东方体育文化传承路径的选择2.什么是公民体育权利,如何实现公民体育权利3.职业体育有哪几种形式,分析其特点,优劣势,影响因素,谈我国应如何发展.4.休闲体育从历史\文化\管理视角分析其在体育结构中的地位.分析其与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关系5.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谈社会体育管理创新6.谈体育发展方式的创新与变革2011年体育社会学一、简答题(每题10分)1.何谓质性研究2.怎样保证问卷设计的质量3.请用功能主义解释体育中的越轨行为4.用异化理论解释青少年体育健康状况下降的社会机制5.扩大体育社会参与的途径与方式是什么6.“十二五”规划中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要点是什么二、论述题(每题20分)1.怎样提高体育社会管理水平2.根据“十二五”规划,阐述体育创新体制和转化发展方式2012年体育理论一,休闲体育兴起的社会背景,特征和价值。
上海体育考研的试题及答案试题:上海体育考研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体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A. 体育运动的参与者B. 体育运动的规律C. 体育运动的设施D. 体育运动的组织2. 以下哪项不是体育运动对个体健康的直接效益?()A. 增强体质B. 提高免疫力C. 增加体重D. 改善心理状态3.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是()A. 希腊雅典B. 英国伦敦C. 中国北京D. 美国纽约4.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系统性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因材施教原则D. 随意性原则5. 以下哪项不是体育比赛中的裁判员职责?()A. 执行比赛规则B. 保持比赛公正C. 确保运动员安全D. 选择比赛场地6. 体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B. 运动技能的学习C. 运动表现的优化D. 运动损伤的预防7. 体育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教师应该()A. 只教授理论知识B. 只进行技能训练C. 结合理论与实践D. 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8. 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战术安排通常由()A. 教练员B. 运动员自己C. 裁判员D. 比赛组织者9. 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运动后适宜的恢复时间是()A. 立即休息B. 1小时内C. 1-2小时D. 24小时以上10. 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内容包括()A. 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B. 体育运动的经济价值C. 体育运动的文化影响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12. 描述一下体育比赛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及其预防措施。
13. 解释体育赛事对城市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4. 阐述科学化训练在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
16. 分析现代科技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的应用及其对运动员表现的影响。
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试题题库上海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试题题库一、名词解释:1、运动训练: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2、完整训练法:指从动作的开始至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地进行学习和练习的方法。
3、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快速、协调、敏捷、准确地完成动作的能力。
4、耐力素质: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5、重复训练法:在不改变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的条件下,接照既定的要求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6、力量素质: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7、速度素质: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8、战术意识: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
9、持续训练法: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0、间歇训练法: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在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的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11、训练规律: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12、训练量:指训练过程中身体的总做功量,可以由身体活动的持续时间、距离和重复次数来评定。
13、训练强度:指训练时单位时间内负荷量,单位时间内的负荷量越大,强度就越大。
14、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
15、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16、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17、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
18、分解训练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13年
教育学
名词解释
1、教育的三要素
2、体育与健康课程
分析和论述都是用教育学的知识原理来分析所给的一段材料。
其中一段是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体育概论
简答 5*6分
1、体育的起源说
2、体育的社会服务包括哪些?有哪些不足之处?
3、体育的任务和目标的基本要求?
4、
5、
论述 20*2分
1、体育强国的特征,结合实际说明我国和体育强国之间的差
距,以及如何建设体育强国?
2、我国学校体育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改进措施?
叙述 30*1分
针对伦敦奥运会的中国羽毛球运动员消极比赛事件,谈谈你的看法,以及如何建设竞技体育的伦理道德?
运动生理
简答 10*4分
1、赛前状态、准备活动、进入工作状态三者之间的关系。
2、高原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3、短跑运动员的生理基础
4、
论述 20*3分
1、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乳酸阈)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2、运动恢复的手段有什么?运动恢复的必要性?
3、人体对运动的反应以及如何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12年
教育学
一辨析
1.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实现个人价值,然后再对社会贡献
2.体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身体素质
二 3列举中外教育学著作,作者及其主要内容或主要思想三材料分析
4 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状况,对某些学校只是变相的开张,如体育活动只有长袍
5 关于哈弗校长的话,我们最骄傲的事情不是培养了X个总统也不是培养了X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和发展空间。
体育概论
四简答题
6体育除了健身功能还有一般文化功能,其中一般文化功能还包括哪些?
7奥运会面临了挑战
8现代竞技体育的社会效益
9从组织实施特征上,群众体育社会体育大众体育有哪些不同
10.。
五论述
11体育生活化定义,体育生活化面临的困难,体育生活或的坚决措施
12现代竞技体育面临的挑战
13体育对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
生理学
六简答
14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运动训练的关系
15一个人运动后舒张量是200ml收缩量是50ml,心率是160次/分,摄氧量是4升/分,求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每分
输出量和氧脉搏,预测他的最大心率
16一次运动后心血管机能的反应?长期运动心血管系统是适应?
17什么是动作速度?影响动作速度的因素?18.。
19准备活动的作用
七论述
20长袍运动的身体素质的特点,各系统的特点及其训练的方法
21运动生理学指标在运动训练评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1年上海体育学院考研真题
《教育学》部分
一、简答(每题20分) 1 试论述“教育平等”
2 试论述我国教育改革为什么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二、材料分析
1 材料是温家宝在中新网的讲话,和教育家办学有关的内容。
(1)试举一例教育家的思想并说明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20分)(2)你是如何理解“教育家办学”的。
(20分)
2 一段关于体育(身体锻炼)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的名人们的话,论述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
(20分)
《体育概论》部分
一、简答(每题10分)
1高科技对体育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2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与“重在参与”理念之间相互促进的表现。
3 学校体育发展的特征。
4 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里?二、论述(每题30分)
1.论述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论述举国体制形成的历史原因。
《生理学》部分
一、判断题(10×1)
二、简答:(每题10分)
1 试论述肌纤维的分类、功能特征及与运动项目的关系。
2 试述运动时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途径。
3 试述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的区别与联系。
4 试述准备活动的生理学作用
5 什么是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的形成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三、论述(每题20分)
1 试举例说明生理学指标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2 试述能量供应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